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完整版)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完整版)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86d3e2cb0722192e4436f6b4.png)
初期的良肢位摆放注:暗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合用于全部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挺直、五指分开挺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备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防止被挤压,手掌向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一样的偏瘫分期有不一样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假如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1、初期,中风患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所以,采纳什么样体位特别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初期最基础的治疗,对克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初期引发分别运动等均能起到优秀的作用。
3、一般建议 2 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挪动时,可适合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一定尽量平坦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巧能动3.双侧肩关节 :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 :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 度角挺直 ;肘、腕、指关节尽量挺直6.偏瘫侧臀部 :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1.床铺一定尽量平坦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 ,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 :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 :和躯干呈90 度角 ,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整放上 ;肘关节尽量挺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 :膝关节略为曲折, 臀部挺直7.健侧上肢 :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 :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 ;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一定尽量平坦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偏瘫侧肩关节 :向前平伸5.偏瘫侧上肢 :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 度角6.偏瘫侧下肢 :膝关节、臀部略为曲折;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 :病人怎么舒坦怎么睡8.健侧下肢 :膝关节、臀部挺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挺直4.臀部: 90 度屈曲,重量平均散布于臀部双侧5.上肢 :放在一张可调理桌上, 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搁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良肢位摆放的问题与对策
![良肢位摆放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2a1f0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8.png)
良肢位摆放的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03-22T14:47:04.6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作者:李雪莲[导读] 良肢位摆放的问题与对策李雪莲(四川省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致残率极高的疾病。
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突然破裂或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大脑缺血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尤其关键。
发病后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对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
良肢位是对偏瘫患者肢体处于运动迟缓阶段设计的一种针对治疗体位。
经过临床的检验,良肢位被广泛的运用于各医院的偏瘫治疗中。
但实际临床工作中执行得并不尽人意,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呢?1、良肢体位摆放中存在的问题(1)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脑卒中早期良肢体位摆放的正规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对良肢体位摆放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在护理过程中忽视良肢体位摆放,导致偏瘫患者在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体位摆放,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康复时间的延长。
(2)在脑卒中患者护理过程中有强调功能位的重要性,但是并未将良肢体位纳入常规护理内容中,再加上使用物品的缺乏,比如软枕的不足、大小不合适、软硬程度没有把握好,市场上专用物品的价格较高,医院经费方面的不允许等原因导致良肢体位不能作为常规护理的重点内容。
(3)现目前国内医院环境普遍存在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的现象,对于床护比例没有按要求实施。
导致护理工作的重点向治疗记录方面倾斜,使护理人员没有精力重视患者的良肢体位的摆放。
(4)患者发病的早期由于患者自身的因素如意识障碍、呕吐、焦躁不安等加之颅脑降温仪、呼吸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导致良肢体位摆放困难。
(5)静脉穿刺部位,尤其是部分患者需要开通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这样更不利于良肢体位的摆放。
(6)没有对患者以及家属讲解良肢体位摆放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4600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9.png)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视力障碍、言语障碍和偏瘫等。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在偏瘫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意义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活动度减弱、肌肉紧张度增高等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良肢位摆放则是康复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正确摆放患者的良肢,可以预防和减少肌肉痉挛、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进程。
1. 良肢位摆放的时间: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良肢位。
特别是在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或进行康复训练时,更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和指导。
2. 良肢位摆放的姿势: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务必保持自然、舒适的姿势,避免姿势过于僵硬或不适,以免引起肌肉疲劳或其他不良反应。
良肢位摆放时应尽量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肢体,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3. 良肢位摆放的频率:良肢位摆放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每次康复训练或换床时都需要对患者的良肢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良肢位的正确性和舒适性。
