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分析与应用
《安慰剂效应:TED临床医生带你体验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笔记
《安慰剂效应:TED临床医生带你体验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什么是安慰剂效应 (3)1.2 TED临床医生的视角 (4)1.3 心理暗示的力量 (4)二、安慰剂效应的定义与现象 (5)2.1 安慰剂效应的定义 (6)2.2 安慰剂效应的现象描述 (7)2.3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背景 (8)三、心理暗示的原理与机制 (9)3.1 心理暗示的基本概念 (10)3.2 心理暗示的生理机制 (11)3.3 心理暗示的心理机制 (12)四、安慰剂效应的实际应用 (13)4.1 医学领域的应用 (14)4.2 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15)4.3 教育领域的应用 (16)五、安慰剂效应的局限性与挑战 (17)5.1 安慰剂效应的局限性 (19)5.2 安慰剂效应面临的挑战 (20)5.3 如何提高安慰剂效应的效果 (21)六、结论 (22)6.1 安慰剂效应的重要性 (23)6.2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4)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6)一、内容概要《安慰剂效应:TED临床医生带你体验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是一场TEDx演讲,由心理学家兼临床医生汉斯希尔加德(Hans Hofmann)主讲。
在这场演讲中,希尔加德博士向观众展示了心理暗示的神奇力量,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现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他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案例,阐述了安慰剂效应的概念、原理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一理论。
希尔加德博士解释了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并指出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即当患者相信他们正在接受治疗时,即使实际上并没有接受任何治疗,他们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和信念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反应。
希尔加德博士通过一系列实验向观众展示了安慰剂效应的实际效果。
在这些实验中,参与者分别接受了真药和假药的治疗,而后者被称为“安慰剂”。
尽管参与者知道他们所服用的药物可能是无效的,但他们的症状仍然得到了显著改善。
安慰剂效应:信念对健康的影响
• 在研究中,如何确保虚假治疗和安慰剂的使用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 研究者在试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和心理健康,确保研究的伦理合 规性
安慰剂效应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的 应用前景
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
• 通过研究安慰剂效应,提高患者对治疗 的期望和信心,从而提高疗效 • 了解安慰剂效应的大小和机制,有助于 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安慰剂效应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策略
• 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药物 的疗效和安慰剂效应 • 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和患者,选择合 适的安慰剂和治疗方案
安慰剂效应在非药物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安慰剂效应在非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策略
• 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非药物的疗效和安慰剂效应 • 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和患者,选择合适的安慰剂和非药物治疗方案
• 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关注患者 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调整治疗 方案,以提高安慰剂效应 • 医生和研究者应与患者保持 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 和期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安05慰剂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与 挑战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安慰剂效应的心理生理机制
• 通过神经科学、免疫学等学科的研究, 揭示安慰剂效应的心理生理机制 • 了解安慰剂效应的分子和细胞层面的 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降低临床治疗的风险
• 通过研究安慰剂效应,避免过度治疗和 不必要的风险 • 了解安慰剂效应的大小和机制,有助于 合理使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降低风险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DOCS
信念对安慰剂效应的期望效应
• 积极信念的受试者更容易对安慰剂治疗产生期望,从而产生安慰剂效应 • 消极信念的受试者对安慰剂治疗的期望较低,安慰剂效应可能较弱
心理治疗研究中安慰剂的设置和效应( 综述)
心理治疗研究中安慰剂的设置和效应( 综述)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5-11-25 17:49:16 点击:1自1955 年Beecher 的《强大的安慰剂》出版之后,安慰剂治疗开始广泛被使用在临床试验中[1]。
广义的安慰剂不仅包括无药理活性的物质,还包括医疗处理以外的一切因素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语言,以及所有环境因素、外科操作、心理治疗或过程等。
研究常常将用安慰剂的与那些服用真正药物的病人进行比较,以确定药物究竟有没有疗效。
研究结果往往发现安慰剂也对患者产生了作用[2]。
心理学研究者已将安慰剂概念引用到心理治疗中[3],安慰剂心理治疗是一种有力的研究工具[2-4]。
安慰剂的效应是有意无意地让患者建立起“我将被它治愈”的信念、愿望、情感[2,5],是真实存在的心理生物学现象[6-7]。
1 心理治疗中的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1. 1 安慰剂概念与构成心理治疗中安慰剂的来源有三大方面,治疗者、来访者和治疗关系[5,8]。
对治疗改变影响最有力的是治疗者的态度,尤其是治疗互动中的习惯性反应方式[8]。
来访者对心理治疗的愿望和期待是治疗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疗关系建立得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8]。
心理治疗中安慰剂概念应在临床实践中理解其不同的解释方式[3]。
Kirsch 从反应预期理论来讨论心理治疗中的安慰剂概念,认为所有的心理治疗可以当做安慰剂,因为它们的效应都是通过心理调节产生的[4]。
Lambert 认为心理治疗中的安慰剂概念最能解释心理治疗结果的是“共同因素”[9] ( 如治疗设置、治疗师资质和治疗关系等) 。
