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四、学前教育与科学的关系
(一)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为学前教育的任务、 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医学、脑科学、心理 学等的新发展提升了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 识 (三)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 研究和认识学前教育
五、学前教育与社区、家庭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学前教育机构是社区的组成部分,要适应社区 的要求,为社区服务;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 习俗和人口对学前教育有重大的影响;人口和 人口政策与学前教育业有密切联系 (二)学前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家庭结构对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1.政治权利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2.政治决定教育份额的多少,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
简述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 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文化的定义:广义的 狭义的 (一)社会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 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培养规格、教育的内容 2.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内容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具有保存和传递文化的作用 2.具有选择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3.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
社会政治
社会文化
科学
社区
家庭
• 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简述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 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我国学 期教育 的发展
20世纪初,废科举,确定学制。代表:1904年《奏 定学堂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第一所官办的学前教育机 构-湖北幼稚园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其中,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人全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亲密关系的建立学前儿童最需要的就是爱和关怀。
在家庭中,亲密关系的建立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注意交流方式的恰当和积极态度的培养。
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关怀,也能够在社交层面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交际能力。
二、与同伴的互动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有机会与其他同龄的儿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发展出友谊和互助的品质。
这种与同伴的互动是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幼儿园教师应该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和解决冲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游戏等活动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从而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
三、家庭环境的社会氛围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家庭环境的社会氛围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积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体验。
家庭氛围需要温馨、和睦、快乐,孩子们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四、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方法幼儿教育是孩子们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有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前儿童发展需求,帮助孩子们获得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方法需要多元化、创新化、系统化,注重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我表达,发挥个人优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机构与家庭应进行良好的互动,共同助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五、文化环境和社会经验文化环境和社会经验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文化、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与他人沟通与相处的习惯和能力。
坏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对学前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社会活动则是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家庭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从家庭开始,也是与家庭密切相关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也是他们学习与社会互动的第一课堂。
学前教育通过与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衔接,加强了家长对幼儿的指导和教育。
同时,学前教育还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育经验,形成了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学前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从家庭环境向学校环境的过渡,也是孩子进入正式学习的起点。
学前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学前教育机构与学校之间合作,共同推进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学前教育的教师与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培训,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
同时,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也延伸到学校范围,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与价值。
三、学前教育与社区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社会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与社区的联系。
社区是幼儿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前教育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了他们的社交圈子。
同时,社区资源的共享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条件,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开放,为学前教育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教育资源。
四、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前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并融入社会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意识。
例如通过参观历史古迹、参加传统节日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学前教育也通过社会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5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2021/8/6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地决定、制约着教 育的发展。
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 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 则高达30%-58%。
13
多动症
2021/8/6
20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 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 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21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 、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劳动力,使年轻一代能顺利 参加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年轻一代提出 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
三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 面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
•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指在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起点,其发展和质量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首先,经济因素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和社会往往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优质的幼儿园、聘请高素质的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
孩子们能够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接受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
相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可能相对匮乏,幼儿园的硬件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家庭经济状况也对学前教育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家庭富裕的孩子可能有机会参加各种昂贵的早教课程、兴趣班,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甚至在选择幼儿园时也会受到费用的限制,只能选择条件较为简陋的机构。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出现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文化传统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观念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在一些重视教育的文化中,家长会更早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自由玩耍和自然成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相对较少。
例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家长们愿意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幼儿园,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社会政策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和保障作用。
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包括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师资培养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
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政府,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学前教育市场,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PPT幻灯片
