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笔记-选修3-5 -动量及动量定理-海南海南中学文科学霸-2016高考状元笔记
高中物理 第18章 第3节 氢原子光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入大脑的信息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光的产生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_电__子__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 谱研究是探索_原__子___结__构__的一条重要途径。 2.巴耳末公式 1λ=___R__21_2_-__n1_2 ___(n=3,4,5…) 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 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 _分__立__特征。
能否根据对月光的光谱分析确定月球的组成成分? 答案:不能。月球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光,故其 光谱是太阳的光谱,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确定的并非月球的 组成成分。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氢原子光谱实验 在充有稀薄氢气的放电管两极间加上2kV~3kV的高压, 使氢气放电,氢原子在电场的激发下发光,通过分光镜观察氢 原子的光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经典理论的困难
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 正 确 地 指 出 了 __原__子__核__ 的 存 在 , 很 好 的 解 释 了 _α_粒__子__散__射__实__验___。 2.经典理论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__稳__定__性__又无法解释原子光 谱的__分__立__特__征__。
重点难点突破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第十八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再判断]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由公式 E=hν 和 λ=hp,能看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联系吗? 【提示】 从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是 h 架起了粒子性与 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 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 【提示】 应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像,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探讨 2: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 不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 现为粒子性,并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答案】 AC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粒子的波动性及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先填空]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924 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_波__动__性___,每 一个_运__动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 布罗意波,也叫__物__质__波___.
出粒子的性质
续”“一份一份”的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
的粒子性
的粒子
(3)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课改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目录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专题强化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5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73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10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13章末素养提升/15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181温度和温标/18专题强化2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212气体的等温变化/23专题强化3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的应用/263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29第1课时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29第2课时理想气体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32专题强化4理想气体的图像问题液柱移动问题/35专题强化5理想气体的综合问题/374固体/395液体/42章末素养提升/45第三章热力学定律48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482热力学第一定律/513能量守恒定律/51专题强化6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问题/54 4热力学第二定律/56章末素养提升/59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621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622光电效应/64第1课时光电效应/64第2课时康普顿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67专题强化7光电效应方程及其应用/69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714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74第1课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74第2课时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氢原子能级跃迁/77 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79章末素养提升/82第五章原子核851原子核的组成/8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88第1课时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88第2课时核反应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913核力与结合能/924核裂变与核聚变/965“基本”粒子/99章末素养提升/101课前预习答案精析/103练透(另成册109~172、173~196)答案精析(另成册197~243)。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第5章 3 核力与结合能
