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平面设计大师
西摩·切瓦斯特
西摩·切瓦斯特国际著名设计大师,毕业于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1954年创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团公司,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他与福田繁雄(日)、岗特兰堡(德)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2 西摩•切瓦斯特简介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1931~)是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切瓦斯特是除德国的岗特•兰堡、日本的福田繁雄之外的现代世界平面设计大师之一,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
1931年切瓦斯特出生于美国纽约,早在7岁时他就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尤其喜欢插图绘画。
1947年(16岁)便在《十七岁》的杂志上发表了他最早的插图作品。
1948年(17岁)毕业于纽约林肯中学,随后进入美国库柏州立艺术学院(Cooper Union)学习插图和平面设计。
1953年(22岁)切瓦斯特与爱德华•索勒(Edward Sorel,1929~)、雷诺兹•鲁芬斯(Reynolds Ruffins,1930~)共同出版了《图钉年鉴》(The Push Pin Almanac),这是他们在1954年(23岁)成立著名的“图钉设计事务所”(The PushPin Studio)注2之前,用于推销三人插图作品的小册子,旨在推广他们前卫的设计理念,[2](P.132)他们热衷于折衷主义版式设计的插图设计,并发起了一场与瑞士理性主义风格相对应的装饰风格运动。
[2](P.134)“图钉”设计集团中的每个人都有非常鲜明的风格,切瓦斯特关注的并不只限于作品的本身,还注重个人风格的表达,并结合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功能,实现作品的个人价值。
“图钉”设计集团形成的这种自由的、综合的、统一的和艺术的风格被称为“图钉风格”(Push Pin Style),并得到世界的广泛流传和模仿,对美国战后的平面设计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完整版)国内外十大平面的设计大师
1、福田繁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2年生于东京1951年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年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
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
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2、田中一光1930年生于日本。
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
西摩切瓦斯特作品赏析
(Seymour Chwas繁雄(日)、岗特兰堡
(德)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3工作广泛涉及动画片、书籍装帧、 插图、
4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
1968年(37岁)设计 旳反战海报,反对美国在 越南战争。海报里男子口 中描绘旳正是飞机轰炸旳 战争场面。以“消除口臭 ”来影射“反对战争”, 海报以标志美国旳“星条 旗”为背景,以此来挖苦 美国对越南旳无理干涉。
卡通化旳漫画造型 幽默、活泼旳形式
谢谢欣赏
《三分钱旳歌剧》( TheThreePennyOper a)
大胆旳色彩体现,给 我旳感觉是很顽皮,很活 跃,很跳动,与歌剧旳音 乐调性相呼应。
海报以卡通化、几何化旳机器人来体现主题,用 鲜明旳色彩和简朴旳线条勾勒出卡通旳人物外形
切瓦斯特关注旳并不只限于作品旳本身,还注重个人 风格旳体现,并结合平面设计旳视觉传达功能
西摩.切瓦斯特
• 例如《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这是切瓦 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战海报,反对美 国在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中对河内进行 轰炸。这幅海报以浓郁的色彩、简洁的标语、漫画 的形式来表现反战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 现海报里男子口中描绘的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 而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Bad Breath”在英 文中是“口臭”的意思,以“消除口臭”来影射 “反对战争”,传递热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 美国的“星条旗”为背景,以此来讽刺美国对越南 的无理干涉,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袭的越 南人民的感受,从中可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艺 术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义情怀。
作品分析
• 纵观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他在平面设 计作品里注重个人观念的表达,追求艺术设计作 品的自由性。他关心的焦点是如何能够把个人独 特的风格和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设计结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常常以幽默、活泼的形式来 表现。线描和色彩平涂是他平面设计作品中十分 常见的创作手法,他还擅长于运用颇具美国式幽 默的色彩风格,与此同时,他还热衷采用各种不 同的媒介来混合使用表现作品主题,以达到特殊 的视觉效果。
结语
• 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幽默、诙谐、轻松、愉快,创作手法 多样。但他的作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以卡通化的漫画造 型来表达个人观念,将观念与形象融合。在题材上,切瓦 斯特广泛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符号,将生活中的价值观念 体现在创作构思中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形式语言 上,他以其丰富的阅历、卡通的形式表达深刻的内涵,其 独特的创作手法更新着人们的视觉环境,不断锤炼自己与 众不同的设计风格。他将艺术与设计、观念与形象精心地 融合于一体,打破当时刻板、机械的设计面貌。切瓦斯特 不仅关注作品的设计功能,还注重作品艺术风格的塑造, 将艺术形式和视觉传达功能的设计结合起来,实现作品的 内涵价值。
