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掌门1对1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67df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7.png)
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贯穿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公式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化学高考知识点公式大全,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
它包括了离子的电荷及其所带的正负号。
例如:1. 阴阳离子反应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2. 阴离子反应方程式:Cl- + Ag+ -> AgCl3. 阳离子反应方程式:Fe3+ + OH- -> Fe(OH)3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一般会出现氧化剂和还原剂。
例如:C + O2 -> CO2在这个反应中,C被氧化为CO2,氧化剂是O2。
三、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在酸碱反应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离子和配位数需要明确。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HCl是酸,NaOH是碱,产生NaCl和H2O。
四、化学平衡方程式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需要写明。
例如:N2 + 3H2 -> 2NH3在这个化学反应中,N2和H2生成NH3。
五、热力学方程式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能转化和热力关系的科学,与化学反应有密切关系。
热力学方程式描述了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热力关系。
例如:Q = mcΔT在这个方程式中,Q表示热量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
六、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和电镀等领域。
电化学方程式描述了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电荷和物质的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92a2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1、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①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ρ×22.4L/mol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A)=D×M(B)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2、克拉贝龙方程:PV=nRTPM=ρRT3、溶液稀释定律: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4、水的离子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一lgc(H+)(aq)高考化学几大基本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3、电子守恒: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5、电荷守恒: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b9b8e29ec3d5bbfd0a74e5.png)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二) 溶液计算1、VN N MV m V n c A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剂质质液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④稀释:m 1a 1%=m 2a 2%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Ⅰ. pH= —lg[H +] C(H +)=10-pHⅡ. K W =[H +][OH —]=10-14(25℃时)×N A÷N A6、图中的公式:1. A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
高考化学复习部分知识归纳!-掌门1对1
![高考化学复习部分知识归纳!-掌门1对1](https://img.taocdn.com/s3/m/1f6c3cfa102de2bd9605886a.png)
高考化学复习部分知识归纳!-掌门1对1在线一对一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高考部分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物质俗名、色态①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石英:SiO2 刚玉:Al2O3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酒精、乙醇:C2H5OH 乙酸、醋酸、食醋:CH3COOH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碱石灰:NaOH、CaO混合物②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Fe (OH)3红褐色沉淀 CuO黑色 Cu(OH)2蓝色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Mg (OH)2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Na2O2淡黄色固体 S淡黄色固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2)物质分类常考物质:①纯净物:液氯、液氨、纯碱、酒精、苯②混合物:氯水、氨水、空气、盐酸、汽油、碱石灰、漂白粉、酒精溶液、天然气(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口诀: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简称被氧化)。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a5f06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f.png)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在每年的化学考试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占15%,但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得分率却不高,高中化学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就一定能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⑴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所含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n=m÷M或M=m÷n或m=n×M⑵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N)之间有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6.02×10∧23(个/mol)n=N÷NA或N=n×NA或NA=N÷n⑶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