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5 茎的形态与结构以及根茎叶的变态
植物学实验-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向 日 葵 茎 的 横 切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向
日
初生韧皮部
葵
束中形成层
茎
的
初生木质部
横
切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2)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取天竺葵茎的永久封片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表皮、皮 层和维管柱,高倍镜下观察各部分的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三)茎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2)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 表皮:位于茎的最外层,形状规则,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角质层明显,有表皮毛和腺毛,有少量气孔。
• 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由多层细胞组成。近表皮 的几层为厚角组织,向内是皮层的薄壁细胞,细胞较大, 排列疏松,内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细胞内有多层厚壁组织, 环绕在维管柱外面。
五、思考题
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2.比较单子叶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五、思考题
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棉花)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向日葵)
五、思考题
2.比较单子叶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 异同。
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茎尖结构和分生组织特点及其分化过程; 2.掌握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并了解其形成
过程; 3.掌握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并了解
(完整版)第5章茎的形态构造
茎枝表面隆起呈裂隙 状的小孔,是茎与外
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皮孔 冬芽 叶痕
苦楝[liàn]树
芽鳞痕
皮孔
(二)芽及其类型 芽(bud)是尚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 根据芽的生长位置、发育性质、有无鳞片包被及活 动能力等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依芽的生长位置分
顶芽:生于茎技顶端的芽称顶芽。 定芽 腋芽:生于叶腋的芽称腋芽或侧芽。
葡萄的茎卷须
野葱的小鳞茎
四、茎的生理功能 茎的主要功能: 是输导和支持作用,还有贮藏和繁殖的功能。
第二节 茎的显微构造
一、茎尖的构造 茎与根的生长、分化过程基本相似。
茎尖也可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及成熟区。主要 不同之处在于:前端没有类似根冠的构造,而 存在能形成叶和芽的原始突起,称为叶原基 (leaf primordium)和芽原基(bud primordium) 。
有的植物此层细胞中含有许多淀粉粒而称之 为淀粉鞘(starch sheath),如马兜铃、蚕豆、蓖部分,
包括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等。
1.初生维管束
初生维管束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束中形成层
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 细胞和初生韧皮纤维组成
分化成熟的顺序:外始式
(二)皮层 表皮内、维管柱外的几层细胞;分为皮
层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细胞。皮层厚角组织 在表皮下方,支持作用。皮层薄壁细胞常具 叶绿体,具光合和贮藏作用。
与根的皮层区别在于: 茎的皮层不如根的皮层发达。含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皮层最内一层细胞 仍为一般的薄壁细胞,而不象根在形态上可 以分辨出内皮层,故皮层与维管区域之间无 明显分界 。
次生木质部的组成
导管
植物学实验报告—茎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茎的形态结构与发育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了解枝与芽的形态和类型。
3.掌握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4.掌握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5.了解木材三切面。
6.学习徒手切片方法。
7.观察茎尖的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
8.了解分枝和分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3.茎是维管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上面着生叶、花和果实。
它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
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茎上着生叶的位置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
茎顶端和节上叶腋处都生有芽,当叶子脱落后,节上留有痕迹叫做叶痕。
这些茎的形态特征可与根相区别。
由种子植物中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
4.芽是尚未发育成长的枝或花的雏体。
芽的组成。
芽是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及基叶原基、腋芽原基、芽轴和幼叶等外围附属物所组成。
有些植物的芽,在幼叶的外面还包有鳞片。
花芽由未发育的一朵花或一个花序组成,其外面也有鳞片包围。
芽由五部分构成:芽轴、顶端分生组织、芽原基、叶原基、幼叶。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杨树三年生枝条、大叶黄杨芽、棉植株、石竹、丁香植株、松或杉等枝条、梨茎尖纵切片、菊芋(或向日葵、葡萄)茎横切片、小麦或玉米茎横切片、玉米或高粱等幼茎、椴树茎横切片、松茎横切片、水杉(或其他裸子植物)茎三切面切片和木材三切面段木。
关于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茎)课件
一、茎的基本形态
(一)茎的外形 (二)芽的类型及构造 (三)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
二、茎尖及其发育
(一)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二)叶和芽的起源
三、茎的解剖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二)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四、茎的生理功能 五、茎的变态
(一)地上茎的变态 (二)地下茎的变态
根的初生结构和茎的初生结 构有什么不同?(见99页)
报告人:
1)表 皮
2)皮层: 占茎的比例小,一般没有内皮层, 有些植物茎皮层最内层富含淀粉,称淀粉鞘
表皮
皮层
内始式
答题者:高朝君
茎初生木质部由内向外渐次分化成 熟的发育方式 比较分析根与茎木质部发育不同:
阅读并划线84页第八行,85页第三行,99 页第六行
枝条的外表可以看见一 些小形的皮孔? ,这是枝条 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二)芽的类型及构造
芽是未发育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由生长锥、叶原基、幼叶等组成
• 拯救世界的机遇(各种植物、基因库)
0:28
~ 0:29
• 微观世界-树芽(4:00~
1、按着生位置分:
1)顶芽: ?生?在主干或枝条顶端的芽。 2)腋芽:
韧皮部 木质部
玉米
小麦
中柱鞘
维管束分散 排列
单双子叶植物茎结构比较 (97与112-113页)
重点!!
