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_轴承端盖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端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端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依据:设计零件质料:零件图一份零件年产量:2500件每日一班8小时,全年按300个工作日计设计任务根据所给的“端盖”零件,设计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原始资料被加工“端盖”零件图1张完成材料零件的零件图和三维图如下页目录一.序言 (4)二.零件图分析 (5)2.1零件的作用 (5)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5)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5)三.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3.1选择毛坯 (6)3.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 (6)3.3绘制毛坯图 (7)四.工艺路线拟定 (8)4.1定位基准的选择 (8)4.1.1精基准的选择 (8)4.1.2粗基准的选择 (8)4.2加工方法的确定 (8)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9)5.1工序的安排 (9)5.1.1机械加工工序 (9)5.1.2热处理工序 (9)5.1.3辅助工序 (9)5.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9)六.工艺设计 (10)6.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0)6.1.1工序2,3中的粗铣端盖左右端面 (10)6.1.2工序8:钻-铰-精铰φ14孔 (11)6.2确定切削用量 (12)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3)八.参考文献 (13)九.小结 (14)一.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为我们在大学学完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提供的一次很重要的锻炼机会。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009-2010学年第3学期
学院:工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龙绪安
学号:08328030
起至日期:2010-7-13至2010-8-1
指导教师:高群
目录
A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B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5)
一、传动方案拟定 (5)
二、电动机的选择 (5)
三、运动参数的计算 (6)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
五、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7)
六、轴的设计计算 (8)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0)
八、键的选择计算 (10)
九、联轴器的选择 (11)
十、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11)
十一、箱体设计 (11)
十二、总结 (12)
十三、参考文献 (12)
C
老师批点 (1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输送传动装置的设计传动简图:原始数据:参数输出轴功率P/kW 输出轴转速n (r/min)数据 5.5 70工作条件:轻微振动载荷;单向传动;室内工作。

使用期限:长期使用。

生产批量:成批。

工作机速度(或转速)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2.零件工作图:低速轴、大齿轮,共2张。

η2=0.98 η3=0.98 η4=0.95 ηv=0.96 ηa=0.849第二部分选择电动机2.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按照工作要求和工况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压为380V,Y型。

2.2确定传动装置的效率查表得:滚动轴承的效率:η2=0.98闭式圆柱齿轮的效率:η3=0.98开式圆柱齿轮的效率:η4=0.95V带的效率:ηv=0.96总效率ηa=ηv·η23·η3·η4=0.8492.3选择电动机容量工作机所需功率为电动机所需额定功率:输出轴转速:查课程设计手册表选取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V带传动比范围为:2~4,一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为:3~6,开式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为:4~6,因此合理的总传动比范围为:24~144。

电动机转速的可以选择的范围为n d=i a×n w=(24~144)×70=1680~10080r/min。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价格、重量、和减速器、开式齿轮传动传动比等因素,选定电机型号为:Y132S2-2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P en =7.5kW ,满载转速为n m =2915r/min ,同步转速为n t =3000r/min 。

方案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 满载转速(r/min) 1 YE3-Y160L-8 7.5 750 720 2 Y160M-6 7.5 1000 970 3 Y132M-4 7.5 1500 1440 4Y132S2-27.530002900图3-1电机尺寸2.4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中心高外形尺寸 地脚安装尺寸地脚螺栓孔直径 轴伸尺寸 键部位尺寸 H L ×HDA ×BK D ×E F ×G 132475×315 216×1401238×8010×33i a =41.643 i v =3 i c =4i 1=3.47(1)总传动比的计算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 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 w,可以计算出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2)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取普通V带的传动比:i v=3取开式圆柱齿轮传动比:i c=4减速器传动比为2.5动力学参数计算1.电机轴的参数2.高速轴的参数3.低速轴的参数4.工作机轴的参数各轴转速、功率和转矩列于下表轴名称转速n/(r/min)功率P/kW转矩T/(N•m)电机轴2915 6.6821.88高速轴971.67 6.3562.41低速轴280.02 6.1208.04工作机轴70.01 5.74782.99第三部分V带传动的设计1.求计算功率P c由表9-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A=1.1可得2.选择带型根据P ca=7.35kW,和小带轮转速n1=2915,由图9-8,选用A型。

