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合集下载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了不起!这五年 中工业建设的成 就远远超过了旧 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 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 被淘汰了。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任 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 展( ) A • A 、重工业 • B 、农业 • C 、交通运输业 • D 、轻工业
宪 法 规 定 一
主 社会主义
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是 的 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全国总产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亿元 粮食 钢 1.1亿吨 亿吨 15.8万吨 万吨 人均占有量 66元 元 209公斤 公斤 0.29公斤 公斤
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 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
中国与印度、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1952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2.37公斤 2.37公斤 2.76千瓦 2.76千瓦 印度 美国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4公斤 10.9千瓦 10.9千瓦 538.3公斤 538.3公斤 2949千瓦 2949千瓦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年级:⼋年级科⽬:历史主备⼈杨根贤⼀、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第⼀个五年计划;第⼀部国家根本⼤法的颁布;三⼤改造。

2、分析建国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这样,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就迫切地提到党和国家⾯前了。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创造性的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次历史性巨变,我国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和1984年宪法的颁布,难点是社会主义⼯业化和三⼤改造。

⼆、⽬标及分析1、⽬标(1)了解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五”计划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和制定的。

(2)掌握有关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的召开及制定1954年《中华⼈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史实。

(3)掌握有关三⼤改造的基本史实,进⼀步理解⽣产⼒与⽣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

2、分析(1)指导学⽣阅读《第⼀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图》,让学⽣直观的感受“⼀五”计划期间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结合本课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分析新中国第⼀部宪法的性质,使学⽣了解宪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

(3指导学⽣调查当地⼀两个历史悠久的企业,了解该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些实际情况。

三、教学问题1、问题为什么说“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2、分析三⼤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

四、信息技术使⽤条件课本、地图册图表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1、导⼊新知识2、第⼀个五年计划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编制“⼀五”计划?“⼀五”计划的⽬的是什么?基本任务是什么?问题2:“⼀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量发展重⼯业?问题3:“⼀五”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了哪些巨⼤影响?设计意图:了解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五”计划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和制定的,它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业化的基础。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2、目的: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 3、时间:1953年——1957年 4、基本任务: (1)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 和商业; (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 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等。 5、指导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 2:主要是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 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种落 后的状况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 能实现.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 钢铁公司
1954年,南昌飞机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架飞 机试飞成功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万里长江第一桥
(5)意义: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义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 暂代人民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内容:规定了①国家的根本性质:工人阶级领导 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包兰铁路
兰新铁路
宝 成 铁 路
6.结果: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 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7.作用: 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农 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 文艺等事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 生活得到了改善。
二、“三大改造”
1、性质:一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2、时间:1953年——1956年底 3、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4、手段: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社)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以加工订货为主向公私合营过 渡的方式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课件ppt