4.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在良肢位摆放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采用软垫或枕头进行支撑,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摩和 passi...以上内容来自人类作者。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d2a93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1.png)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一侧肢体瘫痪的情况。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良好的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在我多年的护理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良肢位摆放可以减轻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感。
由于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肌肉的痉挛现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良肢位摆放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肢体角度,减少肌肉的张力,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同时,正确的肢位摆放还能减轻患者瘫痪肢体的压力,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造成的肌肉疼痛和溃疡的发生。
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预防并减少患者的关节僵硬和畸形。
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肌肉无力或瘫痪的情况,如果长时间维持同一肢体姿势,就会导致关节僵硬和畸形的发生。
正确的肢位摆放可以通过调整肢体的角度,使关节保持在自然的位置,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预防关节僵硬和畸形的发生,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良肢位摆放还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脑卒中后,患者瘫痪的肢体往往会出现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障碍,容易导致血栓和水肿的发生。
正确的肢位摆放可以通过调整肢体的角度和使用垫子支撑,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良肢位摆放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
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侧肢体的瘫痪,对呼吸和消化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正确的肢位摆放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身体姿势,使患者的呼吸道畅通,促进肺部的通气和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同时,良肢位摆放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在实践中,我发现良肢位摆放不仅需要护士的细心观察和及时调整,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肢体角度和支撑物的位置,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同时,护士还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在家中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
脑卒中康复治疗篇(二)良肢位的摆放(二)(2024)
![脑卒中康复治疗篇(二)良肢位的摆放(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a7c14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6.png)
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
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良好的肢体位位摆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对良肢位的摆放,详细介绍五个大点,包括正确的座椅姿势,合适的床位姿势,支撑动作的优化,肢体固定和防止痉挛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良肢位摆放,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正文内容1.正确的座椅姿势腰部支撑:脑卒中患者需保持腰部处于正常生理弯曲,因此在座椅上需要提供适当的腰部支撑,帮助维持正确的腰部姿势。
坐垫选择:选用合适的坐垫可以减轻臀部和髋关节的压力,同时提供稳定性。
一些坐垫还可以提供适度的倾斜角度,有助于保持正确的骨盆位置。
背部支撑:患者需要有适当的背部支撑来维持坐姿的稳定性,避免躯干侧向或前倾。
2.合适的床位姿势脑卒中患者在床上需要保持合适的姿势,以避免压力溃疡的发生。
床垫应选用合适的硬度,能够为身体提供支撑和舒适感。
高低调整:床的高低调整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需求来调整,以确保患者可以舒适地进入和离开床。
侧卧位: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侧卧位是一种常见的姿势选择。
患者的侧卧位应该是轴线平衡的,同时膝关节和髋关节需要进行适当的支撑。
3.支撑动作的优化抬头支撑: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颈部无力的情况,为了保持患者的抬头姿势,可以在头颈部下方放置一个抬头枕或者使用适当的支撑装置。
上肢支撑:对于上肢无力或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可以使用垫子或护具来提供适当的支撑,帮助改善上肢的姿势,防止出现不良姿势或痉挛。
4.肢体固定使用绷带:需要固定的肢体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固定。
绷带应该松紧适度,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和肤损伤。
使用垫子:为了避免肢体在床上滑动,可以使用适当厚度的垫子进行固定。
垫子应该柔软舒适,不会对肌肤产生压迫或擦伤。
5.防止痉挛痉挛的发生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是常见的。
良好的肢体位位摆放可以减轻肌肉痉挛的发生。
在床位和座位上,肢体应保持适当的伸展和屈曲,避免长时间持续一种特定的姿势。
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有效率
![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有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a7064fc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8.png)
成功案例一:医护人员培训与患者宣教相结合
总结词
医护人员培训与患者宣教相结合是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 放有效率的成功实践之一。
详细描述
通过系统培训医护人员,使其掌握正确的良肢位摆放技巧和 方法,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让他们了解良肢位摆 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和康复效果。
宣教方式
通过宣传册、视频、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指导。
定期评估与调整
评估内容
定期评估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情况,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 的摆放姿势。
调整方式
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始终处于正确的姿势, 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04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国
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研究项目
02
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团队的合作,共同开展脑卒中患
者良肢位摆放的相关研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03
搭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推动
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感谢您评估是提 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有效率的又一 成功实践。
VS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通 过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能够更好地满 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良肢位摆放的有效率 ,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影响良肢位摆放的因素
医护人员态度
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与患者的沟通 方式,影响患者对良肢位摆放的接受 程度。