换算关系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22.4(L/mol)n=V÷22.4或V=n×22.4⑷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体积(V)的换算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n(B)=C(B)×V或C(B)=n(B)÷V或V=n(B)÷C(B)⒉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气体摩尔体积(L/mol)=M/22.4mmol/Lρ(g/L)=M÷22.4mmol/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质量M=22.4ρmol/L⒊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⑴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m(混)÷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高考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d7a0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0.png)
高考化学公式总结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高考科目之一,也是许多学生认为较为难以掌握的科目之一。
在高考化学中,理解和掌握常见的化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为1000字总结:1. 摩尔计算公式:摩尔计算公式是化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公式之一。
它的一般表达式为:n = m/M,其中n为物质的摩尔数,m为物质的质量,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质量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2. 电量计算公式:电量计算公式是在电化学中应用较多的公式之一。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量与电流和电解时间之间的关系为:Q = I⋅t,其中Q为电量,I为电流强度,t为电解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解过程中的电量。
3. 反应物与产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表示为:NaOH + HCl = NaCl + H₂O。
其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与产物的化学计量比例关系。
4. 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公式之一。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气体的压强、体积、摩尔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5. 晶格能公式:晶格能是固体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用来表示晶体的稳定程度。
晶格能公式为:E = k⋅(Q₁⋅Q₂)/r,其中E为晶格能,k为常数,Q₁和Q₂分别为正负离子的电荷数,r为正负离子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晶体的稳定程度。
6. 酸碱中和反应公式: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它的一般表达式为:酸 + 碱 = 盐 + 水。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₂SO₄ + 2NaOH =Na₂SO₄ + 2H₂O。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技巧和学习方法-掌门1对1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技巧和学习方法-掌门1对1](https://img.taocdn.com/s3/m/9f07654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4f.png)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技巧和学习方法-掌门1对1高一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期,千万不能落后。
这篇文章能帮助同学们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让大家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掌门1对1在线一对一老师就高一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不做要求,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学习氧化还原及应。
(2)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只需掌握简单的规律,但高中阶段的化学反应,需从本质上理解反应,通过离子反应掌握反应的本质。
(3)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在弄清楚物质微粒之间个数关系之后,要学会利用关系式法,即在多个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找出相应物质的微粒关系,直接计算。
此外,对于实验课,初中实验讲重视的是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而高中化学实验要逐步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得出相应结论。
初、高中课的过渡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过渡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上课注意学习化学方法高一新教材以化学基本理论开始,指导学生认识概念的涵义,理解概念的本质,明确概念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重视概念的运用和迁移,促使概念系统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指导学生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找出知识的共性、差异性及递变规律,如卤族元素要要善于从代表物――Cl2出发,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特殊性的归纳方法并加以应用,以掌握科学地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
高一新生常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知识不系统,知识点不到位,方法不灵活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要经常复习。
(三)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高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一化学教学中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难题。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57f01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8.png)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一、化学计算公式的分类化学计算公式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包括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气体的计算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二、物质的量计算公式1. 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量× 相对分子质量这个公式用来计算给定物质的质量,需要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量。
