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基本知识
食品检验基本知识
![食品检验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b14a3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2.png)
食品检验基本知识食品检验基本知识第一节:绪论食品检验的内容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感官检验主要涉及色香味、外观、组织状态和口感等方面。
理化检验包括营养成分检验、添加剂检验和有害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则涉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食品检验的任务是按照制订的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食品检验也为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试制新的优质产品、改革生产工艺以及改进产品包装和贮运技术等提供依据和方法建议。
食品检验的方法包括感官鉴定法、化学分析法、物理检验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和酶分析法等。
此外,国家标准方法也是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的理化部分和微生物部分等。
食品检验常用的技术规范用语包括与试剂有关的用语、溶液方面的用语、与仪器有关的用语以及与操作有关的用语。
其中,相关用语的解释也需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
例如,“取盐酸2.5mL”中的盐酸指的是分析纯,浓度为原装的浓盐酸。
又如,“乙醇”除特别注明外,均指95%的乙醇。
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入样品的情况下,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进行的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本底值和计算检测限。
计量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计量单位。
计算则是按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食品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样品的采集、制备、样品预处理、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以及出具检验报告。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实行的计量单位。
包括国际单位制单位SI和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长度、体积、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量浓度、时间、温度、压力、能量、功和热。
试剂的规格一般按照纯度分为四级,包括优级纯或保证试剂、分析纯或分析试剂、化学纯等级,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分析工作和科研工作。
四级品是一种实验试剂,英文名称为Laboratory reagent,简称LR,杂质含量较高,仅适用于一般化学实验及作为辅助试剂。
食品检测科普小知识
![食品检测科普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7037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a.png)
食品检测科普小知识
1. 常见的食品检测项目包括营养成分分析、残留农药和兽药检测、重金属和毒素检测等。
2. 营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食品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
3. 残留农药和兽药检测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品中的残留物含量不超过法定限量,避免长期摄入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4. 重金属和毒素检测是为了排除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防腐剂等,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5. 食品检测通常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多个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6. 食品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光谱仪器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7. 食品检测机构通常会依据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进行检测,提供检测报告和结果解读,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估。
8. 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技术如DNA检测、基于质谱的分析方
法等不断发展,使食品检测更加精确、快速和可靠。
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企业提高食品质量。
专业基础知识食品检测的基础知识及理论
![专业基础知识食品检测的基础知识及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b522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d.png)
五、食品检测的基础知识及理论(一)基本要求1、了解蒸馏水、试剂、器皿的基本要求a 分析用纯水蒸馏水的制备1蒸馏法普通分析,用工业提供的一次蒸馏水即可;2离子交换法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称为去离子水;3电渗析法超纯水是利用膜处理技术对纯水中小分子物质、有机碳、热源等去除的几乎于中性的水,超纯水要求现采现用;超纯水主要应用于色谱、原子吸收、动植物细胞培养、蛋白质氨基酸分析等;b、水质的检定1物理方法检验利用电导仪或兆欧表测定水的电阻率是最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水的电阻率越高,表示水中的离子越少,水的纯度越高;2化学方法检验pH值、硅酸盐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钙离子的检查、金属离子的检查、二氧化碳的检查、易氧化物的检验、不挥发物的检查c、化学试剂规格我国生产的化学试剂按化工部标准规定为三级:一级品:为优级纯,也称保证试剂,用符号G·R表示,标签颜色为绿色;纯度很高,适用于精密的分析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分析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二级品:为分析纯,用符号A·R表示,标签颜色为红色;纯度仅次于一级品,用于较精密的分析和科学研究工作,配制定量分析中的普通溶液;三级品:为化学纯,用符号C·P表示,标签为蓝色;纯度比二级品差,适用于实验室的一般分析研究;只能用于配制半定量或定性分析中的普通试液和清洁液等;除上述三个等级外,还有纯度更低的实验试剂,用符号L·R表示,标签为棕色或其他颜色;我国化学试剂属于国家标准的标有“GB”代号;属于化学工业部标准和部颁暂行标准的分别标有“HG”和“HGB”代号;d、化学试剂的使用:选择试剂纯度除了要与所用的分析方法相当外,分析用水,所用器皿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使用G·R级试剂,就不宜使用普通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而应使用重蒸馏水;对所用器皿要求不应有物质溶解到溶液中;对准确度要求高的分析,应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代入的误差;必要时,试剂应纯化处理;使用试剂以前要了解试剂的性质;注意保护试剂瓶标签;分装或配制试剂后,应立即贴上标签,绝不可在瓶中装入与标签不符的试剂;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应用清洁的牛角勺;如试剂结块可用粗玻璃棒捣碎后取出;液体试剂用干净的量筒量取;取出的试剂不能再倒回原瓶;取完试剂盖紧塞子,不可盖错;e、分析器皿的洗涤无论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分析试样,都需用器皿贮放试剂或样品;洁净的分析器皿,是得到正确分析结果的保证条件之一;清洁器皿的表面,在水自然冲洗后,器皿壁上均匀湿润但不沾水滴;器皿较脏而不能擦洗干净时,可用碱性洗液或重铬酸钾--硫酸洗液处理;器皿洗净后,让其自行滴干,不得用抹布擦干,如需干燥,可放入烘箱烘干;2、了解安全的要求:剧毒药品、有害的气体和蒸汽、易燃易爆的有机试剂及可燃气体、用水用电和煤气的管理、火灾的防治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防毒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防毒注意事项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防火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或 