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
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实施细则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要求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矿山管理者和地质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地质工作。
一、目的
1.1 提高矿山资源开发效率
1.2 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1.3 优化矿山地质资源管理
二、内容
2.1 地质调查:包括地质勘查、地质测量、地质探矿等
2.2 地质监测: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2.3 地质评价: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三、方法
3.1 采用现代化地质勘查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等
3.2 结合实地调查和实验: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3.3 建立完善的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对地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
四、要求
4.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地质工作
4.2 加强地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更新
4.3 定期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和调整工作方案
五、监督
5.1 建立健全的地质工作监督体系
5.2 加强地质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
5.3 对地质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总结: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矿山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地质工作,才能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矿山管理者和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为贯彻煤炭法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强化生产矿井煤炭资源的开采管理,确保矿井采区资源回收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1.资源储量管理必备图纸有:(1)工作面进度或收尺图。
(2)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
(3)全矿井分煤层储量估算图。
(4)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
(5)全矿井“三下”压煤量图。
(6)全矿井“三量”计算图。
2.资源储量管理必备台帐有:(1)矿井储量计算基础台账。
(2)矿井储量增减、注销台账。
(3)分工作面、分月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
(4)全矿井分水平、分煤层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
(5)开采期末的工作面、采区、全矿井损失率台账及开采结束后重新核算的损失率台账。
(6)各种永久煤柱储量及摊销损失量台账。
(7)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量台账。
(8)报损煤量台账。
3.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与方法(1)估算原则生产矿井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须在井田采矿登记范围之内。
各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必须在1:2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采用地质块段法进行。
1)资源块段储量估算公式计算公式为:Q = S*M*D/COSα式中Q ---- 块段储量﹙t﹚S ---- 平面积﹙m2﹚α---- 煤层倾角﹙º﹚M ---- 煤层真厚﹙m﹚D ---- 煤层容重﹙t/m3﹚注:《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第16条规定,当煤层倾角不大于15°时,煤层的厚度及面积均不必进行换算。
2)资源块段可采储量估算公式块段可采储量计算首先判别该块段属于何种类型,不属于可采储量类型的均不计算可采量即其可采量为零。
计算公式:Q采=Q块段储量* K *(1- n)K----设计采区回采率,其取值按照国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
n----地质损失系数,根据《大屯矿区煤炭资源可持续服务年限的研究》资料分别取值。
(2)资源块段平面积、平均厚度与倾角的确定①块段内平面积:在1:2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由计算机依据划定好的块段范围自动计算。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资源管理工作是确保矿井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制定了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实施细则。
一、制定资源管理计划1.1 确定资源管理目标:明确矿井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1.2 制定资源管理策略:根据矿井的特点和资源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策略,包括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等方面。
1.3 制定资源管理计划:根据资源管理目标和策略,制定具体的资源管理计划,包括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时间表、资源的分配和调度等。
二、资源勘探和评估2.1 资源勘探:通过地质勘探等方法,对矿井资源进行勘探,确定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
2.2 资源评估:根据资源勘探结果,对资源进行评估,确定资源的价值和可开采程度。
2.3 资源分类和登记: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对资源进行分类和登记,便于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三、资源开采和利用3.1 合理开采:根据资源管理计划,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矿井的安全稳定。
3.2 资源加工:对开采得到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资源的品质和附加值。
3.3 资源利用:将加工后的资源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四、环境保护和治理4.1 环境影响评价:在资源开采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4.2 环境监测和治理:对矿井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4.3 环境修复:在资源开采结束后,进行环境修复工作,恢复矿井周边环境的自然状态。
五、资源管理的监督和评估5.1 监督机制建立:建立资源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执行。
5.2 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资源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3 评估和改进:定期对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资源管理工作。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矿业生产中,矿井储量的管理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规定和实施细则。
一、生产矿井储量的概念和意义矿井储量指矿床中可开采的矿石数量。
矿井储量的管理是指通过对矿井储量进行勘探、评估、计算及储量评价,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证矿产的持续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资源战略安全等等。
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规定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规定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 国家法律法规•《矿产资源法》:该法规定,矿山企业应当合理开采矿床,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矿山安全法》:该法规定,应当严格管理矿山储量,保护矿山资源。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矿产资源的勘查应当科学、合理,确保矿区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和保护。
2. 地方法规•《矿山安全规定》:该规定要求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储量管理制度,确保储量管理合理有效。
