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射频天线技术实验一

射频天线技术实验一

实验报告实验一测量线法测量线式天线输入阻抗学号:姓名:使用仪器型号和编号:(1)同轴测量线:型号(TC8D)和编号(051);(2)信号发生器:型号(YM1130)和编号(006);(3)选频放大器:型号(YM3892)和编号(36);(4)被测天线负载组别(1);一.波导波长测量(采用交差读数法)(1)测量读数L1A =( 53.7 )mm; L2A =( 54.3 )mm; L minA =( 54 )mm;L1B =( 113.6 )mm; L2B =( 114.2 )mm; L minB =( 113.9 )mm;λg = 2| L minA - L minB |= ( 119.8) mm; 频率换算f = ( 2.504)GHz;(2) 测量读数L1A =( 113.6 )mm; L2A =( 114.2 )mm; L minA =( 113.9 )mm;L1B =( 173.5 )mm; L2B =( 173.9 )mm; L minB =( 173.7 )mm;λg = 2| L minA - L minB |= ( 119.6) mm; 频率换算f = ( 2.508)GHz;(3) 测量读数L1A =( 173.9 )mm; L2A =( 174.3 )mm; L minA =( 174.1 )mm;L1B =( 234.1 )mm; L2B =( 234.3 )mm; L minB =( 234.2 )mm;λg = 2| L minA - L minB |= ( 120.2 ) mm; 频率换算f = ( 2.496)GHz;(4)计算平均值λg = ( 119.87) mm; 换算频率f = ( 2.503)GHz;二.绘画晶体管定标曲线(不作要求)三.测量计算L min被测天线长度Lxρ=(5.7);L=( 165.82)mm; L=( 192.18) mm; Lmin =(26.33 )mm;(1)L1 =(50)mm;向负载方向,1ρ=(2.8);L=( 167.72 )mm; L=( 190.66) mm; Lmin =(22.94 )mm;(2)L2 =(38)mm;向负载方向,2ρ=(2.42);L=( 155.96 )mm; L=( 187.60 ) mm; Lmin =(31.64 )mm;(3)L3 =(32)mm;向负载方向,3ρ=(2.4);L=( 153.52)mm; L=( 187.64 ) mm; Lmin =(34.12 )mm;(4)L4 =(29)mm;向负载方向,4ρ=(1.36);L=( 157.36 )mm; L=( 188.28) mm; Lmin =(30.92)mm;(5)L5 =(25)mm;向负载方向,5ρ=(1.48);L=( 207.08 )mm; L=( 249.46 ) mm; Lmin =(47.38 )mm;(6)L6 =(20)mm;向负载方向,6四.阻抗圆图法求Z min1.阻抗圆图计算阻抗(注:实验计算结果采用归一化阻抗,且为自己手动在Smith 圆图上计算所得)计算步骤:1.根据ρ值,在Smith 阻抗圆图上画出等驻波比圆;2.由于实验中接短路器,故从短路点(实轴最左端)逆时针向负载旋转g l λ/min ,得到A 点;3.将A 点与圆图中心连线,交于等驻波比圆B 点,B 点即为归一化输入阻抗min z 。

天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天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天线的制作实验报告1. 学习了解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学习掌握制作天线的方法和步骤;3.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实验材料:1. 铜线(直径为1mm):用于制作天线主体;2. 直流电源:用于给天线供电;3. 彩色导线:用于连接天线和信号源;4. 信号源:用于测试天线的接收效果;5. 万用表:用于测量天线的电阻、电感等参数。

实验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合适长度的铜线,一端剥去绝缘层,使其裸露出铜芯;2. 将铜线弯折成所需的形状,通常是直线、环形或螺旋形;3. 使用导线将信号源与天线连接起来,确保良好的接触;4. 将天线的另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上,设置合适的电压;5. 打开信号源并观察天线的接收效果;6. 使用万用表测量天线的电阻、电感等参数,并记录下来;7. 调整天线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对接收效果的影响;8.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到了如下结果:1. 天线的形状和长度对接收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通常来说,折线形的天线能够实现较好的接收效果;2. 天线的长度与接收到的信号频率有关。

当天线的长度与信号波长相等或相差不大时,接收效果较好;3. 天线的电阻和电感是决定接收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天线的形状和长度,可以改变天线的电阻和电感,从而影响接收效果。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了制作天线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天线的形状、长度、电阻和电感等因素对接收效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天线的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接收效果。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掌握了一些天线参数的测量方法。

这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刚开始选择天线的形状和长度时,我们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北邮天线实验报告

北邮天线实验报告

北邮天线实验报告篇一: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天线部分》《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天线部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序号:学号:实验一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一、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分析仪校正方法;2. 学习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的方法;3. 研究振子天线输入阻抗随振子电径变化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当双振子天线的一端变为一个无穷大导电平面后,就形成了单振子天线。

