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中国的气候 教案

初中中国的气候 教案

初中中国的气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气候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国的气候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布。

2.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

2.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3. 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调、风扇等设备,提问:这些设备与气候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的气候。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国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

2. 讲解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干旱气候等。

3. 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的原因:地形、纬度、海陆位置等。

四、课堂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各省份所属的气候类型。

2. 学生分享判断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案例资料,让学生阅读并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2. 学生分享案例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享总结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标注各省份所属的气候类型。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的概念和气候的分类方法。

2.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气象观测。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气候的分类方法。

2.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能够区分和描述中国不同地区气候类型。

4.了解气象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气候等现象,进入气候相关知识的学习。

2. 概念解释(10分钟)由教师介绍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可以通过温度、降水等要素来衡量。

3. 分类方法(15分钟)简单介绍气候的分类方法,偏重于气温、降水量和季节的判断依据,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气候类型。

4. 影响因素(20分钟)通过讲解地球自转、气候带、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针对每一种因素,可以举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中国气候(25分钟)介绍中国气候的分布特点,列举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可以通过PPT 等多媒体方式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6. 气象观测(20分钟)介绍学生如何进行气象观测,包括温度计、雨量计等气象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实操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气象观测的过程。

7.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对气候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实操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图表等方式,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气候相关内容。

五、教学评价1.通过讨论、实操等方式,考察学生对气象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气候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作业等方式,考察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通过课堂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了解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拟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了解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依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根底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渐形成地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打算1.教师打算: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打算:依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设置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了解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刚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根本知识,气候包含哪两个根本要素呢?学生答复预设:气和气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打算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2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2教学设计

A 台湾的火烧寮;B 吐鲁番盆地;C 曾母暗沙;D 海南的莺歌海;
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叫做季风 。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季风气候区域是指能受到
风影响的区域。
2、在我国夏季盛行来自

风,冬季劲吹来自
大陆内部的
风。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
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4、如果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
,如果说推进迅速,且在
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

(二)合作探究
1、读图 2-22: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2)完成下表:

地风
向性

冬季风
夏季风
年月日 (修正栏)
2、季风气候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配有何影响。
A、受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第3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科目教学设计(总:)
课题
中国的气候第 2 课时
课型
主备人
审核人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归纳季风气候的特征,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重点难点 季风气候的成因。
一、课前延伸(准备)
1、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海口;D、上海;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3页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候有特征?
季节。 递减。
(三)当堂达标 1、下列省区中雨季时间最长的是:( )A 海南省;B 台湾省;C 江苏省;D 山东省; 2、世界上大多数的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 ) A 地形复杂多样;B 气候复杂多样;C 季风气候显著;D 国土面积广大; 3、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的影响;B 地形的影响;C 纬度的影响;D 人类活动的影响; 4、下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A 内蒙古高原;B 华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黄土高原;

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教案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与风向,并能据此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综合思维)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能在图中找出两者的大致山脉界线。

(区域认知)3.观察动画演示,了解锋面雨的形成过程,记住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综合思维)4.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逐步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1.我国冬夏季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重点)3.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中国共有5种气候类型,其中东部3种都是季风气候。

什么是季风?为什么中国东部会有典型的季风气候?视频《季风气候》一、季风气候显著季风: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探究一】读图,分析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分别是什么?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自主学习】阅读P39的文字,在P40图上标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山脉分界线。

【记忆】“大-阴-贺-巴-冈”(大饮喝八缸)【活动】对比上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等降水量线重合。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及原因?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承接】因夏季风进退形成的降水多数是锋面雨。

【探究二】夏季风的进退如何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阅读P40文字材料,绘制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路径。

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夏季风强,雨带推进迅速,会导致;夏季风弱,雨带推移迟缓,会导致。

【活动】结合所学,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活动】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4--5月7--8月6--7月9月优点: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气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气候》教案

第二节气候(2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活动一: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1.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且短促。

2.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多冬少。

3.漠河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5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5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5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1[提问]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略[小结] 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面积 1/5人口 1/3稻谷 70%棉花 1/3淡水鱼 60%轻工业产品 1/2工农业生产总值 2/3[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

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

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

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板书]2、“水能宝库”[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

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

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

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学生:听讲、记录课后任务的内容及要求。
时间
5分

教学环节3:新课学习2:分析并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教师:首先,布置本时段的任务: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归纳总结。
学生:首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阅读教科书31页“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参阅27页“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分析、归纳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1)读图、
学生:首先,跟随老师阅读“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气温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解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气温具有大致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大部 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的特点。 然后,听讲、尝试回答问题,体会我国气温分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的大小等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目标
教学目标:运用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运用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运用我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对比、归纳我国气温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运用等温线图,归纳并描述我国气温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运用等温线图,分析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
填表,计算、分析:
地点
纬度
气温
气温分布特点
漠河
7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呈方向延伸,气温大致由南向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月均温在以上,(地形区)的气温较低;漠河与海口的温差约为。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大致南北,南北温差较,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低 温),(地形区)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理8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气候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理8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气候教案