速度影响教育规模。
13
2、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不均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14
3、人的社会化
1)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 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 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 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学期教育
促进 社会
制约
环境 经济 政治 文化 人口 社会群体
1
一、环境与学前教育
物质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例如: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和建筑、城乡等人为 环境。
——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精神环境: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
例如:家庭生活氛围、幼儿园园风等。
2
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现代教育
基
促
4
3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 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 重视。
5
补充知识:
1、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 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 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 变革。学前教育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 化:
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17
2、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
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
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微观系统的要素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ddbd
课堂小测
1.精神环境又称( ) A.天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社会环境 D.物质环境 2.下列论述不属于精神环境的是( ) 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B.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 C.居住环境的人际关系及情调 D.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对儿童的影响 A.天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精神环境 D.物质环境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决定的 A.经济发展 B.文化水平 C.人口状况 D.政治制度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有 哪些?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有民办和公办学校等。 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教育经费 4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 据统计,20世纪末我国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 35%,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入园率可达 (60%)。P19
学前教育学
第二章 学前教育 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环境
一、物资环境与学前教育。 1(物质环境)是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 组成的。 2物资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与间 接的影响。 物资环境的作用: 1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 的物质环境。 2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 要有一定的物资环境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3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物质环境是学前 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概念 1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1文化是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 如:书籍文章的表现都是政治经济的反应 2文化还可以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 如:传统文化,国外文化不是现实经济的反应, 也影响教育。
学前教育社会环境
学前教育社会环境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全面、系统、专门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智力、体力、审美、道德等诸多方面素养的培养。
而学前教育的社会环境则是指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城市设施等因素对其教育成果和学习成就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城市环境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学前教育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前教育。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积极态度。
例如,父母在家中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帮助孩子培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道德品质,在学前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资源也对学前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社会资源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区域经济状况、教师队伍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普及程度和教育水平。
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幼儿园数量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这将直接导致学前教育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其次,区域经济状况也会对学前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通常能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此外,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也是社会资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城市环境也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城市环境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施等方面。
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
例如,现代化的设施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能够拓宽幼儿的眼界和知识面。
同时,城市规划中的绿化、公园等环境因素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孩子们可以在美丽的环境中进行户外游戏和活动,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育锻炼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社会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的团体、社会设施等。 (4)人的心理、行为形态。如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
思维方式、精神风貌、习俗、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等。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 1.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制约 2.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主题2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目录
CONTENT
一、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政治
经济
文化
目的、性质、方向 速度、规模、质量
产生、发展 任务、需求 内容、手段
目标、内容 方法、手段
(一)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影响和制约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自主学习】2010年-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相关内容,并总结我国2010年-2015年幼 儿园、在园幼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长的原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生存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
(1)生存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①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等。
(2)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经济条件,并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①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②经济发展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③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学前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扩展资料:学前教育新政策内容: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切实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
三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财政投入的多种措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力度。
四是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
教育学学前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01
长期来看,学前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学前教育投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02
学前教育投资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减少社会贫困和不平等
现象。
学前教育投资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03
学前教育投资能够促进家庭和个人发展,提高家庭和个人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学前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培养儿童环保意识
学前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 行为区的参与,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
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向政府反馈儿童和家庭的环保需求,推动相关环保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THANKS
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投入和资源配置,影响学前教育的发 展速度和规模。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对学前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产生影响,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价值取向。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学前教育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如人口出生率、人 口年龄结构、人口地域分布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