2. 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需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公式1. 溶液的质量浓度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需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
2. 溶液的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溶液的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需要已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3. 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C1V1 = C2V2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溶液的稀释问题,其中C1和V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A) ÷ n(B) = a(A) ÷ a(B)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其中n(A)和n(B)表示物质A和物质B的物质的量,a(A)和a(B)表示物质A 和物质B的反应系数。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氧化剂) = n(还原剂) × a(还原剂) ÷ a(氧化剂)n(氧化剂) = n(还原剂) × [a(还原剂) ÷ (a(氧化剂) × 电子转移数)]这个公式用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需要已知反应的反应系数和电子转移数。
高中高考化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高考化学常用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1a55a9d7cd184254a353540.png)
高中高考化学常用公式大全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1)某物质X 的化学反应速率:v X X mol L s ()()(min)=⋅-的浓度变化量时间的变化量或1 (2)对于下列反应: mA nB pC qD +=+有v A v B v C v D m n p q ()()()()::::::= 或v A mv B nv C pv D q()()()()===2.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起始量(mol )abc d变化量(mol ) x (耗)nxm(耗) px m(增)qxm(增) 平衡量(mol )a x -b nx m- c px m+d qx m+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 (或B )的平衡转化率(%)()()()()=⨯=⨯=⨯A B mol /L A B mol /L 100%A B mol A B mol 100%A B mL L A B mL L 100%(或)的消耗浓度(或)的起始浓度(或)消耗的物质的量(或)起始的物质的量气体(或)的消耗体积(或)气体(或)的起始体积(或)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 、mol ,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 或mL ,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p p n n 1212=,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V V n n 1212=,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ρρ1212=M M rr,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容器的体积=m V(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r 的计算。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4485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9.png)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一、酸碱滴定实验1. 酸碱滴定反应计算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酸的浓度,V₁为酸的体积;M₂为碱的浓度,V₂为碱的体积。
2. pOH和pH的计算公式:pOH = -log[OH⁻]pH = 14 - pOH3.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绿色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算公式:n₁V₁ = n₂V₂其中,n₁为氧化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₁为氧化剂的体积;n₂为还原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₂为还原剂的体积。
2.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还原:蓝色氧化:橙色三、酸碱中和实验1.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酸的浓度,V₁为酸的体积;M₂为碱的浓度,V₂为碱的体积。
2. 酸碱中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绿色四、还原硝酸银法1. 还原硝酸银法计算公式:n₁V₁ = n₂V₂其中,n₁为还原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₁为还原剂的体积;n₂为硝酸银的物质的当量数,V₂为硝酸银的体积。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初始颜色:无色变色范围:浑浊,逐渐变淡直至消失五、气体制取实验1. 气体制取实验公式: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数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六、电解实验1. 电解实验计算电荷公式:Q = It其中,Q为电荷的大小,I为电流的强度,t为流过的时间。
七、离子反应实验1. 离子反应实验计算物质浓度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反应物A的浓度,V₁为反应物A的体积;M₂为反应物B的浓度,V₂为反应物B的体积。
以上是____年高考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公式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备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必备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f901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0.png)