3核力与结合能[学习目标] 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了解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概念.3.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及质量亏损,并能应用质能方程进行相关的计算.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核力:原子核中的________之间存在一种很强的相互作用,即存在一种________,它使得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这种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2.强相互作用的特点(1)强相互作用是________力,作用范围只有约________ m.(2)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________.超过10-15 m,强相互作用不存在.3.弱相互作用(1)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________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2)弱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_力,其力程只有________ m.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二、结合能1.结合能原子核是________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________,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2.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________之比,叫作比结合能,也叫作________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______,原子核越________.____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三、质量亏损1.质能方程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E=________.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________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库仑力大.()(2)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3)原子核的结合能就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需要的能量.()(4)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一定越大.()2.已知α粒子(42He)是由2个质子、2个中子组成的,取质子的质量m p=1.672 6×10-27 kg,中子的质量m n=1.674 9×10-27 kg,α粒子的质量mα=6.646 7×10-27 kg,光速c=3.0×108 m/s.则α粒子的结合能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核力(1)核力是四种相互作用中的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2)核力是短程力,约在10-15 m 数量级时起作用,距离大于0.8×10-15 m时为引力,距离小于0.8×10-15 m时为斥力,距离超过1.5×10-15 m时核力几乎消失.(3)核力具有饱和性,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而不是与核内所有核子发生作用.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作用尺度(1)在原子核内,强相互作用将核子束缚在一起.(2)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不脱离原子核而形成原子,使原子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体和固体.(3)万有引力主要作用于宏观和宇宙尺度上,是万有引力使行星绕着恒星运行,并且联系着星系团.例1(2021·江西高二期中)关于核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力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B.核力本质上属于电磁相互作用C.中子和中子之间不会有核力作用D.核力减小是发生β衰变的原因二、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结合能把原子核分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或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比结合能等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原子核中核子数的比值,它反映了原子核的稳定程度比结合能曲线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轻核和重核的比结合能都比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要小例2(2021·苏州市高二期中)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数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B.21H核比42He核稳定C.8936Kr核的结合能大于235 92U核的结合能D.两个21H核结合成42He核时释放能量三、质量亏损核能的计算1.质量亏损Δm的理解所谓质量亏损,并不是质量消失,而是减少的质量在核子结合成核的过程中以能量的形式辐射出去了.反过来,把原子核分裂成核子,总质量要增加,总能量也要增加,增加的能量要由外部供给.2.质能方程E=mc2的理解(1)根据质能方程,物体的总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物体质量增加,则总能量随之增加;质量减少,总能量也随之减少,这时质能方程也写作ΔE=Δmc2.(2)运用质能方程时应注意单位.一般情况下,公式中各量都应取国际单位制单位.但在微观领域,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往往比较麻烦,习惯上常用“原子质量单位”和“电子伏特”作为质量和能量的单位,1 u对应931.5 MeV能量.考向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理解例3下列有关质能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C.核反应中发生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为能量D.因为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考向2核能的计算例4(2021·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一个锂核(73Li)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成两个α粒子.质子的质量是1.672 6×10-27 kg,锂核的质量是11.650 5×10-27 kg,氦核的质量是6.646 7×10-27 kg,光速c=3×108 m/s.(1)写出上述核反应的方程;(2)计算上述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针对训练(多选)在某些恒星内,3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12 6C,12 6C原子核的质量是12.000 0 u,4He原子核的质量是4.002 6 u,已知1 u的质量对应931.5 MeV的能量,则此核反应所释放2的核能约为()A.7.265 7 eV B.5.265 7 eVC.1.16×10-12 J D.1.16×10-9 J核能的计算方法1.根据质量亏损计算(1)根据核反应过程,计算核反应前和核反应后的质量亏损Δm.(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计算核能.①若Δm的单位是千克,则需要将c=3×108 m/s代入,计算得到的ΔE的单位为焦耳.②若Δm的单位是原子质量单位u,则可用ΔE=Δm×931.5 MeV计算,即用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931.5 MeV.(1 u相当于931.5 MeV)2.利用比结合能来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的比结合能×核子数,核反应中反应前系统内所有原子核的总结合能与反应后生成的所有新核的总结合能之差,就是该核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核能.。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液滴编号 1 2 3 4 …
电荷量/C 6.41×10-19 9.70×10-19 1.6×10-19 4.82×10-19
…
解析:表格中的数据与电子电量的比值关系为: qe1=61.4.61××1100--1199=4,
qe2=91.7.60××1100--1199=6, qe3=11..66××1100--1199=1, qe4=41.8.62××1100--1199=3.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 U,当 U=U0 时,使得 某个质量为 m1 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 量 q 为多少?
(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 间的电势差 U=U1 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 m2 的油滴进入 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 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 滴所带电荷量 Q.
得出结论:电荷是量子化的,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 电荷 e 的整数倍.
