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镇总体规划文本
福建省福安市总体规划文本
![福建省福安市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5fb8a7dbc1c708a1284a44ee.png)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37平方公里,南至下白石白马门,包括湾坞半岛,北至福安旧城区溪东、白塔村,东西以赛江两侧山峦与平原交接处为边界。其中陆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0平方公里。老城区包括:城南办事处、城北办事处、阳头办事处、坂中乡、城阳乡和白塔村、溪东村、坑下村、湖口村、亭兜村、化蛟村、铁湖村。赛江组团和白马组团包括:赛岐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乡、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罗江开发区)和狮子头村、廉首村、宅里村、下浦村、店前村、南安村、小留村、象环村、樟港村、加招村、青江村、溪里村、大留村、港岐村、后岐村、苏洋村、外塘村、甘坪村、港边村、南塘村、上长岐村、下长岐村、大盘村、小盘村、江兜村、下塘村、炉下村、下广村、徐江村、马头村、湾坞村、白马村、浮溪村、沙湾村、宝岭村、徐家塘村、六屿村、小梨村、门头村、大梨村、岐后村、深安村、上洋村、亨里村、白招村、塘楼村、半屿村、龙珠村、坪冈村、黄兰村、白沙村、下邳村、临江村、溪邳村等。
第四条规划原则
1.规划超前原则:体现预见性与超前性,解决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发挥其对城市长远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2.区域整体原则: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福安市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3.彰显特色原则: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通过规划和建设彰显城市特色、张扬城市个性。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4.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af1b0f2d192e45361066f549.png)
根据湖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对《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11年修改》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如下: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指导思想及规划期限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 (12)第五章城市性质及职能 (15)第六章城市发展规模 (16)第七章城市发展方向 (17)第八章城市总体布局 (17)第九章城市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和住房保障规划 (21)第十章城市工业用地规划 (24)第十一章城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25)第十二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6)第十三章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36)第十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8)第十五章城市形象与景观组织 (42)第十六章城市旧城保护与更新规划 (43)第十七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44)第十八章城市环卫设施规划 (48)第二十二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9)第二十三章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规划 (51)第二十四章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控制 (52)第二十五章城市分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规划 (56)第二十六章城市规划实施措施 (57)第二十七章附则 (59)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科学指导娄底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规范城市建设行为,满足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 年09 月);5. 《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6.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7. 《湖南省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8. 《娄底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9. 《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0. 国家、湖南省及娄底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内江市市中区白马智茂路汉渝大道C段道路工程.doc
![内江市市中区白马智茂路汉渝大道C段道路工程.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d588c8d0d233d4b14e6984.png)
内江市市中区白马智茂路汉渝大道C段道路工程内江市市中区白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马智茂路(智茂路(汉汉渝大道渝大道))C段道路工程段道路工程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告书书(公示本)(公示本)建建设单设单位内江市市中区白位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马镇人民政府人民政府评评价价单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位西南交通大学环评证书环评证书国国环评证环评证乙字第乙字第3232号号编编制日期制日期2016年年11月月目目录录前前言言.I 1.0 总总论论1 1.1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1 1.2 评评价目的价目的.1 1.3 评评价依据价依据.1 1.4评评价价标标准准4 1.5 评评价等价等级级、、评评价范价范围围和和评评价重点价重点7 1.6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目目标标8 1.7 评评价价预测时预测时段段11 1.8 评评价方法价方法11 1.9 产业产业政策与政策与规规划符合性划符合性12 1.10 评评价工作程序价工作程序14 2.0 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16 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6 2.2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37 3.0 环环境概况境概况51 3.1 自然自然环环境概况境概况.51 3.2 社会社会环环境概况境概况.58 4.0 环环境境现现状状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2 4.1 生生态环态环境境现现状状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2 4.2 声声环环境境现现状状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3 4.3 大气大气环环境境现现状状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3 4.4 水水环环境境现现状状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4 5.0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66 5.1 社会社会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66 5.2 生生态环态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68 5.3 声声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71 5.4 水水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90 5.5 环环境空气影响境空气影响评评价价.94 5.6 固体固体废废物影响分析物影响分析.107 5.7 景景观观影响影响评评价价.108 6.0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110 6.1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110 6.2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预测预测.111 6.3 水土流失防治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标和原和原则则.118 6.