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知行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X
张忠华
摘 要: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传统文
化,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对于今
天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关键词: 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610 (2005) 05 - 0078 - 04
On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Zhang Zhonghua
Abstract : Different peopl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The Chinese nation has forme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of unique originality , which has in itself the rich cont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it the resource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so as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er generation.
Key words : culture ;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 value
文化具有多重含义, 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我
们比较赞成文化学奠基人泰勒( E. B. Tylor) 的概
念, 他说: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
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
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1 ]传
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
来, 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
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
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
成果的总和。”[2 ]文化具有物资、制度和精神三个层
面的内容, 本文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内容。
一、文化对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
人, 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法、情感体验、行为模
式都渗透着所在文化的特点。
1. 文化影响心理健康观念
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以
及科学主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西方的心理健康
观念具有自身的特点。把肉体和心灵看作是彼此独
立的部分, 心理健康服务受医学模式影响很大, 技
术不断精湛和发达, 且带有个人主义色彩。中国传
统文化强调个人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 即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心理健康标
准, 可以用一个“和”字来概括。与西方个人主义
特色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 人的个性相对
于集体的团结来说是次要的, 个人的自我是淹没在
家庭和社会的集体自我中的, 这

种文化特征极大地
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观念, 使得中国的传统心
理健康观具有众多特点, 其表现是: 心理健康与道
德修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健康兼顾身心和谐发
展, 讲究心理与外界环境的和谐; 个体的主动性没
78 现代大学教育 2005年第5期
X 课题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中国心理文化的承传研究”, 课题批准号: J03Y29。
 收稿日期: 2005 - 04 - 12
 作者简介: 张忠华(1963 - ) , 男, 菏泽学院教育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教育原理、心理教育。菏泽, 274015。
有受到重视; 较为偏重道德境界的完善, 而忽视日
常情绪的技术性的调适, 甚至把日常情绪冲突视为
“小人”之举, 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
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 文化影响心理异常的发病率
无论是早期人类学家的研究, 还是现代跨文化
精神病学的研究都证明这样一种观点: 文明程度越
高, 人的紧张情绪增强, 心理异常的发病率就越
高。如米德的研究中, 萨摩亚青少年无忧无虑, 而
现代欧美青少年则充满了紧张、焦虑和不安。调查
结果显示, 具有氏族社会特征的傈僳族中, 精神病
的总患病率为612 ‰, 现患病率为2179 ‰; 而汉族
总发病率为1012 ‰, 现患病率为8164 ‰, 前者明
显低于后者。[3 ]
3. 文化影响心理疾病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异常心理是人
脑对客观现实不正确的反映。所以, 客观现实可以
是正常心理的源泉, 也可以是异常心理的源泉。研
究表明,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人的心理疾病的内容
是不同的。畲族在50 年代精神病的分裂症多表现
为乱唱山歌、手舞足蹈; 而60 年代以后的发病率
却没有这种症状, 主要是寡欢离群。研究者认为:
“这与该民族的往昔爱好对歌, 文革以后不再对歌
的实际情况相符, 说明精神病症状的内容随时代背
景、社会文化而相应改变。”[4 ]文化的不同不仅影响
着心理疾病的内容, 同时也影响心理异常的表现方
式。
4. 文化模式对心理与行为有重大影响
文化可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两种
模式, 集体主义文化培养出集体中心的人格倾向,
个体主义文化造成个体中心的人格倾向。这两种人
格倾向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 并进而影响人的认
知、学习、情绪和动机等。[5 ]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心理健康教
育价值
1. 内省: 心理自我调节的绝招
中国古代医书《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中说:
“七伤者, ??二曰大怒气逆伤肝, ??五曰忧愁
思虑伤心, ??七曰大恐惧, 不节伤志??”[
6 ]意
思是说, 情绪波动过于激烈容易产生疾病,

