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二比例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2.7∶4.56∶10自学感悟:阅读课本P16主题图,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合作探究:1.请分别写出每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出比值,然后看一看有什么发现?2.阅读课本第16页认一认3.交流:说一说什么是比例?除此之外,你还学到了什么?汇报点评:(1)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2)尝试写一个比例,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观察我们写出的比例,你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巩固练习:独立完成第17页“练一练”第1--6题课本第18页第7题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12×4=6×8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比例 单元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教学指导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
本单元最大的特点是把“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而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又要应用比例的知识。
二、知识结构教学导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按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认识放大或缩小现象,会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经历比例有关知识的发现和认识过程,体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难点:1.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2.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建议一、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7课时安排教学。
二、教学指导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比例、比例尺是本单元学习的基本概念。
比例的应用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应用,可以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知识综合性强,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稍复杂的解比例的实际应用,供学生合作探究,选择增加一些比例尺的内容,让学生会根据线段比例尺进行简单的口算,而且能够进行画图、测量、设计比例尺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精品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系统化认知。
2.反思与拓展: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精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例的意义,能够识别和写出比例。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等比变换等。
3.学会解比例,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4.能够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练习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本概念题、性质应用题和实际问题等。
-设计意图:巩固比例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练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题能力,发现自身不足。
3.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指出错误原因,给予鼓励和指导。
6.信息技术融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意图: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7.总结反思: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比例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倒数、等比变换等性质,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比例的认识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比例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比例性质的推导和应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点,如“什么是比例?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比例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传递性等,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3. 比例的运用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相关问题,如物品的价格、路程与速度等。
三、案例分析给出几个典型的比例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集体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1.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的简要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
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运用”。
这两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比例知识的关键。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倒数、比例的传递性等。
这些性质是比例运算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1比例的认识
项目内容
1.8÷17==()÷()=
2.观察下表,你发现了什么?
竹竿长/m 2 6 …
影子长/m 3 9 …
分析与解答:
(1)观察、计算。
3∶2=1.5,9∶6=1.5……这说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竹竿的影子长与竹竿长的()是相等的。
(2)写等式。
3∶2和9∶6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1.5,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写成一个(),即3∶2=9∶6或=。
(3)明确含义。
像3∶2=9∶6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
心中
有数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要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9∶24和3∶8(2)∶和∶
(3)4∶8和3.5∶5(4)0.9∶0.3和15∶5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参考答案:
1.6718
2.(1)比值(2)等式(3)比例
3.比例
4.(1)可以9∶24=3∶8
(2)可以∶=∶
(3)不可以
(4)可以0.9∶0.3=15∶5。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教案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教案一、简述本单元《比例》是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例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它在日常生活、几何、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例如比例的应用在面积和长度的换算等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要求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学生应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来掌握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代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强调学生应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包括比例式、比例关系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比例的存在,并探究比例的几项基本性质,如交叉相乘相等、合比性质等。
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包括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并理解如何通过比例尺进行图形的缩放。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图形按比例变化的过程,并理解这种变化对图形形状的影响。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配制饮料、调配颜料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大量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相关知识。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如探索更高层次的几何比例关系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比例的定义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比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当两个比相等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导学案定稿1
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教材分析比例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同时又与第六单元的正反比例知识相关联。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了解比例尺,学会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单元教学重难点会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共分7课时1.比例的认识………………………….1课时2.比例的性质………………………….1课时3.比例的应用(一)………………….1课时4.比例的应用(二)………………….1课时5.比例尺(一)……………………….1课时6.比例尺(二)……………………….1课时7.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课时8.单元测试…………………………… 2课时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三、探究新知:x 或14:4=x:10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再试着做做看。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不合理合理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理解比例尺意义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你能按。
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2.2 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探索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7页,通过观察,能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课前热身】1.(自学课本P17页)2、填一填()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自主学习】通过观察下面这些比例,12:6=8:4;6:4=3:2;3:2=15:10;10:2=15:3。
我发现了:()【合作探究】1、内写几组比例,验证一下。
2、总结:(),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
4、小组讨论,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有几种方法?【学以致用】1、想一想,填一填。
(1)8:10=20:25,在这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是( )和( ),两个内项是( )和( ),把它们写成积的形式是(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则两个内项的积是( )。
(3)如下图所示,甲和乙是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甲和乙阴影部分的面积比是( ):( )甲 乙2、判断。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 )(2)5a =6b ,那么b a =65。
( )(3)当A:B =131时,那么3A =4B 。
( )(4)8:443和12:781可以组成比例。
( )3选择。
(1)把0.1,85和0.2再配上一个数, 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A .3.2 B.0.125 C.54(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9,另一个内项是()。
A.1 B.94 C. 49(3)如果aⅹ3=5b,那么a:b=( )。
A.53 B.35 C.254、按要求写比例。
(1)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15,写出符合条件的比例。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25,一个外项是38,写出符合条件的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导学案北师大版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认识》导学单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3、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学习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知识链接】
他们在吵什么?
谁说的对?
