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方法对比分析
照组。观察组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11岁 ,平 均年 统计学意义
龄 (8.54±1.24)岁。受伤 时间 2h~4d,平均 (1.55±1.31)d。 骨折情况 :右侧 16例 ,左侧 10例 ;伸直型 3例 ,伸直桡 偏型
表 2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并 发症 发 生 情 况 比较 ( ± )
5例 ,伸 直尺偏 型 14例 ,屈 曲型 4例 ;合 并尺 神经 损伤者 3 例 。按 Garfland分 型 : I型 2例 ,Ⅱ型 2例 ,Ⅲ型 22例 。对
照组男性 15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11岁 ,平均年龄 (8.38 ±1.31)岁 。受伤时间 1.5h一3.8d,平均(1.58±1.37)d。骨 折情况 :右侧 15例 ,左侧 11例 ;伸直型 3例 ,伸直桡偏 型 4
切开复位交叉克 氏针 固定 和 闭合复位 交叉 克 氏针 固定 两种
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现报道
表 1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患 者 Flynn评 价 临 床 比较 (13,% )
如 下 。
临 床 资 料
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优 良率(% )
· 544·
创伤外科 杂志 2013年第 15卷第 6期 J Trauma Surg,2013,Vo1.15,No.6
· 经 验 交 流 ·
文 章 编 号 :1009—4237(2013)06—0544—02
儿 童肱 骨髁 上 骨折 复 位方 法 对 比分 析
Com parison of reduction m ethods of 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 erus fractures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比较
1 . 1 资料
8 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 , 男4 6例 , 女
3 7 例; 年龄 7个月 ~1 3岁。合并神经损伤 6例。骨
折 类 型为 伸直 型 7 3例 , 屈 曲型 1 0例 。按 照 G a r l a n d
分型方法 , Ⅱ型 6 7例 、 Ⅲ型 l 6例。将 8 3例患儿 随
良率分别 为 9 2 . 5 %、 9 5 . 3 %, 两组优 良率 比较 , P> 0 . 0 5 。随访 期 间两 组均未 出现感染 及肘 内、 外 翻畸形 , 术后 3个 月神经症状均 消失 。结论 两种 手术 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功能恢复均较 好 , 但 闭合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术
位满意。充分止血后闭合 切 口, 针尾 由切 口周 围皮 肤穿出并剪短折弯。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 固定 。两 组术后将克 氏针尾部皮外部分剪短 、 折弯 , 无菌敷料
指 顶住 骨折 近 端 做屈 肘 动 作 , 骨 折 可 达 复位 。术 中 透视 , 骨折 复位 满 意 , 无 重叠 、 尺偏 畸形 , 可 打人两枚
3 0 %~ 4 0 %_ 1 ] 。多 由间接暴力所致。按照骨折移位 的方 向分 为 伸 直 型和 屈 曲 型, 伸直 型 多见 , 约占 9 0 %。在肱骨髁 的内、 前方有肱动脉及 正中神经通
过, 伸直型骨折断端易造成血管、 神经损伤。如处理 不 当, 会出现血管神经损伤 、 肘 内翻畸形 , 甚 至出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2 0 0 8年 l 2月 ~ 2 0 1 2年 6月 , 我们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 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患儿 8 3 例。现将二者 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或三枚克氏针予 以固定 。由肱骨髁 内侧进针时, 用 手触及尺神经沟 , 进针时避 免损伤尺神经。如无把 握, 可做一小切 口, 游离出尺神经 , 直视下避开尺神 经进针。剪短折弯针尾 , 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 固定 。 切开组 : 患者取仰卧位 , 全麻后患肢置于胸前 , 取肘 后侧正中入路。以尺骨鹰嘴为 中心 , 做一长约 8 e m 的s 形切 口, 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及深筋膜 , 钝性分 离肱三头肌腱膜 , 显露尺骨鹰嘴 、 尺神经 , 游离尺神
6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6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利用c型臂x光机,并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经外髁经皮以及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治疗。
