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

合集下载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资料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资料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品德与社会3、课时:第一课时二、教学活动课题活动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祖国的宝岛台湾》。

活动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和丰富的资源,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了解台湾的历史渊源,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根脉相连。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激发学生热爱台湾的自豪之情,以及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信心和责任感。

活动重难点:1.重点: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和丰富的资源,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了解台湾的历史渊源,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体会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根脉相连。

2.难点: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深切感受台湾与祖国同祖同源,根脉相连,不可分割。

三、教材分析《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三个主题,课文整合了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历史开发、台湾人民的社会生活、台湾的屈辱历史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宝岛台湾,渴盼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四、教学活动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利用百度搜索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和历史故事等资料。

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五、教学活动方法交流法,讲读法、观察法等。

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观察地图和师生互动,多角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美丽富饶,了解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祖同源、根脉相连。

六、教学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亲戚朋友或网友在台湾吗?(有的话让其简介台湾)2.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台湾吗?(有去过的话让其简介台湾)3.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台湾吗?(想)——那么请你们先谈谈自己了了解的台湾的情况吧,,(学生交流)师:很好。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简介本教案是为幼儿园大班设计的社会活动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台湾这个魅力之岛的风土人情,促进孩子们对华夏文明和海峡两岸的认知,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社交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台湾这个美丽岛屿的特点,感受不同风情;•学习台湾民俗文化,了解并尊重台湾的文化差异;•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拓展孩子的思维领域,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习台湾民俗文化知识、获取教学素材、准备PPT等教学工具;•学生准备:无特殊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台湾知识点•台湾是什么,位于哪里?•台湾的特点、气候、地理等情况;•台湾的美食、文化等介绍。

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 PPT 介绍台湾的一般情况;2.向孩子们介绍台湾的特点、气候、地理等情况,并与中国进行比较;3.介绍台湾的著名美食、文化等特色;4.与孩子们一起欣赏台湾的照片、视频等素材,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台湾这个地方。

考核方式•让孩子们回答几个关于台湾地理、气候的问题;•让孩子们描述自己对于台湾的认识和想象。

第二课:了解台湾民俗文化知识点•台湾民俗文化简介;•台湾传统民俗节日;•台湾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1.给孩子们播放 PPT,介绍台湾的民俗文化简介;2.介绍台湾的传统民俗节日,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3.讲述台湾的民间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台湾文化。

考核方式•让孩子们回答几个关于台湾传统节日的问题;•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画、编故事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台湾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课:体验台湾文化知识点•台湾美食特色;•台湾手工制品;•台湾语言和歌曲。

教学过程1.给孩子们介绍几款台湾的美食,如珍珠奶茶、小吃等,并带上孩子们品尝;2.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台湾的手工制品,如纸扇、灯笼、花环等;3.为孩子们播放台湾流行歌曲,教授台湾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台湾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八年级地理教案)“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

“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设计理念和想法: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中,找回自我。

2、教学设计的想法,展示地图、照片、地理图表等资料,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使用地理图表和资料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自主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通过阅读材料,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进行分析并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让学生在看图中回答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阅读地图和设计问题,概括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通过风光照片,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1、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台湾的经济发展特点;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合作探究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图片导入(一)、出示台湾地图;让同学们观看地图。

设问:1、说说台湾的位置?2、台湾岛与台湾省,有什么区别?------点拨----钓鱼岛。

3、通过这幅图,你认为台湾岛(省)以哪种地形为主?4、台湾山脉是什么走向?你是怎么知道吗?(二)、出示沿北回归线台湾地形剖面图1、平原的主要分布区2、东西坡的陡缓和海洋的坡度大小------板块的挤压。

3、台湾岛的河流短小而湍急,对吗?为什么?4、你认为台湾的水能资源丰富吗?说说你的理由?(三)、出示大陆与台湾的有关资料,学生思考回答。

材料a 大约几百万年以前,由于亚欧大陆部分地区下沉,海水倒灌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地区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材料b 台湾,在我国史书上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来侵略,____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2019-2020年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的宝岛——台湾》4课时教案设计附反思

2019-2020年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的宝岛——台湾》4课时教案设计附反思

第一课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

二:.通过歌曲《放纸鹤》、《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

并通过两首歌曲的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

三.:学会歌曲《卖汤圆》后,通过让学生布置简单的场景、简易的化装、即兴表演,为歌曲即兴编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教学内容:一、欣赏《台湾岛》,二、学唱歌曲《放纸鹤》三、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四、学唱歌曲《卖汤圆》教材分析:《台湾岛》这首台湾民歌描写了故乡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

