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______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是有关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一、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他们迁移到城市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在此阶段,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
2.第二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的速度逐渐加快。
在这一阶段,城市的人口增长迅速,城市面积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也变得更加迫切。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3.第三阶段:城市规模达到饱和状态。
在这个阶段,城市的人口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的面积也不再扩大。
城市化的重点转向优化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人口聚集在城市。
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
人口聚集在城市,有利于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城市功能多样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生产和居住功能,逐渐增加了商业、金融、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城市的多样化功能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入城市。
3.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的市场规模更大,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城市更容易吸引和集聚人才,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市政设施等不断优化。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改善了城市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5.城市社会面貌多样化。
城市化使得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多样。
城市化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交方式。
城市中的社会群体多元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 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1950年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
城市
人口(万)
1.纽约(美国)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城镇化)
1、概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 还有哪些转变? 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 移到第二、三产业
城市化一词的四个含义
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 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 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
一、同步城市化
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 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 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 现得相当明显。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 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 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 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 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 象,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
城市人口 比重
2.5%
13.3%
28%
41%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 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 重迅速上升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
2. 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3. 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二、过程与方法1. 在由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2.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相关材料的剖析,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意义: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促进了工业化;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二、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出现→工业革命→ “二战” → 现在缓慢加速成熟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阅读课本内容,填表:1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国家类型所处阶段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发达国家后期早慢高大相适应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发展中国家中期晚快低小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问题ppt课件
考点1 城市化及动力机制
1.标志: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 如下图归纳:
9
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 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10
2.意义
项目
意义
人口 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
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逐渐转移
(3)对水圈的影响: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 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渗漏产生再分配,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城市建设 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3)再城市化: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的 状况,实施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 术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 员和国内外移民到此居住,一大批中心城市在经历了前一时期 的低潮后,趋于复兴。
31
4.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虚假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 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 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 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 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城市病的发 生。 (2)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 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 市的集聚效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 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26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 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加速阶段
发展中国家中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3.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堂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为主题的教学案例。本节课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主动探究的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学生共同完成,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人的能力。
4.及时给予小组评价,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案例背景中,我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展示城市化的时间轴,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我还将城市化的特点分为人口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用地增加三个方面,让学生明确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以提高学生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讨论效果。
(四)总结归纳
1.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
2.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指出不足之处。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认识。
五、案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城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案背景] 为响应北窖镇教育小组的号召,本人代表广东碧桂园学校参加“北滘镇中学学科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大赛,因而书写了本教案,并最终荣获本镇一等奖。
[教学课题]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
[教学目的]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掌握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标志和意义。
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标志和意义。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通过资料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家庭成员职业变动(现场调查)提问: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的父母亲、爷爷奶奶都从原来从事农业生产,转而变成现在的从事非农业的生产,这种现象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新课讲授]:深圳是大家熟知的城市,以前它是一个渔村,现在却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的的变化。
1、教师指导学生上百度搜索图片“深圳用地面积变化”和“人口变化”,通过读图,请你说出深圳用地面积及人口的变化。
百度图片搜索_深圳用地面积变化(学生回答问题)2、指导学生上百度搜索视频“深圳的发展”/v?ct=301989888&word=%C9%EE%DB%DA%B5%C4%B7%A2%D5%B9打开《深圳科学发展勇闯新路》视频,了解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案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能够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图表解读,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城市化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强学生对家乡城市化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城市化的概念、主要表现和过程。
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城市和乡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两者的差异,提问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城市又会如何发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二)新课讲授1、城市化的概念讲解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强调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结合图片和数据,向学生介绍城市化的三个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组织学生讨论:“在你们身边,有哪些现象可以体现城市化的发展?”3、城市化的过程展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曲线,讲解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缓慢,城市规模较小。
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趋于缓慢,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城市化的特点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为例,分析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但存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公开课
人口(万)
1230 870 670
550 530 500 490 480 440 40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城发市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人膨口胀(,万中)小
1.东京(日本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2大88城0 市。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0
3.圣保罗(巴西) 4.孟买(印度) 5.纽约(美国)
读右图,结 合P37、38阅读 材料,思考: 1.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城市化 进程有什么差异?