西摩·切瓦斯特简介
切瓦斯特大量地运用线描和色彩平涂法并注重新媒介的使用,他的设计作品明显地受到其同时代的波普艺术(Pop Art)和嬉皮文化(Hippy Culture)的熏陶,洋溢着浪漫、幽默的氛围。他用粗犷豪迈的美式幽默表现在当时工业化时代背景下,西方社会中兴起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和审美时尚,同时把自己的观念与多种表现方式组合成一体,这种折衷的设计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他为图钉设计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自身优秀的艺术素养影响着同时代的人,同时图钉也影响着他的设计创作。无论是他的哪种创作手法,切瓦斯特都追求突破传统平面的视觉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可以这么说,切瓦斯特在艺术领域的开拓和探索中,对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着“图钉”第二代、第三代的设计发展,同时也为视觉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血脉和力量。
2简介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1931~)是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切瓦斯特是除德国的岗特·兰堡、日本的福田繁雄之外的现代世界平面设计大师之一,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1931年切瓦斯特出生于美国纽约,早在7岁时他就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尤其喜欢插图绘画。1947年(16岁)便在《十七岁》的杂志上发表了他最早的插图作品。1948年(17岁)毕业于纽约林肯中学,随后进入美国库柏州立艺术学院(Cooper Union)学习插图和平面设计。
在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中,异质同构是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他似乎十分热衷于忽略对象的外形,将组合要素中的内部材质的改变或影响来塑造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震撼。如图6是切瓦斯特异质同构应用的典型代表作品。他将钢笔与房子同构,两种元素连接成一体从而组成新的别具韵味的形象,以形容作家笔尖下的纽约城市就是故事素材的源泉。又如图7是切瓦斯特为“图钉”集团所做的宣传海报,他用一个公鸡头置换穿着西装的绅士的头部,将主题元素进行了强调,说明“图钉”集团是一只敢斗的雄鸡,追求标新立异、敢于创新、雄起执着的精神。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位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位著名平面设计师及其作品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设计元素,无论是精美的海拔设计,还是商家品牌的LOGO,设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数不胜数的设计师手下,平面设计这一行业已经不断发展和进化了许多个世纪。
在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有这些设计师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专攻字体或杂志设计、到唱片封面和政治海报,这些设计师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通过艰苦工作和伟大设计,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塑造了平面设计行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20位彻底改变了平面设计的大师。
01.David Carson:打破常规David Carson被称为“垃圾教父”恰如其分,他独一无二、打破常规的态度彻底改变了设计业。
2.Saul Bass:设计图标在设计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Saul Bass是一个传奇,你很可能已经看过他的作品了。
Bass通过设计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电影海报和电影片头而留名青史,比如《惊魂记》、《金臂人》、《西北偏北》等。
同时,他还是一个成就斐然的商标设计师,为许多经典品牌设计了商标,平均使用年限超过35年。
直至今日,他的许多设计仍在使用,比如舒洁(Kleene某)、Girl Scout、和AT&T。
03.Stefan Sagmeister:把不同的启发性元素结合Stefan Sagmeister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当代设计师,客户包括滚石乐队、HBO、古根海姆等。
Sagmeister的作品通常会结合幽默、性、非正统和煞费苦心的细节,来打造不和谐的现代设计,这也持续启迪和冲击着设计师们。
04.Paula Scher:把字体当作视觉形象Paula Scher是第一个能在知名平面设计公司Pentagram占有一席之地的女设计师,而且她也完全担的起这一地位。
她令人惊叹的设计在许多方面塑造了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认知以及平面设计的应用,特别是她为纽约公共剧院设计的作品(如上图),其中文字作为视觉形象的这一技巧也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时期 应该是80年代左右 年代左右, 应该是 年代左右,在这 一时期的作品中, 一时期的作品中,除了表 现出一种非凡的想象力之 外,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 在当时还没有计算机技术 的条件下, 的条件下,用暗房手法来 完成, 完成,是我们今天难以想 象的。 象的。他本人认为他早期 的作品从艺术性来说, 的作品从艺术性来说,比 后期的作品要更和谐, 后期的作品要更和谐,由 于手头的设计任务越来越 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 的事交给印刷厂负责, 的事交给印刷厂负责,这 一点他曾自责说这将给他 的作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的作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1.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 • 2.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 传统, 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 在美国、 在美国、欧洲及日本 心理学。 