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合集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6有理数的乘方(3课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6有理数的乘方(3课时)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乘方运算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实践: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乘方运算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3.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银行利息、土地面积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评,相互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相互学习。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理数的乘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整数乘方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负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等内容打下基础。此外,有理数的乘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掌握乘方的运算规律;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尤其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律,尤其是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
(3)将乘方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科学记数法、整式乘除等知识的基础。

乘方运算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增长率等问题。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通过对有理数乘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提高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有理数乘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乘方这种新的运算形式,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等活动,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归纳能力。

在有理数乘方运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教学难点对有理数乘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负数的乘方运算。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6 有理数的乘方》是沪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有理数的乘方概念,以及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但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使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加深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

3.运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运算法则和练习题。

2.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让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方与有理数乘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理解。

可以使用具体例子来说明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错误的地方,可以让学生改正并解释原因。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地方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

同时,可以通过讲解其他学生的作业,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的第五节《有理数的乘方》1、《有理数的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特殊在积中的每一个因数都相同,因此,乘方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运算,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以后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目标: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去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是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4、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以思维活动特点,遵循中学生心理学和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本节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5、下面我说一下我的教学流程:第一个环节:走进课堂营造氛围孔子曾说过:“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就着重创设一种热烈的学习氛围。

先出示一组复习题,由学生积极抢答。

这样,既对以前所学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知识进行复习,又对新课的讲解作了铺垫,使课堂刚开始就营造了一个“轻松而又热烈”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珠穆朗玛峰高吗?(生答海拔8844米)。

可是如果将一张足够长的纸连续折30次的话,会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你们感觉神奇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神奇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边动手折纸边思考:我们对折1次,纸变成几层?对折两次后变成几层?将一张足够长的纸连续折30次,应列一个怎样的算式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我说:“把这些式子写出来是不是太麻烦了,好,今天老师就教你们学一种简单的便是方法: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

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二、学生分析我班学生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温故互查边长是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棱长是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么判断?新知探究出示某种细胞分裂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问题。

问题1:一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几次?为多少个?问题2:一个细胞1小时后分裂几次?为多少个?问题3:一个细胞1.5小时候分裂几次?为多少个?问题4: 一个细胞5小时候分裂几次?为多少个?乘方定义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a相乘,记作n a,读作a的n次方。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n 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n a也读作a的n次幂。

有理数的乘方 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  说课稿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

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二、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通过多个相同加数的加法运算的简便表示方法,引出多个相同乘数的乘方运算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课本引例: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表示。

5x5简记为52,读作5的平方(二次方)、5x5x5简记53,读作5的立方(三次方)类推: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a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个n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这一组填空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从熟悉的平方,立方转到4次方,5次方以至n 次方上来,并会读写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_124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_124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乘方。

一、背景分析1.1学习任务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等特点,我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折纸,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确定。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定位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及掌握()n-与-n a的区别。

a二、学习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知识技能:通过类比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

能力目标:经历“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奇妙性,领会重要的数学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的思维。

情感态度: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提高数学素养。

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建立自信心。

自学质疑展示交流乘方应用发现规律当堂检测深化概念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总结反思 感悟收获三、课堂结构设计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因此,在本课的课堂结构设计中,先复习上节课的有理数乘除法以便方便乘方符号确定,然后新课我具体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四、教学过程:4.1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师拿出一张白纸,将其对折一次折出2层,对折两次折出2x2层,三次2x2x2层,….让学生大胆猜测像这样连续对折10次就要多少个2相乘?像这样对折30次呢?有没有可能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如果对折100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里面。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有理数的乘方,这可太有趣啦!你们有没有想过,一张纸如果不停地对折,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儿呢?就像我和我弟弟折纸飞机的时候,弟弟说:“哥,这纸这么薄,能折多少次呀?”我就给他说:“你可别小瞧这纸,要是一直对折下去,它会变得超级厚呢!”比如说一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对折1次后厚度就是0.1×2 = 0.2毫米,对折2次后厚度就是0.1×2×2 = 0.4毫米,这就是2个2相乘,也就是2的2次方乘以0.1毫米。