CCl4 灭火器灭火;防爆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防爆措施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汞的安全使用汞是化学实验室的常用物质,毒性很大,且进入体内不易排出,形成积累性中毒;高汞盐如HgCl2-0.3 g可致人死命;室温下汞的蒸汽压为 mmHg柱,比安全浓度标准大100倍;安全使用汞的操作规定:1汞不能直接露于空气中,其上应加水或其他液体覆盖;2任何剩余量的汞均不能倒入下水槽中;3储汞容器必须是结实的厚壁器皿,且器皿应放在瓷盘上;4装汞的容器应远离热源;5万一汞掉在地上、台面或水槽中,应尽可能用吸管将汞珠收集起来,再用能形成汞齐的金属片Zn, Cu, Sn等在汞溅处多次扫过,最后用硫磺粉覆盖;6实验室要通风良好;手上有伤口,切勿接触汞;安全用电人身安全防护实验室常用电为频率 50 Hz, 200 V 的交流电;人体通过 1 mA的电流,便有发麻或针刺的感觉,10 mA 以上人体肌肉会强烈收缩,25 mA以上则呼吸困难,就有生命危险;直流电对人体也有类似的危险;为防止触电,应做到:1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2使用电器时,手要干燥;3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线;4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5不应用双手同时触及电器,防止触电时电流通过心脏;6一旦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抢救;仪器设备的安全用电一切仪器应按说明书装接适当的电源,需要接地的一定要接地;若是直流电器设备,应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不要接错;若电源为三相,则三相电源的中性点要接地,这样万一触电时可降低接触电压;接三相电动机时要注意正转方向是否符合,否则,要切断电源,对调相线;接线时应注意接头要牢,并根据电器的额定电流选用适当的连接导线;接好电路后应仔细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使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化学实验常用到高压储气钢瓶和一般受压的玻璃仪器,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需掌握有关常识和操作规程气体钢瓶的识别颜色相同的要看气体名称氧气瓶天蓝色;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纯氩气瓶灰色;氦气瓶棕色;压缩空气黑色;氨气瓶黄色;二氧化碳气瓶黑色;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 5 米;氢气瓶最好隔离;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氧气瓶严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二)采样1、了解采样的目的及通常的采样方法;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检测对象中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供分析化验用,叫做采样;1.1.1正确采样的重要性采取的样品要有代表性;1.1.2采样的方法样品的采集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随机抽样可以避免人为的倾向性,但是对难以混匀的食品如黏稠液体、蔬菜等的采样,必须结合代表性取样,从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分别取样;因此,采样通常采用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取样方法,因分析对象的性质而异;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确定采样件数:有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可按总件数1/2的平方根确定采样件数,然后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采样件数确定具体采样袋桶、箱;采原始样:再用双套回转取样管采样;将取样管插入包装中,回转180o取出样品,每一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把许多检样综合起来成为原始样品;制备平均样: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做成平均样品,即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后堆集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成厚度在3厘米以下的图形,并划成“+”字线,将样品分成四份,取对角的两份混合,再如上分为四份,取对角的两份,此即是平均样品;无包装的散堆样品:先划分若干等体积层,然后在每层的四角和中心点取样,得检样,再按上法处理的平均样品;2粘稠的半固体物料如稀奶油、动物油脂、果酱等这类物料不易充分混合,可先按总件数1/2的平方根确定取样数;启开包装,用采样器从各桶中分层一般上、中、下三层分别取出检样,然后混合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3液体物料如植物油、鲜乳等如果数量较大;可依容器的大小及形状,分区分层采取小样,再将各小样汇总混合,取出原始样品;如果数量不大,可在密闭容器内旋转摇荡,或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反复数次或颠倒容器,采样前需用搅合器等搅拌一定时间,再用采样器缓慢匀速地自上端斜插至底部采取样品;易氧化食品搅拌时要避免与空气混合;挥发性液体食品,用虹吸法从上、中、下三层采样;4组成不均匀的固体食品如鱼、肉、果品、蔬菜等这类食品本身各部位极不均匀,个体大小及成熟程度差异很大,取样更应注意代表性,可按下述方法采样;①肉类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和要求而定;有时从不同部位取样,混合后代表该只动物;有时从一只或很多只动物的同一部位取样,混合后代表某一部位的情况;②水产品小鱼、小虾可随机取多个样品,切碎、混匀后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对个体较大的鱼,可从若干个体上切割少量可食部分,切碎混匀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③果蔬体积较小的如山楂、葡萄等,随机取若干个整体,切碎混匀,缩分到所需数量;体积较大的如西瓜、苹果、萝卜等可按成熟度及个体大小的组成比例,选取若干个体,对每个个体按生长轴纵剖分四份或八份,取对角线2份,切碎混匀,缩分到所需数量;体积膨松的叶菜类如菠菜、小白菜等,由多个包装一筐、一捆分别抽取一定数量,混合后捣碎、混匀、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5小包装食品罐头、袋或听装奶粉、瓶装饮料等这类食品一般按班次或批号连同包装一起采样;如果小包装外还有大包装如纸箱,可在堆放的不同部位抽取一定量大包装,从每箱中抽取小包装瓶、袋等,再缩减到所需数量;1.2.3采样的要求采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对采样工具的基本要求:符合清洁要求,不对食品造成污染;具有保护样品的功能,以保证样品在检验前不发生任何变化;2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在进行检测之前不得污染,不发生变化;3采样后应在4h内,迅速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使其保持原来的理化状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状况,在检测前不应再被污染,也不应发生变质、腐败、霉变、微生物死亡、毒物分解或挥发以及水分增减等变化;4感官性质极不相同的样品切不可混合在一起,应另行包装并注明其性质;5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要贴牢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及采样人;样品的制备按采样规程采取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大,颗粒太大,组成不均匀;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这项工作即为样品制备;样品制备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样品十分均匀,使在分析时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样品的制备方法因产品类型不同而异;样品保存采取的样品,为了防止其水分或挥发性成分散失以及其他待测成分含量的变化如光解、高温分解、发酵等,应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如果不能立即分析,则应妥善保存;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制备好的样品应放在密封洁净容器内,置于阴暗处保存;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应保存在0~5℃的冰箱里,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有些成分,如胡萝卜素、黄曲霉毒素B,1容易发生光解,以这些成分为分析项目的样品,必须在避光条件下保存;特殊情况下,样品中可加入适量的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将样品置于冷冻干燥器内进行升华干燥保存;此外,存放的样品要按日期、批号、编号摆放,以便查找;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存时应加封并尽量保持原状;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三)数据处理1、了解有效数字运算及处理的一般原则;第一章、基本概念一、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2.