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388annizj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第3章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仪器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仪器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仪器教学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测量仪器在工业生产、科技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此,电子测量仪器教学也越来越重要,为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文就针对电子测量仪器教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电子测量仪器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设置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种类和结构。

2.实现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原理图的理解。

3.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

4.帮助学生能够通过电子测量仪器对常见电路进行测试和测量,并分析结果。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仪器类型和结构对于电子测量仪器类型和结构这一内容,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两种方式。

其中,讲授可以通过PPT等途径进行,小组讨论则可以加深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的了解和记忆。

2.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电子测量仪器教学的核心。

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和原理图的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内部构造和工作机理。

3.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等途径,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及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实例在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可以选取一些代表性电路,通过实际测量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方法,同时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教学的理解。

教学方法1. 讲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PPT等工具进行讲课,充分展示电子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图,以及详细的使用方法和实践案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和交流,促进思路的开放和分享。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共同探讨电子测量仪器的教学内容。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的定义和分类电子测量的主要参数和单位电子测量原理简介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示例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1.4 教学资源电子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电子测量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和案例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教学目标熟悉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2.2 教学内容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和维护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2.4 教学资源电子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2.5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的掌握程度第三章:频率与时间测量3.1 教学目标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掌握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和方法3.4 教学资源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3.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信号测量4.1 教学目标了解信号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掌握信号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信号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2 教学内容信号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信号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信号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信号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信号测量原理和方法4.4 教学资源信号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4.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5.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和软件的使用5.2 教学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参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常见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和软件的结构和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际应用案例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原理和方法5.4 教学资源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和软件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5.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六章:电压与电流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电压与电流测量的重要性掌握电压与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6.2 教学内容电压与电流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电压与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电压与电流测量原理和方法6.4 教学资源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6.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与电流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七章: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了解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基础知识掌握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7.2 教学内容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原理和方法7.4 教学资源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7.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八章:噪声与干扰测量8.1 教学目标理解噪声与干扰测量的重要性掌握噪声与干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噪声与干扰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噪声与干扰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噪声与干扰测量原理和方法8.4 教学资源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8.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噪声与干扰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九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熟悉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前景9.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采用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9.4 教学资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资料和案例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和论文9.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并解决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0.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10.4 教学资源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的资料相关领域的工具和软件10.5 教学评估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2. 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3.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4.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 频率与时间测量原理和方法6. 信号测量原理和方法7. 数据采集与处理原理和方法8. 电压与电流测量原理和方法9. 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原理和方法10. 噪声与干扰测量原理和方法11.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全文总结:本文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进行了重点和难点的解析,涵盖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2. 理解并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学习电子测量系统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并熟练进行仪器的操作与维护。

2. 学会分析电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测量结果的客观认识和评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对电子测量技术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的分解和落实,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原理:- 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电子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万用表的结构、功能、操作方法及维护- 示波器的原理、应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其他测量仪器的了解与简单应用3. 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的分类、来源及消除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计算- 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简单电子测量电路,进行实际操作- 分析实际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案例分析,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电子测量技术原理学习第二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学习第三周: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学习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测量技术》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电子测量技术》第二章: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技术》第三章: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电子测量技术》第四章: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教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配套教案(中职教育).docx

教案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配套教案(中职教育).docx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教学指南宋悦孝主编张伟主审電孑3業出廠祜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电了测量与仪器(第2版)》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此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第三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解答过程。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木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科应用电了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的目标是使学牛•具备从事相关专业的髙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木知识和基木技能;并为提高学生的全而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第1章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本知识1.电了测量概述•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结果表示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子测量的内容。

(自学)•了解电了测量方法的分类原则、分类结果,正确选择测虽方法的原则。

(自学)2.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灵活掌握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了解测量谋差的來源与分类。

(占学)•掌握测量误差按性质的分类、特点与减小措施。

3.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木知识•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

