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莫登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莫登智

摘要:在建设新型现代化城市的号召下,城市建设必须要围绕绿色环保的概念

开展。面对城市绿地减少、城市污染加重、内涝等灾害的不断加剧,海绵城市的

建设是如今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紧密合作,不断提高我

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和质量,推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海绵城市;难点;对策

引言

海绵城市是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

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落实海绵城市建

设理念,统筹协调给排水、园林绿地、道路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的系统性,并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力

求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发挥其功能作用。

1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特征,雨季时能够将雨水吸收、下渗、蓄

存并净化雨水,旱季时能够将之前储存的水量取出并利用,能排洪防涝、抵御干旱,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海绵城市主要工程内容包含了三个方面:(1)保护并维

持现有的生态系统。城市里的水体、湖泊、湿地、沟渠均能够容纳、调蓄雨量,

是天然的蓄水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保护维持它们的自然水文特征。(2)生态恢复、修复。原有的建设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水体

等环境丧失了自身的水文特征,而海绵城市的任务则是使用生态手段,使其生态

环境恢复到未开发破坏前的状态。(3)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开发中,控制开发强度,保留生态用地、增加透水地面,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城市原有生态的破坏。

2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

(1)基础资料获取难度大。众所周知,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将整个城市区域的综合净流系数降到0.50以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

到70%~80%。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下垫

面类型相结合,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研究断层严重,且相关部门都

是各自为政,基础资料的获取难度大。(2)径流总量的确定。海绵城市的一个

核心任务是将70%~80%的径流总量就地消解、利用。净流总量是根据当地降雨

量资料求得。采用多少年的降雨资料值得商榷,按要求,一般采用20~30年降

雨资料才具有代表性。因为全球温室效应,部分地区近几年降雨量与前几十年有

显著差异。采用多少年的降雨量资料直接影响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规模。(3)耗

资巨大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资金动辄几十亿、上百亿且大部分

项目都是公益性的、无收益的,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虽然国家财政部

给予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一定的资金扶持,但是海绵城市建设耗资巨大,建设时间长,日后维护管理费用高。(4)社会大众参与度不足。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严重

缺水的国家之一。人们在遭受瞬间暴雨灾害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雨水被大量排

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立足于将雨水资源充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的

认知度匮乏。目前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仅局限于相关政府、建设及设计单位,人们对于相关海绵体建设的必要性和造成的不便不认可和不支持,对海绵城市建

设进程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社会公众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不了解,就会出现抵

触情绪,造成施工难问题。

3海绵城市建设过程的对策

3.1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技术

在海绵城市建设开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实际的地质情况和降水情

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调查,然后通过专业性的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工

作人员首先要对海绵城市建设本区域的年径流量进行了解,然后可以建立专业的

模型对开发建设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进行模拟,通过将海绵城市具体方案和

面积比例、水环境标准、年径流量、雨水资源利用率、径流峰值控制等相关数据

录入其中,并通过模拟的出结构,然后才能进行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透水铺

装层等一系列的设计,并根据实际的设计选择最为适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必须要对开发区的成片开发区、各类园区、城市新区等的

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海绵城市的建设能

够顺利完成,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海绵城市的整体建设效率和建设水平。

3.2与综合地下管廊建设相结合

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城市泄洪排涝设施建设,但随着气候变化、城市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显著,积水面积增大,加之

建成区硬化,易于形成城市洪涝。因此,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势在必行,但海绵城市建设切忌把城市地下挖空,形成地下河,这样将会导致城

市塌陷。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可与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步进行。要将给排水、道路、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环保、防灾等城市基础设施,作

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实做好,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同步性、可

持续性和可监控性。

3.3合理管控,加大对雨水污染的控制力度

首先,采取源头控制的方式,重点在于老区以及新建区域的改造,重点控制雨水

径流污染。镇江地区拿南徐新城来讲,在建设体育会展中心的过程中,设计方前瞻

性的设计了雨水的回收设施,尽量使用与自然状态相接近的雨水排放方式,充分利

用绿化滞留、土壤渗透来对雨水的污染进行吸附与消除,用以有效降低雨水的污染

程度,然而实际储存和过滤并不科学,在行车道两侧的绿化带、草坪及建筑四周中

原状土地基沟槽只进行了防水土工膜的覆盖而下层并未用砂石垫层进行底层碾铺,

造成绿化带储水失效,后续返工造成极大资源浪费。其次,应当根据雨水使用目的

来对雨水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如若将雨水用于草坪浇灌或车辆清洗上,则对其进行

初步过滤即可;而如若用作生活饮用水,则应当对雨水进行高质量的净化。

3.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国家应该加大刊其资金投人力度,加强

政府补贴,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光进技术的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但也不

要盲目引进,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避免国外引进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技

术在我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最后,建立示范性海绵城市工程,为我国海绵城市

的建设树立标杆,最大程度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3.5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保证海绵城市顺利开展

海绵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已出台鼓励部分城市试点政策,但缺乏

对破坏海绵城市建设依法进行处罚和追究责任的法律法规。在进行“海绵城市”建

设中,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发挥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国家首先应该强调

各个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有序安排财政资金投入,保证海绵城市建设顺利开展。其次,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理论和理念,构建出“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