歌曲共四个乐句,结构为abcb。

教学重点、难点:一、认知“弱起小节”,让学生感受到弱起小节的美感;二、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课时安排:四课时2019-2020年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的宝岛——台湾》4课时教案设计附反思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台湾岛》,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1.欣赏《台湾岛》,感受音乐。

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认真倾听,体验台湾乐曲的美感。

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在音乐伴随下朗诵《台湾岛》这首歌词。

播放歌曲《台湾岛》,学生可以轻声跟唱加以感受。

播放课件,请学生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并说说有关台湾的事。

请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并在下堂课进行交流。

2.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并出示四张音符卡片:X X X X(ta ta ta ta)师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学生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

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让学生听着音乐边听边拍。

熟练上面练习后,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

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

教案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

教案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
六、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琴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练声曲:
1 23 4︱5 –︱ⅰ5.︱ⅰ5.︱5 43 2︱1 –‖
(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刘老师您好!
我们来唱歌,LaLa!LaLa!LaLa!LaLaLa!
火车开动了,WuWu!WuWu! WuWu!WuWuWu!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方面:
⑴、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让学生能感受、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
⑵、学习四拍子,通过用拍节奏为《放纸鹞》伴奏,让学生体现四拍子的节拍感,为下一课时探索影响歌曲风格的因素做铺垫。
2、教育方面: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2、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出示课题:祖国的宝岛——台湾。
3、朗诵《台湾岛》的歌词。
a、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入:你觉得歌曲对台湾的描述美吗?你们想去吗?你们怎么把台湾的美和很想去的感情表达出来呢?刚才大家欣赏的歌曲叫《台湾岛》,(出示《台湾岛》的歌词)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歌词了解台湾岛,把台湾的美,和同学们对台湾的向往之情表达出来。
八、教后反思
我执教的《祖国的宝岛—台湾》这课的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台湾民谣、童谣的美感,让同学们了解台湾从而爱上台湾。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了提问激趣的方法。一开始就对学生说,带同学们去春游,让他们通过欣赏歌曲去了解我们春游的地方以及当地的特产、风景。然后通过比赛朗诵《台湾岛》歌词、在地图上寻找台湾、讲讲台湾的事、说说有趣的闽南话等,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台湾,激发学生对台湾的兴趣。紧接着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为了欢迎我们准备了一首歌曲,但他们希望和我们一起来演绎这首歌,他们唱歌,我们用节奏来为他们伴奏﹍﹍”来引出四拍子的学习和初步了解台湾闽南语民谣《放纸鹞》。在学习四拍子节奏规律时引导学生寻找其他声源来表达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并为歌曲伴奏,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在最后让学生欣赏台湾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直观地了解台湾,激发学生对台湾的向往和热爱。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很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1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1. 1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案号问题引领:台湾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要性台全____一、自主学习(一)学习主题一:祖国神圣的领土(阅读课本P32-33,及图6.22,P34活动2)1.台湾省包括________,以及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________的岛屿。

它北临_____海,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海,西隔______海峡与_______省相望。

3、读图6.22,台湾地形以为主,东部是山脉,西部以为主。

因此,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4.台湾省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5. 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二)学习主题二:美丽富饶的宝岛(阅读课本P35,及图6.23,图6.24,P36活动1)1.台湾岛的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的最高峰______山,_________山中的________潭景色迷人。

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_______、_______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属______带、_____带气候,温暖湿润。

________平原土地肥沃,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亚热带________。

4.结合P36活动1,台湾的美称很多:台湾盛产大米,最著名的是是“蓬莱米”,所以台湾有“__________”之称;盛产甘蔗,蔗糖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所以有“”之称;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不断,所以有“”之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所以有“”的美誉和“”之称;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所以有“ _____”之称。

7.3《台湾—祖国的宝岛》探究教案(第1课时)

7.3《台湾—祖国的宝岛》探究教案(第1课时)

《台湾—祖国的宝岛》探究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台湾省——祖国的神圣领土[讲授新课]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宝岛台湾》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宝岛台湾》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宝岛台湾》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气候特点。

2.了解台湾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地理特点。

3.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现状。

4.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国家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台湾概述1.台湾概述–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等基本情况。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地图等形式了解台湾的相对位置。

