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

合集下载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1.引言岩石是地球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质的研究对于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动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的物理特性、损伤本构模型和破坏机理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岩石动力学特征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其岩石类型、组成、结构和成因等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岩石类型包括花岗岩、页岩、砂岩等。

这些岩石在外部荷载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变形和破坏特征。

例如,花岗岩具有高强度和硬度,但其脆性较大;而页岩和砂岩具有较低的强度和硬度,但具有一定的韧性。

岩石的物理特性也对其动力学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岩石的孔隙度、透水性和裂隙结构等都会影响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此外,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黏弹性特征和损伤演化规律也是岩石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含损伤本构模型损伤是岩石在荷载作用下的重要物理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会导致岩石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发生变化。

因此,研究岩石的含损伤本构模型对于预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岩石损伤模型包括线性损伤模型、非线性损伤模型和渐进损伤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描述岩石的损伤演化规律和应力-应变关系,可以有效地预测岩石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例如,线性损伤模型假设岩石中的微裂隙呈线性分布,通过引入损伤参数来描述岩石的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质的变化规律;非线性损伤模型则考虑岩石中微裂隙的非线性行为,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4.破坏机理岩石的破坏是岩石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研究岩石的破坏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岩石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从而指导工程实践中的岩土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岩石的破坏机理包括岩石的微观破坏过程和宏观破坏特征。

微观破坏过程主要指岩石内部微裂隙的扩展和聚集过程,其发展规律决定了岩石的宏观破坏特征。

岩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

岩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

岩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龚囱;曲文峰;行鹏飞;赵奎【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岩石损伤理论若干进展,丰要内容包括:岩石损伤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岩石损伤的分类、损伤变量的定义与选取、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对岩石损伤行为的影响、不同荷载下岩石裂纹演化规律的研究、岩石损伤机理的探讨,以及对岩石损伤的一些认识.以上研究表明:首先,采用损伤力学对岩石损伤进行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损伤模型的建立是岩石损伤的核心内容.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岩石在不同荷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岩石损伤机理.最后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考虑多因素岩石耦合损伤.【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岩石;损伤;损伤变量;本构模型;进展【作者】龚囱;曲文峰;行鹏飞;赵奎【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鄯善,838204;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鄯善,838204;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13岩石强度理论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经典强度理论、基于断裂力学的强度理论和损伤强度理论三个阶段。

对岩石强度理论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认识岩石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岩石损伤强度理论对包含大理损伤的非均匀体的RVE单元进行研究,其强度准则可写为D=Dc或|Y|=Yc。

采用损伤力学对岩石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多层次的缺陷几何结构,追溯从变形、损伤直至断裂的全过程,进而采用宏-细-微观相结合的描述,确立参变量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给出岩石强度的判定准则[1]。

由于,岩石作为一种天然的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的裂隙与孔洞,因此,采用损伤力学来研究岩石在外界作用下性能恶化已成为一热点课题。

岩石损伤强度理论认为:当岩石处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系统中时,岩石变形破坏的本质为不可逆能量耗散使岩石加剧损伤,从而导致岩石强度下降直至丧失。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演化细观机理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演化细观机理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演化细观机理及其本构模型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单轴压缩下岩石损伤演化的细观机理,并探讨其对应的本构模型。

通过对岩石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微观破坏行为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岩石损伤演化的内在机制,进而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岩石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

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岩石的力学特性、预测岩石工程的稳定性和优化岩石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单轴压缩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随后,将概述岩石损伤演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包括岩石损伤演化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并简要介绍论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岩石在单轴压缩下的损伤演化过程,揭示其细观机理,并建立相应的本构模型。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岩石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岩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演化细观机理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损伤演化细观机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科学问题。

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一轴向压力下发生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它是岩石力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试验手段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岩石内部的微裂纹、微孔洞等损伤会不断演化,最终导致岩石的宏观破坏。

岩石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存在的非均匀性和初始损伤,会导致应力分布的不均匀。

在应力集中区域,微裂纹会首先产生并扩展。

这些微裂纹的扩展方向往往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形成所谓的“翼裂纹”。

随着应力的增加,微裂纹会不断扩展、连接,形成宏观裂纹,导致岩石的整体强度降低。

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的耗散和释放。

在微裂纹产生和扩展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外部输入的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同时,岩石内部的损伤还会导致其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的降低,进一步影响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

岩石的损伤演化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岩石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孔隙率、温度、压力等。

基于Mohr准则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及其修正研究

基于Mohr准则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及其修正研究

基于Mohr准则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及其修正研究蒋维;邓建;司庆超【摘要】基于Mohr准则,重新定义了岩石微元强度.考虑岩石微元强度服从随机分布的特点,结合损伤力学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建立了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为使建立的模型更具一般性,分析了模型参数与围压的关系,并据此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修正,从而建立出完整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所建模型可以灵活地模拟各级围压下岩石破裂过程的全应力应变关系,尤其是应变软化特性.同时,该模型形式简单,应用方便,接近工程实际.【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2【总页数】4页(P30-32,37)【关键词】岩石破裂;Mohr准则;微元强度;损伤;本构模型【作者】蒋维;邓建;司庆超【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岩石是一种天然地质材料,其内部包含各种随机分布的缺陷,在外载荷作用下,这些缺陷将繁衍和发展,岩石内部结构的力学性能也将连续发生变化。