家庭和社会因素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8eb3a1cc1711cc7930b7165f.png)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1、早期,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采取什么样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6.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侧肩关节:向前平伸5.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6.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的常用方法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9249d5d15abe23482f4d1a.png)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的常用方法毛忠南1 郭百海2 衡妍1毛立亚1(1、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脑卒中康复科2、酒泉市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
其中,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者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事件。
脑血管疾病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据2008年第三次居民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已经是我国居民的第一死亡原因,并且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有严重的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患侧肢体呈迟缓状态,由于不能运动,被动牵拉往往导致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由于长时间异常体位造成关节挛缩,对患者后期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我科针对上述情况在急性期采用良肢位的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临床观察发现对患者的远期康复具有明显效果。
特此将方法介绍如下:1 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目的如下: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缓解肌肉痉挛;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1.1方法:1.1.1 仰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患侧臀部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出,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扇形充气垫(也可垫一个毛巾被),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的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以楔形充气垫,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膝关节下方垫起固定,防止膝反张。
1.1.2 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
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充气垫或者枕头,使其不要压迫患侧下肢。
背部放一枕头,躯干靠于其上,用脊柱着力,不要压迫患侧肩胛骨,放松体位。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c05ea4fe856a561252d36f95.png)
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841f326002d276a201292e08.png)
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1、早期,中风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采取什么样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https://img.taocdn.com/s3/m/974e1b4b168884868762d68f.png)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建议在卒中患者床头贴一份,随时摆,随时看。
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而言,早期床上良好的肢体摆放位置对预防、缓解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征、骨盆后倾、髋关节外展、外旋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具有一定作用,是康复治疗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敬请各位家属及陪护人员协助配合!具体操作方法请见图示,不明确的地方请及时询问医护人员,以免操作错误,对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注意:1.图示为模拟右侧偏瘫患者(即右侧为患侧,左侧为健侧)。
2.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设计的临时性体位,为避免压疮、挛缩等并发症,应予定时体位变换(变换1次/1~2h)。
3.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择体位。
仰卧位要点:1.床铺尽量平整;2.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过伸、过屈和侧屈,面部朝向患侧;3.患侧上肢:患肩下垫一小枕,使与健肩同高;患侧上肢向外固定在枕头上,和躯干呈90°角或大于90°;肘、腕尽量伸直;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分开;4.患侧下肢:患臀至大腿外下侧放置楔形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垫起微屈并向内;踝处中立位,即足尖向上;常见错误:头向健侧,患肩过高,下肢垫枕未成楔形手握毛巾卷,放在肚子上足尖转向外侧健侧卧位(偏瘫侧在上)要点:1.床铺尽量平整;2.头固定于枕头上,避免向后扭转;3.背后放一枕头,使身体放松;4.躯干略前倾;5.患侧上肢:向前平伸,放在胸前的枕头上,和躯干呈90~130°角,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避免腕及手悬空;6.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弯曲,放在身前似踏出一步远的枕头上,踝关节尽量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足悬空;7.健侧上肢:自然放置;8.健侧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自然微屈;常见错误:患肢和躯干成角不够,手悬空足悬空患侧卧位(偏瘫侧在下)1.床铺尽量平整;2.头部固定于枕头上;3.躯干略后仰,背后放一枕头固定,使身体放松;4.患侧上肢:患肩向前平伸(可由家属以手法向前轻柔牵伸),患侧上肢和躯干呈80~90°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使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指张开,手心向上;5.患侧下肢:髋部伸展,膝微屈;6.健侧上肢: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7.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在身前一枕头上;膝和踝关节自然微屈常见错误:患肩没有牵出,患肩受压健腿下垫枕位置太靠前,患髋没有后伸要点: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垫放枕头;2.躯干:伸直;3.髋部:屈曲90°,使上身正直,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4.双膝下可垫一软垫,使膝微屈;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桌上放一枕头常见错误:把床头摇起而成半卧位,对患者恢复不利除非饮水、进食,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采用这种卧位应用道具枕头要求:1.最好为荞麦皮枕头,有一定透气性,且可任意塑形;2.枕头应足够高、大,约1500px×1000px×500px大小薄垫要求:1.可以用毛巾自行缝制,表面要平整;2.高度以≤125px为宜手/足矫形器可与矫形师联系订制,网上应该也有的卖。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0abed6763231126fdb11a7.png)
能丧失 (5)增加病人对于患侧的感知能力。
良肢位摆放的原理
一、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 (Brunnstrom1-2级)
由于肱骨头的2/3处于关节囊外,
肩关节自身的稳定性较差,脑卒 中处于此期因患肢的肌力和肌张 力均下降,肩关节周围的固定机 构强度降低,加上患肢本身的重 力作用,使肱骨头易于脱出关节 囊致肩关节半脱位,因此早期就 应开始预防,在各种体位中均应 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
良肢位摆放的原理
二、痉挛期良肢位的摆放 (Brunnstrom3-4级)
痉挛姿势表现为:
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 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 屈
下肢的髋关节外展外旋, 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
偏瘫的异常模式
五种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床上坐位 轮椅坐位 5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患侧卧位, 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目录