(白学)•了解虚拟仪器的组成与特点。

•掌握电了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白学)•掌握电子测量仪器误差的分类与定义。

4.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明确测量结果数字表示方法与物理意义。

•理解有效数字的定义,明确有效数字的物理意义。

•了解有效数字位数取舍的方法与运算规则•掌握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电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了解电子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3. 学生能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测量标准及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量的能力。

2.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测量技术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测量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认识到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测量技术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2.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讲解各类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及操作方法,重点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3.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分析电子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类型,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4.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测量需求及解决方法。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1.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定义的掌握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情况。

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情况。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4 教学评估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维护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第三章第1部分

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第三章第1部分

(2)固定电阻的测量。 ① 万用表测量电阻。模拟式和数字式万用表都有电阻 测量挡,都可以用来测量电阻。采用模拟万用表测量 时,应先选择万用表电阻挡的倍率或量程范围,然后 将两输入端短路调零,最后将万用表并接在被测电阻 的两端,测量电阻值。
② 电桥法测量电阻。惠斯登电桥的原理如图3.3所示, 它是一种四臂的直流电桥。其中R1、R2是固定电阻,
2、测量原理和常规测试方法
2.测量原理和常规测试方法
(1)电阻的频率特性。电阻工作于低频时其电阻分 量起主要作用,电抗部分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只 需测出R的值就可以了。
工作频率升高时,电抗分量就不能忽略不计,等效 电路如图3.2所示。等效电阻随频率的不同而不同。
R
L
C
图3.2 电阻的等效电路
(1) 电阻规格的直标法。
直标法是将电阻的类别和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直接 标注在电阻的表面上,如图3.1(a)所示为碳膜电阻, 阻值为10kΩ,精度为1%。图3.1(c)所示为电阻额定 功率的直接标识方法。
(2)电阻规格的色环法。
色环法是将电阻的类别和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 色(色环)标注在电阻的表面上,如图3.1(b)所 示。其中,第一、第二色环表示电阻被乘数量值; 第三环为倍乘的量值。将第一、第二、第三色环分
别用X、Y、Z表示,则电阻阻值为
R 10 X Y 10Z ()
图3.1 电阻和电位器参数标注方法
(3)电位器的标识法。 一般将电位器的阻值和功耗直接标注在器件的表面 上,如图3.1(d)所示两种电位器,左边为卧式线 性可变电阻器,阻值为0.5kW,右边为旋转式对数 可变电阻器,阻值为100kW。
3.2 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
3.2.1 电阻和电位器的测量 电阻和电位器在电路中多用来进行限流、分压、分

电子测量电子教案

电子测量电子教案

电子测量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概述1.1 电子测量的定义1.2 电子测量的重要性1.3 电子测量的分类1.4 电子测量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定义与分类2.2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2.3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4 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评估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3.1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3.2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及其应用3.3 电子测量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3.4 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电压与电流的测量4.1 电压测量原理与方法4.2 电流测量原理与方法4.3 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4.4 电压与电流测量实例第五章:频率与时间的测量5.1 频率测量原理与方法5.2 时间测量原理与方法5.3 频率与时间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5.4 频率与时间测量实例第六章:电阻与电导的测量6.1 电阻测量原理与方法6.2 电导测量原理与方法6.3 电阻与电导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6.4 电阻与电导测量实例第七章:电容与电感的测量7.1 电容测量原理与方法7.2 电感测量原理与方法7.3 电容与电感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7.4 电容与电感测量实例第八章: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8.1 频率分析的基本原理8.2 频谱测量方法与技术8.3 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8.4 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实例第九章:网络分析与网络参数测量9.1 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9.2 网络参数的测量方法9.3 网络分析仪的选择与使用9.4 网络参数测量实例第十章: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10.1 数字信号测量原理10.2 数字信号分析方法10.3 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仪器的选择与使用10.4 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实例第十一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11.1 自动化测量技术11.2 虚拟仪器技术11.3 网络测量技术11.4 微电子测量技术第十二章:测量数据的可视化与处理12.1 数据可视化原理与技术12.2 数据处理软件与应用12.3 测量数据的可视化实例第十三章:电磁兼容性测量13.1 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13.2 电磁干扰的来源与抑制13.3 电磁兼容性测量方法与设备13.4 电磁兼容性测量实例第十四章:环境与安全测量14.1 环境测量的目的与方法14.2 安全测量的原理与技术14.3 环境与安全测量设备的选用14.4 环境与安全测量实例第十五章: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5.1 电子测量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15.2 电子测量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15.3 电子测量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5.4 电子测量在科研与教育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电子测量电子教案涵盖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电压与电流的测量、频率与时间的测量、电阻与电导的测量、电容与电感的测量、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网络分析与网络参数测量、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测量数据的可视化与处理、电磁兼容性测量、环境与安全测量以及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1.2 实验要求熟悉实验设备和工作环境。