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的重点。

目前,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主要包括唯象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前者引进内部变量从宏观上对损伤问题进行分析,后者以统计学为工具,假设岩石微元物理力学性能服从某种随机分布,推导出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

采用第二种方法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关键在于岩石微元强度的确定。

自D.Krajcinovic等人将连续损伤理论与统计强度理论有机结合提出一统计损伤模型以来,许多学者[1-6]均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各种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在岩土领域中广泛采用了Drucker-Prager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这两个准则把Mohr圆包络线近似为直线。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1. 引言1.1 概述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在地质工程、矿山开采和岩土工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力学和环境条件的作用,岩石在长期的负荷下会发生变形、损伤甚至破坏。

因此,了解岩石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其本构行为对于推进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以及破坏机理展开,结构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并概括性地提及每个章节的内容。

第二部分将重点讨论岩石的力学特性、动态响应以及常用的实验与模拟方法。

第三部分将探讨含损伤本构模型,并介绍不同理论基础下引入损伤概念建立的本构模型,并对参考文献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第四部分将深入研究岩石的破坏机理,包括对岩石破坏过程的分析、破坏预测与评估方法的探讨,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实例展示。

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全文,并对该领域的进展和局限性进行评价,同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以及破坏机理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明确目前岩石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期望为岩石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岩石动力学特征研究:2.1 岩石的力学特性:岩石是一种复杂的多相介质,其力学特性对于岩石工程及地质灾害评估至关重要。

岩石的力学特性包括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剪切强度以及岩石的变形行为等。

弹性模量是指岩石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时产生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岩石的刚性;抗压强度则表示了岩石能够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剪切强度是指在试验条件下,岩石开始发生剪切失稳断裂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此外,岩石还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行为。

当外部载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即会导致岩石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失稳断裂。

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研究

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研究

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岩石作为地球的主要构成物质,其力学特性及损伤软化行为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石油工程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然而,岩石的损伤软化过程极为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如应力状态、温度、湿度、加载速率等,这使得准确描述和预测岩石的损伤软化行为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以期为岩石力学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岩石损伤软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模型在描述岩石损伤软化行为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然后,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模型的基本假设、理论框架、数学表达式等。

该模型以Weibull分布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损伤变量和软化参数,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岩石在受力过程中的损伤演化和软化行为。

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范围,本文还研究了基于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实际岩石试样进行加载试验,获取岩石的损伤软化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模型的修正参数。

修正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岩石的实际力学特性,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对所构建的模型和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还将所构建的模型和修正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如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石油钻井工程等,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岩石损伤软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Weibull分布是一种连续型概率分布,最初由瑞典数学家Walloddi Weibull在1939年提出,用于描述材料强度、寿命等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在岩石力学领域,Weibull分布因其能够描述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和尺寸效应而备受关注。

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的新探讨

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的新探讨

第29卷第11期 岩 土 力 学 V ol.29 No.11 2008年11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Nov. 2008收稿日期:2007-03-05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学基金项目(No.5037803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03JJY5024)。

作者简介:曹文贵,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cwglyp@文章编号:1000-7598-(2008) 11-2952-05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的新探讨曹文贵,李 翔(湖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长沙 410082)摘 要:基于现有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研究,通过探讨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与岩石应力-应变全程曲线特征参数即峰值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建立起特定围压下模型参数与围压的解析表达式。

引进岩石Mohr-Coulomb 强度准则,建立不同围压下岩石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峰值应力与围压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探讨不同岩石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峰值应变与围压的关系,导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不同围压下岩石峰值应变计算公式,从而建立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确定的新方法,由此得到能够模拟不同围压下岩石应变软化全过程的统一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

该模型较同类模型具有参数少和易于确定等特点,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比较分析表明了该方法与模型的合理性。

关 键 词:岩石;损伤;应变软化;统计;本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TU 452 文献标识码:AA new discussion on damage softening statistic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s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ts parametersCAO Wen-gui, LI Xiang(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damage softening statistic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s, firstly,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model parameters and confining pressure are established for specific confining pressures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l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the stress and corresponding strain at the peak point in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Then, by using the Mohr-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ak stress and confining pressure is developed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Thirdly, the formula with gener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eak strain in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is deduc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ain at the peak point and confining pressure for different rocks. Thus,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del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and a unified damage softening statistic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s which is applicable to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is then proposed. This constitutive model has fewer parameters and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its parameters is also easy.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new method and the proposed model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 words: rock; damage; strain softening; statistics; constitutive model1 前 言由于统计损伤理论的引入,岩石应变软化变形破裂全过程的模拟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岳洋
【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7)004
【摘要】基于应变强度理论和岩石微元强度服从幂函数分布的假定,利用统计损伤力学的理论,建立了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引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实测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所建模型能够比较好的反映岩石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岩石强度变化特征,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总页数】3页(P117-119)
【作者】岳洋
【作者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总公司,贵州,贵阳,5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6.164
【相关文献】
1.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及临界损伤度研究 [J], 康亚明;刘长武;贾延;马利伟;方延强
2.基于初始损伤系数修正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J], 李树春;许江;李克钢
3.考虑损伤阈值影响的岩石脆-延性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J], 张超;曹文贵;王江营
4.拉应力条件下岩石细观力学本构模型和渗透系数张量研究(I):各向异性损伤本构
模型 [J], 韦立德;杨春和;徐卫亚
5.基于新型损伤定义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探讨 [J], 曹文贵;张升;赵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一、引言岩石是地球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质和破坏机理对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重要影响。

