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这种高选择性麦克风可以侦听到几百米外人的对话。 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荫蔽 地侦听和获取军事情报。 通讯截获设备 针对我军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讯截获、手机信号截获、短信截获。从而获取 军事情报。 3 目前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存在问题 目前部队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中各个分系统是各自独立设计和安 装的, 基本不考虑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对物理防范的要求也基本不考虑与部队 保卫防范的相互结合,这样设计出的系统仅仅是各自独立的底层的电子防范系 统。 真正遇到紧急情况容易导致各自为政, 很难与事先制定的各种应急预案结合。 另外在特殊环境下的安全保卫(例如临时性高等级安全场所、重要军用物资 的投送)往往只是依赖人员的安全保卫。 其实从军用人机工程理论上看, 许多因人员违规导致的事故背后也是安全系 统设计不完善造成的,人的精力集中大概能维持 15 分钟,在视觉或者听觉疲劳 下不能保证人员在任何时候 100%的可靠工作,而且一个好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 系统应当有多重安全防护机制, 即使在人员疏忽的情况下, 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4 北约维和部队营地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概念设计 北约驻科索沃和阿富汗部队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立首先是完成安全系 统概念设计,内容包括: � 维和部队安全组织结构 � 安全管理概念 � 保卫目标 � 危险因素详细分析 � 任务描述 � 各种应急情况下物理防范/电子防范/ 人员防范流程控制 5 完善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概念设计
建立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总参 61 所 耿小宁 北京康斯环迅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黄小菲
1 前言 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真正有效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集物理防范、电子防范、人员防范三位 一体的安全系统。 同时整个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还必须全面考虑到预警、 报警、 现场处警、人员疏散、现场应急指挥、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技术人员和保卫人 员的培训、现场保护、事件分析和秩序恢复等一系列措施。因此军用安全技术防 范系统涉及还不仅仅是物理防范、电子防范、人员防范,还涉及到照明、楼宇控 制、人员通道、通讯、电力、网络等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专业化和智能 化造成了电子防范系统和物理防范/人员防范相互脱节,最终导致各个系统独立 工作,部队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却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综上所述,一个完备的军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特别是高等级军用安全技术 防范系统更需要顶层设计,综合考虑物理防范、电子防范、人员防范和预警、 报 警、现场处警、人员疏散、现场应急指挥、技术人员和保卫人员的培训、现场保 护、事件分析和秩序恢复等一系列措施的安全系统概念设计。 2 危胁我军事安全的多种危险因素 恐怖分子的袭击 恐怖分子对我军事设施袭击构成了对我军队的安全威胁。 随着国际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和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承担更多的国 际维和活动、承担了更多的迎来送往的国际军事交流活动。 爆炸是恐怖活动产生以来,恐怖分子用得最多、最普遍、延续时间最久而影 响也最大的手段, 具有隐蔽性、 突发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特别是爆炸物种类繁多, 既可能有制式的,也有非制式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土制的,也有 科技含量较高的。起爆方式有机械引发、电能起爆、声控、无线电遥控,还有光 控、温控、定时、化学等方式。另外,在恐怖爆炸的同时还可能伴有生物和化学 袭击。 1996 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曾发生过恐怖爆炸事件,由于处置及时 得当,没有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但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今世界, 虽 然不能说恐怖袭击无处不在,但防范的难度确实很大,因为各种爆炸物的制作并 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和器材,因此,发生爆炸恐怖袭击后,进行迅速有效处置是非 常必要的,这也是世界各国多年的经验和教训。 犯罪分子对军用物资的盗窃 多年来犯罪分子对军用物资的盗窃已成顽疾。从枪支弹药、通信电缆、给养 物资、各种油料甚至军用车牌都在盗窃分子猎取的范围内,每年给部队带来巨大 的损失。 犯罪分子的偷盗方法有多种多样, 其中最多的就是穿越部队警戒区利用部队 安全管理的疏忽和漏洞进行盗窃。例如部队的很多机场、港口、基地以及军械、 航材等仓库远离市中心甚至在丛林、山区、周围环境复杂,给犯罪分析的提供了 天然的掩护,这也是直接威胁到军队设施的安全。