高中化学必备公式大全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数目的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 23个/mol,不过也要记住: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3、适用条件: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二、物质的量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计算公式:n = N / N A = m / M = V / V m = c × V2、物质的量基本单位——摩尔(mol)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三、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计算公式1、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V m = 22.4L/mol2、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mol。
3、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mol。
4、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可以不是22.4L/mol。
5、气体体积 =气体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6、气体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
7、物质质量=物质粒子数目×每个粒子质量。
8、原子间结合方式: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9、原子间相互作用力:静电力、分子间作用力。
中考必备:中考数学公式大全一、什么是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工具。
它是数学概念、定理和定律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掌握数学公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数学公式的重要性中考数学是学生们普遍的重要科目。
在中考数学中,数学公式的作用不可忽视。
准确理解和应用数学公式,能够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简洁、准确,有效提高解题速度。
因此,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们来说,掌握数学公式是必备的技能。
三、中考数学公式大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考数学公式,供大家参考:1、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3、立方和(差)公式:a³±b³= (a±b)(a²±ab+b²)4、幂的乘方: (a^m)^n = a^(mn)5、积的乘方: (ab)^n = a^n b^n6、同底数幂的乘法:a^m a^n = a^(m+n) (m,n都是正数)7、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 = a^(m-n) (a ≠ 0, m,n都是正整数,且 m大于 n)8、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9、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10、立方和(差)公式:a³±b³= (a±b)(a²±ab+b²)11、圆的周长公式:C=2πr12、圆的面积公式:S=πr²13、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πr²/360°×n°14、弧长公式:L=πr/180°×n°15、圆柱体积公式:V=πr²h16、圆锥体积公式:V=1/3πr²h四、如何记忆和应用数学公式?记忆和应用数学公式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归纳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3ba7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6.png)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归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计算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在掌握和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来归纳总结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摩尔计算公式:1. 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numerical value in grams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ormula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of a given molecule.\[ M = n \times m \]2. 计算物质的物质量:物质的物质量等于其质量与摩尔质量的乘积。
Equivalent to the number of moles of a substance multiplied by the molar mass of the substance in grams.\[ m = M \times n \]3. 计算物质的物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想气体中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相同体积包含的粒子数相等,根据状况方程建立关系。
\[ m = n \times M = PV \times M \times Rt \]二、溶液计算公式:1. 求溶液的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 c = \frac{n_{\text{溶质}}}{V_{\text{溶液}}} \]2. 求溶质的物质量:摩尔浓度与溶液体积的乘积。
\[ m_{\text{溶质}} = c \times V_{\text{溶液}} \]3. 溶液稀释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量仍保持不变。
\[ c_1 \times V_1 = c_2 \times V_2 \]三、酸碱滴定计算公式:1. 计算酸碱溶液的摩尔浓度:根据滴定的化学方程式及滴定的结果进行计算。
\[ V_1 \times n_1 = V_2 \times n_2 \]2. 计算酸碱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利用绝对饱和溶解度及溶解度积等进行计算。
高中化学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4559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3.png)
高中化学公式总结高中化学的公式那可真是不少,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宝库,等着咱们去探索。
首先咱们来说说物质的量相关的公式。
这可是化学计算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基石一样重要。
物质的量(n)等于质量(m)除以摩尔质量(M),即 n = m / M 。
给您举个例子,比如说咱们要计算 48g 氧气的物质的量,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32g/mol ,那物质的量就是 48÷32 = 1.5mol 。
再来说说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式,气体体积(V)等于物质的量(n)乘以气体摩尔体积(Vm),即 V = n × Vm 。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L/mol 。