端盖说明书

端盖说明书

目录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2)(二)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2)二、毛坯的选择: (2)(一)选择毛坯: (2)(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3)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3)(一)精基准的选择: (3)(二)粗基准的选择: (3)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3)(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4)(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4)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5)(一)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5)(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6)(三)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 (6)六、参考文献: (14)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技术要求:1、端盖零件,材料为HT200,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 公差/mm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μm形位公差/mm端盖左端面41±0.5 IT12 12.5端盖右端面41±0.5 IT10 3.2端盖外圆表面φ51 IT12 12.5 φ53 IT12 12.5 φ55 IT10 3.2 φ61 IT12 12.5端盖内圆表面φ18+0.012-0.031IT12 12.5打孔φ8 IT12 12.5(二)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端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由于该端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端盖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

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1、公差等级:由端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材质系数:由于该端盖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为M级。

3、铸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端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轴系部件设计完美版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轴系部件设计完美版
同时取
(4)轴段1和轴段7:
轴段1和7分别安装大带轮和小齿轮,故根据大作业3、4可知轴段1长度 ,轴段7长度 。
(5)计算
, ,
, ,
4、轴的受力分析
4.1画轴的受力简图
轴的受力简图见图3。
4.2计算支承反力
传递到轴系部压轴力
带初次装在带轮上时,所需初拉力比正常工作时大得多,故计算轴和轴承时,将其扩大50%,按 计算。
图2
3.2选择滚动轴承类型
因轴承所受轴向力很小,选用深沟球轴承,因为齿轮的线速度小于2m/s,齿轮转动时飞溅的润滑油不足于润滑轴承,采用油脂对轴承润滑,由于该减速器的工作环境有尘,脂润滑,密封处轴颈的线速度较低,故滚动轴承采用唇形圈密封,由于是悬臂布置所以不用轴上安置挡油板。
3.3键连接设计
齿轮及带轮与轴的周向连接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连接,齿轮、带轮所在轴径相等,两处键的型号均为12 8GB/T 1096—1990。
4.4画转矩图……………………………………………………………6
五、校核轴的弯扭合成强度……………………………………………………8
六、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9七、键的强度校核………………………………………………………………10
八、校核轴承寿命………………………………………………………………11
在水平面上:
在垂直平面上
轴承1的总支承反力
轴承2的总支承反力
4.3画弯矩图
竖直面上,II-II截面处弯矩最大, ;
水平面上,I-I截面处弯矩最大, ;
合成弯矩,I-I截面:
II-II截面: ;
竖直面上和水平面上的弯矩图,及合成弯矩图如图5.4所示
4.4画转矩图

端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任务根据所给的“端盖”零件,设计加工工艺规程。

二、原始资料被加工“端盖”零件图1张图1:端盖零件简图三、完成材料(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AutoCAD制图)——1张(A3)(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摘要本文的任务是加工工艺规程,包括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AutoCAD格式)1张、工件实体UG图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以及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文章首先对“端盖”零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阐述了端盖的部分作用。

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及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了加工毛坯的工序过程。

关键词:工艺规程 , 端盖目录1、端盖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4)1.1端盖的用途 (4)1.2端盖的技术要求 (4)1.3端盖的工艺性分析 (5)1.4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6)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2.1选择毛坯 (6)2.2公差等级 (6)2.3绘制毛坯图 (7)3、工艺路线的确定 (7)3.1定位基准的选择 (7)3.1.1粗基准的选择 (8)3.1.2精基准的选择 (8)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3.3加工阶段划分 (9)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3.5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 (9)3.6确定工序路线 (11)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2)4.1机床设备的选用 (12)4.2工艺装备的选用 (13)5、总结 (13)6、参考文献 (14)1、端盖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1.1端盖的用途端盖应用广泛,是非常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

端盖的一般作用是:(a)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b)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c)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

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钢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端盖的工作条件。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须重点考虑。

机械基础-案例05 轴承端盖设计

机械基础-案例05 轴承端盖设计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技术要求: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

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1.公差等级: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一)精基准的选择: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二)加工阶段的划分该辊筒体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准备好,使后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
凸缘式轴承端盖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机械部件,用于保护轴承,同时起到密封和固定轴承的作用。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坚固耐用、耐磨损和耐腐蚀的特点。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主要结构包括凸缘、法兰、密封圈和螺栓等。

