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考研
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考研1.简介简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我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
198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自创建以来,始终面向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生产建设,以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为中心,实行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已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等不同类级教育、专业开出了学位课、专业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题课等20余门课程。
为农学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曾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一、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一、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二等奖,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二等奖共6项。
1980年以来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
余名。
本学科面向自治区农业生产实际,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已形成了作物(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生理基础与计算机决策、马铃薯栽培生理、燕麦栽培生理及新品种选育、油料作物栽培生理、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基础研究、并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为我区“科教兴区”和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以来,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4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
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项,自治区丰收计划项目3项,自治区科技扶贫开发项目4项,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6项。
各项科研、开发项目经费累计近400万元。
先后获区部级和厅局级科技奖近20项。
其中,玉米高产优化栽培生理基础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马铃薯高产生理、高淀粉生理研究、烤烟产质量形成生理基础、烤烟优质适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等4项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内蒙古平原灌内蒙古平原灌区优质高效吨粮田技术开发、区优质高效吨粮田技术开发、玉米覆膜栽培大面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玉米覆膜栽培大面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此外,还获自治区星火科技三等奖1项,自治区丰收计划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
区农业 生产 的需要 ,坚 持教学 、科研和 生产 实践相 结 合 ,形成 了作
物高产 优质 高效栽 培理 论与 实践 、作物 高产 育种 的生理 基础 、可 持
续 农业理论 与技术 、农业生 物技术和 作物营 养与抗逆生 理5 个具有 一 定的学 术地位 和应 用前 景的研 究方 向。 1 年来 ,学科点 共培 养科 学 0
2 , 主 编 、 副 主 编 出 版 部
《农 业 试 验 设 计 与 分 析 》 、 《 壤 肥 料 学 》等 土
教 材 5 。 合 作 育 成 玉 米 新 部
品 种3 、 牧 草 新 品种 1 个
个 。获 自治 区 级 高等 教 育 教 学成 果二等奖2 、省 级 项
科 技 进 步 二 等 奖 2 、三 等 项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一 一
U I I NJ NJE EWE A A I D I
作 物 栽 培 学 与 耕 作 学 学 科
内 蒙 古 民族 大 学 作 物 栽 培 学 与 耕 作 学 学 科 组 建 于 1 7 年 , 98 2 0 年 获 得 硕士 学 位 授予 权 ,2 0 年 被遴 选 为 自治 区 重点 培 育 学 00 08
f
科 ,并获 农业 推广硕 士作物 领域 专业学 位授予 权 。2 1 年 以作物栽 0 0
培学与 耕作学 学科 为依 托 ,作 物学 学科 获得硕 士一 级学 科授 予权 ,
农学 本科专业入选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作 物栽 培学与 耕作 学学 科紧 密结合 内蒙古 自治 区尤其 是东 部地
学现 有在读研 究生2 人 。学科现 有专兼职 教师 1 人 ,其 中 ,教 授 、研究 员8 ,副教授 6 1 8 人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玉米(各论)
胚根在幼苗出土后的14-21d内吸收和供应幼苗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节根供应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水分和养分。在栽培上,应促进根的生长,防止根系早衰,使根系发育好,抗倒伏能力增强。
2.茎的形态与生长胚轴分化发育形成茎,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玉米节间数一般有15-24个。位于地下部的不伸长茎节一般3-7个。节间长度从基部到顶端逐渐增长。靠近地面节间较粗短,表明根系发育好,抗倒力强。
1.2.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全世界玉米收获面积以亚洲和北美洲最大,分别达到41210khm2和40473 khm2,其他依次是非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
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玉米的有三大玉米带:一是美国中北部玉米带;二是中国玉米带;三是欧洲玉米带,包括多淄河流域的法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
(2)中熟种生育期100-120d,积温约为2300-2600℃的品种(杂交种)。有叶18-20片,果穗大小中等,千粒重200-300g。
(3)晚熟种生育期120-150d,叶片数在20以上,积温在2600-2800℃以上的品种(杂交种)。一般植株高大,有叶22-25片,果穗较大,千粒重在300g左右。
着生在地下茎节上的根叫地下节根;
着生在地上茎节的根叫地上节根(气生根或支持根)。
②生长
地下节根当幼苗出生2-3片叶时,开始发生第一层地下节根,一般4-6条。随着茎叶的生长,依次向上发生,可达4-8层,1-4层节根因节短而比较密集。地下节根是玉米的主要根系。
地上节根在玉米拔节后开始发生,曝露在空气中,根系粗壮坚硬,含色素,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8)有稃型有稃型玉米植株多叶,子粒外有稃包住,有时有芒,常自交不孕。子粒坚硬,具有各种形状和颜色。脱粒不便,无栽培价值。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简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简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0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学科评估验收结果为优秀。
队伍建设该学科建设之初由海南大学(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和橡胶所等单位的有关系、室构成,2007年两校合并后进一步整合两校资源夯实了学科建设的基础。
本学科现有科教人员44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学位10人。
科学研究该学科有包括热带作物栽培原理与技术、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方向。