结果69例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8周,无针孔感染、volkma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等现象。
按照flyrm标准,优63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达到95.7%。
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外髁经皮穿针外加石膏托外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占据小儿肘关节损伤的很大比例。
其早期主要表现为肌挛缩和出现缺血,中期则表现出骨化性肌炎,晚期会出现并发症比如肘内翻畸形等。
单纯采取闭合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很容易再移位,从而留下后遗症。
而采用切开复位,小儿父母不易接受,因为切开复位创伤大,并且可能引发并发症。
针对我院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6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治疗6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6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其中男54例,女15例。
骨折原因中车祸伤9例,摔伤69例都属于为闭合伤。
其中伸直型有57例,ii型6例,iii型,51例。
根据gartland可以把伸直型分为iii型,骨折无移位为i型;后侧骨皮质依然完整,骨折远端后倾或者同时伴有横向移位则为ii 型;骨皮质没有接触,骨折端完全移位为iii型。
6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有屈曲12例,尺偏51例,桡偏18例,其中9例伴有尺神经损伤等症状。
1.2方法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置于骨科手术床,对其进行基础麻醉、常规置巾、消毒等。
全部患者都采取仰卧位,这样患肢容易置于手术床边,方便牵引复位以及术中观测。
不同软组织肿胀情况下两种方法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
W A N G H a o r a n R E N W e i w e i 。C H O N G Z h a o p i n f C H E N Q i u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e d i a t r i c O t r h o p e d i c s , t h e S i x t h Ho s p i t a l o f Ni n g b o C i t y ,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N i n g b o 3 1 5 0 4 0 , C h i n a ; 2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u r g e r y , t h e S i x t h H o s p i t a l o f N i n g b o C i t y ,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N i n g b o 3 1 5 0 4 0 , C h i n a ; 3 . D e p a r t me n t
s u pr a c 0 n dy l a r f r a c t ur e i n c hi l d r e n wi t h d i fe r e nt s o f t t i s s ue s we l l i ng c o n・ di t i o ns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好, 2例病例发 生轻度 的肘关节 内翻 畸形(< 。 , 7 ) 外观无畸形 , 未作矫 形处理。结论 闭合 复位 交叉 克氏针 内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上 骨折创伤 小, 出&9 , - 手术 时间短 , 固定可 靠, 能恢复 快 , 功 骨折愈 合快 , 一种理 想的手 术方 式, 是 值得 推
・
9 0‘ 4
Jun lfCii l n xem n。 MeiM o 9.No 1 J n 2 0 o ra l c dE pr etl dc V 1 o naa i i .2 u . 01
.
闭合 复 位 克 氏针 内 固定 治 疗 儿 童肱 骨髁 上 骨 折
盂光 强 ( 州省 道真 自治县 人 民 医院骨科 贵
均 时 间 4 5d . 。
定性较 好 , 时 未破 坏 骨 折 断 端 骨膜 的血 运 , 利 于骨 有 采用 臂 丛神 经 阻滞麻 醉 或 氯胺 酮基 础 折 的早 期愈 合 。 同时 , 氏针尾 端埋 于皮 下 , 克 可有 效 预
1 2 手术 方 法 .
麻醉 , 消毒 后在 C臂 x线 机透 视 下 进行 牵 引 闭合 复 位 , 防针 眼感染 , 并且 有 利 于 早 期屈 伸肘 关 节 活 动 , 于 关 利 用 c臂 x线 透 视 正侧 位检 查 断端 对 位对 线 情 况 , 位 节功 能尽早 康复 。 复
满 意后用 直径 2 的 克 氏针 ( 根 从 肱 骨 外 侧 髁 向 0mm 一 13 术后 处理 术 后使 用有 效 抗 生 素 预 防 感 染 , 需 . 无 石膏 外 固定 。术 后 第 2天 指 导 患儿 进 行 肘 关 节 屈 伸 功 能活 动 , 据不 同个体 确定 活 动频 率 、 根 强度 及 持续 时 间 ,
两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1 2 方 法 .
