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细菌的耐药机理与应对措施

细菌的耐药机理与应对措施

细菌的耐药机理与应对措施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有些细菌可以对抗药物,从而造成药物耐受性。

这就带来了医学上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耐药细菌的存在使得某些疾病的治疗变得非常困难。

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细菌的耐药机理以及应对措施。

一、细菌的耐药机理耐药是由细菌表达出来的一种属性,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于抗生素产生耐受性。

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有:1. 基因变异细菌具有遗传变异能力,这种变异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这对细菌来说可能是一种保命的机制。

某些细菌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可能会获得顽强的耐药性,这就是基因变异所带来的结果。

2. 分享基因信息细菌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共生。

大多数情况下,细菌会形成群体,通过信息传递等方式进行合作。

在一个细菌群体内,如果某些细菌获得了耐药基因,那么它们就会与其他细菌分享这些信息,以便于整个群体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3. 改变细胞壁结构除了遗传变异和分享基因信息之外,细菌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壁结构的方式来获取耐药性。

这种方式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减少细胞膜自由流动性,从而获得对于抗生素的耐受性。

二、应对细菌耐药的措施细菌的耐药性对于医学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

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措施:1. 优化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在应对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时,我们需要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方式,仅当确实需要使用时才使用抗生素,并且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

2. 加强感染控制细菌感染是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能够加强感染的控制,尽可能减少细菌感染,那么就可以减缓细菌抗药性的扩散速度。

3. 使用新型抗生素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开始失效,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抗生素。

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开发出具有高效抗菌作用和低毒副作用的新型抗生素。

4. 加强科学研究对细菌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研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细菌耐药性问题及应对措施

细菌耐药性问题及应对措施

细菌耐药性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细菌耐药性问题逐渐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无论是在医疗领域还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细菌耐药性都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本文将对细菌耐药性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并促进预防与治理。

1. 细菌耐药性问题的背景1.1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细菌耐药性指的是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传递等方式,在暴露于抗生素等药物后仍能存活并繁殖,并最终导致这些抗生素失去效果。

这种现象使得人类在抗菌感染时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1.2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危害由于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很多传统疾病难以治疗。

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费用,还可能导致感染传播的扩大,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

2. 细菌耐药性形成的原因2.1 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医疗机构、农业以及个体都存在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暴露于抗生素压力下,从而诱发耐药突变;滥用则很容易使得人体内部菌群失去平衡,为耐药菌株提供沃土。

2.2 环境中抗生素残留工业废弃物、农业活动和医疗废物处理等都是造成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原因之一。

这些残留的抗生素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环境中细菌产生耐药突变,并传播到人类和动物中。

3. 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措施3.1 提高公众意识普及有关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预防感染的知识,增强公众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认知,减少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通过教育宣传、媒体报道和社区互动等手段,提高公众关于细菌耐药性的紧迫感,并激发个体参与。

3.2 研发新型抗生素在细菌抗药性持续增强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耐药细菌的挑战。

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寻找与传统抗生素不同作用机制的新靶点。

3.3 多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需要跨学科合作,包括医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技术来推动防控工作。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
及骨感染等
MRSA传播几乎总是经过直接或间接与MRSA感染患者接触所致 近几年出现了VRSA、VISA和hVISA
治疗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防治教授共识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SMZ-CO 米诺环素 利福霉素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
• 按新旳细菌分类鉴定措施,如细菌产血浆凝
• 2023年8月11日《柳叶刀》杂志一篇文件报道发
觉产“NDM-1旳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 抗生素耐药。该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媒体 称之为“超级细菌”。研究发觉,该细菌内存在 一种β-内酰胺酶基因,该基因发觉者以为其起 源于印度新德里,所以将其命名为“新德里金属 β-内酰胺酶-1”(NDM-1)基因。带有NDM-1基因 旳细菌,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 G、氨苄西林、甲氧西林、头孢类等抗生素), 因而对这些广谱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2)用什么? 概念不清——“乱”:
➢幼儿——氟喹诺酮类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氨基糖苷 类等。 ➢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
“越新越好” ?
(3)怎么用? 使用方法不当——“粗”
➢ 给药措施——不当 ➢ 剂量——偏大 ➢ 疗程——偏长
“朝令夕改”
所以!用药之前必须考虑:
要不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是感染性疾病吗) 用那一类抗感染药物?(是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用哪一种抗菌药物?(是什么细菌引起旳感染) 细菌对所选药物敏感吗?(近期本地耐药性监测成果怎样) 用药剂量足够吗?每天一次还是分次给药?(药物PK/PD) 静脉用药还是口服治疗?(药物旳生物利用度) 药物能到达感染部位如肺脓肿内部吗?(药物旳组织浓度) 药物作用够强大吗?(杀菌或抑菌,要联合用药吗) 病人旳身体情况能承受这种药物吗?(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没有更便宜但效果仍良好旳药物?(药物经济学分析) 用1周就停药感染会复发吗?(用药疗程问题) 会引起二重感染吗?(对正常菌群旳影响) 会出现耐药菌吗?(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 …………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及临床对策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及临床对策

