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篇 专题12 人口与环境 考点1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容量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答案:(1)B (2)B
2.(2014·全国卷Ⅰ)右图显示某国移 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国家
日本 美国 中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9 37.2 34.8
17
(1)四个国家中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
A.2010 年~2020 年
B.2020 年~2030 年
C.2030 年~2040 年
D.2040 年~2050 年
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 岁以上老
年人数量/65 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
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
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 比。如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 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1.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中图版必修2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1.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中图版必修2

-36-
(2)类型。
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年轻型——年轻人口比重 大,塔形下宽上尖(如图1);②成年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 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如图2);③老年 型——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 (如图3)。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以及迁移、战争等因素 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型、葫芦 型、圣诞树型等。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
物质和文化生活
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反映
人口与环境
的协调发展,体现人口数量与
社会、经济和 文化发展 的相适应性,同时其对于制定一个国
关闭
第1题.黑,黑龙龙江江省省的的人人口口自自然增长长率率与与全全国国同同期期相相比比,19差95异年最相差小的年份
0是.2(6%,20)00年相差0.36%,2010年相差0.24%,2012年相差0.36%,故2010年
相差A.最20小12,选年B项。B.2010年
关闭
B C.2000年 D.1995年
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人口增 长模式
过渡 模式
“三低” 模式
特点
人口增 长速度
原因
典型 代表
前期:高出生
率、低死亡 率、高自然 增长率;后期: 自然增长率
迅速,表现 为前期加 速而后期 降速
生产力水平提高, 经济发展,医疗卫 生水平提高
印度等 大多数 发展中 国家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应 用
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人口增长模式
• 概念及运用 构成指标Biblioteka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人口“三率”的计算 (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 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 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同期活产婴儿数 人口出生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总人口数×100%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考点二: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A
B
C
1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2
3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知识补充:人口金字塔图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 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 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同期死亡人数 人口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总人口数×100%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 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计算 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高高低 模式
1
传统型模式 2
三低模式 3
以下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处在哪个人口增长阶段?
A
B
C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 T)
重难点2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贫困和不平等
这些国家还存在普遍的贫困和不 平等现象,需要加大减贫力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为人
口合理容量创造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生态 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发展中国家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 发展模式,实现人口、经济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合作共同应对人口问题重要性
03
高度的城市化水平
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非常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人口集
聚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挑战与应对策略
人口快速增长
印度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 口快速增长的挑战,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包括推广 计划生育、提高妇女地位、加强
教育等。
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传统、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会对人
口合理容量产生影响。
04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合理容量现状及挑战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逐 渐提高。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模式(过度型)
发生在产业革命以后,以欧洲为代表。这种类型的人口转 变,带有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性质,带有强制性的 干预。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发达 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转变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 逐渐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 要性,国家政策的调整等
05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人口与环境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人口与环境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人口与环境一、课标呈现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结合史料,结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人口分布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举例气候气温温暖的气候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世界上约半数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地带降水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土壤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大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影响人口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人口分布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区崛起为一座新城市2.人文因素人文因素影响及实例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政治因素战争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版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如二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文化因素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

评估结果
展示该城市人口合理容量的评 估结果,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 用程度和敏感性。
评估过程
阐述评估该城市人口合理容量 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 、模型构建、指标计算等。
政策建议
提出基于评估结果的政策建议 ,包括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等
方面。
03
人口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政策导向、文化传统、宗 教信仰等。
案例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案例选择
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 地区,分析其人口增长模式的转
变过程。
转变原因
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政治文化 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 变的原因。
影响及启示
分析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社 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 及从中得到的启示和经验教训。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 慢。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 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趋 于稳定。
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 条件、教育水平、社会保 障制度等。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水资源、土 壤等。
政治文化因素
对发达地区
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口 老龄化应对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加强 国际人口迁移的管理和服务。
对欠发达地区
应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 度,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以降低死亡率 ,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人口素质。
案例分析:东西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对比
东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已趋向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同时 ,东部地区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原因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原因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的原因一、人口增长1、人口数量变化需要结合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角度进行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单位:‰)2、人口增长模式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发展中国家个别地区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3、人口构成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等方面。