双子叶植物茎
单子叶植物茎
单双子叶植物茎结构比较
单子叶植物茎
双子叶植物茎
四、茎的生理功能
输导:根于叶间的物质运输 支持:叶花果实的合理排布利于光合、传粉和 种子的散布 贮藏:如块茎 繁殖:枝条可产生不定根,进行营养繁殖
植物学课件-实验-茎的形态与结构
3、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刀、双 面刀片、培养皿、吸水纸等 4、试剂:碘液
茎的外部形态
茎(stem)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包括主茎
(stem 或caulis)和各级分枝(枝条shoot或branch), 其上着生叶、花和果实。茎有节和节间,茎上着生叶 的部位,称为节(node)。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 节间(internode)。在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的顶 端具有芽。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以利于减少表 面积(降低蒸腾)和减少对风的阻力。 少数呈三棱形 (如莎草)、方柱形(如蚕豆、薄荷)或扁平(如昙 花、仙人掌)。
多数植物没有内皮层的分化,少数植物的气生茎及地 下茎可以有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细胞,内常含淀粉粒, 故又称淀粉鞘(部分植物才有)。
皮层
皮层以内的部分
维管束 多个,由原形成层 分化而来
髓 髓射线
维管束
由基本分生组织 分化而来
初生木质部 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
3.中柱(维管柱)
皮层以内的部分,没有中柱鞘或不明显。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组成。
髓射线
• 髓射线:维管束间连
接皮层和髓的 薄壁组织。 • 有贮藏和径向输导的作 用。 • 部分髓射线细胞可转变 为束间形成层。
髓
• 髓:位于幼茎中央部分,
由较大的薄壁细胞构成。 • 体积大,常含淀粉粒,
具贮藏作用。 • 有少部分植物茎的髓部
细胞破坏之后形成中空 的髓腔。 • 环髓带或髓鞘。
维管束
叶芽的结构
花芽
茎的生长习性
茎的分枝类型
1.单轴分枝(总状分枝):顶芽不断向上生长,主干明显,
植物学课件-实验-茎的形态与结构
节与节间的形态
茎外部其它结构:节、节间、叶痕、叶迹、维管
束迹、皮孔、芽鳞痕等。
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分 长枝和短枝(花枝)。 木本植物的枝条上有叶痕、叶 迹、皮孔、芽鳞痕等。
芽鳞痕:在枝条上,顶芽开放时,其
芽鳞片脱落时,在枝条上留下的密集 痕迹。
鳞片:也称芽鳞,是幼态成熟而变态
叶。
茎的外形-叶痕
顶芽: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
位 置 发育结果
腋芽(侧芽):生长在叶腋处 叶芽:营养枝 花芽:花或花序 混合芽: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
芽的类型
有无芽鳞
花序 裸芽:无芽鳞包被 被芽(鳞芽):芽鳞包被
活动状态
活动芽:生长季节中可以萌发的芽Βιβλιοθήκη 休眠芽:生长季节不萌发的芽
有的腋芽为庞大的叶柄基部所覆盖,称为柄下芽
木射线 髓射线
南瓜茎横切面一部分
中柱鞘:大多数植物没有此结构
维管束 中柱
初生木质部:内始式 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髓:幼茎中央的薄壁组织
髓射线:维管束间连接皮层和髓的 薄壁组织。
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 维管柱。多数裸子植物茎和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没 有很大的区别,而主要区别是大多数裸子植物茎 的木质部是由管胞组成,初生木质部的原生木质 部,是由环纹或单螺纹的管胞组成,而后生木质 部是由复螺纹或梯纹管胞组成。韧皮部由筛胞组 成。
双子叶植物茎的发育过程表解
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
裸子植物茎的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相似,初生 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柱三个部分,有形成层,
能进行次生生长。
与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1.木质部有管胞构成 2.韧皮部有筛胞构成 3.树脂道
根、茎、叶的结构和变态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根、茎、叶的结构和变态一、根的结构1、根的生理功能根主要有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及固着植株两大功能,此外还有贮藏、营养繁殖和生物合成等功能。
2、根与根系的类型由胚根直接长成的根称为主根,根的各级大小分支称为侧根。
主根和侧根在植物体中的固定部位发生,称为定根。
许多植物还能从茎、叶和胚轴等上生根,这些根的发生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称为根系。
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明显、粗大、较长,各级侧根依次较小、较短。
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根呈丛生状态,无主次之分。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可分为深根系和浅根系。