以闭合 复位 内 固定 为首 选 。 了更 好 地处 理这 类 骨 为 折 ,我 院 自 2 0 0 2年 1 至 2 0 2月 0 5年 7月 间 ,采 用 经皮 C 下 闭合 复位 克 氏针 内固定 和 切 开复位 克 氏 臂 针 内 固定 治疗 4 J肱 骨髁 上骨 折 4 ,L 3例 ,取得 满 意 疗效 。现 报 告如 下 。
平 均 l . 个 月 随访 ,按 照 F y n 准 两 组 治疗 的优 良率 差 异 无 显著 性 , 但 在 患 者住 院 周期 、 出血 量 、创 25 tn 标
伤 、费用等方 面前者明显优 于后者 。结论 : 闭合 复位经皮克氏针 内 固定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恢 复快 ,出血 少,
创 伤 小 , 费 用低 , 固 定可 靠 , 值得 推 广 。
12. 经皮 C臂 下 闭合复 位 克 氏针 内 固定治 疗 方 . 1 法 : 者在 基麻 结合 臂丛 麻醉 下取 仰卧 位 ,患肩 向 患 外 躺在 辅助 桌子 上 ( 以利 于 c臂透 视 ) ,患肢 外展 , 尺偏 型骨 折牵 引后 前臂 最大旋 前 同时极 度屈 曲 闭合
1 资料和方法
[ 词] 小儿骨科 ;肱 骨髁上 骨折 :闭合 复位 :切开复位;骨折 内 固定 关键 [ 中图分类号] R2 . 3 . [ 768 4I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l0一 l820 )卜08—3 oo23 (o7o 000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系指 肱 骨 远 端 内外 髁 上 方 的 骨 折 ,多 以/J 最 常见 ,占/J 肘 部骨 折 的 7 % bL bL 0 ,多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重建的影响
・
临 床 研 究 ・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J肱骨髁 'L D 上骨折功能重建的影响
王佳 斌 艾 江 平 占紫 龙 海 南省 三亚 市 人 民 医院 ( 南 三 亚 5 2 0 ) 海 7 0 0
【 关键 词 】 肱 骨 髁 上骨 折
切 开 复位 内 固定 术 闭合 复 位 内 固定 术 功 能 重建
并 发症
肱 骨髁 上 骨 折是 一 种 严 重 的损 伤 ,多见 于 5复位 内同定 术 ( , 闭合 组 ) 1例 ( 4 Ⅱ
型 1 9例 . Ⅲ型 2 2例 ) 。 1 治 疗 方法 ( ) 开 复位 内 固定术 : 据 患儿 年 . 3 1切 根 龄采用 臂丛 或氯胺 酮麻 醉 ,麻 醉满 意后 ,取 肘 内侧 切 口, 经肱 骨 内髁 向上作 长 约 3m 切 口 , 离皮 肤 、 下 c 分 皮 组织 , 游离 尺神经并 保护 。 暴露 骨折 断端后 , 清除血肿 ,
x线 片 , 骨痂生 长满 意后拔 除克 氏针 。 ( ) 2 闭合 复位 内
固定术 : 先进 行 手法 整 复 , 复成 功 后 , 据患 儿年 首 整 根 龄采用 臂丛 或氯胺 酮麻 醉 , 以肱 骨外 髁为进 针点 , 用 选 直径 1 克 氏针 , 电钻 经皮 穿入 , 枚 用 在冠状 面上与肱 骨 干纵 轴线成 4 ~ 0 .在矢 状面 上与肱 骨 干纵轴 呈 l。 O 5。 5 进针 , 穿过对 侧骨 皮质 , 由内上髁 穿入 l 同样粗 细 再 根
1 病例选择 . 1
纳 入标准 :1G r ad骨折 类型分 型… ( ) at n l
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对照研究
・
临床 研 究 ・
有 限切 开 复位与 闭合复位治疗儿童 Ga r t l a n d m型 肱骨 髁上骨折 的对 照研究
李景 龙 河南 省 安 阳市人 民 医 院骨 科 . 河 南安 阳 4 5 5 0 0 0
【 摘 要】目的 比较 有 限切 开 复位 内固定 术 与闭合 复 位 内 固定 术治 疗 Ga r t l a n d Ⅲ型儿 童肱 骨 髁上 骨 折 的效 果 。 方 法将8 3例 临 床确 诊 的 Ga r t l a n d 1 1 1 型肱 骨 髁 上骨 折 患 儿 按 照 手术 方 法 分 为有 限 切开 复 位 组 ( n = 3 9 ) 和 闭合 复位 组( n = 4 4 ) , 分 别 接受 有 限切 开复 位 内 固定 术 与 闭合 复 位 内固定 术 治 疗 , 比较 两 组 患儿 的手 术 时 间 、 术 中透 视次