“共同因素”是指对特定理论取向的心理治疗核心技术( 认知矫正、行为强化、防御机制等) 来说是附带的、次要的,对绝大多数心理治疗则是一组共有的普遍性要素[2]。
如,在实施治疗时的医患关系、接受帮助的期望、被治愈的希望或信念等[10]。
心理治疗研究的结果须对临床实践具有可推广性,能够证明心理治疗的合理性和解释心理治疗减轻心理疾患的机制。
安慰剂
巨大争议
巨大争议
那么安慰剂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能不能用它来改善对病患的治疗?这些问题在医学界 引起了巨大争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把安慰剂作用常规治疗的替代品一般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做法。但这只 是近代才出现的观点。直到20世纪初,医生还经常给病人服用面团做的药片和注射水做的注射液,为的是让他们 相信自己的病能好起来。安慰剂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头脑简单或容易神经过敏的人效果最好。 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医学治疗的态度日趋严谨,人们对安慰剂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认为,安 慰剂只能在临床实验中使用,用来控制实验或测试某种尚未推广的治疗方法的有效程度。他们认为,在临床治疗 中适用安慰剂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有疗效远胜安慰剂的治疗方法才是医学上可以接受的疗法。但就像文中提到的 实验一样,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有时候仅仅使用安慰剂就能让患者的病情获得很大改善。1955年,美国科学家 亨利~比彻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文中分析了15种安慰剂的临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 论:在一般情况下,35%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病情能得到有效改善。
精神作用
精神作用
要解开安慰剂效应之谜,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对比镇静剂和兴奋剂的效果。研究人员请了60名志 愿者参加这个实验,并为他们准备两种药物:蓝色的药片是镇静剂,红色的是兴奋剂。参与者每人随机领取一种 药物服用,然后观察他们是否有昏昏欲睡的症状。结果很明显:服用镇静剂的人比服用兴奋剂的人更容易出现上 述症状,其比例是后者的2倍。这似乎很正常——直到谜底揭晓:志愿者既没有服用镇静剂,也没有服用兴奋剂。 他们服用的是同一种没有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唯一的不同是药片颜色。
安慰剂效应的文献综述
安慰剂效应的文献综述一、前言安慰剂可以是惰性的无活性的淀粉或糖丸、生理盐水,也可以是一些毫无作用的操作行为如假手术(shamsurgery)。
【10】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据文献报道,由病人高度信赖的医师治疗,安慰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最高可达约70﹪。
对恶性肿瘤患者,安慰剂对缓解某些症状会产生“安慰剂效应”,但对延缓生命无效。
在临床诊治中,这种无毒副作用的替代品对治愈病人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安慰剂效应究竟有多大?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问题依然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
有人说安慰剂能对大约1/3的病人产生作用。
实际上,这个比例并非一成不变。
对患有精神抑郁症的病人来说,安慰剂的有效率高达80%;而对糖尿病等患者案例说,它的作用可能为零。
带着这些疑问,希望大家看完我的综述能有所了解。
二、正文(一)安慰剂对照研究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和张文彩博士等人研究证明,安慰剂效应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可能正是因为它的作用,使得原本只具有镇痛功能的安慰剂治疗“转移”到缓解不良情绪上,发生“迁移现象”【7】。
一束激光打在志愿者的右手背上,照出一个直径2.5毫米的光斑。
激光束的强度可大可小,要使接受测试的志愿者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又要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这一切尽在张文彩的掌握之中。
一场神奇开始了。
32位志愿者的平均年龄是20岁,全部是来自高校的学生。
在签署了符合心理所伦理原则的知情同意书后,他们被分成4组。
首先要经过6-7次由低到高的激光刺激,度过一段痛觉适应期。
【心理效应】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对应药效的药物,但病人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安稳剂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例如人们崇拜专家、名医,信赖所谓的好药、贵药、进口药等也是“安慰剂效应”在起作怪。
1 概念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
科学家在实验对象身上制造疼痛,然后使用吗啡控制这种疼痛。
一天这样做几次,连续进行几天,直到实验的最后一天,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溶液。
像吗啡一样,生理盐水也有效地抑制了实验对象的疼痛。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当患者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
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
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
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2.反应人群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安慰剂效应 TED临床医生带你体验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
安慰剂
案例
作者
作用
暗示
应用
体验
暗示
效应 通过
治疗
医生
心理
力量
医生
患者
现象
缓解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在当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安慰剂效应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指的是,有时仅仅通 过病人的信念,医生就能成功地缓解或治愈某些疾病。在《安慰剂效应:TED临床医生带大家体 验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一书中,作者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深层含义和应用。 作者详细讨论了安慰剂效应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在心理治疗领域,安慰剂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形式的心理疗法。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如何通过暗示病人而使他们恢复健康。