247
5
104
391
176
7
5
110
3
96(315)
徐英春
1
94(179)
0
95(338)
年(株数)
97(442)
98(531)
病例I
* c632018,男, 早产儿, 99.1.12出生,化脓性脑炎 * 外院阿莫西林+棒酸治疗5d , 头孢曲松10d未愈 * 2月4日转入我院儿科 * 头孢曲松经验治疗3d , * 后连续3次脑脊液细菌培养为: 肺炎克雷伯菌
C, Livermore, JAC 1996,38:409
徐英春
Ã Ï ½ · º Ñ Ú Ã
â Ì
184株ESBL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
Ã Ï 17 ± » CC â Ì 16 15 Ú Ã ö ² â Ì 18 ß Ñ â  ñ È â Ì Ä Â ö ² û Î ô ¹ Ï · â Ì ý Ç ï Ô þ ¶ ¯ º ÷ Í ½ Ç RC ö È § Ð U Ú Ã ¹ Ñ õ ¶ Å ¾ IC U þ ¶ º Ñ Õ ² º Ñ U ï Ô
徐英春
ö È Æ Ê
¤ ¾ Å è
ì ó Æ ´
大肠杆菌对环丙的耐药机制
(协和医院99年30个高耐株)
敏感株
抗生素 抗生素
吸收
孔蛋白F AcrAB/TolC系统
耐药株
消毒剂 抗生素 有机溶剂
DNA解旋酶A 拓扑异构酶IV
DNA解旋酶A 拓扑异构酶IV
突变
阻断DNA复制
主动外排 (AcrA的高表达) 第一次在亚洲 临床株中证实
39th ICAAC 1999: 阳性球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展史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耐药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了解细菌耐药机制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细菌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细菌可以产生多种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这些酶能够直接破坏或修饰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2、改变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细菌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细胞内抗菌药物作用的靶点,从而降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结构,导致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法与之有效结合;还有的细菌可以改变核糖体的结构,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

3、降低细胞膜通透性细菌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一些细菌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抗生素的摄入,从而产生耐药性。

例如,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屏障可以阻止某些抗生素进入细胞内。

4、主动外排系统许多细菌具有主动外排系统,可以将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泵出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产生耐药性。

这种外排系统通常由一系列的外排蛋白组成,能够识别并排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5、形成生物被膜细菌可以形成生物被膜,这是一种由细菌及其分泌的多糖、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复杂结构。

生物被膜可以阻止抗生素的渗透,同时为细菌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使其更易产生耐药性。

二、细菌耐药的影响1、治疗难度增加细菌耐药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导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医生可能需要使用更高剂量、更强效的抗生素,或者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这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

2、医疗费用上升由于治疗耐药菌感染需要使用更昂贵的抗生素或更复杂的治疗方案,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这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耐药菌的传播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感染暴发,尤其是在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病原微生物耐药机制及防控策略

病原微生物耐药机制及防控策略

病原微生物耐药机制及防控策略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是指其对抗抗生素治疗的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常规药物对其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原微生物已逐渐发展出多种耐药机制,对公共卫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以及相关的防控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自然耐药、获得性耐药和产生性耐药。

首先,自然耐药是指某些病原微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就具备的抗药性。

这种耐药通常是由于其细胞壁、细胞膜或细胞质中的特殊结构和物质所致,使得抗生素无法有效作用于其上。

例如,革兰氏阳性菌通常具有较厚的细胞壁,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存在外膜,这些特殊的结构能够阻碍抗生素的进入,从而导致自然耐药。