实际上当导电平面的径向距离大到0.2~0.3λ,就可以近似认为是无穷大导电平面。

这时可以采用镜像法来分析。

天线臂与其镜像构成一对称振子,则它在上半平面辐射场与自由空间对称振子的辐射场射相同。

由于使用坡印亭矢量法积分求其辐射功率只需对球面上半部分积分,故其辐射功率为等臂长等电流分布的对称振子的一半,其辐射电阻也为对称振子的一半。

当h ?2。

由于天线到地面的单位长度电容比到对称振子另一个臂的单位长度电容大一倍,则天线的平均特征阻抗也为等臂长对称振子天线的一半,为?2h??60?ln()?1?。

a??三、实验步骤1. 设置仪表为频域模式的回损连接模式后,校正网络分析仪;2. 设置参数并加载被测天线,开始测量输入阻抗;3. 调整测试频率寻找天线的两个谐振点并记录相应阻抗数据;4. 更换不同电径(φ1,φ3,φ9)的天线,分析两个谐振点的阻抗变化情况;设置参数:BF=600,?F=25,EF=2600,n=81。

校正图:测量图1mm天线的smith圆图:3mm天线的smith圆图:9mm天线的smith圆图:篇二:北邮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天线部分实验报告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分析仪测量阵子天线输入阻抗一、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分析仪校正方法2. 学习网络分析仪测量振子天线输入阻抗的方法3. 研究振子天线输入阻抗随阵子电径变化的情况(重点观察谐振点与天线电径的关系)二、实验步骤:(1)设置仪表为频域模式的回损连接模式后,校正网络分析仪;(2)设置参数并加载被测天线,开始测量输入阻抗;(3)调整测试频率寻找天线的两个谐振点并记录相应阻抗数据;(4)更换不同的电径(对应1mm, 3mm, 9mm)的天线,分析两个谐振点的阻抗变化情况;(5)设置参数如下:BF=600MHz,△F=25MHz,EF=2600MHz,n=81(6)记录数据在smith圆图上的输入阻抗曲线上,曲线的左端输入阻抗虚部为0的点为二分之一波长谐振点,曲线的右端输入阻抗虚部为0的点为四分之一波长谐振点。

天线实验小结

天线实验小结

天线实验小结在这次天线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天线设计和性能的知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天线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天线的调试方法。

首先,在实验中我学到了天线的基本原理。

天线是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电流(或电压)信号的装置。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短天线和长天线进行实验,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短天线主要用于接收高频信号,而长天线主要用于接收低频信号。

通过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天线的接收原理和转换过程。

其次,我了解了天线的性能指标。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天线的增益、方向性、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

增益是指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电流(或电压)的能力,它与天线的方向性密切相关。

方向性是指天线在空间中接收或发射信号的特性,它取决于天线的结构和设计。

频率响应是指天线在不同频率下的接收或发射信号能力,它是衡量天线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这些性能指标,我了解了天线的工作特性。

最后,我学习了天线的调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接收机和频谱仪等仪器对天线进行调试。

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角度和长度,我们可以改变天线的性能。

实验中,我观察到天线的性能会随着调整而改变,这进一步巩固了我对天线工作原理的理解。

在这次实验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我发现长天线接收低频信号的性能较好,但接收高频信号的性能较差。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对比实验结果,我得出了天线工作原理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我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天线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天线设计和性能的知识。

通过实验验证,我进一步巩固了对天线工作原理和性能的理解,并学会了天线的调试方法。

这次实验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或深入研究天线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天线设计实习报告

天线设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性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通信设备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天线设计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天线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主要学习了天线的基本原理、分类、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我对天线的基本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

2. 天线设计软件操作为了掌握天线设计技能,我学习了天线设计软件的使用。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天线设计软件的操作,包括参数设置、仿真分析、优化设计等。

3. 天线项目参与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公司的一个天线项目。

该项目旨在设计一款适用于5G通信的天线。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仿真验证、实验测试等。

4. 天线性能优化针对天线项目,我进行了多次性能优化。

通过调整天线结构、材料、参数等,提高了天线的增益、方向性、阻抗匹配等性能。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天线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设计难题时,我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导师、团队讨论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4. 职业素养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实习体会1. 天线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设计软件的使用。

2. 在天线设计中,创新思维和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这次天线设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哈工大电信学院天线技术实验报告

哈工大电信学院天线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天线技术院系:电子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授课教师:试验时间:2012年6月演示实验一超宽带天线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宽带天线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现代天线测试系统的组成3、了解现代天线测试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4、了解超宽带天线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超宽带天线是一种具有极宽阻抗带宽的天线,其比带宽一般可以达到2:1 以上,现代超宽带天线的阻抗带宽可以达到30:1 以上,可以覆盖多个波段,能够实现传统的多个天线的功能,所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超宽带天线不仅需要具有极宽的阻抗带宽,即它的阻抗要在极宽的频带内保持在一个范围内,还需要具有极宽的方向图带宽、增益带宽以及极化带宽。

