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1)、移动平均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
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3)、先进先出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
平均指数的推导原理及应用
平均指数的推导原理及应用一、什么是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汇总和分析一组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它通过给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来计算平均值。
平均指数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市场和其他领域的数据分析。
二、平均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简单移动平均和指数移动平均。
1. 简单移动平均简单移动平均(Simple Moving Average,简称SMA)是一种基本的平均指数方法。
它通过计算一组数据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算术平均值来得到指数。
简单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SMA = (x_1 + x_2 + ... + x_n) / n其中,x_1, x_2, …, x_n是一组数据,n是时间段的长度。
2. 指数移动平均指数移动平均(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简称EMA)是一种基于加权求和的平均指数方法。
它对较新的数据赋予更高的权重,从而更加关注最新的趋势。
指数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EMA = (x * k) + (EMA_previous * (1 - k))其中,x是当前数据,EMA_previous是上一个时间点的指数移动平均值,k是平滑系数,通常取值范围为0到1,决定了新数据的权重。
三、平均指数的应用平均指数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股票市场分析:平均指数被广泛用于股票市场的技术分析。
投资者可以使用移动平均线来判断股票的趋势和买入卖出时机。
例如,当短期移动平均线上穿长期移动平均线时,被认为是一个买入信号。
2.经济数据分析:平均指数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数据的趋势和周期。
例如,GDP的季度变化可以通过计算季度平均指数来观察经济的增长趋势。
3.市场调查分析:平均指数可以用于分析市场调查数据。
例如,对于一个产品的满意度调查,可以计算每个时间段的满意度指数,并观察其变化趋势。
4.气象数据分析:平均指数可以用于分析气象数据,如气温、降水量等。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一、计划价法:计划价法是一种根据事前设定的计划价值来计算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成本变动较少的企业。
该方法的核心是事先设定的计划价值,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来评价成本的控制情况。
计划价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成本的情况,进行成本控制,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以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作为当前成本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一定时间内的实际成本进行加权平均,来确定当前成本的大小。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大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成本波动,提高成本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三、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是一种以整个月份的实际成本作为当前成本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变动较少,且整月的成本变动较小的企业。
全月平均法的核心是在月底将实际成本汇总,除以月份,计算出整个月的平均成本,作为当前成本的依据。
全月平均法可以降低季节性的影响,提高成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先进先出:先进先出是一种根据物资的先进进出顺序,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物资易腐败的企业,可以保证物资的质量和可用性,减少损耗和浪费。
先进先出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五、后进先出:后进先出是一种根据物资的后进进出顺序,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物资价格不断上涨的企业,可以通过后进先出的方法计算成本,使得成本更能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
后进先出法可以保护企业免受价格上涨的冲击,提高利润。
六、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一种根据每个产品或每种成本项的实际成本进行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产品差异较大,成本结构复杂的企业。
个别计价法通过精确计算每个产品或每个成本项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成本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和控制。
综上所述,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是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01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0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主要指标的应用
主要指标的应用MA在技术分析领域中,移动平均线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工具。
移动平均线利用统计学上的“移动平均”原理,将每天的市场价格进行移动平均计算,求出一个趋势值,用来作为价格走势的研判工具。
计算公式:MA = (C1+C2+C3+C4+C5+....+Cn)/n C 为收盘价,n 为移动平均周期数例如,现货黄金的5 日移动平均价格计算方法为:MA 5 = (前四天收盘价+前三天收盘价+前天收盘价+昨天收盘价+今天收盘价)/5移动平均线依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
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以5日或10日为计算期间,中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30日、60日为计算期间;长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100天和200天为计算期间。
移动平均线的基本应用方法:在移动平均线中,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创造的八项法则可谓其中的精华,葛兰威尔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他总结出了8条移动平均线的规律,人称葛兰威尔八大买卖法则。
历来的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技术分析中的至宝,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琼斯理论的精神所在。
葛兰碧的八大法则:买:1. MA 从下降逐渐走平,而价格从MA 的下方突破MA 时,是买进信号。
2. 价格虽然跌至MA 下方,但MA 在上扬,不久价格又回到MA 上的时候为买进信号。
3. 价格走在MA 之上并且下跌,但未跌破MA,价格又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4. 价格低于MA 并突然暴跌,远离MA 之时,极可能再度趋向MA,是买进时机。
卖:5. MA 从上升逐渐走平,而价格从MA 的上方往下跌破MA 时,是卖出信号。
6. 价格向上突破MA,但又立刻回到MA 之下,而且MA 仍在继续下跌时,是卖出时机。
7. 价格在MA 之下并上涨,但未突破MA 又告回落,是卖出时机。
8. 价格在上升过程中并走在MA 之上,突然暴涨并远离MA,很可能再度趋向MA,是卖出时机。