答案:电荷是量子化的,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 的整数倍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小案例—哪个是你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1 电子的发现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子是怎样发现 的及其对人类探索原子 结构的重大意义. 2.了解汤姆孙发现电子 的研究方法,知道电子 的电荷量和质量.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 运动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1.电子的发现
过程及其意义. 2.电荷的量子 化. 难点
C.保持步骤 B 中的电压 U 不变,对 M1、M2 区域 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 B,使荧屏正中心处重现 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第4章 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学习目标] 1.了解粒子的波动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2.了解什么是德布罗意波,会解释有关现象.3.了解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及其在具体物理系统中的应用.一、粒子的波动性1.德布罗意波:每一个______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________波.2.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 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ν=εh ,λ=h p. 二、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________、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________或衍射现象.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森和汤姆孙分别用单晶和多晶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________.3.说明除了电子以外,人们陆续证实了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的________,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εh 和λ=h p关系同样正确. 4.电子、质子、原子等粒子和光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性.三、量子力学的建立四、量子力学的应用借助量子力学,人们深入认识了_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1.推动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人们认识了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各个_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层次的物质结构,又促进了________学和宇宙学的研究.2.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的发展人们认识了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分子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对原子和电磁场进行精确操控和测量的技术.3.推动了固体物理的发展人们了解了固体中电子运行的规律,并弄清了为什么固体有________、绝缘体和半导体之分.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是运动着的物体,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有相应的波与之对应,这就是物质波.()(2)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3)量子力学的建立,使人们深入认识了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4)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体上得到电子束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是正确的.() 2.质子(11H)和α粒子(42He)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和α粒子的动量之比为________,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________.一、粒子的波动性导学探究1.如图是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结合图样及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图样说明了什么?2.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具有波动性,可是我们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并未感觉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理解该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知识深化1.对物质波的理解(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这种波叫物质波,其波长λ=h p .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 (2)德布罗意假说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2.计算物质波波长的方法(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宏观物体或微观粒子动量的表达式p =m v .(2)根据波长公式λ=h p求解. (3)注意区分光子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的不同表达式.如光子的能量:ε=hν,动量p =h λ;微观粒子的动能:E k =12m v 2,动量p =m v . 例1 (多选)根据物质波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观粒子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B .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C .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干涉、衍射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D .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针对训练 (2021·河北巨鹿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中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B .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本质相同的物体C .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D .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例2 (2021·苏州市高二期中)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 =1.67×10-27 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 ,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 m 的热中子动量的数量级为( ) A .10-17 kg·m/s B .10-19 kg·m/s C .10-21 kg·m/sD .10-24kg·m/s 例3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 p,式中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物体1和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物体2相向正碰后粘在一起,已知|p 1|<|p 2|,则粘在一起的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λ1+λ22 B.λ1-λ22 C.λ1λ2λ1+λ2 D.λ1λ2λ1-λ2例4 (多选)电子衍射和双缝干涉实验是证明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重要实验,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如图甲所示,不同数目的电子通过双缝后的干涉图样分别如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电子是粒子C .这两个实验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 .这两个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例5 (2021·南京市高二期末)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后,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B .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h 2meUC .加速电压U 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 .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例6 (多选)下列关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及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量子力学完全否定了经典力学B.量子力学是在早期量子论的基础上创立的C.量子力学使人们深入认识了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D.“芯片”等器件利用固体的微观结构对电路进行操控,是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
2018-2019版物理新导学笔记选修3-5教科通用版课件:第三章 原子核 2
(2)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146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25%,则此遗骸距今约 有多少年?
答案 11 460年 解析 146C 的半衰期 T1/2=5 730 年.
生物死亡后,遗骸中的146C 按其半衰期变化,
设活体中146C 的含量为 N0,遗骸中146C 的含量为 N,
则
N=(12)
t
N , T1/2 0
例4 放射性同位素14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 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不稳定的146C, 它很容易发生衰变,放出β射线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5 730年,试 写出14C的衰变方程. 答案 146C―→-01e+147N 解析 146C 的 β 衰变方程为:146C―→-01e+147N.
(2)α射线、β射线都可以在电场或磁场中偏转,但偏转方向不同,γ射线 则不发生偏转. (3)α射线穿透能力弱,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而电 离本领相反.