发表学术论文共197篇其中SCI收录4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13项,科研成果转化共2项、直接经济效益共22.14亿元;承担科研项目共121项,其中国家级18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8项;教学和人才培养该学科是我校传统学科和主干学科,有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草业科学3个本科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土壤3个硕士点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点。
2006年《土壤肥料学》被列为校及精品课程,2007年《作物栽培学》被列为校及精品课程。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农学实验教学中心”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007年获得省部共建热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实验室,2008年获得省级热带作物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获得省级热带作物科学特色优势学科,2009年获得国家级热带作物科学特色优势学科。
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3项,农学协会获得全国百佳优秀学生社团。
五年来共授予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93人。
国内外学术交流几年来年共主办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82人次、其中海外31人次。
主办和协办国际学术会议(培训班)2次,国内学术会议1次。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
派往海外进修3人。
(数据统计截止至2009年12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简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1982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中国的农业文明可以追溯到许多千年前的历史,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一门研究农作物栽培及其耕作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涉及到植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资源学、农业生物技术等诸多学科之间的综合研究。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各种农作物如何发展和培育的学科,它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应性及繁育方法,以及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农作物所经历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等。
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和生态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情况,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栽培方法。
耕作学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的各种耕作管理工作,如施肥、晒谷、种植、收割、储藏等工作。
耕作管理包括土地耕作,农田水利管理,水肥管理,施肥,条件优化,农具的使用,农药的使用,收割,栽培和种植。
耕作学也涉及到技术、机械、植物病理学等学科。
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为中国农业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加强耕作管理,可有效节约用水,提高土壤肥力与土壤质量。
耕作管理还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更有效的抑制有害农作物的破坏,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从而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益和保护土壤质量,以及减少污染。
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例如:可以积极开展农田结构调整和植被恢复,通过植树、种草、植物种群优化等活动,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是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也一直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力量,支持科学研究,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帮助农业生产走上现代化。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
21、叶龄余数:就是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是水稻主茎总叶数减去主茎已出叶数之差。
22、感光性:植物因光强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的感性生长运动或感性膨压运动。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3、感温性: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反应特性。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 作者:
———————————————————————————————— 日期:
ﻩ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
复试专业课笔试试题库
参考书名称:
1、《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
2、《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
15、作物的物候期:就是指作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作物的物候期
16、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17、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种子的寿命。
4、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5、免耕法:为防止土壤侵蚀,不采用土壤翻耕措施的作物种植制度。
6、作物生长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的干物质总重的增长率。
7、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复试专业课笔试试题库参考书名称:1、《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2、《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通常称为分蘖节。
3、生态需水: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4、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5、免耕法:为防止土壤侵蚀,不采用土壤翻耕措施的作物种植制度。
6、作物生长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的干物质总重的增长率。
7、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
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 %,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
8、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间在12 h以上(黑夜短于12 h)才能开花的植物。
9、库”:10、流”:11、障碍性冷害:障碍性冷害是冷害的一种类型,是指作物在生殖生长期(主要是从颖花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遇到短暂而强烈的低温,生殖器官受破坏而减产的现象。
12、经济产量:根据人类社会生产目标获得的生物产品产量。