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1.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定义和特点。

2.2 误差分析与计算分析误差来源,掌握误差减小和补偿的方法。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误差和不确定度。

2.3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和整理的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规则和四则运算规则。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3.1 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操作。

3.2 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3 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原理和功能。

学会使用频率计进行测量操作。

第四章:基本测量方法4.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4.2 时间的测量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3 频率和周期的测量学习频率和周期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设备准备学习如何正确开启和使用实验设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操作流程学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信号发生器与频率测量6.1 信号发生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输出信号调整。

6.2 频率测量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实验。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以及频率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测量综合实验7.1 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学习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第一章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教学要求:了解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熟悉测量方法的分类;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误差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误差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6课时教学过程:1、2课时一、导入新课:简述电子测量的重要性二、新授:1、测量及意义(1)测量:把被测量与同种类的作为单位的量,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是该单位的若干倍。

单位越大,测量的数值越大。

(2)测量结果的组成测量结果的量值由两个部分组成:数值(大小及符号)和单位2、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1)电子测量的意义(2)电子测量的内容a. 电能量的测量:如电流、电压、功率等b. 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感电容等c. 电信号特性的测量:如频率、周期相位等d. 电路特性的测量:放大倍数、灵敏度等e. 特性曲线的测量:幅频特性等基本参数:频率、电压、时间、阻抗(3)电子测量的特点a.测量频率范围宽b.仪器测量范围广c.测量准确度高d.测量速度快e. 易于实现遥测e.易于实现测量自动化和测量仪器微机化3、测量方法的分类(1)按测量方式分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2)按被测信号的性质分类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三、巩固看书1-3页内容四、小结在分析时―――首先―――然后―――最后―――。

五、作业:1、什么是测量、测量结果的组成2、电子测量的意义3、电子测量的基本参数4、电子测量的特点一、复习1、电子测量的特点2、电子测量方法的分类二、新授1、绝对误差(1)定义: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其真值Ao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用Δ x表示ΔX=X-Ao(2)修正值:与绝对误差的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的量值称为修正值。

用C表示C=-ΔX=A-XA=X+C2、相对误差定义: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γAo=ΔX/Ao×100%(1)实际相对误差(用实际值代替真值)γA=ΔX/A×100%(2)示值相对误差(用示值代替实际值)γx=ΔX/X×100%(3)引用误差γm=ΔX/Am×100%(4)最大引用误差γmm=ΔXm/Am×100%(5)仪表的准确度±K%=ΔXmax/Am×100%(6)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相对误差)γ=±K%×Am/X准确度等级有0.10.20.5 1.0 1.5 2.5 5.0共七级3、例题分析例1:两个电压的测量值分别是103V、12V,实际值分别是100V、10V试分别求出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第3章

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第3章

课题第三章信号源3.1概述3.2正弦信号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信号源的定义、种类。

2.掌握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讲解,掌握信号源的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教学难点新授课3.1概述信号源种类:(1)按性能指标分类普通信号发生器:用于对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以及波形失真等要求不高的场合。

标准信号发生器:要求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调制系数等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读数准确、稳定,屏蔽良好。

(2)按输出波形分类正弦信号发生器和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非正弦发生器又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扫频信号发生器、数字序列信号发生器、图形信号发生器、噪声信号发生器等。

