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脉络梳理
中国电影史梳理
中国电影史梳理1. 介绍中国电影史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
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许多起伏,但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优秀的电影作品和人才。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2. 第一阶段:默片时代2.1 早期电影的引入•1896年,电影技术传入中国,成为一种新奇的视听娱乐方式。
•1905年,上海首家电影院成立,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2.2 默片的制作与发展•1920年代,中国开始制作默片,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1921年,首部中国默片《定军山》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先河。
•1927年,中国默片《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使中国默片得到更大的关注和发展。
2.3 代表作品及影响•《定军山》(1921):中国默片的开山之作,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梅兰芳》(1927):首部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默片,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戏剧艺术。
3.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3.1 新中国电影的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传播思想和宣传工具的重要媒介。
•1951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剧情片《歌女红牡丹》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195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创作,强调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1960年代,中国电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多数电影作品偏向政治宣传。
3.3 代表作品及影响•《活着》(1994):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抉择。
•《红高粱》(1987):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表达了对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呈现。
4. 第三阶段:现代电影的崛起4.1 第五代导演的兴起•19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走出政治的阴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作品。
•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杨德昌等人,通过个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1896-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直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
这部影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 初步发展时期:1905-1934年随着《定军山》的成功,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放映业逐渐发展起来,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34年,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诞生,该影片被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3. 抗日战争时期:1934-1949年战争期间,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歌颂社会主义、反映工农兵生活为主题,注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包括《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等。
5.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挫折,许多电影工作者受到迫害和打压。
然而,“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电影作品,如《活着》、《芙蓉镇》等。
6.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小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同时期的电影市场也日益繁荣,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也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
中国电影史大纲
中国电影史大纲中国电影史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早期文艺电影阶段、政治宣传电影阶段、建国初期电影阶段、改革开放电影阶段和现代多样化电影阶段。
1. 早期文艺电影阶段(1896年-1949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最早的电影在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先后由外国人拍摄和展示。
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逐渐有了本土的发展和创作。
在这个阶段,一些重要的电影作品如《劫后余生》、《神女》等出现,成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基础。
2. 政治宣传电影阶段(1949年-1976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受到政治影响比较严重的时期,由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电影被用来宣传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
在这个阶段,许多电影作品都以宣传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如《武训传》、《智取威虎山》等。
3. 建国初期电影阶段(1949年-1966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开始恢复和发展的时期,与政治宣传电影阶段相比,这个阶段的电影更加注重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这个阶段,电影工作者试图探索和表现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如《黄土地》、《小兵张嘎》等。
4. 改革开放电影阶段(1976年-2000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电影开始接触到外国电影,并受到了西方电影的影响。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
这个阶段的一些重要电影作品有《黄金时代》、《霸王别姬》等。
5. 现代多样化电影阶段(2000年至今):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的时期,中国电影开始追求多样化和国际化。
一些新兴的导演和制片人涌现出来,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和话题。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一些成绩,一些电影作品如《卧虎藏龙》、《芳华》等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
中国电影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经典作品
中国电影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经典作品电影发源于西方,但在中国,电影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和发展轨迹。