13、生殖生长:当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叫做生殖生长。
14、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以所需的日数表示。
部分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绿肥等系指播种到主产品收获所经历的时间。
15、作物的物候期:就是指作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作物的物候期16、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课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课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课程是农学领域中的重要课程,涵盖了作物的种植、生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的角度,探讨作物栽培和耕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一、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的种植和管理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适应性、品种选择、播种和育苗、田间管理、施肥和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1.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的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等阶段。
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可以合理安排作物的栽培管理措施。
2. 环境适应性:不同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土壤等因素。
根据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合理选择作物品种,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品种选择:作物的品种选择是作物栽培的基础。
合适的品种选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在品种选择时,要考虑作物的生长周期、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4. 播种和育苗:播种和育苗是作物栽培的起始阶段。
通过合理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和育苗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苗期生长状况。
5.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作物栽培的关键环节。
包括杂草的防除、土壤的保墒和松土、病虫害的防治等。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势和抗逆性。
6. 施肥和灌溉: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的养分需求,科学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而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保证作物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7.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耕作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耕作学是研究耕作和土壤管理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土壤的性质和改良、耕作方式和土壤管理技术等内容。
1. 土壤的性质和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了解土壤的性质对作物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指导教师 曹斌云 李青旺
考试科目
备注
姚军虎 胡天明 孙超 姚军虎 ①1101英语②2212高级动 物生物化学③3398高级动 物营养学
胡天明 陈俊 程积民 胡天明 ①1101英语②2206草地生 态学③3350牧草饲料作物 育种学
钱永华 钱永华 12
①1101英语②2212高级动 物生物化学③3349基因工 程原理
学院、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090320★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土壤条件与食品安全生产
王朝辉
02农田物质循环与环境
周建斌
①1101英语、1102俄语、 1104德语 选一②2209土 壤学③3316遥感原理与应 选考小语种须征 用、3317施肥与环境、 得导师同意 3320高级植物营养学、 3372环境生物学 选一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杨亚军
02茶树生理生态
杨亚军
①1101英语②2201高级植 物生理学(农)、2211分子 生物学(B) 选一③3326茶 学研究进展
090220★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
01园艺植物遗传与育种
王跃进 马锋旺 赵政阳 巩振辉 张鲁刚 张显 梁燕 王飞 王西平
02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01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
程智慧 巩振辉 张鲁刚 张显 梁燕 程智慧 宫海军 程智慧
02蔬菜生理生态 03蔬菜采后生理
①1101英语②2201高级植 物生理学(农)、2211分子 生物学(B) 选一③3332高 级蔬菜育种学、3595高级 蔬菜栽培生理学 选一
学院、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090203茶学 01茶树育种与生物技术
02设施园艺环境工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等问题。
本文将从土壤准备、作物选择、栽培管理和耕作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综合概述。
一、土壤准备土壤准备是作物种植的基础。
选择适宜的土壤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检测,分析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以便合理调整土壤肥力。
其次,要进行土壤改良,如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改善土壤质地和水分保持能力。
最后,进行地面平整和翻耕等操作,为作物的栽培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作物选择作物选择是根据区域和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选择作物时,需考虑其抗病虫害能力、耐旱抗逆性以及对土壤要求等方面。
此外,合理的作物选择还要考虑到种植周期以及预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三、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是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浇水、施肥、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对于不同的作物,其栽培管理的要点也会有所差异。
合理的浇水量和施肥量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而及时除去杂草和防治病虫害则能维持作物的健康生长。
四、耕作技术耕作技术是指种植过程中的土壤处理和机械操作等环节。
常见的耕作技术包括耕翻、松土、踏实、间作轮作等。
不同的耕作技术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类型,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结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土壤准备、作物选择、栽培管理和耕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努力探索和应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的收益和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复试专业课笔试试题库参考书名称:1、《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通常称为分蘖节。
