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礁石读后感3篇精选(最新)
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初三范文三篇
![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初三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ce9f6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9.png)
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初三范文三篇《艾青诗选》想必大家都看过这本书,这是一本语言文字通俗易懂但却具思想深度的书,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下面是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初三范文,欢迎大家参考!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初三篇一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
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给人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受。
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
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mdash;mdash;祖国、人民和光明。
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
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
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mdash;mdash;以天下为己任。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
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
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
美!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精选6篇)1
![艾青诗选读后感(精选6篇)1](https://img.taocdn.com/s3/m/683224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c.png)
艾青诗选读后感(精选6篇)艾青诗选读后感(篇2)最近读了《艾青诗选》,诗歌中蕴含着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
擅长绘画的艾青,他的诗歌中体现着“诗中有画”的特点。
比如在《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紫蓝的”、“青灰的”、“绿的”构成了一副美丽、色彩鲜艳的图画。
同时,诗人还注意动静结合,前几句是静的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而“草原上流着……的烟……”这句是动的描写,使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时光流转,斯人已逝,诗情永存。
我有幸读到这本《艾青诗选》,重温慷慨激昂的历史,体会诗人艾青博大深沉的情怀。
这些诗句就像春雨一样润泽着我的心灵,使我感触颇深。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3)时针向前走,在亘古的时光,人们被囚禁在一扇铁窗中,在黑暗的时代,无数的腐朽,卑劣与贪婪在无休止地上演,人们是铁窗内禁锢的灵魂。
而诗歌像白鸽,寄托着被黑暗所奴役着的人的希望。
时针向后走,是无限的希望,当万丈光芒照进铁窗,被黑暗奴役的人们眼睛在闪着光芒,那光明像流水一样流进人们的眼里,让死寂的眼里焕发出欢喜与希望的光。
而诗歌像画册,承载着被光明所笼罩着的人的回忆。
艾青的诗如寒冬里的阳光,照在中国大陆上,照在被黑暗所奴役着的人脸上,是如此的`温暖!他的诗给当时久经压迫的人民带来希望;给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带来动力。
这些诗犹如寒冬里的火把照亮了人们,温暖了大地。
对当时正处迷茫的青年来说,是鼓舞人心的乐曲,是世上最温暖的诗。
艾青以笔为枪,以纸为战场,猛烈抨击犯我中华土地者,以博爱之心真实反应出农民的不易与艰苦。
他的诗像一把闪耀着万丈光芒的尖刀,刺破了统治社会的黑暗,直击反动派和地主们的心坎。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4)《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选集,是诗人艾青经过“五四运动”写的。
诗歌中,有对人民疾苦的倾诉,也有对战士们奋战的歌颂。
读艾青礁石引发什么联想与思考的作文
![读艾青礁石引发什么联想与思考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ab3b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5.png)
读艾青礁石引发什么联想与思考的作文篇1标题: 读了《艾青礁石》,我思考了很多大家好,我是小明。
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读了一首诗,名字叫《艾青礁石》。
读完这首诗后,我有很多联想和思考,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首诗描写了一块孤零零的礁石,它被海浪一次次冲击,却依旧屹立不倒。
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石头,但它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我读到这里,就联想到了我们班上的小华。
小华身材很瘦小,常常被同学取笑。
可是她从不放弃,总是埋头苦干。
考试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小华就像这块礁石一样,虽然个头不高,但意志力超级坚强。
诗里说这块礁石"在狂涛汹涌之间,独自挺立"。
这使我想起了去年的一件事。
那时候学校组织登山活动,我临阵退缩不敢往上爬了。
就在这时,班里的小刚孤身一人继续向前,终于勇敢地登顶成功。
小刚的精神让我备受鼓舞,就像这块礁石一样,孤独却坚强。
"如果我是一块石头,我将挺身而立"。
这句诗意味着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也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就像爸爸常说的"沙加尔铁人"那样,遇到再大的困难也绝不轻言放弃。
最后一句"蔑视那掌声雷动的人群"让我有点费解。
我问了老师,才知道这是说不要被虚荣的名利所迷惑,要保持高尚的品德。
