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总论-课件
药物毒理学总论

基本理论
药
6h
物
毒
药物对机体各器官的 毒性作用及机制
理
学
20h
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 价的基本知识
10h
➢ 药物非临床评价与GLP实验室 ➢ 全身用药的毒理研究 ➢ 一般药理学研究 ➢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 药物特殊毒性研究 ➢ 药物临床应用的毒性问题
5
药学专业学生为什么要 学习《药物毒理学》?
一、药物毒理学 ➢ 概念 ➢ 药物毒理学与药理学的区别
药物毒理学—Pharmaceutical (drug) Toxicology,“致病” 药 理 学—Pharmacology,“治病”
20
沙利度胺的临床新用途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口疮性溃疡病
治疗原发性、继发性肿
瘤 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反应停在西德的销售量
年份
销售量(公斤)
1957
33
1958
728
1959
3800
1960
14480
1961至8月止
11060
10
关于这次短肢畸形流行的地区分布于具体 病例数缺乏确切资料。据估计,西德10000病 例,日本1000例,美国4000例,加拿大200例,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280例,比利时60例,挪威 28例。其他如瑞士、葡萄牙、芬兰、巴西、丹 麦、阿根廷、叙利亚、意大利、瑞典、非洲和 中国台湾省等均有病例发生。
药物毒理学 Drug toxicology
基本理论
药
物
毒
药物对机体各器官的 毒性作用及机制
理
学
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 价的基本知识
2
总论
药毒毒理学ppt课件

各种性状得以表达的过程。
肿瘤促进剂是通过刺激细胞增生使引发的细胞发
展进入促长阶段,促进剂本身无或仅有极微弱的致
癌作用,反复使用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
典型的促癌剂:多肽、固醇类激素、生长因子、最
佛波酯(TPA)
41
癌症的促进阶段:有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并 进一步演变成为更具恶性表型或具有侵袭特征的肿 瘤的过程。 主要表现:自主性或异质性增加、生长加速、侵袭 性加强、出现浸润和转移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癌等。
2、激素
激素类药物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失衡;
甲睾酮、庚酸睾酮-肝癌;黄体酮-宫颈癌等。
3、抗肿瘤药物
引起继发性白血病和继发性膀胱癌等 。
31
4、免疫抑制药 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增强病毒诱导细胞的恶
性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 5、其他药物 苯妥英-新生儿神经纤维细胞瘤;氯霉素-白血病; 利血平-乳腺癌等。
21
①眼睑接触性皮炎:
其特征为发痒、红肿、结膜轻度充血等。
②全身中毒性反应:
包括皮肤粘膜干燥、脸部潮红、发热、谵妄、心动 过速。
③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2
第三节 药物对眼损伤的评价
1、眼刺激试验 评价由药物直接接触角膜、结膜等所引起的刺激作 用 2、眼科学评价 为眼的临床评价 3、电生理学评价 4、行为和心理物理学试验
DNA发生反应。
29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也称外遗传性致癌物(epigenetic carcinogen) 指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主要是促 进细胞过度增殖。
促癌剂、免疫抑制剂、石棉、激素
30
药物毒理学PPT课件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陈立峰研究员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毒理学第一节毒理学概述第二节中药不良反应第三节急性毒性试验第四节长期毒性试验第五节特殊毒性试验第一节毒理学概述药物毒理学(drugtoxicology):是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发生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死亡;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以及毒理机制与危险因素。
由于药品是专供人类防治疾病使用的特殊物质,具有两重性,需要正确评价其药理效应和不良反应,与其他各毒理学分支有所区别。
药物毒理学研究也包括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包括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和应用毒理学(ap-plied toxicology)。
描述性毒理学: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
一般通过动物试验而获得毒性资料,评估药物使用时对人类的毒性作用。
通常在商业性或政府机构的毒性实验室进行研究,以获得药物基本毒性信息(数据库等),用于确定大多数用药情况下对各种器官的毒性(危害)。
通常研究的内容有急性或长期毒性,包括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机体对毒物的代谢和清除,毒物的吸收、分布与蓄积;以及产生毒性作用的量效试验。
机制毒理学:通过研究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
通常在细胞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明确药物产生毒性的生物学过程。
根据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癌症、出生缺陷等),有效评估药物对人类可能存在的危险性。
此外在药物发现阶段,可用于指导设计或优化安全有效的化学药物。
应用毒理学:基于描述性毒理学和(或)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受试药物的危险性是否足够低。
《药物毒理学》总论刘瑞丽XX年11月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毒理学》总论刘瑞丽XX年11 月
•药害事件回顾
•3、拜斯停与横纹肌溶解症
•• 药品:西立伐他汀钠片
•• 治疗:高脂/胆固醇血症;
•• 德国拜尔公司,1997年上市;我国2000年
4月进口;
•• 危害:横纹肌溶解症,肾损害;
•• FDA于2001年8月8日,我国于2001年8月9
•毒物 (toxicant, poison, toxic agent):通
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在日常接触
途径和剂量下即能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 化学物质。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毒理学》总论刘瑞丽XX年11 月
•毒素(toxin) :是活的生物有机体中
存在的或向外界释放、分泌的一类具有
明显生物活性物质。根据来源可分为动
《药物毒理学》总论刘瑞丽XX年11 月
•毒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 • 萌芽5000年前(3000-2000B.C)。 • 有文字记载约3500年历史。1500 B.C古 埃及医书中已记载Pb、Cu、Sn等有毒。我国 宋朝-洗冤集录,明朝初-本草纲目。 • 在古代,有毒物质主要被作为杀伤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毒理学》总论刘瑞丽XX年11 月
• 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 关注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
• 现代毒理学: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 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而产生有害作用 (毒性)的科学。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毒理学》总论刘瑞丽XX年11 月
