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今大学生助人为乐状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志愿者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者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者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中。

为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动机和体验,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现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报如下:一、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大学生表示曾经参与过志愿者活动,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每年都会参与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

他们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涵盖了教育支持、环保、社区服务、慈善活动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教育支持和社区服务为主。

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与年级、专业、家庭背景等因素并无明显相关性,表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动机分析。

在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他们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动机包括,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课余生活、结交朋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等。

其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是最主要的两个动机,这也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初衷相符。

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也是他们持续参与的重要动力。

三、体验感受。

调查中,我们还对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进行了深入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对于自己的志愿服务体验感到满意甚至是充实和愉悦的。

他们认为通过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在志愿服务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时间安排、沟通困难等,但他们依然愿意坚持下去,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坚韧和毅力。

四、建议与展望。

最后,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其次,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引导,提升他们的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机制,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和安全。

大学生做好事调研报告

大学生做好事调研报告

大学生做好事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作为大学生,我们一直被教育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做好事的现状及其影响,在近期,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做好事的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频率和规模。

2. 探讨大学生做好事的原因和动机。

3. 分析大学生做好事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数量达到1000份,覆盖了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

问卷包含了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

调研结果分析1.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频率和规模根据调查结果,超过80%的受访者参与过公益活动,其中超过60%的大学生每学期参与过一到两次的公益活动。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

2. 大学生做好事的原因和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引导。

另外,许多大学生也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3. 大学生做好事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大多数受访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对个人成长非常有益,可以培养爱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大学生做好事也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提高社会关注度,并且增强社会凝聚力。

结论与建议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大学生做好事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对于大学生做好事这一行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鼓励大学生加入公益志愿者队伍,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

2. 在大学课程中增加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加强大学生做好事的宣传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4. 支持学生发起和参与社会公益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相信大学生做好事的热情和影响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激发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期待大学生的参与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1. 王小明,& 张立,(2020)。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研究。

《社会学研究》,25(3),45-67。

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本次研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研网站“问卷星”为问卷调查平台。

通过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普遍热情较高,目前的大学生支援服务活动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情况问题建议前言:志愿服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产物,大学生是当今中国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用自己的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需要帮助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的帮助。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办法,我们以调查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为实践主题,问卷发放时间为从7月28号到8月18号,收集了119份有效问卷,深入调查了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

一: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情况1、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与对志愿服务意愿图1 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图2 参加过,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志愿服务图3 未参加过,是否愿意开始参加志愿服务图4 大学生应不应该参加志愿服务志愿活动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再不记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

调查显示,多数被调研对象在校学习期间都有过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

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占到70.21%,没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仅有29.79%。

在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同学中,有86.36%的同学愿意继续参加志愿服务,不确定的人数为13.64%。

在没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同学中,愿意开始参加的同学有78.57%,不确定的有21.43%。

而且在所有被调研对象中有89.36%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参加志愿服务。

由此可见,当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与认可。

2、从事的志愿服务情况图5 每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时间图6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图7 利用什么时间参加志愿活动上述几图反应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情况。

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引言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培养和践行见义勇为的精神。

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在面临见义勇为时的行动。

一、见义勇为的定义和重要性见义勇为是指在面对他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或遭遇紧急情况时,主动采取行动去保护他人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行为。

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见义勇为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见义勇为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他们普遍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勇敢和无私的行为,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并且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概念存在模糊和不清晰的情况,他们认为见义勇为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与自己无关。

三、大学生在面临见义勇为时的行动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在面临见义勇为时愿意采取行动。

他们认为见义勇为是每个人的责任,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面临见义勇为时会犹豫或选择放弃行动,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和后果。

这表明大学生在见义勇为行为上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矛盾。

四、大学生见义勇为的障碍和解决办法在调查中,大学生提到了一些见义勇为的障碍,如担心个人安全、缺乏法律保护和社会舆论压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见义勇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法律保护和支持。

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树立见义勇为的正面形象,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结论大学生见义勇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动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大学生在面临见义勇为时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矛盾。

为了促进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发展,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法律保护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等措施的支持。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篇3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篇3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篇3一、调查背景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的援助。

在自觉、自愿基础上,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大学生实现了自身价值,培养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能力等整体素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可见,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开展好此项活动意义重大。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直接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大学生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理解、心态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力度,丰富动员方式和手段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三、调查范围与内容(一)调查总体定位在广州高校大学生这个群体,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专业类别方面,尽量涵盖几大主要的专业类别,如经管类,理工类,文史类。

在年级差别方面,排除了应届毕业生,即正在找工作的同学,准备考研及出国的人基本不在此调查范围内。

(二)调查内容本调查主要针对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志愿服务的类型、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实施调研。

