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资料

合集下载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PPT课件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PPT课件
IGRA都要检查
BCG接种者(如果也属于其 它风险人群)
推荐用IGRA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 触
TST或IGRA
医务工作者
TST或IGRA
无法再来确认TST结果的人 群(例如,流浪汉,注射吸
毒者或交通不方便)
推荐用IGRA
TST,如果TST阴性要用 IGRA确认
没有特定的推荐
TST,用IGRA进一步确认 TST阳性 推荐用TST
非血 样本 的T-SPOT结果 很 强的话 (即 存 在大量 的结 核 效应 T 细 胞),揭示在这个器官或部位存在活动性结核。
各国对潜伏感染风险人群的筛查指南
风险人群
美国指南Hale Waihona Puke 加拿大指南英国指南
免疫力抑制人群(例如, HIV感染者,使用强的松或
TNF-α抑制剂治疗)
TST或IGRA;如果是阴 性或高度怀疑的,TST和
与BCG的交叉反应
存在
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与NTM的交叉反应
存在
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与M.TB暴露的相关性
存在
相关性较PPD皮试大
阳性结果与随访期间罹患结核的相互关 系
可重复性
中到显著的正相关 中等,但可变
无充足的证据 较高,但证据较少
T-SPOT实验
阴性结果 提示患者体内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假阴性结 果: ①感染阶段不同;②少数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疾病;③实验非正 常操作。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
适用于多种标本;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结核杆菌培养
传统方法:L-J固体培养基 快速培养法: 检测细菌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的CO2或消耗的O2, 显微镜直接观察、变色液体培养基等BACTEC MGIT960系统等。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通常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

这种病菌会侵入肺部并引起肺结核,而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到其他部位,如淋巴、骨髓和肝脾等。

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疾病,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通常涉及多种类型的检测,例如:1.酸杆菌检测结核分支杆菌是酸杆菌,因此酸杆菌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并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患者的样本可以是咳嗽的痰液、唾液或肺组织,也可以通过胃镜获得胃肠液。

如果酸杆菌检测呈阳性,则可以确诊结核病。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不能检测出结核分支杆菌,如某些菌株可以耐受某些药物。

2. 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抗体检测是另一种可以用于诊断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其他类似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结核抗体,如果测试结果呈阳性,则表示患者可能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

但是,结核抗体检测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这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结核病PCR检测PCR检测是检查抗原核酸序列的一种方法。

由于PCR技术可以扩增极微量的DNA,并且非常特异和灵敏,因此可以检测出非常小的感染量。

在结核病中,PCR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DNA,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

但是,该方法对样本中的DNA污染非常敏感,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质量控制。

总之,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并且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必须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这些方法的结果和临床表现,以取得最佳的诊断结果。

同时,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最佳治疗效果。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介绍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介绍

1.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1. 1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显微镜检查目前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我国结核病实验室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快捷,特异性高,设备要求低,但是灵敏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病人。

1.2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荧光显微镜)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管利用二极管光源,延长了显微镜使用寿命,不需要暗室,且价格低廉,可以提高涂片的阳性检出率。

目前在国内应用评估结果显示灵敏度较明场显微镜明显提高,已在部分区县开始使用。

1.3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结核病诊断技术在恒定温度下,特殊的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在酶的作用下,反应体系在一个密闭的反应管内反应。

扩增反应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最短半小时。

目前应用玻璃化试剂,稳定性好,便于运输。

目前在国内区县级应用评估。

1.4 夹层杯结核病诊断方法将痰标本(或其它标本)用专用消化灭活液充分消化,完全暴露并保留抗酸杆菌,通过自动离心涂片机(或半自动制片染色机)对消化后的标本进行充分集菌。

直接在夹层杯装置中进行抗酸染色,取出基片或膜片置于普通显微镜进行观察。

夹层杯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标准化操作,通过消化灭活,安全性改善,阳性检出率也比直接涂片法大大提高。

夹层杯的装置有沉降式和虑过式,适用于不同工作量的医疗机构。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采用2对引物在等温条件下即可完成DNA的扩增,扩增结果通过肉眼观察荧光进行判定,诊断是否为结核病。

