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版本标记:1.0更新日期:2014-02-18 2014年2月20-21日地理国情普查提高培训材料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2月目录1组织实施有关问题 (1)2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问题 (2)2.1关于对技术规定内容理解的问题 (2)2.2关于技术规定完善补充的问题 (4)3影像与资料收集利用问题 (4)3.1影像数据源问题 (4)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问题 (6)3.3其他专题资料利用问题 (6)4正射影像生产问题 (7)4.1控制点影像采集 (7)4.2元数据填写和命名 (7)4.3其他问题 (8)5地表覆盖分类问题 (9)5.1一般性问题 (9)5.2耕地(0100) (11)5.2.1一般性问题 (11)5.2.2水田(0110) (12)5.2.3旱地(0120) (13)5.3园地(0200) (14)5.3.1一般性问题 (14)5.3.2果园(0210) (15)5.3.3苗圃(0250) (15)5.3.4花圃(0260) (16)5.3.5其他园地(0290) (16)5.4林地(0300) (17)5.4.1一般性问题 (17)5.4.2乔木林(0310) (19)5.4.3灌木林(0320) (19)5.4.4乔灌混合林(0330) (19) 5.4.5疏林(0350) (20)5.4.6绿化林地(0360) (20)5.4.7人工幼林(0370) (20)5.4.8稀疏灌丛(0380) (21)5.5草地(0400) (22)5.5.1一般性问题 (22)5.5.2天然草地(0410) (23)5.5.3人工草地(0420) (24)5.6房屋建筑区(0500) (25) 5.7路面(0600) (30)5.7.1无轨路面(0601) (30)5.8构筑物(0700) (31)5.8.1一般性问题 (31)5.8.2硬化地表(0710) (32)5.8.3堤坝(0720) (34)5.8.4温室、大棚(0750) (34) 5.8.5工业设施(0770) (35)5.8.6其他构筑物(0790) (36) 5.9人工堆掘地(0800) (36) 5.9.1露天采掘场(0810) (36) 5.9.2堆放物(0820) (37)5.9.3建筑工地(0830) (37)5.9.4其他人工堆掘地(0890) (38)5.10荒漠与裸露地表(0900) (38)5.11水域(1000) (39)5.11.1水面(1001) (39)5.11.2水渠(1012) (41)5.12其他综合性问题 (42)6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问题 (43)6.1道路(0600) (43)6.1.1铁路(0610) (43)6.1.2公路(0620) (44)6.1.3城市道路(0630) (46)6.1.4乡村道路(0640) (47)6.2构筑物(0700) (48)6.2.1排灌泵站(0723) (48)6.2.2桥梁(0732) (48)6.2.3高速公路出入口(0735) (48)6.3人工堆掘地(0800) (48)6.4水域(1000) (48)6.4.1河流(1011) (49)6.4.2水渠(1012) (55)6.4.3湖泊(1020) (55)6.4.4水库(1031) (56)6.4.5坑塘(1032) (56)6.4.6冰川(1050) (56)6.5地理单元(1100) (56)7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采集有关问题 (58)8技术规定需勘误与拟修订的内容 (59)8.1内容勘误 (59)8.1.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59)8.1.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5-2013) (61)8.1.3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 05-2013) (61)8.1.4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 12-2013)(61)8.2内容修订 (62)8.2.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62)8.2.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3-2013) (64)8.2.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 04-2013) (67)8.2.4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 06-2013) (67)附录A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对照表 (69)1.道路要素 (69)2.水域要素 (70)3.构筑物要素 (72)4.地理单元要素 (74)附录B 全国河流湖泊水利行业编码规则 (79)1河流编码规则 (79)2河流编码 (79)2.1干流编码 (79)2.2支流编码 (80)2.3区间流域、水文站以上流域的编码 (81)3支流选取原则 (81)4湖泊编码规则 (81)附录C 全国流域水系代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82)附录D 草地或灌丛覆盖度简易测定方法 (85)方法一:适合植被覆盖均匀的草地覆盖度测量 (85)1、适用条件 (85)2、测量方法 (85)方法二:适合植被覆盖不均匀的草地或灌丛覆盖度测量 (86)1、适用条件 (86)2、测量方法 (87)引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开始以来,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在全国各任务区开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较多数据和样本,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编制规范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分类.................................................................................................................................2 4.1 按内容分类..................................................................................................................................................... 2 4.2 按制图单元分类.............................................................................................................................................2 5 基本要求............................................................................................................................................................. 2 5.1 数学基础......................................................................................................................................................... 2 5.2 数据资料......................................................................................................................................................... 2 5.3 幅面................................................................................................................................................................. 2 5.4 比例尺............................................................................................................................................................. 2 5.5 图名................................................................................................................................................................. 2 5.6 图面配置......................................................................................................................................................... 3 6 内容与表达......................................................................................................................................................... 