h u m e r u s  ̄ a c t u r e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l i m i t e d o p e n r e d u c t i o n g r o u p( n = 3 9 ) a n d c l o s e d r e d u c t i o n g r o u p( n = 4 4 ) , t h e y w e r e
r e c e i v e d l i mi t e d o p e n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l ix f a t i o n a n d c l o s e d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t e na r l i f x a t i o n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e o p e r a — t i o n t i me ,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r a d i o g r a p h y  ̄e q u e n c y a n d e ic f a c y ,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h e t wo ro g u p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21 7 — 7 00年 月 第 卷筮
!望! 望
些 : :QQ : :! 』 : 2
・
79 ・
・
临 床 研 究
・
闭合 复位 经 皮 克 氏针 内 固定 治 疗 儿 童肱 骨 髁 上 骨折
柴 明祥 马 立志 朴 占才
探讨 c型臂 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 氏针 内 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 上骨折 的疗 效。方法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 , 费用低 , 固定可靠 , 可获得良好 的肘关节功能并减少 了肘 内翻畸形
等并发症。
【 关键词 】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 闭合复位 ; 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是 儿童肘 部常见 骨折 , 于骨折 不稳 定 , 对
复 位 或 固定 困难 者 早 期 治 疗 不 当会 发 生 肘 内外 翻 畸 形 , 臂 前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 2 0 0 6年 7月 ~20 08年 7月采用闭合 复位经皮克 氏针 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2例。 结果 随访 3 2例 , 随访 时间为 1 2~1 8个月 , 平均 l 5个月 , 2 优 6例 , 8 % , 占 1 良6例, 1% 。结论 占 9 采 用闭合复位
G rad I型骨折 , at n I l 首先 手法 复位后夹 板或石 膏托 固定。对 复位后不稳定 或复位后 复查 x线 再移 位及 G radⅢ型骨 at n l 折, 以往多采用切开复位 内固定 , 切开复位创 伤过大 , 但 软组
织 剥 离 广 泛 易 发 生 感 染 , 关 节 粘 连 等 并 发 症 。 随着 C型 臂 肘
32 医源性尺神经 损伤 是 内侧 进针 时 医生担 心的 问题 , . 其 发生往往是 因为 内侧进针时直接穿透 , 挫伤及 肘管 紧缩 间接 损伤等引起 , 者认 为内侧进针 时可肘关节适 当伸直 至屈肘 笔 5 。 , 尺神经 松弛后 移 , 指触摸 到 内上髁 , O位 使 拇 滑到下 方遮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固定的疗效比较
14 随访 .
价。
检查患者 肘关节伸 曲功能并测量 提携 角 , 拍摄
肘关节正侧位 片, 应用 C seam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 asbu
1 4 3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1 年第 2 卷第 l 期 J d ho & P a V 1 3 N . 1 N v 0 0 00 3 1 er Me T r o 2 ,o 1, o 1 c . 2
成发展 是不 快的 , 往往在发 病后半年 到 2 年方 能获得明确的
诊断 。 2 2 误 诊 病 例 的 原 因分 析 及 教 训 .