其次,获得性耐药是指病原微生物在暴露于抗生素压力下,通过遗传变异或基因水平的横向转移等途径,获取抗药性基因,从而发展出对抗抗生素的能力。

这种耐药机制主要通过突变和基因水平的水平转移来实现。

突变是指病原微生物基因组中发生的随机变异,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

而水平基因转移则是指病原微生物之间通过质粒等外源DNA传输抗药性基因。

最后,产生性耐药是指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抗生素的过量使用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产生耐药性。

这种耐药机制是由于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导致病原微生物的种群选择,使得一些原本敏感的菌株逐渐替代为耐药菌株。

此外,产生性耐药还可能与病原微生物内部的共生菌群有关,因为这些共生菌群可能对抗生素具有天然的耐药性。

面对不断增长的病原微生物耐药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非常关键。

通过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倡正确使用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消除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此外,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管理是预防耐药性传播的另一重要措施。

其次,加强监测和监控工作。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和应对新型耐药菌株的出现。

并加强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和评估,提供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病原菌抗药性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

病原菌抗药性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

病原菌抗药性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概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抗药性问题逐渐凸显。

病原菌的抗药性使得常规的治疗方法变得无效,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

本文将深入探讨病原菌抗药性形成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病原菌抗药性形成机制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病原菌抗药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抗生素暴露于病原菌时,对其有抗药性的菌株能够在环境中存活并繁殖,而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则会被杀灭。

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的压力下,病原菌菌株逐渐演化出耐药性。

2. 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是病原菌抗药性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通过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基因载体的介导,病原菌可以从其他菌株中获取抗药性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编码破坏抗生素的酶、调节外膜通道等,从而使菌株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3. 突变突变是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病原菌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会使菌株产生抗药性。

当病原菌面临抗生素选择压力时,这些突变可能会使菌株适应抗生素的存在,并获得抗药性。

二、病原菌抗药性防治对策1.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是防治病原菌抗药性的关键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并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引导原则进行用药,包括用药方式、剂量和疗程等。

此外,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也是预防抗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病原菌通过环境中的传播也是导致抗药性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医疗机构、社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如定期消毒、清洁和垃圾处理等,能够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机会,从而减少抗药菌株的产生。

3. 发展新型抗生素由于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开发新型抗生素对付抗药性菌株变得至关重要。

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需要加强抗生素的研发,寻找新的抗生素分子结构和机制,对抗目前已存在的耐药性机制,从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多学科合作病原菌抗药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与防治措施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抵抗力,是当今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剧。

很多病菌如金葡菌、大肠杆菌等已经产生了多重耐药,甚至无药可治。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和防治措施。

一、分子机制1.基因水平的变异细菌在繁殖过程中,由于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环境压力等原因,导致其基因序列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新的基因。

一些突变体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能通过基因水平的传递来将这种耐药性传递给后代。

这种基因水平的耐药性是细菌耐药性的一种重要机制。

2.质粒介导的传递质粒是细菌细胞外面积为常染色体的小环状DNA分子。

质粒可以携带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通过与宿主菌的染色体结合,形成可移植的耐药质粒,传递耐药性。

3.核糖体保护蛋白的合成核糖体是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生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菌细胞的核糖体的正常功能,使细菌无法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并死亡。

然而,一些细菌通过合成核糖体保护蛋白来避免抗生素对核糖体的干扰,从而保持其存活和繁殖的能力。

4.多药泵的表达多药泵是一种可将化学物质从细胞内向外排出的蛋白质,它在细菌耐药性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多药泵可以通过从细胞内排放抗生素来降低抗生素在细菌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减少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多药泵表达的增加是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防治措施1.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而不是预防疾病。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师开具的用药指示,不要滥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