3、根尖的结构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由根冠、生长点(又叫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又叫成熟区)四部分构成。
(1)根冠:是包围在分生区外的帽状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起保护分生区的作用,并可分泌粘液,有利于根尖推进生长。
(2)分生区:是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部为初生分生组织。
分生区细胞持续分裂活动,增加根的细胞数目。
(3)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产生大液泡。
后部分化出最早的导管和筛管,是分生区与成熟区的过渡区域。
许多细胞迅速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
(4)根毛区:内部组织全部分化成熟,故也称成熟区。
根毛区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密被根毛。
根毛是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顶端密闭的管状结构。
根毛的形成大大地扩大了根表皮吸收面积,因此,根毛区是根行使吸收功能的主要区域。
(08)1.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但棍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这是因为A.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B.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C.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D.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4、根的初生结构在根毛区或根毛区以上的横切面上,由外向内依次是表皮、皮层和中柱。
实验五 茎的形态结构
髓:位于茎的中心,多为薄壁细胞,杂有少数石细胞。 外围一圈是小型薄壁细胞,这些细胞含有丰富的贮藏物 质,有的含有粘液,因此染色较深,称环髓带。髓细胞 除含淀粉外,还包含有一些异细胞,在这些异细胞中可 见到簇晶、单宁和粘液。
髓射线:内连髓外接皮层的薄壁细胞。 在木质部为1—2列细胞,称之为木射线。 在韧皮部细胞变大,并沿切向方向扩展呈 喇叭状,称之为韧皮射线。
基本组织:表皮和维管 束之间的所有细胞。(因 为没有皮层和髓的界限), 靠近表皮的数层细胞体积 小,排列紧密,细胞壁增 厚并木质化,是厚壁组织, 称外皮层。维管束之间的 细胞为薄壁细胞,细胞较 大,排列疏松,有细胞间 隙。越靠近中央,细胞个 体越大。 通过这两种材料观察:注 意区分水稻茎和玉米茎在 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束内形成层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 间,细胞较小,横切面上呈扁平状,壁薄, 排列整齐。(稍老一点的材料可见到束间 形成层发生。)初生木质部靠近形成层内 方。近中心的细胞较小,染色较浅的是原 生木质部,其外方细胞口径较大、染色较 深的原后生木质部。由此看来,其发育方 式是内始式。(注意与根的初生结构相区 别)。
皮层:蚕豆茎在皮层中,有几种不同的组织, 表皮之内,在其茎的四棱角外为几层厚角组织, 厚角组织之间及之内有2—3层含绿体的薄壁细胞 构成的同化组织,紧接着同化组织的是多层较大 的薄壁细胞,位于相对的两棱角外的薄壁细胞中, 有一团厚壁细胞,即纤维细胞。另两相对应的棱 角外有两束维管束,属叶迹。
维管柱:包括皮层以内的各部。在横切 面上有相当宽的束间区域,将各个维管束 时显地分开。 形成层:包括束中形层和束间形成层 (较老的材料),连成一环。为扁平的长 方形的薄壁细胞。向外产生少量的次生韧 皮部,而向产生较多的厚壁组织细胞,即 次生木质部。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茎)
➢
皮 孔 形
成
➢
椴 木 茎 第 一 年 次 生 生 长 完 成 后 结 构
➢
椴 木 茎 第 二 年 次 生 生 长 完 成 后 结 构
茎的发育模式图
(二)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木本 茎的结构相似,不同在于其木质部只有管胞而 无导管和木纤维,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 同时在次生维管组织中有树脂道
成刺,具有保护作用。常位于叶腋,由腋芽发 育而来
4、肉质茎(fleshy stem):
一些植物适应干旱 环境,叶退化,而茎肥 大多汁,呈绿色,不仅 可贮藏水分和养料,还 可进行光合作用,如仙 人掌
(二)地下茎的变态
1、根状茎(rhizome): 匍匐生长于土壤中,外形与根相似,但有
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叶和腋芽,腋 芽可长成地上枝,同时在节上产生不定根,如 竹、莲等。
的分蘖称二级分蘖,…… 分蘖发生在第几节上,称为第几蘖位 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
二、茎尖及其发育
(一)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茎尖从顶端开始可分为: 分生区:由原生分生组织和 初生分生组织构成 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区域 成熟区:各组织已基本分化 成熟,形成茎的初生结构