凸缘是凸缘式轴承端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常位于端盖的边缘,具有圆形或方形的外形。

凸缘的设计取决于轴承的尺寸和安装要求,既要保证端盖与轴承的连接牢固,又要便于安装和拆卸。

法兰是凸缘式轴承端盖与机器设备连接的部分,通常由凸缘和螺孔组成。

法兰的形状和数量根据设备的要求进行设计,以确保凸缘式轴承端盖与设备的连接紧密可靠。

密封圈是凸缘式轴承端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和外界灰尘、水分等杂质进入轴承内部。

密封圈通常由橡胶或合成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螺栓是凸缘式轴承端盖固定在设备上的关键部件,它通常由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

螺栓的数量和规格根据设备的要求确定,既要保证端盖与设备的连接牢固,又要便于安装和拆卸。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轴承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以确保端盖的质量和性能。

凸缘式轴承端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机械部件,它在保护轴承、密封和固定轴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端盖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轴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凸缘式轴承端盖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机械设计第一节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2.了解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3.了解常用的润滑剂及密封装置;4.了解常用紧固联接件的类型;5.通过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械结构及装配的展示与分析,增加对其直观认识。

二、实验设备机构模型;典型机械零件实物;若干不同类型的机器。

三、实验内容、步骤在实验室要认识的典型机械零件主要有螺纹联接件、齿轮、轴、轴承、弹簧,具体内容如下:1.各种类型的螺纹联接实物,各种类型的螺栓、螺母及垫圈实物,螺纹联接的失效实物,各种类型的键、销实物,各种类型的键、销失效实物,各种类型的焊接、铆接实物;2.各种类型及各种材质的齿轮、齿轮加工刀具、蜗轮蜗杆、带、带轮、链条、链轮、螺旋传动的零部件实物,失效零件实物;3.各种类型的轴、轴承实物,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实物,轴瓦和轴承衬实物,轴承、轴、轴瓦失效实物;4.各种类型的弹簧和弹簧失效实物,各种联轴器、离合器实物模型。

四、注意事项注意保护零件陈列柜中的零件。

五、实验作业1.请回答在实验室所见到的零部件如螺栓、键、销、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各有哪些类型?2.请举出螺栓、键、齿轮、滚动轴承的一种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的失效形式。

六、问题思考1.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哪几种?带传动有哪几种失效形式?2.传动链有哪几种?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3.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4.蜗杆传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5.轴按承载情况分为哪几种?轴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6.联轴器与离合器各分为哪几类?各满足哪些基本要求?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8.可拆卸联接和不可拆卸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9.零件和构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节螺栓联接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轴承端盖国标

轴承端盖国标

轴承端盖国标引言:轴承端盖是一种用于固定轴承和保护轴承的重要零部件。

它在机械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轴承端盖的国标以及它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一、轴承端盖的国标轴承端盖的国标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国标为轴承端盖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其在各种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国标不仅规定了轴承端盖的尺寸、材料和加工工艺,还规定了其使用条件、安装要求和检测方法等。

二、轴承端盖的设计与制造轴承端盖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承载能力、密封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应用情况来确定轴承端盖的尺寸和结构,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以确保轴承端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轴承端盖的应用轴承端盖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项目中。

它们常见于发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机床、风扇、泵站等。

轴承端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轴承免受外界污染和损坏,并通过密封装置防止润滑剂泄漏。

此外,轴承端盖还能帮助调整轴承的预紧力,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四、轴承端盖的检测和维护为了确保轴承端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是必要的。

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材料分析等。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清洁和润滑轴承端盖、更换密封件和定期检查轴承的运行状态等。

通过检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轴承端盖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结论:轴承端盖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其国标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遵循国标的要求,设计和制造出符合规范的轴承端盖,能够确保其在各种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轴承端盖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轴承端盖的国标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_链板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_链板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121410'12u δ-=+2.35mm=5.28mmcos142.66mm =)3199.42mm cos14⨯=200mm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1438'25.1714116.04==查取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14⨯0.01382cos1423.01=⨯=231065.1.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先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根据《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5-3,取0112A =,得mm A 9.171440445.5d 30min ==,输入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联轴器的直径12d ,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12d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2A ca T K T =,查《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4-1,由于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1.3A K =,则2 1.33611046943ca A T K T N mm ==⨯=⋅A 0=112 d min =17.9㎜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选LT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125000N mm ⋅,半联轴器的孔径mm d 201=,故取mm d 2021=-,半联轴器长度mm 52=l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38mm 。