2.控制感染预防是细菌耐药性最重要、最经济的策略之一。

通过控制感染,可以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率。

我们应该保持手卫生,妥善贮藏食物,保持清洁卫生等措施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3.开展监测和调查实时监测耐药菌株的变化,对于制定和调整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相关数据库,可及时收集和传递有关耐药性新信息,及时生产有力、有效的抗生素。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及应对措施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及应对措施
和协同行动,提高整体防控能力。
推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总结词
通过推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耐药菌的产生,降低 耐药菌传播的风险。
详细描述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药物知识水平,引导医 生和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监管和管 理,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范和操作规程,防止药物滥用和误用。
02
细菌耐药的影响
对患者的影响
增加治疗难度
细菌耐药使得感染的治疗变得更 加困难,往往需要使用更高级、 更昂贵的抗生素,甚至可能无法 治愈,导致患者死亡或其他严重 后果。
延长住院时间
耐药菌感染的患者需要更长时间 的治疗和恢复,从而增加了住院 时间和医疗费用。
增加患者痛苦
耐药菌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症 状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大的 痛苦和不便。
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
1 2
增加院内感染风险
耐药菌可在医院内传播,导致其他患者感染, 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
威胁医疗安全
耐药菌的出现给医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增加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风险。
3
增加医疗负担
医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应对耐药菌感染的 问题,包括购买更昂贵的抗生素、加强感染控 制措施等。
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的影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耐药,对其他类别的抗生素也具有多 重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及单环菌素类抗生素等均具有耐药性。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同时可能对其他类别的抗生素也具有多重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例 如:
亚胺培南主要能通过铜绿假单胞菌的孔蛋白通 道Opro扩散至菌体内,孔蛋白通道Opro缺失使铜绿 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粘质沙雷氏菌高度耐药与其外膜蛋白OmP1,
或OmP2和OmP3的减少缺失及产β-内酰胺酶有关。
(四)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
又称外排泵系统(efflux pump system)或主动 药物转运(active drug efflux)系统。根据其超分子
5、其他药物靶位改变
●结核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耐链霉素是细菌核 糖体靶位改变,阻止药物与细菌结合。 ●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是因为可溶性蛋白与细 菌核糖体结合,保护核糖体,从而阻止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对细菌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细菌细胞外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外膜蛋白 (OmP),构成了跨越细胞膜的水溶性物质扩散 通道。 (如Porin蛋白) ●某些细菌由于膜孔蛋白的通道较少或较小,使某 些抗菌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部(“内在性耐药”或 “固有性耐药”)。如铜绿假单胞菌。 ●原具有高通透性外膜的细菌可通过降低外膜的通 透性而产生耐药性。 ●编码膜孔蛋白基因突变使其表达量降低。 ●基因突变致膜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高耐株)。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金兆辰
细菌耐药指细菌在抗菌药物浓度高于人类接
受的治疗剂量浓度下能生长繁殖。(细菌种的固有
特性;通过变异或基因转移获得)
每一种抗菌药物进入临床后迟早会发生细菌
对它的耐药,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自然界的 抗生现象,也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
CH2

活性药物
灭活药物
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400种。 1990年Ambler根据酶分子结构的不同将酶分为A、 B、C、D4类。1995年Bush等将BLA分为4组 (见表1)。不同的β-内酰胺酶水解的底物(抗菌 药物)不同,但可以有交叉。一种细菌可以产生多 种β-内酰胺酶。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细菌耐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细菌耐药的机制细菌耐药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机制所致:1. 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可以突变,使其对某些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2. 突变累积: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细菌抗生素,有一部分细菌会因为突变而获得抗药性。

如果这些耐药细菌又继续繁殖,它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耐药菌株。

3. 水平基因转移: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如质粒转移)来共享抗药基因。

这意味着即使一种细菌开始对某种抗生素敏感,也可能通过与其他耐药细菌接触感染而得到抗药性。

细菌耐药的方法控制细菌耐药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并不能对所有病菌都有效,医生需要明确诊断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不要随意打断用药过程,以免导致抗生素治疗失效。

2. 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许多细菌对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发展出了耐药性。

因此,发展新的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可持续方法之一。

此外,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包括对抗菌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和其他治疗策略的深入了解。

3.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应该认识到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从而丧失药物的疗效。

我们必须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被感染,并挽救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4. 排放管制:药物排放也会影响细菌的耐药性。

医院、养殖业和个人的用药排放都会污染水源和环境。

为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避免药物排放的过程。

5. 加强国际合作:细菌耐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分享疫情情报、研究数据、诊断结果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产生耐受能力的现象,这是导致感染疾病治疗失败并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1. 靶点突变细菌耐药的一个常见机制是通过突变改变细菌体内的靶点,从而使抗生素无法与该靶点结合,失去杀菌或抑制菌体生长的效果。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死细菌,但耐药菌株中的靶点PBP(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经过突变,使抗生素无法与其结合,此时细菌就会产生抗药性。

防治此类耐药机制的策略之一是开发新型抗生素,能够突破细菌的耐药能力。

2. 药物降解或排出细菌耐药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产生酶或蛋白质,将抗生素降解为无效的物质,或利用外排泵将药物从细菌内排出。