岩石动力学特征、含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的研究,不仅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岩石的动力学特征入手,探讨其损伤本构模型和破坏机理,为岩石力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二、岩石的动力学特征1.岩石的基本性质岩石作为地壳的固态材料,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其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度、饱和度等,化学成分则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破坏特征。

同时,岩石的结构、晶体排列和裂纹分布也是其动力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2.岩石的动力学参数岩石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应力和应变,这些动力学参数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破坏机理具有重要影响。

岩石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是其动力学特征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可以获得这些参数,为岩石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含损伤本构模型1.损伤本构模型的概念损伤本构模型是描述岩石在受力过程中损伤演化和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

其基本思想是将岩石的承载能力随损伤参数的增加而减小,从而描述岩石的破坏过程。

损伤本构模型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为分析岩石的变形和破坏提供了重要思路。

2.典型的损伤本构模型目前常用的损伤本构模型包括Mohr-Coulomb损伤模型、Drucker-Prager损伤模型、Hoek-Brown损伤模型等。

这些模型都是基于损伤力学和弹塑性理论发展而来,通过引入损伤参数描述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行为,为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岩石的破坏机理1.岩石的破坏形式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破坏,包括拉裂破坏、压碎破坏、剪切破坏等。

不同形式的破坏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具有不同影响,因此破坏形式的研究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破坏机理的研究岩石的破坏机理是岩石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岩石类型和受力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破坏机理。

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游强;王军保【摘要】Statistical damage mechanic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by invers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triaxial experiment in rock failure. Taking the Hoek-Brown damage criterion as the distribution variab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train-equivalence hypothesis, a rock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is established under triaxial stress state based o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icro-unit with power function distribution. The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is verified by test data of triaxial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constitutive model can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of rock and the process of rock failure accurately. So,the proposed constitutive model is rational and feasible. Through a discussion on the parameters m and F0 in the constitutive damage model, it is believed that F0 represents the strengthof rock, m represents the strength and brittleness of rock. They are not independent but interrelated.%统计损伤力学是依据岩石破坏过程中的三轴试验资料反推其本构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假定岩石微元强度服从幂函数分布的概率分布理论,将Hoek - Brown强度准则作为岩石统计分布变量,建立了岩石损伤变量演化方程和岩石在三维应力作用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用试验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通过将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能够比较好的反映岩石的本构关系和破坏过程,从而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模型分布参数F0反映了岩石的强度,m反映了岩石的强度和脆性程度,但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2【总页数】4页(P225-228)【关键词】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幂函数分布;Hoek - Brown准则【作者】游强;王军保【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宜宾644000;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2岩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程介质,其本构关系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重点问题之一。

充填裂隙——精选推荐

充填裂隙——精选推荐

充填裂隙摘要:岩体中存在的大量裂隙结构(如断层,节理),这些裂隙的存在对岩体的渗流性质和力学特性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岩块本身的渗透系数很小,但是具有裂隙的岩体渗透系数却很大,这是连通的裂隙构成了良好的透水通道的结果,可以认为是裂隙系统构成了岩体的透水系统。

考虑到有无充填物条件下岩体裂隙渗流规律的巨大差异,近年来更多学者开展了在含充填物裂隙渗流方面的试验研究。

围绕该问题,本文在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对裂隙岩石及充填裂隙岩石渗流研究的基础上,对充填石膏砂浆和水泥砂浆两种不同水理性质材料岩样的裂隙渗透规律进行了综合和深入的试验测试并提出一种损伤软化模型。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托中南大学测试中心MTS815.02型试验仪器,针对完整岩样与2种不同充填材料的预置裂隙岩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渗流试验研究。

设计并制作含充填物的不同贯通率的裂隙岩石试样(Φ50×100),研究其在不同裂隙贯通率及不同围压时的渗透性、强度特性等的变化规律。

2)相同类型裂隙岩样随着围压的增加,均引起轴向应力的显著增加。

同时,在相同围压情况下,裂隙岩样随结构面贯通率的加大,其各自的应力峰值强度变化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这种由于结构面差异造成变化的幅度远远小于围压变化引起的影响。

