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终极版
社会体育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体育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体育导论考试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概念和特点:了解体育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历程。
2. 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体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包括身体健康、社交交往、教育培养、经济产业等方面。
3. 体育组织与管理:了解体育组织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体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体育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家体育法规和政策,了解体育与法律的关系。
5. 体育运动与传媒:了解体育运动与传媒的互动关系,掌握体育传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6. 体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体育国际组织和国际比赛制度等,了解体育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7. 体育伦理和道德:了解体育伦理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掌握在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
8.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
9. 体育教育与训练:了解体育教育和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技能。
10. 体育产业与经济: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影响,了解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精华版)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复习资料(整理精华版)一、名词解释(对于某一名词书中可能出现多种定义)1.体育社会学P3: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社会控制P54: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书中没有明确定义,这里是整合起来的含义)。
3.体育文化P123: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4.社会互动P205: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
5.社会竞争P249:所谓社会竞争,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的层面来说,是社会系统内多个相同或相对性质的社会角色及其子系统在共同的时间依照一定的规则,采用和平的方式各自努力追求显然不能共同实现的社会目标,谋求相对短缺有限的同一社会资源(定义一)。
P250社会竞争是社会系统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之间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为争取相对短缺的社会资源或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在相互之间展开的和平较量与争胜活动(定义二)。
6.社会流动P51:是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位置或社会地位的变动过程或现象。
7.社会角色P197: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定义一)。
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定义二,同在书P197)8.集合行为P211:是指人们在暂时的、无结构的、非制度化的社会聚集人群中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共同行为。
分为人群行为和大众行为。
9.体育群体P299:是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自发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10.社会分层P45: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
绪论1.体育的分类:竞技、学校、大众2.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学校教育,一种是社会成人教育。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本属于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
4.社会体育是对实现社会功能结构的研究,终身体育是对人的体育参与的研究,身体锻炼是对实现社会体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5.社会体育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6.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文献阅读法、数理统计法。
第一章第一节1.社会体育:只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社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是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4.娱乐体育: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提哦啊姐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5.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6.体育休闲:指人们怀着自由自在心态,在余暇时间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着特定目的的、不拘于一定形式身体娱乐活动。
7.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1.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①创业阶段(1949-1957)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③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阶2.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原因:①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②余下增多大众体育造成了良好条件③都市化石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⑤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⑥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形式3.当代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①政府重视、依法治体②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③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普及大众体育④千方百计增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⑤重视残疾人体育的开展⑥重视体质与健康监测,推动和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⑦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4.我国社会体育未来发展趋势①由政府走向社会②由人治走向法治③由行政走向市场④由经验走向科学⑤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第二章1.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①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②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③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④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⑤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2.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因素①余暇②生活节奏③生活消费④生活空间⑤行为习惯3.健康: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良好④道德健康4. 生活方式的转变想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①支配余暇的方式缺乏社会指导②电视与网络时代的带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种种困扰5.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社会体育导论总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析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2、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完全安宁的状态3、亚健康是指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4、社会体育参与是扮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杜会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体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进行的有意思、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6、体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体育的基石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对体育在人生中的地位的看法和在价值观中的排序,它是影晌社会体育参与的决定性因素.7、终身体育参与指那些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之后能将体育参与持续到老龄的人6,间断体育参与指社会成员离开体育教育后,因种种原因离开了休育活动,中午或老年后又恢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9、计划就是管理者为具体实现己制定的决策、计算并筹划一定时空内目标实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拟定实施目标的步骤、方法,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一个组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行动指南.10.