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演变下的中国与世界》WORD教案设计
轮专题复习--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演变下的中国与世界

编辑ppt
5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使世界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初具雏形。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编辑ppt
6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时期
工场手工业 时期
(16C-18C中)
推动 因素
新航路 的开辟
主要 资本
显著 特点
主要 途径
暴力手 殖民扩张 商业资本 段残酷 和掠夺
掠夺
影响
(世界市场进程)
初显端倪
自由资本主义 时期(18C中-
欧洲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殖民者通过 金银矿开采、种植园经济和黑奴贸易,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原始的 资本积累。
给非洲和美洲带来了沉重灾难;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了灭顶之灾,而非洲则 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 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编辑ppt
8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前提 条件
主要 成就
①制度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 国确立;②劳动力:圈地运动; ③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积累财富;④技术:资本主义手 工工场长期发展;⑤市场需求: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市 场需要。
原因 条件
主要 航路
影 响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条件 非洲航线 美洲航线 对欧洲 对亚非拉
对世界
《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刺激了渴望得到黄金和香料的西欧贵族和 商人,他们希望开辟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最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热门4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热门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热门4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评价极其问题(2)学生能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宗旨、意义,中国入世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7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
作用。
②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贡献:我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作出了越
来越大的贡献;中国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不断扩大,表明国家实力增强了.)
荣誉利益,同损害我国利益行为坚决反击。
⑵中学生(小建议):
① 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②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③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平等、
参与的国际识。
三、当堂训练:
1、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
这说明( D )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时间?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对外开放中你认为我国应该注意什么?
⑴1979 年,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⑵①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积极
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
②政治方面:国家领导人互访;
③教育方面:留学生、中外联合办教育等;
④体育方面:第 29 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召开等;
2019-2020 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7 中国走向世界教案 北师大
版
课
题: 7、中 国 走 向 世 界
课时
1
教学目的 要求
通过中国对世界发挥作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作出的巨 大贡献,了解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 学 重点与难点: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
2019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4课与世界共发展第2框携手促发展教案

第二框联手促发展【目标定位】一、教课目的感情1.能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新动能踊跃出谋献策态度2. 经过认识我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双赢, 联手促发展的举措, 建立全世界意识、开放、合作双赢的价值观理念目标能力培养联合社会热门剖析问题的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踊跃谋求发展的原由知识2.理解我国为谋求发展采纳的举措及意义目标3.认识中国与有关国家坚持合作双赢的理念, 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华的世界二、要点难点1.要点 : 踊跃谋求发展。
2.难点 : 坚持合作双赢。
【讲堂设计】一、情形导入从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工厂升级到技术驱动的智造平台已经是制造业的共同选择, 在科技大佬对于“机器能否代替人”的议论甚嚣尘上时, 制造业正在大批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 , 转型智能制造。
“工业 4.0 、智能制造、中国智造”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了然什么?学生议论 , 教师导入新课。
二、教课过程1.踊跃谋求发展活动一 : 出谋献策出示资料 : 目前 ,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变换增加动力的攻关期。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事关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建设现代化经济系统, 一定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把提高供应系统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明显加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这不单为复兴实体经济指了然方向, 也廓清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议论 1: 组织学生议论目前我国面对的发展局势。
教师总结 : 现在世界 , 科学技术日异月新, 全世界竞争不停升级。
时不再来, 中国要掌握世界的发展趋向, 踊跃谋求自己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议论 2: 请你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
教师组织学生议论。
教师总结 : 促使发展 , 要把提高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议论 3: 中国经济为何要搞好转型升级?教师总结 : 中国正在进行的家产构造升级, 有益于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
19-20版:第3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创新设计)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1.重点:认识和平与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
2.难点:如何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和平与发展:历史和时代的呼唤1.含义(1)和平问题: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
(2)发展问题: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2.历史和时代的呼唤(1)历史的呼唤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整个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战争的发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大而直接。
②世界大战教训深刻:由富于侵略的国家对外扩张导致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
③人类反思:人们认识到避免战争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2)时代的呼唤①世界潮流:20世纪下半期,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重视发展本国经济,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②全球性问题的要求:解决一些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取决于和平与发展的解决。
③世界人民的愿望: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日益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3.不可抗拒的潮流: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当今的时代主题从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进程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的,也是当前人类继续生存的条件,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
(3)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
2.发展中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1)地位: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世界的和平;没有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就没有世界的繁荣。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教案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学简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现象;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分析中国如何应对。
(二)能力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影响,学习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必要性,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与责任感。
2、通过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正确理解外开放重要性,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建设祖国和关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一把双刃剑”教学活动1、引出问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2、教师活动:教师设计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从P99-101页中,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了解经济全球化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影响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3、学生活动: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就所给的资料,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识,并呈现讨论成果。