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 等地广为展出, 等地广为展出,荣获 主题、富于幻想、 主题、富于幻想、令人 多种褒奖, 多种褒奖,其中包括 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 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 展金奖、 展金奖、第九届日本 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 艺术节奖、 届奥运 艺术节奖、21届奥运 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 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 实践上的卓越成就, 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 赛一等奖、 赛一等奖、美国国际 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 招贴画展览奖等。 招贴画展览奖等。多 界誉为“ 界誉为“平面设计教 次获国际性大奖, 次获国际性大奖, 父”。
五、平面设计工作是一个 主观认定强的创意工作, 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 透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来 做进修、提升设计能力。 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 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 品、杂志、书籍等的设 计手法并加以搜集,或 是上网浏览其它设计师 的作品,以激发自己的 设计灵感。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
形固有失,神则兼得。
将异常的观念展开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
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
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
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
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
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
那种气质似曾相识。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
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1996)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
他以功能性和适用性为出发点,运用极简、蒙太奇、拼贴等设计艺术表现手法,将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概括为简洁、理性的设计语言并应用于商业美术之中,是美国“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生平: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曾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
1937便成为“君子——冠”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后担任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的创意指导。
1954开始独自负责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案例包括美国广播公司、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雷斯特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
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曾被欧美和日本的博物馆收藏,他也因此获得了纽约艺术设计家协会,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等机构授予的多项荣誉。
作品介绍:这是保罗兰德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他结合IBM公司以事务机器及打字机起家这一历史,将形象特征设计成打字机打印风格,“B”字母中间负形设计成两个方孔,与其经营打孔机这一业务紧密相扣。
之后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八条横纹的变体标志。
水平的等线构成处理让人心里产生电磁波振动的动感,既传达了公司高科技行业的性质,又寓意了公司发展理念:严谨、科学、前卫且充满激情。
这个标志简练概括、新颖大方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真实、艺术、表达》,是兰德以拼贴手法实现的最佳诠释。
兰德把照片拼贴的图形、绘画插图或简单明确的文字标题,活跃而井然有序地排列于版面之间。
兰德的设计中充满着一般设计家不敢采用的补色对比的混合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复杂的有机图形的混合使用、照片的拼贴和大色域的结合使用。
通过对拼贴艺术手法的运用,兰德创造出一个以集结视觉引力、多重内涵与视觉趣味的视觉世界,搭建起自己的感官世界与受众间的桥梁。
平面设计大师大卫
平面设计大师大卫•卡尔森创艺典艺术留学专家李异同介绍说,在美国艺术留学的学生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想要学习平面设计专业。
对于美国平面设计大师你又了解多少呢?对于美国艺术留学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大卫•卡尔森可谓是出了名的大人物。
大卫•卡尔森在设计领域中努力打破旧有的规律,寻求新的解决视觉问题的办法。
在新的视觉语言中,字体的表情化处理和样式的重组成为大卫•卡尔森的一大特色,他社会学的专业背景、极其丰富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设计语言,使他成为当今美国设计界的先锋人物。
很多评论家把卡尔森的风格称为"激进设计"(Radical Design),但也有人认为他继承了传统平面设计中的精髓,他把字体看成平面设计最古老和最基本的要素,因而形成字体古朴、简洁、富有几何线性美感,并把时间的腐蚀、历史的文脉和个人的意气融于其中。
在当代社会中,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拓宽人类视野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人的个性和多样化,使人的许多精神活动变成了成篇累牍的统计数字,生活被量化成各种各样的标准。
1995年,大卫·卡尔森出版了一本个人作品集,取名《印刷的终结》。
可以说这是对现代印刷工业的一种挑战。
他的即兴色彩,他对现代印刷工业的挑衅和对标准化社会的反叛,都获得了这个时代的响应。