中国电影的文化沿革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初期“影像先驱”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期。
下面将从这五个阶段入手,为大家介绍中国电影文化的历史沿革与经典作品。
一、初期“影像先驱”时期(1896-1919)二十世纪初,电影技术在欧美诞生并逐渐发展,几年后传入中国。
1905年,中国就出现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之后,又陆续有了《义侠泪》、《春梦痕》等电影问世,但都只是一些杂剧戏班子在演戏中加入了电影。
1913年,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京都康乐影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步入商业化时代。
1916年至1919年间,分别出现了《牛鬼蛇神》、《女驸马》等早期电影作品,他们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影像先驱。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电影也随着战争的引起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折。
在这个时期,电影行业实行了统制并成立了国立电影工业公司,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抗日主题电影,包括《飞机图》、《南海十三郎》等。
当然,在这个阶段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电影——《孔雀》。
这是一部表现北京夜生活的影片,其主题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相当前卫,并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1949-1976)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行业被纳入了国家计划的文化建设之中,由此开启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
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一批经典艺术电影,如《烈火中永生》、《大路》等,还有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主旋律电影,如《武训传》、《刘胡兰》等。
此外,中国电影创立了自己的类型片,包括武侠片、动画片和革命历史片等,这些片子不仅广泛地传播了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而且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新高度。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与其说是一种工具性的文化产品,不如说是一种包容丰富、生动鲜明的艺术形式。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文化建设工具,而是逐渐转化为集商业价值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产业。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电影的萌芽期。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亮相。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主要用于娱乐和展示。
然后,190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无声电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等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孤儿救祖记》、《狂流》、《中华儿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电影(20世纪初-1949年)
这个阶段的电影制作主要受到外国电影的影响,以商业片为主导,顺应大众娱乐的需求。
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制片厂,如大中华、国泰等,开始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1949年-1976年)
这个阶段,电影成为政治宣传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
在此期间,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出现,如《武训传》、《智取威虎山》等。
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干预,电影创作受到很大限制,表达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电影(1978年-2000年)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电影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工业开始逐渐规范化,电影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
这个阶段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等,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的电影(2000年以后)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影产业开始多元化发展,涌现出更多不同风格的电影作品。
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相继问世,并在国际电影节上取得高度赞誉,如《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模仿外国电影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发展过程。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创作实力不断提升,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一、默片时代(1896年-1930年)中国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中国开始放映来自西方的电影。
随着电影技术的引入,中国电影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以默片为主,没有对白和配乐,主要通过画面和字幕来讲述故事。
默片时代的中国电影以纪录片和传统故事片为主,影片内容多是生活片段和历史事件的记录。
二、声音电影时代(1930年-1949年)声音电影的出现给中国电影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930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配音电影《歌女红牡丹》。
声音的加入使电影更加生动,观众可以听到演员的对白和背景音乐。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故事片为主,内容更加多样化,包括爱情、历史、社会题材等。
一些经典电影如《神女》和《血溅画屏》也在这个时期问世。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1949年-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开始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宣传工具。
政府开始支持电影工业的发展,建立了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学院。
电影的题材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英雄,如《武训传》和《林则徐》。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充满了革命热情和正能量,是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电影制片厂被迫停工,电影院也关闭了。
电影创作受到严格限制,只能宣传党的政策和思想。
然而,一些纪实片和革命戏剧仍然在这个时期制作和放映,如《沙家浜》和《红灯记》。
五、改革开放以后的电影(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次新的变革。
政府开始放宽对电影制作的限制,鼓励电影界的创新。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和巩俐。
中国电影的题材也更加多样化,涉及到社会问题、人物心理等。