在一个健 康保健领域,作者也说明了安慰剂效应如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 作者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展示了安慰剂效应在治愈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在一个关于治疗偏头痛的 案例中,医生成功地利用安慰剂效应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另一个关于治疗胃痛的案例则显示,心 理暗示甚至可以取代药物。这些案例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 然后,作者深入探讨了安慰剂效应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安慰剂效应:TED临床医生带你体验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是一本由著名临床医生、TED演讲者 乔瓦尼·博提所著的畅销书籍,它向我们揭示了心理暗示在人类生活中的强大作用。本书将通过 分析这本书的目录,探讨其中的内容和含义。 这本书的目录按照章节主题进行编排,从基础知识到实践应用,每一章都相对独立。这种设计使 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性地阅读,提高了阅读的灵活性和效率。每个章节的标题 都采用简明扼要的方式,直接揭示了该章节的核心内容,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章节主题。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心理暗示的概念、分类以及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作者通过具体案例, 阐述了心理暗示对健康、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正确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这一章节着重探讨了安慰剂效应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安慰剂效 应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医生如何运用心理暗示来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安慰剂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的应用及思考
按照我国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G C P ) 要求 ,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对照、随机和重复的三 大原则,这是减少临床试验中出现偏倚 的基本保障。 其中,对照的设置至为关键。为了评价一个新药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 ,必须有供 比较的对照组 。对照组是处
于 与试 验组 同样 条件下 的另 一组 受试 者 ,其 唯一 的差
之 间 的差别 。
别是试验组接受新药治疗 ,对照组则接受对照药物等
的治疗 ( 处理) 。临床试验 中对 照组 的设 置通 常有 安慰 剂对照 、阳性药 物对照 、空 白对 照 、剂量 对 照和 外部 对照五种 类型 ,而对照药 分为安慰剂 对照 ( 阴性 对照 ) 和 阳性对 照药 ( 有 活性 的药物 ) 。 本 文 根据 笔 者 多 年 积 累 的 中药 新 药 临 床试 验 经
[ 关键词 ] 中药 ;临床试验 ;安慰剂 ;新药
近 年来 ,随着我 国经 济 和科 技 实力 的发展 提 升 , 为 不断 满足 人 民 日益 增 长 的健 康 需 要 , 中药 新 药 的
水 平 提供借 鉴 。 1 安 慰剂在 中药新 药临 床试 验研 究 中的应 用 安慰剂 ( P l a c e b o ) 并 不 是 真 正 的药 物 ,而 是 一
’[ 通讯 作者 ] 蒋兆健 ,副主任药师 ,博士后 ,研究方 向 :中药新 药研 发 ,E - m a i l :j 4 1 0 0 5 0 8 @1 6 3 . e o m
・
46 3・
2 0 1 3年 6月 第 l 5卷
第 6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o d e m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种模拟药物 ,其感 观如 剂型 、大小 、颜 色、重量 、 口味、气味等都力求与试验 药尽 可能保持一致 ,但
安慰剂效应与临床实践
品溶液配制 的不确定度组成 , 他们是各 自独立 的分 量 , 因而可 按方和根方式进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 U l ( X) 一[u 1 ( y1 ) +U l ( A1 ) 。 ] 。 一O . 0 0 7 3 6
实 验 中测 得 x 一9 9 . O 8
U( ) 一 U l ( X ) ×z一 0 . 0 0 7 3 6× 9 9 . 0 8 一O . 7 3
.
药 品检验结果是 判定 药 品是否合 格 的重要 依据 , 中 国药 典对于不确定度 的评 定没有 明确 要求 , 但实 际上 在药 品检验 工作 中推行不确定度 的评定有 一定价值 , 它为评 价分析 方法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1
* 首 都 医科 大 学
“ 安慰剂 ” 可 以定 义为 “ 对 治疗疾 病没 有特 异性疗 效 的物
--
4 - - — - + - 一 — + - “ — . 卜“ - +- ” — — 卜” — - 卜- - 4 - ” — — 卜” — 卜” — 卜* — - 卜” — - 卜” + “ +
2 . 2 . 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_ 样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紫外分光 光度计检测 的吸光度 和样
1 9 5 5年 B e e c h e r 发表 的《 强大 的安 慰剂 》 一文 , 从 此有 关安 慰
假手术也可 以算作安慰剂 的一 种 。由安慰剂产 生的效应 称 为 “ 安慰剂效应 ” , 是 指患者虽然获得无 效的治疗 , 但却 “ 预料 ” 或
剂效应的研究更是越来越多的受 到人们关注 。本 文主要介 绍
了安慰剂效应的影响 因素及其在临床实践 中的应用 。
1 安 慰 剂 及 安 慰 剂 效 应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研究
过去经历的记忆等〔1 疼痛背景下期待引起安慰剂效应的 ‘。 9
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 对疼痛减轻的期待可以激活阿片能神
安慰剂效应是存在的, 但在不同临床背景下其强度有很大差
异〔 这可能是由于取样范围和分析方法的不同所致。 2 , ] 对于
疼痛、 帕金森氏症和抑郁症患者经常可以观察到较强的安慰
剂效应〔。以帕金森氏症为例, lFet一 o adz “ ] d a u e Fr ne的一 e n n 项研究中, 安慰剂效应几乎相当于有效药物阿朴吗啡的治疗
任 何被广泛认可的定义川。他认为有必要区分“ 真实的” 安
慰剂效应(t e pc oee ) 观察到的” ‘u’ le fc 和“ r ab t 安慰剂效应 (p ee’ le e c , ‘ r id pc o f t 前者是指由安慰剂引起的效应, e v c ab e )
后者是指进行安慰剂操作之后观察到的效应〔。临床条件 ‘ 1
15 年以来, 很多研究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影响安慰剂效 90 应的人格特质。例如, e 发现, Ge s r 在改善睡眠方面, 特质乐
观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安慰剂效应f。一些研究者试 g 〕
图寻 找某 种 人格 特质, 以区分安 慰剂反应 者 (l e 借 p b c ao r pne ) e odr 和安慰剂不反应者(le nn e odr . s s p c o o 一r pne )前 a b ’ s s 者是能够发生安慰剂效应的个体 , 后者是不会发生安慰剂效 应的个体。然而一种临床背景下得到的结论往往难 以在其 他临床背景下重复。例如, 心脏病患者的焦虑水平能够极大 的影响安慰剂效应 ; 但实验室疼痛背景下, 被试的焦虑水平
安慰剂的定义和应用
数据收集与处理
统计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评 估安慰剂效应的大小和显著性。
