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参考: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和启示
中国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对比及其启示
s d o n mp o e 0 e e r u h s tp o e t n n i n l e eo me td v l p d c u tis h v c u e n a d e l y d f rV rt o g r tc i sa d mt a d v lp n e e o e 0 n re a e a c h o o
社会大众产生这样 的信念 : 这壮丽的奇景绝不能 步尼加拉瓜瀑布的后尘 , 沦为私人 开发 的牺牲品。17 81 年 , 大众 的督 促 下 , 国地 形 地质 测 量 队派 出科 学 家 前往 勘 查 。1 7 , 国 国会 经 过一 场 激烈 的辩论 在 美 8 2a 美
之后 , 过《 通 黄石 国家公 园法 案》, 在 当年 3月 1日由总 统签 署 命 令 , 定 大 部分 位 于 怀 俄 明 州 的 8 并 划 0万 国家公 园 .
“ 国家公 园 ” 的概 念源 自美 国 , 词译 自英 文 的“ a o a P r”, 名 N tnl a i k 据说最 早 由美 国艺术 家 乔 治 ・ 特林 卡
( eg al ) 先提 出 。13 , G oeC tn 首 i 8 2a他在 旅行 的路 上 , 美 国西 部 大 开发 对 印第 安 文 明 、 生动 植 物 和 荒野 对 野 的影 响 深表忧 虑 。他写 到 “ 它们 可 以被保 护起来 , 只要 政府 通 过一 些 保护 政 策设 立 一个 大公 园 , 个 国 家 一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作者单位:1.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2.湖北大学商学院)
(上接第53页) 和新传媒等,积极营造老年旅游的良好宣传氛围。注重宣传老年 旅游的价值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对重点老年游游项目,如社区老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情老年游等作积极推广,树立大众对老年旅游的正确认 识,打造老年旅游品牌。
(四)推出个性化营销策略 长期且稳定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营销 模式,为老年人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作为特殊的人群,老年人 出游,作为旅游行业、旅行社、相关餐饮、住宿企业等需要考量 更多。从消费需求来看,老年人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也不存 在过度消费的观念,为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精准定位 老年人在旅游过程的定位,推出大众老年人旅游产品和个性化老 年人旅游产品。前者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但对旅游品质有着一 定的期待和要求的人群;后者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且追求更高品 质旅游体验的人群,在充足的时间下,享受旅游、购物和休闲的 乐趣,这部分人群主要有退休教师、企业管理层、政府人员、文 化工作者等。 (五)整合营销手段,深化淡季出游理念 现代营销学提倡个性化营销,对于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市场 需求的影响,有着淡季和旺季之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经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World Agriculture
2018郾04(总 468)
了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仍 处于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公园管理相比,仍存 在一定的差距,对于什么是国家公园,如何建设国 家公园,国家公园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的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借鉴经验,急 需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建设模式,为中国的 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018郾04(总 468)
World Agriculture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及对中国的启示
������ 张 颖
(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通辽 028000)
摘要:国家公园是开展生态保护、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生态载 体,也是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加拿大国家公园为例,分 析了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发展现状、选定标准和管理模式,为中国现阶段国家公园的 建立和发展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发现,加拿大国家公园的选定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典 型的区域代表性和严格的法律保护性,并从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和经营机制3个方面 论述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先进的管理模式.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处于探索阶 段,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过程中,中国应充分借鉴和汲取 加拿大等国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以当前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起符 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进而实现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生态文明;加拿大 DOI:10������13856/j������cn11G1097/s������2018������04������021
1 加 拿 大 国 家 公 园 的 发 展 现 状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国 家 公 园 是 美 国 1872 年 建 立 的 黄 石国家公园,加拿大也是世界上建立国家公园较早 的国家之一.概括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可 分为3个阶 段 : [3] ① 以 经 济 利 益 为 主 的 国 家 公 园 初 创阶 段 (1885—1911 年 ). 在 修 建 太 平 洋 铁 路 的 过 程中发现了温泉,后建立了班夫国家公园.在当时 还没有国家公园体系建立的时候,大部分称为公园、 公园保护区或森林保护区,这些公园的建立对自然 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所起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是以经 济利益为前提的资源开发利用.②注重生态保护的 发展 阶 段 (1911—1990 年 ). 民 间 出 现 了 抵 制 国 家 公园内进行商业开 发 的 行 为,1930 年 国 会 通 过 了 国 家公园行动计划,确立了国家公园应该以保护自然 资源和服务人民利益为主体,并成立了加拿大公园 和原始生境学会,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进入了新 阶段.③以生态完 整 性 为 目 标 的 完 善 阶 段 (1990 年 至今).进入21 世 纪, 生 态 完 整 性 保 护 成 为 加 拿 大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许多区域的自然资源正面临减少和破坏的严峻问题。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促进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探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国际上的经验和我国公园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国家公园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生物,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同时为科学研究、环境教育、旅游观光等活动创造条件的一种特殊管理形式。
因此,国家公园在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家公园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
许多生物种类如虎、豹、熊猫等都面临着濒危的境地,而建立国家公园可以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同时,建立国家公园也能够减少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冲突,避免类似于“人猪大战”、“人象冲突”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
其次,国家公园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而当人类活动介入其中时,往往会破坏这种平衡。
因此,建立国家公园可以限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发展。