每对折一次,厚度就是之前的2倍,这就和有理数的乘方有关啦。

有理数的乘方啊,就像是一个魔法,能让数字快速地变大或者变小呢。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2》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说说有理数的乘方。

你们知道棋盘上放麦粒的故事吗?传说有一个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发明者说:“陛下,请您在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国王心想这能有多少麦粒呀,就答应了。

可是算下来可不得了。

第1格是1粒,第2格是2粒,这就是2的1次方,第3格是2×2 = 4粒,这就是2的2次方。

越往后数字增长得超级快,这就像有理数的乘方一样,底数不变,指数不断增加,结果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这国王呀,可真是小瞧了这个乘方的威力。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3》嘿,小伙伴们!有理数的乘方就像一场数字的狂欢。

我和小伙伴们玩猜数字游戏的时候,我出了一个题。

我说:“有一个池塘,第一天有1朵荷花开放,第二天开放的荷花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是第二天的2倍,以此类推。

那第5天会有多少朵荷花开放呢?”小伙伴们都开始掰着手指头算。

第一天1朵,第二天就是1×2 = 2朵,这是2的1次方,第三天就是2×2 = 4朵,这是2的2次方,那第5天呢,就是2×2×2×2 = 16朵,这就是2的4次方。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程内容: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一)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

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2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

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

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1、教学策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6.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6.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七年级第一章第六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六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2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1.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a)n与-a n的区别;3.乘方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说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整式乘除、科学记数法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有理数的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有理数运算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

但是,对于乘方这种新的运算形式,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经历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教学难点(1)对有理数乘方意义的理解。

(2)负数的乘方运算。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6 有理数的乘方》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运算方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对乘法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乘方运算时,可能会对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等特殊情况进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乘方运算的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及性质。

2.能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及乘方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方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算,巩固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特殊情况的乘方运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动实例和动画的PPT,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掌握程度。

3.教学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计算砖墙的面积”引入有理数乘方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块砖的面积?一块砖墙由多少块砖组成?从而引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性质及运算方法。

让学生观察PPT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运算规律。

同时,讲解负数乘方、零的乘方等特殊情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

二、教法学法分析
• 1、学情分析: •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
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 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 系统的加以讲述。 •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 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 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 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 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 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6.1有理数乘方说课
来安县第五中学 汤耀武
四个方面:
一、 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三、教学过程分析 四、设计说明
一、 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 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 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 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 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 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 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谢 谢!
三、教学过程分析
• 1、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 首先我拿出0.1mm厚的白纸折1次,折2次,折3
次······如果能折20次它的高度会是多高?鼓励学生 大胆猜想并记录下猜想的数值,看哪位同学的数值 与结果最接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 动了学生的情绪。 • 然后借助多媒体,给出:一是边长为2的长方形求 面积,二是棱长为2的立方体求体积,最后引导学 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引入新课。 • 这个环节带领学生从已知入手,探索新知。使其从 直观上理解了乘方运算的特点,并为后续学习起到 了导航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整式乘除、科学记数法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有理数的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

在教材编排上,先通过实例引入乘方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计算让学生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

教材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乘方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乘方运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教学难点(1)对乘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负数的乘方运算。

(2)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1.6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沪科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1.6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沪科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1.6有理数乘方说课稿沪科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16有理数乘方说课稿沪科版七年级上

16有理数乘方说课稿沪科版七年级上

1.6有理数乘方说课稿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引入新知a(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下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当细胞分裂到第n次时,细胞的个数是多少?第1次分裂第2次分裂第3次分裂第n次分裂(2个)2×2(个)2×2×2(个)几个(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板书答案:(1)a·a(2)a·a·an个(3)2×2×…×21、提出问题:以上答案有没有简单记法和读法?a·a·…·a怎样简记?怎样读?(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回答、教师适当的启发、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板书答案:a·a简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a·a·a简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补充:a·a·a·a简记作a4,读作a的四次方n个2×2×…×2简记作2n,读作2的n次方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n个即:a·a…·a简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2、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乘法与前面学习过乘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
型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到90%以上,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非常不利,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
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激。