RSI强弱指标最早被应用于期货买卖,后来人们发现在众多的图表技术分析中,强弱指标的理论和实践极其适合于股票市场的短线投资,于是被用于股票升跌的测量和分析中。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意思工业有计划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商业有售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每个仓库必须选择一种计价方式。
(1)。
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出库单记账时(包括红字出库单),计算出库成本时,只按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入库记录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只要存货相同、仓库相同则将入库记录全部大排队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
(2)。
移动平均:计算出库成本时要根据该仓库的同种存货按最新结存金额和结存数量计算的单价计算出库成本。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即期预测。
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是非常有用的。
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的权重都相等。
简单的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Ft=(At-1+At-2+At-3+…+At-n)/n式中,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At-1--前期实际值;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给固定跨越期限内的每个变量值以相等的权重。
其原理是:历史各期产品需求的数据信息对预测未来期内的需求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除了以n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外,远离目标期的变量值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故应给予较低的权重。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Ft=w1At-1+w2At-2+w3At-3+…+wnAt-n式中,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w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n--预测的时期数;w1+ w2+…+ wn=1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移动平均怎么均——两种计算方式的特点和用途
移动平均怎么均——两种计算方式的特点和用途移动平均怎么均?怎么均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计算均线值MA。
在交易软件中,通常有四种均线的计算方法:Simple:简单移动平均Exponential:指数加权移动平均Smoothed:指数平滑移动平均Linear Weighted:线性加权移动平均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常用的均线计算方法。
SimpleSimple(简单移动平均线)在交易软件中通常简写成SMA。
SMA(n)=SUM(C,n)/nC:价格n:参数SMA均线值的计算是选取过去n个单位时间的价格求和除以单位时间的个数n。
在Excel中使用SUM求和公式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
首先下载或整理好基础数据。
包括日期、时间、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以及成交量数据等。
然后确定计算简单移动平均线的价格标的和参数。
我在上图示例中使用的是收盘价C(F列数据)以及参数10。
注意,当你选择的参数是n,就要先有n个价格数据才能计算。
比如我的参数是10,就要等到第11行,有10个收盘价数据后才开始计算。
在该单元格输入公式:=SUM(F2:F11)/10得出第一个均线值后,点击该单元格,鼠标按住右下角的小黑点,向下拖拉或者双击,之后的数据就可以自动运算了。
ExponentialExponential(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在交易软件中通常简写成EMA。
EMA(Tn)=C(n)*2/(n+1)+EMA(Yn)*(n-1)/(n+1)T:今日C:价格n:参数Y:上一日EMA均线值的计算比较复杂。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实际上是对价格进行了“权重”处理。
越靠近当前时间的价格,其对均线值的贡献度越大。
特别要注意的是,公式里的EMA(Yn),是指上一个单位时间的EMA(n)的均线值。
EMA同样可以在Excel中进行计算。
和SMA的计算不太一样,EMA的计算要从第一个“价格”算起。
假设选取收盘价格计算参数为10的EMA。
u8-移动平均、全月平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结存数量+本次购入数量
适用范围:在存货价格较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加权平均法。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
以随时结转成本,随时提供存货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 制。
适用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企业, 比如大宗原材料的价格。
记账、生成凭证处理
全月平均
全月平均
定义:全月平均即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丌登记单
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存
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月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月存货入库金额 全月加权平均单价= —————————————————— 月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月存货入库数量
适用范围: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
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但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 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丌利于加强对存货的日常管理。
入库单及单据记账
出库单及单据记账
因为是全月平均的核算方法,出 库单价格只有期末处理之后才能 回写
移动平均、全月平均
姓名:Vin 2013年8月24日
移动平均业务背景
移动平均
定义: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不结存单价丌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
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 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明细帐
制单
后台 采购入库单:rdrecords01 iNum:数量 iUnitCost:单价 iAPrice:暂估金额 销售出库单:rdrecord32 cBusType:业务类型 cSource:单据来源 销售出库单:rdrecorsd32
仓库成本计价方式
仓库成本计价方式计价方式:用友系统提供六种计价方式。
工业有计划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商业有售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每个仓库必须选择一种计价方式。
1.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出库单记账时(包括红字出库单),计算出库成本时,只按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入库记录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只要存货相同、仓库相同则将入库记录全部大排队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先进先出法是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
它是根据先购入的商品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计价的。
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额,比较接近市价。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实例例一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库的材料,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