(二)叶和芽的起源
1、叶的起源 ★ 叶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 ★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原基发生在分生 组织表面第二或第三层细胞(单子叶植物由表层 发生) ★ 这些细胞平周分裂在茎侧面形成突起→叶原 基
第二节 茎
一、茎的基本形态
(一)茎的外形
常呈圆柱形,顶端着生顶芽,旁侧着生腋芽 茎上还着生有许多叶子,着生叶和芽的茎称 为枝条 叶子和芽着生之处为节,相邻两节之间的一 段为节间
木本植物的枝条,叶片脱落后留下的疤痕, 称叶痕。叶痕中的点状突起是枝条与叶柄间的 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称束痕。
茎的生理功能与发育
4.鳞茎: 呈球状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为鳞茎盘, 盘上生有许多肉质肥大的鳞片叶,顶端有顶芽,鳞片 叶内生有腋芽,基部具有不定根。 鳞茎可分为无被鳞茎和有被鳞茎,前者鳞片狭,呈 覆瓦状排列,外面无被覆盖,如百合、贝母等;后者 鳞片阔,内层被外层完全覆盖,如洋葱、大蒜等。
(二)地上茎的变态:
(1)叶状茎(叶状枝) :植物体的一部分茎或枝变成绿色 扁平叶状,代替叶的作用,而真正的叶则退化成鳞片 状、线状、或刺状,如天门冬、仙人掌、竹节蓼。
某些双子叶植物的茎和根状茎除了形成一般的正常构造外通常有部分薄壁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转化成形成层通过这些形成层活动产生多数异型维管束形成了异常构造
植物的器官 第二节 茎 -------茎形态与显微构造
一、茎的形态和类型 二、茎的变态 三、茎的内部构造
一 、 正常茎的形态
(一)茎的外形 (二)芽及其类型
② 依芽所形成的器官发展性质不同分 A.叶芽(枝芽):发育成枝与叶的芽 B.花芽:是花的原始体,发育成花与花序 C.混合芽:同时能发育成枝叶与花或花序的芽(苹果、 梨、牡丹) ③ 依芽鳞的有无分 A.鳞芽:外面有鳞片包被的芽(杨、柳、樟、桑),又 称被芽。 B.裸芽:芽外无鳞片包被(草本植物多,木本的吴茱萸、 枫杨、木本多为热带种类) ④ 依芽的活动能力 A.活动芽:正常发育的芽,当年形成当年萌发或次年萌 发。 B.休眠芽(潜伏芽):长期保持休眠,适当时候打破休 眠,有利于更新复壮。老茎开花——紫荆、山麻杆
(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
(2)表皮始终存在,其下方有厚壁组织存在(禾本 科)。
(3)表皮内侧为基本组织和散布其中的有限外韧型 维管束。 (4)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
2.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特点
植物学实验报告—茎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茎的形态结构与发育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了解枝与芽的形态和类型。
3.掌握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4.掌握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5.了解木材三切面。
6.学习徒手切片方法。
7.观察茎尖的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
8.了解分枝和分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3.茎是维管植物地上部分的骨干,上面着生叶、花和果实。
它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
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茎上着生叶的位置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
茎顶端和节上叶腋处都生有芽,当叶子脱落后,节上留有痕迹叫做叶痕。
这些茎的形态特征可与根相区别。
由种子植物中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
4.芽是尚未发育成长的枝或花的雏体。
芽的组成。
芽是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及基叶原基、腋芽原基、芽轴和幼叶等外围附属物所组成。
有些植物的芽,在幼叶的外面还包有鳞片。
花芽由未发育的一朵花或一个花序组成,其外面也有鳞片包围。
芽由五部分构成:芽轴、顶端分生组织、芽原基、叶原基、幼叶。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杨树三年生枝条、大叶黄杨芽、棉植株、石竹、丁香植株、松或杉等枝条、梨茎尖纵切片、菊芋(或向日葵、葡萄)茎横切片、小麦或玉米茎横切片、玉米或高粱等幼茎、椴树茎横切片、松茎横切片、水杉(或其他裸子植物)茎三切面切片和木材三切面段木。
根茎的类型和变态
茎的功能
• 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 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 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 茎上着生叶的位置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叫节 间??茎顶端和节上叶腋处都生有芽!!当叶子 脱落后!!节上留有痕迹叫做叶痕??这些茎的 形态特征可与根相区别??