误差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二、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2.偏差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三、误差和偏差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 ×100%平均值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1.标准偏差 SD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则其平均值为X,且有n 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2.相对标准偏差RSDRSD = SX / x ×100% 最大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差;误差限度: 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第二章 有效数字的处理1)(2--∑n x x一、有效数字1.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数据的位数与测定准确度有关;2.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记录的数字不仅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要正确地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结果绝对偏差相对偏差有效数字位数±±% 5±±% 4±±% 3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则入;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入;例如:将下面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1.在加减法运算中,每个数及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在加减法中,因是各数值绝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绝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例如:++ =是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在这三个数据中,它的绝对误差最大,为±,所以应以为准,其它两个数字亦要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因此三数计算应为:++ =2.在乘除法运算中,每个数及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每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在乘除法中,因是各数值相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例如:×× =是三位有效数字,位数最少,它的相对误差最大,所以应以的位数为准,即:×× =3.分析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分析方法精密度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四)化学分析1、了解容量分析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基本原理:根据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定液和被测物质完全作用时所消耗的体积,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是通过滴定实现;滴定终点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的转变点来控制的;容量分析比较准确,通常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左右;省时、仪器普通,操作简便;2 方法分类根据标准溶液和待测组分间的反应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a. 酸碱滴定法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反应实质: H3O + + OH - = 2H2O质子传递 H3O + + A - = HA + H2Ob. 配位滴定法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Mg2+ +Y4- = MgY2- 产物为配合物 Ag + + 2CN-= AgCN 2 - 或配合离子c.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Cr2O72- + 6 Fe2++ 14H+ =2Cr3++ 6 Fe3++7H2OI2 + 2S2O32- = 2I- + S4O62-d.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Ag+ + Cl- = AgCl 白色酸碱滴定法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基准物质: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的物质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其酸式及其共轭碱式具有不同的颜色;当溶液的pH值改变时,指示剂失去质子或得到质子发生酸工和碱式型体变化时,由于结构上的变化,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常见酸碱指示剂⒈甲基橙变色范围~ 用酸滴碱时,由黄变为橙红;⒉甲基红变色范围~ 用酸滴定弱碱时,由黄变红;⒊酚酞变色范围~ 用碱滴定酸时,由无色至浅红;络合滴定法络合物亦称配合物,其结构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中心体,在中心体周围排列着数目不等的配体;中心体所键合的配位原子数目称为配位数;络合物可以是中性分子,可以是络阳离子,如CoNH362+,CuH2O42+等,或者是络阴离子,如FeCN63-,CuCl42-等;络合物具有一定的立体构型;根据配位体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目不同,可将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分成两类;一、简单络合物⒈定义:若一个配位体只含有一个可提供电子对的配位原子,称其为单基配位体,如CN-,Cl-等;它与金属离子络合时,每一个单基配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只形成一个配位键,此时形成的络合物称为简单络合物;若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n,则一个金属离子将与n个配位体结合,形成MIn物,也称为简单络合物;金属指示剂定义: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并由于络合和离解作用而产生明显颜色的改变,以指示被滴定的金属离子在计量点附近浓度变化的一种指示剂,称为金属指示剂;例:EDTA滴定Mg2+pH≈10,铬黑TEBT作指示剂Mg2++EBT===Mg-EBT兰色鲜红色Mg-EBT+EDTA===Mg-EDTA+EBT鲜红色兰色二、螯合物⒈定义:在络合滴定中,广泛应用的是多基配位体的络合剂;由于多基配位本能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它与金属子络合时,形成环状的络合物亦称为螯合物;⒉性质:稳定性高;螯合物要比同种原子所形成的非螯合物配位络合物稳定得多;螯合物稳定性与成环的数目有关,当配位原子相同时,成环越多,螯合物越稳定,一般是五元环或六元环的螯合物最稳定;多基配位体中含有多个配位原子,它与金属离子络合时,需要较少的配位体,甚至仅与一个配位体络合,这样就减少甚至避免了分级络合的现象;而且,有的螯合剂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