2.台湾气候特点–带领学生通过天气预报等形式了解台湾的气候特点。

–根据不同季节介绍台湾的气候变化。

第二课:台湾的人文地理1.台湾的传统文化–介绍台湾的传统文化特点,如台湾的节庆、民间艺术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像、手工制作等形式来了解台湾的传统文化。

2.台湾的人文景观–介绍台湾的人文景观,如仙境之旅、台湾风情等。

–着重介绍台湾地区特色建筑、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第三课:台湾的经济发展1.台湾的经济发展–介绍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让学生了解台湾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台湾的对外经贸关系。

2.台湾的产业结构–根据台湾的产业结构,介绍台湾的主要产业。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了解台湾的特色产业和著名企业。

教学方法1.演讲、示范教学法。

2.视听教学法。

3.实验、课堂互动教学法。

教学设备1.电视、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2.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小黑板、白板、PPT等。

教学评价1.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评价。

2.通过课堂参与、思考、讨论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3.通过教案反思、学生反馈等方式进行整体性评价。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达成性和适应性。

2.教学内容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3.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生动有趣。

4.评价方式要客观、公正、全面。

仁爱版初二下册地理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

仁爱版初二下册地理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

仁爱版初二下册地理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标中是安排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的。

〔2〕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台湾的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而从东南角度认识祖国。

〔3〕情感:结合历史、密切联系时事,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析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分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对宝岛台湾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统一的教育。

引导学生使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析原因、联系实际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认识到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

[来源:学|科|网]教师: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来源:Zxxk]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描述的哪里嘛?生:台湾。

【教授新课】板书:〔一〕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课件展示〕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历史角度:1.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

2. 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3.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4.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地理角度:2. 台湾属于大陆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岛上的动植物种类大多和大陆相同,且台湾海峡水下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和水下森林遗址,这些都证明它原先和大陆相连。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 公开课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  公开课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祖国的宝岛台湾”,以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物产资源、民族风情、科技发展等内容为主线,旨在让学生了解台湾,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台湾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物产资源、民族风情、科技发展等方面了解不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台湾的认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物产资源、民族风情、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物产资源、民族风情、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物产资源、民族风情、科技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台湾的图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台湾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的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物产资源、民族风情、科技发展等方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台湾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台湾的资料,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祖国的宝岛台湾【传授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位《我爱祖国山和水》第三课《祖国的宝岛台湾》第一课时。

【传授目标】1、明白台湾的地理概况以及台湾标题的由来。

2、明白台湾优美的风景、丰裕的物产,激发学生对台湾的酷爱、向往之情,从而为下一课时《祖国一定要联合》提供深厚的感情基础。

3、使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便是祖国神圣国土不可破裂的一部分,它的美丽与宽裕是千百年来人们(我们的祖先)辛勤开辟、谋划的终于。

4、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明白祖国一定要联合的原理。

【传授重难点】1、明白台湾的美丽与宽裕。

2、使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便是祖国神圣国土不可破裂的一部分,它的美丽与宽裕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辟、谋划的终于。

【传授历程】活动一台湾在哪里1、发言:听说咱班孩子猜谜语很厉害,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试试?(出示谜语)形似芭蕉叶,祖国东海边。

四周环沧海,素有宝岛称。

打一地区名:(台湾)2、(课件出示中国舆图)大众看这是什么?(中国舆图)赶快找一找台湾在哪儿?(点名要修业生在舆图上指出台湾位置。

)师:本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对台湾举行一翻深入的明白和明白。

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祖国的宝岛台湾)3、播放动画:台湾在哪里。

让我们议决一个短片来对台湾举行一个初步的明白。

4、提问:在短片中你都明白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明白台湾的地理概况】活动二美丽宽裕的宝岛(一)美丽的台湾岛过渡:台湾四面环海,岛上风景秀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

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视频一起去欣赏下美丽的台湾岛。

(视频:美丽的台湾岛)(欣赏完成)提问:你看到哪些风景?台湾给你留住了怎样的印象?(意在让学生从优美的风景中感受到台湾的美丽风景。

)(二)优美的传说故事过渡:台湾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优美的传说,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谁愿意给同砚们读一读。

(学生保举)学生读故事《日月谭的传说》。

(三)宽裕的台湾岛1、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台湾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优美的传说,那只是凭这两点我们就称他为宝岛,好像有点不太够。