四、研究方法(一)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两种方式。

(二)抽样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方式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首先通过我们联系熟悉的学生群,对他们实施调查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学生群,让他们帮忙对其进行调查或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篇2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篇2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篇2据上级妇联“立足基层,面向家庭,看每一天,一丝不苟,不断发展”基层应该是妇女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

然而,受经济基础、社会资源分布、志愿者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层妇女志愿服务任重道远。

我们就如何继续做好基层妇女志愿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妇联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基层妇女志愿服务建设我市有10个乡镇,175个行政村和社区,建立了350个妇女志愿服务队。

每个小组由妇联干部带队,成员有村女干部、村财专家、个体从业人员、教师、村社女代表等。

妇女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女性,贡献社会”为此,通过加强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等妇女权益的了解和研究,妇女工作通过妇女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农村和社区的千家万户,为她们提供婚姻法律咨询、健康咨询、计划生育指导、妇女权益保护等活动,调解邻里数百起纠纷,解决家庭矛盾,更好地发挥妇女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与此同时,妇女志愿者团队积极参加节日的各种庆祝活动,组织团队表演舞蹈和秧歌文艺活动,充分展示了基层妇女对生活和军官的激情,丰富了基层妇女的文化体育活动。

二、发展妇女志愿服务的经验1、做好女性志愿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女性志愿者工作已经进入基层,很多人不了解。

“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当我不能完成自己的事情时,我怎么能有时间帮助别人呢?有很多人会想到利己主义。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妇女志愿服务,乡镇妇联牵头组织了妇女志愿服务示范队,深入基层,维护村民、居民和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看望丧偶老人,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在各地广泛宣传妇女服务的先进模式和范例。

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女性志愿者队伍,奉献爱心给社会和他人,千方百计扩大女性志愿者服务团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丰富妇女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立足基层乡镇民俗,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利用节假日安排妇女志愿服务队开展广场舞等艺术表演,创新妇女志愿服务内容和新鲜感。

通过建立“女性之家”还有“女权保护服务站”帮助妇女捍卫自己的权利,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

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研究(终稿)

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研究(终稿)

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课题负责人:学号:学院、专业:年级、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2010 年12 月10 日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研究内容摘要:最近社会上频繁出现“助人为乐抑或见义勇为反被诬陷”的现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品质正在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在他人需要帮助之时不伸出援助之手。

社会风气逐渐冷淡,社会道德逐渐滑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生作为承接社会关系的中间力量,他们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价值取向如何对于当前以及以后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如何更好的让大家变不敢伸援手为积极伸援手,如何更好的优化我们的社会风气都值得研究与解决。

要想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就需要我们大家彼此多些信任,学会感恩,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大学生社会风气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社会调查概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品质、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两种精神都是从自身出发,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维护他人或集体的利益,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论语·为政》中写到:“见义不为,无勇也。

”明朝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第14回也讲到:“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被多次强调,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公民道德建设。

而助人为乐与见义勇为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当代社会也同样备受关注。

在以"和为贵"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本精神所体现的道德关系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

二者的相似点在于维护他人利益的目的,而不同点在于在考虑他人或集体利益的同时对自身利益的取舍程度。

“助人为乐”是指在自身利益有保障的情况下不自私不自利,分享自己拥有的东西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以期达到共同进步。

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精神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精神的调查报告

目录一、导言 (3)1.1、小组情况 (3)1.2、调查背景 (3)1.3、调查目的 (4)1.4、调查步骤 (4)二、主体 (5)2.1、前言 (5)2.2 调查结果 (7)2.3 参考文献 (10)三、小组心得 (10)3.1 心得汇总 (11)3.2存在问题 (11)一、导言1.1、小组情况讨论时间:2019年4月25日地点:13-205小组组长:曹园园小组成员:钟格贤、张玮、曹业威、张晓佳、陈植、温玉满、靳智超小组分工:本组所有成员搜集照片;曹业威、张晓查询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曹园园负责调查问卷;李冰冰、张玮负责调研报告;钟格贤、温玉满负责ppt;陈植、靳智超负责拍照、摄像。

1.2、调查背景“为人民服务”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思想。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

张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从毛泽东当时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应当说,这是对革命军队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要求,是对广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语言。

“为人民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毛泽东经典著作《为人民服务》还被选为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成为教育下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少先队员的有力思想武器。

大学生对社会关爱行动的参与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关爱行动的参与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关爱行动的参与调研报告【正文部分】1. 背景介绍社会关爱行动是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的行为。