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19 6.5水土保持施工管理措施及水土保持施工管理措施及进进度安排度安排122 6.6 水土保持工程投水土保持工程投资资估算及效益分析估算及效益分析.123 6.7 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总体体结论结论.124 7.0 环环境境风险风险分析分析125 7.1 环环境境风险风险因子因子识别识别.125 7.2 环环境境风险风险影响分析影响分析.127 7.3环环境境风险风险防范措施防范措施128 7.4 环环境境风险评风险评价价结论结论.130 8.0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32 8.1 公众参与目的公众参与目的.132 8.2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调查实调查实施施.132 8.3 调查结调查结果果统计统计分析分析.135 9.0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措施及其技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术经济论证.140 9.1 设计阶设计阶段的段的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措施措施.140 9.2 施工施工阶阶段的段的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措施措施.141 9.3 营营运运阶阶段的段的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措施及其技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术经济论证.147 9.4 环环保措施投保措施投资资估算估算.149 10.0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管理及管理及监监控控计计划划151 10.1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管理管理.151 10.2 环环境境监测计监测计划划.154 10.3 环环境境监监理理.155 11.0 项项目目经济损经济损益分析益分析.159 11.1 项项目目带带来的来的环环境境损损失失.159 11.2 项项目的目的环环境效益境效益.160 12.0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结论结论162 1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62 12.2 社会社会环环境境.162 12.3 生生态环态环境境.162 12.4 声声环环境境.163 12.5 地表水地表水.163 12.6 地下水地下水.163 12.7 环环境空气境空气.164 12.8 固体固体废废物物.164 12.9 环环境境风险风险.164 12.10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64 12.11 经济损经济损益分析益分析.165 12.12 综综合合评评价价结论结论.165 12.13 建建议议.165 附附表表附表 1 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00-白马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00-白马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cb9114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4c.png)
浦江县白马镇傅宅南路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书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第一章概述一、工程概述1、本次设计的傅宅南路改造工程位于浦江县白马镇,道路呈南北走向,起点为黄郑线,终点为小河流.本条道路属于城市支路,全长为411。
486m.2、受业主委托,我院立即成立项目组进行现场调查,期间与业主明确以下问题:(1)、道路横断面的确定,道路横断面采用四种形式,具体为9米、7。
5米、6。
5米、5.5米的车行道,在横断面为5.5米处不设置人行道,其他横断面两边均设置人行道,其人行道宽度为道路边线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
(2)、全线平面、纵断面拟合老路,并在老路的基础上做一定的优化处理。
(3)、雨水采用双侧布置,布置于道路边线边缘。
(4)、本次设计采用全幅施工,施工期间车辆禁止通行,组织通过周围路网进行绕行。
3、本次设计的白马路改造工程属于城市支路,采用的设计施工规范为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规范,并同步参考了现行的公路工程规范,验收规范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规范.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4其他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及标准等2、施工验收规范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JTJ034—20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第二章道路工程一、设计标准及主要参数1、道路等级、级别:城市Ⅱ级、城市支路2、计算行车速度:20km/h3、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标准汽车轴载4、路面类型、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5、高程基准:国家85高程基准6、平面线形设计技术标准(V=20km/h):表3-1 平面线形设计技术标准8、纵断面设计技术标准(V=20km/h):表3—2 纵断面设计技术标准二、平面设计1、平面设计一般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总体规划说明书
![总体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f8c1ccb5a8102d277a22fe6.png)
说明书目录第一篇总则篇 (2)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现状概况及历史沿革 (3)第三章相关规划简述 (4)第二篇乡域规划篇 (5)第一章发展战略与目标 (5)第二章人口规模与集镇化水平预测 (7)第三章乡村体系规划 (8)第四章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9)第五章乡域村庄规划 (9)第六章乡域产业布局规划 (10)第七章乡域综合交通规划 (10)第八章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第九章乡域基础设施规划 (13)第十章乡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5)第十一章乡域综合防灾规划 (16)第十二章景观风貌规划 (17)第十三章乡域近期建设规划 (17)第三篇集镇建设规划篇 (18)第一章集镇现状 (18)第二章集镇规模和总体布局规划 (18)第三章集镇用地布局规划......................................................................................................................... 19第四章集镇道路交通规划 (21)第五章集镇基础设施规划 (22)第六章集镇地块划分与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24)第七章集镇四线规划 (24)第八章景观风貌规划 (25)第九章集镇绿地系统规划 (25)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26)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27)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8)第十三章规划管理与实施 (30)第一篇总则篇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2007年6月国务院确定重庆市成为“国家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通过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将“一圈两翼”作为全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201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成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又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科学发展理念。