针对训练1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5所
示,由此可推知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解析 答案
(3)21804Po→21805At+__-_01e___,属于___β__衰变 解析 生成的粒子为-01e,属于 β 衰变. (4)6269Cu→6227Co+__42_H_e____,属于___α_____衰变 解析 生成的粒子为42He,属于 α 衰变.
解析 答案
三、对半衰期的理解和有关计算
(2)β 衰变:AZX―→Z+A1Y+-01e. 实质: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且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使 电荷数增加1,β衰变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其转化方程为: 10n―→11H+ -01e. 如:23940Th―→23941Pa+-01e. (3)γ射线经常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产生的.
物理动量问题不会做?提高方法就在这里
物理动量问题不会做?提高方法就在这里最近好多同学都在问我物理动量的问题,好多都不会做,有没有提高的办法?今天小编对这些关于动量问题进行汇总,希望可以帮到各位同学!动量问题汇总问题1:老师,什么情况可以用动量定理,能不能解释的详细些,比如它适用于什么条件,做这道题为什么会想到用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的使用规则和动能定理类似,i合=ft=mv末-mv 初。
在涉及变力的问题时,可以将变力的冲量转化为物体的动量变化来解决,这是一种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解决变力问题的方法。
当然恒力的情况也可以使用,它一样具有忽略复杂的中间过程,只考虑初末状态的特点。
问题2:老师动量一般用在哪?动量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块。
一个是动量定理,一是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出,一般能用牛二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使用,动量定理是提供了另外一种高大上的解决方式。
同时使用动量定理结合等效的思想可以解决平均作用力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流体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在满足条件的时候可以使用,主要针对系统整体,一般是各种(广义)碰撞。
问题3:老师,你好,我是来自湖北高三学生,请问物理电磁场该怎样提高?谢谢。
电磁场的问题分为两类:一是轨迹的问题,通常电场和磁场交替排列,这种问题需要首先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一般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分析是考虑题目所给的临界条件;一是力学问题,通常是电场和磁场同时出现在某个区域,这种问题按照力学的分析方式解决,分析受力,分析加速度,速度,通过临界条件来判断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然后按照过程使用牛二定律,能量关系,动量关系等解决。
问题4:为什么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为什么不是磁通量变化率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是用磁通量的变化率来衡量的,所以磁通量变化越快,磁通量的变化率也就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问题5: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左手定则,什么时候用右手。
刚开始的时候还会,到后面两个一结合就不知道用哪个手了。
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
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1.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一磁场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2.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着落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安稳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1)高压既有利于安稳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进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安稳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在合成氨生产中,到达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当寻觅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安稳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样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取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产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取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物理选修知识点(通用3篇)
物理选修知识点〔通用3篇〕篇1:物理选修知识点物理选修知识点(一)一、电动势(1)定义:在电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的电动势。
(2)定义式:E=W/q(3)单位:伏(V)(4)物理意义:表示电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二、电(池)的几个重要参数(1)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2)内阻(r):电内部的电阻。
(3)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
其单位是:A·h,mA·h.(二)一、导体的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2)公式:R=U/I(定义式)说明:A、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 成反比的关系,R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
B、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C、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二、欧姆定律(1)定律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3)适应范围:一是局部电路,二是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电学元件。
四、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一样电压下,U/I大的导体中电流小,U/I小的导体中电流大。
所以U/I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叫做电阻(R)(3)在一样电压下,对电阻不同的导体,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三)一、电功和电功率(一)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挪动,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笔记,高一物理必修1的重点都是什么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笔记,高一物理必修1的重点都是什么高一物理必修1主要讲力和运动的知识。
包括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匀速变化的直线运动等等。
2.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有什么区别?高中必修物理和选修物理是有区别的。