3 6.1 地理国情综合图.............................................................................................................................................3 6.2 地理国情专题图.............................................................................................................................................3 6.3 地理国情统计地图.........................................................................................................................................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图综合原则与综合指标...........................................................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内容表达..................................................................................... 11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图式............................................................................................. 13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样例.............................................................................................23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对普查成果数据的要求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对普查成果数据的要求(非正式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3年06月目录1. 环境要求 (1)1.1.硬件要求 (1)1.2.软件要求 (1)2. 普查成果数据库要求 (1)3. 普查成果数据质量要求 (3)3.1.拓扑问题 (3)3.1.1. 一个图层自身拓扑 (3)3.1.2. 两个图层之间拓扑 (3)3.1.3. 拓扑问题修复 (3)3.2.要素属性项检查 (3)3.2.1. 填写标准检查 (3)3.2.2. 完整性检查 (4)3.2.3. 填写格式检查 (4)4. 地理实体要求 (4)4.1.实体层内容 (4)4.2.操作 (4)4.2.1. 铁路 (4)4.2.2. 公路 (7)4.2.3. 河流(线实体) (8)4.2.4. 湖泊 (8)5. 交通网络要求 (9)6. 统计单元要求 (19)6.1.统计单元处理 (19)6.2.坡度带处理 (20)6.2.1. 坡度带提取 (20)6.2.2. 坡度带分层 (26)6.2.3. 坡度带融合 (27)7. 临时图层 (30)7.1.图层命名 (30)7.2.手工生成步骤 (32)8. 软件配置 (33)9. 统计策略 (33)10. 常见问题 (34)本文件非正式文件,编写本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基本统计工作。
本文件所述内容可参照执行,文中所述普查成果数据库格式和地理实体的处理等内容,在相关方案未正式下发前有效,下发后以下发方案为准。
本文件所述坡度带的处理过程为辅助内容,即可用软件提取,也可按照该部分所述步骤进行,其中,坡度带的融合建议在计算之前按照3.2.2将不大于1个像元的图斑融合。
本文件内容将会不定时更新。
1.环境要求1.1.硬件要求硬盘:建议500GB或1TB固态硬盘,1TBSATA硬盘CPU:建议一个及以上CPU,单个CPU8核及以上内存:16GB及以上1.2.软件要求操作系统:建议Win7 64位ArcEngine:10.1版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2.普查成果数据库要求基于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地形单元和规则地理格网单元的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计算要求数据源采用经纬度坐标系,在建库方案未正式下发前,所有数据源要求以File Geodatabase 格式分县存储。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2.1 调绘与核查目标(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编号集要求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 年 8 月
目录
1 范围 ............................................................................................................................................................. 1
4.3.1 道路要素 .................................................................................................................................. 10 4.3.2 水域要素 .................................................................................................................................. 10 4.3.3 构筑物要素 .............................................................................................................................. 11 4.3.4 地理单元要素 .......................................................................................................................... 13
SDGQPC013-2014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技术规定(补充规定一)
编号:SDGQPC013-2014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技术规定(补充规定一)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4月目录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地表覆盖分类 (2)3.1 一般要求 (2)3.2 园地(0200) (3)3.3 林地(0300) (4)3.4 房屋建筑(区)(0500) (5)3.5 道路(0600) (6)3.6 构筑物(0700) (6)3.7 水域(1000) (7)4 地理国情要素 (8)4.1 一般要求 (8)4.2 道路(0600) (9)4.3 水域(1000) (11)4.4 地理单元(1100) (11)5 其他技术要求 (12)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地理国情要素采集及其他技术要求等内容,作为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补充规定。