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课件ppt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存在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1、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努力,使中国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高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奠定厚实 的物质基础。 二、“三大改造” ——变革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健全政治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 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 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 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 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导言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 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 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文化大革命” 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20多年艰辛探索, 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 面的经验。
知识点回顾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
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 方式进行。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5、三大改造完成的重要意义: 1、标志着我国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已经转变为社 会主义公有制。 2、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 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 第一架飞机
B.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 武汉长江大桥
D. 葛洲坝水利枢纽
4、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为了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 了什么措施( )
A.颁布《共同纲领》 C.进行抗美援朝
B.实行“一五”计划 D.开展土地改革
5.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 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 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B C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 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 占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1%
9%
材料二:
重工业 农业 其他工业
80%
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 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 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工业比重尤其是重工业 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中 国 印 度 美 国 (1952年产量)(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一、“一五”计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1954年宪法
三、三大改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 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 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 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
第一汽车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控股子公司 15家,其中包括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富奥汽 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和一汽轿车股份 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四 环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 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 业。固定资产总额1100亿元,员工12.6万人。 50多年来,累计产销中、重、轻、轿、客、微各 类汽车600余万辆,目前产品结构已形成以轿车为 主的新格局。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习目标:
1、能叙述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能背诵出第一个五年的主要成就 3、知道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4、理解并背诵出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改造 对象、改造方式和意义
1952年底到1953年初,抗美援朝可望结 束;土地改革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 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 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 目标。1953年12月党和国家提出过渡时期总 路线:
基 本 任 务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 和商业;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 同时,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增长。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南昌飞机制造厂 第一架飞机“初教-5”
沈阳飞机制造厂——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十年探索 良好开端 与失误
十年“文化 大革命”
1976
1950 52 53 1956 1957
1966
1976
年份
本课小结:
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
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 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 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3、建设成果
• 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成就: 1、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 成投产 2、 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3、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并造出第一辆 国产汽车。 4、建成了沈阳机床厂 5、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还修建了川藏、 青藏和新藏三条公路 6、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 “现在我们能够造什么?能够制造桌椅子, 能够造茶碗茶壶,能够种粮食,还能磨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 造”。
• ——毛泽东
•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美国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形式:
初级(统购统销、加工订货)
高级(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赎 买 政 策
练一练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2、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 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 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 生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五计划”的伟大意义:
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农业、
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 艺等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
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人民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 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
交通运输业
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春汽车厂成立,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超过旧中国100年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这是当工人们 生产出第一根 无缝钢管时, 大家满怀喜悦, 争相观看
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 成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一桥”指的是哪座大桥?
2、该桥是我国“一五”计划中取得的重要成就, 试举我国“一五”计划中的另外两例。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 国别 (1952年产 项目 量) 钢产量 2.37公斤 美国 (1950年产 量) 538.3公斤 印度 (1950年产 量) 4公斤
共同进步!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1957年主要工业产值及较1952年产值增长率表
类别 工农业 钢 总产值 生 铁 原 煤 原油 发电 量 粮食 棉花
1957 年 增长 率
1606亿 535 594 1.3 元 万吨 万 亿 吨 吨 70.9% 近3 2倍 96% 倍 多
146 193亿 1.95 164 万吨 度 亿吨 万吨 2.3 倍 166% 21.9 26.2 % %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 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 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3、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 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 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 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 2011年的主题是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新中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
1、材料中的“一桥”指的是哪座大桥?
1.农业、手工业改造
(1)原因:农业、手工业落后,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 (2)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生产 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伟大创举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公私合营,再创举性地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五计划涉及的主要是经济领域;三大改造是为 了改革生产关系,是为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服务的。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9、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
10、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主要形式有( )
A、互助组 C、生产合作社 B、供销合作社 D、公私合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1954年9月 2、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3、内容: 4、意义: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 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练一练
1、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 ①农业生产落后 ②工业生产水平 低 ③国家贫穷 ④人民生活十分困 苦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开展,手工业也走上 了合作化的道路。方式就是引导手工业 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和手工 业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走上了集体化的道 路。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 方法:有步骤的和平赎买,这一方法极 具创造性(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 • 主要形式:先开始是公私合营,之后是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A 1956年 C 1955年 B 1954年 D 1956 年

7、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 益的宪法产生于( )
A、1951年 C、1953 B、1952年 D、1954年
8、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 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 辆汽车 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洛阳师范学院 张星月 河南信阳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掌握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知识和三大改造的形式、结果和意义。

3、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任务。

二、本课重、难点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4年宪法的颁布。

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三、学习内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结合课文P16-P17,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格)材料二“······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1、教材16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与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问题:计划:基本任务:2、材料二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建成的?3、同一时期,在工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18,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这部法律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2 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三)三大改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19,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产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别采取什么方式对三大产业进行改造?结果如何?3、找出三大改造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并说一说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时间:历史意义:(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20,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第3课_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

第3课_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1954年宪法的颁布和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教材要点解析1、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还不如印度。

2、为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面貌,国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 年开始实施。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等。

3、“一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到1957 年底,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1953年底,鞍钢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此外,兴建了包兰、兰新、宝成等铁路线;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4、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为增加,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艺等事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5、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6、1954年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w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w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w小助教复习旧知。

w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一、第一个五年计划w教师简略补充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w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w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w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

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w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w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如果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然后,设法找到1993年和1999年两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看看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的修改?w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w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目标1、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具准备挂图、课本插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内容二、学习与探究新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2.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三)三大改造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3.“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私”指什么?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