现代的超宽带天线还需要具有稳定的相位中心,即可以不失真地辐射时域脉冲信号。

根据以上对超宽带天线的要求,可以结合所学习的天线原理进行如下天线测试的内容:(1)天线阻抗带宽的测试:测试天线的反射系数(S11),需要用到公式(1-1):根据公式(1-1),只要测试出来的|Γ|值低于某个特定的值,就可以说明在此条件下天线的阻抗Z A 接近于所要求的阻抗Z0(匹配),在天线工程上,Z0 通常被规定为75Ω 或者50Ω,本实验中取Z0=50Ω。

天线工程中通常使用电压驻波比(VSWR)ρ 以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来描述天线的阻抗特性,它们和|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1-2)和(1-3)描述:对于不同要求的天线,对阻抗匹配的要求也不一样,该要求列于表1-1 中。

(2)主极化方向图的测试方向图的测试需要测试天线在阻抗带宽内的各个频点的远场的方向图,一般最少要测试3 个频点,即下限频点f1、上限频点f2 和中心频点f0,对于更宽的频带,要根据具体情况多测试一些频点的方向图,以便全面了解天线的参数。

在工程上,一般不需要远场的三维方向图,而只需要测试两个主平面的方向图曲线,对于线极化天线来说,这两个主平面为E 面和H 面。

天线实验报告(DOC)

天线实验报告(DOC)

实验一 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50欧姆同轴电缆与SMA 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2、掌握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3、掌握使用“天馈线测试仪”测试天线VSWR 和回波损耗的方法。

4、掌握采用“天馈线测试仪” 测试电缆损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天线阻抗带宽的测试 测试天线的反射系数(S 11),需要用到公式(1-1):)ex p(||011θj Z Z Z Z S A A Γ=+-=(1-1)根据公式(1-1),只要测试出来的|Γ|值低于某个特定的值,就可以说明在此条件下天线的阻抗Z A 接近于所要求的阻抗Z 0(匹配),在天线工程上,Z 0通常被规定为75Ω或者50Ω,本实验中取Z 0=50Ω。

天线工程中通常使用电压驻波比(VSWR )ρ以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L )来描述天线的阻抗特性,它们和|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1-2)和(1-3)描述:||1||1Γ-Γ+=ρ(1-2)|)lg(|20Γ-=RL [dB](1-3)对于不同要求的天线,对阻抗匹配的要求也不一样,该要求列于表1-1中。

表1-1 工程上对天线的不同要求(供参考)天线带宽驻波系数ρ的要求 反射系数|Γ|的要求 反射损耗RL 的要求 窄带(相对带宽5%以下)ρ≤1.2或1.5|Γ|≤0.09或0.2 ≥21dB 或14dB 宽带(相对带宽20%以下) ρ≤1.5或2 |Γ|≤0.2或0.33≥14dB 或10dB 超宽带ρ≤2或2.5,甚至更大 |Γ|≤0.33或0.43≥10dB(2)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本实验采用50欧姆同轴电缆,其外皮和内芯为金属,中间填充聚四氟乙烯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2.2r ε=)。

其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如下:060ln r b Z a ε⎛⎫=⎪⎝⎭(1-4)式中 a ——内芯直径; b ——外皮内直径。

三、实验仪器(1)Anr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图1-1 Anr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表1-2 Anr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主要性能指标参数名称参数值频率范围25MHz-4000MHz频率分辨率100kHz输出功率< 0dBm回波损耗范围0.00-54.00dB(分辨率:0.01dB)驻波比范围0.00-65.00 (分辨率:0.01)(2)50欧姆同轴电缆、SMA连接器、热塑管、直径2.5mm和0.5mm铜丝、泡沫(用于支撑和固定天线)和酒精棉等。

天线实习报告

天线实习报告

一、实习基本情况1. 实习目的本次天线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了解天线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共计一个月。

3. 实习地点某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天线研发部门。

4. 实习内容(1)天线基础知识学习;(2)天线设计软件操作;(3)天线结构设计;(4)天线测试与优化;(5)实习总结与汇报。

二、实习单位情况介绍实习单位是一家专注于通信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善的天线研发团队和先进的天线测试设备。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卫星通信天线、无线接入天线等。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天线基础知识学习通过实习,我对天线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应用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天线是无线电波传播的重要媒介,其性能直接影响通信质量。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天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频率、增益、方向性、极化等。

2. 天线设计软件操作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天线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HFSS、CST等。

通过软件操作,我掌握了天线的建模、仿真、优化等流程,为今后的天线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天线结构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某型号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结构设计。

通过查阅资料、与同事讨论,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天线尺寸、布局馈线等。

此外,我还学会了使用SolidWorks等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天线结构建模。

4. 天线测试与优化天线测试是确保天线性能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使用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设备进行天线测试。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天线存在驻波比过高、增益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优化。

5. 实习体会(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团队协作精神:天线设计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的协同工作。