选修物理不可忽视。
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物理通常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以下是他们的不同之处:1.必修:高中物理必修是指所有学生必须学的东西,不论兴趣或专业定位。
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理解物理原理的基础,涵盖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领域。
2.选修课:高中物理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的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选修课通常是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某一特定领域的物理知识,如天文学、核物理、电子技术等。
高中物理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而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校的开设情况来选择的。
选修课可以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探索空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选修课,但有些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门物理课。
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读完高中时获得基本的物理素养。
总之,高中物理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而选修部分提供了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3、物理必修一有几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4.高一物理必修课学完应该上几门必修课?高一物理必修一学完要学必修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选科的时候你选物理了的话,就要继续往下学选修课本选修3-1学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选修3-2学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选修3-3学分子动理论,气体、热力学定律,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选修3-4学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电磁波、相对论简介选修3-5学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选修3-3和3一4任选一本我学的时候是这样,不知道有没有改版5、物理必修一内容?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机械运动二、质点三、参考系四、坐标系第2节时间和位移一、时刻和时间二、路程和位移三、矢量和标量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速度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三、速率和平均速率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两种计时器的比较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三、v—t图象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加速度二、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三、从v—t图象看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三、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结论三、追及和相遇问题第5—6节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自由落体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三、竖直上抛运动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力和力的图示二、重力第2节弹力一、弹性形变二、弹力三、胡克定律四、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第3节摩擦力一、摩擦力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三、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第4节力的合成一、合力与分力三、共点力四、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第5节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二、三角形定则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二、惯性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第4节力学单位制一、单位制二、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二、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三、连接体问题处理方法第7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一、共点力的平衡二、超重和失重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2节平抛运动一、抛体运动二、平抛。
高中物理选修3-5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
⾼中物理选修3-5波粒⼆象性知识点总结 波粒⼆象性是⾼考常考的内容,也是⾼中物理选修3-5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理波粒⼆象性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理选修3-5波粒⼆象性知识点 ⼀、能量量⼦化 1、量⼦理论的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 ε= hν 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 2、⿊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不发⽣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体,简称⿊体。
3、⿊体辐射:⿊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值向波长较短的⽅向移动。
(普朗克的能量⼦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现象)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性 1、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能量) (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叫光电⼦。
(实验图在课本)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 新教材: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数越多;②存在遏⽌电压:;③截⽌频率:光电⼦的能量与⼊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射光的强弱⽆关,当⼊射光的频率低于截⽌频率时不能发⽣光电效应;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的发射⼏乎是瞬时的,⼀般不超过10-9s。
⽼教材:①任何⼀种⾦属,都有⼀个极限频率,⼊射光的频率必须⼤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光电效应;②光电⼦的最⼤初动能与⼊射光的强度⽆关,只随着⼊射光频率的增⼤⽽增⼤;③⼊射光照到⾦属上时,光电⼦的发射⼏乎是瞬时的,⼀般不超过10-9s;④当⼊射光的频率⼤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射光的强度成正⽐。