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收集数据,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伦理道德考量及规范
受试者权益保护
确保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 、隐私权和安全权得到充 分保障。
伦理委员会审查
临床试验方案需经过伦理 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确 保研究符合伦理道德要求 。
条件反射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安慰剂可能与患者 过去的积极经验或条件反射相关联 ,导致患者产生类似的生理反应。
生理反应机制
尽管安慰剂本身没有药理活性,但 它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生理反应机 制(如神经递质、荷尔蒙等)来产 生一定的治疗效果。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欺骗性质
使用安慰剂可能涉及欺骗患者的 问题,因为患者可能不知道他们 接受的是无效治疗。这需要在临 床试验前充分告知患者并获得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同意。
风险与受益平衡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安慰剂可能 对患者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 需要仔细评估使用安慰剂的潜在 风险和受益,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和权益得到保障。
知情同意原则
在使用安慰剂的临床试验中,必 须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确保患者 充分了解试验的目的、过程、潜 在风险和受益,并自愿参与试验
。
02
安慰剂在医学研究中应用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心理干预策略
焦虑症患者
提供安全感,建立信任关系,引导患者放松身心 。
抑郁症患者
给予关心和支持,提高患者自尊和自信,激发积 极情绪。
失眠症患者
创造舒适睡眠环境,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 。
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
安慰剂效应心理学
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安慰劑效應的概述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類生理反應,但亦有人認為這是醫學實驗設計所產生的錯覺。
這個現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
[1]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
反安慰劑效應(拉丁文nocebo解「我將傷害」)可以使用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
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control group),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
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的態度,因而抵銷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
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安慰劑對照研究畢闕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報告[3]紀錄到大約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劑的病人,例如聲稱可以醫治背痛的安慰劑,表示有關痛症得到舒緩。
而觸目的是,這些痛症的舒緩,不單是靠病人報稱,而是可以利用客觀的方法檢測得到。
這個痛症改善的現象,並沒有出現於非接受安慰劑的病人身上。
由於發現了這個效應,政府管制機關規定新藥必須通過臨床的安慰劑對照(placebo-controlled)測試,方能獲得認可。
測試結果不單要證明患者對藥物有反應,而且測試結果要與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群組作比較,證明該藥物比安慰劑更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項或其中1項:1)該藥物比安慰劑能影響更多病人,2)病人對該藥物比安慰劑有更強反應)。
管理必读—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浅谈安慰剂效应对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
一 _ - - :一_ : :- m m -  ̄ _ 器: :
浅 谈 安 慰 剂 效 应 对 体 育 教 学 的 应 用 研 究
黄 喜 儿
( 佛 山市顺 德 区勒 流 新 龙 学校
广 东 广 州 5 2 8 3 0 0 )
作 者简 介 :黄喜儿 ,广 东增 城人 ,广东 省佛 山市 顺德 区勒 流新 龙学 校 ,研究 方 向 :田径 教学 。 摘 要 :过 去 “ 安 慰剂效 应 ” 较 多应用在 医学和 药物 方面上 。然 而 “ 安 慰剂 效应 ” 的作 用在 教育领 域 中用还 没有 完全 被 重视 和应 用 。本 文
2 “ 安 慰剂效 应 ” 文献 综述
能作为 一种 教学 方法对 体 育教 学的成 效起 到 帮助就 显 而易见 。
4 .2 影 响安慰 剂效 应 的因素 诚 然 ,安慰剂 效应 作用 明显 ,真 的不 能 把 它 当 “ 万 能 药 ” 猛
早 在 几百 年前 ,医 生 们 就 意识 到 安 慰 剂 的 强 大作 用 。当 患 者
“ 我 将 安慰 ”) ,又 名 伪 药 效应 、假药 效 应 、代 设 剂 效 应 ,指 病 人 渐 喜欢 上跳 高 ,成 绩 自然 很 快 提 高 。这 虽然 是 一 些 简 单 的 教学 经 虽 然获 得无 效 的治 疗 ,但 却 “ 预料”或 “ 相 信 ” 治疗 有 效 ,而 让 验 ,但 体育 教师灵 活 地 把 “ 安慰 剂 效 应 ” 的作 用 发 挥 出来 ,学 生 病 患症 状 得到舒 缓 的现象 。安 慰 剂 效 应 并 不 是 由所 服 用 的 药 物 引 得 到 “ 鼓励 ” 后和 他们 对教 师的充 分 信 任 。那 么 , “ 安慰剂效应” 起 的 ,而是 基 于病人 心理 上对 康复 的期 望 。
安慰剂效应 卢维斯定理 垃圾桶理论
[编辑]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1]
我们常说,严格的管理是必要的,但处罚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既然是一种手段,我们就可以让其人性化一点,更易让受处罚者接受,比如,有企业就将“违章处罚单”改成“友情告知单”,在处罚的同时还告知违章的危害及发生事故的后果,既维护了制度的权威又起到了教育的效果。
没有人愿意受到伤害,除了自杀者和精神病人。对于习惯性违章,我们应分析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会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者就要从物和人这两方面入手来考虑对策措施。一方面,分析出现违章现象的背后是否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员工不愿戴安全帽,我们要分析安全帽舒适性、透气性是否存在问题。通过不断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有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另一方面,意识决定行动,人的不安全行为源自人的不安全意识形态。必须消除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意识,引导员工自觉遵章守纪,而不单靠在违章要被处罚的大棒威慑之下维持的安全秩序。这就要求我们以安全生产的问题为中心,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强调人的价值观念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通过文化的微妙渗透与暗示,使员工对安全价值观念、目标、行为准则认同,并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有形的、无形的、强制的、非强制的规范作用。把注意力集中到员工行为上,通过对人这能动主体的研究,以更完美、更充分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高目的。