在充填裂隙岩石的渗透性试验中,虽然裂隙岩样较完整岩样的峰值强度均有明显下降,但比较两种围压时,可发现高围压情况下的下降幅值普遍较小。

由此可见,在充填裂隙岩样中,围压因素的作用远远高于结构面贯通率对强度的影响效果。

3)根据结果计算渗透系数得到:充填裂隙岩样的渗透系数较完整砂岩有显著的提高;由于所选两类充填材料的硬化机理不同,在压力作用下,石膏砂浆充填物质更易发生转移,从而造成渗流通道的堵塞,使得渗透率下降,在相同条件时,石膏砂浆充填的裂隙岩样的渗透系数表现为小于水泥砂浆类充填的裂隙岩样;围压加载过程中的试样内部结构受到压缩变形,使裂隙及渗流通道变小,导致渗透性的降低,因此随着围压的升高,试件的渗透率降低,说明侧围压大小是影响试件渗透性变化幅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裂隙贯通率的增加,岩样的渗透系数也随之增大,但裂隙通道受充填物的作用使得渗透系数并未出现明显的倍数规律。

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过 程 中的本 构 关 系 , 而 说 明 了本 文 模 型 的合 理 从
性。
() 4
当岩石 材料承 受荷 载作 用后 , 宏观裂 隙 出现 在 以前 , 部 出现 的微 裂 隙已经影 响 了岩石材 料 的力 局 学性 质 … 。假定岩 石 微元 破 坏 前 服从 广 义 虎克 定
律, 由连续 介质损 伤力 学理 论可得 如下本 构关 系 =如 ( ) 1一
布, 建立了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 使岩石本 构关 系研究取 得 了一 定程 度 的突破 J 。
本 文从 岩石微 元 强度统计 特性人 手 , 假定 岩石 微元 强度服从 幂 函数分 布 , 立 了岩 石损 伤统计 本 建 构模型 , 并用试 验数 据对 本文模 型进行 了验证 。结 果表明: 本文 所得模 型能 够 比较 好 的反映岩 石破 坏
贵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WI 毯 b
第2 7卷
1_
凸 Sl
一\ , : ( ) 旦 m
Co
() \, V 8
拗 渤 ∞ ∞ ∞ 抛 啪 ∞ ∞ 0
将弹性 模量 E、 泊松 比 及各 围压 下 的试验 资
料代 人到 ( 式 进 行 线 性 化 处 理 即 可得 到各 围压 9)
10 00—56 ( 00 0 0 1 O 2 9 2 1 )4— 17一 3
岩石 损伤 本 构 模 型研 究
岳 洋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总公 司, 贵州 贵阳 50 0 ) 50 3

要 : 于应 变强度 理论 和岩 石微 元 强度服 从 幂 函数 分布 的假 定 , 用统 计 损 伤 力 学的理 论 , 基 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转化的统计损伤理论研究

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转化的统计损伤理论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转化的统计损伤理论研究姓名:王泓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岩土工程指导教师:曹文贵20070514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岩石应变软硬化变形过程的模拟即本构模型是岩石力学的基础研究内容,而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相互转化条件及强度准则是岩石本构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此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研究成果只能反映岩石应力状态对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的影响,无法同时反映应力状态与岩石本身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影响。

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在现有能充分反映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岩石应变软硬化机理及岩石应变软硬化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的探讨,深入研究了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相互转化条件的研究方法,并得到了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相互转化的定量化条件,它不仅能反映岩石应力状态而且还能同时反映岩石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对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转化的影响,深化了对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转化力学机理的认识;然后,通过对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在岩石破坏或屈服点的曲率变化规律的探讨,深入研究了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岩石强度准则的确定方法,并初步建立了能反映实际的新型岩石强度准则,它能反映多种复杂因素对岩石强度的影响,也能更好地符合岩石强度包络线的特征。

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岩石应变软硬化特征转化的定量化条件和新型岩石强度准则与实测吻合良好,丰富和完善了岩石本构关系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强度准则;损伤;本构模型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转化的统计损伤理论研究AbstractThe simul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rock in hard-working status or in soft-working status, that is, study on rock constitutive model, is the foundational content of rock mechanics, then the condition of mutual conversion for hard-working and soft-working properties of rock, and the strength rule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rock constitutive model, on which study still underway and far from enough, the existing product can only describe the effect of rock stress status in influencing hard-working and soft-working properties of rock, but can’t take into accout either the stress status o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For these, study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is of great thoera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t.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the stati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which can describe hard-working status as well as soft-working status, through discussing strain hard-working and soft working mechanism and variational law of stress-strain curve, the means to study the conversion condition of hard-working stauts and soft-working status was developed to get the quantifica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conversion condition, which can describe not only the effect of rock stress status but also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itself, then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version mechanicm was also deepen; Then, via discuss on the variational rule of curvature on the damage point or yield point in the stress-strain curve, the means to get the rock strength rule was deeply studied by getting extremum of multifunction, then primarily established the new type of rock strength rule, which can describe effects of multi-factor, and more accordance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failure envelopes.The analysis result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indicates that, the quantificational conversion condition of rock strain hard-working status and soft-working status, and the new type of strength rule can almost exactly describe the measured result, so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an enrich and perfect the product of rock constitutive model.Keyword:Rock; Strain hard-working and soft-working properties; Strength rul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岩石三轴刚性试验系统的出现,岩石应变软硬化转化的特性逐渐被国内外学者重视。

