《文艺常识》课程标准
《文艺常识》课件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如写实主义、印象派、抽象艺术等。
3 艺术名作品欣赏
赏析经典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的《星夜》。
第三章:音乐常识
1
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史
追溯音乐的起源,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发展与演变。
2
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探索不同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特点。
3
中国和世界着名音乐家及作品介绍
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杰出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如贝多芬和李斯特。
第四章:影视常识
电影的历史和发展
探索电影的起源和发展,从黑 白无声电影到现代3D科幻大片。
不同类型电影的特点 和代表作品
了解喜剧、动作、爱情等不同 电影类型的特点和经典代表作 品。
电影的创作和制作过 程
揭示电影的创作背后的过程, 包括剧本撰写、拍摄和后期和类型
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各种类型,如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等。
2 美术作品的分类和风格
探索不同美术作品的分类,如肖像画、风景画和抽象艺术。
3 世界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如梵高、达芬奇和莫奈等。
结束语
总结文艺常识的重要性,鼓励参加文艺活动,增强文艺鉴赏能力。
《文艺常识》PPT课件
# 文艺常识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文学、艺术、音乐、影视和美术等文艺常识。通过图 文并茂的介绍,掌握文艺领域的核心知识,增强您的文艺鉴赏能力。
第一章:文学常识
• 什么是文学? • 文学的分类和特点 • 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介绍
第二章:艺术常识
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深入研究艺术的本质和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2020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文件,旨在指导和规范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该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二、背景1. 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2. 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三、标准内容概述1. 标准的制定依据与目的2. 标准的主要内容2.1 艺术课程的总体要求2.2 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2.3 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2.4 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2.5 艺术课程的学习评价2.6 教师的素质要求2.7 资源条件和保障措施四、标准对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的意义1.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现代化五、标准对艺术教育的影响1. 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2. 对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3.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六、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2.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3. 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不完善七、完善标准的建议1. 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2.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3. 加强学校与社会合作八、结语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要真正实现办学目标,仍需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九、实施标准的监督与评估1.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2. 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督导和评估3. 增加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评估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 推行跨学科教学2. 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十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 增加国际交流项目和交流学生2. 学习和借鉴国外艺术教育先进经验3. 打造国际化的艺术教育评台十二、提升艺术教育公平性1. 加大对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资金的支持2. 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各地区教育资源差距3. 建立艺术教育公平竞争机制十三、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1. 完善艺术教师培训机制2. 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3. 加强艺术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十四、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1. 鼓励学校探索本土化的艺术教育课程2.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教学十五、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语: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重要进步,但要真正实现标准的目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
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教案标题:编导培训文艺常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常识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编导培训中需要涉及的文艺常识内容;3. 培养学员对文艺常识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文艺常识的定义和范围;2. 文艺常识的分类和特点;3. 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应用;4. 文艺常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提出问题,让学员思考自己对文艺常识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解文艺常识的定义和范围(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例,给学员一个清晰的概念,明确文艺常识的定义;2. 介绍文艺常识的范围,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领域。
三、介绍文艺常识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分类介绍文艺常识,如文学常识、音乐常识、舞蹈常识等;2. 强调每个分类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编导工作中的应用。
四、探讨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应用(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在编导工作中遇到的文艺常识问题和解决方法;2. 教师引导,总结归纳学员的经验和观点,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介绍文艺常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15分钟)1. 介绍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观摩、实践等;2. 推荐一些学习资源和途径,如书籍、网站、培训机构等。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员对文艺常识的深入学习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员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员对文艺常识应用的理解和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员参观文艺演出,提供实践机会;2. 建立学员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讨论文艺常识。
教学资源:1. 文艺常识相关书籍和资料;2. 文艺演出场所和机构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文艺常识的定义、范围和分类,引导学员思考文艺常识在编导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讨论和分享,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艺常识。