主动体育参与指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对体育活动和身体娱乐产生浓厚兴趣.自觉自主地坚持体育活动11.被动体育参与指是人们迫于某种壮会压力被迫进入或在特定环境下被卷入到体育中来12,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可分准体育人口和非体育参加者13,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的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14、重复练习法是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祛15,社会团体(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群体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行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层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体育社闭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闭体,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和互益性.16、社会体育企业是指为大众体育活动提供各种体育产品的一类经济部门.他们提供社会体育活动空间,体肖健身与体育娱乐服务、体育用品流通等业务,在经营开发活动中获取利润17、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18、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内容的方法.19持续练习法: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练习者用不大的练习强度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身休锻炼的方法。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类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尺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乎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擀众体冇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
简要的说,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杳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Z间的一种身心状况,也称为第三健康状态。
体育人口:体冇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申身体锻炼、身体娱爪,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体制:体制,顾名思义,是体系与机制的总的和。
体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的责权划分、组织机构、职能配置。
运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运动负荷适宜:运动负荷适宜是指在锻炼身体时,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适度,使之既能满足锻炼着增强体质的需要,又符合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指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的内容方法、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等,应山小到大,山浅入深的合理顺序安排。
持之以恒:持Z以恒的锻炼原则指锻炼者以相対稳定的时间节奏和周期,连续、经常、不间断地从事身体锻炼。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是指根据锻炼打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客观条件及锻炼H的等个人特点,合理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使Z符合实际需要。
第二部分:简答题类我国社会体冇发展简况1创业阶段(1949T957) 2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T965) 3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4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7991) 5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2余暇増多为人众体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都市化是人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社会体育概论》复习材料一、了解相关文件法规1、《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5、《全民健身条例》。
以上是自己上网找答案的二、课本主要知识点(请同学们对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详细内容进行认真理解、记忆)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辖调控社会体育事务的责权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与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单位体育——是指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树立单位形象,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在单位内、行业内或特定区域内单位间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社区体育——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儿进行的体育活动。
保健体育——是指人们自觉运用体育手段,配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性,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健美体育——是利用各种体育手段,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对人地体型和身体姿态进行塑造,以达到现代人体美学要求的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产业——是指与群众体育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产品生产、销售与服务的行业的总和。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指为满足消费者强生健体、娱乐休闲的需求而提供体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经营行业。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析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2、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完全安宁的状态3、亚健康是指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4、终身体育参与指那些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之后能将体育参与持续到老龄的人5、间断体育参与指社会成员离开体育教育后,因种种原因离开了体育活动,中午或老年后又恢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6、主动体育参与指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对体育运动和身体娱乐产生浓厚兴趣,自觉自主地坚持体育活动7、被动体育参与指是人们迫于某种社会压力被迫进入或在特定环境下被卷入到体育中来8、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可分准体育人口和非体育参加者9、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的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10、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11、社会团体(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群体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行动,病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二、填空判断选择题1、在近50多年中社会体育大约经历了创业阶段,马鞍型发展阶段,畸形发展阶段,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和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2、生产方式对体育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制约着人类社会各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性质及特征3、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4、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5、职工体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6、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依据:①人的需要②社会的需要③社会体育自身的功能④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与法律政策7、社会体育参与可以是群体性,也可以是个体的8、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①参与人群的广泛性②参与过程的自主性③参与实践的亲历性④参与形式的多样性⑤参与的非稳定性9、社会体育参与程度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10、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时间划分:终身体育参与和间断体育参与11、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积极程度划分:主动体育参与和被动体育参与12、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强制程度划分:当然体育参与和或然体育参与13、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基本特点:①神形兼顾②动静结合③内外俱练④锻炼与养护结合⑤健身与卫生结合⑥善于模仿向自然学习,创造独特有效的健身方法14、妇女体育的特点:①健身是主要目的②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的体育活动为主③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15、老年体育项目多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为主16、残疾人体育的内容随残疾人的残疾类型、程度、体质状况而定,可以分为一般训练和特殊训练17、社区体育的功能:①促进居民参与②改善居民生活方式③是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18、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 ①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②活动时间早晚为主③活动场所多是非正规的体育场所④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不规范⑤参与主体多为老人和妇女19、职工体育可以分为一般性的单位内的群众体育锻炼和单位间的竞赛活动20、我国在1993年12月,原国家体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度》2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体育的基本法,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基本纲领和总章程22、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以法规性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3、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24、1996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使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在全国城乡开展起来25、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其他10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26、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发布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27、法律方法的特点: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28、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是国家最高的体育行政部门29、《体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体育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
绪论1.体育的分类:竞技、学校、大众2.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学校教育,一种是社会成人教育。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本属于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
4.社会体育是对实现社会功能结构的研究,终身体育是对人的体育参与的研究,身体锻炼是对实现社会体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5.社会体育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6.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文献阅读法、数理统计法。
第一章第一节1.社会体育:只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社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是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4.娱乐体育: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提哦啊姐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5.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6.体育休闲:指人们怀着自由自在心态,在余暇时间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着特定目的的、不拘于一定形式身体娱乐活动。
7.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1.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①创业阶段(1949-1957)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③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阶2.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原因:①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②余下增多大众体育造成了良好条件③都市化石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⑤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⑥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形式3.当代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①政府重视、依法治体②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③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普及大众体育④千方百计增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⑤重视残疾人体育的开展⑥重视体质与健康监测,推动和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⑦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4.我国社会体育未来发展趋势①由政府走向社会②由人治走向法治③由行政走向市场④由经验走向科学⑤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第二章1.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①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②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③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④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⑤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2.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因素①余暇②生活节奏③生活消费④生活空间⑤行为习惯3.健康: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良好④道德健康4. 生活方式的转变想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①支配余暇的方式缺乏社会指导②电视与网络时代的带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种种困扰5.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基础理论复习材料
社会体育指导复习资料1、体育的功能:1健身功能,a 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B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C能促使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
D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E能提高人的适应能力。
F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2 娱乐功能。
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4社会情感功能。
5教育功能。
6政治功能(为国争光,促进国内政治稳定,进行对外交流)7经济功能。
2、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服务。
3、我国体育的任务: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
技能和技术。
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体育活动产生的原因:求食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宗教的需要,娱乐的需要,医疗的需要5、社会体育的内涵:一般是指社会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大众普及性体育活动。
6、社会体育的外延如果按参与人群的职业划分,有职工体育、家庭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按活动分布的地域划分有城市体育、城镇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等;按体育活动的内容划分有现代体育、传统体育;按参与人群的动机划分有健身体育、康复医疗体育、健美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防卫体育。
7、社会体育的基本特点:对象的广泛性、时空的广阔性、目的内容的多样性、组织的灵活性、参与的自愿性。
8、社会体育的作用: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
9、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10、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分为:社会体育指导师、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1、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标志着我国开展的社会体育活动由过去仅为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变为国家的工作。