3
场地的大小、形状、地形特点; 出入口描述 需要包围的场地所有出入口及其用途; 辅助设备描述 场地电源、供水设施、通讯线路、照明设备、通风设备; 建筑物性质描述 抗震等级、结构特点、抗爆能力; 安全设施描述 监视死角、应急灯及位置、灭火器及位置、消防水龙头及位置、喷淋控制区 域、水压、前期检查结果; 环境参数评估 环境参数评估包括照明、声场、电磁环境、网络环境、通讯环境和空调制冷 参数、和抗干扰环境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 设施用品的易爆性、设施用品的氧指数、部队疏散瓶颈。 修改意见 建筑修改意见、出入口门更改意见、照明更改意见、空调制冷更改意见等。 加强营地、机场、军港、弹药库、油库和武器发射场的安全保卫。 这种安全保卫不是当前意义上的安全保卫,从横向上必须从军用物资安全、 军人人身安全、电磁场监管控制、网络监管控制等诸多方面加强。 在纵向上必须从日常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消除、预警、报警、处警、安全隐 患评估以及演习等诸多方面加强。
4
Leabharlann Baidu
安全系统概念设计的主要依据 需求任务书 相关军用标准和国家有关标准 各种军用安全需求会议文件 各种应急预案(例如停电、停水、投毒、意外爆炸、火灾、抢劫、盗窃、暴力、 非法物品携带) 安全系统概念设计的目标 人身和防火安全 人流和最大人数控制 各分区部队疏散保证 部队分级指挥责任 危急事件下的应急措施 安全系统概念设计的场地描述 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设计显著特点就是紧密与现场相关。 场地描述包括: 区域描述
1
敌特分子的间谍活动和情报窃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我国搜集情报的手段和方式也有较大的改 变,更先进、更隐蔽的侦听、侦测、截获手段不断应用在情报搜集和窃取。 其实,美国早在 1947 年就与 5 个英联邦国家达成一项协议,确定共同监听 其他国家的通讯信号,在全球共建立了 2000 多个监听站,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通 信监听系统。美国通过遍布全球的监听网络,对前苏联军用飞机与空军基地之间 的通讯进行严密监听,对每一位飞行员的口音、音调和语言模式进行鉴别,建立 “语言档案”,输入计算机。然后根据语言所处位置,来跟踪他们的行踪,以此判 断前苏军的调防情况。 当今美国等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更先进的电子监听网络 系统。最著名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梯队系统”,该系统动用了 120 颗卫星, 在 全球设置了几十个大型地面接收站,其强大功能令人吃惊。其次还有代号为 “ 天 鹅”和“ 猎户座”的系列间谍卫星等,它能够窃听监测范围内的手机并自动对敏感 词语(比如“拉登 ”)作出反应。全世界 95%的通信信息都要经过这一系统,电 话、电报等都会被它截获。可以说,人们每一次使用手机,都要经过它的 “ 过 滤”。 俄罗斯在打击车臣恐怖主义战争中,就是利用电子侦察手段发现了当时车 臣分裂主义头子杜达耶夫的踪迹,并轻而易举地将其消灭。杜达耶夫生前频繁使 用手机,先后被俄情报部门监听并锁定 6 次,前 5 次因其通话后及时离开,俄罗 斯导弹“无的放矢”,侥幸大难不死。然而 1996 年 4 月 22 日凌晨 4 时,俄空军预 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战争调节人 ———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 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 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 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后,俄罗斯空军飞机在距目标 40 公里的地方发射了 两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最终被 俄导弹炸得粉身碎骨。之后,车臣反政府武装的几个头头,也因用手机通信, 泄 露了天机,同样毙命于俄罗斯导弹。本 ·拉登的得力助手阿布·巴耶达赫也是因为 使用手机暴露了藏身之地而落网。大量事实证明,手机犹如一个天造地设的窃听 器,因此持有手机,则当警钟常鸣。 内部安全管理疏忽导致安全事故 军队内部安全管理的疏忽会导致情报的泄露,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例如门 卫管理漏洞、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的死角、军用物资安全储存和输送特殊安全要 求、战区和阵地的安全保卫考虑不完善都会给国家和部队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出现的很多起安全事故原因之一是制度不落实同时也因为没有完善的安全系统 概念设计所致。 针对情报获取和恐怖行为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 远程遥控炸弹 2008 年境外 “东伊运 ”恐怖组织头目下达指令,要求派遣入境的阿吉买买提 于今年 4 月以前做好针对北京奥运会发动恐怖袭击准备,5 月份开始在北京、上 海等地进行投毒、爆炸等活动。“ 东伊运” 头目要求恐怖团伙成员对北京和上海两 地涉外宾馆、政府大楼、军事基地等设施进行详细勘察,尽快对“毒肉” 、“ 毒气” 和遥控爆炸装置进行试验,并明确了实施破坏活动的具体时间、目标和方式, 还 要求所有恐怖团伙成员如遇抓捕就与警察“同归于尽”。 该恐怖团伙在境内秘密发展成员,多次输送人员出境参加恐怖培训后潜回国 内,多方筹集资金用于购买爆炸原材料,并已在境内进行了 13 次试爆活动。 因此远程要控炸弹已经成为恐怖分子的重要破坏手段。 远程定向侦听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