最新教案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最新教案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章节第二章沿海万里行课题第十节台湾省课型新授课时 2 主备人谭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7)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统一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学习的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对宝岛台湾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统一的教育。

究其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采取合作探究、收集地理信息、讨论原因、联系实际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学习台湾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认识到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课前根据导学案预习课本。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案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山东省的位置:山东省东临海、北临海、西邻省和省、南邻省和省。

2、山东省的交通:尤以最为突出。

主要铁路线有 a线,依次经过、;b 线,依次经过、济南、、;c 胶济线,由青岛经(世界风筝之都)、淄博到济南。

1.在情景营造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案导学:学生自学完成学案提出的问题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50-51,完成下列问题:一、台湾省地理概况1、位置和范围: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范围——主体是岛,此外还有、、、、等200多个岛屿。

2、居民概况:全省人口,以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全省80﹪的人口祖籍是。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教案名称:宝岛台湾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通过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增加对不同地域和文化的认识。

3.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台湾的民俗风情和文化。

3. 台湾的特色美食。

4. 台湾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准备:1. 地图或地球仪。

2. 图片和图片卡片,包括台湾的风景和特色。

3. 台湾特色食物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交流:你们知道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它离我们远吗?2. 展示地图或地球仪,指出台湾的位置,并解释台湾是离我们比较远的国家。

主体活动:1. 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0分钟)a. 展示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台湾的风景和特色建筑。

b. 与幼儿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台湾的特色有哪些?c. 讲解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等特点,并帮助幼儿理解。

2. 了解台湾的民俗风情和文化(20分钟)a. 展示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台湾的民俗风情,如庙宇、传统服饰等。

b. 与幼儿交流:你们认识这些吗?这些是台湾的传统文化。

c. 讲解台湾的重要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并帮助幼儿理解。

3. 了解台湾的特色美食(20分钟)a. 展示台湾特色食物的实物或图片。

b. 与幼儿交流:你们知道这些食物吗?你们喜欢吃哪些?c. 讲解台湾的著名美食,如小笼包、牛肉面等,并帮助幼儿理解。

4. 了解台湾的动植物资源(20分钟)a. 展示台湾的动植物资源的图片或卡片。

b. 与幼儿交流: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和植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c. 讲解台湾的动植物资源,如珍稀动物和特色植物,并帮助幼儿理解。

总结:1. 回顾今天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2.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觉得台湾和我们的家乡有什么不同?3. 提醒幼儿: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增加对其他地方的了解和爱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

3、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

4、通过文字资料及图片激发学生热爱台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台湾的美丽和富饶。

2、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旅游,去什么地方呢?你能从图片中找到答案吗?
2、出示台湾风光图片,由日月潭引出台湾。

【课件2-5】
3、揭题。

今天,老师就是要带同学们到堪称祖国宝岛的台湾旅游参观。

板书:祖国的宝岛台湾。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6】
(二)、活动一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
1、俯瞰中华大地,台湾在哪里呢?
2、课件展示地图。

谁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生上台操作)【课件4】
3、台湾离大陆哪一个省最近?台湾周围有些什么?【课件5、6】
4、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台湾的地理知识?(学生自读第19页资料,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

(三)、活动二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
1、为什么说台湾是宝岛?请同学们从课本第19----20页中找出答案。

2、指导学生看书后播放台湾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台湾的美丽。

(板书:风光秀丽)【课件7、8、9】
3、台湾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盛产水果,因此台湾有“水果之乡”之美称。

你们还想知道台湾有哪些美称吗?你能从课本中找到吗?(课件展示台湾8个别称)【课件10、11、12、13、14】
4、现在你又想用哪个词或哪句话称赞台湾呢?(板书:物产丰富)(四)、活动三探究共同点,理解根脉相连
1、想一想,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与有哪些共同点?(教师引导)【课件15、16、17、18、19】
2、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

板书: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
3、这么多的相同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相同的传统习俗,相同的中华文化,说明了什么?(板书:根脉相连)
4、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一直渴盼祖国早日统一,为此,两岸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两岸关系有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1---23页内容,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

(五)、课堂小结与情感升华
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这次台湾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话想对台湾同胞说,现在就让我们用一句最真诚的话来表达我们对台湾的牵挂,对祖国的祝福!快把你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写下来吧。

(六)、板书设计
风光秀丽
物产丰富宝岛
饮食文化
台湾节日风俗
语言文字根脉相连
历史渊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