其中,衡量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性别比,即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人口金字塔是一种形象、直观地同时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图像。

①增长型(青年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人口问题:增长过快②静止型(壮年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③缩减型(老年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人口问题:老龄化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政策二、人口容量1、人口容量是最大人口规模;人口合理容量是最合适的人口规模;环境承载力是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2、人口容量的三大特征:①临界性、②相对性、③警戒性。

3、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首要因素)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科技发展水平④人口受教育程度⑤对外开放程度⑥生活消费水平4、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

三、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一是向平原集中,二是向沿海集中,三是向城市集中。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四、人口迁移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灾害)、②经济因素(资源、经济、交通)、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④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婚姻、家庭、宗教)2、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等。

3、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前必背知识点 人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前必背知识点 人口

人口大题专题答题思路1.描述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通常是看图描述)①整体--分布不均匀②规律:X多X少(可以是方位,也可以是地形区等等),从XX到XX人口递增,人口沿XX(河流、交通线等等)分布③极值: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分析某地区人口稠密或人口稀疏的原因?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作答,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等)和人文因素(经济、交通、政策、历史、文化、军事等)3.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运用推拉理论从迁入地的拉力和迁出地的推力两个角度答题,具体推力和拉力有哪些可以参考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或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正面和负面影响两个角度进行答题。

具体对什么方面产生影响,角度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迁出地:有利影响:①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③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①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经济发展缓慢;④耕地撂荒;⑤农业现代技术推广难度大。

迁入地:有利影响: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②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不利影响:①加大了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的压力;②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5.人口迁入地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主要从迁入地的拉力即好处进行作答,包括自然方面((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和人文方面((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等)针对“ 返乡潮”、“ 用工荒”、“ 人口倒吸”、大城市人口增幅收窄、迁入人口减少等一类问题,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来作答。

①大城市产业调整升级,对普通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②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③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④迁出地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⑤可以兼顾家庭,外出意愿降低。

如果题目设问是关于“ 海归人才”、人才引进等一类问题,可以这样回答。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

一人口与环境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集中式: 1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 2 节省市政投资 3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组团式: 1 用地较为分散,各片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2 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条带式或放射状:受特定条件的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道路发展而形成。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

高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
【规律·方法·技巧】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及政策
2.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六大问题
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
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男女性别比达106.30∶100,出
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不仅不利于形成小孩成长的良好性别生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T)
A国
B国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T)
高频考点巧突破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 的人口政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一轮复习(共39张PPT)
世界人口增长
持续性 阶段性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地域性
1.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
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课标
1、分析不同人 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分 布;
考纲要求
考点
1、分析不同人口 (1)人口增长模
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式
及地区分布
(2)人口结构与
2、理解并掌握我 人口问题
国人口增长模式及我
国现阶段人口政策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人口城市与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人口城市与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人口城市与环境前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现象,也关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口城市与环境作为高考地理的重要内容,其知识点广泛且深入。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部分:人口地理1.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 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4. 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5. 人口政策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发展政策人口政策的实施与效果第二部分:城市地理1. 城市化城市化的定义与过程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2. 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商务区(CBD)住宅区工业区城市边缘区3.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系统交通拥堵问题公共交通发展4. 城市问题城市贫困城市犯罪城市环境问题5.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与服务第三部分:环境地理1. 自然环境气候水文土壤植被2.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与技术4. 环境与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结语人口城市与环境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本文档的系统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城市与环境的相关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和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和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与环境考点归纳一.人口的增长与问题1.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1>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3>二战以后,人口迅猛增长,出现了"人口爆炸"。

<4>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

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左右;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净增加人口仍有1400万人之多。

