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我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概念。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度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因素: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3)举例: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汽油,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蔗糖和食盐都易溶于水,但在同温同量溶剂情况下,所能溶解的最大量不同。
注:1.目前我们所学的所有的固体物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除外)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有的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比较溶解度时一定要在同温度下比较,否则不具可比性。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用描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2、意义:(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某温度的溶解度。
(2)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以上的各点,表示的都是有未溶溶质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各点表示的都是不饱和溶液。
四、溶解度等级五、溶解度公式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C 20溶解度/g大于10g大于1g小于1g小于0.1g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 ,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提高温度的方法可用于增加溶解度,并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加入溶剂可以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一般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就是所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熔化的溶质已超过最大量的溶液。
即为溶质与溶剂碰触时,熔化速度与划出速度成正比的溶液。
溶解度就是所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克溶剂里达至饱和状态时所熔化的克数溶质的量未达至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溶质的量少于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溶液就是饱和状态还是不饱和,最为关键的就是看看它能够不能溶解更多的溶质,也不是看看溶液的淡或淡,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的溶解度也就是不一样的,有些物质,比如说碳酸钙的溶解度就不大,即使就是碳酸钙的饱和溶液,看上去仍然就是诺伍德的,碳酸钙在8摄氏度时,克水至多就可以熔化0.克。
与碳酸钙恰好相反的就是,有些物质比如说蔗糖的溶解能力就非常大,即使蔗糖的溶液已经很浓了,但是也还不是蔗糖的饱和溶液,蔗糖在20摄氏度时,克水即使就是熔化了克的蔗糖,但是此时的蔗糖溶液仍然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它还可以熔化更多的蔗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1)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 钾的饱和溶液。 (2) 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 (3)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 溶解度改变
结论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温度 (外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CYL
度 溶 200
3、溶解度与温度关系
/
解 190
g 180
的表示方法:
170
.
160
(1)列表法:
15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40
.
130
120 110
.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00
90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稀溶液
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
CYL
三、溶液“浓”“稀”与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关系
不同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种溶质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 则是饱和溶液;
2、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 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g
>10g 1--10g 0.01--1g <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典型例子 氯化钠、蔗糖、氯化铵、硝酸钾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CYL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CYL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1. 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当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比例也达到最大,溶质和溶剂的比例称为溶质的摩尔比例,也称为溶质的摩尔浓度。
当溶质的摩尔浓度达到最大值时,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不饱和溶液是指溶液中的溶质没有完全溶解,溶液中的溶质仍有一部分沉淀在底部,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小于其平衡浓度,即溶液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这种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
3. 饱和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是指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它的溶质浓度是固定的,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是与温度有关的,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质浓度也越大。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极不容易再溶解出更多溶质,即使加入更多的溶质,溶质也不会溶解出更多的溶质。
4. 不饱和溶液的特征: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低于其平衡浓度,溶质会继续溶解,直到溶质的浓度达到平衡浓度。
不饱和溶液的沸点比纯液体低,比饱和溶液的沸点高,溶液的密度也比纯液体低,比饱和溶液的密度高。
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馏或滤过等方法分离出溶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溶解度的两种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饱和溶液是指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在溶剂中未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的浓度还可以继续发生变化。
另外,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是固定的,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则是可变的。
此外,饱和溶液的溶质分子不会再溶解,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分子还可以继续溶解。
最后,饱和溶液的溶质溶解度是固定的,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溶解度则是可变的。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相对而言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必须指明是什么溶质的。
例如:食盐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蔗糖。
对食盐来说溶液是饱和的,但对蔗糖溶液来说未必就是饱和的。
(3)两种同温度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相混合,会因水的总量增多溶液均变为不饱和。
(4)多数溶质(固体)升高温度可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但如氢氧化钙、硫酸钙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减小,仍为饱和溶液。
(5)有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超过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但未有晶体析出,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制取过饱和溶液通常是使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缓慢降温形成的。
过饱和溶液不够稳定,多数可自动析出晶体。
少数不能自动析出晶体的,经搅拌或摩擦容器壁或投入小颗粒晶体使之析出晶体。
注意不是每一种物质都可以制成过饱和溶液,一般来说溶解度随温度增大的物质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例如: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就是一个能形成相当稳定的过饱和溶液的例子。
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或减少溶剂或增加溶质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它们区别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特点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稳定性)外,还具有针对性(即它们只有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有意义;否则,就说不准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是针对硝酸钾来说,它是饱和溶液,而针对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来说,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是能够继续溶解的.【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点”、“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区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说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并且,要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可;否则,谈论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没有意义的.第1页共1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 改变温度或增加溶剂 溶液 改变温度.减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 溶液
可 能 是
浓溶液
可 能 是
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 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 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巩固练习:
1.在一定 ____温__度___下,一定量的____溶__剂___ 里 ____不_能___ 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叫饱和溶液.