茎的生长习性
茎的变态
• 三、根状茎 • 多年生植物地下茎的变态!!其形状如根!!如
芦苇、莲、毛竹??特征:【一】长在地下!! 以水平横向的方式生长!!【二】根茎上有节!! 节间!!在节上也长叶!!叶通常呈薄膜状或鳞片 状!!不呈绿色!!包围在节上?? • 四、块茎 • 地下茎的末端膨大!!形成块状体!!如马铃薯 、菊芋??在块茎上同样可看到茎的特点!!如 有节、节间、退化的小叶!!以及顶芽、侧芽等 ??
茎的变态
• 五、鳞茎 • 茎变得非常短!!呈扁圆盘状!!外面包有多
片肉质化的叶!!如洋葱、大蒜、百合等?? • 六、球茎 • 地下茎先端膨大成球形!!顶端有肥大的顶
芽!!侧芽不发达!!具有膜质【或鳞片状】叶!!
节和节间明显可辨??如荸荠【bíqi】、慈菇
、芋艿、番红花、唐菖蒲和香雪兰等?? • 七、叶状茎 • 茎呈叶片状并代替叶的功能??如蟹爪兰、昙
有固定位置的根?? • 三、根系 • 直根系:主根特别发达、粗壮!!垂直向下!!与
侧根有明显区别?? •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在基部
产生许多粗细相似的须根??
根的功能
• 一、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和养分!!并把它们输导 给植物地上部分供生长发育??
• 二、固定和支持植株 • 三、合成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有组成蛋白质
• 有少数植物!!在同一植株上直立茎和匍匐茎两者兼有 !!如虎耳草、剪刀股??通常主茎是直立茎!!向上生 长!!而侧枝发育为匍匐茎??
茎的形态与变态
功能:变态茎 具有吸收、贮 藏、繁殖等功
能
实例:仙人掌 的刺、葡萄的 卷须、洋葱的 鳞茎等都是变
态茎的例子
04
茎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扦插:剪取枝条进行扦插,形成新的植株 压条:将枝条压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 分株:将植株的根、茎、叶等部分分离,形成新的植株 嫁接:将一株植物的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上,形成新的植株
茎的形态与变态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茎 的 基 本 形 态 03 茎 的 变 态 04 茎 的 繁 殖 方 式 05 茎 的 应 用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茎的基本形态
茎的组成
表皮:保护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维管束:输送水分和养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皮层:支持茎的直立生长
地上变态茎
茎的形态:直立、 匍匐、攀缘等
变态茎的类型: 肉质茎、块茎、 球茎、鳞茎等
变态茎的功能: 贮藏水分和养分 ,繁殖新个体
变态茎的生态适 应性:适应不同 环境,提高生存 能力
变态茎的适应性和分类
适应性:变态 茎可以适应各 种环境,如干 旱、高温、低
温等
分类:变态茎 可以分为地上 茎和地下茎, 地上茎包括茎 卷须、茎刺、 茎钩等,地下 茎包括块茎、 鳞茎、球茎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点:可以快速繁殖,不受季节 限制,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应用:广泛应用于花卉、果树、 蔬菜等作物的繁殖。
05
茎的应用
园艺植物的茎的应用
药用植物的茎的应用
食用植物的茎的应用
蔬菜:如芹菜、莴苣、胡萝卜等,茎部可食用 水果:如苹果、梨、香蕉等,茎部可食用 粮食: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茎部可食用 药材:如人参、当归、黄芪等,茎部可入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茎的初生构造
单子叶植物
甘蔗茎横切
表皮 绿色组织 基本组织 维管束
单、双子叶植物茎结构比较
表皮 表皮 形成层 维管柱 髓 皮层 维管柱
木质部
韧皮部
双子叶
单子叶
茎的次生生长
形 成 层 活 动 模 式 图
2、 次生结构 形成层活动产生的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活动 束中形成层 束间形成层
不定芽
枝芽 花芽 混合芽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 髓腔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周皮 次生韧皮部 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4 茎的次生结构