他的设计既是一个终结,同时又是一个开始。
这个开始实际上是螺旋式的:它回归到原始的印刷,但又更高地超越了它。
《印刷的终结》一书至今在全世界已卖出125000多册,它是目前最畅销的平面设计专业书藉。
以上就是创艺典艺术留学专家李异同为大家介绍的美国艺术留学平面设计大师大卫•卡尔森的设计风格和设计领域的贡献,想要学习平面设计的学生可以从大师的事迹中也能够有所启发。
平面设计大师盖斯布勒
返回美国当代平面设计大Fra bibliotek斯蒂夫· 盖斯布勒
斯蒂夫· 盖斯布勒(Steff Geissbuhler)是国际著名的CI设计师 和平面设计家。他在C&G(Chermayeff & Geismar)公司作为合作 伙伴和艺术总监的25年中,为默克(Merck),时代华纳,国家传 播公司(NBC),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西班牙-美国电视网 (Telemundo‘),联合太平洋公司,新第42街、迈阿密国际机场饭 店,康拉德饭店(美国希尔顿集团下属的国际饭店),美国援外国 际合作机构及美国环保局等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以上及其他课题中, 他同客户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例如仙鹤商务用纸及五月百货公 司,他一直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咨询。 除了符号、标志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创作之外,盖斯布勒在他的 插图和平面设计中心能强调主题并符合客户的特殊需要。他为纽约 IBM大厦设计了建筑平面图,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整套符号及标牌系 统,以及美孚石油(Mobil),菲利普,莫里斯,摩根,斯坦利公司, 还有阿尔文、艾利舞剧院的出版和印刷品。其他主要的作品还包括 纽约公共图书馆100周年,洛克菲勒中心,新胜利剧院,时代广
斯蒂夫· 盖斯布勒与弗里茨· 戈查克,皮尔· 门德尔曾一起就读 于瑞士巴赛尔的美术与设计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盖斯布勒 于1964年毕业并取得学位。毕业后在巴赛尔的J· 盖吉医药 R· 公司工作,之后他加入了费城大学美术学院,1973年被任 命为平面设计系主任。任教的同时,他在费城与墨菲、莱 维、沃曼合作,从事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的工作。他 曾是环境教育团体(GEE)的成员,还曾协助纽约的安斯佩 奇、格罗斯曼、波图加尔等设计公司工作。1975年加入 C&G公司。
场,大通银行,史密森学会200年展,美国化学学会百年纪念巡 回展,并为官方设计了美国革命200年标志和纽约文化和机构的 一系列海报。他所服务的客户包括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和商 业机构。 盖斯布勒的作品在美国及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新颖 而不拘一格,曾获得美国平面设计研究院,纽约、费城、洛杉 矶艺术指导俱乐部,国际海报双年展,以及巴黎“世界最著名 的海报”竞赛的奖项,他也曾获得美国设计成就奖,并两次荣 获第一瑞士实用美术国家奖。他是美国平面设计艺术学会常务 委员会成员且曾任纽约分会会长,他现任权威的国际平面设计 协会(AGI)国际常务委员会的成员和美国分会主席,他还是联 邦平面设计改进部门的成员,同时还是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和 美国设计中心的成员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
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风格探析平面设计专业也是美国艺术留学的热门专业,美国也是平面设计大师的聚集地。
保罗·兰德就是美国有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
跟随创艺典艺术留学的指导老师李异同一起来探究一下保罗·兰德的平面设计风采。
创艺典艺术留学专家李异同介绍说,保罗·兰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契合着商业和艺术的两大领域,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
美国艺术留学: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的设计风格创艺典艺术留学专家李异同介绍说,保罗·兰德创立了极简主义的艺术手法,“简化”的反义词是“复杂”,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简化是指设计师用精练的设计语言,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在兰德的众多设计作品中将简化这一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笔者将其这一重要特征称之为“极简”。
美国艺术留学:保罗·兰德在艺术方面的贡献兰德的设计以其严谨的构图、线面简洁的几何图形,拒绝了无谓的形式而独求平面艺术的真谛,承袭着由包豪斯倡导的现代派设计理念和和美学原则。
为了将20世纪上半叶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切实应用到商业美术中来,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在设计艺术发历史上兰德的贡献不单是创作了一幅幅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平面作品,而是把一个新的设计文化提高到了理论上的高度,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
保罗•兰德的设计实践领域极其广泛,但其作品设计风貌却不拘一格,富于变化,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在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兰德将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以人性的角度加以思考,坚持简洁洗练、自由和隽永的艺术表现之路。
色彩运用鲜明且强烈,作品独具清新诙谐的幽默感,使得兰德的作品思想蕴意丰富且韵味无穷。
兰德在设计领域的突破,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
平面设计大师西摩切瓦斯特作品赏析课件
•
工作广泛涉及动画片、书籍装帧、插
图、
•
企业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包装等领
域
•雄(日)、岗特兰堡
• (德)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Kilkenny Cats 基尔肯尼 猫
This original silkscreen (丝网印刷) formed one
of a series of large graphic works entitled, Mother Goose Collection. Various American artists