天线实验报告

天线实验报告

天线实验报告天线实验报告导言: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对通信质量和传输距离有着直接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天线的测试和比较,探究其性能差异和适用场景,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了解天线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天线的性能测试方法;3. 比较不同类型天线的性能差异;4. 分析天线的适用场景。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计、天线测试仪、天线等。

2. 实验方法:(1)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进行测试;(2)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3)通过功率计测量天线的接收功率;(4)使用天线测试仪测量天线的辐射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天线类型比较: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常见的两种天线类型进行测试,分别是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全向天线是一种辐射特性均匀的天线,适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广播和接收场景;定向天线则是一种辐射特性集中的天线,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输和定向接收的场景。

2. 天线性能测试:(1)接收功率测试:我们通过功率计测量了不同类型天线的接收功率,并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全向天线在接收信号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接收到较弱的信号;而定向天线则在特定方向上具有较高的接收增益,能够接收到更远距离的信号。

(2)辐射特性测试:使用天线测试仪,我们测量了不同类型天线的辐射特性,包括辐射图案和辐射功率。

结果显示,全向天线的辐射图案呈360度均匀分布,适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广播场景;定向天线的辐射图案则在特定方向上具有较高的辐射功率,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输和定向发送的场景。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天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并分析了其适用场景。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天线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通信需求。

全向天线适用于广播和接收场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定向天线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定向接收场景,具有较高的接收增益。

天线振动实验报告总结

天线振动实验报告总结

天线振动实验报告总结
根据对天线振动实验的观察与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天线在电磁波作用下的振动情况,探究电磁波对天线的影响,以及天线振动与电磁波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准备了一根天线,并将其固定在一个实验装置上;然后,我们给天线连接电源,产生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接着,我们观察和记录了天线在电磁波作用下的振动情况,并进行了多组实验,以得到可靠的数据。

3. 实验结果: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天线的振动情况与电磁波的频率密切相关。

当电磁波的频率与天线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天线将会出现共振现象,振动幅度明显增大;而当电磁波的频率偏离天线的固有频率时,天线的振动幅度逐渐减小。

4. 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电磁波的频率对天线的振动情况有明显的影响,而天线的振动也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电磁波与天线的固有频率相同时,能够产生共振现象,增强电磁波的能量传输效果;而当电磁波的频率偏离天线的固有频率时,天线的振动幅度减小,电磁波的传输效果减弱。

5. 实验拓展:除了探究电磁波对天线的振动影响外,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研究天线参数(如长度、形状、材料等)对天线振动的影响。

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天线振动的原理及其
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总之,通过天线振动实验,我们探究了电磁波与天线之间的关系,发现电磁波的频率会显著影响天线的振动情况。

这些研究对于电磁学和通信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天线技术实验报告

天线技术实验报告

天线技术实验报告天线技术实验报告引言: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通信质量和系统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天线类型及其参数的实际测量和分析,探究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不同类型的天线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天线参数的测量方法;3. 分析不同天线参数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4. 探索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的主要装置有:信号发生器、功率计、频谱分析仪、天线测试仪等。

其中,天线测试仪用于测量天线的增益、辐射方向性和驻波比等参数。

2. 实验方法:2.1 天线增益测量:将待测天线与信号发生器和功率计连接,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功率,测量不同功率下天线的辐射功率和输入功率,计算得到天线的增益。

2.2 天线方向性测量:将天线测试仪与待测天线连接,将天线测试仪旋转一周,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辐射功率。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天线的辐射方向性。

2.3 天线驻波比测量:将天线与频谱分析仪连接,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反射功率和传输功率,计算得到天线的驻波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天线增益测量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类型天线的增益数据。

其中,Yagi天线的增益最高,达到了10dB,而全向天线的增益较低,只有2dB左右。

这说明在特定应用场景下,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

3.2 天线方向性测量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天线在不同角度下的辐射功率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天线的辐射方向性。

例如,定向天线在特定方向上的辐射功率较高,而全向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辐射功率相对均匀。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线方向性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3.3 天线驻波比测量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频率下天线的反射功率和传输功率数据。

天线环境实验报告

天线环境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信号传输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通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天线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我们开展了本次天线环境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天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辐射特性、阻抗匹配、增益等参数的变化,为天线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研究天线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2. 分析天线在不同频段、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下的辐射特性;3. 评估天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阻抗匹配、增益等参数;4. 为天线设计和优化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天线测试系统:包括网络分析仪、天线测试平台、信号源、功率计等;2. 天线:选取不同型号和频率的天线进行实验;3. 环境模拟设备:包括温湿度控制器、风速控制器等;4. 其他辅助设备:如天馈线、连接器、电源等。

四、实验原理1. 温度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温度变化会影响天线的电阻、电容等参数,从而影响天线的阻抗匹配和辐射特性;2. 湿度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湿度变化会导致天线表面形成水分,影响天线表面电流分布,进而影响天线的辐射特性;3. 风速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风速变化会影响天线表面气流,改变天线表面电流分布,进而影响天线的辐射特性;4. 频段、方向、距离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天线在不同频段、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下的辐射特性有所不同,需要分别进行测试和分析。