新都区马家镇2025年城区总体规划
![新都区马家镇2025年城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87731a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c.png)
新都区马家镇2025年城区总体规划《新都区马家镇总体规划》于20XX年4月22日通过成都市人民政府审批。
规划到20XX年末,规划区总用地面积68.97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69万人。
规划按照新型卫星城标准要求,确定到2020年规划期末,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8.6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12.55%,人均绿地达到12.54平方米。
其中,2014年现状绿地3.39平方公里,占现状用地7.97%,人均绿地7.76平方米。
随着新都从卫星城到都市核心区再到中心城区中的新中心城区,新都从城市品质、公服公服、基础设施与中心城区标准保持一致。
而香城中心片区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生态本底优越、交通体系畅达、文化及公服配套丰富。
使新都区马家镇有条件成为成都北部最卓越的城市副中心。
总体规划落实了生态保护红线、城镇用地边界线、工业集中发展区(点)范围线的“三线”控制要求,划定了具体范围。
其中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17平方公里;城镇用地边界线面积116平方公里(含大丰街道);工业集中发展区(点)范围线面积22平方公里,同时留有部分预留发展用地。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局部调整东坡区白马镇等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眉府函[2019]19号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局部调整东坡区白马镇等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眉府函[2019]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8f7b09e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d.png)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局部调整东坡区白马镇等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局部调整东坡区白马镇等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眉府函[2019]19号东坡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局部调整〈东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眉东府〔2019〕10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局部调整白马镇等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东坡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原则同意局部调整尚义镇、多悦镇、永寿镇、悦兴镇、崇仁镇、松江镇、白马镇、土地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规模37.3096公顷。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实行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控制东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不得变更基本农田位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不得减少。
规划调整后,东坡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得突破已批准的《东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
三、调整规划范围同意调出东坡区预留机动指标及尚义镇、崇仁镇、松江镇、白马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37.3096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32.8762公顷),调出地块不再作为规划建设用地。
同意调入东坡区尚义镇土地6.3464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4.4296公顷)、多悦镇土地1.6115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0.6421公顷)、永寿镇土地5.0565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0.4191公顷)、悦兴镇土地20.1919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18.7934公顷)、土地乡土地4.1033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3.4438公顷),合计调入土地37.3096公顷(非基本农田耕地27.7280公顷);调入地块规划为建设用地,具体位置以批准的东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图为准。
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
![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4a3807ba1c7aa00b42acb94.png)
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公园设计规范》(G J J48-92)《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公示为加快北流市城镇化建设,北流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11月委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北流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
2012年4月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广西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并征求了北流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对合理意见进行了归纳、梳理、吸收、完善、形成了《北流市城市总规划(2011-20 30)》,该规划于2012年3月13日经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该规划予以公示。
一、公示主要内容: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30 年,近期至2015 年。
第 1 条城市性质桂东南次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以发展加工制造业、旅游业及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 2 条城市规模近期(2015年):市域人口为1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75万人,城镇化水平50%,中心城区人口35万人,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
远期(2030年):市域人口为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114万人,城镇化水平65%,中心城区人口55万人,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