岩石损伤模型及其本构方程的探讨

岩石损伤模型及其本构方程的探讨

万方数据
• 562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图 3 几种材料常数组合对应的全应力-应变曲线 Fig.3 Calculated stress-strain curve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parameters
应当指出 本文研究所得的岩石本构方程仅是 一个模型 其正确性还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和完 善 另外 它还只适用于单轴压缩条件 对于实际 的工程问题 岩石几乎总是处于三轴应力作用之 下 所以尚需做更多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Qin Yueping
(Beijing Campu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万方数据
岩石损伤力学模型及其本构方程的探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秦跃平, Qin Yueping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系,北京,100083
引证文献(28条)
1.秦跃平.孙文标.王磊 岩石损伤力学模型分析[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5) 2.高军伟 煤体变形演化特征的CT实验分析[期刊论文]-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3.李术才.陈卫忠.朱维申.王书法 加锚节理岩体裂纹扩展失稳的突变模型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10) 4.李政林.吴瑞祥.李龙剑.王晓艳 基于损伤理论的隧道围岩松动圈确定方法[期刊论文]-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6) 5.杜建坡.王飞.李秀芬 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7(10) 6.刘福胜.宋扬.王连国.刘佩玺.岳庆河 巷道锚注岩体失稳的突变模型及最小厚度的确定[期刊论文]-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岩石峰后应变软化本构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岩石峰后应变软化本构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岩石峰后应变软化本构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21世纪的今天,国内外岩体工程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能源、交通、矿山、水利和国防工程的建造。

目前这些工程要面对大量的岩体的开挖和处理问题,涉及到大量的岩体工程性质。

而岩体本身的强度特性以及岩体峰后的力学性质对这些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稳定性评价、岩土加固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岩石峰后力学性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破坏演化及渐进破坏规律的研究,并对隧道现场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1)岩石类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关系分为峰值前区和峰值后区2个部分。

在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前部分,一般将岩石视为弹性体,在此阶段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而在峰后部分,由于不能确定岩石的破坏形态和应力的跌落方式,其力学行为难以用经典理论来描述,因此确定岩石峰后模量的变化是研究岩石峰后力学行为的关键。

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以内摩擦角φ作为中间变量,通过理论推导,将峰后弹性模量Ep表征为应变ε的函数,建立峰后岩体力学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2)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得到大理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其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本构模型是正确合理的,同时也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不同围压大理岩的峰后力学行为。

(3)基于上述理论,通过FLAC中的FISH语言开发了岩石的二维计算程序,对二维柱体单轴压缩试验和浅埋隧道开挖进行二维的数值模拟;然后在二维计算程序的基础上,通过FLAC3D开发了岩石的三维计算程序,并通过动态位移加载方式,进行三维柱体假三轴试验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验证了新建本构模型和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4)利用岩石的三维计算程序,进行地质模型试验中隧道超载的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围岩在加载过程中的渐进破坏演化特征,同时验证了新建本构模型模拟隧道围岩破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5)最后运用开发的岩石破坏模型,以两水隧道为依托,分别进行了V级围岩全断面和台阶法开挖的全三维数值模拟,同时研究分析了两种工况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破坏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岩石流变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岩石流变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1):136~140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文・献・综・述岩石流变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范庆忠1,2,王素华1,2,高延法1(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 271019;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收稿日期:2005-02-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4029作者简介:范庆忠(1966-),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工程力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PRO GRESS I N STU D I ES O N THE RHE OLO G I CAL TEST AN D MOD E L I D ENT I F I CAT I O N O F ROCK F AN Q ing -zhong 1,2,WANG Su -hua 1,2,G AO Yan -fa(1.College of Res ourcesand Envir onment,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 oy University,Taian 271019,China;2.College of W 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Key W ords:Rock rheol ogy,Test,Constitutive model摘要:岩石的流变性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岩石流变力学研究对于岩石力学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对于深埋于地下的井巷、硐室围岩的稳定问题非常重要。

阐述了岩石和岩体流变试验和本构模型研究的进展概况,同时提出若干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岩石流变;试验研究;本构模型;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 D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4(2006)01-0136-051 引言岩石的流变性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很多的岩石工程都与岩石的流变性有密切关系[1]。

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初步研究_张友锋

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初步研究_张友锋

对 于 岩 石 来说
,
其 强度 理 论 的核 心 问题是 本 构模 型
,
实 际上
,
岩石 损伤 理 论 就 是研
,
究 受损 材料 的损伤 演化 规 律 及其 破 坏 的 理 论 其核 心 问题 是 损 伤模 型
及 其转 化 的 问题