5.1.4.轴的结构设计(1).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如下(2).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1-2轴段右端需制出一轴肩,故取2-3段的直径mm 27d 32=-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mm d 2732=-,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角接触球轴承7206C ,其尺寸为mm mm mm B D 166230d ⨯⨯=⨯⨯,,306543mm d d ==--而mm l 1643=-。

这对轴承均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查得7206C 型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mm h 5.2=,因此取mm 53d 54=- 3)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6-7的直径mm d 2576=-;为使套筒可靠地压紧轴承,5-6段应略短于轴承宽度,故取mm 15l 65=-。

机械设计_轴承端盖说明书

机械设计_轴承端盖说明书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技术要求: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mm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μm形位公差/mm轴承盖端面25 -0.3-0.51IT12 12.5轴承盖外圆表面φ100f10 IT10 6.3 φ130-0.043-0.203IT10 6.3轴承盖孔内表面φ70-0.011-0.131IT10 6.3φ85-0.013-0.363IT12 12.5φ90-0.013-0.363IT12 12.5打孔φ7 -0.006IT11 12.5-0.096(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

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1.公差等级: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一)精基准的选择: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轴系设计 说明书

轴系设计 说明书

机械设计大作业计算说明书轴系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设计者:(部分内容有错,仅供参考)设计题目:已知数据:转速1/480/m in m n n i r == P=3.65kw T=72610.24 N ·mm轴上小齿轮: 齿数Z1=17,模数5m =,齿宽b=17mm ,分度圆直径d=85mm ,压力角 20=α 圆周力1510/2t a T F Nd ==径向力×tan 550r t F F N α== 法向力F n =F t ÷cos20=1607N 轴上大带轮:压轴力:F Q =1481.68N=1490N一、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功率不大,且对质量及结构尺寸无特殊要求,故选用常用材料45号钢,调质处理。

二、初算轴径d min对于转轴,按扭转强度初算轴径,由机械设计教材得C=106~118,考虑轴端弯矩比转矩小,故取C=106,则d =C PN3=20.84mm考虑键槽的影响,取d min =d ×1.05=21.88mm ,取轴径为d=40mm 。

三、结构设计1.确定轴承部件机体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为方便轴承部件的装拆,铸造机体采用剖分式结构,取机体的铸造壁厚δ=8mm ,机体上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 2=12mm ,装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间C 1=18mm ,C 2=16mm ,故轴承座内壁到座孔外壁面距离L=δ+C 1+C 2+5~8mm=47~50mm ,取L=50mm 。

2.确定轴的轴向固定方式因为一级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跨距不大,且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故轴的轴向固定采用两端固定方式。

3.选择滚动轴承类型,并确定其润滑与密封方式因为没有轴向力作用,故选用深沟球支承。

因为齿轮的线速度v =πdn 60×1000=π×85×10060×1000m/s =0.45m/s ,齿轮为开式,故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

因为该减速器采用脂润滑,密封处轴颈的线速度较低,故滚动轴承采用毡圈密封。

轴承端盖标准件规格及型号

轴承端盖标准件规格及型号

轴承端盖标准件规格及型号
轴承端盖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标准件,其规格和型号通常取决
于所使用的轴承和设备的特定要求。

一般来说,轴承端盖的规格和
型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尺寸规格,轴承端盖的尺寸规格通常包括直径、厚度、孔径
等参数。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所使用的轴承和设备的要求来确定,常
见的尺寸规格有标准的英制和公制尺寸。

2. 材质,轴承端盖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铸铁、钢铁、铝合
金等。

选择合适的材质可以确保轴承端盖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以适应设备的工作环境和负荷要求。

3. 型号,不同的轴承端盖型号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轴承,
常见的型号有UCP、UCF、UCFL等,每种型号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用途。