•现代毒理学任务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remedy.
药物毒理学课件毒理总论2015(清华版)-1

三、药物毒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药物毒理学为临床安全用药服务,其主要学科任务是:
① 通过临床前和临床毒理学试验研究,观察新药对机体健康的 危害作用及程度,观察已上市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为新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客观的试验资料依据; ② 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和相关的防治措施,为指导开发安 全有效的新药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③ 为药物的风险管理,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 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④ 参与新药研发早期的化合物筛选,减少因药物毒性导致的新
欣弗:克林霉素,灭菌时间缩短
罗非昔布
环氧酶(COX)的2个异构体COX-1和COX-2催 化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罗非昔布对COX-2 选择性抑制。
COX-1是正常的细胞组成蛋白,在正常组织中 表达,维持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理功能,包括 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而胃肠道穿孔、溃疡、 出血等不良反应则归于对COX-1的抑制。
药物毒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它生命科 学如药理学、毒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生化 学、病理学及统计学等有着广泛的联系;
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在指导新药筛选、 新药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安全合理规范用药,保 障人类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是人类用以防治和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 如果没有对症下药,或用法用量不适当,均会 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药品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药物 毒理学特别关注由于用药所产生的机体损害性 变化。
药品的基本要求是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制药公司
药物安全性评 价中心
二、药物毒理学的发展史
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毒物对 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
现代毒理学: 研究在特定情况下,生命有机体接触化学、生 物或物理物质产生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研究毒物的作用机制。 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1.药物毒理学总论

质反应 • 质反应:毒性效应以全或无、阴性或 质反应:毒性效应以全或无、 阳性等表示,称为质反应。 阳性等表示,称为质反应。例:死亡 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 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 • 毒性效应的强弱以阳性率表示; 毒性效应的强弱以阳性率表示; • S型曲线:对数剂量或浓度 横)和累 型曲线: 型曲线 对数剂量或浓度(横 和累 加阳性率(纵 作图 作图; 加阳性率 纵)作图;可以的有
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 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 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 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主 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 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 是毒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 分支, 毒理学 分支,已广泛体现在新药临
床前安全性评价、 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 及临床合理用药。 及临床合理用药。
• 急性毒性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 急性毒性损害:循环、 • 慢性毒性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慢性毒性损害: 骨髓、 新药临床前评价的作用: 新药临床前评价的作用: • 急性毒性试验:治疗指数、 急性毒性试验:治疗指数、 对机体的可能损害; 对机体的可能损害; • 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的靶器官、 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的靶器官、 损害可逆性。 损害可逆性。
二、药物毒理学及其有关定义 药物毒理学( toxicology):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是研 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 中,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的机体局部或 全身病理学改变, 全身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的损 伤或致死作用; 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对机体有害 作用的发生、机制、 作用的发生、机制、结果及危险因素的 科学。 包括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科学。 包括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 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
《药物毒理学》第一章 -毒理总论(清华版) ppt课件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领域
1、描述性毒理学(drug) 主要观察和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包括药物临床前毒
理学研究和药物临床毒理学研究。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 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信息。主要内容:急性或长期毒性、 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毒物的代谢和清除、毒物的吸收分 布蓄积;毒性作用的量效试验。临床描述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Ⅰ~ Ⅲ期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测(即Ⅳ 期临床试验) 2、机制毒理学
沙立度胺与海豹畸形 药物:沙立度胺,反应停;
治疗妊娠呕吐; 时间: 1957年上市; 国家: 欧洲、日本等地; 危害:海豹畸形; 原因:沙利度胺未经过严格的临床前毒理实验,再加上药物上 市后制药厂又隐瞒了已收到有关沙利度胺毒性反应的报告 意义:
美国FDA当时审查该药时发现其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而拒绝进口, 从而避免了此次灾难。 此次事件激起了公众对药品安全性及药品监督法规的普遍兴趣,使人们 对药物毒理学在保证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 美国也由此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做了重大修改,确定了新药上 市审批的必要程序,例如新药上市前须向FDA提供临床实验证明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的信息;同时规定FDA有权力将已经上市销售的但被认为缺乏安 全性的药品从市场上取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耳聋
• 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 治疗:感染性疾病; • 危害:我国聋哑儿童180万,药物 致聋哑占60%,约100万。
严重的药害事件使人们认识到新药临 床前等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药物毒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药物毒理学为临床安全用药服务,其主要学科任务是:
① 通过临床前和临床毒理学试验研究,观察新药对机体健康的 危害作用及程度,观察已上市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为新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客观的试验资料依据; ② 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和相关的防治措施,为指导开发安 全有效的新药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③ 为药物的风险管理,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提 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④ 参与新药研发早期的化合物筛选,减少因药物毒性导致的新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滤过 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第三节 房室模型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H +] [B ] [B H +]
lo g K a= lo g [H +] + lo g
[B ] [B H +]
_ lo g K a = _ lo g [H +] _ lo g [B ] [B H +]
即 : p K a = p H + lo g [B H +] [B ]
色甘酸钠 :强酸性药,pKa为2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10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 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 途径、增加新适应证亦属新药范围。
新药研究过程:
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上市后药物监测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11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理学(Pharmacology)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1
主编:杨宝峰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2
第一讲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理学--药理学总论 PPT课件
3
第一章 绪言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药物毒理学课件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物合用高压危象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增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药物血管a受体过度兴奋②药物-神经递质受体相互作用GABA受体激动巴比妥类镇静、麻醉、中枢抑制③药物-信号传导相互作用电压门控Na通道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抑制心动过缓第三水平,长期毒性试验(第二阶段)(1)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半年以上);(2)哺乳类动物致突变试验;(3)啮齿类动物2年至癌试验;(4)人类药代动力学试验;(5)人类临床试验;(6)短期和长期用药的流行病学资料。
(四)药物毒理学研究在新药临床试验阶段的任务第一期临床研究第二期临床研究第三期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监测探索安全的人用剂量安全性{ 大范围的社会考察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疗效(有效性)不良反应(安全性)第一章?? 总论一、论述题1.举例说明药物毒性作用的类别。
2.??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和新药上市后仍应注意的问题。
3.??试述修复不全导致药物毒性的机制。
GLPS? 非临床实验研究工作质量管理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 ? 要点有三:1、参加研究的人员必须训练有素;2、从始至终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3、实验的各环节都必须制定出标准操作的归程。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下:(1)住院病人:10%~20%;(2)住院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者:0.24%~2.9%;(3)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0.3%~5.0%。
药物毒理学研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中草药的药物不良反应普遍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比较安全,无不良反应。
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草药针剂的安全性,已引起医药界的关注。
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致不良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在人体各个系统,反应程度轻重不一,其中以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为多见。
药物毒理学总论

四、临床研究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29、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 30、临床研究者手册; 31、知情同意书样稿、伦理委员会批准件; 32、临床研究报告 ;
药理毒理研究申报资料项目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项 共12项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1项
11项:主要药效学试验,一般药理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过敏性、 溶血性、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研究,复方 制剂中多成分的相互影响试验、致突变试 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癌试验,依赖性试 验,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
P0.05,有显著性意义;P 0.01,有非常显著性意 义。
三. 对 照
对照(contrast)是指除了供试样品等以外,对
照组的一切条件应与用药组完全一样,具齐同可 比性。对照的概念?对照的分类?