(3)光电管的玻璃泡的内半壁涂有碱⾦属作为阴极K(与电源负极相连),是因为碱⾦属有较⼩的逸出功。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第5章 4 核裂变与核聚变
4核裂变与核聚变[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核裂变、核聚变和链式反应,知道链式反应和核聚变的条件.2.会书写核裂变和核聚变方程,会利用质量亏损计算核裂变和核聚变产生的核能.3.了解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知道如何控制核反应的速度.一、核裂变的发现1.核裂变:铀核在被______轰击后分裂成两块质量差不多的碎块,这类核反应定名为核裂变.2.铀核裂变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235 92U+10n→144 56Ba +8936Kr+________.3.链式反应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继续与其他重核发生反应,引起新的核裂变,使核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这样的过程叫作核裂变的________反应.4.临界体积和临界质量:核裂变物质能够发生________反应的________体积叫作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作临界质量.二、反应堆与核电站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__________,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核燃料:________.(2)慢化剂:________、________和普通水(也叫轻水).(3)控制棒:为了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还需要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它吸收________的能力很强,当反应过于激烈时,将镉棒插入______一些,让它多吸收一些________,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这种镉棒叫作________.2.工作原理核燃料发生________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____________,把反应堆内的________传输出去,用于________,同时也使反应堆冷却.3.核污染的处理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__________,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核废料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____________.三、核聚变1.定义:两个________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作核聚变.2.核反应方程:21H+31H→42He+10n+17.6 MeV.3.条件:使轻核的距离达到________ m以内.方法:加热到很高的________.4.宇宙中的核聚变: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核________成氦核释放的______能.5.人工热核反应:______弹.首先由化学炸药引爆________弹,再由________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热核爆炸.6.核聚变与核裂变的比较(1)优点:①轻核聚变产能________;②地球上核聚变燃料氘储量________,而氚可利用锂来抽取,足以满足核聚变的需要;③轻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2)缺点:核聚变需要的温度太______,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解决方案:______约束和________约束.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铀块的质量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时链式反应才能不停地进行下去.()(2)中子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铀核裂变.()(3)核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时小一些.()(4)核聚变主要用在核武器上,那就是原子弹.()2.下面是铀核裂变反应中的一个:235 92U+10n→136 54Xe+9038Sr+1010n.已知铀235的质量为235.043 9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氙136的质量为135.907 2 u,锶90的质量为89.907 7 u,则此核反应中释放的总能量是多少?(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一、核裂变及链式反应导学探究如图为铀核裂变示意图.(1)铀核裂变是如何发生的?试写出一种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2)只要有中子轰击铀块就可以产生链式反应吗?知识深化1.典型的核裂变方程(1)235 92U+10n→139 54Xe+9538Sr+210n(2)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10n2.核能的释放由于重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因此,铀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核能.3.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1)铀块的体积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2)有足够浓度的铀235.(3)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4.核裂变反应的能量大小铀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发生质量亏损,所以放出能量.一个铀235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如果按200 MeV估算,1 kg铀235 全部发生核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 8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考向1对核裂变的理解例1(2021·大名县高二月考)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它是通过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来实现核能利用的.一个235 92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核裂变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235 92U+1n→y x Sr+139 54Xe+3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中Sr的质子数为56B.核反应方程中Sr的中子数为56C.因为核裂变释放能量,139 54Xe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应比235 92U原子核的小D.因为核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核裂变后的总核子数减少考向2核裂变产生核能的计算例2铀核裂变的许多核反应中的其中一个是235 92U+10n→141 56Ba+9236Kr+310n.(1)试计算一个铀235原子核裂变后释放的能量(235 92U、141 56Ba、9236Kr、10n的质量分别为235.043 9 u、140.913 9 u、91.897 3 u、1.008 7 u,1 u相当于931.5 MeV能量);(2)1 kg铀235原子核发生上述裂变时能放出多少核能?这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煤释放的能量?(煤的热值为2.94×107 J/kg)二、核电站1.核电站的主要部件及作用组成部分材料作用裂变材料(核燃料) 浓缩铀提供核燃料减速剂(慢化剂) 石墨、重水或普通水(也叫轻水)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控制棒镉棒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热交换器水或液态的金属钠传输热量防护层厚水泥层防止放射线泄漏,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造成伤害2.