第3条城镇职能等级结构规划等级职能类型数量(个)城镇名称市域中心综合型1北流市区(北流镇)中心镇综合型3隆盛镇、六靖镇、白马镇重点镇农贸型1平政镇工贸型6民乐镇、新圩镇、民安镇、塘岸镇、清湾镇、西埌镇一般乡镇农贸型新丰镇、新荣镇、山围镇、清水口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沙垌镇、扶新镇、石窝镇、大伦镇。
工贸型1大里镇第4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等级城镇人口规模数量(个)村镇名称55万人1北流市区(北流镇)Ⅱ5~10万人4民乐镇、隆盛镇、六靖镇、民安镇(含民安工业区)Ⅲ3~5万人6新圩镇、清湾镇、平政镇、西埌镇、大里镇、白马镇Ⅳ1~3万人7塘岸镇、新丰镇、清水口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沙垌镇、石窝镇Ⅴ~1万人4新荣镇、山围镇、扶新镇、大伦镇第5条中心城区规划布局要点(1)城东旧城区重点发展职能:城市综合商业、城市改良地区、人口疏解区。
车盘村新农村规划文字资料讲解
![车盘村新农村规划文字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40041ff14791711cc7917f9.png)
武隆县白马镇车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全村现状(一)区域位置车盘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白马镇,东邻巷口镇,南接贵州省,西连赵家乡,北与豹岩村接壤,是交界处的“边境”村,距武隆县城30公里,村域幅员面积7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7亩,其中田90亩,土937亩,林地20000余亩。
(二)自然条件1.地貌、气候车盘村位于武隆县城西南部,地处白马镇、巷口填、赵家乡三乡镇的交界处,山地地形极为明显,海拔在250 —1950m之间。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地地形使气候产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年平均气温17 °C,年降水量1109毫米。
2.生态环境车盘村生态环境良好,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
山体植被总体良好,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减少了水土流失,使村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人口车盘村辖大泉、四合、大沟、枫香坪、圈岩、犁辕岩、大筷子、双龙、城门洞、铜鼓等10个村民小组。
全村共有464户、1476人,其中农业人口1465人,占总人口的99.3%,非农业人口11人,男性人口867人,女性人口609人,劳动力人口745人。
2 .产业状况车盘村目前以三个方面作为主要产业:(1)烤烟。
该村有种烟户81户,种烟面积670亩,常年单产达300斤以上,总产值在90万元以上,农户的科技兴烟意识和科学种烟能力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烤烟产业已成为种烟区域的骨干产业。
(2)蔬菜。
该村有种菜农户近300户,2000余亩,总产值在80万元以上,主要以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为主。
(3)中药材。
中药材种植面积3500余亩,属于粗放型种植,品种主要有黄柏、黄连、续断、玄生等。
铜鼓沿线以粮猪型经济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劳务输出经济收入也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3 .经济发展水平车盘村无固定的集体经济项目和收入。
2005年全村经济总产值为4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430 元。
其中劳动力转移及务工收入96万元。
铁佛村规划文字材料
![铁佛村规划文字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b03d09561252d380eb6eb8.png)
武隆县白马镇铁佛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全村现状(一)区域位置铁佛村地处白马政府所在地,乌江舫运、渝怀铁路、渝湘高速、319国道,乌江沿江公路都从我村腹地穿越而过,并且渝湘高速公路进出口地设立在本村大院子村民小组处,交通十分便利,是全镇乃至全县的交通咽喉要塞。
便利的交通推动了商贸、工业的发展,水泥厂、麻纺厂、花炮厂、铝业工业园区都建在本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自然条件1.地貌、气候铁佛村是由原来的一心、铁佛、刘丰、光华四村合并而成,幅圆面积23.85平方公里,属亚热带,立体气候比较明显,雨量充沛,海拔在150—1200米之间,各村民小组之间气候差异较大。
2.生态环境铁佛村生态环境良好,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
山体植被总体良好,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减少了水土流失,使村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人口铁佛村是由原来的一心、铁佛、刘丰、光华四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1127户3557人,其中劳动人2134人,女劳动力1003人。
2.产业状况铁佛村目前以四个方面作为主要产业:(1)、生猪产业。
以现有的一心生态养殖小区为基础,带动光华、磨子坳、龙田、大院子、石坝、苟湾等生猪的发展。
(2)、林果、中药材。
主要分布在大水、光华、发展中药材600亩,林果400亩。
(3)、蔬菜产业,加强蔬菜种植的引导,推广新品种,强化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主要分布在联盟组、石坝组、大院子组、磨子坳组、龙田组、黄荆坝组、青杠堡组等。
(4)、个体工商户现有个体工商户150户,以商贸流通带动其它经济的发展。
3.经济发展水平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5.7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
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2650亩,其中粮食作物1700亩,经济作物950亩,粮食总产量1707.36吨,人均粮食480公斤。
全村林地11500亩,森林9800亩,森林覆盖率55%,退耕还林1516.8亩。
米易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米易县城市总体规划年地图
![米易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米易县城市总体规划年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8423d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a.png)
米易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米易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地图米易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主要内容简介一、规划期限近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二、规划范围县域:米易县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7个镇攀莲镇、丙谷镇、得石镇、撒莲镇、垭口镇、白马镇、普威镇;5个乡草场乡、湾丘彝族乡、白坡彝族乡、麻陇彝族乡、新山傈僳族乡;规划面积约2153平方公里..规划区:包含攀莲镇及草场乡的部分区域;其中包含水塘村17.39平方千米、青皮村20.54平方千米、柳溪村0.72平方千米、贤家村11平方千米、双沟村5.07平方千米、沙坝村6.69平方千米、克朗村13.33平方千米、顶针村1.47平方千米;以规划管理和协调为重点;总面积为76.21平方千米..中心城区:北至贤家坝;南至秧田湾;西至克朗—鸡罩山—水塘;东至灵官山—省道214外迁线..包含贤家、青皮、水塘、克朗四村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20平方千米..三、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县域城镇等级职能与布局、美丽新村建设、县域综合交通、县域基础设施、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县域旅游发展、资源节约及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县域空间管制等12个部分内容..