在 1 0例患 者 中, 期臆 诊为风湿 、 2 早 慢性 劳损 与坐骨神 经痛
应该指出对包块 的穿刺检查 , 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不容忽视 。 2 2 5 x线检查 的重要性绝不能低估 。因为对于一个 骨与 . . 关节结核的诊 断, 临床上往往 以 x线作为依 据的 。10例患 2
闭合经 皮克 氏针 固定 的患者 中, 3 例分型为优 , 例 为良, 中 1 出现了尺神经损伤 。结论 : 有 3 3 其 例 闭合 复位 经皮克 氏 针 固定 的疗 效较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 氏针 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 但有发生 尺神经损伤的风 险。 关键 词 肱骨髁 上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4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O l7 8 (0 0 1-3 60 R 8. 1 B 10 一5 5 2 1 ) 114 —2
肱骨髁 上 骨 折 最 易发 生 于儿童 , 占儿 童肘 部骨 折的 其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效果观察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效果观察陈小平(隆回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200)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中图分类号:R 683.42 文献标识码:B临床儿科肘部损伤中,肱骨髁上骨折比较多发和常见,于肱骨干与肱骨髁间的扁平扩张部发生,好发于10岁以下小儿,6-7岁为发病高峰。
以肘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甚至畸型、张力水泡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大,易造成关节囊损伤,感染及骨化性肌炎发生率均较高,效果并不理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1]。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3-11岁,平均(7.2±1.5)岁。
按照Gardand肱骨髁上骨折分型标准均为Ⅲ型完全移位骨折。
左侧46例,右侧14例,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32例,坠落伤18例,撞击伤6例,其它4例。
均为新鲜骨折。
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葛占文【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9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效果及并发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结果急诊微创克氏针内固定较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肘内翻畸形发生率降低.结论肱骨髁上骨折三种治疗方法中,急诊微创克氏针内固定是比较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04【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肘内翻畸形【作者】葛占文【作者单位】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西平,463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8儿童肱骨髁上由于局部解剖结构的原因容易发生骨折,若治疗不当,易引起血管、神经损伤,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和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操作细节,治疗效果也不相同。
本文回顾分析2001-01~2009-01我院9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95例患儿中男53例,女42例;平均年龄3~13岁。
所有病例均为伸直型,伸直尺偏型60例,伸直挠偏型35例,其中合并神经血管损伤5例,开放性骨折3例,陈旧性骨折1例。
1.2 治疗方法1.2.1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32例,对骨折轻度移位和无移位的,采用手法复位。
将肘关节置于肘外翻15°,屈曲肘关节90°。
尺偏型骨折将前臂旋前位固定,挠偏型骨折将前臂旋后位固定,以外、后、内侧3块夹板固定后以超腕关节之纸夹板肘托固定,固定时间3~4周。
1.2.2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58例,对新鲜闭合骨折,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者,全部伤后3~8 h内在C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微创闭合克氏针内固定。
术后予肘关节功能位石膏托固定,2周后拆除石膏,并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4周后拍片复查,6周左右拔除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护理效果观察
后 的关键1”。该 次研究 选择该 院 2009年 5月一2011年 5月收治 量减 少 ,并在每次 打开时注 意针眼处皮肤 有无组织 液渗 出 、红
的肱骨髁上 骨折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 闭合 复位 、克 肿 ,保 持针眼引流通畅 。同时多倾 听患儿主诉 ,及时了解不适并
氏针 内固定 术治疗 ,对 照组 40例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 4O例行针 发现异常 。同时加强神经 、血管损伤观察 ,骨折 发生 时,骨折端易
37例 ;合并桡神 经损 伤 1例 ,骨折距 手术 时间为 3 h ̄6 d。依 据
Garland分 型 标 准 .均 为 Ⅲ型 。
1.2 方 法
两组均采 用静脉全 麻 .在 c臂机 透视下行 闭合 复位克 氏针
内固定术。术后 于肘关节功能位行石膏外固定。对照组 40例行