4. 密封结构,轴承端盖的密封结构对于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
杂质进入轴承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密封结构包括普通端盖、防尘
端盖和防水端盖等,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结
构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轴承端盖的规格和型号涉及到尺寸规格、材质、型号和密封结构等多个方面,选择合适的轴承端盖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要求、工作环境和轴承的特性。

最终的选择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且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哈工大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哈工大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大作业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轴系部件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508104姓名:关宇珩学号:1150810423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录任务说明及设计要求一.轴的选材、热处理方式及力学性能 (2)二.初步估算轴径 (2)三.结构设计 (2)四.轴的受力分析 (5)五.轴的强度校核 (7)六.键连接强度校核 (8)七.轴承寿命校核 (8)八.轴上其它零件设计 (9)任务说明及设计要求表一已知数据方案电动机工作功率P/kW电动机满载转速()minr/nm工作机的转速()minr/nw第一级传动比1i轴承座中心高H/mm最短工作年限工作环境5.1.2 4 960 100 2 180 3年3班室外、有尘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的齿轮传动高速轴的轴系部件。

设计要求:确定轴上传动零件的结构及尺寸;按要求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圆整时要符合相配标准件的孔径;确定轴和轴承的结构和尺寸,布置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定出跨距,确定整个轴系部件的定位与固定、配合、调整、润滑及密封等。

一.轴的选材、热处理方式及力学性能由于碳素钢价格较低,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小,本设计对质量和结构尺寸无特殊要求,且传递功率不大,故选用45钢。

二.初步估算轴径按扭矩确定轴径的公式为:31n PC d ≥其中: P ——轴传递的功率,可计算kW 425.4P P d ==齿轮带轴承ηηη;1n ——输入轴转速为min r 480i n n 1m 1==;C ——由许用扭剪切应力确定的系数,由于小齿轮在悬伸端,取110C =。

计算结果为mm 06.23d ≥,考虑键槽影响,所以轴径应该相应增大5%,即mm 22.24d ≥,根据标准20052822 T /GB —的R10系列选取mm 25d =。

三.结构设计1.确定机体和轴的结构形式箱体内无传动件,不需经常拆卸,箱体采用整体式。

由轴的功能可知,该轴应具有带轮、齿轮的安装段,两个轴承的安装段以及两个轴承对外的密封段,共7段尺寸。

(原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原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V带设计 (6)五.带轮的设计 (8)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29)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32)十二. 箱体的设置 (33)十三.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十四.设计总结 (37)十五。

参考文献 (38)一.任务设计书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

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个人设计数据:运输带的工作拉力T(N/m)___4800______运输机带速V(m/s)____1.25_____ 卷筒直径D(mm)___500______已给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式中:η1为V 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4,2['1 i ;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产品概述轴承端盖是机械领域常用的一种零件,通常用于封闭轴承和轴承加油装置,有效地防止油液泄漏和外部灰尘进入轴承。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轴承端盖的工艺流程、生产工具和注意事项。

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用于制作轴承端盖的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轴承端盖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铸钢、钢板等,其中铸铁是最常用的材料。

2. 工艺设计在材料准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包括轴承端盖的尺寸、开模方式以及加工流程的设计等。

3. 开模根据工艺设计,进行开模操作。

因为轴承端盖的形状较为简单,通常采用砂型铸造或金属模具压铸生产。

4. 熔炼轴承端盖的制作中需要用到熔炼设备,例如电弧炉、感应炉等。

在炉中加热熔化铁水、铸钢液等原材料。

5. 浇注将熔化的原材料倒入模具中,等到原材料冷却凝固后,取出轴承端盖。

6. 处理将轴承端盖放入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例如清洗、修整、去毛刺等操作。

7. 检验对轴承端盖做尺寸检验、硬度检验、密封性检验等相关检验工作。

合格后进行包装和发货。

生产工具1.砂型铸造或金属模具压铸设备,用于制作轴承端盖;2.熔炼设备,例如电弧炉、感应炉等,用于加热熔化铁水、铸钢液等原材料;3.处理设备,例如打磨机、抛光机等,用于处理轴承端盖;4.检验仪器,例如卡尺、硬度计等,用于对轴承端盖进行相关检验。