即确 立 损 伤变 量

已有 的研 究表 明
,
统计 损伤 力 学 是研 究岩 石 破裂过 程 的有 效 方 法
将连续 介质 理
,
论 和 损伤 理 论有 机 的结 合起 来
为岩 石 类脆 性材 料 的本构模 型研 究 开 辟 了新途 径 但 是

对 于 岩 石 微 元 强 度 分布 的概 率 函 数 形 式 的系 统研 究与对 比 分 析 需要进 一 步深 入研 究 立 能够 反 映岩 石 不 同变 形 阶 段 力学特 性 的本 构模 型 型 尤其 是 要 能较 为准确 的表 达 峰值 后 区 的残余 强 度
,

首 先基 于

e L

m
3
t i a
e r
应 变等价性假 说建 立 了 三 维应 力作 用 下 岩石 损 伤本构 方程
M七ib u l 分布等 5 l
讨论 了常 用的 M C
个岩石 强度准 则 和
个 岩 石 微 元 强度 概 率模 型
,

然 后基 于
H B

强度
,
准则 和 幂 函 数 分布 建 立 了岩 石 的损 伤 统 计 本 构模 型 并 给 出 了相关参 数 的确定方 法 借
,
本 文 在 归纳总结 目前岩 石 统计损 伤力学本构 模 型研究的基 础 上 从岩石 微裂 隙等 缺

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

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

第23卷第11期 V ol.23 No.11 工程力学2006年11 月Nov. 2006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0 文章编号:1000-4750(2006)11-0110-06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曹文贵,张升,赵明华(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长沙 410082)摘要:首先将在应力作用下的岩石材料抽象为破坏与未破坏两部分,并根据这两部分不同的受力情况,通过引进岩石材料屈服或破坏的能量原理,建立岩石损伤模型;其次,利用统计损伤理论,建立能够反映岩石破裂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建立特定围压下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最后,通过探讨模型参数与围压的经验关系,对模型进行合理修正,从而建立出反映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破裂全过程的统一三维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该模型参数少,便于工程应用,尤其是它能够反映岩石软化与硬化特性随围压变化而相互转化的特征,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石;本构模型;硬化;软化;统计损伤理论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CONVERSION BETWEEN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PROPERTIESOF ROCK*CAO Wen-gui , ZHANG Sheng , ZHAO Ming-hua(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Abstract: Firstly, rock material under stres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or yielded and unyielded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parts under stress, a damage model for rock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it by introducing energy theory of yielding or failure for rock. Secondly, making use of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 a statistical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that reflects the full process of rock failure has been developed.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under a specific confining pressure has been set up. At last, the model has been modified rationally by discuss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 between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nd confining pressure of rock. A unified three-dimensional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applying to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has been founded. It has less parameters and is simple and easy to apply, especially, it can also reflect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conversion between hardening and softening mutually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its rationality has been shown compared with its test.Key word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ock; constitutive model; hardening; softening;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收稿日期:2005-03-16;修改日期:2005-05-25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8036)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JJY5024)作者简介:*曹文贵(1963),男,湖南南县人,副教授,博士后,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 cwglyp@);张升(1979),男,湖南邵阳市人,硕士,从事岩土本构模型研究;赵明华(1956),男,湖南洞口县人,教授,博士,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

考虑体积变化影响的岩石应变软硬化损伤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

考虑体积变化影响的岩石应变软硬化损伤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

第32卷第3期 岩 土 力 学 V ol.32 No.3 2011年3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Mar. 2011收稿日期:2009-09-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07813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90161110005)资助项目;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曹文贵,男,1963年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cwglyp@文章编号:1000-7598 (2011) 03-0647-08考虑体积变化影响的岩石应变软硬化损伤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曹文贵,赵 衡,张永杰,张 玲(湖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长沙 410082)摘 要:针对现有岩石损伤模型的局限性与不足,将应力作用下的岩石抽象为空隙、损伤与未损伤材料三部分,以空隙率反映岩石体积或空隙的变化,以损伤变量或损伤因子反映岩石力学性态的改变程度,通过对各部分材料的微观受力及其与宏观应力和应变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可反映岩石变形过程中体积或空隙变化特性的新型岩石损伤模型;从岩石微元强度合理度量方法研究入手,引进统计损伤理论,建立了可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岩石统计损伤演化模型,进而建立了能模拟应变软硬化全过程的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提出了参数确定方法。

该模型不仅能反映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而且能反映岩石变形的初期压密和后期扩容的特性。

通过实例分析与讨论,表明模型合理与可行。

关 键 词:岩石力学;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初期压密;后期扩容;损伤阀值 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识码:AStrain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consideringeffect of volume change and its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methodCAO Wen-gui ,ZHAO Heng ,ZHANG Yong-jie ,ZHANG Ling(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rock damage models, firstly, the rock under str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bstractly: voids, damaged and undamaged material. The voids ratio is employed to describe rock’s change of the volume and the voids; and the damage variable or damage coefficient is used to reflect the conversion degree of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state of rock. Then, a new damage model for rock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microcosmic stress and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s macrocosmic stresses and strains. Secondly, start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ason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rock microcosmic elemental strength, a statistical damage evolution model for rock to reflect the effect of the damage threshold value is presented by working in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 moreover,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to simulate the rock full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its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This model can reflect the properties of not only strain softening or hardening but the volume compression in initial as well as expansion in later. Finally,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with practical example indic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volume compression in initial ;volume expansion in later ;damage threshold value1 引 言近年来,利用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岩石变形全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已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1-6],但仍存在许多局限性与不足,其原因在于岩石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初始空隙(如裂隙、孔隙等),而且在受载后由于岩石损伤而不断形成新的空隙,因此,在岩石变形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体积变化(即初期压缩和后期扩容)特征。