这些行动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环保、扶贫、教育支持等,并通过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方式,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心。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关爱行动的参与情况,并探讨其参与的原因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参与情况的调查结果在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表示曾参与过社会关爱行动,如志愿服务、募捐活动等。

其中,环保类活动是最受欢迎的项目,占比达到55%;其次是扶贫类活动,占比为30%;教育支持类活动占比为15%。

3. 参与原因的分析对于为何选择参与社会关爱行动,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社会关爱行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社会责任感: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参与关爱行动来回报社会、关心他人,并履行自己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 个人成长:75%的受访者认为,参与社会关爱行动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意义和成就感:60%的受访者参与社会关爱行动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获得帮助他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4. 参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参与社会关爱行动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访谈中,许多受访者表示,通过参与关爱行动,他们获得了以下收获: - 提升社交能力:通过与志愿者和受助人的互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加善于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 培养责任感:参与关爱行动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完成自己的义务,大学生能够培养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拓宽视野:参与社会关爱行动使大学生接触到各种社会问题和困难,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 培养团队精神:许多关爱行动需要团队协作,参与者通过与队友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5. 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关爱行动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树立社会责任观念:大学生参与社会关爱行动,为其他学生树立起了榜样,促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调查报告小组题目:大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者的认识与支持情况调查组员:肖蕴超,胡超,骆符强何丹,黄哲媛,袁瑛班级:2014160711指导老师: 任贵华目录问卷调查——————————————1 调查统计表—————————————2 调查报告——————————————3 调查结果——————————————4大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者的认识与支持情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为了全面掌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更好地了解广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我们诚挚地期待您完成以下调研。

本次调研不记名,答案无对错。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客观地填写这份问卷。

谢谢您的合作!单选题1. 您的性别是:A男 B女2.您的年龄:__周岁3.您的年级:()A 大一 B大二C大三4.您是否喜欢志愿者服务活动?()A很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E很不喜欢;5.您以前是否有参加过志愿服务工作?()A 有,参加了很多次;B 有,参加过一两次;C 没有,但有想要参加的意愿;D 没有,一点也不想参加。

6.您周边的同学是否为志愿者?()A 是的,有很多;B 是的,不过不多,只有一两个;C 没有,一个也没有;D 不是很清楚。

7.您是通过什么途径参加志愿者活动?()A.学校社团和协会的组织;B.自己上网或主动去了解;C周围同学的介绍;D没关注此类活动。

8.您周围的志愿者大都持怎样的态度?()A积极,会主动留意这方面的信息;B有机会才参与;C想做但没有机会;D做不做都无所谓;E麻烦,厌倦。

9.您对参加志愿服务的态度是:A积极,会主动留意这方面的信息B有机会才参与C想做但没有机会D做不做都无所谓E麻烦,厌烦10.您认为当一名志愿者,最应该具备什么素质:()A.专业知识完备,可胜任工作;B.交流能力好;C.应变、处理能力强;D.甘于奉献的精神11.您希望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分布是怎样的呢()A集中一段时间参加B时间分散但比较有连续性的参加C两种都有12.您希望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是()A 2小时以下B 2—4小时C 5—8小时D 8小时以上E 不固定13.您想利用什么时间参加志愿服务()A双休日 B课余时间 C节假日(包括寒暑假)D只要需要、什么时间都行 E其他____14.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最期望获得()A政府部门给予的证书或称号B学校的德育评分奖励C亲友、社会的支持鼓励D新闻媒体的宣传E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多选题15.您认为大家不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是什么?()A 想去,但自己的时间不多,怕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B对志愿者活动完全没兴趣,认为志愿活动只是单纯地付出,一点收获也没有;C报名参加但未入选,或者没有/缺少相关的志愿组织、团体;D还没碰到感兴趣的项目;E缺乏对志愿者的专项法律、法规保障,权利义务关系的了解。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道德素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社会公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50 份。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

一、调查结果1、文明礼貌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够使用文明用语,尊重他人,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语言粗俗、行为不文明的现象。

例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等。

2、助人为乐方面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帮助他人,但在实际行动中,真正主动伸出援手的情况并不多见。

当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部分学生存在犹豫不决或选择回避的情况。

3、爱护公物方面整体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和资源。

然而,仍有少数学生存在破坏公物的行为,如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损坏校园公共设施等。

4、保护环境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中仍存在不足。

例如,乱扔垃圾、不注意节约水电等现象时有发生。

5、遵守公共秩序方面多数大学生能够遵守公共秩序,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如食堂插队、在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等情况仍有出现。

二、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不文明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媒体过度渲染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2、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庭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和社会公德的培养。