一些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如《活着》和《卧虎藏龙》。
六、网络电影时代(2000年至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电影开始兴起。
网络电影以低成本、短时长和创新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
中国电影发展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宏观上可以被分为六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宏观上可以被分为六个阶段第一章拓荒期——初创和探索阶段(1896—1931)1、电影传入中国电影传入中国,香港最早,上海其次,台湾为最后。
1896年1月18 日传入香港;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1901年11月传入台湾。
最早以中国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并不是由中国人首先在中国拍摄和放映的,而是由外国人拍摄、并且在外国放映的。
2、中国电影的萌芽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著名谭派京剧艺术创始人谭鑫培表演的京剧片段《定军山》。
开山之作,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22年《掷果缘》(又名《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
影片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以突出夸张的动作特征为主的滑稽短片,比较注重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的短故事片。
3、最初三部长故事片探源(1)《阎瑞生》:编剧杨小仲,导演任彭年、徐欣夫。
(2)《海誓》:导演但杜宇,1921年拍,1922年公映.(3)《红粉骷髅》:导演管海峰,1921年拍,1922年公映就源头而言,《阎瑞生》是第一部剧情长片-凶杀片,《海誓》是爱情片的源头,《红粉骷髅》是侦探片的先声。
总体来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等第一批长故事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由短而长的一次飞跃。
4、早期重要的民营制片、发行放映业20年代以后,制片公司蜂拥而起。
“明星”、“天一”、“联华”是最重要的公司。
明星公司早期的拍摄《孤儿救祖记》—明星公司在1923年拍摄的,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主演王汉伦、郑小秋《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以提倡教育为主题的家庭伦理的故事影片,也是一部在艺术和商业上双重成功的影片。
影片自始至终关注人物或喜或悲的命运,情节设计上注重环环相扣、起伏波折、首尾呼应,逐渐成为日后中国电影最重要最普遍的叙事模式。
5、早期重要人物——郑正秋、张石川(1)1913年,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张石川联合导演的《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2)1916年,根据清末作家吴妍人小说及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黑籍冤魂》。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梳理第一节:“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
8月11日,上海闸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私家花园徐园内的“又一村”在表演的娱乐节目中间穿插放映了由外国人带入的影片,这是电影在中国放映最早的记录,距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仅半年多时间。
当时,中国人把它称为“西洋影戏”或“电光影戏”,以后统称为“影戏”。
上海第一座正式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以中国为题材的第一部纪录片:1896年美国缪托斯柯甫公司拍摄的《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
中外合拍的第一部影片:1902年,美国文列文同邵醉翁合拍《慈禧太后》。
第二节中国摄制电影的开始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片断。
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
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
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1909年中国出现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建立1913年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问世。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严姗姗《庄子试妻》1920年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影戏杂志》1921年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摄制的《阎瑞生》,第三节:电影产业化1923年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故事片:《孤儿救祖记》中国早期著名的三大电影公司:三十年代形成了“明星”、“天一”、“联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年)1928年中国第一部武侠片:明星公司拍摄的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1929年中国最早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出自电影《野草闲花》。
“鸳鸯蝴蝶派”电影:主要来源是以鸳鸯蝴蝶派文学为主的剧本,以言情、社会、家庭、武侠、军事、历史等为题材并有鲜明的类型意识,同时在内容题材和影像叙事上受到文明戏、古典戏曲、古代小说与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法的共同影响的商业电影。
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与经典影片解读
《活着》:普通人生活的历史变迁
01
《活着》的剧情
• 影片讲述了从20世纪初到文化大 革命时期,普通人福贵一家经历的苦 难和波折
02
《活着》的主题
• 电影以普通人为主角,讲述了历 史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及生 命的坚韧和顽强
03
《活着》的影响
• 电影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评审团大奖,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之 作
导演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及风格
01
陈凯歌的早期作品
• 1984年,陈凯歌执导**《黄土地》**, 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 1987年,陈凯歌执导**《有话好好说》 **,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 名
02
陈凯歌的后期作品
• 1993年,陈凯歌执导**《霸王别姬》 **,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 2010年,陈凯歌执导**《赵氏孤儿》 **,获得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 演奖
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 19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受到好莱坞 电影的冲击,电影产业面临挑战 • 1994年,**《霸王别姬》**获得第47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中国电 影的国际名片
21世纪的发展
• 21世纪初,中国电影产业进入全球化 时期,与好莱坞合作日益密切 • 2010年,**《让子弹飞》**获得第48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显示了中
02
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及其作品
导演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及风格