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岩石损伤统计软化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岩石损伤统计软化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第27卷第6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7 No.6 2008年6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ne,2008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岩石损伤统计软化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曹文贵,赵 衡,张 玲,张永杰(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82)摘要:在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的岩石损伤模型基础上,首先探讨岩石应变软化变形过程中损伤变量或损伤因子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岩石应变软化变形全过程特征及其损伤机制的研究,探讨建立岩石损伤演化模型时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必要性;其次,在对现有岩石微元强度度量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新型岩石微元强度度量方法,并引进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可考虑损伤阀值影响的岩石统计损伤演化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反映损伤阀值的影响,而且能反映岩石损伤程度受应力状态影响和岩石损伤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损伤起始点不同的特性;再次,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充分模拟岩石应变软化变形全过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提出其参数确定方法,该模型不仅能充分反映岩石在低应力水平或变形较小时的线弹性变形特性,而且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情况;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岩石力学;损伤阀值;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微元强度;统计损伤理论中图分类号:TU 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06–1148–07DAMAGE STATISTICAL 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CONSIDERING EFFECT OF DAMA GE THRESHOLD AND ITS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METHODCAO Wengui,ZHAO Heng,ZHANG Ling,ZHANG Yongjie(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Abstract:Based on rock damage model founded by Lemaitre′s strain equivalent theory,the changing rule of damage variable or damage factor during the process of rock strain softening deform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train softening,the rock damage mechanism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amage threshold in developing rock damage evolvement model are discussed. Then,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microcosmic element strength of rock is present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damage threshold;and a new statistical damage evolv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 This model can reflect not only the influence of damage threshold but also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states on damage degree of rock as well as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initial points under different stress states. Based on these,a damage statistical softening constitutive model used to simulate the rock strain softening deformation process is developed;and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del parameters is proposed. This model can reflect the linear-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deformation in low stress level or small deformation. Moreover,the concepts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clear;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model to be applied to complex stress state cases. Finally,the cas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is reasonable.收稿日期:2008–01–09;修回日期:2008–03–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60);“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JJ3115)作者简介:曹文贵(1963–),男,博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11期 V ol.23 No.11 工程力学2006年11 月Nov. 2006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0 文章编号:1000-4750(2006)11-0110-06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曹文贵,张升,赵明华(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长沙 410082)摘要:首先将在应力作用下的岩石材料抽象为破坏与未破坏两部分,并根据这两部分不同的受力情况,通过引进岩石材料屈服或破坏的能量原理,建立岩石损伤模型;其次,利用统计损伤理论,建立能够反映岩石破裂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建立特定围压下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最后,通过探讨模型参数与围压的经验关系,对模型进行合理修正,从而建立出反映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破裂全过程的统一三维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该模型参数少,便于工程应用,尤其是它能够反映岩石软化与硬化特性随围压变化而相互转化的特征,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石;本构模型;硬化;软化;统计损伤理论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CONVERSION BETWEEN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PROPERTIESOF ROCK*CAO Wen-gui , ZHANG Sheng , ZHAO Ming-hua(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Abstract: Firstly, rock material under stres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or yielded and unyielded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parts under stress, a damage model for rock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it by introducing energy theory of yielding or failure for rock. Secondly, making use of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 a statistical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that reflects the full process of rock failure has been developed.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under a specific confining pressure has been set up. At last, the model has been modified rationally by discuss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 between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nd confining pressure of rock. A unified three-dimensional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applying to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has been founded. It has less parameters and is simple and easy to apply, especially, it can also reflect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conversion between hardening and softening mutually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its rationality has been shown compared with its test.Key word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ock; constitutive model; hardening; softening;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收稿日期:2005-03-16;修改日期:2005-05-25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8036)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JJY5024)作者简介:*曹文贵(1963),男,湖南南县人,副教授,博士后,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 cwglyp@);张升(1979),男,湖南邵阳市人,硕士,从事岩土本构模型研究;赵明华(1956),男,湖南洞口县人,教授,博士,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

工 程 力 学 111岩石的软化与硬化特性是岩石变形的重要力学特性,而且,它们随岩石所受应力状态变化而相互转化,这也是人们在岩石本构关系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前,岩石本构模型种类繁多,但基本都不能反映该特性,如何建立起反映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本构关系是探讨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的关键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意义,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1~9]利用Lemaitre 应变等价性假说与统计损伤理论深入探讨了岩石的破裂全过程,开辟了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本构模型研究的新途径,使岩石本构关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岩石本构关系只能反映岩石的软化特性,无法反映岩石随围压变化而发生软硬化特性相互转化的特征,其问题的关键在于Lemaitre 应变等价性假说[10,11]的局限性,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说认为,岩石损伤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空洞或缺陷,这些空洞和缺陷不具备任何承载能力。