常规护理 .观察组 4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对性护理 干预 ,就 两组 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总结 刺伤血管 、神经 ,或未及 时处理受压部位 ,导致前臂肌 肉缺 血 ,引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该组患者 80例 ,男 49例 ,女 31例 ,年龄 3—15岁 ,平均 (6.5±
2.5)岁 。致 伤 因 素 :交 通 意外 伤 4例 ,跌 伤 76例 。右 侧 43例 ,左 侧
I;jl固 : . .G 。.c 队
现 代 护 理 肱骨 髁上骨折闭合 复位 、克 氏针 内固定术 治 疗 护 理 效 果 观 察
刘 海 燕 湖南省邵阳市 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探 讨肱 骨髁上骨折行 闭合复位 、克 氏针 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该院在 2009年 5月一2ol 1年 5月 共收治 的肱 骨髁 上骨折 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闭合复位 内固定术治疗 ,对照组 40例行常规护 理 ,观 察组 40例 行针对性护理 干预 ,就两组 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 40例 中,优 良率为 97.5%,对照组为 80%,两组优 良率 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肘 内翻畸形 1例 ,对 照组并发肘 内翻畸形 3例 ,肘关节功能障碍 2例 ,并发 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o.05)。结论 肱骨髁上 骨折 内固定术 中加强护理干预 ,可明显提高手术质 量 ,为患儿 的生命健 康提供保 障。 [关键词】肱 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2)09(c)-O156—02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t h e r f a c t u r e l i n e o n X— r a y s, t h e r e w e r e 3 7 c a s e s o f t y p e I I a n d 5 c a s e s o f t y p e 1 a c c o r d i n g t o Mi l c h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 P<0 . 0 5 ) 。 结论 儿童肱, 目 外 髁 骨 折 采 用 切 开 复 位 内 固定 较 闭 合复 位 内 同定 效 果 更 佳 , 并 发症 更 少 。
【 关键词 】 肱骨外髁骨折 ; 切 开复位 ; 闭合复位 ; 内固定 ; 儿童
【 中国图书分类号 】 R 2 7 4 . 1 1
位 及 克 氏针 同定 ( 闭合组 ) 。结 果 切开组优 2 O例 , 良 2例 ; 闭合组巾优 1 2 例, 良 8例 。提 携 角 改 变 : 切开 组 2例 ( 9 . 1 %) 提 携
角比对侧增大 】 0 。 , 闭合组 5例 ( 2 5 %) 比对侧增大 】 0 。 ; 肘 关节伸屈 : 切开组 1 例( 4 . 5 %) 伸屈肘范 围比对侧 减少 1 0 。 , 闭合组 6 例( 3 0 %) ; 肱骨外髁隆起 : 切开组 3例 ( 1 3 . 5 %) 出现肱骨外髁隆起 , 闭 合组 9例 ( 4 5 %) 以上指标 两组 比较均 有统计 学差异
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体会
在外 院手法复位失败 , 3d后再入我院 , 院后 即刻行术前准备 入 工作 , 选用氯胺酮 全麻 或臂丛麻醉 , X线 透视 下 , 在 纵行牵 引 ,
纠正尺偏 , 极度屈 曲肘关节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 复位 。肘部常规消毒 , 2 用 枚大小合适 的克 氏针做 内外交叉 固 定 , 枚从 内上髁前部 ( 开尺神经 ) 1 避 与肱 骨干长 轴呈4 。 、 0 向
从本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闭合整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具有复位后骨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提倡和推广
维普资讯
儿 童肱 骨髁 上不 稳 定 骨折 的治 疗 体 会
后 呈 1。 进 针达 骨 折 近端 对侧 皮质 ; 1 针 从 外 上 髁 顶 端 进 0 另 枚
果 出现肱 骨髁尺偏 ,在伸 直位牵 引下 由助手稍 加推挤便可 纠
正。
据临床观察及 X线等 ,肱 骨髁上不稳定骨折 固定 3周后 ,
针与 内侧克氏针 交叉 于骨折线 从骨折近端 内侧骨 皮质 穿出 , 以 刚穿过皮质 为佳日 。将克氏针在皮外 1 m处剪断 , c 其针尾折弯 9。 , 0 固定毕将肘关节行 被动伸屈活动 , 了解 固定情况。 术毕用 长臂石膏托 固定患肢 于伸肘 15 ( 3 。 或功能位 ) ,从而克服 了 嘲
移位但非完全移位 ;I : I 型 骨折完全移位 。本组均为 Ⅲ型骨折 。 I 受 伤后 至手术时 间为 1周内 , 组伤肢肿胀较 重 , 本 骨折移位较
明显 , 为不稳定骨折 。所有病例无 神经 、 血管合并损伤 。
1 方法 . 2 本组 4 患儿 在伤后 4 0例 8h内入 院 ,8例 已 1
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办
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办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并且通常是5至7岁的儿童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肘关节遭受暴力或是跌倒时手臂过伸所致,若是按照受伤机制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划分,可分为屈曲型以及伸直型。
另外,受肱骨远端解剖结构的影响,复位较为困难,若是治疗不当,也极易发生肘关节僵硬、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以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应当及时接受正规化治疗。