5 茎的变态
芽
云 南 含 笑
云南含笑的休眠芽(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芽), 又是鳞芽(有芽鳞包被)又是腋芽(叶腋生)
芽
冬 青 枝 芽
幼叶
茎尖
花芽
紫 薇 花 芽
(2) 气生根 支柱根、板根
攀缘根
呼吸根
寄生根
3、 叶的变态 (1) 苞片和总苞片
(2)叶刺(小檗) 托叶刺(洋槐)
(3)叶卷须
叶状柄
(4)鳞叶
(5)捕虫叶
作 业
1、 观察并绘制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 造和次生构造图(植物任选),加标注。 2、列举你观察认识的6种根茎叶变态 名称及其代表植物中文名、并简述该变 态器官特点。 3、了解 Epidermis, Bark, Periderm 的区别
茎尖
茎 尖 切 片
茎的解剖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 初生结构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维管束 髓 髓射线
向日葵茎横切
茎横切部分放大
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
表皮细胞 表皮 气 皮层 初生韧皮部 维管束 形成层(束间、束内) 初生木质部 内始式 孔
维管柱
髓 及射线
茎的初生构造
团花树茎发育图
束间形成层 束内形成层
单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茎的次生构造
次生韧皮部
形成层 髓 次生木质部 皮层 表皮
椴木一年生茎横切
茎的次生构造
三年生椴木茎
表皮 皮层 次生韧皮部 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茎的次生构造
松茎三切面
切向
横向
纵向(径向)
茎的次生构造
横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刺槐茎
切向
径向
茎的生理功能
输导作用:向上承载叶,向下与根系相连
支持作用:支持叶、花和果实 贮藏作用:薄壁组织
同化:有绿色组织
繁殖作用: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
(二)根茎叶的变态 (植物器官形态、结构上 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或具备特定功能的现 象) 1、茎的变态 (1) 地上茎的变态
叶状枝 茎卷须 枝刺 肉质茎
(2) 地下茎的变态 根状茎 块茎
鳞 茎
球茎
2、根的变态
(1) 贮藏根
肉质(肥大)直根 块根
实验用具
显微镜 镊子、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吸水纸等
实验材料
1.新鲜材料: 各种根、茎、叶变态代表植物材料(百合鳞茎、慈姑、马铃薯、仙人掌、 南瓜茎卷须、碗豆叶卷须、藕、胡萝卜等变态器官) 2.永久封片: 茎 (1) 茎的初生生长: 向日葵、蓖麻、椴树幼茎、薄荷茎横切(观察双子叶 植物茎初生构造),小麦、玉米茎横切(观察单子叶植物茎初生构 造) ; (2) 茎的次生生长:椴树、桑树、松树、桦木1年-3年生)横切制片 (3)茎的三切面切片 松茎横切(裸子植物茎结构)
次生木质部
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周皮 periderm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皮孔
树皮 bark:一般指形成层 以外所有结构。包括形成 层、次生韧皮部、周皮及 可能的初生构造残余。 (初生韧皮部、皮层、表 皮哪里去了)
表皮 Epidermis 则来自初生构造
2 裸子植物的结构特点
植物学实验 实验五 植物茎的形态结构 及根茎叶变态
(实验指导书:实验5与实验23)
实验目的
1. 掌握不同类型植物茎的芽与分枝形态观察特 点(讲解); 2. 认识不同类型植物茎及其茎发育各阶段结构 特点:茎初生构造与次生构造观察与分析比较、 年轮; 松茎三切面识别.学会区别表皮 Epidermis、周皮Periderm、树皮Bark。 3. 学会识别和掌握各种代表植物根茎叶变态的 类型和特点。
实验内容
1、各种植物类型茎的结构观察与识别;双子
叶植物茎发育不同阶段茎的结构观察与识别;
2、茎的三切面的观察与识别。
3、根茎叶的变态观察
实验原理
植物器官的概念
茎
茎的外形 茎的结构与发育: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与次生
结构 单子叶植物茎结构
植物器官III——茎的结构观察 茎
定芽 裸芽 鳞芽
1 芽的类型 2茎的分枝特点 3茎的初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