这是切瓦斯特的一幅画册 封面作品,他利用平面设 计中不同的风格,如德国 表现主义的木刻、超现实 主义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 的色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 功能、歌剧的音乐调性相 呼应。这种打破以往传统 刻板的写实面貌,将个人 的歌剧观念通过形象来体 现,正是其观念与形象融 合的魅力所在。
《三分钱的歌剧》 (TheThreePennyOpera)
这是切瓦斯特异质同构应用的 典型代表作品。他将钢笔与房 子同构,两种元素连接成一体 从而组成新的别具韵味的形象, 以形容作家笔尖下的纽约城市 就是故事素材的源泉。又是切 瓦斯特为“图钉”集团所做的 宣传海报,他用一个公鸡头置 换穿着西装的绅士的头部,将 主题元素进行了强调,说明 “图钉”集团是一只敢斗的雄 鸡,追求标新立异、敢于创新、 雄起执着的精神。
切瓦斯特关注的并不只限于作品的本身,还注重个人风格的表达,并结合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 功能,实现作品的个人价值。 。“图钉”设计集团形成的这种自由的、综合的、统一的和艺术 的风格被称为“图钉风格”(Push Pin Style),并得到世界的广泛流传和模仿,对美国战后 的平面设计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谢谢观看
保罗.兰德作品欣赏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作品探析1、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平面设计领域与欧洲相比,几乎还不存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大批的欧洲现代平面设计师逃亡来到了美国,因而把欧洲的现代平面设计介绍到了美国,刺激了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于是出现了美国最早的现代平面设计队伍。
这些美国设计师在欧洲现代主义基础上从事平面设计,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形成了所谓的“纽约平面设计派”。
[1]纽约平面设计派的出现使得美国平面设计风格得以确立,与欧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艺术天赋极高的保罗•兰德是美国“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2、保罗•兰德简介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1996,见图1)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
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2年(15-18岁)期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设计,1932-1933年(18-19岁)转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
1933-1934年(19-20岁)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在此期间,学习了比较实质性的设计内容,接触了大量的欧洲设计刊物,在意识形态上受到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国际设计运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其思想站在了当时美国设计家的前列。
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君子——冠”(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为《老爷》(Esquire)、《服装艺术》(Apparel Arts)等著名的服装艺术杂志做封面设计,并取得了成功。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冈特· 兰堡(德国)
A
60年代绘画图形广 告时期
B
80年代摄影图型广 告时期
C
90年代符号性图形 广告时期
冈特· 兰堡(德国)
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
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 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 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 设计主题的执着 作品理念
冈特· 兰堡(德国)Fra bibliotek个人风格特点 1深度的分离: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也包括元素的分离,整体和部分 的分离。 2样式的转换:借助一个元素,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 式样或者三个式样。 3张力的凸显: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平面设计
3
西摩· 切瓦斯特(美国)
西摩· 切瓦斯特(美国)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毕业于 美国Cooper州立艺术学院
1954年创立著名的波什平 (Pushpin)集团公司,国际 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 会员
工作广泛涉及动画片、书籍 装帧、插图、企业形象设计 、环境设计、包装等领域 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 计运动
世界三大平面 设计师
作品赏析
20151209017 杨楠
目录
兰堡(德国) 1 冈特·
2 福田繁雄(日本)
切瓦斯特(美国) 3 西摩·
平面设计
1
冈特· 兰堡(德国)
冈特· 兰堡(德国)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 兰堡 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 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 用美术 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 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 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 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 验, 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 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 协会成员。
个人风格特点 1观念与形象的融合:不仅仅是为了传达政治的某种具体内容,同时也包含
保罗兰德设计语言的思想来源探析