些特点对于应用螯合反应进行滴定分析是有利的;因此,在络合滴定中,广泛应用的是有机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很多金属离子易与螯合剂中的氧原子形成配位键,也有很多离子易与螯合剂中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如果在同一配体中,既有氧原子,又有氮原子,则必须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可形成NO型稳定螯合物;同时具有氨氮和羧基的氨羧化合物就是这一类螯合剂,其中在滴定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表示为H2Y;其性质如下:1、具有双偶极离子结构2、溶解度较小3、相当于质子化的六元酸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可以用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简称标准电位来衡量;电对的标准电位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就越强;反之电对的标准电位越低,则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就越弱;因此,作为一种氧化剂,它可以氧化电位比它低的还原剂;同样,作为一种还原剂,它可以还原电位比它高的氧化剂;根据电对的标准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溶液中若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样地,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即在适宜的条件下,所有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标准电极电位相差最大的电对间首先进行反应;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KMnO4法:不需指示剂碘量法:指示剂为淀粉容量分析在食品中的应用1 酸度的测定食品酸度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pH值和挥发酸甲酸,乙酸等酸度测定的意义:1.果蔬成熟度 2.质量是否腐败 3.油脂的好坏总酸度的测定原理:RCOOH+NaOH →RCOONa+H2O方法及计算:总酸度%= K cV/MV0/V1100c标准溶液浓度,V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样品质量或体积,V0样品稀释液总体积,V1滴定时吸取的标准溶液体积,K: 换算成适当的酸系数.葡萄及其制品,酒石酸:;柑橘及其制品,柠檬酸:或;苹果、核果及其制品,苹果酸:;乳及其制品,酒石酸:;酒类,乙酸:2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兰色的可溶性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兰色变为无色;CHO CaONa COOK COOH| | | |。
食品检测基本知识
![食品检测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bea4d7b9f3f90f76c61bc5.png)
食品检测的基本知识一、判断题。
1、萃取是一种简单、快速、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
2、误差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
3、数据运算时,应先修约再运算。
4、8.30×104为两位有效数字。
5、使用分析天平可称出试样的重量。
6、仪器分析法灵敏度较低,而化学分析法灵敏度相对高。
7、灵敏度的高低是评价分析方法好坏的绝对标准。
8、天平的分度值越小,灵敏度越高。
9、原始记录可以先用草稿纸记录,再抄到记录本上,这样整齐、美观,只要数据真实就行。
10、通风橱内一般具备热源、水源和照明装置等。
11、分析测试的任务就是报告样品的测定结果。
12、标准的级别越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就越高;标准的要求越严,指标越高,标准的水平越高。
13、采样误差包括采样随机误差和采样系统误差。
14、用消化法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时,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
15、在化学分析中,萃取分离法常用于低含量组分的分离或富集,也可用于清除大量干扰元素。
16、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测试时所用的仪器、工具和测试方法的精度一致。
17、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可以避免,而过失误差不可避免。
18、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途径就是减少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杜绝过失误差。
19、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20、偶然误差可以设法消除。
21、误差具有传递性。
22、用对照实验法可以校正由于仪器不精密所造成的误差。
23、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若要小于O.1%,则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10~15 mL。
24、若测定值为50.20,真实值为50.26,则绝对误差为O.06。
25、某物质的真实值为5.4202 g,测定值为5.4200 g,则绝对误差为0.0002 g。
26、某物质的真实值为1.0000 g,测量值为11.0001 g,其相对误差为0.01%。
27、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种分析结果都必然会带来不确定度。
28、测量的精密度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课件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5157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c.png)
05
03
检测分析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样品进行 检测和分析,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 指标、营养成分等。
04
数据处理
对检测和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包 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02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
食品营养成分检验
检验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以确保食品中包含正确的营养成分。
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状 况,反映食品受污染程度 。
致病菌检测
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致 病菌,保障食品安全。
仪器分析技术
色谱分析
利用色谱原理对食品中的成分进 行分离和分析。
质谱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 鉴定和定量分析。
光谱分析
利用光谱原理对食品进行定性分析 ,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快速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
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传感器法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对食品中的 成分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
便携式仪器法
利用便携式仪器对食品进行现场 快速检测,如便携式色谱仪、质
谱仪等。
04
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
01
包括食品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所有与食品安全相
检测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以评估 食品对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
检验食品中的能量值,以评估食品对 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检验食品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以评 估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检验
01
02
03
04