2023版初级中学艺术课程标准
2023版初级中学艺术课程标准一、前言1.1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及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初级中学艺术教育的实施,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准则。
1.2 课程标准的适用范围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初级中学的艺术教育,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2.1 总体目标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
2.2 具体目标- 提高学生对艺术门类的认知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 训练学生的艺术表现技巧和创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3.1 美术- 绘画:水彩画、素描、油画、版画等。
- 雕塑:泥塑、木雕、石雕等。
- 设计: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服装设计等。
- 欣赏:中国古代绘画、现代艺术、外国艺术等。
3.2 音乐- 声乐:合唱、独唱、重唱等。
- 器乐:民族乐器、西洋乐器、键盘乐器等。
- 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外国音乐、流行音乐等。
- 音乐创作:作曲、改编、即兴创作等。
3.3 舞蹈- 中国舞: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等。
- 外国舞:芭蕾舞、现代舞、街舞等。
- 舞蹈编排:独舞、群舞、舞剧等。
3.4 戏剧- 话剧:经典剧目、现代剧目、校园戏剧等。
- 地方戏剧:京剧、越剧、黄梅戏等。
- 戏剧创作:剧本创作、导演、表演等。
3.5 影视- 电影: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等。
- 电视剧:连续剧、短剧、微电影等。
- 影视创作:影视剧本、拍摄、剪辑等。
四、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实践、评价等。
-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加强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教学。
五、评价与反馈-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
- 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情感、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附录1 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一)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表现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续表素养2 :创意表达具体(3)创造力是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是表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体现。
现│附录│(二)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水平素养1 :艺术感知运用多种感觉方式,了解各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感受、描1述不同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中的艺术语言、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基本特征。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探究与分析节奏、力度、色彩、比例、平衡、形2式法则等艺术语言对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意义和作用。
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描述、理解不同文化艺术语言的区别与关联,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3比较具象、抽象、意象等形象塑造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中的表现力;认知不同文化艺术语言、形象塑造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多样性。
水平素养2 :创意表达有选择性地掌握创意表达的基本知识技能,在艺术活动中运用艺术1要素、媒体材料进行设计和操作。
从生活中提炼艺术创作的素材,根据不同情境进行艺术构思;选择2适当的表现手段,进行新颖独特的创编、设计和实践,表达思想情感和意义。
在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多艺术门类跨域关联3的能力,并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领域。
水平素养3 :审美情趣具有追求美的愿望,能探索、发现自身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在艺术1活动中,通过调动视觉、听觉、动觉等,感知各艺术门类语言的美感和意蕴,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续表水平素养3 :审美情趣在艺术与生活、文化、科学相关联的情境中,感受艺术情趣,接受2艺术的熏陶,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并能够做出相应的阐释。
能对中外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和流派,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将3艺术课程中获得的艺术经验,转化为生活中的审美情趣,按照一定的艺术旨趣设计自己的生活,体现高雅气质和人文情怀。
艺术学科课程标准
艺术学科课程标准介绍如下:
艺术学科指的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学科,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领域。
2011年,我国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8年,再次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对艺术学科进行了细化,并将之纳入到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中。
艺术学科课程标准包括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管理、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
它以艺术思维和学生个性的培养为核心,以独立思考、创新创造为主要目标。
由此而来的教学内容也十分宽泛,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艺术等课程。
在教学内容中,艺术学科强调解放思想,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的文化探索和实践创作。
课程中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以“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层次,全面切入艺术教育。
教学管理方面,艺术学科课程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人文素质、良好品德、思想道德等方面入手,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欣赏能力。
同时,艺术学科教育中的管理模式需要以学生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启发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
教育质量评价中,艺术学科的评价体系要求趋向全面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元化。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艺术嗜好和兴趣等方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层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艺术学科课程标准是以学生自主发展和创新为目标的,它要求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创制能力,丰富学生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艺常识大纲
文艺百科教学大纲:一、文学基础常识。
影视艺术专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广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人员,要运用文学创作的原理,指导创意、制作以及方案的设计。