五、实验方法1. 温度实验:将天线放置在温湿度控制器中,设定不同温度,测试天线的阻抗匹配、增益等参数;2. 湿度实验:将天线放置在温湿度控制器中,设定不同湿度,测试天线的阻抗匹配、增益等参数;3. 风速实验:将天线放置在风速控制器中,设定不同风速,测试天线的阻抗匹配、增益等参数;4. 频段、方向、距离实验:在不同频段、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下测试天线的辐射特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实验结果:在-20℃至+60℃的温度范围内,天线的阻抗匹配和增益变化不大,说明天线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2. 湿度实验结果:在20%至90%的湿度范围内,天线的阻抗匹配和增益变化不大,说明天线在较宽的湿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3. 风速实验结果:在0至20m/s的风速范围内,天线的阻抗匹配和增益变化不大,说明天线在较宽的风速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4. 频段、方向、距离实验结果:在不同频段、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下,天线的辐射特性有所不同,具体数据如下:(1)频段:在1GHz至3GHz的频段内,天线的增益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0dB左右;(2)方向:在0°至180°的方向范围内,天线的增益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0dB左右;(3)距离:在1m至10m的距离范围内,天线的增益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0dB左右。

天线方向实习报告

天线方向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日益普及,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的关键部件,其设计与应用技术也日新月异。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线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选择了天线方向进行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为某知名通信设备公司,实习岗位为天线设计工程师。

三、实习内容1. 天线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系统地学习了天线的基本理论,包括天线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设计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对天线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2. 天线设计软件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天线设计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天线设计软件,如CST、HFSS等。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并成功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天线设计项目。

3. 天线性能测试与分析天线性能测试是天线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天线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网络分析仪、场强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天线性能测试的基本流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4. 天线优化设计天线优化设计是提高天线性能的关键。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天线优化设计的方法,如参数扫描、遗传算法等。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一定的天线优化设计能力。

5. 项目参与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一个实际项目的天线设计工作。

在项目过程中,我与其他工程师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天线设计、测试、优化等工作。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天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提升了动手能力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使用天线设计软件和测试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宽了视野实习让我了解到天线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天线方向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我国无线通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珍惜实习期间的经历,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天线参数实验报告结论

天线参数实验报告结论

天线参数实验报告结论1. 研究背景天线是通信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磁波转化为无线电信号或将无线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天线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对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天线参数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际测量和对比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 实验步骤和结果3.1 实验步骤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置实验平台和测量仪器。

2. 将不同类型的天线放置在相同的位置上,保证实验条件一致。

3. 测量天线的增益、辐射特性、频率响应等参数。

4. 分析和比较不同天线参数的实验结果。

5. 总结和得出结论。

3.2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天线增益与发射距离成正相关关系,增加天线增益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

2. 天线辐射特性与传输方向有关,不同天线的辐射角度和辐射范围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

3. 天线频率响应与系统的工作频率有关,选择与系统要求匹配的天线频率可以提高通信质量。

4. 天线参数的调整和优化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通信距离、传输方向、工作频率、天线成本等。

4. 结论和建议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需要提高通信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增加天线增益的方法来改善信号传输质量。

2. 在需要控制信号辐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有较窄辐射角度的天线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在需要适应不同工作频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备宽频带的天线来满足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4.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天线成本、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在性能和经济效益之间做出合理的权衡。

5. 结果的局限性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本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在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采样数据的有限性。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可以考虑增加样本数量、扩大实验范围,并进一步研究影响天线性能的其他因素。

6. 参考资料待补充。

7. 致谢感谢实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组同学的配合。

天线实验报告(DOC)

天线实验报告(DOC)

实验一 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50欧姆同轴电缆与SMA 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2、掌握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3、掌握使用“天馈线测试仪”测试天线VSWR 和回波损耗的方法。

4、掌握采用“天馈线测试仪” 测试电缆损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天线阻抗带宽的测试 测试天线的反射系数(S 11),需要用到公式(1-1):)ex p(||011θj Z Z Z Z S A A Γ=+-=(1-1)根据公式(1-1),只要测试出来的|Γ|值低于某个特定的值,就可以说明在此条件下天线的阻抗Z A 接近于所要求的阻抗Z 0(匹配),在天线工程上,Z 0通常被规定为75Ω或者50Ω,本实验中取Z 0=50Ω。

天线工程中通常使用电压驻波比(VSWR )ρ以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L )来描述天线的阻抗特性,它们和|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1-2)和(1-3)描述:||1||1Γ-Γ+=ρ(1-2)|)lg(|20Γ-=RL [dB](1-3)对于不同要求的天线,对阻抗匹配的要求也不一样,该要求列于表1-1中。

表1-1 工程上对天线的不同要求(供参考)(2)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本实验采用50欧姆同轴电缆,其外皮和内芯为金属,中间填充聚四氟乙烯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2.2r ε=)。