我立志要像礁石一样,即使将来名利双全,也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保持谦逊朴实的品质。
通过这首诗,我受到了诸多启发和鼓舞。
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生,但我一定会像礁石那样,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将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的人。
这就是我从《艾青礁石》中获得的感悟和思考。
谢谢大家!篇2题目:读《礁石》引发什么联想与思考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了艾青的诗《礁石》后的一些感受和联想。
这首诗描写了一块孤独的礁石在大海中坚持着自己的存在。
虽然礁石被狂风巨浪不断冲击和蚀刷,但它永远屹立不倒,成为大海中一个永恒的符号。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很多事情。
艾青诗选礁石读后感3篇精选(最新)
![艾青诗选礁石读后感3篇精选(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b2c75eca0116c175e0e485d.png)
《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
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
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
此诗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呼号,只有冷静的客观描写,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仿佛诗人只是在呈现一个事实。
在诗人的笔下,"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显然,这"礁石"有着象征性。
它可以是象征为智利的独立与发展而终生呼号的聂鲁达,也可以是象征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还可以是象征"遇到连续的迫害"、"要求生存的权利"(艾青:《艾青诗选·序》)而不畏强权、不息抗争的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
"礁石"象一座动静珠联的雄伟雕塑。
诗的第一节的"扑"打"、"散开",用的虽是动词,但这是写浪,目的是以动映静,突出礁石的坚定沉着从容。
2023年艾青诗选读后感启示作文10篇
![2023年艾青诗选读后感启示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5cfa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8.png)
2023年艾青诗选读后感启示作文10篇艾青诗选读后感启示作文精选篇1晚风徐徐,在如火般娇艳的霞光和落日灼灼地照拂下,一直尘封的《艾青诗选》也显得熠熠生辉。
还曾记得许久以前,偶然翻阅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首首枯涩难懂的现代诗,看得我眼花缭乱。
伴着几首优雅深沉的小曲,我竟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翻开这尘封已久的书卷。
迎面扑来一股书页的清香,虽无香花馥郁的芳香,但有一种高洁的凛然之气。
人们常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确然如此。
艾青诗选带给我的感觉,整体就是一种蓝色的基调。
作者深爱着农民,深爱着土地,因此也深爱着祖国。
这是一个充满爱与悲欢的土地。
他在诗中寄予的意象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土地和太阳。
还在诗中吟咏了农民的苦难与土地的忧伤。
但也不乏诗人对理想的热烈情怀。
记得翻开巴黎这一章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进去,因为这篇文章是很大胆的,不像其他古板的现代诗。
整首诗都是在写巴黎的淫靡不堪与腐败,更是隐晦地写出了法国大革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全篇中写法国巴黎的热闹与繁华,更有一种穷奢极欲的感觉,向我们展示了巴黎是怎样一步步导致法国大革命的产生的。
但是,文中作者的感情十分矛盾,既对巴黎有热忱,同时也带有一种批判。
也消沉地诉说了巴黎人们的痛苦和悲伤。
路易十六缓步登上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一幕,同时也是巴黎重新蜕变的一幕。
也正是侧面反映了祖国土地和人民正遭受的不幸。
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能重新振兴的强烈渴望。
黎明带给我的印象也同样深刻。
黎明的到来也象征着一切晦暗的结束,更是隐喻了作者渴望中华民族能恢复盛况。
又是一曲终了,不知不觉月亮已经高高挂起,普照着大地。
如今的人们活得幸福,活得安康。
也算是圆了艾青先生的一个梦。
伴着点点的星光,怀揣着中华民族永不熄灭昂扬屹立世界的雄伟气魄,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艾青诗选读后感启示作文精选篇2最近,我读了《艾青诗选》这本书。
人们说艾青是“诗坛泰斗”,的确如此,但我更认为他是一名光明使者。
这位光明使者热烈追求着光明、理想、美好的生活,他将这种情感编织成诗,他痛斥世间的黑暗与邪恶,他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投向光明。
礁石读书笔记
![礁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21f43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3.png)
礁石读书笔记礁石读书笔记一《礁石》是一首现代诗,作者艾青,创作于1954年7月。
这首诗中,作者借礁石的形象,讴歌了人们面对挫折的坚强、不懈的奋斗精神。
在诗歌的第一节,作者描绘了海浪无休止地扑打礁石的场景,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海浪的凶猛和礁石的坚韧。
海浪“扑”在礁石上,像是在向礁石发起挑战,而礁石则毫不畏惧,屹立不倒。
这样的描绘,使礁石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在第二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礁石在经受磨难后的坚韧和乐观。
尽管礁石经历了海浪的一次次冲击,但它仍然“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种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礁石的乐观、自信和坚定。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地迎接挑战。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坚韧顽强的生命的赞美,以及对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的深切鼓舞。
