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本语言 以读促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文本语言以读促写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选题的理论意义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教学。长期以来,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标准》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第一学段只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三学段进而要求“积极习作素材”。面对学生怕写习作的心理,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面对新形势下的课改,我校语文教师敢于和善于突破已经形成的误区,正视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积极寻求写作教学改革的出路。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从文本语言入手,利用文本语言教会学生阅读、写作,学会做人。通过对文本的欣赏、仿写,渐渐根除学生对作文选的依赖。利用文本语言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成为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是成为自我生命的不堪承受的负担。
2.应用价值
利用文本语言,积累丰富多样的写作技巧。叶圣陶先生言:“教学生阅读,一部份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利用文本语言,指导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去与作品文本、作者真诚、深入的“对话”,了解作家观察生活及其思维方式,学习作家的思想与人品,以积淀他们的写作知识、技巧,有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真诚,创新之语才会表达得淋漓尽致。
3.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国内对小学生“大量阅读,自由成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天津市武清区英华国际学校小学部“以读文本,读中悟写,读写结合”的读写结合导链式实验操作模式;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姚竹青老师的快乐作文教学法等,都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大量阅读自由成文的有效性。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会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运用学生的经验;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综合分析已知国内外作文读写结合训练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读写结合”的作文训练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主要创新点是训练学生做到从说到写,由片段到成篇作文,由仿到创,由创到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自由表达等。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研究目标、内容、重点(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及重要观点思路)、难点、研究方法等。
1.研究目标
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其研究目标如下:
1)更新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会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增加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的理解的深度、力度和广度,并内化为写作能力。
4)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得到培养,校园良好的写作风气得以形成。
2.研究内容
1)利用文本语言积累写作语言、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研究。
(1)利用文本语言积累写作语言。文学作品(课内、课外)中的语言有的精妙生动,有的凝炼优美,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阅读经典文章,学生既能感受语言艺术之美,得到美的熏陶,从而萌发写作的兴趣,又能吸收积累写作语言,天长日久,待到自已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贴切自然。
(2)利用文本语言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学习中,学生们缺的不是生活而是感受、不是知识而是兴趣、不是规范而是个性。利用文本语言,与文本真诚对话,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他人作品之中去,通过与文本的心灵交流,在文本语言中感受作者所感的,将他人作品中的真实而丰富的生活内化为自己的生活,并力求为我所用,从而使自己的写作素材源源不断。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进行习作训练,实现真诚写作,创新写作的研究。
(1)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对生活的洞察力和审美能力。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观察生活的方法,都体现在文本之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反对,在作品中或鲜明或含蓄地有所表明。利用文本语言,进行精心阅读,学会向生活的广度(生活面)、深度(生活意义和价值)、细度(生活细节)开掘,从而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洞察力和审美能力,为真诚写作,创新写作打下基础。
(2)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对生活思考的深刻性。阅读文本即读者与文本真诚对话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悉心倾听作者的思想倾诉,准确领会文本中所蕴藏的作者深刻而博大的思想,从心灵深处体验作家的真实情感。利用文本语言与众多的作家交流,使学生的思想成熟起来、丰富起来、敏锐而深刻起来,真诚,创新就会随之而来。
(3)利用文本语言,积累丰富多样的写作技巧。叶圣陶先生言:“教学生阅读,一部份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利用文本语言,指导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去与作品文本、作者真诚、深入的“对话”,了解作家观察生活及其思维方式,学习作家的思想与人品,以积淀他们的写作知识、技巧,有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真诚,创新之语才会表达得淋漓尽致。
3)探索、总结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3、研究方法及思路:
(1)案例研究法。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形成研究案例,进而改进教学。
(2)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方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研究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感的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途径。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本课题组成员曾完成市级课题《》。课题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等条件。
1、课题组人员简介: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教育一线人员,而且都是中青年教师,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熟悉语文教学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其中xx老师参加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xx老师多次参加公开课评比并外出学习,积累了一定经验。此外,多年来,课题组教师一直在课堂教学中探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对策,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一定基础。
2、研究时间: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定为一年。为确保课题顺利实施,特具体安排如下:
2015年9月—2015年10月,研究准备阶段。
进行研究的准备工作,确定研究对象,了解其习作情况,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方法,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2015年11月—2016年4月,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阶段。
这是研究的重要阶段,从多种渠道中探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以期实现研究的目标。
(1)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习作教学策略,并随时进行观察、对照,是否能达到研究目标,随机进行调整。
(2)学习相关教育专著,时刻吸取有关理论,不断充实研究课题。
(3)及时撰写随笔和反思,积累课题实施的第一手资料。
2016年5月—2016年7月,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验收,总结经验做法,听取相关课例,写出结题报告。
3、研究经费:
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能够把教科研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所需研究经费实报实销。
4、研究设备、资料:
本校有微机室、图书室,方便课题组成员查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