同时整个反应体系采用封闭系统减少了工作区域扩增子的污染,整个反应过程只需一个小时即可完成,通过肉眼观察荧光判读结果。

2.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2.1 固体培养培养是结核病诊断的精标准,也是获得分离菌株开展耐药检测的前提,我国结核病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固体罗氏培养法,包括简单法和中和离心法。

虽然培养是诊断的精标准,但是花费时间长,需要4-8周时间。

2.2 液体培养液体培养通过添加生长刺激剂,改变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等方式缩短了阳性报告时间。

结核病实验室课件

结核病实验室课件

谢谢
行检测
4
结果分析:根 据检测结果判 断患者是否患
有结核病
血液检测
结核菌素试验 (TST):检测结
核菌感染
结核菌培养:检测 结核菌的存在
抗结核药物敏感性 试验:检测抗结核
药物的敏感性
结核病分子生物学 检测:检测结核菌 的基因型和耐药性
影像学检测
01
胸部X线检查: 发现肺部病变, 判断病变性质
02
胸部CT检查: 显示肺部病变 细节,判断病 变范围
保持通风:保持 实验室通风良好, 降低空气传播风 险
定期消毒:定期 对实验室进行消 毒,确保环境安 全
疫苗研发
01
疫苗类型:结核病疫苗主要有卡介苗、BCG、MVA等
02
研发进展:目前卡介苗是唯一广泛使用的结核病疫苗,其他疫苗尚在研发中
03
疫苗效果: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有一定效果,但保护率有限
04
研发挑战:结核病疫苗研发面临诸多挑战,如疫苗保护率低、免疫原性差等
结核病
结核病的症状
咳嗽、咳痰、胸 痛、呼吸困难等
呼吸道症状
发热、盗汗、乏 力、体重下降等
全身症状
淋巴结肿大、皮 疹、关节痛等局
部症状
结核病潜伏期较 长,症状不明显,
容易被忽视
结核病实验室检 测
痰液检测
1
痰液采集:使 用无菌容器收
集患者痰液
2
痰液处理:将 痰液进行离心、
沉淀等处理
3
痰液检测:使 用显微镜、培 养基等方法进
结核病实验室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结 核 病 基 础 知 识
02. 结 核 病 实 验 室 检 测
03. 结 核 病 实 验 室 诊 断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201609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201609

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
1
挑取菌落 磨菌、稀释
2
接种菌液
3
孵育7-10天
4
显色, 读取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微量药敏
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微量显色法药敏试验
收集我院2015年8月至11月的临床分离菌株511例, 使用液体微量显色法进行了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 乙胺丁醇、卷曲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 杨酸、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布丁、阿米卡星、 卡那霉素、氯苯吩嗪等十四种抗结核药物的体外药敏试 验 。其中MDR-TB菌株75例(14.7%)。
原理:将病原体DNA扩增、核酸杂交和核酸试纸条检测三种 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恒温扩增反应中加入两对TB特异 性引物、一对特异性探针,同时 一次性完成TB DNA的扩增及杂交 过程,然后用一次性核酸检测装 置进行定性诊断。 检测目标片段:目标为结核分枝杆菌 特异性IS6110片段。
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
体外r-干扰素释放试验
γ 干扰素
检测阴性
γ干扰素 检测阳性
TB抗原多肽
T细胞
活化T细胞
γ 干扰素
体外r-干扰素释放试验
特异性
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敏感,与绝大多数环境分枝杆 菌和卡介苗(BCG)无交叉反应 美国FDA数据:特异性97.1%(297/306) 国内临床数据:特异性94.1%(478/508)
二、结核分枝杆菌RNA检测(TB-RNA)
RNA作为临床分子诊断靶标的优点: RNA 拷贝数≥ DNA拷贝数 更具临床意义: 生命力旺盛的病原体RNA转录活跃 RNA远不如DNA稳定,病原体死亡,RNA很快降解 1.交叉污染少 2.较好的愈后指标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结核病实验室检查主要有;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分枝杆菌血清学及核酸扩增检测等。

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标本的质量。

正确地采集、转送标本,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和取得准确结果的前提。

各种标本(痰液、血液、伤口分泌物和各种感染组织等)采集时应充分考虑到选择恰当合理的时问,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病原菌的性质,按要求采集标本,这样可使标本包含细菌,并为后续检验步骤打下良好的。

合格的痰标本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应<10个,白细胞数应>25个。

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根据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对咳嗽、咳痰>13周或有咯血或血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留取3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

