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导读课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读课

中华民风民俗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2、了解民风民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速读上还有待提高,这样的教学就是要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速读四篇课文,把握内容。
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从我们杂技之乡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丰富多彩,“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独特的民俗风采。
二、学习单元导读1、自由朗读,边读边勾画要点。
2、由导读第一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中华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3、从第二段文字你又知道了什么?(学习方法)三、出示四篇课文课题,生齐读。
四、出示导读卡,自读课文(10分钟)五、逐篇讨论交流(一)、《北京的春节》1、课文写的是老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2、了解写作特点(1)、时间顺序(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详略得当(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并不是面面俱到每一天都一样的用墨来写,而是有详有略)(3)、通过腊八蒜的描写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
3、拓展(1)、点数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2)、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泼水节、那达慕大会)过渡:过完快乐的节日,我们再来欣赏独具特色的艺术《藏戏》。
(二)、《藏戏》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什么?(藏戏的形成和特点)(三)、《各具特色的民居》出示民居链接,找学生点开不知道的。
在众多的民居中作者选取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来介绍。
(四)、《和田的维吾尔人》维吾尔人有着怎样的特点?(豁达乐观、热爱土地、天性爱美、人儿漂亮、能歌善舞)在众多的特点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是什么?六、总结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不管是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还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或是各具特色的民居,亦或是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民族,都似一朵朵芬芳艳丽的鲜花绽放在神州大地上,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祖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的丰富多彩。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课型:单元导读课
学习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内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
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
教学流程:
1、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读课文,我认为本单元的关键词是:
2、理解字词,排除障碍。
(1)通过查字典,我解决的不认识的字有:
(2)通过上下文,我理解的不明白的词语有:
3、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1)《学弈》的主要内容:
(2)《两小儿辩日》的主要内容:
(3)《匆匆》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读课人教部编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导读课(共14张PPT).ppt

走近作者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 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 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走近人物
鲁滨逊
野人星期五
尼尔斯·豪尔耶松 库拉山
波罗的海
斯密格虎克
汤姆·索亚 萨契尔太太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导读课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骑鹅旅行记》 (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作品梗概
作品梗概指作品粗略、大概、 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 原则等。在概括时,不能斩头去尾, 不能遗漏重要情节。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经过都要交代清楚。 语言要简洁,尽量长话短说。
练习概括《骑鹅旅行记》 (节选)、《汤姆·索亚历险 记》(节选)的主要内容。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52020/12/15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THE END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2020/12/152020/12/152020/12/15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52020/12/152020/12/1512/15/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52020/12/15December 15, 202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

古诗词课外拓展:传统节令
寒食(清明前两天)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古诗词课外拓展:传统节令
七夕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词课外拓展:传统节令
中秋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诗词课外拓展:传统节令
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词课外拓展:传统节令
元宵
南宋.朱淑真(一说欧阳修)《生查子》
作品梗概
默读《鲁滨逊漂流记》 故事梗概,说说自己对梗 概的认识。
走近作者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18世纪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 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 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 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走近作者
《骑鹅旅行记》
塞尔玛·拉格洛夫:瑞典女作家。1909年因为“由于 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 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 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 文学奖的女性。
练习概括《骑鹅旅行记》 (节选)、《汤姆·索亚历险 记》(节选)的主要内容。
古诗词课外拓展:传统节令
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展:传统节令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合导读课》课件

《藏戏》
主要介绍了藏戏 的三个特点:“戴着 面具演出”“演出时 没有舞台”“一部戏 可以演出三五天”.
《各具特色的民居》
本文主要写客家 和傣家民居的位置, 作用,材料,结构。 让我们了解到民居文 化的鲜明特点。
课
文
你
收
获
了
什
么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各具特色的民 居》 《和田的维吾尔 人》
《北京的春节》
《和田的维吾尔人》
《藏戏》
《各具特色的民居》
《 和 田 的 》
《 北 京 的 春 节 》
主 要 内 容 :
《北京的春节》
文章主要描绘了 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 风民俗画卷,展示了 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 与美好。
《和田的维吾尔人》
春 节 的 装 饰
精致的工艺品
特 独 腔 唱
奇特的 房屋
各具特色
宏 伟 的 建 筑
中 华 民 风 民 俗
单元目标:
1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 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2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3 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 的某个方面,运用以前学到的方 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 边的民风民俗
李德瑞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的花。不 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 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 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 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 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 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了解一些传统的民 风民俗的基础上,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 德。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导读课