其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如下:0b Z a ⎛⎫=⎪⎝⎭(1-4)式中 a ——内芯直径; b ——外皮内直径。

三、实验仪器(1)Anr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图1-1 Anr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表1-2 Anr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主要性能指标参数名称参数值频率范围25MHz-4000MHz频率分辨率100kHz输出功率< 0dBm回波损耗范围0.00-54.00dB(分辨率:0.01dB)驻波比范围0.00-65.00 (分辨率:0.01)撑和固定天线)和酒精棉等。

(3)工具,主要包括:裁纸刀、尖嘴钳子、斜口钳子、砂纸、挫、尺和电烙铁等。

天线实验报告

天线实验报告

天线实验报告天线实验报告引言: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收发信号的关键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对不同类型的天线进行测试和比较,以评估它们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线的特性和优劣,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天线类型1.1 定向天线定向天线是一种具有较高增益的天线,它能够将信号的主要能量定向发送或接收到特定的方向。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定向天线进行测试,并记录了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方向。

通过比较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我们可以确定定向天线的辐射方向和覆盖范围。

1.2 环形天线环形天线是一种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全向天线,它具有较为均匀的辐射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测试了环形天线的辐射图案和信号覆盖范围。

通过测量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我们可以评估环形天线的全向性能和辐射效果。

二、实验过程2.1 实验设备我们使用了一台信号发生器、一台功率计、一台频谱分析仪和一台天线测试仪作为实验设备。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功率计用于测量信号的功率,频谱分析仪用于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而天线测试仪则用于测量天线的增益和辐射特性。

2.2 测试步骤首先,我们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天线测试仪,设置特定的频率和功率。

然后,将天线与天线测试仪相连,并将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使用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分别测量信号的功率和频谱特性。

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和位置,我们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信号强度和辐射图案。

三、实验结果3.1 定向天线测试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定向天线在特定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方向。

这表明定向天线具有较好的定向性能,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输和高增益的场景。

然而,在非指向性需求较强的应用中,定向天线的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3.2 环形天线测试结果与定向天线相比,环形天线在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相对均匀。

这使得环形天线适用于需要全向覆盖和较小增益要求的场景,例如室内无线通信系统。

天线实习进展报告

天线实习进展报告

一、实习基本情况介绍1. 实习目的本次天线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天线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测试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习,我期望能够掌握天线设计的基本流程,提高动手能力,并增强对无线通信领域的认识。

2. 实习时间实习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3年9月,共计三个月。

3. 实习地点实习地点为华荣天线技术研发部,位于我国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内容:(1)天线基本原理的学习;(2)天线设计软件的使用;(3)实际天线结构的搭建与调试;(4)天线性能测试与分析;(5)参与团队项目,与同事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习单位情况介绍华荣天线技术研发部是一家专注于天线技术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具备完善的天线设计、生产、测试等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公司注重人才培养,为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此外,公司还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三、实习中的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天线设计原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验证和巩固。

例如,在学习天线驻波比、增益等参数时,通过搭建实际天线结构,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这些参数的含义和影响。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天线结构的搭建与调试项目。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常用的天线搭建工具和调试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参与团队项目时,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4. 深入了解天线行业通过实习,我对天线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卫星导航、雷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实习中的不足与反思1. 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天线实验报告(共10篇)

天线实验报告(共10篇)

天线实验报告(共10篇)天线实验报告实验一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50欧姆同轴电缆与SMA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2、掌握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3、掌握使用“天馈线测试仪”测试天线VSWR和回波损耗的方法。

4、掌握采用“天馈线测试仪”测试电缆损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天线阻抗带宽的测试测试天线的反射系数(S11),需要用到公式(1-1):S11?ZA?Z0?|?|exp(j?) ZA?Z0(1-1)根据公式(1-1),只要测试出来的|Γ|值低于某个特定的值,就可以说明在此条件下天线的阻抗ZA接近于所要求的阻抗Z0(匹配),在天线工程上,Z0通常被规定为75Ω或者50Ω,本实验中取Z0=50Ω。

天线工程中通常使用电压驻波比(VSWR)ρ以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来描述天线的阻抗特性,它们和|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1-2)和(1-3)描述:??1?|?| 1?|?|(1-2) RL??20lg(|?|) [dB]表1-1 工程上对天线的不同要求(供参考)(1-3)对于不同要求的天线,对阻抗匹配的要求也不一样,该要求列于表1-1中。

(2)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本实验采用50欧姆同轴电缆,其外皮和内芯为金属,中间填充聚四氟乙烯介质(相对介电常数?r?2.2)。

其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如下:Z0??b??? ?a?(1-4)式中a——内芯直径;b——外皮内直径。

三、实验仪器(1)A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图1-1 A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表1-2 Aitsu S331D天馈线测试仪主要性能指标撑和固定天线)和酒精棉等。