酶介导的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产生的青霉素酶和氨基糖苷酶等。

外排泵耐药机制涉及到多种外排泵蛋白,如药物外排泵AcrAB-TolC。

在防治此类耐药机制时,可以研究抗药酶或外排泵的结构,设计能够抑制它们活性的抗生素辅助药物。

3. 建立保护性结构有些细菌通过改变其细胞壁或膜结构,形成保护性的屏障,使抗生素难以穿透到细胞内。

例如,肺炎克雷伯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形成毒素外泌体、产生胞外粘胶等方式,建立了多种保护性结构,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

针对这种耐药机制,可以研究并开发穿透细菌保护结构的新型抗生素。

4. 氨基酸替代细菌通过改变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降低了抗生素与该蛋白的结合亲和力,从而减少了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这种机制常发生在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目标蛋白上。

对策之一是通过合成化学手段设计和合成新型抗生素结构,能够绕过耐药菌株已经产生的氨基酸替代。

为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威胁,研究人员和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细菌耐药的防治策略。

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医学领域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对细菌耐药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使抗生素失去对其杀菌或抑制作用的能力。

细菌耐药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下面将从细菌耐药的趋势及控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细菌耐药的趋势:1.医院感染细菌耐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医院感染细菌逐渐耐药,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杆菌等。

这些抗生素耐药细菌传播性强,易造成多重耐药。

2.农业使用抗生素引发细菌耐药:在畜牧业和渔业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的手段,使得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从农产食物中传入人类体内,进一步加剧细菌耐药问题。

3.生活环境中细菌耐药:由于洁具、医疗设备等缺乏清洁,细菌在这些环境中滋生,逐渐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居住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二、细菌耐药的控制方法:1.加强监管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政府应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和销售监管,限制非法售卖抗生素,加强临床用药合理使用管理,禁止非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等。

医生应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2.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公众应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明白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效,不应滥用抗生素。

同时,提高公众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如勤洗手、咳嗽时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等,有助于减少细菌传播。

3.加强卫生条件和环境清扫: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家庭的卫生条件,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减少细菌暴露的机会。

定期清洁卫生设施和用具,如洗手间、医疗器械等,有利于控制细菌的生长。

4.开发新型抗生素和疫苗:科学家应加大对新型抗生素和疫苗的研发力度,开发对抗多种细菌耐药的药物和疫苗,以应对细菌耐药的挑战。

5.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细菌耐药情报和研究成果,共同应对细菌耐药的威胁。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更好地掌握细菌耐药的动态信息,制定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

总结起来,细菌耐药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医生和公众的高度重视。

常见致病菌耐药机制与应对要求措施

常见致病菌耐药机制与应对要求措施

2014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预警与应对策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应用。

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峻,临床出现大量多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给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带来挑战。

细菌耐药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院常见多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特征,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以达到减少为耐药菌的产生。

现对2014年第二季度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进行公布,并向临床科室提供细菌耐药应对措施。

备注: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提示“预警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提示“慎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提示“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2 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2.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铜绿假单胞菌对生存环境和营养条件要求很低,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甚至在医院内环境经常可见,其具有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机制:(1)该菌能够产生破坏抗菌药物活性的多种灭活酶、钝化酶和修饰酶。

(2)基因突变,作用靶位变异。

(3)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4)主动泵出机制将进入的药物排到体外。

(5)产生生物膜,阻隔白细胞、多种抗体及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吞噬细菌。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复杂的耐药机制导致其感染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

2.2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机制大肠埃希菌是G-杆菌中分离率较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所有部位的感染并且呈多重耐药性。

(1)β-内酰胺酶的产生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是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的,对头霉素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

ESBLs可分为五大类: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和其他型,大肠埃希菌ESBLs酶以TEM型最常见。

TEM型ESBLs呈酸性,可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

SHV型ESBLs呈碱性,有水解头孢噻吩的巯基。

CTX-M型ESBLs呈碱性,对头孢噻肟水解能力强于头孢他啶。

OXA型ESBLs呈弱酸性或弱碱性,主要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OXA型酶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离率较低。

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耐药菌指的是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

这些细菌能够通过自身基因突变或者从其他细菌中获得抗药基因,逐渐形成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本文将探讨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策略。

一、耐药菌的发生机制(一)基因突变耐药菌的发生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有可能发生突变,继而使细菌细胞产生抗性属性。