阳性药出不了阳性结果,阴性组数据与常规数据
有出入,实验是失败的!
四. 毒物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 量给予时可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 损害的物质都是毒物。
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 的主要内容
一、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1、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 12、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13、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山道年、阿托品、可待因等
一般视为无毒的物质如食盐,当一次服用 15~60g 时有益于健康; 而一次用至 200~250g 时可因电解质严重紊乱而引起死亡。 在短时间内输液过多过快,可因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所致肺水肿和 脑水肿引起死亡,即所谓“水中毒”。
正确理解药物和毒物的辩证关系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
在常用剂量下 当剂量过高、用药时 间过长或者用药者本 身为过敏体质时
植物性:毒草、毒芹 动物性:蛇毒、蝎毒、蜂毒 矿物性:砷、铅 16
《药物毒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 三、毒性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五、毒物、毒素 六、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量反 应(graded response)、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八、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比 九、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例,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其中毒性效应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 量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 性等表示,称为质反应。
《药物毒理学》
13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 三、毒性(toxicity)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五、毒物、毒素 六、量反应、质反应(剂量 -效应关系) 指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有害)作 七、治疗指数 用。 八、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九、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药物毒理学》
15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 三、毒性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五、毒物、毒素(toxicant,toxin) 六、量反应、质反应(剂量-效应关系) 七、治疗指数 毒物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 八、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涉及合成或生物类药物。 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如蛇毒、 九、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箭毒、砒霜等)。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毒素的分类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 三、毒性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五、毒物、毒素 六、剂量-效应关系、量反应、质反应 七、治疗指数 八、半数致死量 九、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十一、局部毒性作用、全身毒性作用
《药物毒理学》
12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奠基人 Paracelsus (1493~1541年)曾说:所有物质都是毒物,剂量 将它们区分为毒物和药物。 老百姓常说:“是药三分毒”。
《药物毒理学》
4
药物和毒物的作用或作用机理在本质上的区别是相对的
有些毒物在低于中毒的剂量时,可用作药物 如毗霜、箭毒、蛇毒等; 很多药物应用过量时也能中毒
《药物毒理学》
10
第一章 总 论
第三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概念 发展史 药物毒理学与药理学的区别
药物毒理学—Pharmaceutical (drug) Toxicology,“致病” 药 理 学—Pharmacology,“治病”
《药物毒理学》
11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药物毒理学 Drug toxicology
实验药理与毒理学教研室
参考书:
周立国主编《药物毒理学》
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一章 总 论
本章学习要点 掌握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熟悉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内容 了解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及药物 毒性作用机制
《药物毒理学》
3
正确理解药物和毒物的辩证关系
《药物毒理学》
17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 三、毒性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五、毒物、毒素 六、剂量-效应关系、量反应、质反应 七、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 八、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九、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通常将实验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有效量( ED )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 物的安全性。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 全。 《药物毒理学》
《药物毒理学》
14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 三、毒性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target site/tissue/organ of toxicity) 六、量反应、质反应(剂量-效应关系) 七、治疗指数 药物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 八、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某些部位造成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 九、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才是药物毒理作用的靶部位,被损伤的组织器官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称为毒性靶组织或毒性靶器官。
概念
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并对药物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及对靶器 官毒性作用机理研究的一门科学。
《药物毒理学》
8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概念 发展史
Toxicology
Toxic(English)
---->
《药物毒理学》
1655年
Toxicus(Latin)
Toxikon(Greek)
9
---->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概念 发展史 药物毒理学与药理学的区别
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的毒性,探讨药物对人的危害 及防止发生危害的安全剂量。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有效剂量。从而发 挥其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中的效能。
治病
致病
药
理
学
药物毒理学
安全合理用药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概念
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并对药物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及对靶器 官毒性作用机理研究的一门科学。
《药物毒理学》
7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药物毒理学
一、药物毒理学 二、有毒(toxic) 三、毒性 四、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 五、毒物、毒素 指物质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并)有 六、量反应、质反应(剂量 害于健康作用的特性。 -效应关系) 七、治疗指数 八、速发型毒性作用、迟发型毒性作用 九、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十、可逆性毒性效应、不可逆性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