例二对销售而言,先获得的存货先销售出去,使留下存货的日期离现在越近,存货价值越接近现在的重置价值。
在物价上涨时,此法会导致较低的销货成本,较多的盈余。
例如存货情形如下;1、1月1日进货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2、4月1日进货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3、8月1日进货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4、12月1日进货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
假设在12月31日存货数量为15个,则期末存货价值为12月1日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8月1日5个每个7元小计35元,总计存货价值为115元。
移动平均法简单应用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就是一种简单平滑预测技术,它得基本思想就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得序时平均值,以反映长期趋势得方法。
因此,当时间序列得数值由于受周期变动与随机波动得影响,起伏较大,不易显示出事件得发展趋势时,使用移动平均法可以消除这些因素得影响,显示出事件得发展方向与趋势(即趋势线),然后依趋势线分析预测序列得长期趋势。
1、移动平均法得基本理论①简单移动平均法设有一时间序列,则按数据点得顺序逐点推移求出N个数得平均数,即可得到一次移动平均数:式中为第t周期得一次移动平均数;为第t周期得观测值;N为移动平均得项数,即求每一移动平均数使用得观察值得个数。
这个公式表明当t向前移动一个时期,就增加一个新近数据,去掉一个远期数据,得到一个新得平均数。
由于它不断地“吐故纳新”,逐期向前移动,所以称为移动平均法。
由于移动平均可以平滑数据,消除周期变动与不规则变动得影响,使得长期趋势显示出来,因而可以用于预测。
其预测公式为:即以第t周期得一次移动平均数作为第t+1周期得预测值。
②趋势移动平均法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得趋势变动时,使用一次移动平均就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直接用第t周期得一次移动平均数就可预测第t+1周期之值。
但当时间序列出现线性变动趋势时,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来预测就会出现滞后偏差。
因此,需要进行修正,修正得方法就是在一次移动平均得基础上再做二次移动平均,利用移动平均滞后偏差得规律找出曲线得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然后才建立直线趋势得预测模型。
故称为趋势移动平均法。
设一次移动平均数为,则二次移动平均数得计算公式为:再设时间序列从某时期开始具有直线趋势,且认为未来时期亦按此直线趋势变化,则可设此直线趋势预测模型为:式中t为当前时期数;T为由当前0时期数t到预测期得时期数,即t以后模型外推得时间;为第t+T期得预测值;为截距;为斜率。
,又称为平滑系数。
根据移动平均值可得截距与斜率得计算公式为:在实际应用移动平均法时,移动平均项数N得选择十分关键,它取决于预测目标与实际数据得变化规律。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二、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区别
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区别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两种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它们对于成本的计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计算方式和应用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称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企业月初有存货 100 件,每件成本 10 元;本月购入 500 件,每件成本 12 元。
那么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 ×10 + 500 × 12)÷(100 + 500)= 1167 元。
如果本月发出 400 件,那么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400 × 1167 = 4668 元,月末结存存货成本=(100 + 500 400)× 1167 = 2334 元。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计算方法相对简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
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可能会导致存货成本计算的不准确,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计算和财务决策。
接下来,我们看看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进货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成本)÷(本次进货前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发出后库存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后库存存货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移动平均法简单应用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简单平滑预测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值,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
因此,当时间序列的数值由于受周期变动和随机波动的影响,起伏较大,不易显示出事件的发展趋势时,使用移动平均法可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显示出事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即趋势线),然后依趋势线分析预测序列的长期趋势。
1. 移动平均法的基本理论①简单移动平均法设有一时间序列,则按数据点的顺序逐点推移求出N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到一次移动平均数:式中为第t周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为第t周期的观测值;N为移动平均的项数,即求每一移动平均数使用的观察值的个数。
这个公式表明当t向前移动一个时期,就增加一个新近数据,去掉一个远期数据,得到一个新的平均数。
由于它不断地“吐故纳新”,逐期向前移动,所以称为移动平均法。
由于移动平均可以平滑数据,消除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使得长期趋势显示出来,因而可以用于预测。
其预测公式为:即以第t周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作为第t+1周期的预测值。
②趋势移动平均法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动时,使用一次移动平均就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直接用第t周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就可预测第t+1周期之值。
但当时间序列出现线性变动趋势时,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来预测就会出现滞后偏差。
因此,需要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是在一次移动平均的基础上再做二次移动平均,利用移动平均滞后偏差的规律找出曲线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然后才建立直线趋势的预测模型。
故称为趋势移动平均法。
设一次移动平均数为,则二次移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再设时间序列从某时期开始具有直线趋势,且认为未来时期亦按此直线趋势变化,则可设此直线趋势预测模型为:式中t为当前时期数;T为由当前0时期数t到预测期的时期数,即t以后模型外推的时间;为第t+T期的预测值;为截距;为斜率。
,又称为平滑系数。
根据移动平均值可得截距和斜率的计算公式为:在实际应用移动平均法时,移动平均项数N的选择十分关键,它取决于预测目标和实际数据的变化规律。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