脑放探秘 什么是安慰剂效应
脑放探秘什么是安慰剂效应什么是安慰剂效应?2006年,哈佛医学院做了一个实验,发表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他们找来270位慢性上臂痛的病人,分成两组。
一组给他们口服一种新的药物,告知他们此药有很好的疗效,药量为一天一粒,一共吃8周。
另外一组每周扎两次针灸,一共扎6周。
治疗开始前,医生向每个病人详细讲解可能的副作用,比如针灸会引起疼痛,甚至拔针后还可能会持续疼痛,以及局部可能会红肿,而药物组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口干,失眠,头晕等。
试验开始两周后,接近1/3的病人向医生报告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被扎针灸的病人报告局部有红肿,持续疼痛。
吃药的一组病人报告失眠,无力,甚至起不了床,恶心,起皮疹,都与事前医生告知的吻合。
令人振奋的是,几乎所有病人都报告上臂痛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针灸组甚至效果优于药物组。
看上去似乎药物和针灸都有很好疗效,但都或多或少有些副作用。
此外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但是这些病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吃到嘴的药物其实是磨好的普通玉米粉,没有任何药物成分。
而使用的针灸也是一种特殊的针,表面看起来一模一样,但一旦触到皮肤,针尖就会自动缩回去,根本不会扎进皮肤,更没有按照穴位扎针。
那这些临床疗效和副作用从哪里来的?这就是神奇的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英语叫placebo,源于拉丁文,原意是I shall please,直白地翻成中文就是“我应该取悦”。
安慰剂是指药物学上本不应该有任何药物作用的物质,比如上述实验用到的玉米粉,但却在实际中产生了等同于药物的临床疗效。
更宽泛地讲,“假”手术,或者“假”的治疗,都算作安慰剂。
《医学的愚蠢和谬误》一书说:“医生对治疗手段的信任,病人对医生的信赖,都会产生相互的加强作用。
而就此产生的结果往往会非常强有力,常常仅此就足够确保得到疗效甚至完全治愈。
”这真是对安慰剂的最好解释。
安慰剂进入现代医学视野通常认为最初始于美国的H. K. Beecher医生。
Beecher是一个二战战场麻醉师。
安慰剂效应注解
安慰剂效应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
因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double-blind)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安慰剂。
最近亦发现,模拟手术亦会出现相似的现象,所以,有部份的外科手术技术必须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极少会以双盲方式进行,塬因很明显)。
为了使测试得到支持,药物测试群组会比安慰剂对照群组获得更好的待遇。
几乎所有以这个对照方式进行的研究都显示安慰剂对可改善病情。
举例:Kahn公佈了一项有关抗抑忧药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发现服用安慰剂的群组中出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情况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忧剂的群组则下降40%。
[4] 但是,一般研究项目都没有加设一个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群组作对照,因此很难推算出安慰剂效应实际的影响程度。
“安慰剂效应”与“反安慰剂效应”的提出,到现在已超过五十年了,却仍然很明确地时常出现在实验的医疗情境里。
而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存在,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医病关係中非常重要的。
因此“人性关怀”绝不能在医病沟通中缺席,医疗生态应该用心经营一个“信任及安心”的区块。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实验有叁盘磁带,被告知一盘磁带保证你拥有更好的性生活,一盘可以帮助你迅速增加自尊,第叁盘帮助你有效减肥。
怎么做呢?所需要做的只是听——在路上,在床上,做作业的时候——“沙滩上舒缓的清涛拍岸”。
实验组着手判断,那些为了提高自尊和记忆力而设计的磁带是否真有效果。
237名18—60岁的男女参加了实验。
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
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慰剂效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于虚假治疗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本文将从安慰剂的定义、机制、应用以及如何应对安慰剂效应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慰剂的定义和分类安慰剂(placebo)指的是没有治疗价值的虚假治疗物。
通常,安慰剂是以与实际治疗方式相似的外观、口感和使用方式制成的。
根据安慰剂的不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生理安慰剂和心理安慰剂。
生理安慰剂是指对身体没有直接作用的治疗,如盐水注射剂和糖丸等。
心理安慰剂则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关怀和安慰来产生的治疗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的机制安慰剂效应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期望可以影响其对安慰剂的反应。
例如,当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时,他们更容易发挥出自身的自愈能力,从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安慰剂效应还与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安慰剂治疗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减轻疼痛和提高心情。
此外,心理社会因素也能够影响安慰剂效应的产生。
例如,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和注重可以增强安慰剂的作用,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心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三、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应用1. 安慰剂对药物疗效的评估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安慰剂控制组被广泛应用。
通过与实际治疗组进行比较,可以评估药物的真实疗效。
在双盲试验中,研究对象和研究人员都不知道患者分配到了治疗组还是安慰剂组,从而减少了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2. 安慰剂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安慰剂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许多研究发现,安慰剂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