社会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人口的3个标准:?每周三次 ?30分钟以上 ?运动强度中等以上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增加交往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的要素: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和管理等。
社会体育的地位:社会体育的地位可以概括威:社会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是一种面向社会全天成员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社会体育的功能:?健身、健心功能?休闲娱乐功能 ?社会交往功能?经济功能?体育文化普及功能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我国社会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社会体育学:是研究社会体育的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社会体育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体育这一特定的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内所特有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 社会体育从单纯的政府行为走向社会共同行为 ? 社会体育从公益型走向与公益结合型社会体育从单一目标走向多元目标社会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从单调枯燥走向丰富多彩 ? 社会体育参加者由被动参加转变为主动投入 ? 社会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 ? 社会体育管理呈多样化的格局社会体育的研究方法论, ? 哲学方法论社会体育学的方法论社会体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1封闭型问题的类型 ?是否式?选择式评判式?记号式2、问卷的编制程序 ?明确研究目的 ?列纲要 ?草拟题目问题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修订 ?试测3、设计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 问题的范围 ?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数量?问题的文字表达 ?问题的排列顺序第二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1998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为了更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而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等级划分:?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师第三章筹集社会体育经费的基本途径,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团体投资 ?社会集资负债筹资 ?体育产业开发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性质和分类根据产权性质分类:果果体育产业已经呈多元化状态,其产权性质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含中外合资)和其他。
社会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概论1、社会体育的基本涵义:指职工、农民和居民在余暇时间内自愿参加的、以增加身心健康、娱乐、休闲、交往等多元目地,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2、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共性与个性①共性——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个性——社会体育:非少数人、非某个群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竞技体育:极少数有体育天赋的个体;学校体育:学生群体;②参与性——社会体育:以业余自愿为原则,鼓励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但是不具有强制性。
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是不同层次教育的必修课程,与升学、毕业直接相关,在参不参与的问题上是具有强制性的。
竞技体育:长期、系统、强制性的训练。
③目的——社会体育:目的多元化;竞技体育:最大限度发挥人体潜力,达到运动极限。
学校体育:施以身体与心理教育,培养体格健全的个体。
④内容——社会体育:选择范围广泛,无选择的限制。
竞技体育:以奥运会、全运会等国家级国际级比较为参照物,设置的项目。
学校体育:以教学大纲规定的项目为参照,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
3、1995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明确“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组成,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部分,并共同支撑其向前发展。
4、社会体育组成要素:人、时间、空间、财物、信息、管理。
(具体情况分析)①社会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有:1)社会体育活动的参与者2)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者3)社会体育活动的管理者。
②“社会体育--------财”:政府财政投入——公共大众服务;非政府机构(民间资金)投入——私人服务;社会成员个人消费。
③“社会体育--------物”: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1949年时整个中国只有不到5000个体育场地(馆)。
1974年底,第一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我国的各类体育场地(馆)总数增加到25488个。
1980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21万多个。
199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馆达到65万个。
社会体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体育概念一、体育的基本概念(一)体育概念的分类:1、按属性分类: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2、按参与者分类: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3、按实施场所分类: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二)体育的相关概念:1、竞技体育和竞技运动(1)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2)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里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三)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四)健身体育(五)学校体育: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六)社会体育:指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广大群众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七)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构成。
三者的联系:1、都是以身体联系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都要求身体的全面发展,都能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都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相同的二、体育的本质(一)体育本质的概念1、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2、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二)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1、身心互动:身心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的身心关系是确定体育本质的客观依据2、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是体育本质的诉求。
弄清楚人的本质,理性认识并处理好身心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体育本质(三)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1、只有反映一事物与其他另一事物的根本区别的特有属性才是本质属性,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才是事物的本质2、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四)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着便是体育的本质(五)社会生产力决定着体育的发展1、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2、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功能、体育的目的的制定和体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六)体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1、体育运动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2、体育运动可减少劳动者的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3、第二章体育功能一、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概念: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
社会体育管理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篇:社会体育管理复习资料社会体育管理的任务:1.不断增加体育参与者的人群2.建设和改善人们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3.刺激人们的健康投资,发展体育产业4.传播优秀体育文化5.推进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社会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总称,它是实现社会体育管理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我国现行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是处于由政府管理型体制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类型。