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所以温度不变,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 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选项B正确。给饱和溶液升温或增加溶剂可以使其向不饱和溶液转 化,继续溶解物质,所以A的叙述不正确。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C中再加入少量 已经不能继 续溶解,所以溶液质量不变。D中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液中对某种物质已成为饱和溶液, 但对其他溶质仍为不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仍可继续溶解。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 饱和状态表示 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
练 习:
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 蔗糖溶液,怎样把它变为饱 和溶液
降温、蒸发水分、加糖
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 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 稀溶液。
3、 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 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
的 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给予改正. (1)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还能继续溶解原 溶质的溶液………………………………………………………………………( 错 ).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错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生活体验
• 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气泡冒出,就是因为 汽水中溶有大量的CO2,当打开瓶塞时,压 强减小,CO2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大量的 CO2就会逸出而冒出大量的气泡。 • 烧水时,刚开始会看到里面有许多小气泡 不断上升,就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的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会不断 冒出。不能用凉开水养鱼就是因为凉开水 中溶解的O2太少不能供鱼儿呼吸。
原来不能溶解的氯化钠 又能溶解了
结论 此溶液还能再溶解溶
质
此溶液不能再溶解 溶质了
加入溶剂, 加入溶剂,此溶液又能 继续溶解溶质了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 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 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 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观察 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3)溶解度的含义
① 已知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其含义是指该物质 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量。如KNO3在20℃时溶解度约为31.6g,就是指20℃, 100g水中溶解KNO3达到饱和时的质量为31.6g(或20℃, 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31.6g)。 通过溶解度可得到该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 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 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溶解度:100g:(100g+溶 解度)。例如在20℃时, KNO3的溶解度约为31.6g,则 在20℃时,任意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水、 硝酸钾饱和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31.6:100:131.6.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1)表示方法 • ①列表法:下表列出了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 时的溶解度。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件
溶解度是溶质和溶剂 的固有属性,与溶液 是否处于饱和状态无 关。
0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 化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升高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部 分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从 而降低溶液的饱和度,使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增加溶剂的量可以降低溶质的浓度, 使溶液从饱和状态转化为不饱和状 态。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加入食盐, 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3. 继续向烧杯中加入食盐,观察食盐 的溶解情况,当食盐可以继续溶解时, 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 当食盐无法继续溶解时,记录加入 食盐的质量,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4. 记录实验数据,整理实验结果,分 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形成条件 和特性。
工业生产中的溶液处理 在工业生产中,如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需要大量使用 溶液,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性质有助于优化生产 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实验结果分析
形成条件
饱和溶液的形成条件是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有关。在 不改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溶质无法继续溶解,此时溶液 达到饱和状态。不饱和溶液的形成条件则是溶质可以继续溶解。
特性
饱和溶液的特性是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溶液的浓度保 持恒定。在不改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饱和溶液无法继续 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的特性则是溶质可以继续溶解,溶液 的浓度不稳定。
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溶质在溶剂中未达到动态平衡的溶液 状态。
在不饱和溶液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 在溶剂中,即溶质的浓度低于饱和状 态下的浓度。
溶解度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要注意: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因为温度改变或溶剂量改变都会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③被溶解的物质,即溶质能否继续溶解,若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若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
④某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对该物质而言,但对其他物质则不是饱和溶液。
如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NaCl了,但还能继续溶解KNO3,即此溶液对于NaCl来说是饱和溶液,但对KNO3来说则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饱和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概念的理解:(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温度和溶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系。
因此在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否则就无意义。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解其他溶质。
如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仍可溶解蔗糖。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分析: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②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溶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③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剂、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概念。
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和从溶质中析出的速度相等,此时溶液是饱和的。
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解的溶质量小于溶解度,因此仍有剩余的溶质没有溶解。
下面介绍几种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一、视察法
视察法是最简单且最常见的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棉签蘸取溶液,将其挥动于空气中3~5秒钟,如溶液上出现晶体,说明此溶液不饱和;若不出现晶体,说明此溶液是饱和溶液。
二、过饱和法
制备饱和溶液时,通常加入的溶质量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果我们加入比溶解度稍多的溶质,制备出来的溶液会变成过饱和溶液。
当过饱和溶液受到震动、振动、晶体接种等外部因素时,就可以迅速结晶,形成晶体。
如果在外部干扰下不结晶,则说明这个溶液是不饱和的。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溶解度极低的物质特别有效。
三、检测密度法
密度是浓度的一个指标,因此通过检测溶液的密度,可以推断出其浓度。
当我们测出一溶液的密度,和用此溶液测得该温度下的密度值相比,若后者的值小于前者,说明此时的溶液为饱和状态;若二者的值相同,说明此时的溶液为饱和状态;若后者的值大于前者,说明此时的溶液为不饱和状态。