3、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一、引言助人行为是指一个人愿意主动帮助他人,并且为此行为不求任何回报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助人行为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报告将从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助人行为的背后有着多种原因。

首先,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社会责任教育,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大学生处于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通过参与助人行为,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此外,大学生也希望通过助人行为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获得尊重。

三、原因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社会进步和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认识提升,使得大学生意识到助人行为的重要性。

其次,大学生在校期间多次接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认识到通过助人行为可以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此外,大学生一方面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自身价值观的塑造,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倾向于展现自己的善良和正义。

四、影响大学生助人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社会的整体幸福感。

其次,通过参与助人行为,大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大学生的助人行为也能够激励其他人参与到助人行动当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五、对策在促进大学生助人行为方面,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其次,社会应该营造一个尊重和关心助人行为的氛围,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大学生参与助人行动。

此外,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助人活动中。

六、结论通过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助人行为不仅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培养和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助人行动中收获成长与满足。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精选9篇)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精选9篇)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精选9篇)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篇1义务献血,在无私地帮助了他人,给与他人第二次生命的同时,还使自己和家人从中得到了益处。

为了该市的义务献血情况,寒假期间,我对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报告。

据了解,作为人口只有四十多万的小型城市,信阳的血液采集情况有很多可喜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据了解,该市年平均义务献血大约有一万人次,按平均每人每次献血200cc计算,年采血量可达2万cc。

而且根据统计,这一数字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这还不能够满足临床上及紧急用血的需要。

调查对象:大街上的行人,商场中的员工,小区的居民等。

调查结果:一、对义务献血了解多少。

回答“比较了解”的占大多数,“非常了解”的也有一部分人,而“完全不了解”的几乎没有。

二、是否参加过义务献血。

其中参加过的占8%。

三、是否有参加义务献血的打算。

回答是的约占60%。

四、参加义务献血的动机是什么。

其中回答帮助别人、奉献社会的人数最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有条件献一点血,以后万一自己或家人需用血时可以得到方便;另外,还有人以前曾经接受过别人捐献的血,现在以此作为对社会的回报等等。

可见,义务献血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义务献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在我国各地正蓬勃的发展起来,但目前他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例如:一、应进一步加强对义务献血的宣传,内容可以包括:各地献血的整体状况及变化;哪些人群适合献血;适量献血的益处及应注意的问题;献血后的身体保养等。

二、在某些公共场合(如广场等)适当增加采血车的数量,从而使更多打算献血的市民能够就近献血。

三、保证献血者安全献血,不在献血中出现异常状况,献血后不会因采血器具的不卫生而感染患病。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4篇)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4篇)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4篇)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4篇)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篇1不知不觉在工商银行的滨河西里储蓄所里已经近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中我感受到了以前在学校从未有过的感觉,收获到了初涉社会的经历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我在大堂方面的业务知识很是缺乏可以说是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但随着时光一天天流逝,经过所主任和前台的哥哥姐姐们对我的悉心指导和耐心讲解,我对大厅的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日常的实际操作,更加深化了我对这些业务的认识,使我逐渐从不懂到明白,从明白深入到熟练。

在大堂这些天里,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只要自己熟练掌握基础业务,用微笑和真诚去迎接每一位顾客,他们都会真心对待你。

只要你耐心向他们讲解疑点,他们一定会说声“谢谢!个人简历”每次看到客户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并说句简短的“谢谢”两字,我的心里面就感到特别温暖幸福,那时候真是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一件多么开心快乐的事情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好脾气,有时有些客人心情不太好,说话比较冲,即使你对他笑脸相迎,他也会置之不理而且若是业务处理得不够好还会大发雷霆,在大厅里大嚷大叫。

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跟他们争,实在劝阻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或求助于主任或前台人员。

在与社会各种人群接触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了要用灿烂的笑容迎接每位顾客,不同人群要用不同态度和方式去对待。

比如说,对待老人家一定要十分的耐心,无论他们是来询问基金或是查看存折、存单,我们一定要主动迎接上去,哪怕是搀扶他们方便行走休息;而对待年轻人就不同了,有的客户自己很清楚自己要办理的业务需要填写什么单子或凭条,我们就不用太操心解释这方面的问题了,而主要负责将其业务进行分流引领到自动机具上去,以达到缓解排队压力的目的;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就要格外给予照顾和帮助,特别是孕妇、残疾人或办理突发事件和加急业务人员等,对于这些人群要以优先原则为准,争取做到既能照顾他们的同时又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办理业务的进度。

大学生助人为乐调研报告

大学生助人为乐调研报告

大学生助人为乐调研报告大学生助人为乐调研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

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助人为乐的事业中。

本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参与助人为乐的现状及其动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助人为乐的价值和意义。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匿名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问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助人为乐的频率、参与助人为乐的方式、动机和感受。