这种变异可以是自然产生或是由于外界环境等原因诱发。

一旦细菌突变,其后代就将遗传得到这种抗性属性。

(二)耐药基因转移耐药细菌可以通过水、空气、食物以及人与动物等传染方式感染到人体内,进而导致感染性疾病。

除了自身基因突变外,耐药细菌还可以通过耐药基因转移方式获得耐药性。

不同种类的细菌,甚至是跨越物种界的细菌,都可以通过共享性质相似的质粒或转座子来进行耐药基因交换。

这也是细菌抵御多种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三)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

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用药等因素,也会加速耐药细菌的产生。

这是因为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细菌会逐渐适应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

一旦耐药菌形成,就会对抗生素失去响应,也就难以控制感染。

二、耐药菌的防治策略(一)正确使用抗生素为了遏制耐药菌的形成,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最基本的措施。

不只是在个人治疗上,而是全社会的药物使用习惯都需要进行调整。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遵守抗生素使用规范,根据病情和感染程度开具抗生素处方。

同时,患者也必须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并且不可过早停药。

(二)增强细菌感染控制细菌感染控制是防止耐药菌快速扩散的必要措施。

对于感染部位进行严密的消毒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公共场合、医院等公共环境中采取良好的卫生保洁措施,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三)开发新的抗菌药物目前已经发现的抗菌药物已经不能对抗多数的耐药菌,因此,发展新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耐药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通过扩增细菌耐药基因片段,检测其存在与否。
基因测序
对细菌耐药基因进行测序,了解其基因类型和变异情况。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耐药基因片段固定在芯片上,通过与细菌样本杂交来检测耐 药基因。
耐药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
快速诊断
耐药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 量细菌样本进行检测,提高诊断速度。
耐药性研究
耐药基因检测技术为耐药性研究提供 了有力工具,有助于开发新型抗菌药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精准化治疗策略
借助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先进技术,实 现细菌感染的精准诊断与分型,制定个体 化、精准化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
加大新型抗菌药物研发力度,针对耐药菌 的靶点进行药物设计,开发具有全新作用 机制的药物,以应对细菌耐药性挑战。
感染防控措施优化
持续完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强化医务人 员感染防控意识培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的执行力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耐药机制及原理
药物作用靶点改变
基因突变导致药物作用靶点改变
细菌通过基因突变,使得药物无法与其作用靶点结合,从而逃避药物的杀菌作用 。
靶点蛋白结构改变
细菌通过改变药物作用靶点蛋白的结构,使得药物无法有效结合,从而产生耐药 性。
药物外排泵机制
药物外排泵过度表达
细菌通过增加药物外排泵的数量或活 性,将进入细胞内的药物快速排出, 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产生 耐药性。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 采取防控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耐药基因传播
耐药基因在医院环境中的传播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发展 的重要原因,如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传 播。

常见耐药菌感染及应对方案

常见耐药菌感染及应对方案

常见耐药菌感染及应对方案世界范围内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全球卫生保健领域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抗生素耐药感染可能会发生,在更糟糕的情况下,可能已经没有对感染有效的抗生素了。

在严重感染中,这种情况可能危及生命。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抗生素通常不适当地用于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咽炎:大部分的嗓子疼●鼻炎:咳嗽、感冒和流鼻涕●流感大多数病毒性疾病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属于自限性疾病,即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这种疾病。

遭受病毒感染的患者一般是休息、大量饮水,并对症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减轻发烧或身体疼痛。

有时,在复杂或长期的病毒感染中,细菌也可能入侵,并引起“继发感染”,这时需要医生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治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发布了对美国的前18 种耐药性威胁清单。

危险级别分为紧急,严重和令人关注。

对人类健康的紧急威胁包括:艰难梭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和耐药奈瑟氏球菌。

➤应始终根据抗菌药敏试验结果和医疗专业人员的知识,为患者量身定制针对耐药菌的最终治疗方案。

治疗选择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严重性●当地的药物敏感性●患者特定的因素,例如年龄,肾脏和肝功能●药物过敏●既往治疗●成本问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到泌尿道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肺炎和脑膜炎。

●可能需要切开 / 引流或清创术。

●MRSA 已对常见的抗生素如甲氧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纳夫西林,奥沙西林和头孢菌素产生抗药性。