注意事项1.材料选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质量要求;2.制作模具时应考虑合理性,以便减少浪费和提升生产效率;3.操作工人应熟练掌握相关工艺流程和生产标准,以保证生产质量;4.检验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5.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保持环境安全、干净卫生。

轴承端盖是机械领域中常用的一种零件,其生产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工艺设计、开模、熔炼、浇注、处理、检验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各种生产工具和操作规范。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管,严格遵守工艺标准,以确保轴承端盖的质量,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轴承座零件的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设计1 引言 (1)2 零件的分析 (1)2.1 零件的类型及功用 (1)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2.2.1 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工艺性 (3)2.2.2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4)2.3 定位基准的选择 (6)2.3.1 粗基准的选择 (6)2.3.2 精基准的选择 (7)2.4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2.5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8)2.6选择设备和工艺装备 (9)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1)4 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5 轴承座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 (16)5.1设计方案的讨论 (16)5.1.1初定夹具结构方案 (16)5.1.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6)5.2 夹具体结构特点的论述 (17)5.3 夹具体主要技术条件及优缺点的分析 (17)5.4误差分析与计算 (17)5.5 轴承座零件的铣床专用夹具的总体设计 (22)6 小结 (24)7参考文献 (25)轴承座零件的设计1 引言滚动轴承盖和滚动轴承座是与轴承相配,构成一个结合体,然后装于滚动筒上,与道夫配合工件,成为梳棉机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滚动结合件是滚动中的一个关键零件。

滚动结合件安装在滚动筒上与滚动筒一同旋转,滚动轴承盖是安装在轴承座上的滚动轴承座是重达约1吨,转速为260rpm~410rpm的滚动的支承件。

由于滚动轴承件伴随滚动旋转工作,又是滚动筒的支承件,因此它对于滚动与滚动墙板的同轴度、轴向压力、机件的磨损、及滚动周围机件安装的准确性和滚动的回转平稳度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在团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不过在大家的责任心驱使下结果还是团结一致去分工完成任务,结果也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技术要求: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mm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μm形位公差/mm轴承盖端面25 -0.3-0.51IT12 12.5轴承盖外圆表面φ100f10 IT10 6.3 φ130-0.043-0.203IT10 6.3轴承盖孔内表面φ70-0.011-0.131IT10 6.3φ85-0.013-0.363IT12 12.5φ90-0.013-0.363IT12 12.5打孔φ7 -0.006IT11 12.5-0.096(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

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1.公差等级: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一)精基准的选择: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表面公差/mm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μm加工方案轴承盖两端面IT12 12.5 粗车轴承盖外圆表面IT10 6.3 粗车-半精车IT10 6.3 粗车-半精车轴承盖孔内表面IT10 6.3 粗镗-半精镗IT12 12.5 粗镗IT12 12.5 粗镗打孔IT11 12.5 钻(二)加工阶段的划分该辊筒体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准备好,使后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工序:(1)遵循“先基准后其它”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轴承盖左堵头内孔φ100f8。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具体方案:方案一:(1)铸造(2)粗车两端面(3)粗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203mm(4)粗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176mm(5)半精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443mm(6)半精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386mm(7)粗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311mm(8)粗镗内圆端面φ85 -0.013 -0.363mm(9)粗镗内圆端面φ90-0.013 -0.363mm(10)半精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131mm(11)钻孔6*Φ8方案二:(1)铸造(2)粗车两端面(3)钻孔6*Φ8(4)粗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203mm(5)粗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176mm(6)半精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443mm(7)半精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386mm(8)粗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311mm(9)粗镗内圆端面φ85 -0.013 -0.363mm(10)粗镗内圆端面φ90-0.013 -0.363mm(11)半精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131mm方案三:(1)铸造(2)粗车两端面(3)粗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203mm(4)粗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176mm(5)钻孔6*Φ8(6)半精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443mm(7)半精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386mm(8)粗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311mm(9)粗镗内圆端面φ85 -0.013 -0.363mm(10)粗镗内圆端面φ90-0.013 -0.363mm(11)半精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131mm论证:为使加工出一个符合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取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作出下列论证:方案一:先加工出组成零件的各部件,可同时加工出各部件,且精度能达到零件要求,但最后进行钻孔,使工件发生扭曲变形,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而未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所以,此方案设计不合理。