•《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矿山企业倡导科学保护储量,遵循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实施细则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 勘探工作勘探工作是矿井储量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矿业企业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勘探工作,对矿井储量进行准确评估。
2. 储量计算勘探工作完成后,矿业企业应当对矿井储量进行计算,确保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3. 储量管理矿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储量管理制度,实施科学的储量管理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储量变化情况。
4. 矿井开采矿业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开采矿井资源,充分利用资源,控制合理开采范围,保证储量的合理保护。
5. 储量审计矿业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储量审计,建立储量动态评价体系,及时掌握矿产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6. 储量披露矿业企业有必要及时披露有关矿井储量及其变化情况,保证信息公开透明,促进社会监督,防止违规行为。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矿山的资源储量、矿石品位、采矿效率等方面。
为了保障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并严格执行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矿井地质勘查、矿山地质监测、矿山地质灾害预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信息管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矿井地质工作的实施细则。
一、矿井地质勘查1.1 制定详细的勘查方案,明确勘查范围、勘查方法和勘查目的。
1.2 采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包括地面勘查、井下勘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等,确保勘查结果准确可靠。
1.3 对勘查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和分析,形成详细的地质勘查报告,为后续的矿山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矿山地质监测2.1 建立完善的地质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地下气体监测等。
2.2 定期对矿山地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地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预防,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
三、矿山地质灾害预测3.1 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险性进行科学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2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3.3 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时更新应对措施,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4.1 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
4.2 严格执行矿山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4.3 推行绿色矿山建设理念,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矿山地质信息管理5.1 建立完善的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地质数据库、地图库等,便于地质信息的存储和检索。
5.2 对矿山地质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更新,及时发布最新的地质信息。
5.3 加强地质信息共享和交流,促进地质工作的协作和合作,提高矿山地质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结语: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实施细则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的实施细则,为矿井地质调查及资源储量评估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矿井地质与资源储量规程是矿井开发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科学评估矿区的资源储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规程目标1.确立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的实施原则和要求;2.规范矿井地质调查和资源储量评估工作的程序和方法;3.保证矿山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矿井地质调查和资源储量评估工作,包括石煤、石灰石、铁矿石、稀土等矿种。
4. 规程内容4.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评估的基础。
地质调查的内容包括:•矿区地质环境调查;•矿床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储量评估。
地质调查应遵守以下规程:•依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进行;•采用科学、可靠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辅助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4.2 资源储量评估资源储量评估是对矿井矿产资源储量及其质量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
资源储量评估的要求如下:•确定评估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矿床、矿体或矿区;•采用合理、科学、可靠的评估方法和模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资源储量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4.3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数据管理的要求如下:•数据收集、整理、管理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数据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数据共享和交流的便捷性。
5. 规程实施规程实施应遵循以下步骤:1.制定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实施计划;2.配备专业团队和技术设备;3.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储量评估工作;4.数据管理和分析;5.编制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报告;6.审核和验证。
6. 监督与管理为确保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监督与管理。
监督与管理的要求如下:•根据规程实施计划进行监督;•对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指在矿井地质工作中,为了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原则。
这些细则包括了矿井地质调查、勘探、预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正文内容:1. 矿井地质调查1.1 勘查范围确定:确定矿井地质调查的范围,包括矿区边界、地质构造、矿床分布等。
1.2 采样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包括钻探、采矿、地质剖面等,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
1.3 地质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地层、岩性、矿床性质等,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矿井地质勘探2.1 勘探技术选择: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勘探技术,如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等。
2.2 勘探点位确定:确定勘探点位,包括钻孔位置、测量点位等,以获取更详细的地质信息。
2.3 勘探数据处理:对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包括地震剖面解释、地质模型构建等,为矿井设计提供依据。
3. 矿井地质预测3.1 矿床预测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矿床预测方法,如地质统计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等。
3.2 矿床预测参数确定:确定矿床预测的参数,包括矿床规模、矿石品位等,为矿井规划提供依据。
3.3 矿床预测结果评估:评估矿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矿井开辟提供指导。
4. 矿井地质评价4.1 矿井地质条件评价:评价矿井地质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矿床分布等。