想象一下,假如咱们要计算 3mol 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那就是 3 × 22.4 = 67.2L ,是不是感觉挺神奇的?还有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物质的量浓度(c)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n)除以溶液的体积(V),即 c = n / V 。
有一次我在实验室做实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费了一番功夫呢。
得先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然后在容量瓶中定容,稍微有一点偏差,这浓度就不对啦。
化学平衡的公式也很关键,比如平衡常数(K),它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以一个可逆反应 aA + bB ⇌ cC + dD 为例,平衡常数K = [C]^c × [D]^d / [A]^a × [B]^b 。
这个公式在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上特别有用。
还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相关公式,比如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记得有一次做化学作业,遇到一道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题目,我一开始没搞清楚电子转移的数量,算了好几遍都不对,后来仔细分析了化合价的变化,才终于算对了。
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也不能忘,化学反应速率(v)等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c)除以时间(△t),即 v = △c / △t 。
这就好比一场赛跑,咱们要通过浓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出反应进行的快慢。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0285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c.png)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高中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学计算公式。
以下是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一、化学计量法1. 摩尔分数计算公式:X(A) = n(A) / n(All)2. 化学反应物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 m / n3.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摩尔量比计算公式:a / b = n(A) / n(B)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物质量比计算公式:a / b = M(A) / M(B)5. 化学反应之后的生成物质的摩尔量和分数计算公式:n = V x c;X(A) = n(A) / n(All)二、气体化学计算公式1. 摩尔气体定律计算公式:PV = nRT2.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M = mRT / PV3. 气体密度计算公式:d = PM / RT4. 气体混合比计算公式:P(A) = n(A)RT / V5. 部分压力计算公式:P(A) = X(A)P(All)三、化学平衡计算公式1. 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Kc = [C]^c [D]^d / [A]^a [B]^b2. 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的关系:ΔG = -RT ln K3. 平衡浓度计算公式:C(A) = n(A) / V4. 平衡浓度和摩尔分数的关系:X(A) = C(A) / (C(A) + C(B))5. 配位化学稳定常数计算公式:Kf = [MLn] / [M][L]^n四、酸碱计算公式1.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n(A)M(A)V(A) = n(B)M(B)V(B)2. 强酸和强碱的溶液浓度计算公式:pH = -log[H+];pOH = -log[OH-]3.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 = n / V4. 酸碱反应h反应热计算公式:ΔH = mCΔT五、电化学计算公式1. 电积分计算公式:Q = It2. 离子电极位移计算公式:E = E° + RT / nF ln (oxi / red)3. 某种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计算公式:a± = γ±[±] / γ±°[±]4. 阴极与阳极反应的计算公式:ΔG = -nFE5. 摩尔电导率计算公式:Λm = k / c以上就是高中化学计算公式大全,通过巩固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有效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高考高中化学反应公式大全
![高考高中化学反应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37e18df0912a216147929fe.png)
高考高中化学反应公式大全一、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Si)1.氧化性:F2 + H2 === 2HFF2 + Xe(过量) === XeF22F2(过量) + Xe === XeF4nF2 + 2M === 2MFn (表示大局部金属)2F2 + 2H2O === 4HF + O2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F2 + 2NaCl === 2NaF + Cl2F2 + 2NaBr === 2NaF + Br2F2 + 2NaI === 2NaF + I2F2 + Cl2(等体积) === 2ClF3F2 (过量) + Cl2 === 2ClF37F2(过量) + I2 === 2IF7Cl2 + H2 === 2HCl3Cl2 + 2P === 2PCl3Cl2 + PCl3 === PCl5Cl2 + 2Na === 2NaCl3Cl2 + 2Fe === 2FeCl3Cl2 + 2FeCl2 === 2FeCl3Cl2 + Cu === CuCl22Cl2 + 2NaBr === 2NaCl + Br2Cl2 + 2NaI === 2NaCl + I25Cl2 + I2 + 6H2O === 2HIO3 + 10HCl Cl2 + Na2S === 2NaCl + SCl2 + H2S === 2HCl + SCl2 + SO2 + 2H2O === H2SO4 + 2HCl Cl2 + H2O2 === 2HCl + O22O2 + 3Fe === Fe3O4O2 + K === KO2S + H2 === H2S2S + C === CS2S + Fe === FeSS + 2Cu === Cu2S3S + 2Al === Al2S3S + Zn === ZnSN2 + 3H2 === 2NH3N2 + 3Mg === Mg3N2N2 + 3Ca === Ca3N2N2 + 3Ba === Ba3N2N2 + 6Na === 2Na3NN2 + 6K === 2K3NN2 + 6Rb === 2Rb3NP2 + 6H2 === 4PH3P + 3Na === Na3P2P + 3Zn === Zn3P22.