检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33a87f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4.png)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知识技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其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涉及到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理论基础知识1. 食品安全法规知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专业人员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例如《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以及各种食品标准的具体要求。
2. 食品成分分析知识食品中的成分分析是食品检验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例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成分的测定方法。
3. 食品微生物学知识食品中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种类、检测方法和危害,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4. 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检测知识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需要掌握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标准,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二、实验技能1. 食品检测仪器的使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需要用到各种专业仪器,例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专业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样品的处理和准备技能样品的处理和准备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掌握样品的提取、前处理、稀释等技术,保证样品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3. 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解释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和统计能力,能够准确分析检测结果并作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
三、质量管理和风险评估能力1.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例如ISO22000、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方法。
2. 风险评估能力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评估是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评估能力,能够科学地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和提出相关控制措施。
实用的食品检测的基本知识
![实用的食品检测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71d50755270722192ef780.png)
食品检测已是一项非常普遍的实验技术了,给大家分享一些食品检测的基本知识:1.1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检测对象中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供分析化验用,叫做采样。
1.1.1正确采样的重要性采取的样品要有代表性。
1.1.2采样的方法样品的采集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
随机抽样可以避免人为的倾向性,但是对难以混匀的食品(如黏稠液体、蔬菜等)的采样,必须结合代表性取样,从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分别取样。
因此,采样通常采用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的取样方法,因分析对象的性质而异。
(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确定采样件数:有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可按总件数1/2的平方根确定采样件数,然后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采样件数确定具体采样袋(桶、箱)。
采原始样:再用双套回转取样管采样。
将取样管插入包装中,回转180o取出样品,每一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把许多检样综合起来成为原始样品。
制备平均样: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做成平均样品,即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后堆集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成厚度在3厘米以下的图形,并划成“+”字线,将样品分成四份,取对角的两份混合,再如上分为四份,取对角的两份,此即是平均样品。
无包装的散堆样品:先划分若干等体积层,然后在每层的四角和中心点取样,得检样,再按上法处理的平均样品。
(2)粘稠的半固体物料(如稀奶油、动物油脂、果酱等)这类物料不易充分混合,可先按总件数1/2的平方根确定取样数。
启开包装,用采样器从各桶中分层(一般上、中、下三层)分别取出检样,然后混合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
(3)液体物料(如植物油、鲜乳等)如果数量较大。
可依容器的大小及形状,分区分层采取小样,再将各小样汇总混合,取出原始样品。
如果数量不大,可在密闭容器内旋转摇荡,或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反复数次或颠倒容器,采样前需用搅合器等搅拌一定时间,再用采样器缓慢匀速地自上端斜插至底部采取样品。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2faa0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f.png)
企业标准需要符合 国家法律法规和行
2 业标准的要求,确 保产品的质量和安 全。
企业标准是企业生 产和经营的重要依
3 据,也是企业提高 产品质量和安全的 重要手段。
企业标准需要定期 更新和修订,以适
4 应市场和技术的变 化,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安全。
谢谢
行业标准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2760-2014
✓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各省市制定的地方性 食品安全标准
12Biblioteka 34✓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
如ISO 22000等国际
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通用的食品安全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企业 根据自身产品和
1 服务特点,制定 的食品安全检验 标准。
微生物检测
01
检测目的: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 02
检测方法:采用微生物培养、生化
量,确保食品安全
反应等方法进行检测
03
检测项目:包括细菌、霉菌、酵母 04
检测标准: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
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农药残留检测
检测目的:确保食品中农 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A
检测对象:蔬菜、水果、 粮食、茶叶等
检测分析
01
样品采集:采集待检测的食品样品
02
样品预处理: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粉 碎、过滤等
03
分析检测:使用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 析检测,如色谱、光谱等
04
数据处理: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如计 算、分析等
05