学习广播影视艺术专业主要掌握下列文学常识:1、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散文创作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朝《史记》和赋,唐朝“古文运动”和唐宋八大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发展;诗词创作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渊明、唐宋近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的发展;小说创作经历了先秦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和谴责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的发展;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再如外国文学有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伊索寓言》;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但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薄伽丘和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17世纪有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莱、德国的歌德、席勒;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的海涅、法国的雨果;19世纪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英国的狄更斯、肖伯纳,挪威的易卜生,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惠特曼、马克·吐温,俄国的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最新艺术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汇编
最新艺术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汇编1. 背景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学科课程标准。
本文档汇编了最新的艺术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旨在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考。
2. 美术课程标准2.1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 教学内容:素描、水彩画、版画、书法等。
- 研究要求: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理解艺术作品,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2.2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 教学内容:素描、油画、水彩画、雕塑等。
- 研究要求:掌握不同美术表现形式的技巧,熟悉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能够进行创作与批评。
3. 音乐课程标准3.1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表演技巧。
- 教学内容:音乐基础知识、声乐、合唱、乐器演奏等。
- 研究要求: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掌握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具备乐器演奏的基础能力。
3.2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 教学内容:音乐理论、作曲、指挥、器乐演奏等。
- 研究要求: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具备音乐创作与指挥的能力,能够进行高水平的器乐演奏。
4. 舞蹈课程标准4.1 初中舞蹈课程标准- 舞蹈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表演水平。
- 教学内容: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编排、舞蹈表演等。
- 研究要求: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与表演。
4.2 高中舞蹈课程标准- 舞蹈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与表演能力,提高舞蹈艺术鉴赏能力。
- 教学内容:舞蹈理论、编舞、表演技巧等。
- 研究要求:掌握舞蹈编舞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具备舞台表演的能力,能够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批评。
5. 戏剧课程标准5.1 初中戏剧课程标准- 戏剧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提高戏剧欣赏水平。
新课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新课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情感、思想和经验的艺术化表达,是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形式。
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
本文将从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以及文学创作与鉴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是人类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它通过言语表达来诠释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
文学作品一般由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形式呈现。
它们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塑造人物形象,描绘场景背景,表达作者的主题和情感,引发读者共鸣。
二、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文学的发展历经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流派。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诸子百家的哲学著作,《诗经》和《楚辞》等诗歌作品,以及元曲、词赋等其他形式的作品。
在国外文学中,有古希腊罗马的史诗作品《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等,以及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现代文学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流派和风格,如现代派、象征派、浪漫主义等。
三、文学创作与鉴赏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借助语言和形象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文学作品的过程。
而文学鉴赏则是读者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领略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人生启示。
在进行文学鉴赏时,我们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情节、语言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总之,文学常识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文学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涵,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文艺常识》课程标准
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文艺常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220061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适用学制五年制获取证书无编制峻颖岳鹏恺审核正宏制定日期2013.09一、课程定位(1)课程定位与性质。
《文艺常识》属于艺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定位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普及艺术知识为目的。
通过系统的讲授文艺常识性的容,使学生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有一个基本而又较全面的了解,研究中外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和感受,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冶情操,提高修养。
结合实际,注重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力求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得到应用。
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严谨务实,诚实守信,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
课程的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属于平台课程。
(2)课程类型。
《文艺常识》课程的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环节为36学时,占总学时80%,实践环节学时为9学时,占总学的20%,该课程属于理论课程。
(3)课程的前导及后续课程。
《文艺常识》的前导课程为《素描A》、《素描B》、《色彩A》、和《色彩B》,与其关系密切的后续课程为《图形图像软件基础B》,该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有三类工作岗位方向:核心工作岗位:完稿制作、平面设计助理;相关工作岗位:客户业务代表、广告营销策划、文案策划;职业晋升岗位:平面设计师、美术指导、设计总监。
为这三类岗位培养从创意策划到执行完稿的平面设计与制作技能型人才。
(2)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