(3)工具,主要包括:裁纸刀、尖嘴钳子、斜口钳子、砂纸、挫、尺和电烙铁等。

四、实验步骤1、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制作天线时要主要安全,使用电烙铁和裁纸刀时应倍加注意。

(1)截取一段长度为10cm的50欧姆同轴电缆。

(2)用裁纸刀将电缆两端蓝色的电缆护套各剥去3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线技术实验报告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天线技术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院系:电信学院xx年5月实验一天线方向图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天线方向图测量的一般方法。

2、喇叭口径尺寸对方向图影响,E面、角锥喇叭与圆锥喇叭的比较。

二、实验设备发射源:信号发生器、测量线、被测天线、发射天线、天线转台、检波器或微波小功率计等。

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

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匹配器衰减器信号源图1 天线方向图测试系统在接收端如有功率计,可直接用它测而不必用检波器,根据条件而定。

可变衰减器检波器选频放大器三、实验原理测量方法:1、固定天线法:被测天线不动以它为圆心在等圆周上测得场强的方式。

2、旋转天线法:标准天线不动为发射天线,而待测天线为接收天线,而自身自旋一周所测的方向图。

本实验采用的是旋转天线的方法。

测量步骤:无论是固定测量或者旋转天线法,他们都是可动天线每改变一个角度记录下来一个数值,改变一周即得到360度范围内的方向图。

测量要求:①测量天线时,收发天线应该保持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对齐;②调节发射天线的衰减,使接受天线上的感应电流大于60mA,以保证测得方向图的明显;③在旋转天线的测量平面时,应该将收发天线同时旋转,避免产生极化垂直的问题,使得无法测量。

四、实验步骤本试验是3公分波长的角锥喇叭,所用的仪器是微波分光仪,采用旋转天线法,标准天线不动,并将它固定在旋转盘上,待测天线旋转一周所测数据。

1、把待测天线即3公分波长的角锥喇叭固定在微波分光议的旋转盘上,再将标准喇叭固定在信号发生器上面,首先计算出两喇叭之间距离,其装置如图所示:发送接收图3 角锥喇叭实验装置2、首先将发射旋钮拨至等幅位置,这是接收端的指示器微安表应有指示,其大小可通过调整发射端的衰减,使得接收的指示器指针可达60-80uA左右。

3、使两喇叭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在同一平面内。

4、测量:首先记下接收端微安表指示值,向左半平面旋转接收喇叭,每旋转一度,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的指示,直到显示为零,然后向右半平面旋转,记下相应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方向图,计算出半功率角宽度,及有关角锥喇叭的各种参数。

五、实验数据1、 E面喇叭E面方向图①极坐标②E面喇叭E面归一化③E面喇叭E面分贝归一化主瓣宽度约为10度2、 E面喇叭H面方向图①极坐标②E面喇叭H面归一化③E面喇叭H面分贝归一化主瓣宽度大致为20度。

3、角锥喇叭E面方向图①极坐标②角锥喇叭E面归一化③角锥喇叭E面分贝归一化主瓣宽度约为13度4、角锥喇叭H面方向图①极坐标②角锥喇叭H面归一化③角锥喇叭H面分贝归一化主瓣宽度约为12度.5、圆锥喇叭E面方向图①极坐标②圆锥喇叭E面归一化③圆锥喇叭E面分贝归一化主瓣宽度约为15度.6、圆锥喇叭H面方向图①极坐标②圆锥喇叭H面归一化③圆锥喇叭H面分贝归一化主瓣宽度约为18度。

六、实验体会通过对天线的测量和分析,使我懂得了天线的原理和作用。

天线在生活中虽然很常见,但却从来不懂得它的意义何在。

此次实验,让我主动的查找资料,并且不断的和同学交流,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天线的工作原理。

通过matlab 软件画天线的极坐标方向图、归一化方向图和分贝归一化方向图,可以把实际中很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清晰明了的图形,大大减轻了对天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了效率。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测量的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天线的方向性图与天线喇叭口径的尺寸和形状有关系。