结果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检测报 告,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等
食品安全检验的项目
食品检验基本知识
![食品检验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15d263e009581b6bd9ebd9.png)
食品检验基本知识第一节绪论一、食品检验的内容1.感官检验:色香味、外观、组织状态、口感等。
2.理化检验:营养成分检验:水分、无机盐、酸、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
添加剂检验:甜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漂白剂、食用色素等。
有害物检验:有害元素(在金属Cu、汞、Cd、Pb)、农药3.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二、食品检验的任务检验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制订的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然后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对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试制新的优质产品,改革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包装和贮运技术等提供依据和方法建议。
三、食品检验的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1.食品检验的一般方法感官鉴定法:化学分析法:物理检验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2.国家标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微生物部分四、食品检验常用的技术规范用语1、表述与试剂有关的用语。
➢如“取盐酸2.5mL”:表述涉及的使用试剂纯度为分析纯,浓度为原装的浓盐酸。
类推。
➢“乙醇”:除特别注明外,均指95%的乙醇。
➢“水”:除特别注明外,均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表述溶液方面的用语。
➢除特别注明外,“溶液”均指水溶液。
➢“滴”,指蒸馏水自标准滴管自然滴下的一滴的量,20℃时20滴相当于1mL.➢“V/V”:容量百分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液态溶质的毫升数。
➢“W/V”:重量容量百分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溶质的克数。
➢“7:1:2或7+1+2”:溶液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3、表述与仪器有关的用语。
➢“仪器”:指主要仪器;所使用的仪器均需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及规程进行校正。
➢“水浴”:除回收有机溶剂和特别注明温度外,均指沸水浴。
➢“烘箱”:除特别注明外,均指100~105℃烘箱。
4、表述与操作有关的用语。
➢“称取”:指用一般天平(台称)进行的称量操作。
➢“准确称取或精密称取”:指用分析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ea58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8.png)
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发展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更 新
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 施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发 展
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趋 势
食品安全检验政策发展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推动食品 安全检验行业快速发展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提高食品 安全检验标准和要求
政策引导下的检验技术升级, 提高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
汇报人:
微生物检验技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预防食 源性疾病的发生。
化学检验技术
定义:利用化学分 析方法对食品中的 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原理:基于物质在 化学反应中表现出 的性质和反应变化
常用方法:滴定 法、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等
优点:快速、准 确、灵敏度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
食品检验的注意事项
检验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卫生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样品质量。 检验前应对样品进行标识、登记和保管,防止混淆和损坏。 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和处理异常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官检验技术
定义: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优点:简单易行、快速、成本低 缺点:主观性强,受检验者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应用范围:适用于食品质量的初步评估和筛选
成品检验:对最终产品进行全 面检测,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
准
原料检验:确保原材料无毒 无害,符合相关标准
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 进行追溯和处置,防止问题产
品流入市场
食品流通环节的检验
检验目的:确保食品在流通环 节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检验内容:食品的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检验方法:抽样检测、快速检 测、在线检测等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讲义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d6fd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5.png)
食品安全检验基础知识讲义一、食品安全检验的重要性1.食品安全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食品安全检验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2.食品安全检验可以有效地杜绝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食品安全检验的范围1.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检验2.农药、化肥残留物的检验3.重金属、有害物质的检验4.食品添加剂的检验5.食品贮存、加工环境的检验三、食品安全检验的方法1.微生物检验:采用培养法、PCR法等方法进行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检验。
2.化学物质检验:采用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进行农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的检验。
3.食品添加剂检验:采用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进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
4.环境检验: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空气质量检测等方法进行食品贮存、加工环境的检验。
四、食品安全检验的标准1.国家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质量进行标准规定。
2.行业标准:各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以确保行业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食品安全检验的重点1.对于易感染细菌、霉菌的食品,如肉类、蔬菜等,需加强微生物检验。
2.对于农药、化肥使用较多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等,需加强化学物质检验。