衡、汉毕基的对称庄重、蒙德里安的非对称构图的 力度所有这些形式美,都不能使它成为一件好的作 品。 ①传达信息是平面设计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 ” 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美观和实用的完美统一。 他认 为设计师应该通过恰当的途径来使他要表达的信息 清晰和受关注,从而加强其象征性。 “设计师就像 一个魔术师, 通过在给定的空间内操纵设计元素来 演示他的技巧,他要将材料统一、简化,以及删除 多余之处。他也可以利用本能和直觉,但必须考虑 到观众的感觉和偏爱。 ②同时代的美国著名工业设 ” 计大师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 ewy,189 31986)提出的 MAYA 原则(Most Advance Yet Acceptable) 也说明了设计不仅要标新立异,而 且需要让受众能有效地接受信息。 在组织空间的处理上以兰德为代表的美国设计 师往往比欧洲设计师更自由, 因为他们希望设计能 使人感到开心。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 个民族都具有更强烈的乐天倾向和爱好。 设计史家 修・阿德赛・威廉斯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欧洲公 路 不 许 停 车 的 标 志 都 非 常 简 单 ,大部分是一个 Park 的首写字母 P 加上一条画过 P 字母的红色斜 线,意思是此处不准停车,大部分欧洲人就会安分 守己地遵守规则了;但在从新泽西州进入纽约曼哈 顿的公路上,美国交通管理单位不仅树立了‘不准 停车’的简单路牌,而且还连续树了三个牌子,第 一个说 ‘此地不许停车’ 接着第二块牌子写着 , ‘我 们是认真的’ ,快到隧道入口,就出现第三块牌子 写着‘你连想都别想能在这里停车!’ 。世界上没 有哪个国家的人会在平面设计上有如此生动、 活泼 和游戏性的动机了。 ④这也说明正是广大群众的需 ” 求才使设计师开始探索新的设计形式。 兰德极为推崇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 一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 — 1952) ,认 为在当时这样一个生产效率极高的时代, 人们接触 到的东西很多,但不能真正理解和感知它们。他认 为 “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创造得使人在欣赏它时感 到愉快” 。所以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就是要选择并 且适当地把大众能理解的观念和图片等材料安排在 一起,使它们变得生动有趣。为此,兰德设计的重 点放在思想的表现和信息的坦率、直接展示上,同 时也注重设计情趣的表达。 观念的独创性和新颖奇 特的表现形式在当时受到高度赞赏, 以兰德为首的 设计师们探求一种能同时解决信息传达问题又能满 足个性表现需要的设计语言。 他们倡导字体图形化 并将字体和图形复合成为新的语义, 使美国的平面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兰尼·索曼斯作品探析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兰尼·索曼斯作品探析作者:靳紫微孟刚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3期摘要:美国平面设计大师兰尼·索曼斯以意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从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中吸取营养,将有机线条、人物意象以及隐喻形象的设计符号融入海报设计中,并以独特的创作手法使其作品形式丰富多样,突破以往的设计风格,开拓出新的海报设计文化。
关键词:兰尼·索曼斯;设计符号;海报设计兰尼·索曼斯(Lanny Sommese,1943—)是当今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的重要设计师之一,也是美国最受尊敬的平面设计教育家之一。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我记得在他的作品中,那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尖锐辛辣的插图强烈震撼了我的视觉‘心灵’。
以超现实的风格,用视觉形象来表达讽刺与幽默是有可能的。
然而,借助一种类似于口语表达的方式,使其视觉陈述有趣且具有说服力,却是不易的。
最终目的不是直接表达愤怒的情绪,而是要通过笑声来传达。
兰尼·索曼斯的插图不刺激视网膜,却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足以震撼和颠覆当代人们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常识的各个方面。
”[1]索曼斯认为设计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中的创意要适合具体的设计问题,并为设计工作而服务。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他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不仅有素描和绘画,而且有拼贴画、图片摄影、雕刻等,还对这些图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索曼斯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表达构想的视觉模式,这种做法始终贯穿在他的海报设计之中。
1 手绘作品的时代魅力在数字化时代,平面技术发生巨大的变革,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式愈加机械,创作的有机线条趋于均匀、曲线更加平直、图案越发规整,电脑绘图逐渐取代扎实的手绘,但兰尼·索曼斯仍然对手绘作品情有独钟,索曼斯的海报通常始于手绘,然后再将手绘稿扩大至海报尺寸,结合计算机绘图工具进行创作。
索曼斯的海报作品常常使用不连贯的线条,它们具有粗犷且洒脱的特质,是任何计算机软件都不可能创造出的效果。
大卫·卡尔森与他的作品解读
大卫· 卡尔森与他的作品解读 世界级平面设计大师
大卫· 卡尔森(DAVID CARSON), 1957年8月9日生于德克萨斯,美国 平面设计师、艺术指导。他拥有社会 学博士学位,担任过社会学、心理学、 经济学和世界史等课程的教师。后来 又投身于平面设计,曾在瑞士追随国 际著名设计师汉斯· 鲁道夫、鲁兹学 习设计,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伦 敦的视觉创造杂志最近宣布卡尔森为 “ERA”的艺术指导;《RAY GUN》 杂志上称他的作品为“美国最重要的 作品”。另外,他的作品在 《BEACH CULTURE》杂志上赢得 了150多个奖项,包括“最佳设计奖” 和纽约出版界设计师的“年度奖”。 1997年纽约国际摄影中心选中卡尔 森作为“年度设计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是继报纸、杂 志、电台、电视之后的"第五大传媒"。其发展速度之快 令其他媒介望其项背,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获得信 息、传播信息和保存信息的方式。因此,有人认为数码 时代的来临终将取代传统的出版业。然而,大卫· 卡尔森 的设计使人们又从一个新的起点上看到了印刷技术的魅 力和活力。