第一课时名著百花园单元导读课执教:周敏六年(1)班教学内容:1.熟练读背“一主”教材本单元单元导语和《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
2.浏览“一主”教材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感知文章内容。
3.《经典诵读》:《系一根心弦》。
教学流程:一、单元导入环节“单元导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1. 连线。
将名著、作者与主人公连线,使其正确搭配。
2.学习“一主”教材本单元单元导语。
(1)出示单元导语。
(2)练习背诵《经典诵读》中的《系一根心弦》。
二、明确单元学习方法环节“明确单元学习方法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出示学习方法提示。
(1)浏览。
(2)从课题入手,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精彩片段,从点见面。
(4)找人物描写方法,凸显品格。
三、单元内容浏览环节“单元内容浏览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1.浏览课文,完成读书记录卡。
2.按表格有选择的汇报。
3.说说我最喜欢的主人公。
四、单元导读背诵环节“单元导读背诵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1.各种形式读导读。
2.说一说读后的体会。
3.背诵单元导读。
五、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环节“课文中生字新词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六、资料搜集环节“资料搜集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1.师(小结):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阅读这些作品,我们既能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又能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除了老师提供的外,请你们在课外再搜集一些世界名著的书名。
2.出示世界十大名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实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实录《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实录课前谈话:师: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PPT出示脑筋急转弯1、跑得最快的人——曹操2、最大的人——宰相3、最早登月的人——嫦娥一、封面导入,聚焦漂流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 ppt出示封面: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书名、作者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咱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漂流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生汇报师:在哪流浪。
为什么流浪,结果又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层层推测,走进鲁滨孙1、ppt出示鲁滨孙是一个英国人,他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
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地方。
也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2、鲁滨孙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几次航海经历:ppt出示航海经历第一次航海:1651年9月1日,乘船去伦敦,遇上可怕的风浪,几乎被淹死。
第二次航海:出海去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航海:遇上土耳其海盗沦为奴隶,后在葡萄牙船长的帮助下,在巴西经营种植园。
第四次航海:?师:第四次又发生了什么呢?学生猜测(触礁、海浪、海盗......)师: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名作家之所以能成为名作家,是因为时时处处都有可能隐藏着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Ppt出示第一次航海:1651年9月1日第四次航海:1659年9月1日师:对,时间都是9月1日,巧合的时间会发生巧合的事情吗?学生猜测4、师:到底会不会呢?我们一起来看到ppt出示:就这样,我们被海浪吞没了。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会被海浪吞没。
学生再次猜测5、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ppt出示(学生读)这一次,飓风把我们刮到人类通商的航线以外去了,因此,我们即使不葬身海里,也将要落在当地土人的手里,再也不能回到家乡了。
我们就这样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着。
6、师:我们就这样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着,接下来怎么样了呢?ppt出示:等我觉得浪头开始退去的时候,就拼命在后退的海浪里向前挣扎,脚又接触到了海滩。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导读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深深的怀念》单元导读课文安县日上小学段泽娟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主题是“深深的怀念”,《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四篇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备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中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先进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教材中的人物所处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本组课文虽然内容感人,但是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因此课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口语交际与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希望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把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
回顾拓展安排的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革命素材,在课外阅读一些革命题材的名著。
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将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学情分析: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文章所蕴含的感情,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
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朗读方式,有浏览、默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等。
我还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初步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了解课文大意,明确学习任务,激发阅读兴趣。
3、初步感受人物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的典型写法。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故事为本单元学习做好准备教学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感知人物事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共14张PPT)语文课件PPT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骑鹅旅行记》 (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作品梗概
作品梗概指作品粗略、大概、 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 原则等。在概括时,不能斩头去尾, 不能遗漏重要情节。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经过都要交代清楚。 语言要简洁,尽量长话短说。
练习概括《骑鹅旅行记》 (节选)、《汤姆·索亚历险 记》(节选)的主要内容。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 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 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 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 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 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有 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 行程。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 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 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 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 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 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你指路, 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 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 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 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 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 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 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 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 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 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 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 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社会上要想 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 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 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导读

“民风民俗”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30分钟左右对第二单元组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做一通览,进而对分课学习做个简单的规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单元导语,明确本组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浏览的阅读能力,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促进他们重局部轻整体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学目标1、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初步浏览本组课文,了解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明确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起点,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规划,并加以尝试实践。
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创设氛围。
1、同学们假期一定去过一些对方,也拍了一些照片,是吗?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组照片,请大家欣赏。
你在看时你大可指指点点,想说就说。
2、看了这组图片,想说点什么?是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民风民俗,板书:民风民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近第二组课文,单元主题就是——(齐读板书)民风民俗。
二、浏览导语,明确重点1、根据经验,教材哪部分会提示本组学习的重点?(单元导语和交流平台)2、默读单元导语和交流平台,划出学习重点。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了解民风民俗(2)体会写作方法(3)开展调查。
三、指导方法,形成规划1、带着编者这两个重要的方法提示,请大家静静浏览4篇课文,注意浏览和默读预习不一样,不用圈生字,不用画小节号,要有速度,一目几行,整体上去捕捉信息就可以。
规定时间三分钟。
注意不要落掉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语提示、下面的注释、后面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独特的民风民俗。
2、汇报:课文介绍哪些独特的民风民俗?(每课交流2-3个,简单互动,提示学生整体上去把握有哪些民风民俗)四、布置作业1、搜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情资料和图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试题)《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3.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对“鲁滨逊”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3.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对“鲁滨逊”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幻灯片一)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随鲁滨逊去漂流吧!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百花园
——-单元导读课型
皇甫小学吴惠梅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语文主题阅读也要求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以提高阅读质量。
本节课主要通过默读和速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准确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出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学内容:
1 、熟练读背“一主”教材单元导语
2、浏览“一主”教材《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逊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两翼”教材:《我的童话人生》、《安徒生的一生(节选)》、《荒岛日记》、《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默读,概括出“一主”教材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浏览“两翼”教材中的文章,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单元导入环节
同学们,咱们皇小是一座书香校园,在这几年的读书活动中,你都读过那些书?(学生发言)
二、单元导语背诵环节
1、速读速记单元导语
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
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阅读这些作品,我们既能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又能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1、师生承接读
2、填空背诵读
2、提炼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名著百花园”
3、明确单元学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请,关心人物的命运。
三、“一主”教材浏览环节
1、出示自学导航
2、学生根据自学导航,先自主学习,然后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总结。
四、“两翼”教材读文环节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梳理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作者和文章的体裁,为我们学习本单元打好了头阵。
接下来我们用批注发阅读《主题读写》中的文章,并做好汇报准备。
2、交流分享
读了《》,我体会到。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分享,我们真可谓收获颇丰,相信随着这个单元教学的深入,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积累,我们这朵名著之花一定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