本文件技术规定适用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试点、山东省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试生产的数据修改,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的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GDPJ 01-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3-2013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12-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9月)SDGQPC08-201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2013年11月)SDGQPC09-201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扩展内容与指标(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11月)3地表覆盖分类3.1一般要求3.1.1狭长地物的取舍耕地、库塘、固化池、大棚、房屋建筑区等连片区域内部斑块之间的田埂、小路、水渠、林带等狭长条带,如果宽度在5米(含)以下,可以就近归并到相邻的耕地、库塘、固化池、大棚、房屋建筑区等类型中。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表覆盖与编辑)
定位精度要求
非常高
结论: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要,需制定新的分类体系标准,与其他行 业的信息分类适当融合
3. 普查分类与地形图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定位基础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 管线 境界与政区 地貌 植被与土质 �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需扩展) 交通 � 境界与政区(需扩展) 地形地貌 � 土地覆盖(需新制定) 有利于与行业部门的应用需 求相结合
032 灌木林
• 032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 65% 以 上)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 30% ,高度一般低于 5m 。( GB/T 147212010) 0321 阔叶灌木林:由阔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 的植被类型。 0322 针叶灌木林:由针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的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 成的植被类型。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 :针阔两类灌木混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的灌木林。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灌木林比较少见。
•
•
•
• • • •
• •
033 乔灌混合林:由乔木和灌木交替生长混合覆盖但两者林冠覆盖面 积各自都不超过 65%,且树木总体覆盖度大于 30%的地表。 034 竹林:以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 植被类型。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5 疏林:指由各类林木组成但覆盖度较低,郁闭度在 0.1~0.2的林地。 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1600平方米。 036 绿化林地:居民地一定范围内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覆盖形成的片 状或带状区域(不包括楼顶种植的树木)。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 面积为200平方米。 0370人工幼林:人工种植的未成林。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80 稀疏灌丛:在荒漠或植被稀疏地区丘团状生长的低矮灌木或灌草 丛,成群分布,但平均覆盖度低于 30%,大于10%的地表。
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编号: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7年5⽉⽬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件 (1)3基本要求 (1)3.1数学基础 (1)3.2精度要求 (2)3.2.1数据采集平⾯精度要求 (2)3.2.2拓扑要求 (2)3.2.3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2)3.2.4地理国情要素属性精度 (3)3.3数据现势性 (3)3.4数据⼀致性 (3)3.5数据接边原则 (3)3.6元数据 (4)3.7数据完整性检查要求 (4)4数据分层组织 (4)4.1总体说明 (4)4.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8)4.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8)4.3.1铁路与道路要素 (8)4.3.2⽔域要素 (9)4.3.3构筑物要素 (10)4.3.4地理单元要素 (11)5属性定义与说明 (16)5.1总体说明 (16)5.1.1通⽤属性项 (16)5.1.2专有属性项 (17)5.1.3属性缺省值 (18)5.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19)5.2.1地表覆盖数据集(LcrDataset)属性定义 (19)5.2.2专有属性说明 (19)5.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20)5.3.1铁路与道路要素 (20)5.3.2⽔域要素 (27)5.3.3构筑物要素 (33)5.3.4地理单元要素 (35)6数据采集⼀般性要求 (52)6.1影像资料使⽤原则 (52)6.2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52)6.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要求 (54)6.4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要求 (56)6.4.1铁路与道路 (57)6.4.2⽔域 (58)6.4.3构筑物 (59)6.4.4地理单元 (59)7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0)7.1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 (60)7.2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1)7.2.1地表覆盖变化分类 (61)7.2.2伸缩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7.2.3新⽣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7.2.4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记录⽅法 (62)7.3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2)7.3.1地理国情要素变化分类 (62)7.3.2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和记录⽅法 (62)7.3.3有关要素类型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3)7.4⽣产元数据记录要求 (64)7.5监测成果数据检查基本要求 (64)7.5.1总体要求 (64)7.5.2变化数据层检查 (64)7.5.3变化数据层与本底数据关联检查 (64)8汇交要求 (65)8.1汇交数据内容 (65)8.2成果汇交前整理 (65)8.2.1省级任务区数据接边与数据组织 (65)8.2.2交通⽹络弧段数据提取处理 (67)8.2.3⽔域⽹络弧段数据提取处理 (67)8.3成果汇交前检查 (67)8.4汇交成果⽬录组织 (69)附录A (规范性附录)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70)附录B (规范性附录)数据汇交前检查内容与要求 (72)附录C (资料性附录)⾏政村及以上⾏政地名变更情况表(⽰例) (82)前⾔本⽂件是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的技术规定之⼀,在第⼀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相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参考现有国家标准和⾏业技术规范完成起草,并根据征求意见和试⽣产反馈的情况修改⽽成,经过2016年试⾏和修订完善,形成本版本。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