3.对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食品,如奶制品、肉制品等,需加强环境检验。
六、食品安全检验的意义1.保障公众健康,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促进食品质量的提升,增强食品行业的竞争力。
3.维护食品安全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抱歉,我无法完成您的要求。
因为超出了我对于这个课题的知识范围,我之前提供的信息可能跟食品安全相关的基础知识仍然是最可靠的来源。
食品安全检验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可以有效地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讨论食品安全检验的相关内容。
七、食品安全检验的标准食品安全检验的标准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主要的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卫生部门等主管部门制定的,对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课件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22ca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4.png)
提醒人们在进行食品检验 时需要遵循行业标准和规 定。
强调食品检验需要专业人 员和准确的技术设备支持。
食品检验的常见问题
1 食品检验中的误差和偏差
探讨食品检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偏差,提出解决方案。
2 食品检验中的法律问题
介绍在食品检验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合规要求。
结论
1 食品检验是确保食品 2 食品检验应该严格遵 3 食品检验需要专业知
安全的重要手段
守标准和规定
识和准确的技术支持
强调食品检验对保障公众 健康和食品质量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 PPT课件
#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
什么是食品检验 食品检验的定义 食品检验的目的
食品检验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1 检验方法概述介绍不同类型的食品检验方法,包括化学、 物理、生物等。
2 检验细节的注意事项
强调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提 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检验的参考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介绍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以保障公众健康和 食品质量。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介绍国际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促进食品贸易 和跨国合作。
食品检验的内容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
介绍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以保证 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中的病原体检测
介绍常见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食品不会 传播疾病。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
解释如何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并确保其符合 安全标准。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
探讨如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以保证食品安 全和人体健康。
食品检验的应用范围
1
餐饮行业
2
介绍餐饮行业如何进行外部检验,保障
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
![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7e4830f647d27284b735190.png)
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1、检验用水的要求食品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在实验室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用途的纯水,在未特殊注明的情况下,无论配制试剂用水,还是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均为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蒸馏水可用普通的生活用水经蒸馏汽化冷凝制成,也可以用阴阳离子交换处理的方法制得。
特殊项目的检验分析对水的纯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在检验方法中注明水的纯度要求和提纯处理的方法。
为保证纯水的质量能符合分析工作的要求,对于所制备的每一批纯水,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
一般应达到以下标准:①用电导仪测定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530µs/cm(25℃)。
②酸度呈中性或弱酸性,PH=5.0~7.5(25℃).可用精密pH试纸、酸度计测定,也可用如下指示剂法测定:在10ml水中加入2~3滴1g/L甲基红指示剂,摇匀呈黄色不带红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或在10ml水中加入4~5滴1g/L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摇匀不呈蓝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
③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
检测方法为:在100ml水中加入2滴0.1g/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后仍为粉红色。
④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合格。
检测方法为:在10ml水样中加入2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滴5g/L铬黑T指示剂,摇匀。
溶液呈蓝色表示水合格,如呈紫红色则表示水不合格。
⑤氢离子含量合格。
检测方法为:在10ml水样中加入数滴硝酸,再加入4滴10g/L的AgNO3溶液,摇匀。
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表示水合格,如有白色浑浊物则表示水不合格。
2、检验用试剂的要求化学试剂是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标准的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它是分析工作的物质基础。
试剂的纯度对分析检验很重要,它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的纯度达不到分析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实验的成败、准确度的高低及实验的成本,因此,仪器使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类别、用途与使用方面的知识。
食品检测员基本知识
![食品检测员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7fe9ca5f0e7cd18525364e.png)
17
用于食品分析的样品量通常不足几十克。可在 现场进行样品的缩分。缩分干燥的颗粒状及粉末状 样品,最好使用圆锥四分法。圆锥四分法是把样品 充分混合后堆砌成圆锥体,再把圆锥体压成扁平的 圆形,中心划两条垂直交叉的直线,分成对称的四 等份:弃去对角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再混合,反复 用四分法缩分,直到留下合适的数量作为“检验样 品”。
②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③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 成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④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⑤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
8
补充:
采样时的记录
样品名称
采样地点
时间 数量
采样方法以及采样人
签封
.