实际上,这些带有空洞和缺陷的损伤部分仍能承受一定荷载,因此,如何建立起有别于基于应变等价性假说的岩石损伤模型是本文研究的关键之一。

由此可见,本文研究反映岩石软化与硬化特性相互转化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为:首先,针对Lemaitre 应变等价性假说的不合理性,重点探讨岩石损伤部分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建立新型岩石损伤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引进统计损伤理论,建立能反映岩石变形破裂全过程的软硬化特性相互转化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有望使岩石本构模型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1 岩石损伤变量与损伤模型的建立为了建立新型岩石损伤模型,假设在应力作用下产生损伤的岩石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即未损伤材料和损伤材料,这两部分均能承受一定承载力,岩石材料的总荷载由这两部分材料共同承担。

设岩石材料所受应力与应变分别为i σ和i ε,作用面积为A ;其中未受损伤材料部分应力与应变分别为i σ′和i ε′,相应的作用面积为A ′;损伤材料部分应力与应变分别为i σ′′和i ε′′,相应的作用面积为A ′′,根据各部分数学与力学关系,其应力关系可以表示为:()i i i A A A A σσσ′′′′′′′′′+=+ (1)或,i i i A A A Aσσσ′′′′′′+= (2) 令D A A ′′=,即定义为岩石材料损伤变量,则式(1)或式(2)亦可表示为:(1)i i i D D σσσ′′′−+= (3)由应变相互协调,即任意应力状态(包括加载与卸载)下损伤部分与未损伤部分应变相等可得:i i i εεε′′′== (4) 上面即为本文建立的新型岩石损伤模型,由此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必须首先建立起i σ′与i σ′′和应变的关系。

2 岩石损伤本构关系的建立为了建立岩石损伤本构关系,须首先作出如下假定:(1) 岩石材料在损伤之前应力应变关系服从线弹性关系,即:()()i i j k i j k E E σεµσσεµσσ′′′′′′=++=++ (5) 式中,E 与µ分别为岩石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2) 岩石材料损伤之后,首先根据能量理论,材料内部的形变能由体积变形能与形状改变能两部分组成,材料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极限值,即为材料第四强度理论的内容,由此,可建立岩石损伤部分材料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岩石材料形状改变比能的极限值为[12]:2max 13c W Eµσ+= (6)式中,c σ为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岩石损伤材料部分的形状改变比能可由下式计算[12]:11223313()22f m m W σεσεσεσε′′′′′′′′′′′′′′′′=++− (7) 式中,123()/3mσσσσ′′′′′′′′=++ (8) 223()/3mεεεε′′′′′′′=++ (9) 假定岩石损伤后无体积变化[13],对单位体积损伤岩石分析有:3123(1)(1)(1)1εεε′′′′′′+++= (10) 由于在假三轴试验中有23εε=,又因为||1i ε≤,则由式(4)与式(10)可得:31ε=(11)112 工 程 力 学将之代入式(7),考虑到23σσ′′′′=,并由max f W W =则有:131cE µσσσ+′′′′=+ (12) 其次,岩石在任意应力状态时卸载达到稳定后,从应变上看,存在表观残余应变i ε,此时,岩石未损伤部分的残余应变i ε′与损伤部分的残余应变i ε′′仍然协调,即有式(4)。

从应力上看,未损伤部分仍然是线弹性体,由于其有残余应变,即有弹性应力,故广义虎克定律仍然适用,在假三轴情况下有:1132E σεµσ′′′=+ (13) 而损伤部分则存在一性状与i σ′相同的应力i σ′′(同为压力或拉力),此二力方向相反,则试件整体上的平均应力为:0i i i i i A A A A A A Aσσσσσ′′′′′′′′′′′′−−===′′′+ (14)即有,1i i DDσσ′′′=− (15) 联立式(4)、式(13)与式(15)有:11312DE Dσεµσ−′′′′=+ (16)联立式(12)与式(16)有:311(21)DR E D σεµ−′′=−− (17)111112(21)D D E R E D D σεµεµ⎡⎤−−′′=+−⎢⎥−⎣⎦(18) 其中,1(21)cR E µσµ+=− (19) 利用式(3)可得:333(1)D D σσσ′′′=−+ (20)由式(3)与式(5),并考虑23σσ′′′′=可得: 1131(1)2(1)D E D D σεµσσ′′′=−+−+ (21)由式(20)与式(21)可得:11313(1)2(2)D E D σεµσσµσ′′′′=−++−⋅ (22) 联立式(16)与式(22)可得:1311(22)/(2)D E E εµσσε=+− (23)由此建立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岩石损伤变量与损伤演化方程,下面将简要介绍其确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