知识目标:1.能够较全面的了解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电影与广播电视等八大文艺门类的基本理论知识;2.能够了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2.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 能够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及审美的能力。
全新解读:2023艺术课程标准
全新解读:2023艺术课程标准引言2023艺术课程标准是对艺术教育最新发展的全面诠释,旨在为学生们提供全面、深入的艺术教育。
本文档将详细解读2023艺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标准。
课程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通过艺术课程,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各种流派,包括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
同时,学生还应理解艺术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和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技能与实践学生应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此外,学生还应学会如何运用艺术语言和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同时,学生还应认识到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内容视觉艺术学生应学习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基本艺术形式,了解各种艺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同时,学生还应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表演艺术学生应学习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此外,学生还应参与各种表演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综合艺术学生应学习如何将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综合艺术作品。
同时,学生还应了解艺术与科技、媒体等方面的联系。
课程实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设计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评估与反馈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艺术作品和能力进行评估,并提供具体的反馈意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2023艺术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教育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深入理解和有效实施这些标准,我们可以为学生们的艺术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
课标研读、理解和应用
1、课程目标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其“核心 素养内涵”的第一条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 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 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 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 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②独立阅读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 名著,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西游记》 《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③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
4、对标中考
根据以上对课标的研读,我又查看了近几年中考文学常识的 命题内容(比如:2022年中考第6题涉及到了《乐府诗集》、中 国“和”文化、《水浒传》、《海底两万里》。2021年中考第6 题涉及《西游记》、春秋时期“齐鲁”的地理方位、《红星照耀 中国》、剧本常识),我认为中考文学常识的命题和教材内容高 度一致,它包含了作者、作品等狭义的文学常识,中国的传统文 化和每册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部分。
一、重要文体常识
1.诗—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 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起源于 先秦,兴盛于唐朝。主要特点:集中性、精练性、音乐性。
古体诗: 等。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主要包括绝句(每首四句)和 律诗(每首八句)。绝句分为五绝和七绝(按每句字数分),律诗 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如《过零丁洋》等。
2、课程内容
从《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看,“主题与载体 形式”的第一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弘 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 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 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详解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
详解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解释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为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士提供指导和理解。
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鼓励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标准内容1. 学科目标: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的学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研究艺术,学生将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审美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2. 艺术创造与表达:该标准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技巧,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达。
学生将研究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3. 艺术欣赏与批评: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研究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学生将研究分析和批评艺术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4. 艺术史与文化:该标准要求学生研究艺术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了解不同的艺术历史和文化,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和多样性。
5. 艺术与社会:艺术课程标准强调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研究艺术如何反映社会和文化问题,以及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影响。
教学建议1. 创造性任务:教师可以设计创造性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进行创作。
例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艺术作品展览或创作一个艺术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艺术作品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技巧。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艺术史与文化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研究艺术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研究艺术史和文化,学生将获得更深入的艺术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艺术与社会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艺术如何反映社会和文化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将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结论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2022艺术新课标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艺术新课标解读课程标准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等一切学校活动的基本依据。