共有200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研。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助人为乐的频率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个学期都会参与至少一次助人为乐的活动,占比达到78%。

其中20%的大学生每月都会参与,仅有2%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助人为乐活动。

2. 参与助人为乐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助人为乐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募捐活动、义卖、无偿捐赠等。

志愿服务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方式,占比为65%;其次是无偿捐赠,占比为20%;其他方式的参与度较低。

3. 助人为乐的动机和感受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助人为乐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提高自身能力和参与团队合作。

同时,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助人为乐的活动感到充满乐趣和满足感,认为通过助人为乐能够帮助他人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感觉和能力。

四、讨论1. 大学生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助人为乐的活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助人为乐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大学生助人为乐的益处通过参与助人为乐的活动,大学生能够学习到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助人为乐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意识,并提升福利他人的能力。

3. 大学生助人为乐的挑战和建议尽管大多数大学生对助人为乐的活动持积极态度,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报告11 合同主体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合同旨在对大学生助人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大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助人动机、行为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情况。

112 权利义务112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的研究方法和进度开展研究工作。

甲方有义务为乙方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经费、数据资料等。

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的研究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112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乙方有权根据研究需要自主选择研究方法和途径。

乙方有义务按照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研究,并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乙方应定期向甲方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接受甲方的监督和检查。

113 违约责任113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研究资源和支持,导致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及时补充资源或调整研究计划。

1132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研究方法和进度开展工作,或者提供虚假的研究结果,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退还甲方已支付的研究经费,并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1133 若双方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原因无法履行合同,双方应协商解决,各自承担相应的损失。

114 争议解决方式1141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114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5 其他条款115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1152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53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并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合同的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助人为乐社会实践报告

助人为乐社会实践报告

助人为乐社会实践报告【中英文实用版】Report on the Practice of Helping Others as a Social Mission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们在助人为乐社会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

This report aims to summarize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s and insights from the practice of helping others as a social mission.在此次实践中,我们参与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社区服务、支教、环保等。

In this practice, we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community service, teaching assist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re.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我们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如购物、打扫卫生等。

During community service activities, we provided assistance to the elderly an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ir daily lives, such as shopping and cleaning.在支教活动中,我们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传授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In teaching assistance activities, we imparted knowledge to children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and enhanced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在环保活动中,我们宣传环保理念,组织垃圾分类和清理环境。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we promoted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ed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cleaned up the environment.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给予他人帮助,也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大学生助人为乐品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助人为乐品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助人为乐品德调查报告2015.1.7大学生助人为乐品德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手段,对大学生助人的行为类型与助人方式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从而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同时以此报告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进一步地,通过将当代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及助人思想与传统的“助人为乐”思想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普遍价值取向。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以中国政法大学大一学生为主,参与调查的还有部分大二、大四学生。

2.就“走在校园里,会不会接传单?”,69%的调查对象表示“接,发传单的同学很辛苦”,16%的调查对象表示“接,需要从传单获取信息”,9%的调查对象表示“附近没有垃圾桶时不接”而因天冷冻手不接的调查对象仅占6%。

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即使传单信息没用也愿意接传单,比较体谅发传单的同学,可见调查对象中的大部分人认为接传单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

3.就“会不会帮没来的同学签到”,坚决不帮的调查对象仅占9%,而“帮签到”现象也并非如想象中普遍,因为帮熟悉的朋友签到的比例仅占13%,而78%的调查对象是否“帮签到”则视情况而定,其中44%的同学是因为课前“受人所托”才会帮签到,56%的同学则视老师点名是否严格决定是否帮签到,因为现在高校老师签到手段普遍能做到防止代签,因此这部分人群一般是不会帮签到的。

由此可见,至少在大一阶段,签到这种助人行为,虽然存在于大学校园但并不十分普遍。

4.“当你获得一份学习资料,会不会主动与同学分享?”56%的调查对象表示会,25%的调查对象仅在自己的小圈子内分享学习资料,还有19%调查对象会选择私藏学习资料。

这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倾向于与同学分享学习资料,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学习。

5.“同学发的寻物启事是否会帮转”,都会转的同学占40%,而视情况而定转发,帮熟人转和不转的各占20%。

由此可见,同学们还是比较热心的,尤其当其他人请求或当他人丢失比较重要东西时,乐于做举手之劳伸出援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今大学生助人为乐状况的调查报告
11文化产业管理刘玥111307116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

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

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为了解当今大学生助人为乐的状况。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助人为乐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
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

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

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

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