具体而言,临床目前常采用下列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一、手法复位外固定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需先行接受相关影像学检查,若是检查结果显示肱骨髁上骨折稳定,可首选手法复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可在复位后进行夹板、石膏等外固定,通常固定时需屈肘90°,能够有效恢复骨折。
另外,在手法复位后还需进一步摄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若是复位良好,保留夹板、石膏等4-6周并定期复查X线即可,不过值得患儿家长注意的是,在进行外固定期间,需要每日观察患儿患肢腕指关节活动、疼痛程度、皮肤颜色、远端血运、前臂肿胀等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当然,若是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必须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可听从医生指导,逐渐进行手指屈伸、伸腕屈腕、握拳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僵硬以及患肢消肿,所以患儿家长必须监督患儿认真执行。
而在治疗后1至2个月,此时患儿骨折部位基本恢复正常,所以在拆除外固定后,能够锻炼肘关节功能,不过在复查期间若是发现骨折不愈合、再次移位等,还需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若是患儿为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也可进行切开复位治疗,尤其是对于复位后不能有效维持的骨折,亦或是闭合复位困难的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治疗疗效显著。
不过这种治疗方法人为损伤稍大,但是其应用优势也比较突出,例如切开复位方法可以有效显露手术视野,医生可以在术野清晰的良好条件下,及时修补血管、周围神经等的损伤;又例如直视条件下实施复位操作,有效且简单,可以最大限度恢复骨折部位,清除骨折端淤血,从而减少后期肘关节畸形等不良问题。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的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成手术组和保守组各30例,手术组采用肘后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部分欠稳定者外加石膏托固定。
保守组采用麻醉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手术组30例中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肘内翻发生率为6.67%;保守组30例,有6例出现肘内翻畸形,肘内翻发生率为20.00%。
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低,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率更小。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对比【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20-02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占全身骨折的16.7%,占肘部骨折的60%~70%[1]。
因患儿年龄小,活动量大,缺乏安全保护意识,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就诊后难以手法复位且不稳定,此类骨折可致关节功能障碍,肘内、外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给患儿今后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0例,进行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5岁,从受伤至入院手术时间2~72小时,平均5小时。
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两组性别比、年龄及骨折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参照第3版《实用骨科学》[2]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外伤史;②伤后肘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③查:患肘关节外观畸形,局部肿胀,皮下瘀斑,肘关节环状压痛,可扪及骨檫感,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合并神经损伤伴有远端麻木,无力,“垂腕”畸形等,合并血管损伤时伴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④x片或ct检查可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诊治
[K y e W o d lSu r c n l r r c u e o t e r s p a o dya f a t r s f h hume us Cls r d to Kis h r a 1 I t r a fx to r ; oe e ucin; r c ne n t ln e n l i ai n
g o a g v n h t e t n o r c u r a l y c e r up w s i e t e r a me t f ki s h e n i b s r w fxa i n, h n o a e e f c i e e s o t e t g o p . e u t Th h i t o t e c mp r d f e t v n s f h wo r u s R s ls e te
肱骨 髁 上骨 折 (u rc n ylrfa t r fh me u ) , L s p a o d a r cu e o u r s以d J 最
1 2 治 疗方 法 . I : 组 实行 臂 丛 麻 醉 , C臂机 透 视 -进 行 骨 折 闭 合 复 位 。 经 F 待
多 见, 儿童 肘 部 骨 折 的 3 % ~4 %【。 于肱 骨 髁 上前 后 扁 薄 而 占 O 0 由 内外 宽 , 骨 下 端 向 前 倾 斜 , 离 肱 骨 干 长 轴 成 2 肱 偏 5~4 。 前 倾 0的
论
著
C【 Rl EI L H AF E NMD A N o G C
盛固
小 儿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的 临 床 诊 治
刘 亮 洪
( 莞 市 中 医 院 广 东 东 莞 5 3 0 ) 东 2 0 5