礁石的形象正是那些顽强不屈、面对困难仍然坚守的人们的精神象征。
他们面对种种挫折和磨难,都能保持自信和乐观,坚定地走向成功。
总的来说,《礁石》这首诗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礁石在海浪冲击下仍能保持坚韧顽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祖国的期望。
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诗歌的美,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礁石读书笔记二《礁石》是一首现代诗,诗人通过对礁石的描写,表达了对坚韧顽强的生命的赞美,以及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的深切鼓舞。
诗歌中,礁石的形象被描绘得生动而鲜明。
它面对着海浪无休止的扑打,却始终屹立不倒,微笑着看着海洋。
这种坚韧的精神和坦然的态度,让人不禁对礁石产生敬意和钦佩。
在诗歌的描写中,海浪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它们像无数个敌人一样扑向礁石,试图将其吞噬。
然而,礁石却用无比的坚韧和顽强,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住了海浪的攻击。
这种情节的设定,突显了礁石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毫不退缩的态度。
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深沉而崇高的。
它通过礁石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艾青诗选》读后感5篇_读完《艾青诗选》有感
![《艾青诗选》读后感5篇_读完《艾青诗选》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1f6e551bd64783e09122bc8.png)
《艾青诗选》读后感5篇_读完《艾青诗选》有感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带来的《艾青诗选》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一用生命为祖国颂唱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土坡、河岸、颓垣等都在呻吟,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
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读完《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盼望着理想生活的到达。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二时代造梦者所谓国人有梦,则中国有梦。
艾青诗选读后感(6篇)
![艾青诗选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fd86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8.png)
艾青诗选读后感“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
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
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
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
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礁石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
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
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
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黎明__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
艾青礁石读后感
![艾青礁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b2a19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2.png)
艾青礁石读后感《礁石》的主题是社会变革和个体命运。
小说背景设定在中国的乡村和城市,从末代大家族的沦陷到工商业的兴起,再到五四运动的兴起,展示了中国社会上世纪初期的巨变。
小说主要叙述了以小邓为代表的乡村贫民与以贾天云为代表的富商的命运。
小邓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但他具有强烈的意识觉醒,希望通过知识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贾天云则是一个出生在富足家庭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但他对社会的不公和压迫感到愤怒,在大学期间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并积极倡导社会变革。
小邓和贾天云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展开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他们面临的不仅是音乐,还有诱惑、磨难,以及内心的斗争和挣扎。
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展开,展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小说描写了乡村的封建传统和城市的资本主义文化,并通过小邓和贾天云的经历向读者呈现出社会的丑陋和阶级的斗争。
小邓对于乡村贫困和封建压迫的怨恨和痛苦,以及贾天云对于社会不公和官员的贪污腐败的愤怒和绝望,是小说中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这些情感表达了作者自身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深入思考。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也呼应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演变,他们的命运也成为社会变革进程的一个缩影。
此外,《礁石》还体现了艾青作为一位优秀作家的深厚的文学功底。