3、生态需水: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4、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5、免耕法:为防止土壤侵蚀,不采用土壤翻耕措施的作物种植制度。
6、作物生长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的干物质总重的增长率。
7、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
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
8、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间在12 h以上(黑夜短于12 h)才能开花的植物。
9、源:指向其他的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
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
10、“流”: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
11、障碍性冷害:障碍性冷害是冷害的一种类型,是指作物在生殖生长期(主要是从颖花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遇到短暂而强烈的低温,生殖器官受破坏而减产的现象。
12、经济产量:根据人类社会生产目标获得的生物产品产量。
13、生殖生长:当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叫做生殖生长。
14、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以所需的日数表示。
专业解析-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一、专业介绍1、专业特色本专业从解决粮食、环境等重大宏观问题着眼,从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微观研究入手,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基础研究成果,研究农作物全面高产、优质、高效及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
作物栽培学以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基础,通过栽培措施等环境调控手段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
耕作学从作物布局等耕作制度的改革,研究实现农业全面持续高产的理论与技术。
2、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作物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作物学基础研究、农村资源环境综合研究和农业生产系统分析与耕作制度设计的专业人才。
要求具备较深的现代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知识,对重大作物生产与作物生理生化研究的前沿要能融会贯通,具备开展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文献,并能撰写科学论文摘要;自觉遵守科学道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诚挚的合作精神。
3、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主要有:01作物生理生化02作物生态03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04作物生长监测与诊断05作物化控理论与技术06耕作制度07作物系统模拟08精确农业与数字农业09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10设施农业技术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注: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以上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二、推荐院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三、就业前景作为农学范畴内的一个基础专业,其就业可谓是喜忧参半,下面我们从农学整体就业形势来分析一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一)需求加大,供应不足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复试专业课笔试试题库参考书名称:1、《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2、《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密集的节和节间部分通常称为分蘖节。
3、生态需水: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4、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5、免耕法:为防止土壤侵蚀,不采用土壤翻耕措施的作物种植制度。
6、作物生长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的干物质总重的增长率。
7、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
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
8、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间在12 h以上(黑夜短于12 h)才能开花的植物。
9、“库”:10、“流”:11、障碍性冷害:障碍性冷害是冷害的一种类型,是指作物在生殖生长期(主要是从颖花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遇到短暂而强烈的低温,生殖器官受破坏而减产的现象。
12、经济产量:根据人类社会生产目标获得的生物产品产量。
13、生殖生长:当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分化形成花芽,以后开花、授粉、受精、结果(实),形成种子。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叫做生殖生长。
14、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以所需的日数表示。
部分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绿肥等系指播种到主产品收获所经历的时间。
15、作物的物候期:就是指作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作物的物候期16、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17、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被称为种子的寿命。
18、作物生长S曲线:当种群在有限资源里生长,其生长符合逻辑斯谛微分方程,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曲线就呈S形状。
在数学上,它是逻辑斯谛微分方程的解析解。
19、延迟型冷害:延迟性冷害是冷害的一种类型,是指作物生长发育期间(主要是营养生长期、有时也包括生殖生长期)遇到低温,消弱了生理活性而使生育期显著延迟,作物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的现象。
20、群体结构:作物生物量(根、茎、叶、植株、品种等)的空间分布。
21、叶龄余数:就是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是水稻主茎总叶数减去主茎已出叶数之差。
22、感光性:植物因光强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的感性生长运动或感性膨压运动。
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3、感温性: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反应特性。
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4、基本营养生长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
这个短日、高温下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25、生物产量:生物产量一般指经济生物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物质的质量,比如一段时间内植物有机物的产生量26、相对生长率:在对不同作物群体或植株生长能力进行比较时,生长速度是一个重要度量。