即时痰为病人就诊时咳出的痰液:清晨痰为清晨深咳出的痰液;夜间痰为就诊前1天晚睡前咳出的痰液。

留取的痰液标本常规涂片后,进行要尔-尼尔逊氏染色法(ziehl-Neelen)染色。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是兼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6.5~7.2。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法,是结核病确诊最可靠的方法。

是获得纯培养物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其他生物学研究的。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改良L-J(改良罗氏)培养基来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

通常情况下,当每1ml标本中微生物含量达102~3CFU(菌落形成单位)时,即可培养阳性。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检查是使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MIGT、BacT/A1err、ESP),通过测定细菌生长代谢检测分枝杆菌生长情况的方法。

在进行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检查时,标本接种前的祛污染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说明书中给定的方法进行。

孵育检测过程中系统报告阳性时,相应标本的培养液必须首先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发现抗酸菌后方可发出阳性报告。

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结核病人合理的药物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及针对耐药病人的预防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耐多药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条件:因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危险性,1)需P2及以上实验室,目前我院实验室条件基本具备即将投入运行,2)日常培养及涂片用的生物安全柜滤膜已超出使用年限,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应定期予以更换。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其诊断依据。

因此其基础是培养,只有培养出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才能进一步通过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诊断是否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1.已进人临床常规应用的测定方法:目前包括绝对浓度法、比例法及应用BACTEC460、BACTEC 960、BacT/ ALERT 3D、ESPII等仪器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其中:绝对浓度法以最低抑菌浓度或以无生长为终点作为判断标准,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比例法以是否能够抑制99%的细菌生长作为判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方法;后四种仪器方法则是比例法的特化,其特点是以细菌的代谢过程指示细菌生长状况。

2.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测定方法:此类方法很多,抗性比例法、Etests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液体变色培养基测定法、荧光素酶测定法、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已有一些进入临床检测。

基因突变是引起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最主要的原因。

多种以PCR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与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作为快速耐药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或临床得到开展。

这些方法具体包括:主要是DNA序列分析法,聚合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另外还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异质性双链构象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线性探针杂交技术、RNA/RNA错配检测技术和分子灯塔技术等。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确切关系未完全阐明,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但由于判断药物敏感性时存在固有的缺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基因型鉴定法不能完全替代表型鉴定法。

肺结核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肺结核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结核菌检查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痰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性的(有传染性)。

若排菌量多(每毫升10万条以上),直接涂片检查易呈阳性,为社会传染源。

厚涂片法能提高发现率。

荧光显微镜检查适用于大量标本快速检查。

无痰或儿童不会咳嗽,可采用清晨的胃洗涤液查找结核菌。

成人可用纤支镜检查或从冲洗液中查找结核菌。

痰菌量较少(每毫升1万条以下),可用集菌法。

培养法更为精确,除能了解结核菌有无生长繁殖能力,并可作药物敏感试验和菌型鉴定。

结核菌生长缓慢,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一般需4-8周始能报告。

使用含14C的棕榈酸作碳源底物的7H12培养基测量细菌代谢过程中所产生14C的量,即可推算出标本中是否含有抗酸杆菌(BACTEC法),在5-7天即可报告,比一般培养法缩短了时间,且可作药物敏感试验和菌型鉴定,但缺点是标本可因污染而影响检查结果。

将标本在体外用聚合酶链反应(PCP)方法,使所含微量结核菌DNA得到扩增,用电泳法检出。

1条结核菌约含1fgDNa ,40条结核菌即可有阳性结果。

此法不用体外预培养,特异性强,2天可出报告,快速、简便,还可以作菌型鉴定,但时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灶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断,对决定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除荧光透视和X线摄片处,必要时还可采用点片或特殊体位(如前弓位)摄片、体层摄片及支气管造影等。

摄片结合透视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发现肋骨、纵隔、膈肌或心脏遮盖的细小病灶,并能观察心、肺、膈肌的动态。

荧光缩影X线检查适用于集体肺部健康检查。

肺结核的常见X线表现有: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斑点、条索、结节状,密度较高,边缘清晰),浸润性病灶(云雾状、密度较淡、边缘模糊)干酪性病灶(密度较高、浓度不一)和空洞(有环形边界的透光区)。