核电站发电的优点(1)消耗的核燃料少.(2)作为核燃料的铀、钍等在地球上可采用储量大,所能提供的能量大.(3)对环境的污染要比火力发电小.例3如图是慢中子反应堆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反应堆的说法正确的是()A.铀235容易吸收快中子后发生裂变反应B.快中子跟慢化剂的原子核碰撞后能量减少,变成慢中子,慢中子容易被铀235俘获而引起裂变反应C.控制棒由镉做成,当反应过于激烈时,使控制棒插入浅一些,让它少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D.要使裂变反应更激烈一些,应使控制棒插入深一些,使大量快中子碰撞控制棒后变成慢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快一些三、核聚变导学探究为什么实现核聚变要使聚变的燃料加热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知识深化1.聚变发生的条件: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轻核间的距离达到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15 m 以内,这要克服原子核间巨大的库仑斥力作用,使轻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有一种方法就是给它们加热,使物质达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2.轻核聚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从比结合能的图线看,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聚变反应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3.聚变方程21H+31H→42He+10n+17.6 MeV.4.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的区别重核裂变轻核聚变放能原理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放出核能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放出核能放能多少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要大3~4倍考向1对核聚变的理解例4(2021·胶州市高二期末)中国的“人造太阳”,又称东方超环,全称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中国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2021年5月28日,中国的“人造太阳”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世界纪录.所谓“人造太阳”,就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其内部发生的一种核聚变反应方程为21H+21H→X+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产物X为42HeB.核聚变后的产物X的比结合能小于21H的比结合能C.可控的人工轻核聚变与核裂变相比更为安全、清洁D.要实现核聚变,需要将轻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它们具有足够的动能克服核力作用而碰撞结合在一起考向2核聚变产生核能的计算例5(2021·苏州市高二期中)两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已知氘核质量为2.014 u,氦核质量为4.002 u.(1)写出相应的核反应方程;(2)求出1 kg氘完全结合成氦时可以释放出的能量.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为6.0×1023 mol-1,氘核的摩尔质量为2 g/mol,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针对训练(2022·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开学考试)已知氘核的平均结合能为1.1 MeV,氦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1 MeV,则两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A.释放出4.9 MeV的能量B.吸收4.9 MeV的能量C.吸收24.0 MeV的能量D.释放出24.0 MeV的能量。
高中物理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章末小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选项 A 正确。
2.(2014·广东理综,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 ν 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 ν 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 ν 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答案:AD
知识体系& 笔记体系
内外脑高效学习模型
第十七章 章末小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超级记忆法
第十七章 章末小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前
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 前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先进入大脑的信息抑制了后进
什么是学习力-常见错误学习方式
案例式 学习
顺序式 学习
冲刺式 学习
第十七章 章末小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什么是学习力-高效学习必备习惯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分清 主次
不断 更新
第十七章 章末小结
高效学习模型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光电效应方程,解题关键是要明确最 大初动能与频率有关。
光电流与光的强度有关,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 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光电流增大,A 对。由21mv2m=hν-W0 可知 B 错,D 对。发生了光电效应,说明频率 ν 大于或等于极 限频率,因此频率减小时,若还大于极限频率,仍能发生光电 效应,C 错。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________(填“阴极”或“阳 极”);
高中物理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 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 射性越好,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 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 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选项C正确,A、B、D错 误。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好像天天在玩, 上课没事儿还调皮气老师, 笔记有时让人看不懂, 但一考试就挺好…… 小B
第十七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目 录/contents
1. 什么是学习力 2. 高效学习模型 3. 超级记忆法 4. 费曼学习法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远小于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故 D
错误。故选 AB。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第十七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小案例—哪个是你
TIP3:认知获取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啥总是听懂了 , 但不会做,做 不好?