其中重点内容主要有6个方面:一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近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规模为25.7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为45.1%;城镇人口规模为11.6万人左右;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规模为28.7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为56.7%;城镇人口规模为16.3万人左右..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两区”..“一心”:是以县城为中心;包括攀莲、草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带动全县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两轴”:1安宁河城镇发展轴:向北对内连接湾丘、白马城镇组团;对外衔接德昌、西昌、雅安、成都等地;向南对内连接丙谷、撒莲、垭口城镇组团;对外衔接盐边、攀枝花、昆明等地..米易县加强和上述地区的基础设施对接;积极融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拓展经济腹地..2西部米盐路发展轴:对内向西方向通过国道米盐路连接草场、普威、白坡;对外衔接盐源、泸沽湖辐射整个西部片区、雅砻江、二滩库区..加快实施精准扶贫;推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两区”:1河谷城镇发展区:指安宁河谷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是米易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先发展区域..以发展阳光康养和早春蔬菜为重点;深化产业结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生态农业发展区:指河谷城镇发展区以外的区域;是米易重要生态区域..以发展早春枇杷、核桃和畜牧养殖业为主;大力发展特色水果;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推动林业经济发展..三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划分为三级:一级中心城市:1个;米易县城攀莲、草场;城镇人口规模为10万人左右..二级中心镇:3个;白马、丙谷、普威;城镇人口规模为1.5-2万人..三级一般乡镇7个;其中:湾丘、垭口;城镇人口规模0.3-1万人;撒莲、得石、新山、麻陇、白坡;城镇人口规模0.2万人左右.. 四城镇职能结构县域城镇分为4种不同职能类型:1综合型:米易县城攀莲镇、草场乡;2工贸型:白马镇、丙谷镇、湾丘彝族乡、垭口镇;3旅游型:普威镇、得石镇、新山傈傈族乡;4农贸型:撒莲镇、白坡彝族乡、麻陇彝族乡..五产业空间布局农业分为两区、六基地;工业分为三大工业集中发展区;为长坡工业集中区;一枝山工业集中区;白马垭口产业集中区;旅游业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旅游区..商贸业形成一主、三副、多点格局;物流业形成一心、一网、一平台格局..六空间管制空间管制将县域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四大空间..1禁建区禁建区范围内禁止一切城镇建设行为;重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除外;但应对建筑规模、用途、造型、体量、色彩等做出明确规定..基本农田执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禁止非法占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加以保护..2限建区限建区范围内城市建设应以保护人文、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前提;根据地区特征制定相应建设标准;对建设规模、强度、布局形态、建筑形式等进行控制..一般农田实行数量上遵循“占补平衡”的原则;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可结合旅游发展合理布置配套服务设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城镇建设尽可能避开;确需占用的;在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开展地质安全评估;采取确保安全的防治措施;用于市政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建;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3适建区适建区原则上可以进行城镇建设;但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指标应遵循详细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现有序开发;发挥交通引导作用;实现集约发展;坚持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4已建区已建区应当严格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引导城市进行空间结构的优化;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对于已建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用地;应按法定程序逐步进行清退并收回;纳入城市土地储备管理库当中..四、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一城市性质米易县的城市性质为:川滇旅游环线上的阳光康养度假目的地、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后勤服务基地、南亚热带风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8.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1平方米左右..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0.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1平方米左右..三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调旧城加强旧城改造;调整城市功能;整治环境、内涵发展..形成以商务、政务为主的城市片区..2控新区向北:柳贤片区: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依托成昆复线米易东站的建设;柳贤片区作为城市发展方向之一;但要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注重柳溪河的生态隔离作用;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注重与老城区的交通联系..克朗片区:草场乡场镇;依托米盐路目前已与米易县城连片发展;本次规划将克朗片区纳入城市规划区;作为米易县城向北拓展的方向之一;但要防止夹道建设;注重现有场镇职能向城市功能的转变..南南:河西:为安宁河冲积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平坝地带;资源环境、生态基础良好;规划城南大桥跨河发展..河东:与河西隔河相望;同是安宁河冲积平坝;作为米易县城市远期以及远景发展用地..四功能空间布局结构米易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心、两岸、四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一心”指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两岸”是中心城区空间战略发展布局;包括安宁河东岸优化提升发展区和安宁河西岸的跨越发展区;四片区分别为位于安宁河东的青皮片区、贤家片区和位于安宁河西的克朗片区、水塘片区.. 五城市功能分区1安宁河东青皮片区:城市中心所在地;是以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商业零售、文化娱乐、生活居住为主的综合功能片区..贤家片区:依托成昆复线米易高铁站规划形成以交通集散、商贸物流、商务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片区..2安宁河西克朗片区:以康养度假为主;规划形成集康养度假、休闲旅游、生活居住为主的功能片区..水塘片区:着重强调生态发展;亲水发展;规划形成以生活居住、亲水休闲、旅游服务为主的功能片区..六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北至蔡家山——贤家村一带;南至成昆铁路——攀莲镇界一线;西至克朗村——鸡罩山——水塘村一带;东至省道214外迁线——成昆复线铁路一线..面积约为24.4平方千米;城市各项开发建设活动不得突破空间增长边界..