《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4)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

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

”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气候》教学案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气候》教学案人教新课标

《中国气候》教学案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及东西干湿的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其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初步认识中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一些天气、气候灾害。

学法导航:(1)运用对比读图法,比较冬夏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冬夏季风的不同。

(2)列表归纳以上这些差异。

学习重点: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原因2.东西干湿地区的差异3.季风气侯显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通过春节期间我国南北两大城市的居民穿着的差异导入复习。

二、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三、学习方法指导1.读图法:阅读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图,首先要熟悉等温线判读方法,在图上找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值的分布地区,然后计算我国南北气温差值,最后结合我国的位置特点,地形特点简要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的原因。

2.比较法:影响我国的季风包括冬季风和夏季风,通过读图分析,列表比较进行突破四、先学学生看书探究: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原因:五、后教【例1】读图2.2—4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 A、B、C对各线是我国的地理分界线,请分别注明:A. B.C. D.(2)说明下列各地理事物在图中分布的范围:①河流无结冰现象的地区多分布在②以地下水和融雪水为主的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③我国的湿润、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④我国的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例2】秦岭一淮河是我国南方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它还是()A.年降水量400mm以上和以下的界线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D.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界线A BCD【例3】有关我国的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例4】(09山东德城)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部分省份受到雪灾的影响,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激活中考教学网 六、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一人夏季外出旅游,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原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的是() A.哈尔滨——北京 B.昆明——广州 C.广州——拉萨 D.南宁——武汉2.关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在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垂直B.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不大C.由于地势高,我国青藏高原冬季气温最低D.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小强今年8岁,从没看见过下雪,小强最可能出生在下列哪个城市()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海口4.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B .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C .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南北方普遍多雨D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5.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的优良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原因是() A.国土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6.有我国“雨极”之称的是() A.托克逊 B.香港 C.曾母暗沙 D.火烧察7.下列地形区中,全部在十旱地区的是()A.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B.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8.上图中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离海远近不同B.地形差异大C.经度差别大D.纬度差别大9.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我国易出现的实情是()A.南方旱、北方涝B.南方涝、北方旱C.南方北方都旱D.南方北方都涝10.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西亚、北非都在北纬15度至北纬30度的地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和景观相同B.气候和景观不相同C.西亚、北非更凉一些,干燥一些D.西亚、北非更热更湿一些 二、读图分析题11.(4分)读下面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因降水的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干湿情况分布的规律和气候区分布的规律,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进行对比,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祖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难点】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我们七年级学习了降水的相关知识,现在有哪些同学还记得吗?你知道什么是降水吗?降水都有哪几种形式?回答:降水的主要形式有降雨,降雪,冰雹等。

【讲解】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展示:降水柱状图可以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判断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可以用多雨,少雨湿润来描述,如果不均匀需要通过降水数值和月份来判断降水的特点。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反之,等降水量线稀疏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二)新课讲授【板书】中国的降水特征1.降水的空间特征【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观察阅读我国平均降水量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哪条等温线大体上一致?②在图中找到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观察大致通过哪些地方?③观察地图并说出等降水量线的主要延伸方向?④尝试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教学设计
以实物图片了解我南北温差大。
8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
(读图思考)①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②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③七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南北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20分钟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
(读图观察)同学们读图,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学生: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学生: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指的是什么?(学生阅读书中资料回答后,教师补充: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图。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分析气候形成的要素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学习内容
与环节
(第一节课)
学习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时间
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

《气候》◆教材分析本节讲授的内容是我国的气候,包含“气温与降水差异”、“气候主要特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三部分内容,这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极为密切,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到亲切和实用。

但是,中国的气候这节课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这节课又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3、记住几条特殊的等降水量线;4、知道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3、学会分析阅读等降水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认识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2、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课件展示)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课件展示春节期间我国的海南和哈尔滨的差异图,感受南北的温度差异。

初中中国气候的教案

初中中国气候的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使学生理解气候现象的成因,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季风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气候现象的成因。

2. 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

3. 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调和窗户,谈论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气候吗?气候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气候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讲解气候现象的成因,包括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

3. 讲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

三、季风气候(10分钟)1. 讲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引导学生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

2. 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河南省为例,分析其地势特点、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善气候条件来提高农业生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强调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掌握了季风气候的特点。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气候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中国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资料,综合分析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区域认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4.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气候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中国气候特征的成因。

2.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教材、地图册。

2.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成因。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不同季节中国各地的风景图片,如哈尔滨的冰雪世界、三亚的碧海蓝天、北京的秋景等。