考点题型设计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 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课改 学习笔记 第5章 2 第2课时 核反应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第2课时核反应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知道核反应及其遵循的规律,会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式(重难点)。
2.知道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了解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核反应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____________或者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
(1)条件:用α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γ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2)实质: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2.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1)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14 7N+42He―→________+11H。
(2)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发现了中子:94Be+42He→_______+10n。
(3)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2713Al+42He→____+10n,_____→3014Si+0+1e。
3.遵循规律:________________守恒,________________守恒。
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指出其中哪个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哪个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1)147N+10n→146C+________;(2)147N+42He→148O+________;(3)105B+10n→________+42He;(4)94Be+42He→________+10n;(5)5626Fe+21H→5727Co +________。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第5章 2 第1课时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1课时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α衰变和β衰变,能运用衰变规律写出衰变方程.2.知道半衰期的概念和半衰期的统计意义,能利用半衰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一、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________或________,而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2.衰变类型(1)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进行α衰变时,质量数________,电荷数________,238 92U的α衰变方程:238 92U→234 90Th+________.(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进行β衰变时,质量数________,电荷数________,234Th的β衰变方程:234 90Th→234 91Pa+________.903.衰变规律: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二、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________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特点(1)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________,甚至差别非常大.(2)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_______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______.3.适用条件:半衰期描述的是____________,不适用于少数原子核的衰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原子核在衰变时,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变.()(2)β衰变是原子核外电子的电离.()(3)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4)某原子核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少1,原子序数加1.()(5)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一、原子核的衰变导学探究如图为α衰变、β衰变示意图.(1)当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如何变化?(2)当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核电荷数相对原来的原子核变化了多少?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怎样变化?知识深化原子核衰变的理解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衰变方程A Z X→A-4Z-2Y+42He A Z X→AZ+1Y+0-1e衰变实质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氦核211H+210n→42He1个中子转化为1个质子和1个电子10n→11H+0-1e典型方程238 92U→234 90Th+42He234 90Th→234 91Pa+0-1e 衰变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守恒考向1衰变规律的理解例1(2021·大荔县期末)238 92U是一种放射性元素,能够自发地进行一系列放射性衰变,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208B.Y和Z都是β衰变C.X衰变放出的电子是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D.X衰变中放出的射线电离能力最强考向2衰变次数的计算例2(2021·昌吉州高二期中)由于放射性元素237 93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 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 83Bi,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209 83Bi的原子核比237 93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209 83Bi的原子核比237 93Np的原子核少8个中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1.衰变方程的书写:衰变方程用“→”,而不用“=”表示,因为衰变方程表示的是原子核的变化,而不是原子的变化.2.衰变次数的判断技巧(1)方法:设放射性元素A Z X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A′Z′Y,则衰变方程为:A Z X→A′Z′Y+n42He+m0-1e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A=A′+4n,Z=Z′+2n-m.(2)技巧:为了确定衰变次数,一般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这是因为β衰变的次数多少对质量数没有影响),然后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二、半衰期导学探究如图为始祖鸟的化石,美国科学家威拉得·利比运用了半衰期的原理发明“碳-14年代测定法”,并因此荣获了1960年的诺贝尔奖.利用“碳-14年代测定法”可以估算出始祖鸟的年龄.(1)为什么能够运用半衰期来计算始祖鸟的年龄?(2)若有10个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则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知识深化对半衰期规律的理解半衰期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衰变规律N余=N原1/212tT⎛⎫⎪⎝⎭,m余=m原1/212tT⎛⎫⎪⎝⎭式中N原、m原分别表示衰变前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余、m余分别表示衰变后的尚未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T1/2表示半衰期.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外部条件、化学状态无关半衰期规律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行为作出的统计结果,可以对大量原子核衰变行为进行预测,而单个特定原子核的衰变行为不可预测例3(2022·隆回县第二中学月考)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半衰期越长对环境的影响时间越长B.通过化学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通过物理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100个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剩余50个未衰变的原子核例4(2022·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月考)放射性同位素14 6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物的年代.宇宙射线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气中的氮原子后,就会形成很不稳定的14 6C,它很容易发生β衰变,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5 730年.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14 6C的生成和衰变通常是平衡的,即生物活体中14 6C的含量是不变的.当生物体死亡后,机体内14 6C的含量将会不断减少.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14 6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这具遗骸距今约有________年.针对训练 (2021·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高二模拟)一块铀矿石中含238 92U 的质量为m ,铀衰变后生成铅206 82Pb ,238 92U 的半衰期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238 92U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加热该铀矿石能使铀核衰变速度变快C .经过2T 时间后该矿石中238 92U 的质量还剩m 4D .400个238 92U 原子核经半衰期T 后还剩余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