以上是三种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
在实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准确判断溶液的状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溶液的三种状态
溶液的三种状态
溶液分为三种状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规则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加入的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加入该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规则溶液是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形成规则混合熵不为零。
1.饱和溶液:当溶质加入到溶液中时,如果加入的溶质量恰好能
够完全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的溶
质浓度不再增加,溶液的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2.不饱和溶液:如果加入的溶质可以继续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可以不断增加,直到
达到饱和状态为止。
3.规则溶液:规则溶液是一种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它是
由多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规则溶液中的溶质之间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排列,因此被称为规则溶液。
规则溶液的混
合熵不为零,因此与理想溶液有所不同。
4.热力学不稳定性溶液:有些溶液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也就
是说,它们可能会发生一些热力学上的变化,例如蒸发、结晶、
分解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溶液的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溶液的性质和用途。
5.热力学稳定性溶液:有些溶液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也就是说,
它们不会发生任何热力学上的变化,除非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压力、化学反应等。
这些溶液通常具有较为稳定的
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这两个概念:(1)首先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在某种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讲溶液饱和与否,首先要定下温度和溶剂量.(2)强调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如温度T时,某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也许还能继续溶解蔗糖,对于氯化钠来说溶液是饱和溶液,而对于蔗糖来说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综上所述,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对某种溶质而言”才有意义.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特殊规律〔适用于Ca(OH)〕: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重点难点解析】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区别浓溶液和稀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变.解析:1.有关概念(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理解这两个概念必须注意如下两点:①首先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因为溶液饱和不饱和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质量有关.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10g水中则得到不饱和溶液;25℃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也是不饱和溶液.所以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②强调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所以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2)浓溶液和稀溶液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含溶质多的溶液是较浓溶液.含溶质少的溶液是较稀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辨析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在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溶解溶质,能溶的为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 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在20℃时,,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0.0002gBaSO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4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Y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分析 A的说法不正确,该溶液不能再溶解X,但未溶解Y,对Y而言,该溶液是不饱,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就和的,能继续溶解Y.B的说法不正确,如微溶于水的Ca(OH)2是稀溶液.C的说法不正确,易溶于水的物质如NaCl、KNO等,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3是浓溶液.D的说法正确,改变温度、改变溶剂或溶质的质量,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例2在30℃时,某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分析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液,是否饱和应看它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答案取少许硝酸钾固体加入该溶液中,观察硝酸钾是否溶解,若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条件下的不饱和溶液;若不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条件的饱和溶液.例3饱和溶液是指(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解析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①一定温度;②一定量溶剂.改变两条件其中之一,饱和溶液将发生变化.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只要看溶液里是否有溶质即可B.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C.KNO3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着转化关系解析对于硝酸钾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下列关系: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故选D。
一_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溶 0.20 解 度
/ g
/ g
0.15 0.10
0.05
硝 酸 钠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 酸 钾
讨论: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解性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定 量 描 述 易溶
、可溶 、
难(不)溶
微溶 、
影响因素 (温度)
物质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谢 谢 完 观 赏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 g
硝 酸 铵
练习: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3. 在___ 68 ℃时硝酸钾和 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134g 。 ,都约为______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1. 横坐标60,纵坐标 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 意义?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硼酸
60 70 80 90 100
温度/℃
44g , 2. 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 60g 。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 46g 。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课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中很常见的一个概念。了解溶液的饱和度、制 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对于学生和科研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饱和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的物质达到最大 量,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溶液
饱和度和溶解度
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的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而在相同条 件下,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应用领域
生产领域
低温脱色提炼稀集油、脂肪 加工,配药溶液、制备无机 物晶体、半导体生产等
科研领域
生物分子溶液体系、身体结 构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洗涤剂体系等
学习领域
化学课堂,多个实验案例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 发生过程。
结论
晶体
利用饱和溶液制备晶体,观察晶 体形态、大小、颜色和结构并对 其性质进行研究
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指在一定温度下,含量小于饱和度的溶液
2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含有未溶解的溶质,不稳定,容易溶解更多的溶质,积极寻找平衡点