例如,就群体中个体植株而言,第一次取样称重,一个代表株为1g,另一个代表株为10g,第二次取样称重,两个植株都增加1g,最初重量轻的植株干物重成倍增加,而最初重量重的植株仅增重1/10,显然,重量轻的植株生长能力强,这样便可在一段时间的生长之后,两个植株达到同样重量,或者生长能力强者超过生长能力弱者。
因此,在考虑作物生长速度时,以原重为基础是合理的。
相对生长率即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通常用g/g.d或g/g·周表示。
27、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积累量。
将测定时期内,整株植物或群体干物质重量增加的克数除以总叶面积和相隔天数,常用单位为克(干重)·米-2·天-1,一般为4~6克(干重)·米-2·天-1,高值可达15~16,甚至还要高。
28、“源”:29、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30、光周期反应:是指在具有生光周期的情况下,生物体对明暗周期的反应而言。
在通过光周期刺激花芽分化诱导反应中,对连续的暗期的长短发生反应。
不论明期的长短,只有暗期继续到一定时间(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period)以上,短日照植物花芽才能分化,而长日照植物的花芽则不能分化,因此,一般认为暗期反应是光周期反应的主体。
在暗期中受到短时间的光照,暗期效应也会消失。
暗期反应与温度或内在节律有密切关系,这种性质在农业和园艺上已广泛利用于促进或抑制花的形成。
[31、积温: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般以℃为单位,有时也以度·日表示。
32、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简称A值)。
其中不包含低于B值的温度,所以更能表征生物有机体生育所需要的热量。
多应用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的计算。
33、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34、干燥度:表征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
又称干燥指数,通常有字母K表示。
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35、叶龄指数:叶龄指数是指已出叶片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
叶龄指数(%)=当时已出叶数/主茎总叶片数×10036、生理需水:直接用于作物生理过程的水分。
37、节水灌溉: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
38、经济系数:经济系数是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通常用下式表示: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39、作物品质:作物品质是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是人类生活必不可缺少的物质。
40、营养生长: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叫做营养生长。
二、简答题1、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是什么?答:大豆重茬和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⑴病虫害容易发生。
以大豆为寄主的几种病害如线虫病、黄枯病等,在大豆重迎茬的土壤中由于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必然大量发生,尤以线虫病危害最严重。
⑵根系及微生物分泌物的毒害作用。
大豆根系及分泌物能使重迎茬大豆的正常营养代谢过程受到影响,根系发育不良,根瘤菌活动能力减弱,植株生育受到抑制,导致减产。
⑶营养过度消耗。
大豆重迎茬使土壤中磷素营养过度消耗,有效氮磷比例失调,影响大豆生育。
2、大豆三种“结荚习性”的特点是什么?答:根据大豆的结荚习性一般可将大豆分为无限、有限和亚有限三种类型。
( 1).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茎秆尖削,始花期早,开花期长,主茎中、下部的叶腋首先分化开花,然后向上依次陆续分化开花。
始花后茎陆续伸长,叶陆续产生。
如环境条件适宜,茎可生长很高,主茎与分枝顶部叶小,着荚分散,基部荚不多,顶端只有1-2个小荚,多数荚在中下部。
( 2).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一般始花期较晚,当主茎生长高度接近成株高度前不久,才在茎的中上部开始开花,然后向上、向下逐节开花,花期集中,当主茎顶端出现一簇花后,茎的生长终结,这类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短。
(3).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偏于无限习性,主茎发达,一般南方有限性品种较多。
3、简述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大豆产量高低与产量构成因素一一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英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粒茎比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越优越、越合理产量越高。
目前,各产量因素都优越的品种.还不多。
研究表明大豆各产量因子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虽平方米内的结英数越高.意味着越高产.但百粒重低也不能提高产量。
如:哈76一6012品种,平方米结英数为668个.由于百粒重仅17克.亩产为176公斤。
相反.哈76一6045品种平方米结英数虽不足500个.但百粒重为24克.亩产227公斤。
又如.哈79一9440品种.平方米结英数953.3个,粒数1995.8粒。
按这一指标亩产应超过250公斤,可是因为百粒重仅16.6克.亩产才223.5公斤。
所以大豆产量是构成诸因素平衡的结果。
在选用品种时必须综合考虑。
选用那些产量因素都较优越的品种.如欲达亩产250公斤产量水平时,平方米应保持800一1000个英、2000粒、百粒重20克左右,具有这种能力的品种,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4、简述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稻米的区别。
( 1)有机食品大米: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按照有机农业或有机食品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等物质, 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产物, 产品质量卫生等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经国家专管机构依法批准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许可使用有机食品统一标志的食用大米( 包括稻谷和成品米)。
( 2)绿色食品大米:指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用大米。
绿色食品大米分为A 级和AA级两种。
A 级绿色食品大米: 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 /T 391—2000农业行业标准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专项标准, 经专门机构认证并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用大米。
AA级绿色食品大米: 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 /T 391—2000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专项标准, 经专门机构认证并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用大米。
( 3)无公害食品大米: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中除生物性农用资料外, 允许定性定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加工及质量卫生等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经专门机构认证, 获得产地认定证书和产品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食用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