普查报告
*
草地 0411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条件好,草被生长茂盛。
草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412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20%~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茂盛。
01
往往处于人类扰动较大的林区,在乔木林被破坏(砍伐、火灾)后,处于演替过程中,逐步向乔木林过渡的阶段。
02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1
0340 竹林: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植被类型。
2
由于竹子特有的形态和 竹叶色调较浅,在影像上表现出颜色不阔叶林浅,成片的竹林呈整齐的毛絮状特征。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310 乔木林: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65%以上)构成的片林或林带,高度一般大于5米。其中林带的行数在两行以上,且行间距小于等于4m或者林冠冠幅垂直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0.2。
包括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Hale Waihona Puke 要内容*普查报告*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01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02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3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4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5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
普查报告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概况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图综合原则与综合指标
A.1 地表覆盖分类制图综合
A.1.1 地表覆盖分类制图综合原则 地表覆盖分类制图综合遵守以下原则: a)正确反映各类要素的区域分布特征,如地表覆盖分类图斑的大小、分布范围、密度等,以及区
域之间对比等特征; b)合理概括区域内地表覆盖分类特征,不足上图指标的图斑归并时,优先进行相同一级类内子类
全部选取
全部选取
全部选取
居 地级政府驻地、外国一级行政中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民 心及名称注记 地 县级政府驻地、外国一般城市及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部分选取 部分选取
0.4mm(路宽) 0.4mm(路宽)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7
人工堆掘 地
露天采掘场(0810) 堆放物(0820) 建筑工地(0830) 其他人工堆掘地 (0890) 荒漠与裸 露地 盐碱地表(0910) 泥土地表(0920) 沙质地表(0930) 砾石地表(0940) 岩石地表(0950) 水域 水面(1001) 冰川与常年积雪 (1050)
机场
用机场
火车站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部分选取
港口
参见GB/T 12343.1 参见GB/T 12343.2 参见GB/T 12343.3 选取对外开放的内
河港
首都及名称注记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方案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来源与背景: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务院于2013年2月2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在全国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2、测区范围及任务:测区范围为桃源县2000平方公里,项目内容包括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地理国情要素内业上图与编辑。
3、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内已有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图、行政区划数据、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1:1万数字高程模型、1:1万数字线划图、1:5万数字线划图,林业、水利等专题数据,内业解译成果和外业调查成果。
4、设计技术依据:见主要参考文献。
二、设计主要内容1、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
完成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
完成已有数据导入、地表覆盖分类上图、属性录入、拓扑处理、生产技术流程设计。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
完成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理国情要素内业上图与编辑技术设计。
完成已有数据导入、地理国情要素分类上图、属性录入、拓扑处理、生产技术流程设计。
三、设计基本要求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带采用3度分带,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比例尺为1:1万,按1:1万国际标准分幅。
2、设计方案可行,精度合理;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测绘新技术和新方法。
3、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毕业设计书、按1:1万国际标准分幅的内业上图与编辑成果数据约1平方公里。
四、进度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应收集的资料:测区范围内地理概况、交通、气象、居民等情况;已有资料;相关测绘规范和标准;相关文献;其他相关资料。