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

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里放些米粒吧。

第一个格放2粒米,第二格放4粒米,第三格放8粒米,然后是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大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大米吗? 说明: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问题,此时并不要求学生作出详细解答,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课本引例: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表示。

a a ⋅简记为2a ,读作a 的平方(二次方)、a a a ⋅⋅简记为3a ,读作a 的立方(三次方)
类推: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a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n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说明:安排这一组填空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从熟悉的平方,立方转到4次方,5次方以至n 次方上来,并会读写乘方运算。

目的之二是让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乘方的意义实际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从而得到乘
方运算的概念。

引出概念:求n 个相同的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
叫做幂。

对照各部分名称:
指数、底数、幂
如果底数是9,指数是4,那么49读作9的4次方,表示有4个9相乘,结果叫9的4次幂。

你能写出一个乘方运算的例子吗?能读出这个乘方运算,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吗? 说明:本课重点在于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因此在此处再安排这样一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有理数代替课本上的例子,亲手尝试写乘方运算,并在读写过程中加深对乘方运算的理解。

练习1(概念辨析):
指出下列乘方运算的底数和指数
(1)3)5(- (2)35 (3)35- (4)53
举出这个例题,因为这是本节内容的疑点之一,如果对底数和指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学生很容易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利用例题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有无括号对底数的影响。

当底数是负数时,一定要带括号。

特别地,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而且指数1可以省略不写。

乘方与乘法的关系: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即相同因数的连续乘法,因此可以利用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乘方与幂的关系: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结果。

(二)例题精讲,重点突出
例1计算:
(1)3)4(- (2)3)2(-
利用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将乘方换成乘法进行运算
练习2(运算巩固):
P51页练习1,练习目的在于强化对乘方意义的理解,“趁热打铁”,通过这个练习,要求多数学生可以进行这类较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

例2用计算器计算4)8(-和6)3(-
根据学生手中计算器类型的不同,可以有两种较常见的按法:
一是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二是用符号转换键+/-的计算器
练习3(熟悉操作):
P51练习2,练习目的在于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会用它进行笔算较困难的乘方运算。

(三)自主交流,归纳小结
从例1和例2,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1和例2的例题作了小改动,把例1的改为奇数次方,而例2的改为偶数次方,以方便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自己通过这种不完全归纳,猜想出乘方的符号法则,此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引导学生验证法则,可利用计算器验证。

概括起来就是: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问: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吗?0的任何次幂是多少?
0相乘,结果仍然是0.可由学生自主归纳出来。

(四)活学活用,解决难题
现在来解决开头的那个数学问题
第一格放2粒米,即12粒
第二格放4粒米,即22粒
第三格放8粒米,即32粒
......
2粒,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第六十四格要放多少粒米?
第六十四格放________米,即64
以此类推,最后一格——第六十四格里是2连乘63次,大约等于922亿亿粒。

如一斤米以两万粒计算,就合461万亿斤!将全中国的耕地都拿来种稻米,要好几百年才能收这么多。

如果将前面的63格里的米粒也算在内,总数还要增加近一倍!这就是指数的威力,难怪国王不知所措了。

此处进行的是一次尝试应用乘方运算来解决开头的问题,互相呼应,以体现整节课的完整性,把学生开始的兴趣再次引向高潮。

趣味探索:
一张薄薄的纸对折56次后有多厚?试验一下你能折这么厚吗?
说明:这个探索实际上仍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检查,纸对折56次,用什么运算来计算比较方便,另外计算过程中可使用计算器,进一步加深对乘方意义的理解。

(五)作业
这两个习题是对课本上例题的简单重复和模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多数学生应该可以较轻松地完成。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的认识,通过不断进行联系比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思考、探索、总结直至发现结果、发现"方法",进而优化了整个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