恢复性S + O2 === SO2S + O2 === SO2S + 6HNO3(浓) === H2SO4 + 6NO2 + 2H2O3S + 4HNO3(稀) === 3SO2 + 4NO + 2H2ON2 + O2 === 2NO4P + 5O2 === P4O10(常写成P2O5)2P + 3X2 === 2PX3 (X表示F2,Cl2,Br2) PX3 + X2 === PX5P4 + 20HNO3(浓) === 4H3PO4 + 20NO2 + 4H2O C + 2F2 === CF4C + 2Cl2 === CCl42C + O2(大批) === 2COC + O2(足量) === CO2C + CO2 === 2CO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Si(粗) + 2Cl2 === SiCl4(SiCl4 + 2H2 === Si(纯) + 4HCl)Si(粉) + O2 === SiO2Si + C === SiC(金刚砂)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3(碱中)歧化Cl2 + H2O === HCl + 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Cl2 + 6KOH(热浓) === 5KCl + KClO3 + 3H2O3S + 6NaOH === 2Na2S + Na2SO3 + 3H2O4P + 3KOH(浓) + 3H2O === PH3 + 3KH2PO211P + 15CuSO4 + 24H2O === 5Cu3P + 6H3PO4 + 15H2SO4 3C + CaO === CaC2 + CO3C + SiO2 === SiC + 2CO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恢复性2Na + H2 === 2NaH4Na + O2 === 2Na2O2Na2O + O2 === 2Na2O22Na + O2 === Na2O22Na + S === Na2S(爆炸)2Na + 2H2O === 2NaOH + H22Na + 2NH3 === 2NaNH2 + H24Na + TiCl4(熔融) === 4NaCl + TiMg + Cl2 === MgCl2Mg + Br2 === MgBr22Mg + O2 === 2MgOMg + S === MgSMg + 2H2O === Mg(OH)2 + H22Mg + TiCl4(熔融) === Ti + 2MgCl2Mg + 2RbCl === MgCl2 + 2Rb2Mg + CO2 === 2MgO + C2Mg + SiO2 === 2MgO + SiMg + H2S === MgS + H2Mg + H2SO4 === MgSO4 + H22Al + 3Cl2 === 2AlCl34Al + 3O2 === 2Al2O3(钝化)4Al(Hg) + 3O2 + 2xH2O === 2(Al2O3.xH2O) + 4Hg 4Al + 3MnO2 === 2Al2O3 + 3Mn2Al + Cr2O3 === Al2O3 + 2Cr2Al + Fe2O3 === Al2O3 + 2Fe2Al + 3FeO === Al2O3 + 3Fe2Al + 6HCl === 2AlCl3 + 3H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2Al + 6H2SO4(浓) === Al2(SO4)3 + 3SO2 + 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 + 4HNO(稀) === Al(NO3)3 + NO + 2H2O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2Fe + 3Br2 === 2FeBr3Fe + I2 === FeI2Fe + S === FeS3Fe + 4H2O(g) === Fe3O4 + 4H2Fe + 2HCl === FeCl2 + H2Fe + CuCl2 === FeCl2 + CuFe + SnCl4 === FeCl2 + SnCl2(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恢复为单质锡 Fe + SnCl2==FeCl2 + Sn)三、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恢复性:4HCl(浓) + MnO2 === MnCl2 + Cl2 + 2H2O4HCl(g) + O2 === 2Cl2 + 2H2O16HCl + 2KMnO4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14HCl + K2Cr2O7 === 2KCl + 2CrCl3 + 3Cl2 + 7H2O 2H2O + 2F2 === 4HF + O22H2S + 3O2(足量) === 2SO2 + 2H2O2H2S + O2(大批) === 2S + 2H2O2H2S + SO2 === 3S + 2H2O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3H2S + 2HNO(稀) === 3S + 2NO + 4H2O5H2S + 2KMn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5S + 8H2O 3H2S + K2Cr2O7 + 4H2SO4 === Cr2(SO4)3 + K2SO4 + 3S + 7H2OH2S + 4Na2O2 + 2H2O === Na2SO4 + 6NaOH2NH3 + 3CuO === 3Cu + N2 + 3H2O2NH3 + 3Cl2 === N2 + 6HCl8NH3 + 3Cl2 === N2 + 6NH4Cl4NH3 + 3O2(纯氧) === 2N2 + 6H2O4NH3 + 5O2 === 4NO + 6H2O4NH3 + 6NO === 5N2 + 6H2O(用氨肃清NO)NaH + H2O === NaOH + H24NaH + TiCl4 === Ti + 4NaCl + 2H2CaH2 + 2H2O === Ca(OH)2 + 2H22、酸性:4HF + SiO2 === SiF4 + 2H2O(此反响普遍运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2HF + CaCl2 === CaF2 + 2HClH2S + Fe === FeS + H2H2S + CuCl2 === CuS + 2HClH2S + 2AgNO3 === Ag2S + 2HNO3H2S + HgCl2 === HgS + 2HClH2S + Pb(NO3)2 === PbS + 2HNO3H2S + FeCl2 ===2NH3 + 2Na==2NaNH2 + H2(NaNH2 + H2O === NaOH + NH3)3,碱性:NH3 + HCl === NH4ClNH3 + HNO3 === NH4NO32NH3 + H2SO4 === (NH4)2SO4NH3 + NaCl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此反运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动摇性:2HF === H2 + F22HCl === H2 + Cl22H2O === 2H2 + O22H2O2 === 2H2O + O2H2S === H2 + S2NH3 === N2 + 3H2四、非金属氧化物低价态的恢复性:2SO2 + O2 === 2SO32SO2 + O2 + 2H2O === 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作的环境化学反响)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SO2 + NO2 === SO3 + NO2NO + O2 === 2NO2NO + NO2 + 2NaOH === 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2CO + O2 === 2CO2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CO + H2O === CO2 + H2氧化性:SO2 + 2H2S === 3S + 2H2OSO3 + 2KI === K2SO3 + I2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 + H2S === 4NO + SO3 + H2O2NO2 + Cu === 4CuO + N2CO2 + 2Mg === 2MgO + 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熄灭的火灾)SiO2 + 2H2 === Si + 2H2OSiO2 + 2Mg === 2MgO + Si3、与水的作用: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3NO2 + H2O === 2HNO3 + NON2O5 + H2O === 2HNO3P2O5 + H2O === 2HPO3P2O5 + 3H2O === 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枯燥剂P2O5 + 3H2SO4(浓) === 2H3PO4 + 3SO3)CO2 + H2O === H2CO3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SO2 + 2NH3 + H2O === (NH4)2SO3SO2 + (NH4)2SO3 + H2O === 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响.