2、主要参考文献:(1)武汉大学.测量学(第三版)[M]. 北京: 测绘出版社(2)武汉大学.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3)孔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上、下册)(第二版)[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4)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5)杨晓明等.数字测图[M]. 北京: 测绘出版社3、技术设计依据:(1)《湖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2013年)(2)《湖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2013年)(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4)《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GDPJ 02—2013)(5)《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3—2013)(6)《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 04—2013)(7)《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 05—2013)(8)《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 06—2013)(9)《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基本要求》(GDPJ 07—2013)(10)《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GDPJ 08—2013)(11)《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GDPJ 09—2013)(12)《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底图制作技术规定》(GDPJ 10—2013)(13)《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规定》(GDPJ 11—2013)(14)《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 12—2013)(15)《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定》(GDPJ 13—2013)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任务来源 ...............................................................1.2目的 ...................................................................1.3测区范围、任务及行政隶属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2已有资料情况 ...........................................................3.引用文件.........................................................3.1政策法规依据 ...........................................................3.2地理国情普查技术依据 ...................................................3.3其它文件 ...............................................................4.地表覆盖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4.1已有数据导入 ...........................................................4.2地表覆盖分类上图 .......................................................4.3属性录入 ...............................................................4.4拓扑处理 ...............................................................4.5生产技术流程设计........................................................5.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内业上图与编辑...................................5.1已有数据导入 ...........................................................5.2地理国情要素分类上图....................................................5.3属性录入 ...............................................................5.4拓扑处理...............................................................5.5生产技术流程设计........................................................6.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6.1组织管理、资源保证措施 .................................................6.2质量保障措施 ...........................................................6.3质量控制措施............................................................7.上交和归档成果及要求...........................................7.1基本要求 ................................................................................................................................7.2成果数据 ................................................................................................................................7.3文档资料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上图与编辑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何理解和落实好总体方案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保证普查数据的完整、真实、可靠,需要有效的组织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针对该项目普查底图制作、调查与核查、数据处理等几个生产环节。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要求(20131108霍)
二、数据分层组织
②
1、总体说明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层的命名采用四位字符:前三个字符是数据内容 的缩写(其中第一个字符代表数据分类),第四个字符代表几何类 型(P:点、L:线、A:面)。
数据内容 HYD LRR SFC BOU
数据分类 H:水域 L:道路 S:构筑物 B:地理单元
几何类型 P:点 A:面 L:线
依据国家统一提供的接边线数据进行接边。
省内任务区间
自行确定。
要素线划间
判断其距离差与正射影像接边限差、2倍正射影像 接边限差的差别。
新扩展类型
新类型与其对应的上级类型接边时,无需做归并处理。
一、基本要求
5.元数据
按照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的要求制作
二、数据分层组织
1.总体说明 2.地表覆盖分类要素 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城市 道路
三、属性定义与说明
实体编码(EC)
河流、湖泊、水库代码为八位数字字母混合码:
* *
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属 性说明_水域
* * * *
*
L
湖泊代码 湖泊等级,一位数字码
顺序码,四位数字码
* * ** * ** *
河流等级,一位数字及字母码 六级、七级、等外或特殊五级以上二级和二级以下支流(数字字母) 二级和二级以下支流,一位数字及字母码 主干河流或一级支流,两位数字码 二级流域,一位字母码 一级流域,一位字母码
层名
HYDA LRRL SFCP BOUA1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社会经
济区域单元的地理国情信息代
码的第4位码
二、数据分层组织
共包括10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 、77个三级类。按照地表覆盖分类的 要求进行采集,存储在地表覆盖分类 数据层(LCA)中。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地图绘制方法和要求.