最后,国家公园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旅游、观光等活动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带动地方的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保护区每年产生超过60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公园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公园建设的现状国际上,公园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
例如,美国已经成立了58个国家公园,面积达到了约2.22万平方公里,占美国全土面积的1.2%。
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建立了大量的公园。
我国公园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如世界自然遗产地黄山、长江三峡等。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公园建设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公园面积普遍偏小、分散、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效显著。
国家公园作为我国
自然生态资源的重要保护载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国家公园建设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国家公园体制
试点,覆盖了包括湿地、森林、草原、沙漠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这些国家公园的建设,有力地保护了我国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逐步建立,管理水平不
断提升。
各级政府对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加大了对国家公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国家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旅游、科学研究、生态教育的重要场所,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国家公园建设成效的显著,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选择,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此外,国家公园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地方对国家公园的建设和
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另一方面,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看,国家公园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国家公园建设的力度,加强对国家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国家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报告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报告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报告是指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一份报告。
目前,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该报告旨在总结当前进展,提出建设方向和政策建议。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从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国际经验。
2.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各地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方面的进展情况,包括试点地区的选择、建设目标与任务、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等。
3.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等。
4.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政策建议: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立法保障、落实顶层设计、加强公众参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措施。
5. 建议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发展方向,包括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管理体制、推动绿色发展等。
总体而言,该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参考。
该报告的发布对于积极推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法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及启示
他山之石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作为全球创设国家公园保护区最早的国家之一,100多年来,法国以其管理体系保护国土上独特的自然财富。
目前,法国共划设11个国家公园,总面积达5.68万平方千米。
在我国初设国家公园及后续管理过程中,法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值得深入研究。
法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原则不断以国内立法形式,完善国家公园的管理规章。
早在19世纪,法国民间就提出了创设国家公园的倡议。
1913年,法国水资源和森林管理局在伊泽尔省维内翁河上游创建了“贝拉尔公园”,但两次世界大战迫使该公园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进程屡屡中断。
1960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立法,在法国本土创设国家公园,并赋予其最高级别保护区地位。
1963年,法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瓦纳色国家公园在萨瓦省正式划设。
2006年,法国政府颁布《环境法》修正案,将国家公园进行重新定位,同时制定了国家公园宪章、土地使用规划准则等,形成了沿用至今的国家公园管理原则框架。
清晰界定保护级别,划分各部门管理权限。
根据2006年法国《环境法》修正案,所有国家公园均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即有严格自然保护规定的“核心区”和吸纳市镇当局作为可持续发展伙伴的“共建区”。
“核心区”通常被世董事会由56名成员组成,包括中央主管部委官员,以及国家公园所在大区、省、市镇政府一把手。
PNF直接指导各国家公园“核心区”的保护,并有权垂直介入各公园“共建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法国国家公园以PNF为主要管理载体开展日常运作,从而履行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
法国国家公园的管理机制法国国家公园以法国国家公园管理局(PNF)为主要管理载体开展日常运作,从而履行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和管理机制。
严格控制项目审批和行政拨款。
一是在项目审批方面,PNF严格控制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工程项目,评估大型工程对公园自身的发展及未来影响。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一、本文概述近30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推进,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其研究与实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国家公园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然后重点梳理了国外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游憩管理、社区参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国外国家公园研究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对国外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分析和总结,本文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最早的国家公园概念起源于美国。
1872年,美国黄石公园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诞生。
随后,国家公园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园体系。