3
浓度和溶解度
在相同条件下,不能溶解的最小量的溶质称为不溶度,在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溶液总 质量的百分比称为浓度
4
制备方法和常见实验案例
将固态溶质逐渐加入到溶剂中,搅拌,能加入的量小于饱和度,如果需要增大溶解度可以改 变温度或提高压力,实验中可以溶解浓度不稳定的石油脂肪酸盐等化合物
仪器
测定物质的溶解度。通过测定物 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 获得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 度数据
技术
生产、清洁出油技术。理解溶液 的饱和度和可溶度的原理对油井 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指导 态势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PPT课件
加入溶质或溶剂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影响
加入溶质
如果加入的溶质能溶于溶剂,则不饱和溶液可能变成饱和溶液;如果加入的溶质不能溶于溶剂,则饱 和溶液可能变成过饱和溶液。
加入溶剂
如果加入的溶剂能与溶质互溶,则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都可能变得更稀;如果加入的溶剂不能与溶 质互溶,则对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iblioteka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基本概念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 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即溶质无法再溶 解,称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未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即溶质可以继 续溶解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02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定义
01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 值时,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不能 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VS
实验原理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 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此时溶质无法继 续溶解;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仍可继续 溶解的状态。
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
01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 玻璃棒、温度计、食盐、 水。
02
在室温下,将食盐加入 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用玻璃棒搅拌至食盐完 全溶解。
03
升高温度至沸腾,继续 加入食盐,观察溶解情 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实际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化学反应介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 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介质, 如溶解、沉淀、萃取等。
物质分离提纯
通过控制溶液的饱和度, 可以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 提纯,如盐析、重结晶等。
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化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
一、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且多余的溶质不能再被溶解。
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不会再有净的溶质分子离开或进入溶液。
例如,将固体食盐加入水中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溶解,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饱和食盐水溶液。
在这个溶液中,水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食盐,再加入更多的食盐不会被溶解,而是会沉淀出来。
二、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还没有溶解最大量的溶质,多余的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
例如,将一小块糖加入水中搅拌,直到糖完全溶解,我们得到了一个不饱和糖水溶液。
在这个溶液中,糖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如果我们继续加入糖,它们可以继续被溶解。
三、饱和度
饱和度是一个描述溶液中溶质的溶解程度的量。
它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溶解度与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最大溶解度之比。
例如,在25℃下,每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
如果我们向这100克水中加入36克食盐,它会完全溶解,此时饱和度为100%。
如果我们只加入18克食盐,它只会溶解一半,此时饱和度为50%。
总的来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深入理解溶解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
⑴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泼
⑵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⑶2个一定: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
饱和溶液的特征:有余物且不变
证明溶液恰好饱和:继续添加该溶质,若不能溶解为恰好饱和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t℃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所有).升温(部分)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大部分.)、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3.结晶
⑴定义:形成晶体的过程(溶质从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
⑵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NaCl立方体kNO3针状明矾: 八面体
(3)结晶方法:
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降温结晶:大部分物质: KNO3. Na2CO3
4.溶液的分类
(1)定温定剂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分:浓溶液,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夜,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浓。
★当同温、同质,同剂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0℃时, KNO3溶解度为30克, 将100克KNO3饱和溶液蒸发掉10 克水后,冷却到原来温度,求析出晶 体的质量和所剩溶液的质量。
7、 20℃时,将100克和200克的 KNO3饱和溶液分别加热都蒸发掉 10克水后,冷却掉原来温度,各析 出晶体A克和B克,则A和B有什么 关系?
8、今有A物质的溶液200克,若 温度不变蒸发掉10克水,析出2克 晶体(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 10克水,析出5克晶体。问: (1)若再继续蒸发掉20克水会析 出多少克晶体? (2)该温度下此物质的溶解度是 多少?
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水的质量是: 50克 - 12克=38克
x=
=31.6克
答: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
2、根据某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 度,可以计算出在该温度下一定量 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题3 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 解度是37.2克。实验室在20℃时, 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 化铵和水各多少克?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不 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2:如何判断一杯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只要在该条件下,继续加入该溶质, 若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一、溶液、乳浊液的比较
【典例1】(2011· 烟台中考)洗涤在生活、生 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几点:
【我的记录空间】选B。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用酒 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汽油和酒精做溶剂,使油污和 碘溶解形成溶液;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通 过稀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铁;用洗洁精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表面活性,使油污 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该过程利用的 是乳化原理。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 质量为x。
x=
=271克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在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 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3、根据某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 度,可以计算出一定量的溶质配制 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
例题5 已知氯化钠在20℃时的 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要把40 克氯化钠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需要水多少克?