4.人口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1>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么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万 人均消费粮 人均耕地 可承载人 年份
人) 食(kg/年) (hm2) 口数(万人)
2010 3 471
400
0.123 2 587
2015 3 562
450
0.121 2 403
2020 3 654
500
0.120 2 217
3.材料所示山西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
A.人口增加
B.3.7%
C.0.775%
D.0.885%
总计 10 000
10 000 0.81
解析 甲组人口死亡人数:2 000×0.6%+6 500×0.6%+1 500×2.5%=88.5 人,而甲组的总计人口 为 10 000 人,死亡率为 88.5÷10 000×100%=0.88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年龄段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解析 甲组老年人口比例大,表示发达国家;乙组 0~14 岁人口比重大,表示发展中国家。60 岁及以 上人口的死亡率甲组高于乙组。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年龄段死亡率不一定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老年人口。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老年人口的比例高。
下表为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表(含预测)。读表,完成 3~4 题。
人文地理篇
专题十二 人口与环境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容量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一、人口增长及增长模式的转变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 出生率和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特点 ①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 不断加快 。 ②人口增长存在着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 缓慢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很 快 。
命题法 1 人口数量及增长 典例 1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 年 B.1930~1950 年 C.1950~1970 年 D.1970~1990 年
读表(每 1 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 1~2 题。
年龄
0~14 岁 15~59 岁 60 岁及以上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乙
3 500
6 000
500
死亡率(%) 0.8
0.7
2.2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95%
低出生率、低死亡 缓慢,甚至出现 率、低自然增长率 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典型代表
极少数落 生产力水平低下,
后的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差
中国家
生产力水平提高, 印度等大
经济发展,医疗卫 多数发展
生水平提高
中国家
受经济、文化等的 英国等发
影响,人们的生育 达国家
意愿不强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 死亡率 的下降开始的。
发大达多国数家发:展中现国代家型:传统型 (4)空间差异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中国: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 转变
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考虑 的基 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础
人口数量与 生态系统 相协调,与 一定的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适应
仅从 自然资源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
估算
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
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
的角
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某
度 水平压缩到最低所估算 一区域所能容纳的 最适宜 的人口
的最大抚养人口数量
规模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
意义 学意义上的“生 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
解析 山西实际人口数超过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够利用山西以外的 资源的缘故,故提高山西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应扩大开放程度。鼓励人口外迁不现实,降低生活标准不符 合社会文化准则。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关于本考点的考查,高考重在关注人口增长,主要涉及人口数量计数和人口增长模式 判断两个方面。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模式及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
原始型(“高
高出生率、高死亡 —高—低”
缓慢
率、低自然增长率
型)
传统型(“高 高出生率、低死亡
—低—高” 率、高自然增长率
迅速
型)
现代型(“低 —低—低” 型)
B.消费水平提高
C.土地资源减少 D.科技进步
解析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负相关;材料所示时间
段,人均耕地资源减少,但耕地资源总量增加。
4.提高山西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A.鼓励人口外迁 B.降低山西开放程度 C.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 D.宣传节俭,降低生活标准
存”,是一个警戒值 义,是一个合理值
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二者与 制约因 素的相 关性表

注意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不一定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不都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从原始型到传统型的转变是由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是由出生率下降引起的。 3.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 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 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4.同一地区的人口容量不是定值 同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科学技术条件下,其人口容量是不同的。
[解析] (1)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增长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能力,人口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移动 引起)。题图反映该国人口为净迁入,并且移民人口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比例呈正相关。依据移民占总人 口比例等于移民人数占总人口数之比,可计算出各时期的人口数量。1930 年约为 125 百万,1950 年约为 143 百万,1970 年约为 200 百万,1990 年约为 250 百万,该国人口数量持续稳定增长,①图符合,故 A 正确。(2)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的计算。1950~1970 年,移民人数维持在 10 百万人左右,但移民占总人口比 例却有较大幅度下降,说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总人口数在较大幅度增加。依据上题计算出的各年代的 总人口数,以及图中对应的移民人口数量,可计算出各时间段人口增长的数量。如 1910 年总人口约为 90 百万,而移民人口数约为 13 百万,则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数量为 77 百万;再依次计算出 1930、1950、1970、 1990 年的人口数量,可看出 1950~1970 年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 C 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