在过去的近30年里,国外国家公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公园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目前,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二是国家公园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监管,确保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国家公园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和推广,提高了国家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我国来说,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国家公园体系;我们也应该加强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应该加强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和推广,提高国家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科学研究、教育和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国家公园的一些重要意义:
自然生态保护: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区,能够维护和保护各类生物多样性。
这些地区通常包括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维持自然平衡。
环境可持续性:国家公园的存在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空气质量和土壤,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有助于维持大气、水域和土地的生态平衡。
文化传承:一些国家公园中包含着珍贵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如古老的建筑、岩画、考古遗址等。
这有助于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国家的历史记忆。
科学研究:国家公园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吸引科学家进行生物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教育与启发:国家公园为公众提供了自然教育的平台,通过展示自然奇观、生物多样性和地质特征,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这有助于培养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旅游与休闲:国家公园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旅游收入,同时也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国家公园鼓励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推动游客在保护环
境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这有助于平衡游客活动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
综合来看,国家公园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文化遗产、推动科学研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国家公园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
国家公园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
孙飞翔;刘金淼;李丽平
【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2017(042)004
【摘要】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不同,致使各国对国家公园的认知和实践存在差异,但国家公园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在各国间却高度一致,即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风貌,为人类提供健康的、美的、安全的、可持续的以及充满知识的空间场地.历经150年发展,国家公园已被看作是国家进步的象征,更多的与人类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国家公园建设既是生态建设,又是文化传承.本文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国家公园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多角度综合分析,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现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总页数】5页(P142-146)
【作者】孙飞翔;刘金淼;李丽平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1
【相关文献】
1.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J], 孙飞翔;刘金淼;李丽平
2.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 [J], 霍伟东;刘肖伟
3.美欧国家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经验研究 [J], 胡海鹏;袁永;康捷
4.美欧国家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经验研究 [J], 胡海鹏;袁永;康捷
5.国家公园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探讨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道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公园建设
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平衡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应该被保护起来,成为国家公园。
这种建设在世界上很普遍,通过规定合理的使用和管理方式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并为公众提供休闲和旅游服务。
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很多优秀的实践,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上也有很大的努力。
本文介绍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国家公园的意义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的一种形式,不仅保护了自然资源,也保护了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利益。
国家公园通过环保方面的标准来规定游客的活动,在大自然中,人们修改土地来建造住房和其他营地,并限制他们的活动方式,以保证最大的生态保护和最小的损害。
同时,国家公园也非常重视科学研究,这可以增加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认识,也能够成为促进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良好教育基地。
二、国家公园建设的现状目前,在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的工作已经开始。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重点打造14个国家公园。
其中,我国109家森林公园,40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27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根据不同的管理思路和业务要求,分别依据“自然保护”、“资源利用、绿色生态”、“自然保护和人文历史、地理环境、信息交流、科学教育、旅游管理、艺术创作”为管理目标,基本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园区。
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固定的外来投资和支持,它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妥善处理公共利益。
因此,国家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机构,更是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生态建设、自然历史文化保护和社会服务理念相融合,才能实现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全社会跨越发展的目的。
三、国家公园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目前正处于推进阶段,未来还需在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和深入推进。
首先,落实保护优于开发的理念,加强公众的教育宣传和沟通。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违规行为。
第三,通过经销商开拓市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赢取市场份额。
第四,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期望。
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