2.提问:为什么中国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会有如此不同的景色呢?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差异。

3.引出课题: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

2.新课教学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2.讲解中国气候的两大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3.气候复杂多样:1.结合地图,分别介绍中国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地区。

2.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如气温、降水等方面的差异。

3.举例说明气候复杂多样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季风气候显著:1.展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讲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

2.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源地和性质。

3.通过动画演示季风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

4.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中国降水分布的影响。

2.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展示中国地形图和纬度位置图,引导学生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教案初中

中国的气候教案初中

中国的气候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使学生理解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 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

2. 气候类型图片。

3. 气候现象产生原因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位置和地形。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气候吗?气候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a.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少雨。

c.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e. 高原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地图和气候特点,分析一下这些气候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吗?三、课堂探究(15分钟)1. 讲解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a. 纬度位置: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导致气温差异。

b. 海陆位置: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导致气温和降水差异。

c. 地形:山脉的阻挡和海拔高度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d. 人类活动:生产、生活排放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吗?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 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b. 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茶树生长。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气候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吗?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 强调环保意识,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自然环境罗游疆《气候》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自然环境罗游疆《气候》教学设计

《气候》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气候类型图。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难点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气候对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着重学习了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个气候特征是什么?(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我国的季风气候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学生:雨热同期)那么我国季风气候又分为哪两种气候类型?我国还有什么气候类型呢?(板书)气候复杂多样[讲授新课](投影)《我国不同的气候类型》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从图上,你能发现什么呢?(学生:除了季风气候,我国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和台湾南部及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图中,能否看出我国还有一个什么重要的气候特征?(学生: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或气候复杂多样)(教师板书:气候复杂多样)这个气候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关呢?(学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教师及时表扬)(投影)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和图中四个地点漠河、海口、吐鲁番、五道梁的气温曲线变化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各地的气候特点,进而判断它们各属于我国哪一种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搞清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学生回答)①西北的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 mm,冬季平均气温在-10℃,夏季平均气温在25℃以下)气候干燥、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②西南的五道梁(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说明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区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属于高原山地气候;③东北部的漠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均降水量不足50 mm且集中分布于夏季,冬季均温达-30℃,降水仅10 mm,说明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④南部的海口(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50 mm左右,说明海南岛气候湿润,终年皆夏)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第四节气候的特征
【活动】我们在座的同学天天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气候有切身体会,通过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请你来描述一下北京的气候有哪些特点(也就是说北京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可以知道我们一般从天气的冷暖、降水的多少、风力的大小和多少等几个方面来描述气候呢。气候的要素主要包含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虽然我们每天看天气预报时发现今天和昨天的天气可能有些方面不同,但我们会发现北京今年整个冬季的气候和去年的、前年的冬季气候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气候是一个地区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气候特征
一、气候要素
降水、气温
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三、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物产丰富、生产地域扩大
2.不利影响:多灾害性天气
夏季风——洪涝、台风
冬季风——旱灾、寒潮
【板书】一、气候要素
降水、气温
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投影】“中国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图”
【提问】(1)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图中的植被发生了那些变比?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中国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观图”
【讨论】(1)看图说出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活动】处于大致相似的地理位置,为什么在我国东部与欧洲西部及非洲北部同纬度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呢?
【小结】由于中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受到夏季风与冬季风的交替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我国东部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各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因此形成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投影】“气候叠加示意图”。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同的,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差异显著,同时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因此形成了多种温度带和多样的干湿地区。因此,我国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复杂多样。
【板书】l.气候复杂多样
【投影】“全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演示软件】比较所看到的景观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为什பைடு நூலகம்地处同一纬度的哈尔滨比法国巴黎气温低?同样都濒临大洋,但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比非洲北部降水丰沛?)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前面学习了有关气温和降水的知识,通过前面学习可知:气温和降水将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发生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对于某一地区而言,每一天的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是不同的。但是气温和降水在较长的时期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只要找到并了解气温和降水在较长时期内的变化规律,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就可以掌握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气候的特征”这一节课来研究一下怎样分析和研究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
【活动】日本、韩国、朝鲜是什么气候类型呢?与北京相比气温和降水有何差异?
【板书】 2.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为什么要研究气候的特征呢?那是因为气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演示软件】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
【活动】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是什么?
【板书】三、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物产丰富、生产地域扩大
2.不利影响:多灾害性天气
夏季风──洪涝、台风
冬季风──旱灾、寒潮
【总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外加复杂多样的地形,造成中国气候具有两大显著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我国独特的气候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第四节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综合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2.使学生懂得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分析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
教学媒体
投影:“中国自东向西植被变化图”、“中国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观图”、“全国气候类型图”、“气候叠加示意图”,计算机软件:气候的多样性,季风气候的显著性,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