4.2 矿井地质风险评估:评估矿井地质风险,包括地质灾害风险、矿床变质风险等,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4.3 矿井地质资源评估:评估矿井地质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为矿井的经济效益提供指导。
5. 矿井地质监测5.1 监测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地下水位监测、地震监测等。
5.2 监测参数确定:确定监测的参数,包括地质应力、地震活动等,为矿井安全监测提供依据。
5.3 监测结果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矿井资源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加强生产矿井储量管理, 正确地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情况, 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提高资源回收率, 是华润煤业(集团)地测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根据煤炭行业《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结合我司《技术管理规定》, 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2条职责范围一、煤业公司技术部1、煤业公司技术部负责全煤业公司所属的生产矿井的储量管理。
负责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对区域公司和各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2、负责资源储量转入、转出、注销超过1万吨以上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储量损失报损的审查。
二、区域公司1、生产运营部门积极贯彻煤炭行业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政策, 指导、协助所属各矿井积极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 合理确定各种煤层的采高, 改进采煤作业方法, 总结推广提高回采率的经验, 检查矿井现场的储量管理工作。
2、技术部门⑴、负责全公司的储量核算、资源回收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⑵、对矿井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进行审查;负责对矿井各类储量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定期检查;⑶、负责对矿井上报的5000-10000吨因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变化造成储量损失的审核;⑷、及时掌握矿区和各矿井储量变化动态, 监督各矿储量开发利用状况, 审查各矿上报储量数据和编制储量图件。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矿井资源管理是指对矿井内各种资源进行规划、开辟、利用和管理的工作。
为了加强对矿井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矿井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二、资源管理流程1. 资源调查与评估矿井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
通过对矿井内各种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储量、质量等情况,为后续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2. 资源规划与开辟在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资源规划与开辟方案。
根据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开辟方案,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资源利用与管理资源利用与管理是矿井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要合理安排资源的利用方式,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要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资源的监测和统计工作,及时掌握资源的利用情况。
4. 资源保护与修复为了保护矿井资源,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
包括加强对矿井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避免环境污染;加强对矿井地质结构的保护,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利用等。
三、资源管理工作要求1. 制定资源管理计划每一个矿井都应制定资源管理计划,明确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计划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资源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要加强对资源的统计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资源的利用情况,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辟、高效利用。
3. 加强资源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对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要定期组织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加强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资源管理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加强生产矿井储量管理,正确地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情况,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是华润煤业(集团)地测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根据煤炭行业《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结合我司《技术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2条职责范围一、煤业公司技术部1、煤业公司技术部负责全煤业公司所属的生产矿井的储量管理。
负责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对区域公司和各生产矿井储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2、负责资源储量转入、转出、注销超过1万吨以上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储量损失报损的审查。
二、区域公司1、生产运营部门积极贯彻煤炭行业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政策,指导、协助所属各矿井积极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合理确定各种煤层的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总结推广提高回采率的经验,检查矿井现场的储量管理工作。
2、技术部门⑴、负责全公司的储量核算、资源回收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⑵、对矿井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进行审查;负责对矿井各类储量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定期检查;⑶、负责对矿井上报的5000—10000吨因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变化造成储量损失的审核;⑷、及时掌握矿区和各矿井储量变化动态,监督各矿储量开发利用状况,审查各矿上报储量数据和编制储量图件。
⑸、负责资源储量转入、转出、注销、超过1万吨以上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储量损失报损的审查及上报。
⑹、负责按当地国土部门要求进行每年一次的储量年报工作。
三、矿井1、生产部门制定本矿井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具体提供矿井生产各种作业规程,合理确定各种煤层计划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研究分析资源回收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提高回采率的经验。
2、地质测量部门(技术部门)⑴、合理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正确地测量、计算其数量,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⑵、对储量的变化、转出、转入、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按照规定进行测算,申请核减报批。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矿井地质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
本细则适用于各类矿井地质工作的实施过程。
二、术语定义1. 矿井:指为开采矿产资源而开设的地下或露天工程。
2. 地质工作:指矿井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