3.2正弦信号源3.2.1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1.频率特性(1)有效频率范围定义:各项指标都能得到保证的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在有效频率范围内,频率调节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

当频率范围很宽时,常划分为若干频段。

(2)频率准确度定义:输出频率的实际值与显示器或频率刻度盘的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

要求:用刻度盘读数的信号发生器,其频率准确度在±(1%~ 10%)的范围内;标准信号发生器优于± 1%;合成信号发生器优于± 10-6。

(3)频率稳定度定义: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输出信号频率不变得能力。

表示:用一定的时间内的相对频率偏移。

要求:比频率准确度高1~2个数量级。

2.输出特性(1)输出电平定义:输出信号幅度的有效值范围(有很宽的调节范围)。

表示:可用绝对电平(V,mV,μV)或相对电平(dB)。

(2)输出电平的准确度输出电平的实际值与显示器的显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一般在±(3% ~ 10%)范围内。

(3)输出阻抗输出阻抗视信号发生器的类型不同而异。

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压输出端的输出阻抗一般为600 Ω(或1kΩ),功率输出端依输出匹配变压器的设计而定,通常有50 Ω、75 Ω、150 Ω、600 Ω和5 kΩ等档。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讨论法: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意图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讲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2.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力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电子测量电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电路案例,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电路示意图和性能指标表格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电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掌握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误差案例,讲解分析和补偿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处理电子测量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电子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进行实验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5.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要点电子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5.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5.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六章:频率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学习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6.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础知识频率计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间测量仪器如时间间隔计的使用方法实际测量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演示法:展示频率计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进行测量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频率计、示波器、时间间隔计等6.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的理解第七章:电压与电流传感器测量7.1 教学目标认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作用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掌握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电压和电流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7.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等7.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压和电流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八章:信号发生器与信号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信号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信号分析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信号发生器并进行信号分析8.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8.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原理的理解第九章:网络分析与阻抗测量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参数的测量技术9.2 教学内容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操作网络参数测量技术实际测量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网络分析仪的操作和测量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9.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分析仪、阻抗测量设备等9.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网络分析仪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十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学习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法:讨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现代电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补充说明: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对电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可以确保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1-5一、第一章:电子测量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3. 熟悉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定义和作用。

2. 电子测量的分类。

3. 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

4. 电子测量技术。

5. 常见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演示法:展示常见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3. 实践法: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教学资源:1. 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2. 电子测量实验教材。

教学评估:1. 测验:考查学生对电子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二、第二章:电压测量教学目标:1. 掌握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

3. 能够进行电压测量实验。

教学内容:1. 电压测量的原理。

2. 电压测量的方法。

3. 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

4. 电压测量实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

3. 实践法:进行电压测量实验。

教学资源:1. 电压测量仪器。

2. 电压测量实验教材。

教学评估:1. 测验:考查学生对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电压测量实验中的表现。

三、第三章:电流测量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

3. 能够进行电流测量实验。

教学内容:1. 电流测量的原理。

2. 电流测量的方法。

3. 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

4. 电流测量实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

3. 实践法:进行电流测量实验。

教学资源:1. 电流测量仪器。

2. 电流测量实验教材。

教学评估:1. 测验:考查学生对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电流测量实验中的表现。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3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3

分之一作为秒的定义,其准确度可达 1109
ET
(3)引进微观计时标准,采用铯133(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
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一秒,其 AT
准确度可达 1 0 1 3 , 最好的已达1E-15.
(4)2019年以来, “光钟”成为国际计量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T T xx 1n0 T kxfc2 1 1n0 πV V n m ffcc
其中,10n为多周期测量选择的周期个数。 (2)在一定时间限制条件,采用多周期测量可提高测量准 确度,但测量速率下降; (3)测量过程中,提高信噪比可提高测量准确度。 (4)为了减小触发误差,触发电平应选择在信号沿变化最 陡峭处。
短期稳定度:噪声引起的随 机频率波动和相位抖动,通 常用阿仑方差来描述。
a2
1 2mf02
m
(fi'
i1
fi)2
电子测量 第3章 - 19
3.3 测量误差分析
(1)测频误差分析
Fx
N
fs
N
fc k
误差传递公式
y