通过对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艾青成功地展示了小邓和贾天云这两个不同命运的人物在历史变革中的命运轨迹,同时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话的展开传递了深层次的情感。
艾青的笔触细腻,用词准确,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同时,小说中也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隐喻,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和含义。
例如,小说中的“礁石”象征了艰难困苦和抵抗,而小说中的“清泉”则象征了希望和信仰。
这些象征和隐喻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使作品不仅具有故事性,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最后,《礁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个体的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明白了一个人在面对社会变革时应该如何选择和行动。
【推荐】礁石读后感-推荐word版 (3页)
![【推荐】礁石读后感-推荐word版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75118a56bec0975f465e241.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礁石读后感篇一:读《礁石》有感读《礁石》有感袁旗营小学:吴琛嗯,小诗《礁石》五十字左右,很短很短,小诗《礁石》却又很长很长,里面的道理可以一直传下去(来自: : 礁石读后感 ),只要人类在发展这道理也就存在:坚持不懈地最求下去。
把知识比作汪洋大海,这首小诗的不是第一了。
人类自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就已经开始注意到知识的浩渺,知识的无尽,知识的伟大.......不少人都不约而同地用浩渺的大海来比喻无穷无尽的知识。
然而,把孜孜不倦的学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我相信本诗的作者还是第一个。
古往今来,文人们不是把求学者比喻成海边的弄潮儿,就是比成泱泱大海中的一粟。
把求学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现象是何等的新奇,比喻又是何等的贴切。
知识永远学不尽,我们不但要学习,还要坚持不懈的学。
礁石为了读懂大海这部书,读瘦了身体,读出了“满脸皱纹”。
我们也要学它,让知识陪伴我们一生一世,那将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岁月在流逝,而我们却越来越充实了。
像那海边之礁,任凭斗转星移,循环往复无穷,仍在海中顽强地读者海之书。
篇二:《礁石》读书笔记《礁石》读书笔记现实闻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礁石》,把礁石坚韧顽强,不择不饶的精神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你看,面对不休止的海浪凶猛的扑过来,都被礁石踩在脚下,打成碎末、散开??尽管礁石伤痕累累,象刀砍过一样的痛,它还在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这种朴素感人的描写,引发的群众对礁石精神的崇敬,顿使我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精、气、神。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认为应该具有那样的精、气、神:一是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在上班和日常中,经常会碰到某些困难和异常,在这种状况下,首先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
没有不胜的信心和十足的勇气,就不可能战胜困难、解决异常;二是要有不择不饶、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艾青诗选礁石的内容
![艾青诗选礁石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85ff61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9.png)
艾青诗选礁石的内容《读〈艾青诗选·礁石〉有感》艾青的《礁石》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诗里的礁石啊,那就是个顽强的硬汉。
它就立在那儿,海浪不停地扑过来,像一群调皮捣蛋又特别凶猛的孩子,一个劲儿地想把礁石推倒。
可礁石呢,稳如泰山,动都不带动一下的。
这礁石多像生活中的人啊。
你看啊,咱们周围有些人,遇到点事儿就哭天抹泪,像那纸糊的灯笼,风一吹就破。
可还有些人呢,就像这礁石。
生活的海浪不断地冲击着他们,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来,就像那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比如说那些创业者,资金短缺像海浪,市场竞争像海浪,客户的不理解像海浪,各种麻烦事儿一股脑地朝他们涌去。
但是他们呢,就像礁石一样,咬着牙挺着。
这礁石面对海浪的冲击,那就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它没有大喊大叫,没有求饶,就是那么坚定地站着。
创业者们也是啊,在困境里默默地坚守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再看看那些科研工作者,研究的过程中失败就像海浪,一次又一次地袭来。
有时候实验结果和预期相差十万八千里,就好像海浪把你原本美好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可他们没有放弃啊,就像礁石在海浪的冲刷下依然屹立不倒。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调整方案,继续做实验,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像礁石扎根在海底一样。
这礁石又像是咱们国家的脊梁。
在历史的长河中,咱们国家遭遇过多少艰难险阻啊。
外敌入侵的时候,战争就像那汹涌的海浪,企图把咱们国家吞噬。
但是咱们中国人就像那礁石,顽强地抵抗着。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无数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他们就是那坚不可摧的礁石。
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无论战争多么残酷,咱们中国人始终没有屈服。
这种精神啊,就像礁石的精神,深深扎根在咱们民族的灵魂里。
咱们有时候会想,要是我是那礁石,我能做到这样吗?在生活中,一点点小挫折就能让我们垂头丧气。
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工作上被领导批评几句,就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了。
