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地图
设计人:原丽莉、马瑞娜审核人:杨晓玲序号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课标要求:
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不同类型地图上的方向的识别方法。
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二、重点与难点
识别比例尺大小,并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会判读方向。以等高线图切入考查方向的辨别、距离的计算、地形名称及特征。
三、问题导引(学生自主完成的预习任务)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1.概念:表示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3.表现形式:
①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②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③式:
4.比例尺的大小
①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比例尺大小用比值大小(即分数值大小)来衡量,分母越小,
比例尺愈;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越大,则比例尺越。
例:比例尺A是1:20000;比例尺B是1:5000000 则 A>B ②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内容详略、图幅四者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区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内容。
●表示同一实际地区范围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内容;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内容。
5、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放大(缩小)n倍后,图幅面积放大到(缩小到)的倍数,是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如:比例尺扩大1倍,图幅面积变为原来倍。
6、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的比
例尺。
【练习】
例1.图1中甲、丙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
D.1︰5000万
例2.将1:10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4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比例尺不变 B.1:20000
C.1:50000 D.1:25000
例3.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A.1:2000 B.1:100000
C.1:20000 D.1:4000000
●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指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的地图):上下,左右。
2.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情况箭头指向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图例和注记
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都叫注记。
四、自测练习(当堂完成的作业)
读图,回答1——3题。
1、如图所示,乙位于()
A.南半球
B.北太平洋
C.孟加拉湾
D.墨西哥湾
2、丙在乙的方。
3、若图中甲、丙两地的图上距离
为3.33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00
D.1:1000,000,000
五、自我总结(本节知识总结)
自我评价:知识掌握,存在问题
小组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效果
考点二等高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相对高度
⑴海拔(绝对高度):某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两点的海拔分别为、。
⑵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距离,如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2.等高线地形图
⑴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此种方式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称等高线地形图。
⑵基本特征:
①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③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④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判断。
②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河道位置判断。
③根据气温判断(在低层大气中,高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0.6℃)。
1.右图中 A点海拔高度是 ,山顶高度H的取值范围
是 。
2.读图2,与平面图中自X 至Y 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3.右图是一幅没有等高线注记的局部地形图,等高距为300米,
AB 是河段,当B 点气温为15℃时,则C 点的气温是 ( )
A .6℃
B .22.5℃
C .24℃
D .7.5℃
2.相对高度的判读:
① 利用两点具体的海拔高度值求出。
② 利用温度差求出(在低层大气中,高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0.6℃)。
③ 利用河流的流向判断。
4. 右图中Q 点与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m )
( )
A.40 B.40 C.50 D.60 读图17回答5~7题。 5.河流ab 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6.断崖顶部的E 点海拔(单位:m)可能为 A .59m B .9m C .199m D .259m 7. 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840 830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