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与管理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三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三方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进步的全过程,并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高校是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如果将这些成果进行有效的产业化,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技术成熟度低、不符合市场需要等原因而被束之高阁,没有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以厦门集美大学拥有的“虾青素发酵法生产技术”成果与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合作转化为例,具体分析产学研有效合作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一、校企基本情况
1.企业背景
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微生物发酵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企业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
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其中,“虾青素发酵
法生产技术”项目被列为厦门市《“十一五”规划发展专项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新兴产业创新工程,连续8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司拥有先进的全自动发酵罐等各类发酵设备、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人才,以“用科技
传递健康”为发展理念,公司的产业化发酵水平位居国内先进。公司始终致力于生产更高品质的虾青素和DHA 产品,经过严格的筛选培育,产品发酵含量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且独创物理提取绿色工艺,保证了虾青素和DHA 的高纯度、安全性等特质。
2.高校背景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福建省培养生物类、食品类和工程类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依托这些平台,学院加大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研究特色。学院和厦门北大泰普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厦门银鹭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厦门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等进行了长期的项目合作,通过联合开发、技术转让、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形式,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主要的研发内容包括:微生物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虾青素产业化发酵生产技术开发研究、DHA 中试发酵及提取技术研究、先进发酵装备技术开发等。
二、校企合作状况
自2004年起,学院与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
项目来源:福建省软科学项目“推进福建省产学研结合的对策和措施研究”(2010R0077)。
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
成功案例分析
厦门集美大学科研处
许伟
37
2011/01
科技与管理
就建立了长期的项目合作关系,学院通过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合作开发等方式,派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充分利用学院在生物和食品工程技术方面的深厚沉淀,对企业的研发和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为企业解决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主要合作内容包括:“β-胡萝卜素—虾青素转化酶定向进化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红酵母发酵虾青素5吨罐中试及产物分离提取研究(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海洋红酵母虾青素高产菌株正筛选模型及其应用(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虾青素发酵工程”“虾青素分离工程”“DHA发酵法生产及分离提取中试及试产”等项目。
三、主要合作项目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的非维生素A原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饲料、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需求,其市场非常广阔。目前,市场上的虾青素为化学合成产品,与化学合成虾青素相比,利用法夫酵母生产天然虾青素具有安全、无毒性残留等优点,是今后虾青素市场的发展方向。不过,目前利用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发酵产量还不高(130mg/L),其生产虾青素的成本高于化学合成生产的成本,仍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
针对这种情况,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项目组自2004年起与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虾青素发酵生产技术。首先通过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选育得到高产虾青素的法夫酵母菌株,然后从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等方面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使虾青素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虾青素高密度发酵生产技术,实现法夫酵母虾青素小试发酵水平达300mg/L以上,将小试发酵工艺放大到1吨发酵罐上进行中试,实现了1吨罐虾青素发酵中试,发酵产量达250mg/L以上。目前,企业已成功生产出纯度高、可稳定贮存的虾青素产品,并已进入产品的定型与市场开拓阶段,产业化前景很好。
项目的关键技术成果“虾青素发酵法生产技术”2005年通过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07年荣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相关成果转让给企业用于天然虾青素的发酵生产,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发展规划、厂房设计、指导产业化生产、制定生产规程等产业化实施的难题。高校还定期到企业指导生产工作,使企业产业规模由原始的鱼粉加工企业转变成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中心的现代高技术产业,带动企业投资6700万元,已经实现产值8000万元。该成果于2007年获得“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十大优秀转化项目表彰,2008年“虾青素发酵法生产技术”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合作经验
1.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中,企业方面的技术人员与高校的科研人员接触较多。在项目的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的有关科技人员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得到了丰富。企业通过技术人员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得到了企业生产中所急需的关键技术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高校方面也有多名主要技术人员得到了锻炼,增加了与企业的接触,增强了对企业实际技术需求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服务方向,以更好地利用所掌握的技术服务于产业需求。
2.建立了更加稳定的校企合作渠道
通过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与企业的项目合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和强化了高校与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强了企业与高校的结合度,密切了企业与高校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与长效机制。这样既提升了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理论水平较高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长,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
责任编辑胡奇
2011/0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