咱们和礁石比起来,是不是有点太脆弱了呢?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礁石的潜力。
艾 青诗选礁石读书笔记
![艾 青诗选礁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83674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f.png)
艾青诗选礁石读书笔记《艾青诗选礁石读书笔记》艾青的诗作,总是蕴含着深沉而强烈的情感,犹如大地的脉搏,跳动着时代与人民的心声。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礁石》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初读《礁石》,便能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
诗中这样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句简洁而有力,“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这仿佛是生活中无尽的磨难与挫折,一浪接着一浪,永不停息。
然而,礁石却毫不畏惧,“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展现出了礁石的强大与坚韧。
它承受着海浪的冲击,却始终屹立不倒。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礁石所经历的沧桑与创伤。
那些伤痕,是岁月的印记,也是战斗的勋章。
但即便如此,礁石“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份微笑,并非是对苦难的无视,而是一种坦然与豁达,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从诗歌的意象来看,礁石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更象征着那些在生活中历经磨难却不屈不挠的人们。
他们或许遭受过命运的重击,或许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以乐观和勇气面对生活的风浪。
艾青通过礁石这一形象,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就像那无休止的海浪。
有时候,这些困难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无助,甚至会在我们的心灵和身体上留下伤痕。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不能被困难所打倒。
正如礁石一样,我们要坚定地站立在那里,勇敢地迎接生活的风浪。
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常常让人们感到压力巨大。
有些人在面对挫折时,选择了放弃;有些人则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
然而,当我们读到《礁石》时,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学会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奋起。
再深入思考,礁石的微笑也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包容和宽容的心态。
《艾青诗选》读后感心得感悟(3篇)
![《艾青诗选》读后感心得感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9805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9.png)
《艾青诗选》读后感心得感悟(3篇)《艾青诗选》读后感心得感悟篇一:这些天无事可做,当书柜看到一层灰铸爱清诗,轻轻刷掉灰尘,翻了几页。
爱清中国蓝色忧郁深深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诗的内涵和这首诗的外套的完美结合。
它通常能够是我的开放,小幽默地描绘它。
在他的诗中,现在有一个安静流动的蓝色忧郁。
我爱爱清的诗,因为诗这种蓝色的忧郁。
是第一个担心和担心的世界,经过音乐和音乐的世界的忏悔精神,锻炼出了诗人对我的大感受;所以痛苦不是因为自己的私人,所以悲伤不是因为自己的利益。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一根嘶嘶的喉咙,这根喉咙被风暴打了;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常含有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
诗人的感情从自己的悲伤出来,会去哪里?中国的土产生了对祖国,人民和光的这样一个答案。
人们的土地被栖息,作为诗人的心的形象自发地出现。
曲元的香草美,杜甫的国家在山川和河流,城市春天深植被。
感觉当花飞溅,恨其他鸟惊。
不是因为时事的艰辛和选择精神逃避,不是因为食物和水果,担心整天吃没有鱼。
也许无处不在,永远不会是一生,但我仍然会站在那里,微笑,看着大海(爱清礁)。
诗人走出了未来的内心,与古国的未来,未来和忧虑。
你不能想象诗人的肩负荷的力量,他想要把更多的责任给世界作为他的职责。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基础的来源。
我爱爱清的诗,因其诗歌充满语言紧张。
爱清的诗经常是上半年或直接的,或者激情澎湃,但往往是诗的最后使用表达方式达到诗的高潮,然后在高潮的窗帘调用。
这经常产生一种已经做出的话,没有感觉,所以留下的声音,三天无休止。
好的!我爱爱清的诗,从爱清的广义;我爱爱清的诗,因其天然天成,有最大的.方式,是深入的文化积累,彻底消化产品;我爱爱清的诗,因为我和诗人一样,爱这片土地和太阳。
《艾青诗选》读后感心得感悟篇二:“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
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
《艾青诗选》初一读后感(精选7篇)
![《艾青诗选》初一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1cb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艾青诗选》初一读后感(精选7篇)《艾青诗选》初一读后感精选篇2有一本“宝藏”,被我挖掘了,它带给我无尽的人生思考——《艾青诗选》。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一本好书,更是在汪洋中的灯塔,指引你前进,奔向诗和远方。
这本书通过描绘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的中国概况,作者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深郁郁地唱出了祖国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反映了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从艾青的文字中,我们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无不感受到了浓烈深沉的爱国情怀。