七绿地系统结构米易城市自然山水形成“一水两脉;两山五园”的网络化景观格局;城市山水格局与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契合、体现米易“编蓝织绿”风貌特色的山水城市..1一水:高标准建设安宁河景观带;将生态保护、滨河公园景观带、自然历史等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塑造城市景观格局的核心框架..2两脉:以城市西部鸡罩山及其周边山脊线沿脉、城市东部灵官山及其周边山脊线沿脉为基础;形成城市生态屏障;由山体林地、农田、生态绿地、楔形绿地等组成;形成城市景观结构的纵向骨架..3两山:鸡罩山、灵官山..形成米易山环水绕、依山傍水、山水城交融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特征..4五园:中心公园、高铁广场、克朗康养公园、南湖公园、北湖公园..围绕城市特色空间形态的构建;在现有城市生态布局和山水格局的基础上;规划多种类型、不同特色的各类城市公园和片区公园..八城市道路交通结构1主干路:规划形成“三横、三纵”主干路网结构“三横”:米盐路、高速出口至贤家片区主干路、人民路..“三纵”:大坪路、安宁路、南部新区主干路..规划主干路密度2.1公里/平方公里;间距控制在1000米左右;红线宽度控制在24-30米之间..2次干路:规划次干路密度2.5公里/平方公里;间距控制在400-600米;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2-18米之间..3支路:间距控制在200-300米之间..道路红线宽度7-12米..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细化支路网布局;城市新区支路网密度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对于商业核心地区;支路网密度应提高..附表米易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建设用地㎡大类中类R居住用地304.5830.1430.46 R2二类居住用地289.58 RB商住混合用地15.00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0.5911.9312.06 A1行政办公用地29.08 A2文化设施用地4.50 A3教育科研用地57.69 A4体育用地15.33 A5医疗卫生用地5.93 A6社会福利用地2.21 A9宗教用地5.85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35.2113.3813.52 B1商业用地86.85 B2商务用地13.50 B3娱乐康体用地22.00 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2.08 B9其他服务设施用地10.78 M工业用地2.860.280.29 W物流仓储用地8.060.800.81 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207.5820.5420.76 S1城市道路用地146.71 S3交通枢纽用地51.91 S4交通场站用地8.96 U公用设施用地15.571.541.56 U1供应设施用地12.89 U2环境设施用地1.63 U3安全设施用地0.80 U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0.25 G绿地与广场用地216.2121.3921.62 G1公园绿地112.1911.22 G2防护绿地87.00G3广场用地17.02 H11城市建设用地1010.66100.00101.07 规划人口100000.00。
总体规划文本(范例)
![总体规划文本(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78596b9b6648d7c1c746b2.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 (2)第三章镇域规划与布局 (2)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2)第二节镇域产业发展战略 (2)第三节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4)第四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6)第五节镇域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 (6)第六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7)第七节镇域旅游规划 (7)第八节历史遗存和特色景观资源保护规划 (8)第九节镇域近期建设规划 (8)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 (9)第一节镇区性质和规模 (9)第二节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9)第三节镇区用地发展规划 (9)第四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10)第五节镇区绿地系统与绿化景观结构 (10)第六节镇区公共设施规划 (11)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 (11)第一节给水规划 (11)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1)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12)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 (12)第五节管线综合规划 (12)第六节环境保护规划 (12)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 (13)第六章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景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 (14)第七章附则 (15)附表1:白土镇镇区建设用地计算表 (16)附表2:道路规划一览表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适应现代化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满足镇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促进白土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序推进,特制定《丰城市白土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1. 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坚持镇域城乡统筹,调整镇域产业结构,优化镇域空间布局,寻求镇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引导幽兰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兼顾现状,适当超前:尊重现状,立足长远,积极探索未来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小城镇的发展目标进行设施配套,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
3. 战略优先,突出重点:站在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合理确定幽兰镇未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重点考虑影响镇域发展的区域和项目,以期重点带动全局的效应。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9ab3346bd97f192279e9c6.png)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O O九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1)第一章背景及现状 (1)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概况 (2)三、镇区概况 (4)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 (4)一、规划依据 (4)二、规划年限 (4)三、规划原则 (5)四、规划目标 (5)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5)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 (5)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5)三、产业发展规划 (7)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 (9)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 (11)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3)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4)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 (16)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1)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21)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 (23)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3)一、城镇性质 (23)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 (23)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23)一、用地适应性分析 (23)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 (24)三、功能结构规划 (24)四、用地布局规划 (24)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 (26)一、现状 (26)二、绿地系统规划 (26)三、景观规划 (26)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 (27)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27)二、道路交通规划 (27)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28)三、燃气工程规划 (29)四、电力工程规划 (29)五、通信工程规划 (29)六、管线综合规划 (30)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30)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30)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30)三、城镇防灾规划 (31)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1)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 (31)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31)三、近期建设重点 (31)四、近期建设项目 (32)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32)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第一章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一)灾后重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损毁,数万居民无房可居住。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DOC)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DOC)](https://img.taocdn.com/s3/m/2eef5025a300a6c30c229fc5.png)
———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四规划设计原则 (2)五规划目标 (3)六规划结构 (3)七规划布局 (3)八道路系统规划 (4)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十建筑设计 (5)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一、规划背景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
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
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状条件及评价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
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
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 《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4.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5.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 《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7. 地形图8.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四、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
南京市溧水区村庄布点规划
![南京市溧水区村庄布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9e94fd66f1aff00bfd51e0d.png)
本规划编制工作历时15个月,2014年5月通过溧水区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规划在编制 过程中与溧水区规划局、各街镇等相关主体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最终 形成规划成果。现对本规划成果进行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村庄人口统计
2030年农村人口(万人)
永阳 石湫 白马 东屏 洪蓝 和凤 晶桥 合计
0.7 1.2 1.2 1.3 1.8 2.4 1.8 10.4
新社区个数 4 8 9 9 13 11 13 67
规划布点村庄一览表
永阳 石湫 白马 东屏 洪蓝 和凤 晶桥 合计
规划新社区人口(万 村庄建设用地总量
规划布点村庄个数
南京市溧水区村庄布点规划
溧水区现状概况
规划区位及范围 溧水区位于南京市南部地区,秦淮河上
游。规划范围为溧水区行政范围,总面积为 1067平方千米。东至溧阳市,南连高淳区, 西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北与江宁区交 界。
社会经济概况 2012年溧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0
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33亿元,增长 6.1%;第二产业增加值222.11亿元,增长 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4.56亿元,增长 12.5%;三次产业比重为8.0:60.7:31.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7632元,比上年增加 12448元。
高塘
高塘
高塘、蒋家、铺头、前山边、刘家边、小茅园 (共6个)
秋湖
秋湖
郑巷、涧东、新老屋、石滩头、北庄头(共5个)
4 三里亭 傅家边
4 毛家 山凹 涧东 傅家边
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c44c1cc524de518964b7dc8.png)
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简介一、规划编制概况为贯彻落实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内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要求,我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于2014年5月完成了该规划的编制。
二、规划主要内容1.目标定位:内江高新技术园区的核心区,全市的科技孵化中心,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现代物流等产业,全力打造“川南硅谷”。
2.设计理念:融入区域、强化产业、提升服务、凝炼特色四大布局策略。
其中,凝炼特色具体细化为保山留势、理水造景、延文传脉、尊人营城四大设计理念。
3.空间结构:“一心四轴映江湾、两园三片通五脉”,其中:一心:老镇综合中心。
四轴:老镇拓展轴、新城发展轴、东西联系轴、公共管理轴。
江湾:沱江休闲活力带。
两园:工业园与物流园。
三片:老城中心片区、新城综合片区、山地居住片区。
五脉:五处较高较连续的山体,包括董家山、白塔山-雷打山、青龙山-玄武山-白虎山、光明顶-三连峰、石龙山等五处山系。
4.功能分区:共分为产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商住片区、城市生态廊道、发展备用片区5类功能片区。
5.发展规模:控规编制范围建设用地15.96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 万人。