3.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指本文档所规定的矿井地质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和要求。
三、工作流程1. 矿井地质勘探1.1 勘探范围确定:根据矿井规划和开采需求,确定矿井地质勘探的范围和目标。
1.2 勘探方法选择: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技术手段。
1.3 勘探方案编制:编制详细的勘探方案,包括勘探区域划分、勘探工程设计、勘探设备选择等内容。
1.4 勘探实施:按照勘探方案进行勘探工作,包括地质调查、钻探、采样、分析等环节。
1.5 勘探成果评价:对勘探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资源储量估算、矿产质量评价等内容。
2.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2.1 灾害预测: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历史灾害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和程度。
2.2 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灾害的潜在危害程度。
2.3 防治措施制定:根据灾害预测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4 实施监测:对矿井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灾害发展动态。
2.5 灾害治理: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和修复,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
3. 地质环境保护3.1 环境评价:对矿井地质工作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3.2 环境监测:对矿井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3.3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矿井地质工作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4 环境修复:对已经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
四、工作责任1. 矿业企业:负责组织和实施矿井地质工作,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 地质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地质工作任务,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工作。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资源管理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对于提高矿山生产效率、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加强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制定了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确保矿山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一、资源勘探与评估1.1 矿山资源勘探:必须对矿山资源进行全面勘探,确定矿山矿体的位置、规模和品位,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1.2 资源评估:对矿山资源进行评估,包括矿体的储量、品位、开采难度等指标,以确定资源的价值和开采潜力。
1.3 数据分析:对勘探和评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资源管理策略。
二、资源开采与利用2.1 开采技术:选择适合矿山资源特点的开采技术,确保开采效率和安全。
2.2 资源利用:合理规划资源开采顺序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矿山资源。
2.3 环保措施: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资源保护与管理3.1 矿山管理:对矿山进行规范管理和管理,确保矿山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3.2 安全防范:加强矿山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
3.3 灾害管理:对矿山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防和管理,减少损失和影响。
四、资源监测与评估4.1 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山资源的开采情况和变化。
4.2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资源的开采状况和趋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4.3 绩效评估:定期对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五、信息化建设与管理5.1 信息系统:建立矿山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5.2 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5.3 信息化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结论: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是矿山资源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惟独严格按照细则要求,加强资源管理工作,才干实现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推动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矿井地质工作是矿井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对矿井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旨在制定矿井地质工作的实施细则,以确保地质工作的高效、规范和安全进行。
二、工作目标1. 确定矿井的地质构造、地质岩性、矿体赋存规律等地质要素,为矿井的开采和管理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2. 预测矿井的地质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3. 开展矿井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矿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工作内容1. 地质调查1.1 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编制详细的调查计划。
1.2 采集矿井地质样本,包括岩石、矿石、土壤等,进行实验室分析。
1.3 进行地质勘探,包括地质钻探、地质测量等,获取地质数据。
1.4 对矿井地质进行综合解译,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构造图等。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2.1 研究矿井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发展规律。
2.2 采集矿井历史地质灾害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3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矿井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
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3.1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2 加强矿井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3.3 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地质环境保护4.1 研究矿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环境风险。
4.2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矿井对水、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污染。
4.3 监测矿井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管理。
四、工作要求1. 严格按照像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地质工作,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地质调查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 做好工作记录和档案管理,确保工作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复制性。
五、工作流程1. 制定矿井地质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
2. 进行矿井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采集地质样本和数据。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矿井资源管理是指对矿井内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施好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资源调查、资源评估、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保护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来规范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