O(∩_∩)O
谢谢
大卫· 卡尔森的设计是新时期产生的新风格。在他的设计中,字体被用来传 达更多的文字以外的东西,同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字体。由字体的结构 设计、编排、图像的重叠运用以及对字体、图形的动态处理等等多重方式组 合而成的作品,充分显示出了大卫· 卡尔森对设计的深刻认识及对现代社会 中视觉心理的控制能力。 《PRINT》杂志形容卡尔森的作品是“耀眼的”、“使视觉晕眩”。他被 誉为“字体大师”、“美国最富有创新的设计师”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最杰出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保罗•兰德(Paul Rand)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
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人物生平】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2年(15-18岁)期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设计,1932-1933年(18-19岁)转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
1933-1934年(19-20岁)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在此期间,学习了比较实质性的设计内容,接触了大量的欧洲设计刊物,在意识形态上受到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国际设计运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其思想站在了当时美国设计家的前列。
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君子——冠”(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为《老爷》(Esquire)、《服装艺术》(Apparel Arts)等著名的服装艺术杂志做封面设计,并取得了成功。
之后兰德一直担任纽约著名的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William H. Weintraub Advertising Agency)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于美国IBM等多家著名公司并担任艺术顾问和设计指导。
1954年兰德离开广告公司开始独自负责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案例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Westhouse)、雷斯特(Next)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
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保罗•兰德一生创作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海报、插图、字体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
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曾被欧美和日本的博物馆收藏,他也因此获得了纽约艺术设计家协会,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等机构授予的多项荣誉。
与设计创作相比,保罗•兰德对设计教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他从1942年(28岁)开始担任库柏联盟(Cooper Union)协会的老师,1946年(32岁)在普拉特学院教学,1956年(42岁)在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担任教授,教授图形设计。
在美国,其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Thoughts on Design)、《设计与本能》(Design and the Play instinct)、《保罗•兰德作品集》(Paul Rand: A Designer's Art)等书籍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他的设计作品。
【设计思想】在摄影史上被称为结构主义大师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匈牙利人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曾这样评价保罗•兰德:“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兰德认为:“平面设计的受众群体不单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而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大众;设计效果应该是生动有趣而且引人入胜。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他很早借鉴并采用欧洲设计家创造的照片拼贴等艺术手法,组成既有理性特点,又有生动象征性图形的新设计风格。
兰德对于平面设计的点、线、面、色彩、肌理、空间等各种构成要素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遵循功能主义高度理性的同时,努力寻找这些视觉元素最和谐的组织方式和最佳的传递效果。
【作品欣赏】兰德设计出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是因为他深谙设计的法则,具有能够把简单变成复杂,把复杂变成简明,把普通变成神奇的设计能力。
譬如在补色与对比色的处理上、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复杂的有机图形的混合使用上、在处理细部与整体的关系上都能驾驭自如,以上这些在兰德企业形象设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更是为世人留下了IBM、西屋电器公司(Westhouse) 、UPS快递公司等不朽的企业形象设计。
IBM公司 1956年标志图3 IBM公司 1976标志“简化”的反义词是“复杂”,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简化是指设计师用精练的设计语言,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在兰德的众多设计作品中将简化这一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由于深受包豪斯建筑美学和欧洲字体艺术的影响,兰德设计的标志透析着建筑般的机能性和新字体艺术的易读性。