2.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世界城市化进程大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发 展速度如何?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因
发 起步早,目前速度变 工业化早
1750
占墨西哥总人1740 口的16.8% 1650
6.上海(中国)
1400
7.洛山矶(美国) 8.拉各斯(尼日利亚) 9.加尔各答(印度)
1300
占阿根廷128总0 人 口的31207%0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30
来自:联合国人口司。
起 步
振 荡
停 滞
快 恢复正 速 常
读上面两图,结合P39阅读材料,思考: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 些工作?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速度
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
城市化动力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变动
人口流动 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PPT教学课件
声———电磁感应 ——— 电流
电容式话筒: 声———电容变化———电流、电压
3、实验:
传感器
温度———控制电路通断
原因:双金属片
铜的膨胀系数大于铁
4.电慰斗
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P63思考与讨论
力 ————传感器———电流 声 ————传感器———电流 温度——— 传感器———电流
城市化的意义
1、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 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
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经济发达 经济落后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低
我国城市化现状如何?
练习: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D )
2、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
空前程度的时间是 ( D )
A、1750年之前的几千年 B、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C、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D、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城市
人口
城市
人口
纽约(美国) 伦敦(英国) 东京(日本) 巴黎(法国)
1230 870 670 550
东京(日本) 墨西哥城(墨) 圣保罗(巴西) 孟买(印度)
2880 1780 1750 1740
上海(中国)
530
纽约(美国)
1650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 500
上海(中国)
1400
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1一、教材湘教版二、章节第三章第四节三、学时2个学时四、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六、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
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引入】展示河浦1994年道路图片【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管道、水路、航空、公路、铁路4.发展趋势(特点):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5.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思考:假设你要到外地旅行,需要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航空——贵重急需数量不大;公路——易死亡、变质、短途;铁路——易死亡、变质、长途;大宗笨重远程——水运;管道——液体、气体、粉末状固态。
【交通运输与聚落】北方:多呈团块状,形状比较规则;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沿河道、铁路、公路呈带状分布;河网密度较大;铁路、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思考: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沿河设城的类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过河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0 13
1950 1960 1980 2000 71 114 222 408
29.5 33.4 34.0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二战以后 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
完整版课件ppt
11
读右图,结合 P37、38阅读材料, 思考:
1.从20世纪70年代 开始,发达国家一些大 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 城镇发展迅速。试分析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定义: 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2、类型: 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 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完整版课件ppt
6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 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
1. 世界城市化进程 有何突出的特点?
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2. 是什么力量推动 了城市化的发展?
完整版课件ppt
9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空前发展
时间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90年 2000年
城市人 口比重
2.5%
13.3%
28%
41%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完整版课件ppt
10
年份
特大城市数量 (个)
占城市总人口 (%)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完整版课件ppt
4
4.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人口转化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 区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
社会经济发展
3. 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有关系?
工业化进程 第三产完整业版课的件p发pt 展
7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工业发展
市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化
服务业发展
完整版课件ppt
8
三、世界城市化进程
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
完整版课件ppt
15
7、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 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t1
t2
t3
t4
(1)、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
②、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
③、 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城市群
。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是 逐渐提高 。
(3)、此过程称为 。 城完市整版化课件ppt
2. 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衡量城市化水平 的标志是什么?
3. 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 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变? 在我国主要有 哪些类型?
完整版课件ppt
3
一、城市化
1. 概念
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2. 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城市化与经济发 展水平之间关系如何?
3. 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 理由。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差异?产生
差异的原因。
完整版课件ppt
12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起步早
发 达 国 城市化水平高 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工业化早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 城市人口
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
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 体发展水平
文化、思 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
想、观念 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
交流,缩小城乡差完整距版课件ppt
5
5. 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变”?在我国 主要有哪些类型?
4、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A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 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
5、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C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6、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B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16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发 展
起步晚,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中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国
家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完整版长课件过pp快t ,农村劳动力过剩 13
考考你: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授课人:李艳华
完整版课件ppt
1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90年用地
54万
1911年人口
538万
1949年人口
上海人口的增加
1324万
1990年人口
上述图中有哪些变完整化版课件?p你pt 得到了什么结论? 2
阅读教材p36-37页内容,思考:
1. 什么是城市化?
(D)
2、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空
前程度的时间是
D( )
A、1750年之前的几千年
B、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C、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D、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C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日本
完整版课件ppt
14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