这与患者对治疗的期望以及安慰剂对疼痛抑制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
3. 安慰剂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安慰剂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安慰剂治疗可以改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安慰剂的科学
462022 4 世界科学SOCIETY 科学与社会当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却因“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真的获得了健康益处,例如疼痛减轻,我们便认为他产生了安慰剂效应。
尽管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安慰剂效应的确就可以这么运作,其运作机制扎根于人类大脑中,深刻而又迷人,也为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另辟蹊径。
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30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理解这些机制。
与我同道的还有其他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他们的研究领域覆盖广泛,从生物化学到生理学,从遗传学到脑成像等。
我们现在已经理解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对治疗益处的期望如何激活人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例如能缓解疼痛的阿片肽和大麻素以及能增强快感的多巴胺。
安慰剂、医生的话语以及药物,都会以某些相同的机制发挥作用。
上述种种意味着一些替代疗法确实可以带给患者积极的结果,尽管不一定是按照设计者预期的方式见效,而是通过安慰剂效应发挥作用。
从奇怪的护身符到针灸之类的各种秘药偏方都可适用于此。
研究表明,接受真针灸与接受假针灸安慰剂的科学编译 哔普星人过去几十年来,很多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揭示安慰剂效应的力量和作用范围。
那些徒有其表的“空心”药丸竟然能通过心理的暗示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状况,这太惊人了。
而安慰剂效应的深入研究,是其具备科学可信性的关键。
然而,随着更多相关研究结果的涌现,安慰剂获得的科学背书越发强大,一项掠夺弱势群体的另类产业也应运而生。
的患者相比,二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差不多。
对安慰剂的科学理解越发深入,人们对安慰剂的态度也越发积极。
但这些情况也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结果:追求利润的企业和个人现在拥有了新武器,他们无须再证明自己提出的疗法的有效性,而只要拿安慰剂这把万能钥匙拍胸脯保证“绝对见效”就足矣。
我收到过大量古怪新疗法的建议,从护身符与奇怪的调合物到吉祥物甚至诡异的仪式,其发明者声称这些东西能够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并希望得到科学家的认可。
近年来,这些偏方的存在感急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分析与应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一班甘霁耀所谓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在获得无效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时,病症得到缓解的现象。
事实上,在很早以前就有医生发现并利用这一现象为病人治病,但一直到1955年这一概念才正式由毕阙博士提出并开始对其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
时至今日,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看法依然分歧较大:一部分人质疑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并认为不应将安慰剂引入临床应用当中;另一部分人则持相反的观点。
虽然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它已然被运用到了药物研究以及临床治疗领域。
相信随着对安慰剂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将不断加深,并能在实践中合理应用。
在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效应由患者服用安慰剂引发,而充当安慰剂的通常是蒸馏水,淀粉片,或空胶囊等本身不含药物的伪药品。
而有时产生安慰剂效应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引发,医生的几句话或一个积极的暗示,甚至仅仅当病人走进诊室见到医生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病症。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的行医生涯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病人走进诊室后便声称自己的牙痛缓解了许多。
这只是安慰剂效应的一个例子。
而在更多的案例中,由安慰剂引发的安慰剂效应则更为普遍。
在这里我要着重讨论的也是后一种与安慰剂相关联的情形。
一直以来,人们对安慰剂都抱以模棱两可的态度。
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发现安慰剂有时确实能缓解病症,减轻病人的病痛;另一方面因为其受主观因素影响巨大,人们也对其效力及科学存在性抱有疑问。
为了弄清安慰剂是否真能客观减轻病人的病症,起到治疗效果,Asbjø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ötzsche对安慰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分别于2001年及2004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对156个试验进行了系统地整合分析,比较安慰剂群组及不接受治疗的群组的病情进展。
在对试验数据进行整合后,156个试验中有38个得到二元结果(病情有/没有改善),118个试验得到连续结果。
得出二元结果的试验群组显示:与不接受治疗的群组相比较,不论结果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安慰剂都没有重大的影响力。
而在得出连续结果的试验群组中,他们发现安慰剂有正面影响,但影响力随着试验群组增大而下降。
由此他们提出安慰剂效应只是偏见造成的。
因此,综上所述,他们研究结果的结论是:只有少数证据显示安慰剂有强烈的临床影响力。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安慰剂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由病人主观精神因素引起而无真正临床治疗效果。
Asbjø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ötzsche的研究结论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有研究人员指出很多其他相关研究发现安慰剂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有时甚至和真实药物无显著差别。
除此之外有试验表明虽然主观因素对安慰剂效应产生十分重要,但服用安慰剂的确会对病人的客观身体状况造成改变,而且有时这种改变是可以检测并度量的。