这些缺点是什么?三、小结四、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原因 2.基本任务 3.主要成就4.完成的意义——工业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1.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2.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教学反思。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家工业化, 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你认为八大在政治上的探索是否正确? 你认为八大在政治上的探索是否正确?
强化重点
讨论: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对此进行 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 完成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 完成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 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1956年 年 底
农业
合作社
三 大 改 造
手工业 赎买、 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
资本主 义工 商业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毛泽东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 毛泽东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 的报告传达到广东省中山县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 烈地进行。 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 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1952年秋,河北尊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 年秋,河北尊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 年秋 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 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 是别社的,农民家里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 是别社的,农民家里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 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 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 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 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 里的深山打柴, 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 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 里的深山打柴 年冬季到 年春季共打 多元柴, 了400多元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 多元柴 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 为社里添置了一头牛,一只驴, 只羊 一辆铁轮车, 只羊, 为社里添置了一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 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 年冬季, 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 年冬季 1头骡子,5头牛,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 头骡子, 头牛 头牛, 只羊 只羊, 只猪 只猪, 辆铁轮车 辆铁轮车, 头骡子 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了后,豪情满怀地说: 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了后,豪情满怀地说: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 万万穷棒 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 义的又福又强的国家吗? 义的又福又强的国家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 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 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 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90%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
鞍山大型轧钢厂
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6年7月, 第一汽车厂 生产的第一 批解放牌汽 车
1956年, 我国制 造的第 一批喷 气式飞 机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通车后,汽车到达拉萨时受到当地 人民的热烈欢迎
四工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
三公路
新藏公路
二铁路 宝成铁路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三大改造”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表一)
看图分析: 两幅图表分 别说明了什 么问题?
(表二)
图表(一)说明:新中国建立以 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 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 历史最高水平。 图表(二)说明:我国的工业水 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许多重 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 发达国家。
自学课文,探究
1.过渡时期的含义及总路 线? 2.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 务是什么? 3.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什 么成果?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结束,我国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过渡时期的含义: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
3.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1)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2.交通成就:
(1)开始兴建包兰、兰新、宝成等铁路 (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3)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工业基地:
(1)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2)沿海原有工业基地加强 (3)华北和西北新建一批工业基地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4.小青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 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 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时间:1954年 方式 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1、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 会主义改造,形式采取公私合营。 • 2、1956年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 3、关于 “ 赎买政策 ”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 赎买,发给定息。资本家不再占有和经 营原来企业。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 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鞍山大型轧钢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鹰厦铁路
沈阳飞机制造厂
二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矿 一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第一汽车制造厂
新疆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中国第一个飞架制造厂 大型轧钢厂
青海
长春 沈阳 鞍山
武汉长江大桥
宝 成 铁 路
武汉
说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 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 业化迈进。
四川
鹰厦铁路
C
B
巩固人民政权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过渡时期 总路线和 总任务
第一个五年 计划
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 的实现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建 立
谢谢再见!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 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A. 第一架飞机
B.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2.(2010· 汕头中考)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3.(2010· 济源模拟)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式,它 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或接受某种观点。以下 广告语中宣传的产品出现最早的是( ) A. 坐解放车,走中国路。 B.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C工 业 基 地
东北 京津唐 长三角 珠三角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圆满完成, 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勤劳奋 斗的结果,也和当时苏联的大力帮助是 分不开的。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② 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矿 ② ②
③ ③
③ 宝成铁路 ① 鹰厦铁路
根据图填写: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资料:
“一五”计划(1953~1957年)“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二、“三大改造”
1.“一化三改”的关系: “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主体是工业化; “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3.实质:P22 私有制 公有制
4、 1954 年9月,在 北京 召开的第 一 届全国“人大” 通过了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
巩固练习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开始
D
C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理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 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 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56年底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54年9月) 2、大会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 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 它规定了我国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 它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
“一五”计划:是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 化的开端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
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
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
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 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 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 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 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 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 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 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 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 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 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 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 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 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形式:
初级(统购统销、加工订货)
高级(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赎 买 政 策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 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 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 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报名参加合作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 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 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 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 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 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 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 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 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 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 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 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 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