社会体育管理制度的概念: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管理社会体育所制定的各类工作规程及其行动准则的总称。
体育资源管理的含义:是指由一定的管理主体为实现体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资源的合理分配而对体育领域内的资源进行开发、配置、使用、评价等诸环节的总称。
体育人力资源乏指体育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或技能,并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已经或可能做出创造性劳动人们的总称。
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直线式、双层式、三明治式当前的体育信息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检索、研究、报道、服务等六个主要环节。
体育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广、精、准的质量要求,即广泛收集信息、快速处理信息、精确控制信息、准确传递信息。
社会体育计划的概念:是指为实现体育工作目标而制定的理论规划及活动方案。
(内容如下):1.工作的目标具体任务2.完成工作的实施起止时间和完成进度3.完成计划的措施和每项工作要达到的标准4.完成工作的步骤、重点、程序5.工作所需的经费预算6.工作所需的场地设施与使用的方法及规定7.制定或执行计划的主体以及执行具体任务时的责任和权限社会体育计划的特征:1.目的性2.先行性3.前瞻性4.普遍性5.时效性社会体育组织结构:1.直线式 2.职能式 3.直线职能式 4.矩阵式社会体育控制:为保证社会体育组织的各项活动按预期计划及目标进行而采取的管理活动。
(过程如下)1.制定标准2.发现偏差3.分析偏差4.纠正偏差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4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
社会体育导论资料
社会体育导论资料1.1993年12月,国家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2001年8月7日,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我国体育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2.社会体育: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锅饭、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5.体育锻炼: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以健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7.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8.余暇体育:人们怀着自由自在的心态,在余暇里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有特定目的的、不拘一定形式的身体娱乐活动。
9.生活体育:20世纪末,提出了体育进入生活方式、体育普遍化、体验生活化、体育生活方式等概念。
10.终身体育: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11.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面健身计划纲要》。
12.社会体育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作用突出表现在:1.是保持认同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的有效手段,是人们消除身心疲劳、保障健康生活最积极的手段;2.是戒除恶习、改善不良社会生活的有力措施;3.体育可以满足人么的多种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4.各种健身娱乐体育可以缓解现在生活节奏给人带来的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克服现代社会中竞争所带来的冷酷、孤独,陶冶人的情操、体验人生真谛;5.社会体育充实了生活时间;6.体育娱乐丰富了人们的社会交往。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社会体育学是研究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体育的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于理解和分析体育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社会体育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体育与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其次,体育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人们可以建立起社会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最后,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体育产业的兴盛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教育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首先,体育教育是培养人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其次,体育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参与集体项目,人们学会了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同时也能培养出竞争的勇气和毅力。
最后,体育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体育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与经济体育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体育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体育旅游等都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体育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用品的生产、体育旅游的发展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支出,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后,体育产业可以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吸引国际关注,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和形象,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
四、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首先,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1.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于管理学、社会学范畴。
他主要研究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原则。
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为在余暇时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与群众体育相比,无特定内涵。
只是由于全民健身更形象化、动作化,更能表达广泛性和参与性,所以更容易形成为群众运动的口号。
5.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集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身体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更本目标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已将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5.体育休闲(闲暇体育):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6.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惊醒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过程。
7.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
2.由人治走向法治。
7. 3.由行政走向市场。
4.由经验走向科学。
8.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因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9.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有规律的早餐、少吃多餐、不吸烟、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控制体重、有规律的锻炼10.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11.体质: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12.亚健康: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8、亚健康原因: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9、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15、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增强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真枪体制,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实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
将社会体育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夸大社会体育资源。
扩大社会体育交流,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16、试述我国社会体育地位和功能社会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基石地位,一方面体现在它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则体现它对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
功能:(1)社会题意身心健康的功能(2)社会体育任务功能(3)社会体育经济功能10、社会体育参与: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文化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地体育行为。