老师们需进一步强化学科综合意识、素养育人意识、任务驱动意识、实践活动意识、学业评价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标的认知及对新理念的认同,提升新课标的转化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储备充分的理论积累。
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教育任务《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在前言的培养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二、坚持以美育人,明确设计理念《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在艺术教育中,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倾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 弘扬传统文化学习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促进人的发展。
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部编版) 04文学与文化常识(原卷版)
专题04 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
【考点透视】对近几年中考试卷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大。
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极小。
具体考查点归纳如下: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体知识。
(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知识等;(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化常识知识。
在中考试题【题型概述】常见的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分类精讲】(1)文学常识的考查例1.(2020·辽宁朝阳)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文学家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北宋——豪放派D.《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例2.(2020·辽宁本溪)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B.陆游,字同叔,号放翁,宋代著名爱国诗人。
《常识》课程标准
《常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常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从职业教育的培训目标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对各类常识的认知,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的时间需要,是一门可以提高中职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实用能力训练课程。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中职学校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课内模拟、课外实践为主要的教学环节,将理论提示、情景模拟、技能训练相融合。
本课程将内容分为13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是根据中职学生及文秘专业专门设定的。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8时课。
2.课程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拟达到以下目标:2.1知识目标●对各类常识有一定的认知;●掌握文秘专业必备常识。
●了解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类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2技能目标●能自主学习各类基础常识及文秘必备专业常识等,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对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能具备一定的处理事务能力。
2.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文秘专业学生在文秘工作方面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参观实践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模拟工作现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各个章节均要有强化训练环节,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富有新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
艺术的感受、想像、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
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一、课程的性质和价值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艺术课程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概括起来,艺术课程具有如下性质和价值。
(一)课程性质●人文性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
艺术课程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
●综合性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
幼儿园小班文艺常识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文艺常识教育教案主题:幼儿园小班文艺常识教育教案一、教材介绍1.教材名称:《幼儿园小班文艺常识教育教案》2.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3.作者:李晓军、刘菲菲4.适用对象:幼儿园小班幼儿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艺常识的基础知识2.培养幼儿的审美和欣赏能力3.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4.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文艺常识的基础知识: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文艺欣赏: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美术作品让幼儿了解文艺的多样性和美妙性(3)艺术创作:通过手工、绘画、剪纸等形式让幼儿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2.教学方法(1)游戏化:通过游戏、故事、童话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文艺常识和欣赏技巧(2)情景化:在营造舞台、音乐、美术等情景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和幼儿互动体验,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情感体验(3)互动性:通过幼儿园内、外联系,增加幼儿的文艺体验和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交流四、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幼儿适应教室环境,调节情绪,为文艺教育做好准备。
2.知识讲授通过幼儿了解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让幼儿掌握文艺常识的基础知识。
3.欣赏体验通过幼儿欣赏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风格的作品,体验文艺作品的美妙性和多样性。
4.艺术创作通过手工、绘画、剪纸等形式,让幼儿参与艺术创作,提高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5.总结反思通过集体讨论、展示、分享等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并提供改进方案。
五、教学评估1.定期课堂评估:对幼儿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作品展示:对幼儿的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和评选。
3.家庭反馈:通过家长反馈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学习和欣赏文艺的情况。
4.教师总结:教师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游戏物品、图片、音乐、乐器、舞蹈、美术制品等。
七、教学时间1.单课时间:40分钟。
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
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编导文艺常识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文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编导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持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准和传递艺术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编导文艺常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编导文艺常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编导文艺常识的内涵编导文艺常识是指编导人员在进行文艺创作和演出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它包括了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认知、对于剧本、音乐、舞蹈等创作元素的理解,以及对于舞台美术、灯光、音效等舞台技术的掌握。