实验分别测量了E面喇叭、圆锥喇叭和角锥喇叭的E面、H面方向图,知道了E面喇叭的方向图不如角锥喇叭的增益大,但是E面喇叭有较大的主瓣宽度。

在测量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若发射天线的衰减较大,使得接收天线的感应电流过小的话,会让结果测量不准确;极化对天线的增益有很大的影响,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垂直时,将无法互相通信;当收发天线在垂直平面上没有对准的话,也会使接收天线的感应电流过小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附录:实验数据E喇叭E面角度测量数据归一化分贝归一化-30 0 -25 0 -23 0 -22 1 -21 1 -20 2 -19 2 -18 2 -172 -16 2 -15 2 -14 2 -13 2 -12 3 -114 -10 6 -9 7 -8 10-7 14 -6 16 -5 23 -4 23 -3 29 -2 34 -1 40 0 46 1 46 247 3 44 4 39 5 36 6 33 7 28 8 23 9 18 10 15 11 11 128 13 6 14 4 15 3 16 2 17 2 18 2 19 2 201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 - - - - - - - -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1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E喇叭H面测量数角度据-51 0 -50 1 -49 1 -48 1 -47 1 -46 1 -45 1 -44 2 -43 2 -42 2 -41 2 -40 2 -39 2 -38 3 -37 3 -36 3 -35 4 -34 4 -33 4 -32 5 -31 5 -30 6 -29 7 -28 8 -27 9 -26 10 -25 11 -24 12 -23 13 -22 14 -21 15 -20 16 -19 18 -18 20 -17 21 -16 23 -1525归一化分贝归一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26 -13 27 -12 28 -11 30 -10 33 -9 34 -8 35 -7 36 -6 37 -5 38 -4 40 -3 42 -2 43 -1 43 0 45 1 45 2 45 3 46 4 46 5 45 6 45 7 45 8 41 9 41 10 41 11 40 12 38 13 37 14 35 15 34 16 33 17 32 18 31 19 30 20 29 21 27 22 23 23 22 24 20 25 18 26 17 27 17 28 16 29 14 30 13 31 11 32 9 33 8 34 8 35 7 36 7 - - - - - - - -- - - - - - - --1 0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6 6 6 6 5 4 4 3 3 3 2 - - - - - - - - - - - 48 2 49 2 50 2 51 2 52 2 53 1 54 1 55 1 56 1 57 0 58 0E面测量数角度据-30 0 -29 2 -28 2 -27 3 -26 4 -25 5 -24 6 -23 8 -22 9 -21 11 -20 13 -19 14 -18 14 -17 14 -16 14 -15 14 -14 15 -13 16 -12 18 -11 20 -10 24 -9 28 -8 34 -7380 0 0归一化- - - - - - - -分贝归一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圆锥喇叭-6 -5 -4 -3 -2 -1 0 1 2 3 4 45 50 56 62 64 68 70 69 68 66 641 - - - - - -- - - - 5 60 6 53 7 50 8 42 9 35 10 32 11 26 12 21 13 17 14 14 15 11 16 9 17 8 18 8 19 7 20 6 21 6 22 6 23 6 24 5 25 4 26 3 27 2 28 2 29 2 30 1 31 1 32 1 33 0 34 0 35 0H面测量数角度据-35 0 -34 0 -33 1 -32 1 -3120 0 0归一化0 0-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分贝归一化 - - -圆锥喇叭-30 2 -29 2 -28 2 -27 2 -26 2 -25 2 -24 3 -23 4 -22 5 -21 6 -20 8 -19 10 -18 14 -17 17 -16 22 -15 23 -14 30 -13 36 -12 40 -11 46 -10 51 -9 56 -8 62 -764 -6 68 -5 72 -4 74 -3 75 -2 74 -1 72 0 71 1 68 2 66 3 60 4 56 5 48 6 42 7 38 8 34 9 28 10 23 11 17 12 13 13 11 14 8 15 6 16 6 17 4 18 4 19 4 20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 4 3 2 2 2 2 2 1 1 00 - - - - - - - - - - 32 0 33 0 34 0 35 0角锥E面测量数角度据-50 0 -45 0 -43 0 -42 1 -41 1 -40 1 -39 11 -38 2 -37 2 -36 2 -35 2 -34 2 -33 2 -32 2 -31 2 -30 2 -29 2 -28 2 -27 2 -26 2 -25 2 -24 3 -23 4 -22 5 -21 7 -20 9 -19 11 -18 14 -17 14 -16 14 -15 14 -14140 0 0 0归一化0 0 0分贝归一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14 14 14 15 18 20 26 33 40 50 58 - - - - - - - - - - - -2 65 -1 72 0 78 1 78 2 80 3 77 4 76 5 74 6 69 7 65 8 62 9 54 10 45 11 41 12 33 13 28 14 23 15 20 16 17 17 15 18 14 19 13 20 12 21 10 22 9 23 8 24 7 25 6 26 4 27 3 28 2 29 2 30 1 31 1 32 0 35 0 40 0角锥H面角度测量数10 0 0归一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分贝归一据 -30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0 0 1 1 2 2 3 4 4 6 0 0化-- - - - - - - -18 8 -17 10 -16 12 -15 14 -14 17 -13 19 -12 21 -11 24 -10 28 -9 33 -8 38 -7 44 -6 50 -5 55 -4 57 -3 64 -2 70 -1 74 0 78 1 76 2 74 3 71 4 67 5 61 6 55 7 50 8 44 9 38 10 33 11 28 12 22 13 20 14 17 15 14 16 10 17 8 18 6 19 5 20 4 21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23 24 25 26 2 2 1 1 1- - - - - 27 0 28 0 29 0 30 0 40 0 50 00 0 00 0 0实验二天线演示性试验1. 微波暗室包括吸收层和屏蔽层两部分组成,请回答这两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实现的?微波暗室包括屏蔽层和吸收层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