m f

j1xj
xj
Fx N fc Fx N fc
• 通过内置微处理器实现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和显示功能
电子测量 第3章 - 6
Agilent 53230A通用频率计数器/定时器
•2个通道、DC~350MHz •可选第 3 通道, 6~15GHz •基本功能: 频率、频率比、周期、单一周期、时间间隔、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占空比、脉宽、相位、电压电平、累加计数 •增加选件实现脉冲微波测量功能 •支持连续无间隙测量,调制域分析 •内置数学分析和统计功能,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阿伦偏差等 •提供数据记录趋势图、累积直方图显示功能 •12 位/秒频率测量分辨率 •20 ps 单次时间间隔分辨力 •75,000 个频率读数/秒 •90,000 个时间间隔读数/秒 •1 MSa/s 无间隙频率/时间戳

电子测量技术讲义教案《3》

电子测量技术讲义教案《3》

17.01.2021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7
退 出7
3.1.2 扫描
1.扫描是电子束在电场的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在 荧光屏上运动的过程。 2. X轴偏转板加的锯齿波电压,称为扫描电压。 3.X轴偏转板加重复的锯齿波电压时,在屏幕上就 显示一条亮线,这个过程叫做水平扫描。 4.电子束从左到右的扫描叫水平正程扫描,从右到 左的扫描叫水平逆程扫描。 5.水平逆程扫描时间最好为零,这就要求锯齿波扫 描电压的逆程时间为零。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9
退 出9
3.2 通用示波器
3.2.1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框图
通用示波器是由Y轴偏转系统、X轴偏转系统和主 机部分组成。
Y轴偏转系统是由Y轴衰减器、延迟线和Y轴放大 器等组成。
X轴偏转系统是由同步触发电路、扫描发生器、 消隐电路和X轴放大器等组成。
主机系统是由示波管、电源、Z通道和标准信号源 等组成。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是由两对位置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 靠近电子枪的一对是垂直偏转板,另一对是水平偏转 板。电子束靠偏转板上加的电场发生偏转。
17.01.2021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5
退 出5
(3)荧光屏
荧光屏是荧光粉涂在玻璃屏的内表壁而制成。 荧光屏的发光颜色通常有绿色、黄色、兰色和白色。
目录
15
退 出 15
(2)输入耦合方式
➢ 如果示波器的下限频率不为零,那么放大器为 交流放大器,其输入端用电容耦合;
➢ 如果示波器的下限频率为零,可以观察信号的 直流分量或观察变化极慢的信号,那么放大器是 直流放大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章信号源3.1概述3.2正弦信号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信号源的定义、种类。

2.掌握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讲解,掌握信号源的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教学难点新授课3.1概述信号源种类:(1)按性能指标分类普通信号发生器:用于对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以及波形失真等要求不高的场合。

标准信号发生器:要求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调制系数等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读数准确、稳定,屏蔽良好。

(2)按输出波形分类正弦信号发生器和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非正弦发生器又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扫频信号发生器、数字序列信号发生器、图形信号发生器、噪声信号发生器等。

3.2正弦信号源3.2.1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1.频率特性(1)有效频率范围定义:各项指标都能得到保证的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在有效频率范围内,频率调节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

当频率范围很宽时,常划分为若干频段。

(2)频率准确度定义:输出频率的实际值与显示器或频率刻度盘的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

要求:用刻度盘读数的信号发生器,其频率准确度在±(1%~ 10%)的范围内;标准信号发生器优于± 1%;合成信号发生器优于± 10-6。

(3)频率稳定度定义: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输出信号频率不变得能力。

表示:用一定的时间内的相对频率偏移。

要求:比频率准确度高1~2个数量级。

2.输出特性(1)输出电平定义:输出信号幅度的有效值范围(有很宽的调节范围)。

表示:可用绝对电平(V,mV,μV)或相对电平(dB)。

(2)输出电平的准确度输出电平的实际值与显示器的显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一般在±(3% ~ 10%)范围内。