在毕阙博士对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当中,有四分之一遭受背痛折磨的病人症状在服用安慰剂后得到了有效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病症的舒缓不单是依据病人报称,也是通过客观方法测量到的。
这就说明安慰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给病人身体带来了客观变化,主观的精神因素似乎并不是缓解症状的唯一原因。
美国医疗协会期刊刊登的一篇关于神经末梢疼痛的研究论文同样证实安慰剂在减轻疼痛方面的巨大作用。
在这项试验中研究者将受试人员分为四组。
A组服用一种温和的镇痛药;B组服用色泽形状相似的安慰剂;C组接受针灸治疗;而D组接受的是假装的针灸治疗。
试验结果显示:4组人员的痛感均得以减轻,4种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这说明,镇痛药和针灸的效果并不见得一定比安慰剂或安慰行为更为奏效。
除了在对疼痛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安慰剂对抑郁症也有很明显的效果。
Andrew F. Leuchter于2002年利用定量脑电图技术对用安慰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出现安慰剂效应的抑郁症病人,大脑血液的流动会出现变化,而对抗抑郁药有反应的病人,亦有同样的脑部功能变化。
除此之外,研究数据表明服用安慰剂的群组中出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情况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郁剂的群组则下降40%。
这就说明不含药物成分的安慰剂对病人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主观精神方面,其对大脑的物质循环造成了客观影响。
实际上在其他同类的试验中研究人员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意大利科学家贝内代蒂在针对帕金森症的研究中发现用生理盐水做成的安慰剂还可以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和肌肉僵直症状。
在给病人注射生理盐水的同时,贝内代蒂和他的研究组对病人脑部的神经元活动进行了测量。
他们发现,随着生理盐水的注入,病人丘脑下部的神经核团兴奋程度有所降低,神经元的“应激兴奋”次数也有所减少:生理盐水显然产生了效果。
除此之外他也对安慰剂缓解病人疼痛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首先他在实验对象身上制造疼痛,然后使用吗啡控制这种疼痛。
一天数次,连续数天,直到实验的最后一天,他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溶液对受试者进行治疗。
结果生理盐水像吗啡一样有效地抑制了受试者的疼痛。
而后他用加入了吗啡拮抗药物烯丙羟吗啡酮的生理盐水对受试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生理盐水抑制疼痛的能力消失了。
基于大量的实验资料和临床经验,安慰剂效应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两个假设来解释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原因。
第一个假设是受试者期望效应。
所谓受试者期望效应是认知偏见的一种,指在科学实验中,由于受试者预期某种实验结果,于是无意识的以某种形式操纵了实验步骤或向实验人员报告他们希望得到的结果,进而干扰了实验。
这种假说在提出初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是在后续的研究当中很多人发现这种假说似乎并不能成功的解释安慰剂效应。
有研究人员基于这种假说进行了双盲实验。
在双盲实验中受试者和实验者均不知道哪些对象属于对照组,哪些对象属于实验组。
只有在所有资料都收集及分析过之后,研究人员才会知道实验对象所属组别。
这种双盲实验方法消除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受试者期望效应。
但是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即使进行了双盲实验,安慰剂依然能够引发安慰剂效应。
这就对受试者期望效应假说的合理性造成了沉重打击。
事实上,由于在双盲试验中发现安慰剂存在一定治疗效果,相关药品生产管理机构规定在新药研制的实验阶段,药品必须通过双盲实验以证明其与安慰剂相比有显著疗效。
如果新药不能在双盲实验中证明比安慰剂有更为显著的疗效,那么新药的有效性将会被质疑。
第二个假设是经典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又被称为古典制约,是一种关联性学习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当两件事物经常同时出现时,大脑对其中一件事物的记忆会附带另外一件事物。
巴甫洛夫的狗唾液腺分泌实验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他在每次给予狗食物之前都发出铃声,经多次反复后,每当铃声一响,狗就会自动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经学习到将铃声及食物关联起来。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条件反射能够很好的解释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原因。
由于受试者曾有过在得到药物治疗后病症得到缓解的经历,这种经历构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当患者在服用安慰剂后认为自己受到了有效的药物治疗,这种治疗体验触发了条件反射,使得身体产生了与服用药物类似的反应,病症由此得到缓解。
这种假设很好的解释了安慰剂对疼痛的缓解作用。
有研究显示在服用了安慰剂后疼痛得到缓解的很多病人体内,其大脑分泌的内生性鸦片增加。
内生性鸦片是脑部释出的化学物质,可产生镇痛、麻醉的效果,亦可引起快乐的感觉。
研究人员向服用了安慰剂后病痛得到缓解的病人体内注射纳洛酮(一种可以对抗鸦片剂的药物),病痛再次加剧。
这进一步证明了先前的假设。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条件反射也不能很好的解释所有的安慰剂效应。
如在某些研究中安慰剂被证实对心绞痛等严重器质性病变也有改善,而且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研究人员无法解释安慰剂究竟如何引发身体发生哪些具体改变使得病人的病症得到改善。
因此,关于安慰剂到底是如何起到缓解病症作用的,研究人员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完全让人信服的解释。
虽然安慰剂的作用原理至今尚未明了,对于安慰剂的应用却已十分广泛。
2000年的一个研究显示,丹麦有48%的普通科执业员在过去一年曾至少开出10次安慰剂予病人。
最经常使用的安慰剂治疗是以抗生素医治病毒感染及以维生素医治疲劳。
(专科及医院医生则较少使用安慰剂)在2004年,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刊出的一份研究指出,有60%的以色列医生使用安慰剂,通常的原因只是为了安抚病人或“回避”病人要求使用不当药物治疗。
在所有使用安慰剂的医生当中,只有15%的医生告诉病人他们接受的是安慰剂或非特定药物治疗。
可见安慰剂被用来“安抚”病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实际上,除了安抚病人,安慰剂还有其他应用。
由于很多强效阵痛药有很严重的副作用,如长期服用维柯丁可能造成肝脏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可能会让服用者上瘾。
为了减小副作用,有医生提出了将安慰剂和维柯丁等强效镇痛药搭配使用,即间隔使用维柯丁和安慰剂。
这样可减轻药品对病人带来的副作用,同时也能起到不错的镇痛效果。
另外,有研究指出,约有25%丹麦及以色列医生使用安慰剂作为诊断工具,以断定病人的症状是真确还是仅仅为主观因素作用,或诈病。
虽然有人质疑这种做法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但是将安慰剂作为临床诊断工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