也会给
心理健康带来隐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视
个体自我内省的文化, 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道德文
化中的特有的心理修养范畴。他虽然没有现代心理
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法, 但却在如何理解
个体的心理健康, 如何面对和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
等方面, 有着十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儒家在身心
修养上十分重视用“内省”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在
如何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上, 儒家认为应正面控
制, 即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控制引发心理
冲突或困惑的事件, 通过认识的转换和个体的积极
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 道家的采取退让, 通过弃智
守朴, 去用取无, 以下为上的策略来解决心理问
题; 佛家采用化解, 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来
解决心理问题。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消极性和被动
性, 但若能将其与有些心理问题合情又合理地加以
联系与升华, 却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现
代心理学研究证明, 如果人们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
反省自己, 积极自我暗示, 防止情绪过于激动, 就
能有效地预防由于情绪失控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
题。
2. 中庸之道: 保持心理平衡的依据
保持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平衡思想可追溯到“中庸之
道”。“中庸”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
则, 它包含着保持内心世界动态平衡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中庸? 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7 ]中庸之道在
心理平衡问题上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在阴阳两极上不
至于有所偏倚, 或过或不及。孔子说: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
中庸也, 小人无忌惮也。”[8 ]这里的“时中”, 按朱
熹的解释即为“能随时以处中也”, 意思是君子能
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随时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
种刺激的心理体验, 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平衡
状态; 而小人则不然, 他们对外界刺激表现出过激
的反应。
“中庸”,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适度”。这
是明智之人对待人生的态度, 对于调节现代人的生
活方式, 规范道德行为, 求得人生成功有很大帮助
作用。防止偏倚, 保持适度, 对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具有借鉴价值, 适度的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
件, 过了就是自负, 不及就是自卑, 对待挫折, 适
度的痛苦是进步的动力, 过于痛苦就会丧失意志,
难以自拔, 而毫无痛苦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随着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79
多, 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中庸之道在保持心理
健康方

面的作用愈显得重要, 要在事业中立于不败
之地, 就要保持“中”的心态, 积极求生存, 求发
展。
3. 修心养性: 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塑造
“内圣”即是进行道德修养, 成就圣贤人格,
“外王”则是从事道德实践以建功立业。加强道德
修养,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养成
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根本, 是建功立业的条
件, 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故《大
学》说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
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
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
平。”[
9 ]这种内圣外王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产生积极影响。首先, 这种修身养性, 内圣外王的
人格体现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 它有助于克
服现代人的消极悲观情绪。其次, 传统文化的“内
圣外王”人格体现成己成物的价值取向, 可以克服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在“工具理性”猖獗的现代,
现代人价值失落, 人际关系冷漠, 利己心膨胀, 社
会风气每况愈下, 从而导致人们精神家园的丧失。
针对这些弊端更需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来调整
与制约当今人们的心态。最后, 儒家“内圣外王”
人格体现了自我满足与社会满足的统一, 儒家主张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10 ] , 立己、达己
是起点, 立人、达人是终点。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
同时, 也能满足别人的需要, 才是仁者胸怀; 突出
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且把社会价值
看得更为重要, 这一价值取向可以矫正现代人过于
自私自利的心理, 对于现代人由于“精神空虚”、
“人生意义失落”而引起的沮丧、神经衰弱和精神
分裂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对于提高现代人的道德
心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借鉴价值。
4. 仁爱: 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现代心理学把是否具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人际
关系看作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儒家为主体, 儒家的核心范畴是
“仁”。“人者, 仁也”, “仁”字由“人”和“二”
字组成, 即表明与人交往之道是儒家的重要内
容。[11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 将“爱人”
作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
则, 孔子将“仁爱”思想置于伦理道德体系中, 将
道德规范的“礼”与道德情感的“仁”结合起来,
为“礼”的认同遵守找到内在动力, 实现道德他律
向道德自律的转化, 体现道德主体性的思想。在儒