附件1: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地图绘制方法和要求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地图分为三级,即区、县级地图、乡(镇、街道)级地图、普查区示意图。
地图绘制方法和要求如下:
1、区、县地图,以各区、县最新的详细行政区划图为底图,标出所属乡、镇、街道区域及名称。
2、乡、镇、街道地图,以各乡、镇、街道的规划图为底图,标出各普查区的区域及名称。
3、普查区示意图,由普查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绘制,应标出普查区内主要道路、街道、胡同、巷以及所有建筑物的名称,如居民住宅、工厂、机关、学校、商业网点、宾馆、医院、体育馆、绿化地带、中心公园、娱乐场所等。
普查区地图的比例不做统一要求,能做到清楚和方便使用即可。
绘制工作完成后,应与实际区域再核对一遍,重点是核对边界是否正确,区域内建筑物有无遗漏。
4、区、县地图由区、县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收集、绘制,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交市经济普查办公室保存。
乡、镇、街道地图由乡、镇、街道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收集、绘制,一式三份,其中交市、区(县)经济普查办公室各一份保存。
普查区示意图由乡、镇、街道经济普查办公室组织普查员进行绘制,一式三份,其中交区(县)、乡(镇、街道)经济普查办公室各一份保存。
绘制普查区示意图的纸张由市普查办统一印制。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概述: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2010年国家测绘局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全面把握我国测绘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的测绘事业发展新方向,得到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肯定。
2010年12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务院对测绘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是测绘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
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一地理国情普查整体技术路线分析1.1 普查资料的预处理本次普查所采用的基础数据资料有高分辨率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和其他专业部门的资料。
高分辨率影像是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工作底图,要对国家下发的卫片资料进行正射纠正。
如果生产区域内存在多源影像数据,正射影像生产优先选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更高、时相更靠近生长季、现势性更新的影像。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业部门的资料进行坐标转换,图形和属性对照,为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影像判读和属性录入提供重要参考。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分级代码 0 50 100 200 500 800 1000 1200 1500 50 100 200 500 800 1000 1200 1500
3
分级范围(米) 50 100 200 500 800 1000 1200 1500 2000
2000 2500 3000 3500 500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编号: GDPJ 02—2013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 年 8 月
目
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1 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1 2.2 项目技术规范 ..................................................................... 1 3 基本统计原则 ........................................................................ 1 4 统计单元 ............................................................................ 2 4.1 规则地理格网单元 ................................................................. 2 4.2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 ............................................................... 3 4.3 地形单元 ......................................................................... 3 5 基本统计指标 ........................................................................ 4 5.1 点状要素 ......................................................................... 4 5.2 线状要素 ......................................................................... 5 5.3 面状要素 ......................................................................... 6 5.4 地理实体 ......................................................................... 8 6 基本统计内容 ........................................................................ 8 6.1 自然地理要素分类统计 ............................................................. 8 6.2 人文地理要素分类统计 ............................................................ 19 6.3 地理要素汇总统计 ................................................................ 35 7 基本统计流程 ....................................................................... 35 7.1 数据预处理 ...................................................................... 37 7.2 统计单元提取 .................................................................... 37 7.3 统计配置 ........................................................................ 37 7.4 统计计算 ........................................................................ 38 7.5 统计成果生成 .................................................................... 39 8 基本统计成果与要求 ................................................................. 39 8.1 数学基础与精度 .................................................................. 39 8.2 成果文件格式 .................................................................... 39 8.3 成果内容 ........................................................................ 40 附 附 附 附 录 录 录 录 A (规范性附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汇总报表 ...................... 43 B (资料性附录) 长度/面积计算 ............................................... 57 C (资料性附录) 表面长度/面积计算 ........................................... 61 D (资料性附录) 东西和南北长度计算 .......................................... 64