作者以土地和太阳为意象,讴歌人民,礼赞人生。
《礁石》一篇中所塑造的形象,让我荡魂摄魄。
大海就像是人生中的艰难险阻,礁石就是面对困难仍赴汤蹈火,披荆斩棘的勇士,历经沧桑,风雨,仍坚定不移,微笑面对人生百态。
这不也正是当时的中国吗?中国人民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正是礁石的折射。
《我爱这土地》中,作者将土地比作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将河流比作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悲愤;将风比作人们心中的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与反抗;将黎明喻为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在这片土地上……中国人拼死抵抗到底的牺牲精神,诗人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让我热泪盈眶!爱得深沉,痛得强烈,中国,坚持到底!不管长夜多黑暗,黎明终会到来,彩虹终会现身!艾青先生对祖国热忱的爱,对光明希望的追求,将永远镌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青少年也要用自己的笔杆,对祖国献出自己的爱。
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未来光芒万丈!祖国,我祝福您!《艾青诗选》初一读后感精选篇3艾青的诗是古诗的内涵和这首诗的外套的完美结合。
它通常能够是我的开放,小幽默地描绘它。
在他的诗中,此刻有一个安静流动的蓝色忧郁。
我爱爱清的诗,因为诗这种蓝色的忧郁。
是第一个担心和担心的世界,经过音乐和音乐的世界的忏悔精神,锻炼出了诗人对我的大感受;所以痛苦不是因为自我的私人,所以悲伤不是因为自我的利益。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一根嘶嘶的喉咙唱歌,这根喉咙被风暴打了;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常包含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
2024年艾青诗选读后感(五篇)
![2024年艾青诗选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497d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6.png)
2024年艾青诗选读后感“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
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
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
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
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礁石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
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
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
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黎明的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作文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013d5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e.png)
《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2023《艾青诗选》的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篇1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只能存在于停止前进的地方,而认识却永无止境。
——艾青冬日的雨天,捧一杯暖茶,坐在书桌前,细细品着那本《艾青诗选》,有一道光射入冬日的黑暗中,照亮了前方的路。
“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当艾青在黑暗中度过了三年,光对他的意义也变得尤为重要。
“但是有人害怕光,有人对光满怀仇恨……为了偷窃财富、垄断财富,千方百计想把光监禁,因为光能使人觉醒。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名利、利益、金钱面前,我们也露出了贪婪的嘴脸。
而光,能够帮助我们时刻清醒,召唤我们前进,激励我们,鼓舞我们。
是光,告诉我们: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为社会、为他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才能张开我们有力的翅膀,遨游在人生广阔的天空中。
艾青是一位追光者,他通过笔来唤醒沉睡,麻痹了心灵的中国人民。
他就是一道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因为人们对野味的追求,新型肺炎疫情出现了。
它正在一步一步摧毁着我们的家园,武汉人民为了全国14亿人民,他们停下了旅游的脚步,回家的脚步,外出的脚步。
疫情,会隔离病毒,但它不会隔离爱。
看着那一张张请战书,我不经感叹人民的力量。
所有的医护人员,纷纷申请到达一线作战。
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抗击病毒。
面对疫情,人们捐上百万口罩,药业。
给处于黑暗中的武汉人民送来了一道道光亮。
而医护人员们就是追光者,他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
而我们应该配合他们的工作,才是最大的贡献。
“你们安全了,14亿人就安全了!在防疫赛场上,我们一定赢!感谢为过好这个年正在努力付出的所有人!加油武汉,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感谢这些保护大家的追光者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美好幸福的未来生活。
艾青诗选读后感
![艾青诗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afc8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5.png)
艾青诗选读后感艾青诗选读后感700字1人世间,很多事需要坚持,比如: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克服许多的困难、挫折,这些都是为了将那些不能坚持不懈的、随随便便就半途而废的人拦在成功的大门之外,可能在你准备放弃的时候,成功的大门就摆在你面前,你却默默地离开。