一、资源调查资源调查是矿井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必须实施全面、准确的资源调查,以获取矿井内各类资源的详细信息。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制定资源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对象和方法。
2.组织调查人员,包括矿长、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并进行培训,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地勘察,查看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状况,并统计信息。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形成资源调查报告。
二、资源评估资源评估是对矿井内各类资源进行定量和经济价值评价,以确定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采积极性。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制定资源评估方案,明确评估指标和方法。
2.依据资源调查结果,对资源进行储量估计和质量评价,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评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4.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形成资源评估报告。
三、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是指根据资源评估结果,为矿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合理的配置方案,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开采需求。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制定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明确优先发展的资源种类和开发重点。
2.考虑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确定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周期。
3.制定资源利用计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4.配置资源时要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保护资源保护是指对矿井内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以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建立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体系,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制定资源开采和利用规范,严禁滥采滥用和破坏资源。
3.加强资源管理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整改。
4.推广矿井资源节约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资源管理是保障矿井资源合理开辟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矿井资源的安全、高效利用,制定和实施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矿井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
正文内容:1. 矿井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1.1 矿井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详细阐述矿井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矿井资源管理的政策文件等。
1.2 矿井资源管理的合理开辟原则介绍矿井资源管理的合理开辟原则,包括资源的保护、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 矿井资源管理的公平公正原则阐述矿井资源管理的公平公正原则,包括资源配置的公平、利益分配的公正等方面的原则,确保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和社会稳定。
2. 矿井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矿井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详细介绍矿井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包括矿井资源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以及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2.2 矿井资源管理的人员配备要求阐述矿井资源管理的人员配备要求,包括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以及相关培训和考核机制等,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2.3 矿井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介绍矿井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资源勘查与评估、资源开辟与利用、资源监测与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 矿井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与方法3.1 矿井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详细阐述矿井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的应用等,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2 矿井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介绍矿井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包括无人机、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3.3 矿井资源管理的环境保护技术阐述矿井资源管理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矿井排水管理、矿山环境修复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保护矿井资源的环境可持续性。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和高效运营,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细则涉及到矿井地质调查、矿井设计、矿井开采和矿井监测等各个环节,对于保障矿井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井地质调查1.1 采矿权区域地质调查:对于拟定的采矿权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包括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地下水情况等。
通过调查,确定矿井的开采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1.2 矿井勘探:在矿井开采前,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包括钻探、测量等,获取更详细的地质信息。
通过勘探,确定矿井的地质条件,为矿井设计和开采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1.3 矿井地质预报: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结果,对矿井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评估矿井的地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矿井设计2.1 矿井布局设计: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结果,确定矿井的布局,包括矿井的位置、深度、采矿方式等。
合理的矿井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益和安全性。
2.2 矿井支护设计: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设计矿井的支护方案。
支护设计要考虑到地质力学参数、矿井结构特点等因素,确保矿井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2.3 矿井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设计矿井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矿工的安全。
通风设计要考虑到矿井的风量、风速、风向等参数,合理布置通风设施。
三、矿井开采3.1 矿井开掘:按照矿井设计方案进行开掘工作,包括钻探、爆破、掘进等。
开掘工作要根据地质情况和支护设计方案,采取相应的开掘方法和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和高效开采。
3.2 矿井支护施工:根据支护设计方案,进行矿井支护施工工作,包括支架安装、锚杆固定等。