兰德认为标志作为一个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其表现必须强而有力且容易记忆,IBM公司的企业标志和形象设计是兰德最为经典的案例之一。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打字机、电脑和计时器为主要业务的企业,1956年,公司主席汤玛斯•华特森(Thomas Watson Jr.)认为当时的设计比较陈旧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形象,于是他邀请兰德为公司设计一个“具有非常先进理念又前卫”的标志,以便更好的传播公司形象。
保罗•兰德把难以记住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名称缩写为IBM,便于传播和记忆,并设计出一直沿用至今的企业标志——IBM黑体字。
兰德在对IBM这几个字体设计时,结合IBM公司以事务机器及打字机起家这一历史,将“IBM”三个字母的形象特征设计成打字机打印风格,“B”字母中间负形设计成两个方孔,与其经营打孔机这一业务紧密相扣。
标志醒目、简洁、贴切,透过这个崭新的外形传达出IBM最基本的营业内容,1976年,保罗•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八条横纹的变体标志,并选定标准色为蓝色。
水平的等线构成处理让人心里产生电磁波振动的动感,既传达了公司高科技行业的性质,又寓意了公司发展理念:严谨、科学、前卫且充满激情。
这个标志简练概括、新颖大方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兰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项目,将IBM新的标志形象广泛运用在与公司有关的一切物体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优秀的售后服务,体现“IBM就是服务”的理念。
IBM公司新的形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最终成为公众信任的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
这个兼具标准图、标准字、标准色的IBM标志,得到了许多评论家极高的评价,也成为了我们今天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重要的案例之一。
美国广播公司标志1962年美学家库尔特·贝德特把艺术简化解释为“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
这个本质,就是其余一切事物都从属于它的那个本质。
”兰德真可谓对“这一聪明的组织手段”运筹帷幄,他设计的作品视觉秩序清晰明确、画面简洁,却不影响主题思想和丰富信息的传递。
上图是1962年兰德为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创作的标志,标志中abc字母水平构图,字母形态的设计及整体空间的处理上集中体现了以极简的特征来强调作品内在魅力,通过简化各种视觉元素,寻找最佳的组合排列方式,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IBM的招贴设计Eye-Bee-M 1981年——IBM招贴广告设计1980年保罗•兰德对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掌握、借鉴并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是其在视觉心理上的又一成就。
如上图是IBM公司的招贴设计,也是兰德的传世之作,在招贴设计和字体设计领域的开拓探索给他的设计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功能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他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简洁地表达内容,无须华丽的语句;不好的作品只是流于形式、是肤浅的。
他总是试图在广告作品中引导受众主动探索和诠释广告传达的内容。
在上图中左面的招贴中,一个眼睛、一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传统logo:“I”设计成眼睛,是对人的关爱;“B”设计成蜜蜂图形,代表的是辛勤劳动;“M”信息与科技,是对技术的不断创新。
在创作时兰德并不用简单的英文字母来设计这幅招贴,而是把这些符号元素进行意义上的分解,然后再将各种符号信息重新组合。
体现了IBM一直在锐意创新、辛勤劳动并积极进取的精神。
风格独特又构成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创造价值,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
兰德不断探寻蒙太奇的平面表现方式,他从二维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受众的关系之中去发掘平面设计的无限可能。
上图右面的招贴主题是推广IBM企业文化,作品的黑色边框和白色的背景可以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招贴的主要内容上。
RM是资源管理(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色相与IBM产品色彩风格相同采用黑色,体现了IBM的产品形象与专业精神;橙色的圆象征“能源”(Energy)体现了一种活力;循环箭头象征着“资源保护”(Materials Conservation)采用赤色,表现了一种流动和广泛认可;“方向盘”是“共乘”(Ridesharing)采用接近海洋颜色的蓝,表示了共享这一主题;绿树是环境保护(Environment Protection)使用自然最初的色彩绿色,反映了生命的价值和健康的意义。
画面通过色彩补色对比原理,形成视觉对比效果,让受众生成强烈的视觉印象。
这幅作品表达形式不拘一格,富于变化,体现着IBM的专业精神与产品厚重的质感,彰显了IBM的理念与企业文化,达到了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的目的。
“desi8n 63 ”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海报 1963年——《真实、艺术、表达》拼贴手法的运用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最早运用于设计领域的是一些欧洲设计家。
由于兰德平时很注重对欧洲艺术家创作方法的研究,他把这一创作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设计实验。
兰德的拼贴手法多元化,体现在对色彩、肌理、质感及画面的重组构成的丰富变化上,在他经营的画面中往往还充满着游戏和反讽的趣味。
上图“desi8n 63”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海报与《真实、艺术、表达》,都是兰德以拼贴手法实现的最佳诠释。
在这些作品中兰德把照片拼贴的图形、绘画插图或简单明确的文字标题,活跃而井然有序地排列于版面之间,代表着当时美国同类设计的最高水平。
兰德的设计中充满着一般设计家不敢采用的补色对比的混合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复杂的有机图形的混合使用、照片的拼贴和大色域的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