4、设计意图:问题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生活中引出,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学生对本次探究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中国入世十年”过渡:中国入世的十年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十年,十年来我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果,但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所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遇到的机遇与挫折?多媒体展示探究一: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材料一:中国吉利是一家民营汽车企业。
在吉利总裁李书福及其带领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吉利在07年开始战略转型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等)和品质服务(节能环保、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5.11.1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苏教版(II)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5.11.1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苏教版(II)2:其实,在同年的11月发生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xx年奥运会!它使得我们的眼光更具国际化,它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向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发展。
它将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xx年11月11 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问题一“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WTC组织简介世界贸易组织大楼位于日内瓦莱蒙湖畔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 成立于1995 年1月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
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1月的关贸总协定(GATT, 1995 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代替关贸总协定正式运行。
目标:各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至xx年5月成员国达152个,占全世界国家的4/5。
其贸易额已经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九十。
作用:①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部长会议、总理事会、争端解决机构)生产全球化总结并组织答案:“地球已成一个村,世界正成为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排除在世界之外而孤立存在。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请大豕思考: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注:初中生对世界贸易组织不了解,所以让初中学生来直接讨论“双赢”或“多赢”有点太难了,所以在这里我把这个讨论问题分成两个小问题:“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和“世贸组织为何欢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
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是解决纠纷。
(中国入世五年的成就)入世五年来,可以说是一年一个突破,一年上一个台阶:xx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xx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xx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xx年财政税收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xx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
岳麓初中历史九下《第19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word教案 (3)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18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能力目标:①通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解答课中题“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成和全球一体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懂得顺应历史潮流的重要性。
②了解到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使学生逐步形成立足自身,关心社会的观念。
③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讲解,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的观念,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难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课前引导1905年,瑞士人亨利·内斯特莱创办的雀巢公司同英瑞浓缩奶公司合并,把厂房开到了英国、德国、西班牙和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内斯特莱恐怕不会想到,将近一个世纪之后,雀巢公司在全球已有509家工厂,雀巢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
如今,人们徜徉于超市,把雀巢咖啡放进购物车时,想到的可能只是咖啡的浓香,而未必会意识到自己正在采撷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浪花。
新课教学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劳务和产品等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互惠互利,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产取一致的立场。
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经济体(或谓“经济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性质上说,区域经济集团是一种国际经济组织。
1.区域集团化的表现生读课本小字和卡通问答,回答课中题:“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有哪些?”重点介绍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三大集团。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1.1.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1.1.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教案鲁教版教学内容:国际竞争中的中国。
导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2)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影响是什么?(二)新课导学板书:二、国际竞争中的中国1、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P129)☆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129)同学甲: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人民币,仅次于美、日、德、法、英,排在世界第六位,所以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
同学乙: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138位,只相当于美国的1/30,韩国的1/15,所以我国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同学丙: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0年,我国综合国力将跻身世界前三强——我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大国。
◎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请你对昨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用一句话来进行描述:昨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教师讲述:第一,对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要全面、辩证地分析——尽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教育、科技落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第二,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中国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尽管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答案:我国即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尽管现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2、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P130)☆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129-130)1997年8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向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受灾国提供了40多亿美元的应急援助。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与世界共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涵盖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影响,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例等内容。
2.关注时事新闻,选取一个国际热点问题,分析其对我国及世界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结合所学知识,体现国际视野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世界发展。
-设想:通过引入时事新闻、国际热点话题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品质。
-设想: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具备合作、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竞争与合作,认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
3.培养学生具备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讲解国际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法治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学生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需要借助课堂讨论、时事分析等方式,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视野。
3.部分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关注程度较低,需要引导他们关注时事,培养其关注世界发展的兴趣。
4.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片面、主观的倾向,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客观、全面地分析国际问题。
5.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关于全球化的问卷调查,并邀请身边的人参与填写,收集数据后进行分析,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要求:问卷设计合理,调查对象广泛,数据分析准确,报告内容详实。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3.3.2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3.3.2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新版)粤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明白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探究园:经济全球化剪影P84-851、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必然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2、经济全球化还有全球金融交流、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等等3、经济全球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利又有弊。