同时,编导文艺常识还包括了对于文艺史、文化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动态的了解,以便在创作和演出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和触动观众的情感。
三、编导文艺常识教学的内容1. 艺术形式的学习编导人员需要熟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创作规律,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以及当代创作的特点,以便能够在创作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2. 创作元素的理解编导人员需要掌握剧本、音乐、舞蹈等创作元素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手法。
他们需要学会分析剧本结构、角色性格以及情感变化,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剧作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音乐和舞蹈的基本原理和表现形式,以便能够在创作中与音乐家和舞蹈家进行有效的合作。
3. 舞台技术的掌握编导人员需要了解舞台美术、灯光、音效等舞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他们需要学会运用舞台美术元素来塑造舞台形象和氛围,运用灯光和音效来增强舞台效果和情感表达。
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在创作和演出中进行有效的舞台设计和搭建。
4. 文艺常识的了解编导人员需要对文艺史、文化传统以及当代艺术动态有所了解。
他们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价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艺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动态,以便能够在创作和演出中与时俱进,引领观众的审美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文艺常识》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4220061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
适用学制五年制
获取证书无
编制张峻李颖岳鹏陈恺审核刘正宏
制定日期2013.09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与性质。
《文艺常识》属于艺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定位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普及艺术知识为目的。
通过系统的讲授文艺常识性的内容,使学生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有一个基本而又较全面的了解,研究中外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和感受,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结合实际,注重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力求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得到应用。
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严谨务实,诚实守信,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
课程的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属于平台课程。
(2)课程类型。
《文艺常识》课程的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环节为36学时,占总学时80%,实践环节学时为9学时,占总学的20%,该课程属于理论课程。
(3)课程的前导及后续课程。
《文艺常识》的前导课程为《素描A》、《素描B》、《色彩A》、和《色彩B》,与其关系密切的后续课程为《图形图像软件基础B》,该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有三类工作岗位方向:核心工作岗位:完稿制作、平面设计助理;相关工作岗位:客户业务代表、广告营销策划、文案策划;职业晋升岗位:平面设计师、美术指导、设计总监。
为这三类岗位培养从创意策划到执行完稿的平面设计与制作技能型人才。
(2)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
⏹知识目标:
1.能够较全面的了解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电影与广播电视等八大文艺门类的基本理论知识;
2.能够了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2.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 能够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及审美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艺术综合素质;
2.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能汲取和应用中外文化艺术精华,陶冶思想情操。
三、教学起点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相当于初、高中生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沟通能力。
学生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教学载体
主要教学载体为国内外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选择国内外优秀的画册、图片、光盘、视频等作为教学支撑,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等综合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幻灯片演示稿,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有一个立体多维度的了解,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美学鉴赏能力,提高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课程教学内容概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依据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
教学以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观摩联系相结合。
充分掌握文艺规律和法则,提高文艺素养及审美能力。
1.教学以设立专题讲解和一定量的名家作品观摩引导为主,师生互动;
2.课后安排图书馆或网络查阅、记录;
3.课后适当安排参观美术馆与相关博物馆亲身体验;
4.采取引导学生课后动手实践收集整理相关风格作品或临摹相关风格作品。
(2)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形式为主,理论讲授与观摩教学光盘,图片相结合,边看边分析,并提问,启发,开拓学生思维,以此为辅助教育方法,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掌握最实际的内容。
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生可以通过百度、雅虎等搜索工具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知识信息,扩充知识面,增强对该课程的兴趣。
六、实践条件
(1)校内实践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采用多媒体手段,大量展示大师经典作品和优秀作业,以提供课程内容所需的相关资讯。
因此,需要多媒体设备,并要求投影仪应达到一定的精度,以保证所播放图像的最佳效果。
(2)校外实践条件。
带领学生参观中外优秀的美术展览和设计展览,开阔眼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因此需要学校配备能容纳一定学生数量的专车,学校有这部分的经费可以提供作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工作需要配备后勤安全人员作为保证。
七、评价方法
本课程分为两个学习项目部分,采取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个层次进行共同综合评价的方式。
评价采取形成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拓展考核空间。
具体如下:
课程评价所占权重分配表
学习项目评价表
过程评价内容:
(1)出勤:以学校相关制度为准
(2)课堂参与,主动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3)口头表述:对老师提出问题的解答;
(4)搜集资料的能力;
(5)作业完成质量及数量。
行成性评价内容:
(1)作业创意过程记录本
(2)作品展示效果;
(3)作品汇报会效果。
八、课程资源(名称、主要参考书目、实现功能等)
(1)选用教材、学材、参考书目
《文艺常识》王树良张玉花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美术鉴赏》戴荭康海英著校本教材
《知道点中国文化》徐亮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杨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
《文艺常识》教学课件
网络、图书馆、美术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