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配画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配画》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2、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古诗一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
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课件出示《咏鹅》图片)引导学生进
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2、师:大家看,这幅画表现的是哪首诗?
3、生:咏鹅
4、师:我们看,有的鹅仰起了头,红色的掌在水里游来游去。
5、师: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好吗?
6、生背诵:《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诗配画
(二)讲授新课: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李白的《静夜思》。(课件出现故诗一首《静夜思》)
(1)师: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
(2)生读:《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4)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5)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一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6)生:这几幅画都能表达诗的意境。
(7)师总结:对,这几幅画都能表达诗的意境,只是表达方
法不同。
2、分析诗的表达形式
(1)师:诗有很多种表达形式,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2)生: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还有叙事的。
(3)师(出示竹石):《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这首诗是哪种形式呢?
生:这首诗是状物的。
(4)师(出示七步诗):《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釡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师:这首诗是哪种形式呢?
生:这首诗是叙事的。
(5)师(出示蚕妇):《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师:这首诗是哪种形式呢?
生:这首诗是写人的。
(6)师(出示望天门山):《望天门
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这首诗是哪种形式呢?
生:这首诗是写景的。
师:通过这几首诗,我们不难发现每首诗所描写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还有叙事等等。如果这些诗让你来配画,你打算怎么组织画面呢?
生:写人的诗,配画时要把人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
师总结:对,如果是写人的诗,配画时,我们就要把诗中的主题人物放在画面的最主要位置。
师:还有谁知道?
生:如果是状物的诗,就要把诗中的主要物体放在画面的最主要位置。
师总结:说的很对,我们要想画出诗中的意境,就要把诗中的主题部分放在画面中最醒目的位置。
3、师:那么,课前老师要求准备的一首古诗,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你打算如何来表现你准备的古诗呢?下面就请大家讨论一下。、生:讨论。
师:同学们都讨论好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谈一谈你的想法。
生:我画望庐山瀑布时,在画面的两边画上高高的山岩,中间
画瀑布,作者在旁边看瀑布。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他把这诗整个画面描述的非常清楚。
师:那么,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描述。
师:老师想提醒大家在画的时候,要留出诗的位置。
(三)布置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四)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1、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五)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