方案二:为了使零件在加工后不发生应力变形,先对零件进行钻孔,然后对其整个零件进行粗加工、精加工,但这样在对零件整体进行加工时,由于零件体积较大,使加工变得更加复杂化,且浪费时间。

因此,此方案设计不合理。

方案三:此方案在同时进行粗加工后,进行钻孔,在焊接后对零件各表面进行精加工,即满足了设计要求又节省了时间。

因此,此方案为最佳方案。

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该辊筒体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以采用万用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一)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加工表面加工方案加工余量精度等级尺寸及精度轴承盖两端面粗车 2 IT1225 -0.3-0.51轴承盖φ130-0.043 -0.203外圆表面半精车 1.8 IT10 φ130-0.043-0.443粗车 2.5 IT12 φ130-0.043-0.203轴承盖φ100f10 外圆表面半精车 1.5 IT10 φ100-0.036-0.386粗车 2.5 IT12 φ100-0.036-0.176轴承盖φ70-0.011 -0.131 孔内表面半精镗 1.0 IT10 φ70-0.011-0.131 粗镗 2.0 IT12 φ70-0.011-0.311轴承盖φ85-0.013 -0.363 孔内表面粗镗 2.0 IT12 φ85-0.013-0.363轴承盖φ90-0.013 -0.363孔内表面粗镗 2.0 IT12φ90-0.013-0.363打φ7 -0.006 -0.096 孔钻7.0 IT11φ7 -0.006-0.096(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1、设备:C6140 卧式镗床立式铣床2、工艺装备:通用、专用车刀、专用镗刀、专用铣刀、专用夹具等等。

(三)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工序Ⅰ铸造工序Ⅱ粗车轴承盖两端面工步一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200,σb=170~240MPa,铸造;工件尺寸: l=25mm 加工要求:粗车轴两端面,加工余量2mm;机床:C6140车床刀具:YG6硬质合金端车刀。

铣削宽度ae ≤90,深度ap≤6, ,故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后简称《简明手册》)表3.1,取刀具直径d=125mm。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后简称《切削手册》)表3.16,选择刀具前角γ0=0°后角α=8°,副后角α0’=10°,刃倾角λs=-10°,主偏角Kr=60°,过渡刃Krε=30°,副偏角Kr’=5°。

2. 切削用量(1)确定切削深度ap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2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

(2)确定每次进给量fz由于本工序为粗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不考虑,从而可采用不对称端车,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硬质合金端车刀加工,机床功率为4.5kw(据《简明手册》表4.2-35,C6140车床)fz=0.6~0.9mm/z故选择:fz=0.66mm/z。

(3)确定刀具寿命及磨钝标准根据《切削手册》表3.7,车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1.5mm;由于车刀直径d=125mm,故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据《简明手册》表3.8)。

(4)计算切削速度vc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11查取:V=100m/minN s=1000v/3.14d=1000*100/3.14*130=245.0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实际转速为25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V c =3.14d N实/1000=3.14*130*250/1000=102.1m/min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2mm,f =0.66mm, n =250r/min, V =102.1m/min。

tm=L/ nf=(65+1.6)/250*0.66=0.40min工步二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2mm,f =0.66mm, n =250r/min, V =102.1m/min。

tm=0.2min工序Ⅲ粗车轴承盖φ130 外圆表面1.选择刀具:与粗车端面刀具相同2.确定切削用量(1)确定背吃刀量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为2.5mm,一次走刀,asp=2.5/2=1.25mm。

(2)确定进给量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14得f=1.0~1.4mm/r。

再由《简明手册》表4—1—2查取f =1.02mm/r。

(3)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后刀面磨钝标准为0.8~1.0,耐用度为T=60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11查取:V=100m/minN s=1000v/3.14d=1000*100/3.14*130=245.0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实际转速为25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V c =3.14d N实/1000=3.14*130*250/1000=102.1m/min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1.25mm,f =1.02mm/r, n =250r/min, V =102.1m/min。

tm=L/ nf=(15+2.7)/250*1.02=0.07min工序Ⅳ粗车φ100f8外圆面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1.25mm,f =0.76, n =320r/min, V =100.5m/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