●MRSA 通过接触传播。

●MRSA 通常会影响皮肤,如手术部位。

MRSA 也可能导致肺部或血液感染。

●感染可以在社区或医疗机构中爆发,如疗养院,透析中心或医院➤局部软组织感染可能包括 7-10 天的口服抗生素疗程:复方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地氟沙星,奥马环素。

➤感染较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院静脉注射抗生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预警与应对策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应用。

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峻,临床出现大量多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给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带来挑战。

细菌耐药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院常见多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特征,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以达到减少为耐药菌的产生。

现对2014年第二季度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进行公布,并向临床科室提供细菌耐药应对措施。

物,提示“慎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提示“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2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2.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铜绿假单胞菌对生存环境和营养条件要求很低,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甚至在医院内环境经常可见,其具有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机制:(1)该菌能够产生破坏抗菌药物活性的多种灭活酶、钝化酶和修饰酶。

(2)基因突变,作用靶位变异。

(3)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4)主动泵出机制将进入的药物排到体外。

(5)产生生物膜,阻隔白细胞、多种抗体及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吞噬细菌。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复杂的耐药机制导致其感染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

2.2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机制大肠埃希菌是G-杆菌中分离率较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所有部位的感染并且呈多重耐药性。

(1)β-内酰胺酶的产生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是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的,对头霉素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

ESBLs可分为五大类:TEM型、SHV型、CTX-M 型、OXA型和其他型,大肠埃希菌ESBLs酶以TEM型最常见。

TEM型ESBLs呈酸性,可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

SHV型ESBLs呈碱性,有水解头孢噻吩的巯基。

CTX-M 型ESBLs呈碱性,对头孢噻肟水解能力强于头孢他啶。

OXA型ESBLs呈弱酸性或弱碱性,主要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OXA型酶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离率较低。

②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主要作用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且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

它是水解酶,与β-内酰胺环羧基部分共价结合,在水分子作用下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破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

③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IRT)主要有TEM系列衍变而来,又称为耐酶抑制剂TEM系列酶。

(2)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3)主动外排(4)外膜通透性的下降2.3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阴性杆菌,通常存在于人类肠道、呼吸道,是除大肠埃希氏菌外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选择性压力下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N)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日益上升,KPN耐药机制包括:(1)产抗菌药物灭活酶①β-内酰胺酶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K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等。

ESBLs是耐药KPN产生的最主要的一类酶,由质粒介导,产ESBLsKPN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药物耐药,但对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及酶抑制剂敏感。

KPN中AmpC酶由质粒介导,AmpC酶使KPN对临床上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且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抑制,但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产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菌株对青霉素类及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均不敏感,可被他唑巴坦抑制。

碳青霉烯酶(KPC酶)不能被EDTA抑制,由质粒介导。

产KPC酶KPN对广谱头孢菌素类、单环类及碳青霉烯类耐药。

2009年外国学者Eleman等发现2例携带KPC酶的泛耐药KPN甚至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

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能被EDTA抑制,包括IMP、VIM、NDM-1等类型,前两者最常见且分布广泛。

产MBLsKPN对头孢菌素类、单环类以及碳青霉烯类耐药。

由于其具有较强耐药性和传播性,被媒体称为“超级细菌”。

②氨基糖苷修饰酶(AMEs)KPN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AMEs,该酶可修饰抗菌药物分子中某些保持抗菌活性所必需的基团,使其与作用靶位核糖体的亲和力大为降低而导致耐药。

修饰酶包括N-乙酰转移酶(AAC)、腺苷转移酶(ANT)、磷酸转移酶(APH)等。

多药耐药KPNAMEs阳性率高达86.9%。

(2)抗菌药物渗透障碍①细菌生物被摸(BF)形成BF是细菌适应环境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生存方式,是细菌吸附于生物医学材料或机体黏膜表面,分泌多糖蛋白复合物后缠绕并聚集不同细菌隐藏其内部而形成的膜状物。

由于BF具有屏障作用,其内部细菌得以被保护,从而逃脱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其内部细菌得以被保护,从而逃脱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使其失效。

BF菌的特殊结构和生理特性使菌体内抗菌药物浓度显着降低,而低于致死量的抗菌药物更易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导致耐药。

外膜孔蛋白的改变革兰阴性菌细胞外膜上存在由许多微孔蛋白组成的孔道,溶质可通过孔道进入外周间隙。

若微孔蛋白改变或缺失,则抗菌药物难以渗入细菌细胞内,导致耐药。

孔蛋白的改变能提高细菌耐药性,与灭活酶并存时的耐药程度较灭活酶单独作用时高,可降低KPN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