支护施工要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支护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
3.3 矿井排水: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结果,制定矿井排水方案,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保持矿井内的地下水位在合理范围内。
排水工作要及时、有效,确保矿井的正常运行。
井控实施细则
井控实施细则井控实施细则是针对采矿行业的一项政策措施,旨在规范矿井的运营管理,确保矿井的安全和稳定生产。
本文将就井控实施细则的相关背景、实施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井控实施细则的背景矿井作为工人工作的场所,其安全问题已成为矿山行业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灾难事故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为了防止矿井在生产中出现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井控措施。
二、井控实施细则的原则1.以人为本在生产中,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创造价值。
2.精益求精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3.追求可持续发展加强矿山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工作,推动矿山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井控实施细则的具体措施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矿山相关规章制度。
实施“五查一评”、安全生产巡查和通报制度,增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力度。
2.加强人员管理对矿工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实现“前置先试先带”机制,有效防止安全责任的追溯性问题。
同时,加强矿工工作环境保护,保障员工健康权益。
3.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人制明确矿井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责任人,细化了管理控制的每一个环节,压实管理责任,创造一个安全生产和谐的工作环境。
4.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监管力度,设置监控系统、人员巡查等措施,采取不断创新化的检查方式,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5.开展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矿山环境状况,开展环境保护、治理等工作,为矿工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总之,井控实施细则是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旨在切实保护矿工身心健康、资产安全和环境资源。
对于我们的矿山行业来说,力求做好井控实施细则的贯彻调整,也是投身矿工群众生产、环保等各方面工作的一个积极表现。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资源管理是保障矿业生产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矿井资源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制定了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一、资源勘探与评估1.1 制定详细的勘探计划:确定勘探区域范围、勘探方法和技术路线,确保勘探工作有序进行。
1.2 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等,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1.3 完善资源评估标准:根据勘探结果,进行资源量、品位等评估,为后续开辟提供科学依据。
二、资源开辟与利用2.1 制定合理的开辟方案:根据资源类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开采方式和工艺流程,确保资源开辟高效、安全。
2.2 强化环保管理:加强尾矿处理、废水处理等环保工作,保护当地环境和生态平衡。
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矿山设备和技术,降低资源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资源保护与修复3.1 制定资源保护措施:建立资源保护区、限制开采范围等措施,保护矿区内的自然资源。
3.2 实施矿区生态修复:通过绿化、植被恢复等方式,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减少生态破坏。
3.3 加强水土保护:建立水土保持工程,防止矿区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水资源。
四、资源监测与评估4.1 建立资源监测系统:监测资源开采情况、环境变化等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2 定期进行资源评估:对矿区资源进行定期评估,掌握资源储量和品位变化,为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3 加强信息共享: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资源管理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五、资源管理与规划5.1 健全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流程,确保资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5.2 制定资源开辟规划:结合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结果,制定资源开辟规划,科学合理利用资源。
5.3 加强产业协调发展:与相关产业部门协调合作,促进资源开辟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结语: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资源管理效率、保障矿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矿井地质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而制定的。
本细则旨在明确矿井地质工作的目标、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为矿井地质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
二、目标矿井地质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矿井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为矿井的规划、设计、开采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三、职责1. 矿井地质部门的职责是负责矿井地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包括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地质监测、地质信息管理等工作。
2. 矿井地质工作人员的职责是根据矿井地质工作计划和任务,开展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地质监测等具体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
四、工作内容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指对矿井区域进行地质调查和探测,获取地质信息的过程。
地质勘探的内容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质构造调查、地质岩性调查、地质脆弱带调查等。
地质勘探的方法包括地面勘探和井下勘探,可以利用地质雷达、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等技术手段。
2.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指对已有地质信息进行梳理、整理和评价的过程。
地质调查的内容包括地质图件的绘制、地质剖面的绘制、地质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等。
地质调查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可以利用地质仪器、化验设备等工具。
3. 地质监测地质监测是指对矿井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和观测的过程。
地质监测的内容包括地震活动监测、地质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
地质监测的方法包括地质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可以利用地震仪、变形仪、水位计等设备。
4. 地质信息管理地质信息管理是指对矿井地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的过程。
地质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地质信息的查询和分析、地质信息的报告和发布等。