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摘要:一、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性二、先进案例介绍1.黄山国家公园2.钱江源国家公园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成功经验与启示四、国家公园建设的未来展望正文: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国家公园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既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也关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几个先进案例的简要介绍。
一、黄山国家公园黄山国家公园位于安徽省,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黄山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主要经验包括:1.实施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推进智慧化管理,提高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
3.加强科研与监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开展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钱江源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试点之一。
钱江源国家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地涵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主要经验包括:1.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格局。
2.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强化社区参与,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4.推进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经验包括:1.加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2.落实生态修复措施,提升生态功能。
3.强化执法监管,确保资源安全。
4.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成功经验与启示从以上先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几个成功经验和启示:1.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格局。
2.强化生态保护,实施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
3.加强科研与监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推进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2.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斯德哥尔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有超过9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其次,该市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零填埋”。
此外,斯德哥尔摩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汽车使用量。
这些措施使得斯德哥尔摩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改善效果。
3.案例二: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
由于缺乏自然水源,新加坡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其次,新加坡注重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建设公园、保护自然湿地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出行,以减少交通排放。
这些措施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4.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芬兰赫尔辛基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
赫尔辛基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包括发展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建设了智能电网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赫尔辛基还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通过绿色建筑和城市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
赫尔辛基还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包括自行车道、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以鼓励低碳出行。
这些措施使得赫尔辛基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
5.案例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
墨尔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
国家公园建设交流研讨材料
国家公园建设交流研讨材料国家公园建设交流研讨材料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此向各位嘉宾介绍国家公园建设交流研讨材料。
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公园建设的意义1.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地质、生态、文化资源,激发和培育适宜的旅游、农业、林业等产业,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建设是保护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建设国家公园能够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实现物种保护,保护地球生态平衡。
3.推进绿色发展国家公园建设能够引导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
通过建设国家公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和成果1.保护定位准确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明确保护定位,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状况,进行科学的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边界,明确保护目标和保护范围。
2.社会参与广泛国家公园建设依托社会参与,发挥群众的力量,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形成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3.生态修复有效国家公园建设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国家公园建设的面临的挑战1.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国家公园建设中,如何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寻找平衡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推动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
2.生态补偿问题国家公园建设中,涉及到土地所有权和经济利益分配的问题,如何合理进行生态补偿是一个难题。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给予相关利益相关方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世界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世界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世界国家公园的建设始于 19 世纪中叶,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美
国的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
自那以后,国家公园的概念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了一种保护自然和文化
遗产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世界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国家公园建设的起源和发展。
在这
个时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开始建立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景观和
野生动物。
2.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中叶:国家公园建设的普及和国际化。
在
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立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同时,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开始