张艺谋的早期作品
• 1987年,张艺谋执导**《红高粱》**, 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 1991年,张艺谋执导**《大红灯笼高 高挂》**,获得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 熊奖
张艺谋的后期作品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
通俗社会片
社会问题片
陶冶情操影片
艺术上“欧化”风格影片
第一代导演简介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 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 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 、邵醉翁为代表。
第一代导演对中国电影史的意义:
费穆
费穆(1906—1951)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电影导演。
《城市之夜》、《狼山喋血记》等10部故事片,其代 表作为《小城之春》。
进步电影的新发展和人 民电影兴起
1938-1949
抗战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特殊阶段,因为有史以来 的电影第一次被社会动荡所改变,不仅在物 质基础上遭到摄影场地的毁灭、制片机构的 破坏、创作人员的流失等严重损失,还因为 正常的创作心态被改编,电影不可能成为单 纯的娱乐与消遣,而承担起了抗日救亡的重 任,电影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抗日战争期间
国统区电影作者拍摄很多抗日宣传电影,大部 分在1938-1941年间
《八百壮士》《塞上风云》《胜利进行曲》 《中华儿女》等
抗战胜利后
1945-1949: 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段 1. 两大民营电影公司:影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形成了解放前的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第二次高峰。
进步电影的曲折发展阶段
1932-1937
进步电影的曲折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影坛大量的商业片,严 重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9.18事件的爆发 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电影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文艺的大众化运动
开展。
20年代中后期一批进步的戏剧家欧阳予 倩、田汉、洪深、史东山、孙瑜等陆续进入 影坛。
中国电影史发展概括
中国电影史发展概括光影流转:一窥中国电影史的波澜壮阔自上世纪初,中国电影这门艺术便如同破晓之曙光,照亮了华夏大地的文化天空,其发展历程犹如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长卷,充满着变迁、创新与辉煌。
追溯至默片时代,中国电影业如蹒跚学步的稚童,在摸索中成长。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定军山》横空出世,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可谓“一鸣惊人”。
此后的十年间,上海崛起成为电影制作中心,大批优秀影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诸如《孤儿救祖记》等作品,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卓越的表演,成功点燃了大众对本土电影的热情。
步入有声电影时期,中国电影开始了它的“声色犬马”之旅。
从1931年的首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开始,到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的《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承载了社会现实与民族精神的烙印,是"寓教于乐"的生动体现。
那时的电影人们在烽火连天中坚守创作阵地,用镜头记录下历史的沉重与悲壮,令人肃然起敬。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崭新的篇章。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红色经典”系列电影如《林海雪原》、《上甘岭》等,以其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心灵。
同时,也孕育出了一批如谢晋、陈凯歌等杰出的电影导演,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丰富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迎来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电影百花齐放,既有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华语电影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也有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风靡全国,让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影、微电影等新兴形式更是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无限可能,让观众在光影世界里体验到更为多元化的观影享受。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升级转型,向着工业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从《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你好,李焕英》,这些票房神话不仅刷新了国内市场的纪录,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
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电影史是指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中国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中国电影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早期电影的兴起(1905年-1949年)20世纪初,电影在中国开始兴起。
1905年,《敷衍公馆》成为中国第一部以剧情为主的电影。
此后,电影院和制片厂相继出现。
1922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制片厂——上海南洋影片公司,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时代。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春江花月夜》面世。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发展(1937年-1949年)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电影成为爱国宣传和提振民心的重要途径。
抗日题材电影成为影坛主流,如《风云儿女》、《飞燕女侠》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逐渐发展壮大。
1956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片《红色娘子军》上映。
文革期间,电影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影片创作受到一定限制。
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有《红高粱》、《活着》等。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电影发展(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电影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影开始引入国外电影技术和理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导演和演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电影出现了一股新浪潮,代表作品有《搭错车》、《大红灯笼高高挂》。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如《霸王别姬》、《芳华》等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五、中国电影的类型与特点中国电影具有多样化的类型,包括革命历史片、文艺片、喜剧片、动作片、战争片等。