GDPJ 03-201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订正本编号: GDPJ 03—2013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4月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基本要求 (1)3.1数学基础 (1)3.2精度要求 (2)3.2.1平面精度 (2)3.2.2分类精度 (2)3.2.3属性精度 (2)3.2.4数据现势性 (2)3.3数据一致性 (2)3.4数据接边原则 (3)3.5元数据 (3)4数据分层组织 (3)4.1总体说明 (3)4.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5)4.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10)4.3.1道路要素 (10)4.3.2水域要素 (10)4.3.3构筑物要素 (11)4.3.4地理单元要素 (13)5属性定义与说明 (16)5.1总体说明 (16)5.1.1通用属性项 (16)5.1.2专有属性项 (16)5.1.3属性缺省值 (16)5.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17)5.2.1属性定义 (17)5.2.2属性说明 (17)5.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18)5.3.1道路要素 (18)5.3.2水域要素 (21)5.3.3构筑物要素 (27)5.3.4地理单元要素 (28)6数据采集要求 (38)6.1影像资料使用原则 (38)6.2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39)6.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要求 (40)6.4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要求 (41)6.4.1道路 (42)6.4.2水域 (43)6.4.3构筑物 (44)6.4.4地理单元 (44)7汇交要求 (44)7.1数据格式 (44)7.2目录组织 (45)附录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要求 (46)前言本文件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规定之一,在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方案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起草,并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而成。
本文件于2013年9月17日印发,于2014年4月根据《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解答(一)》(GDPJ 51-2014)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订正,此为订正本。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切片制作技巧
L e t s o u 曲p 。 s et h e l p 耐 d ( 明e sf A r c C  ̄ SD e s k t o p
a  ̄ i c a i f o n s .
A u t o r n a  ̄ y s e c t } 0 ∞ 1 U s e i J s  ̄ r s D e a d l o c a t i o n
S e r v e r C o n t mc b o n C a t a l o  ̄ S t a g i n g P a t h:
% : | 0 嚣嚣
… _ 一 一 一 一 一 1
} u 髓O e f 矗 }
S h o w w
w h e n c a c h e e x c e e d s
一
行 业 曲 线 1 0 万 ~ 3 O 万 ◎
可实现度 可替代度
影晌力 真实度
行业关联度
外
业调绘 中抛 弃传统的纸质 调绘 ,采用电子 调绘 。效率 、精度高还 图斑清晰 、操作简 单和节约成本 等 ,比传统的纸 质调绘有明显 的优势 ,本文就电 子调绘的底图切片 制 作过程及注意细节做一介绍 ,以便 在日后 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
地理 国情普 查外 业调绘切 片制作技 巧
地理 国情 普 查外 业 调绘
钿A 时. 1 I D 4 t ・ l
:
譬 群
R ¨t
P u b l i s h i n g
簧 蓬
D ¥ p 1 c t
一 一 j — J. t t d . t t l T ・ h l ・ ‘
h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编号: GDPJ 10—2013
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 年 11 月
目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底图规格....................................................................后内容描述 调查前内容描述 调查后内容描述 调查前内容描述 调查后内容描述
d.对于地理单元界线的界端注记方法参照图4-1。
3
图 4-1 界端注记示意图
e.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均为面状要素,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 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水域等均以地理国情信息分类 码与生产标记信息标注到底图上。涉及到需外业重点关注的生产标记信息应醒 目标注。
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环节,是内外业衔接的关键 点,基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或者基础地理信息与必要的专题 数据,叠加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地理国情普查底图,用于外业调查。地理国情普 查底图的充分利用,可提高外业调查的效率,减少外业工作量,对地理国情普查 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适用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在地理国情监测中可参照使 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 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可分别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正射影像数据叠加,分别制
作普查底图。若生产单位能够保证地理国情要素、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与正射影
像同时套合叠加不影响外业调查,可合并为一张普查底图,后续与此相关内容