肺结核病灶一般在肺的上部、单侧或双侧,存在时间较长,常有多种性质不同的病灶混合存在和肺内播散迹象。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

概 述
结核分枝杆菌是1882年郭霍(Robert Koch) 从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发现。是人类结核 病的主要病原菌。
分类
• 结核分枝杆菌属原核生物界、厚壁菌 门、裂植菌纲、放线菌目、分枝杆菌 科的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属种类甚 多,目前已命名的有200多种,一般可 分为缓慢生长和快速生长两大类。
痰标本性状 (二)
2 、血痰:此类标本是因粘液痰 或干酪痰标本中混有血液而形 成,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鲜 红色或伴有血丝;涂片染色后 镜检除能够观察到粘液痰或干 酪痰的细胞特征外,含新鲜血 液的标本中可见到被染色的血 细胞。由于含血标本易干扰 AFB 镜检的结果 ,故在制片时 应尽量避免挑取含血标本。
脂 类(1)
• 结核菌体脂类含量比其他细菌高,占细胞壁干重 的60%,是引起结核病特征性变化与表现的物质 基础。 • 脂质含量与细菌毒力相关,毒力强的Mtb含脂最 高。
• 脂质只要有磷脂、脂肪酸、蜡质等成分,多与蛋 白质、多糖以结合形式存在。
脂 类(2)
• 磷脂:刺激机体单核细胞增生,增强菌体成分 诱导机体致敏作用。 • 索状因子:与Mtb毒力密切相关。 • 硫脂 • 蜡质:占脂质总量48%,分A、B、C、D。 • 结核菌酸:促进机体形成结核结节。 • 分支菌酸:为结核菌菌体的重要成分,与结核 菌的抗酸性有关。
1/3人口(20亿)感染结核菌; 2000万结核病人;
每年有800万-1000万新发病例;
每年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我国结核病现状
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重,是世界上 结核病患病率最高的22个国家之一。
是耐药结核病最多的全球27个国家之一。
每年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约130万。
我国结核病现状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肺穿刺活检
通过穿刺获取肺部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可靠方法。
淋巴结活检
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或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
其他检查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
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皮肤反 应,用于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核酸,具有较高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7
CONTENTS
• 结核病概述 •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 •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方法 •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局限性
01
结核病概述
结核病的定义
01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 肺部,但其他器官也可受累。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试 剂和设备,导致检查费用较高,不利于在 资源有限地区推广。
结果解读的局限性
解读难度大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较为复杂 ,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对于 基层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来说存
在一定难度。
主观性强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需 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 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不同 医生之间的主观判断可能存在差
异。
动态监测困难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动态监 测对于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判断 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操作中存
在一定困难。
结核病抗药性问题
抗药性普遍存在
结核病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抗药 性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治疗时 间延长、疗效下降和复发率增加