家那里, 仁义道德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
本原则, 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 失掉仁义道德,
人类社会必将陷于混乱, 人类的生活就无法正常运
行。儒家劝诫人们奉行“忠恕之道”, 强调通过外
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 以尊重、友爱、宽
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 营造出一种人人将
心比心, 关心他人, 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社会
和谐气氛, 这对于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仍具有巨大
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人
们的经济意识强化, 仁爱精神缺失; 网络社会的发
展, 人们沉浸在“虚拟世界”, 情感冷漠, 人际关
系冷淡, 仁爱精神匮乏, 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5. 义以生利: 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义利之辨”在传统文化中贯穿几千年, 儒家
主张“见得思义”、“观得思义”, 反对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朱熹说它是儒家的第一要义。“见得思
义”、“义以为上”、“舍生取义”的精神, 一直是中
国人崇尚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形
成了深沉博大的民族精神, 积淀成为国为民英勇奋
斗直至流血牺牲的民族精神, 甚至在平常人的生活
中, 都崇尚道德、弘扬仁义, 形成了淳朴厚道的民
风。
今天,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 义利问题
仍是一个大问题。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整体观念
和大局意识, 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国家利
益、整体利益的原则依然是我们国家的价值导向。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我们一部分人忘记了“义以生
利”的原则,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
行, 什么“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
想”、“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等等, 这些不良
思想毒害着青少年。在当代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
秀传统, 是时代发展所需, 是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
发展所要求。
6. 节欲: 精神愉快的有效手段
欲望是人生命活动的自然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
表明, 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欲望不能满足, 就会产
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而对物欲的过度追求不仅
会损害身体健康, 也是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现。因此
正确引导人们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有助于化解心理冲
突, 使人的心理能量得到有效的释放。传统文化中
8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有我们可资借鉴的财产。儒家把人的生理欲望看作
是人的本性, 所谓“食色性也”, 孟子主张“寡
欲”, 荀子主张“导欲”, 宋明理学提出“无欲”,
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绝对禁欲, 而是主张用理性控制
欲望的无限膨胀, 二程认为“人虽有欲, 当有信而
知义”。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修养目标不注重
物资上的享受, 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快

乐。著名的孔
颜之乐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说: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 回也!”[12 ]认为感官物欲过多会妨碍
道德修养的要求, 会引导人们步入迷途邪道, 据此
古人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的心理修养方法, 对
生理心理的欲望要有节制, 即所谓“知足长乐”。
这一思想对于物资文明不太发达的国家来说, 仍有
巨大现实意义,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条件下, 提高人
的道德境界, 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困境, 保持心理
健康,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欲望不仅是道德修养
的必要环节, 也是增进人们快乐体验的有效手段。
7. 自强不息: 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
基本精神, 是中国的人生哲学, 是入世的哲学。几
千年来, 它一直是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
动力, 它体现在民族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就民族进步和发展而言, 在民族兴旺发达、昂扬向
上的昌盛时期, 人们把建功立业看做是人生价值的
最大实现。就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体现而
言,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或表现为大丈夫“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匡扶正义, 不与邪
恶势力同流合污; 或表现为在人生遭遇挫折时, 奋
发图强, 决不灰心, 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种精神更是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的民族魂, 我国当
今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发展阶段, 是社会主义的
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相比, 我们还有
相当大的差距, 青少年一代更应担负起历史的责
任, 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革古鼎新, 积极投身于经
济建设的大潮, 为建设美好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8. 消愁怡悦: 心理治疗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心理治疗的方法, 像消
愁怡悦、移情变气法、气功导引法、义理开导法、
以情胜情法等等。其中消愁怡悦法是很有借鉴价值
的。它是通过怡情移志帮助有心理疾病者调节消极
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
文》中说: “七情之病, 看书解闷, 听曲解愁, 有
胜于服药者矣。”这种方法的机理是通过山水花草
的游玩与欣赏, 以及文艺、清谈、琴棋书画的爱
好, 茶酒的适当品用, 使环境发生变化, 令人赏心
悦目、怡情移志, 从而达到对抑郁、焦虑、紧张等
心理疾病的调适。这种方法与我们今天的音乐疗
法、娱乐休闲疗法基本一致, 这种方法对一些心理
疾病患者较有疗效, 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 泰勒. 原始文化[M] . 蔡江浓译. 杭州: 浙江人
民出版社, 1988 : 1.
[2 ] 李宗桂. 中国文化导论[M] . 广州: 广东人民出
版社, 2002 : 14.
[3 ] 向孟

泽. 具有氏族特征的四川德昌傈僳族人精神
卫生调查[J ] .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7 , (6) .
[4 ] 夏镇夷. 民族社会文化中的畲族和精神疾病[J ]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5 , (2) .
[5 ] 叶浩生. 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 ] .
心理科学, 2004 , (5) : 1032~1036.
[6 ] 丁光迪主编. 诸病候论校注[M] .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1991 : 88.
[7 ] [8 ] 朱熹. 中庸集注[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社(影印清武清殿本) , 1987 : 1 , 2.
[9 ] 朱熹. 大学集注[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影印清武清殿本) , 1987 : 1.
[10 ] [12 ] 朱熹. 论语集注[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
版社(影印清武清殿本) , 1987 : 26 , 23.
[11 ] 杜雄明. 人性与自我修养[M] . 北京: 中国和平
出版社, 1988 : 16.
(责任编辑 张少雄)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