一、良知位的概念、神经反射及相关 概念的分析 二、良知位摆放的必要性、开始时间、作 用及原理 三、五种良知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四、视频分享
良知位的概念?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 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 性体位。
良肢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良肢位(又 称抗痉挛体位)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 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 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
脑卒中病人体位摆放 患侧上方卧位
要点: 1.躯干略为前倾 2.偏瘫侧上肢:放胸前枕头上, 肩关节向前平伸,肘关节伸 直,手指伸开。 3.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 节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 呈迈步状。 4.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 么放 5.健侧下肢:膝关节略屈曲, 髋关节伸直。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84558c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4.png)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
我是一名护士,曾经在一家脑卒中康复中心工作过。
在那里,我照顾了很多脑卒中患者,并学会了如何照顾他们的良肢位摆放。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良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减少肢体疼痛,并防止肌肉僵硬和蜷缩。
良肢位摆放的基本原则是让患者的肢体放在一个自然的位置上,不要让他们的肢体处于过度伸展或过度弯曲的状态。
在照顾脑卒中患者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使用枕头、垫子或护具来保持良肢位摆放。
比如说,如果患者不能抬起他们的手臂,我们就会用一个垫子把他们的手臂放在自然位置上,并用一个绷带固定住。
如果患者的脚不能伸直,我们就会用枕头把他们的膝盖垫起来,让脚能够自然地放在床上。
除了使用枕头、垫子和护具外,我们还会经常帮助患者改变位置,防止他们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
我们会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比如说让他们弯曲和伸直膝盖,或者让他们转动手腕和踝关节。
这些简单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僵硬和蜷缩。
总的来说,良肢位摆放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肢体状况,帮助他们保持良肢位摆放,从而实现更好的护理效果。
- 1 -。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https://img.taocdn.com/s3/m/bc9af5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a.png)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1.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后,通常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在病情稳定后,为了促进患者康复,良好的肢体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肢体位摆放可以保护患者的肌肉、骨骼和皮肤,减轻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在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了解脑卒中病人的良肢位摆放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应用。
2.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的基本原则2.1 保持关节自然弯曲脑卒中病人在摆放良肢时,关节的自然弯曲应得到保持,尤其是在膝关节和肘关节部位。
关节处于自然弯曲状态,可以减少肌肉痉挛和运动异常。
在摆放肢体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遵循关节自然弯曲的原则来定位病人的肢体。
2.2 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过度伸展或屈曲会导致肌肉紧张和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在摆放良肢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保持肌肉的适度紧张和关节的适度活动。
2.3 避免交叉位置脑卒中病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可能受限,容易出现互相交叉的情况。
交叉摆放的肢体不仅容易导致肌肉的疲劳,还会增加关节和皮肤的压力,增加皮肤损伤和溃疡的风险。
因此,在良肢位摆放过程中,应避免交叉位置,保持肢体的分开摆放。
2.4 定期调整肢位脑卒中病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时,容易导致肌肉僵硬、关节挛缩和血液循环不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肢体摆放的调整,改变肢体的位置,防止肌肉和关节的不适。
3.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的具体方法3.1 上肢位摆放上肢位摆放通常以正常的生理曲度为基础,手掌朝上,手指自然弯曲。
将手臂轻轻卷曲,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两侧,避免过度交叉。
手腕可以放在特制的垫子上,以保持手腕的自然曲度。
3.2 下肢位摆放下肢位摆放应保持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自然弯曲。
脚可以使用特制的支架支撑,以保持足部的正常曲度。
避免下肢的交叉,尽量避免产生肌肉痉挛和血液循环障碍。
3.3 背部位摆放背部位摆放是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中的重要环节。
患者良肢位摆放实训报告
![患者良肢位摆放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6e3a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a.png)
一、实训背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偏瘫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良肢位摆放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良肢位摆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对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良肢位摆放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良肢位摆放的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对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良肢位摆放的意义和作用良肢位摆放是一种对抗痉挛模式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偏瘫患者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痉挛模式,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预防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
2. 良肢位摆放的技巧和方法(1)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2)健侧卧位: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部呈100度角,膝关节、髋关节略弯曲,腿脚放枕头上。
(3)仰卧位:双侧肩关节固定在枕头上,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
(4)床上坐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3. 实训操作(1)观察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良肢位。
(3)进行良肢位摆放,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压迫神经和血管。
- 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关节脱位和挛缩。
- 定期观察患者的肢体功能,调整良肢位。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良肢位摆放对于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2. 我掌握了良肢位摆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对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实践能力。
3.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手法不够熟练、观察不够细致等,今后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实训建议1. 加强对良肢位摆放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认识。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5838eeedaf1ffc4ffe47ac82.png)