中国电影的特点包括注重现实主义表现、关注社会问题、探索人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六、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电影史脉络
外 1895.11.28 巴黎
第一家电影院 第一家电影公司
1908年 大光明电 美1896
影院
日1903
法1906
1909亚细亚影戏 日1908
公司
长期独立制片大型影片 1922 明星
公司
美 1913 日1920
《马路天使》
“谁要是看过袁牧之的《马路天使》,如果不事 先知道它是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的话,会认 为它直接受到了法国新浪潮拍摄手法的影 响。”
C.《庄子试妻》 (1913“人我镜剧社”编导: 黎民伟 黎民伟、严姗姗)
D.《劳工之爱情》(1922明星影片公司3本) 《孤儿救祖记》(1923,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郑、发展1931——1937 背景: 1)新观众的造就: 看电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体的介入 由娱乐方式转变为艺术享受 新式学校造就新的艺术趣味
中国电影史脉络
一、关于立场:
电影史的特殊性——过近的距离——必须站在 特定的时间和立场上看待该作品
(它同我们太近了!如同我们看两年前的照片)
《公民凯恩》(1945) 态度:既不要迷信,也不要轻视——认识、理
解
二、关于中国电影 1、中国电影的地位和成就
第一次放映
中 1896.8.11 上海
特征: A自由流动——迁移——生活于大众社会 B生活于贫困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河经济收
入低,人格独立和自尊得不到应有尊重 C生活与工作条件极其恶劣,但竞争心理与刻
苦勤奋的程度为各国电影工作者所未有
(3)早期电影观众——广泛的都市市民群体
三、中国电影的发展:
西方:科学试验——商业化——艺术 中国:娱乐工具——商业化——艺术
“新世界”游乐场 张织云 等12人 1926年
中国电影史脉络梳理
特性。
重要影片:《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万水千山》《青春之歌 》《红色娘子军》等
经典影片片断赏析:
剪辑片断\红色娘子军指路.MPG
五、“文革”模式政治电影
(1966-1976)
中国电影创作最萧条的10年,生产影片不到100部。
(1987—)
商业片潮流
1、追求娱乐观赏价值
2、80年代末——1988年——90年代初
3、电影现象:
王塑电影现象:《顽主》(导演:米
家山)、《轮回》(导演:黄建新)
冯式贺岁片
风格写实,题材上表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社会人生。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狂流》、《春蚕》
(编剧:夏衍,导演:程步高)
《上海24小时》
(编剧:夏衍,导演:沈西苓)
《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
(编剧:田汉, 导演:卜万苍)
《民族生存》、《铁板红泪录》
(编剧:阳翰笙, 导演:洪深
剪辑片断\《春蚕》1.MPG 剪辑片断\《春蚕》2.MPG
一方面吸收商业电影元素扩大市场,另一面主动寻求合法性保护。
新生代电影
新生代主要指第六代以及更年轻的导演
两个阶段:
1、前期:青春冲动
《巫山云雨》《扁担姑娘》《北京杂种》《头发乱了》等
2、后期:向主流回归
《回家过年》《美丽新世界》《西洋镜》《洗澡》
美学风格:
谢晋政治伦理情节剧的黄金时代
第四代与电影美学观念的更新
纪实美学 作品:
《邻居》(郑洞天) 《沙鸥》(张暖忻)
《小街》(杨延晋) 《喜盈门》(赵焕章)
中国电影史脉络梳理教案资料共65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影史脉络梳理教案资料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2中国电影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脉络1、艰难跋涉的现代中国电影(1905—1949)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前为现代中国电影,后为当代中国电影。
现代中国电影是在极其困难的境遇下发展起来的。
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简陋的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它的发展必定是步履艰难。
(1)、中国电影初创起步阶段(1905—1931)电影传入中国最初是1896年8月11日,这天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标”茶楼首次放映,当时还被称为“西洋影戏”。
我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的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纪录片《定军山》。
1913年,由郑正秋编导的影片《难夫难妻》,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它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不幸婚姻,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具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
20年代,中国电影畸形发展。
表现一:大批形形色色的影片公司纷纷出现。
全国十多个沿海城市,大小电影公司达175家,上海占141家。
真正像样的只有3家,即明星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三足鼎立。
表现二:大批粗制滥造的影片纷纷出笼。
本时期生产影片1000多部,占我国解放前的半数。
但内容都大体是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集中反映,神怪武侠和诲淫诲盗的东西大量充斥影坛,如《黑衣女侠》、《荒村怪侠》、《火烧七星楼》等。
这一阶段,有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进步的戏剧家进入影坛,拍摄出一些具有进步社会意义的影片。
如欧阳予倩的《天涯歌女》、洪深的《爱情与黄金》、田汉摄制的《到民间去》。
电影拓荒者郑正秋编导的《孤儿救祖记》(1923)、《玉梨魂》、《最后的良心》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批判了寡妇守节等封建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2、进步电影的曲折发展阶段(1932—1937)1931年9月,“左翼剧联”通过了《最近行动纲领》。
1932年初,上海地下党成立了电影小组,夏衍任组长,后又成立“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1932年拍出的进步影片有《十九路军抗日战史》(纪录片)、《共赴国难》、《战地历险记》(抗日故事片)、《火山情血》、《自由之花》(社会生活故事片),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已从脱离现实向反映现实转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分期
(3)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1) 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成为最流行的电
影类型 其中还有交叉结合的小类型,比如古装 武侠片、神怪武侠片、稗史片。
思考题:
代表人物: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 蜀芹、滕文骥、黄建中等
第五代: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 壮壮、黄建新等。
第六代(新生代) 张元、娄烨、王小帅、路学长、贾樟柯 等 后六代
几种不同的梳理方法,目标都是为了 站在一个合适的高度对电影史获得一个 清晰的全局性的观照。而不是一盘散沙, 或者仅仅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的史料数据, 当然对史料的精准记忆也是重要甚至必 要的,但是如何对众多史料进行理解, 如何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解释性框架, 则是更为重要的。史料只有放在一个问 题或者研究计划中才有意义。
电影内在的商业属性 电影是充满机油味和铜臭味的玩意儿。 电影的高成本和高额回报的可能性。
历史分期
(4)变革时期(1932――1937) 从无声到有声电影的变革 电影的形式与内容发生很大变化。
左翼电影运动
历史分期
(5)非常时期(1937――1945) 国统区电影 延安地区电影 租界区电影 沦陷区电影
为何出现这些流行的类型?