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应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多元 文化的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推动文化创新
学前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探索和尝试新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其创 新思维,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学前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相互交流,推动文化的交 流与融合,丰富和发展文化多样性。
03
学前教育与文化
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1 2 3
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学前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教育阶段,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成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并分析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前教育。
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前教育资源,如优质幼儿园、良好的教育师资等,从而受到更好的教育。
而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孩子可能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导致其教育机会受限。
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也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支持、家庭文化氛围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前教育发展。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是影响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而一些农村地区或边远地区则缺乏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学前教育机会。
另外,社会资源的不均也体现在学前教育师资的分配上。
城市的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相对充足,而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则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
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师资不足会限制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三、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对学前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会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产生影响。
在一些社会中,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注重纪律性和功利性的培养。
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文化传统会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因素
2023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因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家庭环境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教育机构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文化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性发展录0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儿童在3-6岁年龄段,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渐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形成一系列基本的社会行为习惯和技能的过程。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和环境依赖性。
定义与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各种环境因素,还包括儿童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研究历史与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早期社交技能的培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开始涉及到儿童早期情感、认知、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
目前,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生态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综合影响。
02家庭环境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和谐型家庭氛围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易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冲突型家庭氛围家庭氛围优越的家庭经济状况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源和教育机会,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较差的家庭经济状况可能限制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导致孩子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社交机会。
家庭经济状况城市地区的家庭通常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机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知识水平。
农村地区的家庭可能缺乏教育资源和社交机会,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活动可能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家庭地理位置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偏差,如攻击性行为和不合群等。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家庭和学校等因素外,社会因素也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将重点讨论这些社会因素,并探讨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首先,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和师资供给有限,儿童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较少。
相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公办和民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供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次,经济因素还会影响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程度。
在相对贫困的家庭中,由于经济压力较大,父母可能无法承担起给孩子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费用。
这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资源,影响其学前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二、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对学前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目标产生影响。
首先,文化观念对于家庭是否重视学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的地区,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可能相对较低,往往认为家庭的教育就足够了,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较低。
这就限制了儿童在学前阶段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其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会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需求较高,家庭可能更倾向于把孩子留在家中照顾,而不是送到学前教育机构。
另外,一些地区可能会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
三、社会政策社会政策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和政策导向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首先,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和政策支持程度将直接决定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的充实程度。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财政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学前教育规模 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案例】丹麦2004-2007年学前教育状况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3.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师讲解】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总结
01 学前教育 02 学前教育 03 学前教育
政治 经济 文化
【重点】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学前教育发 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业布置
1.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与学前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新中国建立以学前教育公职人员的选拔、任 用以及他们的行为导向
经济杠杆
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学前教育的方向, 对办学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如民间 办学均需申请审批等。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2.学前教育的任务受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为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发展,雇佣大批女工,母亲参加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看,产生了社会问题,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早期的“看护儿童”到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开端方案”,同时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了较快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机构逐步转向以教育儿童,促进他们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
社会经济发展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丰富和更新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供了条件。
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了认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发展,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力方面,同时还注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
学前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学前教育有利于解放妇女,减轻家长负担,保护和解放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一)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1.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
2.统治阶级利用及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