利: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治方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成绩世界和平与稳定。
弊:发达国家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不听从其指挥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困难,甚至使有些国家的产业陷入绝境。
还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帮助和推动经济政治改革为借口,试图把它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2、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在当今国际形势下,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材料:看看身边的商品,荷兰奶粉、日本玩具、法国时装、德国电器和美国电脑遍布大小城市、大商场的货架上。
一般商品一读说明书便知其产地,但是面对那些贴着跨国公司商标的高科技产品,你根本不可能一眼看出它的产品设计是哪个国家完成,零部件在哪些国家分头制造,成品装配又分散在哪些国家,真可谓我们在“买世界”。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已捎然发生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面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加强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增强自己国际竞争的能力.五分钟测试1、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日暂缓和B.世界已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C.世界各国都坚持对外开放D.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2、长期以来,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注不够,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案_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比较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2、在收集分析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书面的历史的语言表述成文,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历史思维,透视现实问题理解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道理。
3、通过充分准备,以时事调查的形式,师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历史根源,培养现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养成关注国际国内时事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阶段,他们渴望了解生活常见现象背后的本质,喜欢同龄人之间的辩论。
喜欢竞争,注重组织荣誉,渴望通过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自己的能力。
应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引学法、问卷调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调查,访问。
【课前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分成五组,确定本组材料收集人,汇总整理人,问题整理人,专家。
准备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任务。
整理本组主要观点和理由,撰写发言稿,制作发言课件。
第一组热爱生活组统计同学们接触过或正在使用的外国品牌。
了解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品牌。
并总结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受。
组织经济全球化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
第二组历史回眸组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绘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表格,进行比较。
第三组解释点睛组对历史名词(经济全球化、双刃剑、一带一路,5G、中美贸易战等)作出准确解释,指点迷津,画龙点睛第四组时事锐评组从网络、电视、报刊中寻找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线索和评价第五组思维导图组构建思维导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全班共同任务: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两三条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19-20版: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创新设计)

24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探究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及影响 史论史识
1.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创新设计》
25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2.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调节机制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 针对的是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国家,一般为 金组织 短期贷款,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
第二次世界大
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 经济全球化进程
战后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规范化发展
8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创新设计》
以__信__息__技__术____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 70年代以来
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进入90年代 进入21世纪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 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 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__世__界__贸__易__组__织____的诞生,把贸 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以__互__联__网___、__人__工__智__能____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 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7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创新设计》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开始
追溯到___新__航__路__的__开__辟___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___国__际__货__币__基__金__组__织____、世界银
九年级历史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历史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世界大战的启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教训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束。
2.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3.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强调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过程。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吗?它对当代世界有什么影响?2. 学生探究2.1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和其他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过程,并制作时间线展示。
2.2 学生小组分享并讨论各自的时间线,了解不同国家的参战原因和经过。
3. 教师讲解3.1 教师结合学生的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3.2 教师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世界的影响,例如对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影响、国际秩序和权力重心的调整等。
4.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4.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代世界有什么影响?4.2 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教育有哪些启示和教训?5.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启示,并呼吁学生珍惜和平、推崇国际合作。
教案二: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建国初期改革开放的影响与启示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国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 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3. 总结改革开放的教训和启示,强调创新和开放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建国初期的困境和挑战。
2.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3.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4. 改革开放的教训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改革开放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改革开放对中国有哪些影响?2. 学生探究2.1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和其他资料了解建国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1.1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苏教版 (III)

(2)举例说明。
3、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三、布置作业:
1、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的完整视频。
2、观看《中非合作论坛》完整视频。
3、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内容。
教后记: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教学重点
走进WTO
教学难点
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WTO:
1、多媒体展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部分视频。
2、给出问题:
(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
(2)世界舆论为什么用“双赢”或者“多赢”来形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1.1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苏教版 (III)
第11课 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
第一课时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认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的道理,了解“中国作为世界的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的事实,明确我国随着国内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小结,给出问题的答案,并引出“地球村”的概念。
5、给出问题:身处“地球村”,中国如何寻求生存与发展?