9
(2) 采样的步骤
检样
采样的一般程序
原始样品
检验样品 0.5Kg
平均样品
复检样品 0.5Kg
.
仲裁样品 0.5Kg
10
(3)采样的一般方法
最常用的采集方法是随机抽样。均衡地、 不加选择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样。
注意:随机≠随意。 随机——要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 的可能性均等。
.
11
具体作法:
①掷骰子—简便易行,适于生产现场用。 ②用随机表。 ③用计算器、计算机。 ④用抽奖机。
抽样与出厂检验
取样
分原料、中间体、成品
若设总包装单位为n,则当n≤3时,按包装单位取 样;当3<n≤300时,按n1/2+1取样量随机取样; 当n>300时,按n1/2/2+1取样量随机取样。。
----成品指包装好的
批的概念 同一次投料、同一生产线、同种工艺生产的同种
食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准物质的要求
物质具有足够的纯度;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性质稳定;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2
2、标定法(间接法 ) 、标定法( 标定
3
3、标定时的注意事项 (五个方面)(p3)
4
三、标准溶液的浓度
* 物质的量的浓度 * 滴定度 *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12
2.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 率。 • 相对误差比绝对误差更能描绘误差相对样品 的影响。当两个样品的绝对误差相同时, 的影响。当两个样品的绝对误差相同时,由 于样品含量大小不一样, 于样品含量大小不一样,其相对误差可差若 干倍。 干倍。 • 例如绝对误差都是 1 g , 1、样品的真实值是 10 g ,相对误差为 10 % 、 相对误差为 2、样品的真实值是 1 g ,相对误差为 100 %。 、 相对误差为 。
16
最小——使所有误差的平方和达最小值, 使所有误差的平方和达最小值, 最小 使所有误差的平方和达最小值 二乘——平方。 二乘 平方。 平方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表2—1 一般食品分析的允许相对误差
含量(% 允许相对误差(% 含量(% 允许相对误差(%) 含量 %) 允许相对误差 %) 含量 %) 允许相对误差 %) 80—90 40—80 20—40 10—20 5—10 0.4—0.1 0.6—0.4 1.0 —0.6 1. 2—1.0 1.6 一1.2 1一5 一 0.1—1 0.01—0.1 0.001一0.01 一 5. 0一1. 6 一 2 0 一5. 0 5 0 一2 0 100—5 0
10
2.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1)相对算术平均偏差 d / x × 100 % )相对算术平均偏差= (2)标准偏差 S =√∑d2 / n-1 ) 变异系数=S/x × 100 % (3)相对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通常用 标准偏差 和 变异系数 来表示一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来表示一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6
五、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过失误差
7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 系统误差 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 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 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 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 有一定的方向性。这种误差大小可测, 有一定的方向性。这种误差大小可测, 又称“可测误差” 又称“可测误差”。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 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 偶然误差 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 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 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 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11
(二)准确度 • 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测 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定结果的可靠性。 定结果的可靠性。 • 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而精密 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 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 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或回收率来表示。 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或回收率来表示。 误差越小或回收率越大则准确度越高。 误差越小或回收率越大则准确度越高。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通常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 绝对误差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 用平均值代表)之差。 用平均值代表)之差。
8
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正确选取样品量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 减少测量误差( 减少测量误差(p8) 0.1% 对照试验 空白试验 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9
六、分析方法的评价 (一)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 精密度 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 接近的程度。 接近的程度。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 重现性。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重现性。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1.绝对偏差 绝对偏差——测定结果与测定平均值之差。 测定结果与测定平均值之差。 绝对偏差 测定结果与测定平均值之差 d = xi - āx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用多次测定结果的平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用多次测定结果的平 均绝对偏差表示。 均绝对偏差表示。 表示 d =( d1 + d2 + …… + dn )/ n (
14
(三)灵敏度 灵敏度——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灵敏度 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15
(三)数据处理
•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记录与运算规则 记录与运算规则 2.可疑值的取舍 可疑值的取舍 3.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曲线的绘制 4.测定结果的校正 测定结果的校正 利用回收率
5
四、食品检验方法的选择
感官鉴定—最简单、 感官鉴定 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 最简单 法。 化学分析法—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 化学分析法 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 方法。 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仪器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 测定物质含量。 测定物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