【 要 】 目的 了解小 儿眩 骨髁 上 骨折 的 临床表 现 , 讨 闭合 复 位 经皮 克氏 针对 小 儿肱 骨髁 上 骨折 的 临床 治疗 方 法。 摘 探 方法 将6 例 0 肱骨髁上 骨折 患者随 机分 为2 , 纽 3 倒使 用闭合 复位经 皮克 氏针 内固定 治疗 ,I 0 组 I 0 I组3 例使 用切开 复位 克氏针 固定 治疗, 然后 比较2 组 疗效 。 果 I 结 组治 疗方 法 的优 良率 显著 高 于 I 组 , <0 0 。 论 闭合 复 住 经皮 克氏针 内 固定治 疗小 儿脓骨髁 上 骨折 的 疗效 比切 I P .5 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11T10:32:04.030Z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作者:李稳
[导读] 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李稳
汉寿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结果: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可知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的安全性更高,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与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但是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降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肘部损伤疾病,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由于小儿肱骨髁上区域处于重建间接,因此骨皮质较薄,肘部的韧带比较松弛,多见于8岁以内的小儿患者,由于外力导致的肱骨髁上骨折疾病[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29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15例,女性14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35±3.06)岁,位于左侧骨折有11例,右侧骨折有18例。
对照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28±3.14)岁,位于左侧骨折有13例,右侧骨折有16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治疗,在患儿肘后方实施纵向切口,沿着肱三头肌内外侧缘显露,将骨折的断裂端暴露出来,将断裂端的血凝块和骨碎块都清理掉,在直视下实施骨折复位,要十分注意保护好患者血管神经,将骨块上的软组织剥离下来,在肱骨内外侧髁两侧从远端到近端置入1.5mm的克氏针[2]。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治疗。
在牵引状态下纠正移位情况,通过合理手法进行复位,在整复完成后在外上髁、内上髁置入1.2mm的克氏针进行交叉固定[3]。
1.3评估标准为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
患者的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的降低程度在0~5℃之间,治疗为优;患者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降低6~10℃,治疗为良;患者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降低程度在15℃以上,表示治疗差[4]。
1.4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病率等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患者手术治疗指标采用t检验,用(x±s)表示。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均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反之如治疗优良率对比无差异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进步,小儿骨折治疗的方向也越来越趋于微创、无痛、复位良好等治疗为原则,保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效果较差。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避免患儿复发,提高预后[5]。
综上所述,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与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但是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降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叶卫华,梅海波,刘昆, 等.复位后克氏针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探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4):211-211.
[2]王习彬.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4):100-101.
[3]毛德军,蔡福君,刘延斌.闭合复位内固定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1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8):1502-1503.
[4]吴楚,鲁松,吴新祥, 等.改良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Wilkins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4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10):47-48.
[5]薛恩兴,潘骏,余可和.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急诊与延期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32(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