关注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3. 20 世纪中叶至 21 世纪初:国家公园建设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时期,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逐渐走向多元化,包括保护
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成
为了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
4. 21 世纪初至今:国家公园建设的全球化和数字化。
在这个时期,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逐渐走向全球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中。
世界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
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1.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由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负责管理,该体系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数量和面积。
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以其广阔的土地保护范围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而闻名,其中包括大峡谷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等。
2.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加拿大的班夫国家公园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国家公园。
该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游客设施和活动,如徒步旅行、观鸟和野营等。
班夫国家公园是加拿大生态旅游的先驱者,也是全球生态旅游发展的典范。
3. 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是肯尼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东非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
该保护区建立了与当地社区合作的模式,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支持社区发展来保护和管理这片土地。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还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了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4. 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国家公园: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是挪威的一个重要保护区。
该国家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并制定了严格的保护规定。
斯瓦尔巴群岛国家公园中保留着独特的北极动植物,也是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栖息地,成为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5. 新西兰弗朗茨约瑟夫冰川国家公园:弗朗茨约瑟夫冰川国家公园位于新西兰南岛,是一个被冰川覆盖的保护区。
该国家公园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和制定严格的探险规定,保护这片独特的冰川生态系统,并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同时,冰川国家公园也提供导游和观光设施,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冰川的壮丽景观。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在过去的30年里,国外国家公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我们理解保护地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重点关注国外国家公园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以及社区参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直是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国外研究表明,建立和维护物种丰富的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策略。
例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通过采取措施限制狼群数量的下降,成功地恢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国外国家公园的研究还发现,跨境合作和联合管理对于保护跨国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例如,亚马逊丛林跨多个国家,而跨国公园的合作成为保护丛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是另一个国家公园研究的热点领域。
国外研究表明,国家公园不仅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
例如,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国家公园不仅是一个珊瑚礁的避风港,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海洋渔业和旅游。
此外,国家公园还承担着碳储存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角色。
研究发现,通过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国家公园可以帮助减缓气候变化,并提供清洁的水源。
社区参与管理被认为是国家公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国外研究表明,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社区参与管理是实现国家公园可持续管理和发展的关键。
例如,挪威的赫尔冰川国家公园成功地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并为他们提供经济和社会福利,以促进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冰川资源。
此外,国外研究还发现,包容性的管理和保护地政策对于当地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国家公园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总的来说,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为我们认识和管理国家公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以及社区参与管理被证明是实现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国内国家公园的研究,借鉴国外的经验,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创新。
世界国家公园体系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
世界国家公园体系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作者:陈健张兵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30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世界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共性,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成就和不足,指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正处在由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向以生态保护为主的过渡阶段,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在经营、管理、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所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公园体系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过渡阶段一、国家公园体系的产生与发展1.国家公园的起源1832年,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动物的影响深表忧虑,随后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对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这是国家公园产生的思想萌芽,体现了最朴素的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美国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即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历经13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全世界共有225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总面积达4413142平方公里,占全球保护地面积的23.6%。