计划价法、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法意思工业有计划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商业有售价法、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每个仓库必须选择一种计价方式。
(1)。
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出库单记账时(包括红字出库单),计算出库成本时,只按此仓库的同种存货的入库记录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只要存货相同、仓库相同则将入库记录全部大排队进行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选择成本。
(2)。
移动平均:计算出库成本时要根据该仓库的同种存货按最新结存金额和结存数量计算的单价计算出库成本。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即期预测。
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是非常有用的。
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的权重都相等。
简单的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Ft=(At-1+At-2+At-3+…+At-n)/n式中,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At-1--前期实际值;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给固定跨越期限内的每个变量值以相等的权重。
其原理是:历史各期产品需求的数据信息对预测未来期内的需求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除了以n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外,远离目标期的变量值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故应给予较低的权重。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Ft=w1At-1+w2At-2+w3At-3+…+wnAt-n式中,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w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n--预测的时期数;w1+ w2+…+ wn=1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t+重新计价规则
在用友畅捷通T+中,重新计价规则主要适用于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法。
这两种方法下,开始计价期间及以后期间采购入库单(采购合并流程时为进货单)、入库调整单未生成凭证可以重新计价。
重新计价时,如果出库单据已经生成了凭证,则出库单据的成本不会更新;如果出库单据未生成凭证,则会更新出库单据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出库单据包括销售出库单(销售合并流程时为销货单)、材料出库单、其它出库单、零售出库单。
当销售合并流程时,销货单判断的是成本凭证(通过凭证接口的销售成本结转生成的凭证),不判断收入凭证(销货单生成的凭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满足的技术指标 -回复
满足的技术指标-回复问题并给出解释。
文章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构思方式:标题:满足的技术指标:了解并解释各种重要指标的概念和应用引言:技术指标是金融市场分析中常用的工具,它们通过对市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帮助投资者识别趋势、确定买卖时机、量化风险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几个常见的技术指标,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应用示例。
无论你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本文都将为您提供有关技术指标的全面知识。
一、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1. 概念:移动平均线是一种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来观察价格趋势的指标。
2. 应用示例:长期移动平均线可用于判断长期趋势,短期移动平均线可用于判断短期变化。
二、相对强弱指标(Relative Strength Index,简称RSI)1. 概念:RSI衡量了价格涨跌幅的大小,用于判断市场当前是否超买或超卖。
2. 应用示例:RSI超过70时表示超买,超过30时表示超卖,可作为交易信号。
三、布林带(Bollinger Bands)1. 概念:布林带由一个中轨线和两条标准差线组成,用于衡量价格波动的程度和高低。
2. 应用示例:当价格触及布林带的上下轨时,可能出现回调或反弹的机会。
四、随机指标(Stochastic Oscillator)1. 概念:随机指标用于衡量市场价格接近最高或最低点的程度,用以判断趋势的持续与转折。
2. 应用示例:当随机指标超过80时,市场可能超买,低于20时市场可能超卖。
五、平均真实范围(Average True Range,简称ATR)1. 概念:ATR用于测量价格的波动幅度,反映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
2. 应用示例:ATR较大时,意味着价格波动较大,应谨慎交易。
结论:技术指标是金融市场交易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判断市场的走势,并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指标并非完美的预测工具,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
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
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一)先进先出法(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
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1、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加权平均也是移动平均的一种,就是频率不同而已.2、价格结算的时间不同,加权平均只能在月底,移动平均是随时的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两种方式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移动平均比较适用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企业,比如和原材料相关的行业加权平均适用于对价格波动相对比较小的企业,比如机械加工行业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
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一)先进先出法(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
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平均和全月平均的适用
(一)先进先出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
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1、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加权平均也是移动平均的一种,就是频率不同而已.
2、价格结算的时间不同,加权平均只能在月底,移动平均是随时的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两种方式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
移动平均比较适用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企业,比如和原材料相关的行业
加权平均适用于对价格波动相对比较小的企业,比如机械加工行业
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本月各批
存货的实际成本+∑(的实际单位成本×进货的数量)
单位=
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原有存货本次进货
存货的实际成本+的实际单位成本
单位=
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设置最高进价和最低售价,如果超出最高进价或最低售价,系统提示超出价格范围,需要修改价格,如果确实价格在范围之外,由超级用户修改货品资料的价格范围,保证了货品价格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