注:阴影部分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
一、仰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肩胛后垫枕,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
患侧腿外侧垫枕,保证髋关节无外旋,正直。
二、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前伸、垫枕。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于患足下垫枕,防止患足内翻。
三、患侧卧位。
健侧自然摆放。
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
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
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所谓“良肢位”,在不同的偏瘫分期有不同的定义。
在早期,也就是“软瘫期”,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
而在“痉挛期”,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
1、早期,中风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采取什么样体位非常重要。
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仰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3.躯干略为前倾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床上坐位:1.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2.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3.躯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坐在椅子或轮椅上: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2e72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f.png)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如下:
1. 仰卧位:头部垫薄枕,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上臂旋后,肘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足中立位。
2.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头部垫枕,患侧上肢伸展置于枕上,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膝、踝放于长枕上,防止足内翻下垂。
3.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头部垫枕,背后垫枕,躯干侧卧,患臂外展前伸旋后,患肩前伸,肘腕伸直,掌心向上。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放于床上,健腿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注意事项:
1. 仰卧位时足部保持中立位,防止足下垂。
2. 患侧卧位时,患肩轻轻向前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
患侧腕及手指充分打开放松。
患侧手及踝充分支撑,避免悬空。
3. 床应放平,床头不能抬高,任何时候都应半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2909b034bb4cf7ec4bfed02e.png)
早期的良肢位摆放之马矢奏春创作注:阴影部份是偏瘫侧我以下说的体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一、仰卧位.健侧肢体自然摆放.患侧肩胛后垫枕, 患侧肩关节外展45°、肘伸直、五指分开伸直、掌面向上.患侧腿外侧垫枕, 保证髋关节无外旋, 正直.二、健侧卧位.健侧肢体自然摆放.患侧上肢前伸、垫枕.患侧下肢自然屈曲, 于患足下垫枕, 防止患足内翻.三、患侧卧位.健侧自然摆放.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防止被挤压, 手掌朝上.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中风患者的体位摆放, 所谓“良肢位”, 在分歧的偏瘫分期有分歧的界说.在早期, 也就是“软瘫期”, 良肢位只要是功能位摆放.而在“痉挛期”, 良肢位指抗痉挛体位.1、早期, 中风患者年夜部份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因此, 采用什么样体位非常重要.2、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 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3、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 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 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仰卧位: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患侧卧位:2.头位要固定3.躯干略为后仰,面前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坚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健侧卧位:2.头位要固定, 和躯干呈直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学习内容
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意义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坐位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1、目的及意义
良肢位用于脑损伤病人,是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设 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预防以后出现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椅上坐位
坐在椅子上/轮椅上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谢谢
脑卒C中o病m人pa良n肢y 位Lo摆g放o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边的软枕上,避免 放在身前,以免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 起患侧肩胛骨后缩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髋关节略后伸,膝关 节略屈曲,放置舒适
健侧腿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
患侧踝关节置于屈曲90度,防止足 下垂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床上坐位
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 实 患侧肘及前臂下垫软枕
髋关节屈曲近90度
患髋下垫枕,使髋向内旋; 患侧臀部、大腿外侧下垫 枕,长度足以支撑整个大 腿外侧,防下肢外旋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2、方法二—健侧卧位
健侧在上,患侧在下 该体位为患者最舒适的体位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健侧卧位Biblioteka 患者胸前放一软枕,患侧上 肢伸展;肩关节向前向外伸; 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 向下
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 软枕边缘,以防足内翻下 垂
2、方法一—仰卧位
易引起压疮 易受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激发异常反射活动 尽量少用,只是作为翻身的过渡体位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
头部垫 薄枕
患肩和上肢下垫一长枕:使肩 部上抬前挺,防肩胛骨向后挛 缩;上臂旋后稍外展;肘、腕 关节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 展
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 并向内,足下无支撑
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前屈 90度,至于另一软枕肘上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2、方法三—患侧卧位
患侧在上,健侧在下 该体位是最重要的体位,也是偏瘫患者首选的
体位 可通过健侧肢体早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 可通过自身体重对患侧肢体的挤压,刺激患侧
本体感受器,强化感觉输入
脑卒中病人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
将患肩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和后缩,患臂 前伸,前臂外旋,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 置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