抗药性监测困难
抗药性监测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技术 和设备,且监测周期较长,不利于 及时发现和处理抗药性问题。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
美国FDA数据:灵敏度95.6%(175/183) 国内临床数据:灵敏度95.3%(624/655)
灵敏度
Reference Jafari et al 2006 AJRCCM 174;9:1048-53 Ferrara et al Lancet 2006 376;1328-34* Lee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24-30* Goletti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6 12;6:544-50* Meier et al EJCMID 2005 24;529-536 Kang et al Chest. 2007 Sep;132(3):959-65* Janssens et al ERJ 2007 30(4):722-8 Clarke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150(2):238-44. Detjen et al CID 2007 1;45(3):322-8* Ozekinci et al J Int Med Res 2007;35:696-703 Soysal et al IJTLD 2008 12(1):50-56* Dominguez et al Clin Vacc Immunol 2008 15(1);168-71* Chee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8 Apr 9* Vincenti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Oct;150(1):91-8* Wang et al Emerging Infect Dis 2007 13;4:553-8 Losi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Dec;30(6):1173-9 Kim et al Arch Intern Med 167;20:2255-2259 Connell et al PLoS ONE 2008. 3; 7:e2624* Kobashi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2008. 40; 8: 629-34* Kobashi et al. J Infect.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Domí nguez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Goletti et al. PLoS ONE. 2008. 3; 10: e3417.* Bosshard et al. Respir Med.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Higuchi Med Microbiol Immunol.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TOTAL Sensitivity 100.0% (12/12) 83.3% (20/24) 96.6% (84/87) 91.3% (21/23) 95.9% (70/73) 92.2% (59/64) 98.3% (57/58) 90.0% (27/30) 92.9% (26/28) 92.9% (26/28) 80.8% (80/99) 85.7% (36/42) 94.1% (254/270) 84.6% (11/13) 87.2% (34/39) 100.0% (10/10) 100.0% (22/22) 100.0% (9/9) 87.5% (42/48) 90.0% (36/40) 84.2% (32/38) 89.9% (62/69) 98.4% (62/63) 95.9% (47/49) 92.0% (1139/12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杆菌特异抗原: •早期分泌抗原靶6(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Rarget 6, ESAT-6) •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 10)
结核杆菌特异抗原
ESAT-6与CFP-10抗原
• 由结核杆菌基因组RD1 区相同的操纵子编码的 蛋白
肉汤
改良Middlebrook 7H9肉汤
传感器
对氧气高度敏感的钌复合物
O2 O2
O2
O2
O2 CO2
FFO2F
F F
F
F F FO2 F
无或微弱荧光
强荧光
MGIT /3D制造的液体培养基
优点
• 比固体培养快 (平均 10-12 天 vs. 20-24 天) • 比固体培养基更敏感 • 可以自动判读,或使用标准指示管和操作手册进行判读 • 也加快了药敏试验的速度
局限
• 需要NALC-NaOH进行痰处理和离心 • 普通菌群的污染很常见 • 比固体培养更经常地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常常不致病) • 确定诊断前必须对所有的阳性培养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
鉴定 • 比固体培养基昂贵
②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技术优势:是一种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的理想方法。 无需活细胞培养和特殊仪器设备 操作简便 结果显示快速 目前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等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
主要内容
1 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32 结核病的病原学 3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 34 结核病的分子药敏
1.结核病的流行概况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 • 人口大规模流动 • 结核菌耐药现象益发严重 •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感染 我国是世界上仅低于印度的第二结核病大国 • 结核菌感染率44.5% • 新发活动性结核患者130万/年 • 死亡13万/年
当前结核研究的热点
• 新型抗结核药物(50%) • 新型快速诊断技术(40%) • 新型结核疫苗(10%)
近期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相关研究
JID 2012:205 (Suppl 2), S147.
7/45
2.结核病的病原学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是引 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瓶外检测技术
瓶内检测技术 易导致污染及生物安全问题
15-21天
不详
无药敏试剂提供
只有3种一线药物
BACTEC™ MGIT™ 960/320
指示器系统
阴性培养
阳性培养
O2
O2
O2 CO2
O2 O2 O2
CO2 O2 CO2
O2 O2
FFFOOF22OFF2FOO22FFFOO22
上部空间
已预先充填10% CO2
1882年由德国医生Koch发现。 结核分枝杆菌属于厚壁门、裂殖菌
纲、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 杆菌属。 分枝杆菌复合群共包括人型、牛型、 非洲型和田鼠型,而人型结核分枝 杆菌是人类主要的致病菌。
10/8/2019
GDTB
8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生物学主要特点: 1. 细胞壁中含有大量 脂质 2.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 并伴肉芽肿 3.抗酸染色阳性
528个瓶位
6~7个
9个
PH值比色法:当培养瓶内