6、学生自学教材,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祖国国际地位在提高:
1、多媒体展示《中非合作论坛》部分视频。
2、给出问题:
19-20版: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创新设计)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分别在1949年和1953年(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2)影响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3.苏共二十大(1)时间:1956年。
(2)概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3)影响: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引发社会主义内部思想混乱4.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5.戈尔巴乔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演变下的中国与世界》WORD教案设计【课标考纲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开辟的主要航线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3)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特点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1)“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欧共体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3)“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欧盟北美贸易自由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专题知识梳理】5.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与世界贸易组织(WTO)【重点知识点拨】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地圆学说深入人心、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葡、西地处大西洋沿岸,又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的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反映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亚、美洲的殖民活动,欧洲早期殖民侵略和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落后和贫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2.关于世界市场的有关问题(1)含义:所谓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新航路开辟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已开始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条件。
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论断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某种预言。
(2)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商品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发性和扩张性(或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过程。
(4)影响: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市场是不平等的,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亚非拉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世界向整体化发展。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图【疑难知识解析】1.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与世界政治之间的关系与变化问题。
世界经济格局走向不仅与各种力量的对比、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各国对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判断及其采取的对外战略有关。
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全面对峙,制约着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得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既不可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体系,美国也不可能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打乱了旧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因此受到冲击。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剧烈反抗使那些实力迅速增长但国内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的西方发达国家从自身经济安全利益出发,挑战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美日欧之间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的经济动荡和调整过程中,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走向多极。
2.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
“不平衡”既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战后初期,美国一度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后来日、欧迅速赶了上来。
三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形成相对均衡的局面。
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世界领先的地位。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但也应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增长,有七成是由发展中国家促成的,这是不平衡规律的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变化趋势。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
三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
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发展较快,但从内部具体分析,它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经过艰苦努力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国,非洲则发展缓慢。
3.关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另外,它促进了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
尤其是为了对付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突发性自然灾害、艾滋病和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同时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有所增强,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经济也开始兴起。
具体来说:它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它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它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有利于大国之间关系的缓和;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4.关于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有关问题。
人类社会从彼此隔绝的状态到互相联系,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扩张而完成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由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是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这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
全球一体化有利于整体提高人类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共性在于:首先,两者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由于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经济增长为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让世人感受到的快节奏加速发展,各自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又相互促进。
其次,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都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
再次,它们都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发展中必定要经历的过程。
最后,在各自的过程中,各国或地区之间都会形成一定的联系。
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所强调的是世界经济在范围上的扩大,各国或地区之间形成表面上的和被动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世界经济的客观发展所决定的;后者所强调的是各国或地区在内在机制上的统一,因而各国或地区形成本质上和主动的相互协调和融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出各国或地区的主观意愿。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发展不起来。
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保障,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同时也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见,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着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知识拓展综合】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问题和近现代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5~17 世纪,为了满足欧洲和亚洲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一些欧洲航海者进行远洋探险,开辟了新航路,使原本基本上相互隔绝、鲜有来往的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有了接触和联系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对外贸易的空间扩大,市场范围空前扩大,流通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
欧洲殖民扩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
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殖民扩张导致殖民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特别是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活动。
17 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
结果,荷兰在欧洲丧失大国地位。
新航路发现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航路的中心。
17 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
到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工业革命。
是由手工工场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时所发生的现象,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扩大的需求,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8 世纪60 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人了蒸汽机时代。
19世纪中后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各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更广泛的市场与廉价原料,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使它们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 世纪70 年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产生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标志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