地质信息管理的方法包括地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五、工作流程1. 制定矿井地质工作计划矿井地质部门根据矿井的规划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制定矿井地质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矿井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矿井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和执行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矿井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以确保矿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二、管理目标矿井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具体目标包括:1. 确保矿井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 保护矿井资源的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 提高矿井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4. 加强矿井资源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管理要求1.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合法合规;2.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3.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应注重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度;4.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应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管理工作;5.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应注重创新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四、管理流程1. 矿井资源调查与评估(1)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2)对矿井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资源储量、质量、分布等方面的评估;(3)编制矿井资源调查与评估报告,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2. 矿井资源规划与管理(1)根据矿井资源调查与评估结果,制定矿井资源规划;(2)明确矿井资源的开发利用目标和方向;(3)制定矿井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标准;(4)建立矿井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3. 矿井资源开发与利用(1)按照矿井资源规划,组织开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2)采取合理的开采技术和方法,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3)加强矿井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开发和利用策略。
4. 矿井资源保护与修复(1)制定矿井资源保护和修复方案;(2)加强对矿井资源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的安全和稳定;(3)采取合理的保护和修复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为贯彻煤炭法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强化生产矿井煤炭资源的开采管理,确保矿井采区资源回收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1.资源储量管理必备图纸有:
(1)工作面进度或收尺图。
(2)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
(3)全矿井分煤层储量估算图。
(4)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
(5)全矿井“三下”压煤量图。
(6)全矿井“三量”计算图。
2.资源储量管理必备台帐有:
(1)矿井储量计算基础台账。
(2)矿井储量增减、注销台账。
(3)分工作面、分月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
(4)全矿井分水平、分煤层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
(5)开采期末的工作面、采区、全矿井损失率台账及开采结束后重新核算的损失率台账。
(6)各种永久煤柱储量及摊销损失量台账。
(7)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量台账。
(8)报损煤量台账。
3.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与方法
(1)估算原则生产矿井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须在井田采矿登记范围之内。
各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必须在1:2000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采用地质块段法进行。
1)资源块段储量估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Q = S*M*D/COSx
式中Q ----块段储量(t)
S ----平面积(m2)
a---煤层倾角(0)
M —煤层真厚(m )
D ----煤层容重(t/m3)
注:《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第16 条规定,当煤层倾角不大于15°时,煤
层的厚度及面积均不必进行换算。
2)资源块段可采储量估算公式块段可采储量计算首先判别该块段属于何种类型,不属于可采储量类型的均不计算可采量即其可采量为零。
计算公式:Q采=Q块段储量* K * (1- n)
K - 设计采区回采率,其取值按照国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
n - 地质损失系数,根据《大屯矿区煤炭资源可持续服务年限的研究》资料
分别取值。
( 2)资源块段平面积、平均厚度与倾角的确定
①块段内平面积:在1:2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由计算机依据划定好的块段范围自动计算。
②平均厚度:利用块段内及邻近见煤点采用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③倾角:以块段内等高线的平均宽度求取。
( 3)见煤点采用厚度的确定
见煤点采用厚度的原则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第二章第四节第18 条规定执行。
(4)煤层容重的确定
依据GB6949-86《煤炭视比重测定方法》,以全井田煤样测试的容重值及煤层平均灰分等参数来确定容重,计算公式为:
D=DB+0.007 ( AC - ARC)
式中:D-----煤层容重(t/ m3)
DB-----已知煤层各容重测试点的容重值的算术平均值(t/ m3)
AC --- 煤层灰分平均值
ARC ---- 煤层已知容重点的灰分算术平均值
0.007 -- 经验系数
4.资源储量损失率估算原则与方法
( 1 )估算原则
①工作面动用、损失、采区探销等范围应绘制在1:1000的工作面损失量估算图上。
②工作面5000t 以上损失量须经煤矿审批。
(2)估算方法
①资源储量损失率的计算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第三章第二节35〜
40 条的规定执行。
②工作面的采出量可以利用收尺记录参数测算、也可以用微机核子称来计量。
5.其他要求
(1)各采掘工作面的实际产量平衡应经生产矿长审查。
(2)应在《分工作面、分月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帐》作好估算过程。
(3)编制完成的工作面采出、损失量统计表须经主管科长、总工程师审查。
(4)采煤工作面观测记录的基本内容:
1)每个工作面每月至少有三次观测记录。
2)每次观测在倾向上每20m 左右实际丈量一个采高、顶底煤厚度。
3)每10〜30m 探测一次煤层厚度。
4)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绘制工作面剖面图。
5)标定工作面停采位置,并最终确定工作面的停采线。
6)资源储量估算图纸的绘制。
7)资源储量动态估算图。
8)分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在1:2000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基础上进行。
9)应明确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10)微机绘制资源储量估算图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级资源储量块段。
11)标注各估算块段的各项计算参数。
12)各项井巷工程。
(5)工作面损失量估算图
1)月末工作面位置。
2)煤层厚度、平均采高等参数。
3)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绘制工作面内损失、采区损失和矿井损失范围。
4)分月标注工作面采出、损失类型和损失量。
(6)分煤层损失量估算图
①在1:5000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基础上进行。
②各采区边界及工作面年度动用
范围。
③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绘制工作面内损失、采区损失和矿井损失范
围。
④标注工作面年度采出、损失类型和损失量。
(7)工作面采后损失总结。
(8)工作面回采概况。
(9)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提交的资源量。
(10)回采后实际资源量。
(11)煤层结构及顶底板情况。
(12)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
(13)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
(14)资源量增减分析。
(15)工作面损失分析。
(16)经验与教训。
(17)资源管理的其它工作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