3.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
4.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
5.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1.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1)日本:二战后的教育改革。
(2)美国:“早期开端发案”——在20世纪60年代与贫穷作战斗的运动中,为3~6岁前环境不得儿童提供教育及营养、医药的服务,使他们从早期开始就能获得较好的发展,以改变及不得的处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
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
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1、微观系统的要素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
微观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发生作用的。
①活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行为。
“不断发展中的”术语常用以强调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如幼儿看图书这一活动,从幼儿选择图书到翻开书页、观察图片、讲述内容或者自言自语,再到合上图书、书中的内容在幼儿头脑中产生印象,这个看图书的活动就表现为连续的过程。
生态环境中的活动有的能够促进个体发展,有的则是阻碍发展。
我们下面主要分析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
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具有如下特征:它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动作,如搭积木、挖泥沟等;它具有一种“劲”量,即具有一个目标,表现在能排除干扰,坚持到底,直到活动完成,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说具有目标并且坚持实现目标的活动能够促进发展。
比如孩子画画,有的孩子乱涂乱画,根本没有想自己要画什么;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比如他出去玩回来后,往往愿意画下自己所看到的,事前会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并坚持画完。
显然,具有目标并坚持画完的孩子的绘画活动更有利于促进他的绘画技巧、绘画兴趣的发展。
在时间上,跨越当前行动的边界,延伸到过去或将来;②角色角色是指在社会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成员所期望的一系列活动和联系。
比如学生。
辨别不同的角色通常是通过某一文化中对各种社会地位的人所赋予的特定标签。
角色也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的政治、文化等要素有关。
③人际关系,或人际结构(Interpersonal structures)它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环境中对他人的活动加以注意或参与其中时所获得的与他人的关系。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最简单的双人关系。
双人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观察性双人关系(observational dyad)这种关系发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活动予以密切的和持续的注意,相对的,另一个人则至少意识到这个人对他表现出的兴趣。
例如,一个老师仔细地注视她班上的一名幼儿画画,而这个孩子由于知道老师正在看他画画,于是就更认真的画。
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察性双人关系。
B、共同活动双人关系(Jointactivity dyad)。
它是指两位参与者在一起做某事时能意识到他们自己。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于同一件事。
相反的,他们每人从事的活动通常是有所不同的,但它属于一个整体的活动类型的一部分。
例如,母亲可能和儿童在一起看图画书,母亲讲故事,儿童给一些事物命名,并对母亲的提问作出反应。
再如一起上课的老师和学生。
C、主要双人关系(Primary dyad)。
它是指两位活动参与者之间持续存在的关系,即使他们不在一起,但这种关系也存在。
两位成员即使分离了,都会在对方的脑海中浮现,双方互为强烈情感指向的目标,且会持续地影响对方的行为。
例如,一位家长和其孩子,当他们分离后可以想象对方可能在干什么呢?其他人会说些什么呢?比如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时能想到如果他的爸爸妈妈在场,会不会让他做这种事情,会让他怎样做等等。
2、用微观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家庭和幼儿园微观系统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主要包括家庭和幼儿园。
从微观系统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三个要素可对家庭和幼儿园环境作深入的分析。
(1)家庭环境——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所建立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环境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的生活空间特征;二是家庭成员的结构素质。
从家庭空间特征来看,如果家庭空间宽裕,幼儿在家庭中能自由地从事各种活动,能充分利用家庭生态环境中的有利要素,如花卉、树木、昆虫、鸟等,则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家庭空间宽裕,根据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提倡给孩子在家中设置活动角,让幼儿有单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知道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而且角色游戏确实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成长,但是幼儿在5岁左右往往出现不愿让成人观看的现象,所以在家中给幼儿设置单独的活动角,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封闭的空间能够有助于发展;如果家庭空间具有开放性,如住在四合院中,与同伴有必然的联系和交往,则有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果住在独门的单元房内,或楼层较高,则幼儿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的机会相对减少,容易形成我们常说的一种“高楼综合症”。
因此,社区文化、邻里关系、室内外物质条件等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
从家庭成员的结构和素质看,由于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使孩子失去了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交往的机会。
不少家庭出现了四个成人,一个孩子的现象,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
因孩子少,造成了孩子缺少同伴交往,但同时,也正因为孩子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富裕,孩子能获得更多的照料和关心。
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独生子女现象,而在家长的素质、教育方式、教育态度、职业、兴趣爱好等。
(2)幼儿园环境——它是幼儿进入社会的第一个专门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教育。
考察作为微观环境的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活动。
在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计划性不够,目的性不明,方式方法不一定得当,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幼儿园活动的内容、方式会影响家庭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有的还实现反向社会化。
角色。
在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及父母素质的不同,幼儿的角色状况各异,有的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是小皇帝,有的则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
在幼儿园中,倡导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除了师生关系外,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并且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过程中度过的,在这种相处的过程中,儿童学会尊重、服从同伴,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日本幼儿入园的目的就是:在幼儿园里,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
与教师的关系,自己是学生,是集体中的一员,与别人的关系,相处的角色是朋友、伙伴,正是在这种多重关系的体验中,形成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进而形成了儿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
因此,在幼儿园中,儿童担任体验的角色内涵更加丰富、多样化。
人际关系(结构)。
3岁前与同伴相处对于儿童来说并不十分迫切,更多的是一种对成人的依恋感。
3岁后,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步取代了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儿童有建立密切的同伴关系的愿望。
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成长十分重要。
衡量一所幼儿园在发展幼儿社会性、人际交往方面做得如何,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①是否安排与幼儿的能力相适应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建立人际关系;②是否让幼儿在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活动中建立人际关系;②是否让幼儿在循序渐进、逐步复杂的活动中建立人际关系。
由此看来,托幼机构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以美国有关方面的调查为例:对贫困家庭103人跟踪调查,比较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是否完成高中学业),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那部分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占51%,而上过两年幼儿园的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占37%。
(二)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1、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随着个体进入新的生活环境而形成和扩展的。
例如,对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及邻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便属此类。
中间系统是一个由直接环境(微观系统)形成的系统。
2、外系统外系统是指本人并没有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同影响发展中的个体的直接环境中发生的事件产生相互影响。
例如,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对其有影响的环境外系统包括父母的工作场所、自己的兄姐上学的班级、父母的朋友群(网络)、当地学校董事会的活动等等。
3、宏观系统宏观系统是指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中的一些共同的因素。
表现为所在社会的信念和思想体系。
如某一社会、某一文化区域、某一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等。
中间系统、外系统及宏观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发展,具有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价值。
二、学前教育机构环境的创设1、生态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这里,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指托儿所、幼儿园,本节重点讨论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执行机构,其环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
从本章前面几个部分的论述中可见,幼儿园环境并不只是简单的房舍加人员,而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作为一个物质的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它或靠山而立,或依水而居,或在南方,或在寒冬漫长北方。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使得幼儿园的建筑构架也各不相同,有的以石垒砌,有的砖瓦构筑,有的则竹木为室。
幼儿园既然处于自然环境之中,也就割不断与周围自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