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置: 2NH4HSO3 + H2SO4 === (NH4)2SO4 + 2H2O + 2SO2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 + Ca(OH)2 === CaSO3 + H2O(不能用廓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SO3 + MgO === MgSO4SO3 + Ca(OH)2 === CaSO4 + H2OCO2 + 2NaOH(过量) === Na2CO3 + H2OCO2(过量) + NaOH === NaHCO3CO2 + Ca(OH)2(过量) === CaCO3 + H2O2CO2(过量) + Ca(OH)2 === Ca(HCO3)2CO2 + 2NaAlO2 + 3H2O === 2Al(OH)3 + Na2CO3CO2 + C6H5ONa + H2O === C6H5OH + NaHCO3SiO2 + CaO === CaSiO3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SiO2 + Na2CO3 === Na2SiO3 + CO2SiO2 + CaCO3 === CaSiO3 + CO2五、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恢复性:6FeO + O2 === 2Fe3O4FeO + 4HNO3 === Fe(NO3)3 + NO2 + 2H2O2、氧化性:Na2O2 + 2Na === 2Na2O(此反运用于制备Na2O)MgO,Al2O3简直没有氧化性,很难被恢复为Mg,Al. 普统统过电解制Mg和Al.Fe2O3 + 3H2 === 2Fe + 3H2O (制恢复铁粉)Fe3O4 + 4H2 === 3Fe + 4H2O3、与水的作用:Na2O + H2O === 2NaOH2Na2O2 + 2H2O === 4NaOH + O2(此反响分两步:Na2O2 + 2H2O === 2NaOH + H2O2 ;2H2O2 === 2H2O + O2. H2O2的制备可应用相似的反响: BaO2 + H2SO4(稀) === BaSO4 + H2O2)MgO + H2O === Mg(OH)2 (缓慢反响)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2O + SO3 === Na2SO4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Na2O2 + H2SO4(冷、稀) === Na2SO4 + H2O2MgO + SO3 === MgSO4MgO + H2SO4 === MgSO4 + H2O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FeO + 2HCl === FeCl2 + 3H2O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2O3 + 3H2S(g) === Fe2S3 + 3H2O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六、含氧酸1、氧化性:4HClO3 + 3H2S === 3H2SO4 + 4HClHClO3 + HI === HIO3 + HCl3HClO + HI === HIO3 + 3HClHClO + H2SO3 === H2SO4 + HClHClO + H2O2 === HCl + H2O + O2(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2H2SO4(浓) + C === CO2 + 2SO2 + 2H2O2H2SO4(浓) + S === 3SO2 + 2H2OH2SO4 + Fe(Al) 室温下钝化6H2SO4(浓) + 2Fe === Fe2(SO4)3 + 3SO2 + 6H2O 2H2SO4(浓) + Cu === CuSO4 + SO2 + 2H2OH2SO4(浓) + 2HBr === SO2 + Br2 + 2H2OH2SO4(浓) + 2HI === SO2 + I2 + 2H2OH2SO4(稀) + Fe === FeSO4 + H22H2SO3 + 2H2S === 3S + 2H2O4HNO3(浓) + C === CO2 + 4NO2 + 2H2O6HNO3(浓) + S === H2SO4 + 6NO2 + 2H2O5HNO3(浓) + P === H3PO4 + 5NO2 + H2O6HNO3 + Fe === Fe(NO3)3 + 3NO2 + 3H2O4HNO3 + Fe === Fe(NO3)3 + NO + 2H2O30HNO3 + 8Fe === 8Fe(NO3)3 + 3N2O + 15H2O36HNO3 + 10Fe === 10Fe(NO3)3 + 3N2 + 18H2O30HNO3 + 8Fe === 8Fe(NO3)3 + 3NH4NO3 + 9H2O2、恢复性:H2SO3 + X2 + H2O === H2SO4 + 2HX(X表示Cl2、Br2、I2)2H2SO3 + O2 === 2H2SO4H2SO3 + H2O2 === H2SO4 + H2O5H2SO3 + 2KMnO4 === 2MnSO4 + K2SO4 + 2H2SO4 + 3H2O H2SO3 + 2FeCl3 + H2O === H2SO4 + 2FeCl2 + 2HCl 3、酸性:H2SO4(浓) + CaF2 === CaSO4 + 2HFH2SO4(浓) + NaCl === NaHSO4 + HClH2SO4(浓) + 2NaCl === Na2SO4 + 2HClH2SO4(浓) + NaNO3 === NaHSO4 + HNO33H2SO4(浓) + Ca3(PO4)2 === 3CaSO4 + 2H3PO42H2SO4(浓) + Ca3(PO4)2 === 2CaSO4 + Ca(H2PO4)23HNO3 + Ag3PO4 === H3PO4 + 3AgNO32HNO3 + CaCO3 === Ca(NO3)2 + H2O + CO2(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等恢复性气体)4H3PO4 + Ca3(PO4)2 === 3Ca(H2PO4)2(重钙) H3PO4(浓) + NaBr === NaH2PO4 + HBrH3PO4(浓) + NaI === NaH2PO4 + HI4,不动摇性:2HClO === 2HCl + O24HNO3 === 4NO2 + O2 + 2H2OH2SO3 === H2O + SO2H2CO3 === H2O + CO24SiO4 === H2SiO3 +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掌门1对1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
%%)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 ①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
1
126
⨯
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
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
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
(二) 溶液计算
1、V
N N
MV m V n c A =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
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
⨯=
剂
质质液
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
④稀释:m 1a 1%=m 2a 2%
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 Ⅰ. pH= —lg[H +] C(H +)=10-pH Ⅱ. K W =[H +][OH —]=10-14(25℃时)
×M ×N 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 A N
× ÷
22.4 L/ mol 22.4 L/ mol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6、图中的公式:1. A
N 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