特点:参与人群的广泛性、参与过程的自主性、参与实践的亲历性、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非稳定性参与形式:(一)按强度分: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二)按时间分:终身体育参与和间断体育参与(三)按积极程度分:主动体育参与和被动体育参与(四)按强制程度分:当然体育参与和或然体育参与16、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一)个体因素 ; 1体育态度、观众和需求的因素2个人的身体状况3个人的生活方式4个人的经济条件5个人的社会特征(二)外部因素: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制约因素2文化构筑了社会体育的社会氛围3管理水平是决定社会参与水平的重要因素17、体育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三个条件:每周活动频度在3次以上、每次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强度在中等程度以上)18、影响社会发展的宏观因素:(一)政治:不同的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不同的政治需求就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二)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对体育的投资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三)文化: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文化影响着社会体育的参与形式文化的交流可能改变社会体育态度和内容(四)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把体育项目介绍给受众传播媒介可以培养人们的体育观念传播媒介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传播媒介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消费19、体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权责划分,组织机构职能配置、运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20、体育管理体质分类:(一)政府管理型优点: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实现预期目标缺点:抑制社会对体育的支持和参与限制社会体育发展。
(二)社会管理型优点: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种体育组织内部进行不受外界干扰的有效管理。
缺点:在大局上缺乏有利协调和统一的能力。
(三)综合管理型21、社会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人员。
93年12月颁布《社会指导员等级制度》94年6月实施22、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我们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科学求实的原则:(1)运动负荷适宜(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4)因人制宜23、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内容:24种传统拳、功、操、经、法24、我国传统体健身的特点:神行兼顾、动静结合、内外俱练、锻炼与养护结合、健身与卫生结合、善于模仿动物动作25、康复体育:根据伤病的特点,采用体育手段或机体功能练习的方法,已达到伤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康复类体育活动的特点1.积极主动,康复体育要求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过程,通过锻炼自我治疗。
这样就有利于调动治病积极性,促进健康。
2.系统全面性,康复体育可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改善全身机能,达到增强体制提高抵抗力的目的,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3.自然无害性,康复体育利于人类固有的自然功能作为医疗手段因此一般来说,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在正确进行体育活动时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手段及方法:医疗体操、医疗性运动、我国传统体疗手段、适应性体育活动26、休闲体育的特点:简化内容,简便易行、团结协作,老少咸宜、自主安排,自我调节27、社会活动的练习方法:(一)重复练习法: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而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任意两次之间有严格规定的间歇,中间必须休息和一定的恢复,间歇练习法使练习者不感到累。
(一)持续练习法:在较长时间内,练习者用不大的练习强度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
(二)变换练习法:在变换锻炼的各种环境下锻炼身体练习的方法(三)间歇练习法:在任意两次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间歇,以使锻炼者在间歇时得到的必要休息和一定的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
28、指导方法:(一)讲解法(二)示范法(三)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四)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法29、重复练习法和简写练习法的区别重复练习在两次之间间歇时间的确定是自由的,一般练习者基本恢复,自己不感到累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次的练习,而间歇练习是在练习者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就继续进行下一次练习,在确定间歇时间一般由练习者心率恢复的状况作为评定指标。
运用示范法是应注意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示范动作要正确合理。
3.示范的位置必须使每个锻炼者都可以看清楚4.示范的次数要恰当,示范时机要合适。
保护与帮助法对保护帮助者的要求1.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2.要熟悉动作要求,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正确方法。
3.要了解练习者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
30、老年人体育特点:老年体育项目多以传统的体育养生的项目为主,老年人活动形式以群体活动为主,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强度较低,老年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31、老年人健身体育的指导原则要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要与防病,治病有机结合起来锻炼内容方法要从简,贵在养成锻炼习惯32、社区体育人们共同生活在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要。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33、社区功能:促进体育参与、改善生活方式、实现人文关怀34、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活动场所多样化,以“就近”为主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参与主体多为老人和妇女35、《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95年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开展体育工作的基本纲领和总章程8章56条、分为总则、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保障条件、法律责任、附则3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10月1日《全民健身条例》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一步深化37、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93年12月发布,94年6月实施2001年《社会提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级38、国民体质测定制度1996年发布《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2001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5年一次2000年,我国首次组织全国性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39、《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2002年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
2003年发布《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填空题1.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中,科学求实的原则包括运动负荷适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制宜。
2.康复体育中,常见的传统手段有医疗体操、医疗性运动、我国传统体疗手段、适应性体育活动、3.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法、4.在动作练习中,对保护者和帮助者的要求有高度的责任感、熟悉动作的技术,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方法、要了解练习者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5.根据性别、年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等不同标准,可将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划分为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6.农村体育的特点活动时间的时节性、内容的传统性、体育活动开展的艰巨性、7.影响我国妇女参与体育的因素包括传统女性角色观念、教育水平、闲暇时间、8.职工体育的形式可划分为一般性的单位内部群众体育锻炼、和单位间的竞赛活动、9.家庭体育的特点关系的亲进性、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娱乐性、方式的互助性简答题1.在社会体育活动指导过程中运用讲解法时需注意哪些方面答:1.要做到精讲 2.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