可同样处理。
b.需在普查底图制作环节中根据区域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外业调
查路线,据此对调查路线上的地物属性内容进行调查,将调查内容标注在普查
3.1 数学基础 ...................................................................2 3.2 底图模式 ...................................................................2 3.3 数据内容 ...................................................................2 3.4 数据格式 ...................................................................2 4 技术要求...................................................................... 3 5 作业流程及步骤................................................................ 5 5.1 技术流程 ...................................................................5
足外业调查和内业编辑与整理的需求即可。
表 4-1 外业调查图层数据结构
数据 分层 WYHCA (面) WYHCL (线) WYHCP (点)
属性项
CITEM WYHCJG CITEM WYHCJG CITEM WYHCJG
数据类型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长度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g.地表覆盖类型根据内业解译据实标注。对于纸质底图,图内大面积为同 一地表覆盖类型时,可以采用图外附注的方式表示。
h.重点调查内容和外业调查图层的调查内容,其注记和线划边线均以红色 表示,注记字体为宋体、字大为图上5mm;对于纸质普查底图,若外业调查范 围太大或太小时,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注记大小,也可移位表示,图内标注不下 时,可以放在图外进行引注。
1
3 底图规格
3.1 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分幅数据、分景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底图的数学基础沿用所使用 数据成果的数学基础。 按任务区组织的底图数据可不分带,采用地理坐标,经纬度值采用“度” 为单位,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值单位为“米”。
纸质普查底图数据格式:打印前数据为PDF、EPS、TIFF等格式。
2
4 技术要求
地理国情要素中线状要素可采用不同颜色和线型进行配置,点状要素采用
不同符号配置,面状要素采用注记标注的方式制作普查底图,普查底图符号库
可参考附录B制作,也可根据国家标准图式规范自行制作。
a.为了更好地调查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和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纸制普查底图
i.若在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之前进行外业调查,其
4
底图制作可对预处理提取的相关要素配置符号、线型及重要属性信息标注,相 关内容可借鉴参考a‐h各项要求。
5 作业流程及步骤
5.1 技术流程
5.1.1 数字普查底图
正射影像(或经粗纠正影像)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经过整合提取的预处理数据)
f.为了保证影像清晰易读,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可不做普染,只将地表覆盖 图斑边界和类型注记以红色标注,一般情况下,注记字体为宋体、字大为图上 3mm。对于纸质底图,若地表覆盖图斑面积太大或太小时,可适当放大或缩小 注记大小;图内标注不下时,可在要素处用黑色标注编号○1 ……○n ,在图廓外 加附注,或者直接放在图外进行引注。
数据整理组织
根据作业单元裁切拼接数据
影像、数据格式转换处理
导入外业调查系统或软件
数据符号化,返出注记, 标注外业调查信息
前言
本文件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规定之一。 本文件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 本文件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本文件起草组成员:郝科铭 殷福忠 梁安宝 曲 平 王 刚 李 军
汲旭生 岳 昊 王明亮 张 俊 夏立福
引言
底图上,作为普查底图制作的一项内容。
c.内业对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地物类型以及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地物位
置、形状、属性等有疑问时以及外业调查记录均可放入外业调查图层。该图层
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按照矢量数据图层表达,包括面层、线层、点层。外业
调查图层数据结构可参照表4‐1执行,也可以按照涂鸦的形式表达等,只要能满
本文件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需求,参考现有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行 业技术规范,依据《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 情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底图制作的规格、技术要求、生产 流程和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数据组织与成果汇交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规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的要求、技术方法与流程、质量控制 以及成果上交。
5.1.1 数字普查底图 .......................................................5 5.1.2 纸质普查底图 .......................................................6 5.2 作业步骤及要求 .............................................................6 5.2.1 数据准备 ...........................................................6 5.2.2 数字普查底图 .......................................................7 5.2.3 纸质普查底图 .......................................................8 6 质量控制...................................................................... 9 6.1 检查要求 ...................................................................9 6.2 检查内容 ...................................................................9 7 底图输出......................................................................1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纸质普查底图图廓整饰 ......................................11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地理国情要素符号设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