(3)输出阻抗输出阻抗视信号发生器的类型不同而异。

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压输出端的输出阻抗一般为600 Ω(或1kΩ),功率输出端依输出匹配变压器的设计而定,通常有50 Ω、75 Ω、150 Ω、600 Ω和5 kΩ等档。

高频信号发生器:一般仅有50 Ω或75 Ω档。

3.调制特性(1)调制信号调制信号可以由内调制振荡器产生,也可以由外部输入。

调制信号的频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连续调节的。

(2)调制系数的有效范围定义:各项指标都能得到保证的调制系数的范围。

调幅时:调制系数一般为(0 ~ 80%);调频时:频偏不小于75 kHz。

练习习题小结1.信号源的定义:是为电子测量提供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电信号的设备,是电子测量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电子仪器之一。

2.信号源种类:(1)按性能指标分类:普通信号发生器和标准信号发生器。

(2)按输出波形分类:正弦信号发生器和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非正弦发生器又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扫频信号发生器、数字序列信号发生器、图形信号发生器、噪声信号发生器等。

3.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包括频率特性、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

布置作业习题课题 3.2正弦信号源(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讲解,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教学难点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新授课3.2.2 低频信号发生器定义:用来产生1Hz ~ 1 MHz的低频正弦信号。

用途:模拟电子线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维修;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外调信号源。

1.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指标频率范围:1 Hz ~ 1 M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0.1% ~ 2%);输出电压:0 ~ 10V连续可调;输出功率:(0.5 ~ 5)W连续可调;非线性失真:(0.1% ~ 1%);输出阻抗一般有50 Ω、75 Ω、150 Ω、600 Ω和5 kΩ等档。

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原理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1)主振器(主要部件)作用:产生低频的正弦波信号,并实现频率调节功能。

组成:文氏电桥振荡器,如下图是文氏电桥振荡器的原理电路。

图中R 1、C 1、R 2、C 2组成正反馈网络,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t 和电阻R f 组成负反馈支路,二者共同组成构成文氏电桥。

文氏电桥和放大器组成的反馈环路称为文氏电桥振荡。

一般取R 1= R 2 = R ,C 1= C 2= C 。

当满足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 RC f 2π10= 热敏电阻R t 具有稳幅作用。

电路中频率粗调(频段转换)和细调分别通过改变双连电位器和双连电容器实现。

(2)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作用:放大主振级产生的振荡信号,满足信号发生器对输出信号幅度的要求,并将振荡器与功率输出器隔离,防止因输出负载变化而影响振荡频率的稳定。

功率放大器作用: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

要求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好,非线性失真小。

(3)衰减器和匹配器衰减器的作用:调节输出电压使之达到所需要的值。

采用连续衰减器和步级衰减器配合进行衰减。

下图所示电路就是一个步级衰减器电路,其衰减倍数为1(0dB )、10(20dB )、100(40dB )、1 000(60dB )和10 000(80dB )五种。

匹配器(变压器)作用:使输出端连接不同的负载时都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

注意:在低频段(20 Hz ~ 2 kHz )和高频段(2 ~ 20 kHz )采用不同的匹配变压器。

(4)检测电压表作用:监测振荡器输出电压的大小,监测输出功率。

3.XD1型低频信号发生器XD1型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从1 Hz ~ 1 MHz 非线性失真很小的正弦波信号,有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两档。

(1)主要技术性能(2)使用方法 XD1型低频信号发生器面板装置如图。

①频率选择根据所需频段按下“频率范围”按键,然后再用按键开关上面的“频率调节”1,2,3旋钮按照十进制进行细调。

②电压输出用电缆直接从“电压输出”插口引出。

通过调节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细调旋钮,可以得到非线性失真小(<0.1%)、信噪比较高的小电压输出(<200 μV)。