(3)主动外排机制主动外排以ATP供能,主动将渗入细菌细胞内的抗菌药物泵出胞外,外排底物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4)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①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构象变异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构象发生变化,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酶-DNA复合物结合,不能阻止细菌DNA的合成。

引起KPN对喹诺酮类耐药。

另一种机制是细菌产生由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qnr,其编码蛋白与拓扑异构酶Ⅳ特异性结合,从而减少了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点,导致细菌耐药。

②16srRNA甲基化酶细菌通过产16srRNA基因甲基化酶使药物作用靶位(16srDNA)甲基化,导致甲基化的16srDNA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亲和力下降而耐药。

产16srRNA 甲基化酶的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泛耐药。

(5)基因盒-整合子系统与细菌耐药性的获得和传播相关的基因元件,即整合子。

它是能捕获外源基因使其转变为功能性基因的移动性DNA分子。

常位于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上,并能在其间移动。

Ⅰ、Ⅱ和Ⅲ类整合子为耐药整合子。

KPN中的整合子多为Ⅰ、Ⅲ类,Ⅱ类整合子携带率降低。

整合子可以在菌种间流动,在KPN多药耐药性的介导及传递中具有重要意义,促进KPN不断出现新的耐药方式,对临床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

2.4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主要存在水和土壤中,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如浴盆、肥皂盒等处。

该菌粘附力极强,易在各类医用材料上粘附,成为潜在贮菌源。

此外,该菌还存在于健康人皮肤、咽部,也存在于结膜、唾液、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

感染源可以是患者自身(内源性感染),亦可以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或带菌者,尤其是双手带菌的医务人员。

(1)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①β-内酰胺酶:最主要的是D组的OXA-23酶,部分菌株还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由于各种修饰酶的底物不同,可导致一种和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2)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拓扑异构酶gyrA、parC基因突变导致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armA等16SrRNA甲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3)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包括外膜孔蛋白通透性的下降及外排泵的过度表达。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显示,其富含外排泵基因,外排泵高表达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鲍曼不动杆菌能泵出的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

主动外排机制在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的机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当复杂,其本身具有的多重耐药机制造成它的多重耐药性,从其他菌株获得耐药基因并能表达,抗菌药物的强大选择压力,是造成它对药物耐药性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2.5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1)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中有效基团。

(2)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获得MeeA基团,编码产生PBP2a,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减低。

(3)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获得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耐药基因,使万古霉素失去作用位点;或是细胞壁增厚,使万古霉素不能到达作用靶位。

2.6肺炎链球菌耐药机制(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①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②非青霉素结合蛋白因素:非PBPs基因相关的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都是感受态缺陷菌株。

在哌拉西林耐药菌株中存在一个非PBPs的耐药基因cpoA(糖基转移酶),其变异使肺炎链球菌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破坏了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情况下仍能生存,从而导致耐药;murM基因变异与肺炎链球菌青霉素高水平耐药及头孢菌素耐药相关;肺炎链球菌获得性TEM基因可能是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

(2)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①erm基因介导核糖体靶位修饰:耐药肺炎链球菌可合成Erm酶(erm基因编码),将核糖体23SrRNA的2058位的腺嘌呤残基N26位二甲基化,从而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核糖体作用位点的亲和力下降,可引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②mef基因介导的主动外排机制:大环内脂类外排基因(mef)编码的产物是一种外排泵,能以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为底物,通过消耗能量将药物排出菌体外,从而降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MefA外排泵的特异性底物是十四元环和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mef基因介导的耐药都发生在M型耐药细菌,且一般是低水平耐药(1~32μg/mL),临床上可以通过增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剂量来克服此耐药;③50S核糖体突变:50S核糖体中23SrRNA任一位点的突变都会引起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核糖体结合亲和力的改变,从而导致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突变的核糖体数量与耐药水平呈正相关。

(3)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由两个机制介导:一是DNA促旋酶及拓扑异构酶Ⅳ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染色体变异;二是外排泵作用增加。

3应对措施3.1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应对措施3.1.1抗菌药物不能盲目使用,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应用。

3.1.2铜绿假单胞菌(PAE)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也较低,临床应从其中选择敏感性强且性价比高的药物来治疗PAE感染;虽然PAE对阿米卡星和氯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因为前者的肾毒性和后者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临床医师很少选择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