国家公园已经由最初单一的形式发展成为今天具备了完善的保障体系和管理形式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
其内在的保护理念、价值、管理和经营方式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拓展。
目前国家公园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资源禀赋最高、旅游体验最佳、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得最好的地理空间。
3.国家公园体系的内涵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构建一套可以广泛被各国所接受和使用的术语和标准体系,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这套体系于1994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会上出版并得到推广。
其中对于国家公园的定义为:“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娱乐活动的保护地——天然的陆地或海洋,即为现代人和后代提供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任何形式的有损于保护管理目的的开发或占用;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
国家公园建设先进案例摘要:一、概述二、国家公园建设的概念与意义三、国际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案例四、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现状与挑战五、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未来展望正文:一、概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保护自然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国家公园作为保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国家公园建设的概念与意义,并通过分析国际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案例,探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展望未来发展。
二、国家公园建设的概念与意义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政府设立,以保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的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建设具有以下意义:1.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
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国际交流。
三、国际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案例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其国家公园体系成熟完善,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
如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等,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效益。
2.肯尼亚:肯尼亚的国家公园建设注重社区参与和生态保护,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新西兰:新西兰国家公园建设注重立法保护,严格管理,有效维护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四、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现状与挑战1.现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力度,目前已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国家公园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2.挑战: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参与度低等。
五、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未来展望1.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立法保护。
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国家公园建设水平。
3.引导社区参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加强国际合作,分享国家公园建设经验。
总之,国家公园建设是保护自然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参考: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和启示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这是为加快构建国家公园体制,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借鉴国际有益做法,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的。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198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应看作是我国与国家公园体制接轨的重要举措。
2008年,云南省和汤旺河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国内国家公园试点单位;2015年,全国范围内有9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得到增补和确认,这标志着近年来国内在借鉴国外国家公园做法与经验后进行的成功探索,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生态保护方式和管理模式。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北美模式。
本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国家公园概念的提出,是美国西部大开发带给印第安文明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后而产生的。
在政府、企业、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推动下,黄石公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它是美国民众个体追求与价值变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实践。
美国国家公园包括森林公园、文化纪念地、风景廊道、历史遗迹等,这些区域具备独特性、典型性、适宜性和可行性等建立标准,通过严格的国家公园制度对其运营和管理予以规范。
国家公园管理局是美国独立的国家公园管理主体,实行国家公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国内大片荒野、自然原始地带予以保护,以实现建立国家公园在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游憩地为首要目标。
东亚模式。
此模式以日本为代表。
日本认为国家公园是指那些在全国范围内规模较大并且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系统完整、有命名价值的国家风景名胜及著名的生态系统。
成立于1930年的国家公园委员会,颁布了《国家公园法》,对国家公园行使主体责任。
日本国家公园体系包括国家公园、国定公园和地区自然公园。
其中,国家公园是指自然环境优美、独特,且能提供科研、教育、休闲和公众游憩的场所。
1973年,日本颁布的《自然保护法》适应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公众需要,对原有国家公园规划进行审查并扩大了国家公园保护的范围。
分区制是日本对国家公园中土地归属权问题采用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一致认为政府与土地所有者合作保护能增强国家公园保护效率。
在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上,保护和利用使国家公园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在国家公园保护上,采用特别保护区、特别区和海洋公园区设立架构。
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公园的发展规划与设施建立规划,对设施投资利用,多采用国家与私人相结合方式。
日本通过自下而上的国家公园管理决策方法和法制规范,建立覆盖政府边界和涉及社区利益的较健全的公园管理系统,提高了国家公园建设水平。
大洋洲模式。
该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
澳大利亚1879年在悉尼郊区建立了皇家国家公园,是全球第二个拥有国家公园的国家。
它采取属地自治管理模式,其主要目标是保护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资源紧张、环境破坏而威胁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各州制定规章制度和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实施多样化管理,联邦政府下设澳大利亚公园局,统一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自然保护区优先权,并建议完全取消与国家公园不和谐的开发利用措施。