除了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安慰剂应用广泛,其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新药的临床实验上。
用安慰剂进行的双盲实验是证明新药有效性的必要步骤,如果没有这个步骤,新药的有效性是不能得到证实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安慰剂效应不仅具有积极地利用价值,它还经常会被某些心怀叵测的人用作骗取钱财的工具。
如某些号称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正是利用了安慰剂效应来骗取病人的信任。
这些做法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更严重的是这些假药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虽然随着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这些案例越来越少,但是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客观存在性,病人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安慰剂效应在人类医疗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但人们一直未能完全深入的了解安慰剂的作用机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但是相信随着研究技术的提升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人们必将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
到那时,安慰剂将在诸多领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减小治疗副作用等)体现其价值,为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The Placebo Prescription" Margaret Talbot撰文,《纽约时报》9 January, 2000年1月9日∙Beecher, H. K. (1955) "The powerful placeb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59pp.1602-1606 [Original article, most cited one, claiming a widespread placebo effect]∙Carroll, Robert Todd (2001?) The Placebo Effect Accessed on 2004-05-19.[Part of the Skeptics Dictionary. Useful categorization of possible types of mechanism for the placebo effect if it exists.]∙Dodes, John E. (2001?) The Mysterious Placebo Accessed on 2001-01-19.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January/February 1997 issue of Skeptical Inquirer. A nice overview of the placebo effect and how it influences the study of alternative medicines.∙Evans, Dylan. The Placebo Effect: mind over matter in modern medicine 2004. HarperCollins (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Evans M. Justified deception? The single blind placebo in drug research.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26(3):188-193 (2000).∙Harrington, Anne, ed. The Placebo Effect: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199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66984-X ∙Hrobjartsson, Asbjorn; Gotzsche, Peter C. (2001) "Is the Placebo Powerless? An 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Comparing Placebo with No Treatmen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44(21) May 2001 pp.1594-1602 [Meta-analysis, challenging most but not all of the belief that there is evidence for a placebo effect.]∙Kienle G. S., Kiene H. (1997) "The powerful placebo effect: fact or fic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50 (12) pp.1311-8.[Challenges Beecher's original article]∙McDonald C. J., Mazzuca S. A., McCabe G. P., Jr. "How much of the placebo 'effect' is really statistical regression?" Statistics in Medicine 2(4):417-27 (1983).∙Nordenberg, Tamar (2000) "The Healing Power of Placebos" FDA Consumer magazine∙Senn S. J. "How much of the placebo 'effect' is really statistical regression?" Statistics in Medicine7(11):1203 (1988).∙Senn S. J. "A personal view of some controversies in allocating treatment to patients in clinical trials." Statistics in Medicine14(24):2661-74 (1995).∙Senn S. J. "Are placebo run ins justified?"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4(7088):1191-3 (1997).∙Senn S. J. "The Misunderstood Placebo." Applied Clinical Trials 10(5):40-46 (2001).∙Senn S. J. The ignoble lie [letter; com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45(11):1338-40 (1992).∙Senn S. J. "Ethical considerations concerning treatment allocation in drug development trials" Statistical Methods in Medical Research11 pp.403-411 (2002).∙Senn S. J. (2003) Dicing with death (CUP: Cambridge)∙Simon, Steve (2003) Ethics of a placebo group∙Zubieta et al. (2005) "Endogenous Opiates and the Placebo Effect"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5(34) p.7754-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