今天研究: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五、把下面的式子改写成比例。
1、8:12=6:9
2、5:7=y:x
、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学生小组合作,计算比例两个内项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方法宝典】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3、比例的两个外项积=两个内项积。 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达标检测】
一、填一填。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比例的外项是0.08和0.6,写出这个比例 (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定义,能够正确使用比例符号表示比例关系。
2.能够通过画图和运用比例的性质,求解简单的比例题目。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并掌握比例的基本运用方法。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比例符号表示比例关系的方法。
2.比例的性质•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练,学习比例的性质。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比例的应用•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通过讲解比例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比例符号表示比例关系的方法。
第二步:讲解比例的性质通过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运用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第三步:拓展应用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掌握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能够定义比例、掌握比例符号表示方法。
2.能够掌握比例的运用方法,能够通过画图和运用比例的性质,求解简单的比例题目。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内容,提高了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也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的知识。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导学案板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导学案板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导学案板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年级六学科数学课型讲授课设计时间总课时 12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比例的应用(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难点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学习准备白板课件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100∶0.2和10∶0.002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答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填空。
3.6∶9=2.4∶6 ()×()=()×()二、导入新课导学过程三、探究新知4:10=14:x 或14:4=x:10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 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
再试着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教师:在一个比例式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三项,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四、巩固练习教师: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在黑板上出示:3∶4=x∶21 4∶13=9∶x x∶8=12∶32学生解答,抽取几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集体订正。
教师:解分数形式的比例时要注意什么?五、全课总结(1)什么叫解比例?(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
②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板书设计比例的应用4:10=14:x 14:4=x:104x=10×14x=35导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比例的认识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比例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 比例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比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推导,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概念。
例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面积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比例的存在。
2. 新课导入(1)比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a:b=c:d,表示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2)比例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性质、比例的等比性质等。
3. 比例的运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相似图形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如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判断比例的大小等。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比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比例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完)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例的运用”。
比例的运用比例的运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这一部分的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比例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精品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开展比例知识抢答赛,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比例知识的学习过程,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比例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制定改进措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自主探索比例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引发他们对比例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候商品的价格并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以等其他形式出现,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比例知识来求解。
2.教师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比例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比例的规律。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索比例的规律。如“比例有哪些基本性质?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发现比例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如何快速求解比例问题?”
3.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比例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如何运用比例知识优化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认识》导学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认识》导学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比例的推导过程。
2.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比例的推导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例的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比例的相关知识,如比例的定义、性质等。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比例来解决。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a:b = c:d,表示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2.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和逆用性。
即如果a:b = c:d,那么a、b、c、d四个数构成的两组比相等。
3. 演示比例的推导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从两组相等的比推导出比例。
三、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例的知识。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推导过程。
2. 总结: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例的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晰,学生是否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第2单元《比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导学过程3、验证(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3)合作要求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4、小结(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內项的积?(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5、完善(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0=0:0,可以吗?(3)比例的项不能为0。
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三、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练一练第3题板书设计导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年级六学科数学课型讲授课设计时间总课时12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比例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难点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学习准备白板课件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100∶0.2和10∶0.002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答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填空。
3.6∶9=2.4∶6 ()×()=()×()二、导入新课三、探究新知:x 或14:4=x:10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
再试着做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年级六学科数学课型讲授课设计时间总课时14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比例尺(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④ 比例的实际意义
- 商品打折:原价与折扣价的比
- 地图距离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⑤ 比例与生活的联系
- 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强调学习比例的实际意义
九.课堂
课堂评价:
1. 提问评价: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比例概念、计算方法和比例尺应用的理解程度。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耐心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3. 比例的数学延伸:介绍比例在更高级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如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等,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广泛性。
4. 比例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比例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如古希腊数学家对比例的研究等。
5. 比例相关的趣味问题:提供一些与比例相关的趣味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和探讨,如比例谜题、比例笑话等。
6. 比例计算器的使用:介绍比例计算器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比例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第1-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尺的应用以及比例的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比例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比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比例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比例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2比例的基本性质
项目内容
1.化简下面各分数。
2.你发现比例中关于外项和内项的关系了吗?
3.将下面4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相乘,你能发现什么?
2∶3=4∶66∶8=15∶20
1.2∶0.9=0.8∶0.6 ∶=∶
分析与解答:
由2∶3=4∶6得到2×6=12,4×3=12,则2×6=4×3;
由6∶8=15∶20得到6×20=120,8×15=120,则6×20=8×15;
由1.2∶0.9=0.8∶0.6得到1.2×0.6=0.72,0.9×0.8=0.72,则1.2×0.6=0.9×0.8;
由∶=∶得到×=,×=,则×=×。
发现)。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等于两个内项的(),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5.预习后我还知道: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
6.填空题。
(1)2∶3=1.2∶()。
(2)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12,一个外项是0.5,另一个外项是()。
(3)如果a×2=b×5,那么a∶b=()∶()。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参考答案:
1.
2.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3.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
4.积积
5.相等
6.(1)1.8(2)24(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