最大输出电压5 V。

将板右侧“内负载”键按下,接通内负载。

③功率输出将功率开关按下,用电缆直接从功率输出插口引出。

为了获得大功率输出,应考虑阻抗匹配。

当负载为高阻抗,且输出频率接近10 Hz或几百千赫时,应将面板右侧“内负载”键按下,接通内负载。

④过载保护刚开机时,过载保护指示灯亮,约5 ~ 6 s后熄灭,表示进入工作状态。

若负载阻抗小,过载指示灯会再次闪亮,此时应加大负载阻抗值(即减轻负载),使灯熄灭。

⑤交流电压表该电压表可进行“内测”与“外测”。

拨向“外测”时,它作为一般交流电压表测量外部电压;当拨向“内测”时,它作为信号发生器输出指示。

练习习题小结1.低频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1Hz ~ 1 MHz的低频正弦信号。

这种信号在模拟电子线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维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可用作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外调信号源。

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主振器、电压放大器、输出衰减器、功率放大器、阻抗变换器(功率放大器)、阻抗变换器(输出变压器)和检测电压表。

布置作业习题课题 3.2正弦信号源(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2.了解XD1型低频信号发生器和XFG - 7主要技术特性和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讲解,掌握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教学难点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组成原理。

新授课3.2.3 高频信号发生器用途:向各种高频电子设备和电路提供高频信号能量或高频标准信号。

1.主要性能指标2.基本组成原理早期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缺点:没有调频功能;调制级的输入阻抗低,易造成主振级频率不稳和产生寄生调频。

现代的高频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如下图。

(1)主振级作用:产生具有一定频率调节范围的高频正弦波信号。

发生器的频率特性由主振级决定。

电路构成:电感反馈或变压器反馈的单管振荡电路或双管推挽振荡电路(保证较高的频率稳定度)。

(2)放大及调制器作用:放大主振级输出的高频信号,在输出级间起隔离作用(因此也叫缓冲放大器)以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性;调幅信号的调幅器,使高频信号发生器能输出调频信号。

(3)调制信号发生器内调制信号:由简单的LC振荡器或RC振荡器产生,频率一般为400 Hz和1 000Hz 两种。

外调制信号:通过面板接线柱输入。

(4)输出级电路作用:放大、衰减及调制输出信号,使输出电平有足够的调节范围;滤出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保证输出端有固定的输出阻抗(50 Ω)。

组成:放大器、滤波器和粗、细衰减器等。

要求:输出电平既能步级衰减,又能连续调节。

(5)可变电抗器可变电抗器与主振级的谐振电路耦合,使主振级产生调频信号。

采用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3.XFG - 7型高频信号发生器XFG - 7(旧型号×C-2)型是一种应用比较广的高频信号发生器,一般作为接受调整与测试及高频信号源使用。

主要技术指标(见书)。

4.QF1050型标准信号发生器QF1050型主要技术性能(见书)。

练习习题小结1.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用来向各种高频电子设备和电路提供高频信号能量或高频标准信号,以便测试其电器性能。

2.高频信号发生器组成:主振级、调制级、内调制振荡器、输出级、调制度指标、输出载波电压指示等组成。

布置作业习题课题 3.2正弦信号源(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合成信号发生器定义、优点、核心、合成方法。

2.掌握锁相环的组成及电路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讲解,掌握合成信号发生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合成信号发生器定义、优点、核心、合成方法教学难点锁相环的组成及电路形式新授课3.2正弦信号源3.2.4合成信号发生器定义:用频率合成器代替信号发生器的主振器。

优点:有良好的输出特性和调制特性;具有频率合成器的高稳定度、高分辨力,同时输出信号的频率、电平、调制深度等均可程控。

核心:频率合成器:把一个(或少数几个)高稳定度频率源f s经过加、减、乘、除及组合运算,产生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一系列离散频率。

频率合成方法: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转换速度快,频谱纯度高,但需要众多的混频器、分频器和滤波器,因而显得笨重。

间接合成法(又称锁相合成法):通过锁相环来完成频率加、减、乘、除及其组合运算,产生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滤波作用,其通带可以做得很窄,并且中心频率易调,又能自动跟踪输入频率,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便于集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