20℃
溶质的质 量
31.6g
溶剂的质 量
100g
溶液的质 量
131.6g
例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 了氯化铵35克,则20℃时氯化铵 的溶解度是35克. (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克,则20℃时用36克食盐可以配 成136克食盐的饱和溶液.
• (3) 20℃时,用70克硝酸钾溶解在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是70克. • (4)在100克水里溶解50克氯化铵恰 好达到饱和状态,则氯化铵的溶解度 是50克.
探究: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如何设计实验:
溶解度随温度变 化的表示方法:
• 列表法 • 曲线表示法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 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g
170
160 150
. .
硝 酸 钾
/
℃ 溶 解 度 /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计算公式: ①基本公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
S 100克
②变形公式:
S克 = ×100克
③演变公式:
1、根据在一定温度时某种物质饱 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 以计算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例题1、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 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
解:设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 态时的质量为x。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对大多数溶液来说:
饱和 溶液
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升温或增加溶剂
不灰水 降温.加溶剂 升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 石灰水
练 习:
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 蔗糖溶液,怎样把它变为饱 和溶液
设问
4:生活中我们会碰到 很甜的糖水,说明浓度 很大,那这种浓度很大 的糖水是否一定是饱和 溶液呢?
解:设20℃时,40克氯化钠配制成氯化 钠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x。
x=
=111克
答:在20℃时,40克氯化钠制成饱和溶 液需要用水111克。
提高训练: 1、25℃时,50克水中溶解了3 克的KClO3,则25℃ 时KClO3 的溶解度为( ) ( A)3克 ( B)6克
( C)9克
(D)无法确定
D、10℃时饱和石灰水溶液是浓溶液
6、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 液所含的溶质多 D、在一定温度下,物质A的饱和溶液,A溶 解的量一定达最大值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你能举例说明吗?
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一样吗?举例说明
80
90
10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
140 130 120 110 100
(2)溶解度曲线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理解溶解度曲线要掌握点的含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都表示一定温 度下(横坐标)的溶解度(纵坐标);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横坐 标所示的温度下,二者具有相同的溶解 度(纵坐标值); (3)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 饱和溶液,曲线下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 液是不饱和溶液。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给予改正.
(1)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原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还能继续溶解原溶质的溶液( 错 ).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 和溶液 ( 错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
)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 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3、60℃时, KNO3溶解度为110克。
(1)在60℃时时,将90克KNO3溶解 在150克水中,能否得到饱和溶液? (2)在此温度下,将175克硝酸钾放 入150克水中,可得到多少克硝酸钾饱 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将W克某物质完全 溶解于水配制成V毫升饱和溶液,此溶 液的密度为D克/立方厘米,在此温度 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 5、20℃时,有500克蔗糖的不饱和 溶液,将其蒸发掉60克水或加入 122.4克蔗糖时,都变成该温度下的 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蔗糖的溶解度
分析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 之间的关系: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问题1:若已知20℃时氯化钠的 溶解度为36克,则20℃时100 克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克的氯化 钠? 20℃时,50克的水中最多 可溶解多少克的氯化钠?
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一定 =S∶100∶(S+100) 式中S为溶解度,单位为克。
关于溶解度曲线图的计算 例题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 (1)当温度___时,硝酸钾 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____时,氯化 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 解度。 (3)图中P点表示KNO3的 ______。 (4)当温度为10℃时,硝 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
10克蔗糖 溶液
10毫升水
0.2克熟石灰 溶液 10毫升水 固体
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 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等级:
( 室温:20摄氏度)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思考:
如何定量地比较物质的溶解能 力?
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 溶解的质量(克)。
要点:
温度、100克溶剂、饱和、质量
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在该温度下, 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例 1:
“20℃时,硝酸钾的溶 解度是31.6克”表示的意 义是什么?
例2: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 36 。 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 13.3 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 。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 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
10克蔗糖 溶液
10毫升水
0.2克熟石灰 溶液 10毫升水 固体
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概念(判定) 概念(判定)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
饱和溶液
减少溶剂、加溶质、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巩固练习: 温度 下,一定量_____ 溶剂 里 ______ 不能 1.在一定 ______ 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