武侠片作为一个最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 类型片在此后出现过几次浪潮?有什么 样的流变?
政治、经济、社会的动荡不安:
1927年 “4.12”反革命政变 国共两党分 裂
1928年 北洋政府垮台,国民党建立南 京政府。
社会动荡
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除了充满英雄 人物和革命斗争的宏大事件的“大历史” 之外,人们尤其是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 活中安身立命?电影的消遣、解闷、调 侃、找乐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
动、纪实还原
二、中国电影导演代际划分
二、中国电影导演代际划分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 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
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 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 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郑正秋: 伦理情节剧电影 电影教化观念
张石川:商业娱乐观念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20世纪 30、40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50、60年, 甚至8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贯穿中国第 二代导演的活跃期 。
红色电影
历史分期
(8)禁锢时期(1966――1976) 文革时期 样板戏电影、三突出原则
历史分期
(9)再探索时期(1977――1992)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几代电影人的创作热情
第三代导演:人道主义追求 第四代导演:诗化与感伤气质 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新浪潮”
商业电影与主旋律电影:
中国电影简史
脉络梳理
地图与路径
电影史层理与学习研究 中国电影史脉络梳理
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5年版
《中国无声电影史》(郦苏元、胡菊彬)中国 电影出版社 1996 年版
《新中国电影史》(尹鸿、凌燕)湖南美术出 版社
《雾中风景:1978--1998中国电影文化史》 (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蔡楚生、沈西苓、史 东山、费穆、孙瑜、桑弧等。
从单纯的娱乐走向社会现实。 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化。 电影语言的丰富。
第三代导演:谢晋、水华、王苹等。 红色电影的创立。 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 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 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 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
(6)丰收时期(1945――1949) 以战后进步电影为代表
产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 云和月》、《乌鸦与麻雀》、《万家灯 火》等电影经典
电影经验的延续与发展,整体上进入成பைடு நூலகம்熟时期
历史分期
(7)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 (1949――1966)
在电影的题材内容、意识形态、电影语 言、生产管理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变化
1923年,《孤儿救祖记》,在叙事、表 演、镜头语言上更电影化了,票房轰动, 作为一个标志,结束了中国电影初期的 尝试阶段。
“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 的故事片”
历史分期
(2)探索时期(1924――1927) 增强了自觉性,既包括电影作为艺术的
自觉,又包括电影作为企业的自觉。 这一时期影片公司纷纷成立,发表宣
1、历史分期 2、中国电影导演谱系 3、类型与风格的流变 4、两种主要的美学传统
历史分期:
历史是无限延伸的,分期也只是“抽 刀断水水更流”,历史的年表纪事和因 果律是没有开始与结尾的,我们对一系 列事件的起始和究竟的追踪是没有尽头 的。历史学家有必要限定他们所要探索 的这段历史的时间范围,把无限延伸的 历史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阶段和部分。
多种电影史(histories)
电影事实的多个层次,电影史的多个层次: 美学史:关注电影艺术(形式、风格、类型) 传记的历史:关注某一个人生活的历史。 工业或经济的历史:关注商业运营。 技术史:关注电影的物质性载体 社会、文化、政治的历史:关注电影在整个社
会中扮演的角色
中国电影史的脉络梳理
商业电影在80年代末的一次小浪潮; 主旋律电影作为国家意志象征系统在90 年代初被强化
历史分期
(10)市场化时期(1992――) 市场化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新主流电
影” 商业电影:张艺谋、陈凯歌的市场化转
型;冯小刚贺岁片; 另外一条道路:黄建新电影 新生代导演:个人化、自叙性、青春冲
(1)、尝试时期(1905――1923)
1905 《定军山》
1923 《孤儿救祖记》
最初只是对戏曲片断的记录,后来和叙 事相结合,产生大量叙事短片和少数长 故事片。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电影这个 新鲜事物既喜爱又陌生,抱着试试看的 态度开始电影拍摄活动,没有明确的艺 术目的,也没有清晰的经营方针,唯一 的想法就是把电影拍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