艾青在新中国建立伊始之际,在人们最需要精神鼓舞的时候,他创作了《礁石》,也可以说《礁石》是应时而生,它实实在在的鼓舞了几代中国人。
这首诗写了两个对象,一个是浪;一个是礁石,有两个主要的画面,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另一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浪花。
《礁石》塑造的是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的自身的象征,而且还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也表明我们每一个人就算长期不顺心、不如意,也一定要保持坚强不屈,乐观自信的精神形象。
读这一首诗时,我不由得想到那次体育期末考试,分组时,同学们都想先跑,纷纷挤向第一排,把我给挤了出来,我抬眼向周围看去,发现留下来的全都是能跑的,当时我也挺开心的,因为跑步时,若前面有一个人给你领跑,你就会有个追逐的目标,如果是自己领跑,就没有那种冲劲,就会越跑越慢,耗时过长。
当然,即便有人领跑,也不是就一帆风顺的,那次体育考试中,我跑到第二,一直跟在第一的后面,很快口就开始发干了,口水也是酸的了,脚步越来越沉重,我甚至一度的想要放弃,可是当耳边传来同学们在跑道上奋力向前的脚步声、呐喊声时,我不禁想,身边的同学都没有停,我又怎能停下呢?我一定不能被后面的同学超越!我一定要成功!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行的!最后我如愿成为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同学。
而这不就是《礁石》告诉我们的“做事一定要坚持不懈”吗?放弃有十五笔,坚持有十六笔,坚持与放弃,仅在一念之差,我们要好好把握。
《艾青诗选》读后感2“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
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
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
此诗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呼号,只有冷静的客观描写,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仿佛诗人只是在呈现一个事实。
在诗人的笔下,"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显然,这"礁石"有着象征性。
它可以是象征为智利的独立与发展而终生呼号的聂鲁达,也可以是象征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还可以是象征"遇到连续的迫害"、"要求生存的权利"(艾青:《艾青诗选·序》)而不畏强权、不息抗争的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
"礁石"象一座动静珠联的雄伟雕塑。
诗的第一节的"扑"打"、"散开",用的虽是动词,但这是写浪,目的是以动映静,突出礁石的坚定沉着从容。
第二节用"站"、"笑"、"看"等动词,才是正面写礁石的傲然神态。
这样一静一动,交相辉映,就更突现了礁石不屈不挠、英姿勃发的雄壮美质。
同时,作者又象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和速写大师,他选取最能体现礁石倔强乐观而笑迎风浪的一刹那,寥寥几笔,就活脱脱地勾勒出礁石的不屈雄姿。
第一节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写恶浪"无休止"的"扑",是为了反衬出礁石的坚定、顽强的抗争性格。
第二节通过正面抒写礁石的外貌、神态,活画出它的百折不回、乐观从容的伟大形象。
这样一侧一正,便在人们的心目中矗起了一座无比坚定沉着的英雄形象。
同时,此诗在写作手法上,还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
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
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
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
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不曾溅泪,鸟亦
不曾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
此诗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
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依旧富有活力,时光飞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孕育滋养了几代人,经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但他却对异乡疆域的北方充满热爱。
读着他的《北方》,仿佛已置身于苍茫的北国土地上,厚厚的黄土地给我带来沉重感,我只身站在无垠的荒漠上,望着从更远的北方吹来的无情的风,正肆虐地带来贫穷与饥饿,当时的风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却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冰凉。
远处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都在呻吟,感叹这个时代的悲哀与不易。
我最终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是些什么,是无奈,是痛苦……那种从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光明社会的企盼。
《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
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
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
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
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
“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
”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
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
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
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