有微生物生长,其释放出的 CO2,经水饱和后,产生H+, 使PH值产生变化,感应器的 颜色也随之变化。需双重反 应,因此速度较慢,假阳性
压力检测:检测细菌生长中各 种气体产生和消耗而引起的瓶 内压力的变化。灵敏度差。此 技术已趋向淘汰
率较高,此技术已趋向淘汰
荧光增强法:采用敏感性较 强的荧光信号探测氧气的变 化情况,只需单一反应,所 以速度快,准确性高
瓶外检测技术
8-11天 5种一线抗TB药物,全部具 有FDA及SFDA认证
普通细菌血培养系统 需加装分枝杆菌培养特殊组件
普通细菌血培养系统 需加装分枝杆菌培养特殊组件
240个瓶位 每年可检测2000个样本
WHO对结核抗体评估
WHO对来自不同国家的19种试剂盒产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与痰培养相比,这些试剂盒检测的灵敏度为1%~60%,特异度为 53~99% 1 。 原因:由于所用的测定方法、使用的试剂种类或抗原、抗体的不 同等,导致测定结果差异较大,并且缺乏可比性。
WHO认为现有的血清学诊断试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有待进一 步提高,不推荐其作为一种快速诊断的方法在临床使用。
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
γ 干扰素 检测阴性
γ干扰素 检测阳性
TB抗原多肽
T细胞
活化T细胞
γ 干扰素
T-SPOT®.TB原理
T-SPOT®.TB是以拥有专利的特异抗原(ESAT-6/CFP-10), 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受试者体内是否存 在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从而判断目前该受试者是否感染结核 杆菌(现症感染)的新方法。
• 基于IGRA原理的产品目前已被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 大利、瑞士、法国、荷兰、日本等二十余个国家写入本国的结核 诊疗指南中。
• 目前应用的进口IGRA主要有两种商品化的试剂:
1)澳大利亚Cellestis公司的 Quanti FERON-TB GOLD In Tube (QFT-GIT)
2)英国Oxford Immunotec公司的T-SPOT.TB
生长特点:
生长缓慢,繁殖一代在人工培养基内 约需要15~20小时,在静脉感染未经 免疫小鼠肺中约需要15小时,在巨噬 细胞内约需要15~20小时,在家兔角 膜中约需要20~22小时。
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历史
1880s
1900s 1920s
1930s 1940s 1950s
Tubercle bacilli的发现 Ziehl-Neelsen染色方法 Mantoux test (TST with tuberculin) Petragnani medium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Lewenstein-Jensen 培养基 Dubos agar, Ogawa 培养基 Middlebrook 7H9
• 所有的卡介苗(BCG) 均丢失该基因序列
• 绝大多数的环境分枝杆 菌也不存在RD1区
结核杆菌特异抗原
非洲 牛
戈登 堪萨斯 海
苏氏
T-SPOT®.TB临床性能指标
• 特异性 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敏感,与绝大多数环境分枝杆 菌和卡介苗(BCG)无交叉反应
美国FDA数据:特异性97.1%(297/306) 国内临床数据:特异性94.1%(478/508)
1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gnosis evaluation series No.2: laboratory-based evalution of 19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apid diagnostic tests for tuberculosis.2008.
2011 WHO tuberculosis control report
我国是全球27个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2013年世界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织宣布全球耐多药结核病紧急状态
全球的结核病患者,在接受治疗 之前已经传染给了别人!!!
早期快速诊断与治疗成为制 约结核病控制的关键:有细
菌学诊断依据的病人不超过50%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NAAT ELISPOT, QuantiFERON, LPA, GeneXpert ???
3.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
血清/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涂片: 敏感性低
传统固体培养: 所需时间长, 2~3月
液体培养及药 敏试验:平均 时间20天
血清学: 存在抗原 纯度和特 异性差等 方面的问 题
• 灵敏度 基本不受免疫力低下/受抑制影响,在肺外结核患者中有很 高的检出率
美国FDA数据:灵敏度95.6%(175/183) 国内临床数据:灵敏度95.3%(624/655)
灵敏度
Reference Jafari et al 2006 AJRCCM 174;9:1048-53 Ferrara et al Lancet 2006 376;1328-34* Lee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24-30* Goletti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6 12;6:544-50* Meier et al EJCMID 2005 24;529-536 Kang et al Chest. 2007 Sep;132(3):959-65* Janssens et al ERJ 2007 30(4):722-8 Clarke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150(2):238-44. Detjen et al CID 2007 1;45(3):322-8* Ozekinci et al J Int Med Res 2007;35:696-703 Soysal et al IJTLD 2008 12(1):50-56* Dominguez et al Clin Vacc Immunol 2008 15(1);168-71* Chee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8 Apr 9* Vincenti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Oct;150(1):91-8* Wang et al Emerging Infect Dis 2007 13;4:553-8 Losi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Dec;30(6):1173-9 Kim et al Arch Intern Med 167;20:2255-2259 Connell et al PLoS ONE 2008. 3; 7:e2624* Kobashi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2008. 40; 8: 629-34* Kobashi et al. J Infect.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Domínguez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Goletti et al. PLoS ONE. 2008. 3; 10: e3417.* Bosshard et al. Respir Med.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Higuchi Med Microbiol Immunol.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TOT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