同时,对国家公园内旅游接待作出相应限制并对忽视环境保护而被公众与政府部门问责的政府官员追究相应责任。
在澳大利亚,国家与州对国家公园管理宗旨有不同之处,但都强调管理实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发生冲突时必须后者优先。
北欧模式。
该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挪威。
20世纪50年代,挪威对国内各种资源的广泛开发导致对荒野地区的侵扰,致使荒野面积大量减少,加快了人们对保护区态度的改变。
国家公园也因此应运而生。
1954年,挪威成立了国家自然保护理事会,通过了一项新的保护法案,从此开始了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历程。
该体系明确国家公园建设的根本宗旨与目标。
即,大自然是一种必须加以保护的自然资产,其保护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谅和照顾,国家公园、景观保护区和自然保留地是国家公园的三大体系,各体系均有自己明确的责任主体、保护权属和制度规范。
在国家公园划定标准方面,只要具备典型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就可以设立国家公园。
在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建设上,挪威对景观、植物、动物以及自然文化遗产均有严格保护,旅游活动开展依法进行,并以不影响自然景观和资源再生能力为限。
二、国外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国家公园建立目标以保护为主。
大多数国家对于国家公园土地利用均列入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相关类型中,且多以Ⅱ类为主,其主要目标是保护。
即,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保护机构多为国家主体或国家与地方相结合。
如,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保护委员会等。
有些国家对国家公园保护支持力度很大。
如,澳大利亚规定国家主体与地方相结合,对其辖区内的国家公园行使保护职责,并提供财政与人力支持。
国家公园管理形式多样化。
政府是国家公园管理主体,对国家范围内国家公园资源管理、国家公园规划、土地使用、法制建设、环境监督等方面统筹管理。
专家咨询小组、公私合作模式、社区参与、民主管理、分区管理等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补充和有机结合,注重采用多种手段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国家公园管理绩效采用多元化指标。
绩效管理是指在国家公园管理中,通过建立包含国家公园法律地位、资源利用、空间管制、管理目标、游客教育、社区共管、定期工作计划、边界划分、服务设施、营销管理、资金来源、员工培训等内容的评估框架,实现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综合考量。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可持续指标、收益性指标和吸引力指标。
可持续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生态完整性、社会发展和设施有效性等;收益性指标包括国家公园活动创造的收入、成本支出和成本效益比;吸引力指标包括公园产品组合度、公园网站排名等。
国家公园建设中重视公众的素质教育和法制规范建设。
在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中,均明确了公众在国家公园中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
国家需要在全国层面普及生态教育知识和环境观、消费观教育,让国民的生态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各方面。
通过国民教育,让社会民众及时了解国家公园的发展历史和阶段作用,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强化国民生态教育,使民众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公园利益,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理念。
同时,各国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国家公园管理,使管理者定位相对独立。
如美国在1872年通过了《黄石公园法》,确保了美国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诞生。
《黄石公园法》确立了美国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原则和保护性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其立法宗旨、制度安排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对美国乃至他国的国家公园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国家公园管理中的每项标准和操作流程很多国家均有细致规定和明确表述,并结合国情和不同地区情况制定独立的法律,进而使得国家公园管理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从而增加了法律的指导性和落地性。
三、对民族地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启示建设符合民族区域特点的国家公园立法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民族地区民族性、文化多样性、生态景观特征,整合目前国内各级各类环境、生态、旅游、林业、国土、灾害防治等各方面的管理条例、部门规章建立统一的国家层面国家公园法,为各民族地区提供统一法律法制依据;采用自下而上方法,各民族地区充分结合自身区情,建立机构设置、资源保护、公园规划等细化法律内容,因地制宜,增强地方国家公园法规的指导价值和与国家公园法的衔接程度;研究制定各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框架体系,以此保障各方在国家公园建设的应得利益和权益维护。
建立形式多样的国家公园发展模式。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民族地区分布特征使得国家公园规划、指标划分、效益管理、机构层次、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参与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民族地区国家公园的发展模式需要理顺好保护地功能、生态定位、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各种关系。
鼓励和支持、推动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地方标准建设。
正确处理好国家公园土地权属、管理权属中的各种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人事权、资金投放与收益分配等关系;建立架构清晰、层级分明、权责明确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研究与大胆试点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土地多样化流转制度,以保证各方权益主体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全民性、合理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国家公园建设中社区参与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机制。
结合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多样化旅游类型,重点发挥国家公园在旅游发展中的结构功能和整合优势。
结合国外经验,以全域思想统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标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但各地区国家公园保护的基本宗旨是不能改变的。
公园建设带有较强的外部性特征,它是典型的公益产品,具有垄断性和价值的不可移植性。
其明显的负外部性,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需要结合市场机制灵活机动的特点,充分发挥社区参与与公众参与来克服,以此实现国家公园社会福利最大化。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要正确处理好地方政府、开发商、旅游者、社区居民和竞争者权益,加强各方规制建设,理顺权属关系,实现国家公园建设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作出应有贡献。
加大国家公园环境治理与评价监测力度。
国家公园环境是综合性环境,其治理和监测需要每种政策工具的实施。
用排污权交易、税制实施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国家公园环境治理,能调动民族地区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公园环境保护效率,有实现治理规制目标的突出作用。
由于环境治理和评价监测,需要考虑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复杂性、长期性,在政策制定中要灵活进行政策工具的调整和均衡。
环境治理是保护民族地区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和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公园建设中要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导向,牢固树立“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以此克服市场化工具和行政规制在国家公园环境监测中的固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