6.道路交通:通过1条快速路加6纵6横的城市主干路骨架,构建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
预留苜蓿叶立交一处,或作联合工程立交;控制简单立交一处。
7.绿地景观:构建“一带、五片、多廊道、多节点”的绿地景观系统。
8.其他:规划对公共服务、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近期建设等均进行了系统布局和安排。
三、规划综合评价该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精英团队负责,立足于内江城市发展、产业现状的深入调研,以及片区地形地貌的全面了解,运用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多年累积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城市生活、山水文化特色有效结合,打造“产城融合”的高新技术园区,同时体现川南城镇极富魅力的山水特征。
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
![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4a3807ba1c7aa00b42acb94.png)
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公园设计规范》(G J J48-92)《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公示为加快北流市城镇化建设,北流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11月委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北流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
2012年4月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广西北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并征求了北流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对合理意见进行了归纳、梳理、吸收、完善、形成了《北流市城市总规划(2011-20 30)》,该规划于2012年3月13日经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该规划予以公示。
一、公示主要内容: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30 年,近期至2015 年。
第 1 条城市性质桂东南次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以发展加工制造业、旅游业及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 2 条城市规模近期(2015年):市域人口为1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75万人,城镇化水平50%,中心城区人口35万人,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
远期(2030年):市域人口为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114万人,城镇化水平65%,中心城区人口55万人,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
第3条城镇职能等级结构规划等级职能类型数量(个)城镇名称市域中心综合型1北流市区(北流镇)中心镇综合型3隆盛镇、六靖镇、白马镇重点镇农贸型1平政镇工贸型6民乐镇、新圩镇、民安镇、塘岸镇、清湾镇、西埌镇一般乡镇农贸型新丰镇、新荣镇、山围镇、清水口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沙垌镇、扶新镇、石窝镇、大伦镇。
工贸型1大里镇第4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等级城镇人口规模数量(个)村镇名称55万人1北流市区(北流镇)Ⅱ5~10万人4民乐镇、隆盛镇、六靖镇、民安镇(含民安工业区)Ⅲ3~5万人6新圩镇、清湾镇、平政镇、西埌镇、大里镇、白马镇Ⅳ1~3万人7塘岸镇、新丰镇、清水口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沙垌镇、石窝镇Ⅴ~1万人4新荣镇、山围镇、扶新镇、大伦镇第5条中心城区规划布局要点(1)城东旧城区重点发展职能:城市综合商业、城市改良地区、人口疏解区。
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fb63f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png)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三原功能恢复工程项目结算审核 四川永诚工程管理
服务
咨询有限公司
0.4
2022-06-06
TOP3
武隆区白马镇沙台村特色农业灌 正信伟业工程咨询 溉设施维修整治项目预算审核 管理有限公司
0.3
TOP4
2022 年武隆区白马镇豹岩村乐园 组产业路项目结算审核服务采购 需求书
农业灌溉设施维修整治项目工程 中轩(重庆)建设监 监理服务采购需求书】中选结果 理有限公司
0.5
的公告
2022-11-18 2022-05-20 2022-06-27 2022-11-08 2022-11-08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3)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10)
重点项目
平均节支率
0.6%
同比增长:-97.5%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泰州市白马镇的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特编制《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原《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编规划,是指导白马镇镇域和镇区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白马镇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若需调整、修订本规划,须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4条凡在本规划批准前编制的各项规划与本规划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划为准。
因建设需要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均应按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指导思想第5条总体目标1、全镇社会文明和谐、科技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昌盛,各项社会业协调发展。
2、镇区建设成为市内领先的设施先进、功能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3、农村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农业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4、全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环境质量优良。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制定白马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
2、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的总体要求,合理布置各类用地,使规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适应性。
3、满足城市建设、镇区建设和村庄建设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长远规划、逐步实施。
4、充分利用镇区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国家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5、重视基础设施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力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第7条规划重点1、功能定位坚持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整合城镇空间,合理配套白马镇的各项公用基础设施;明确镇区性质,完善镇区功能,适度扩大镇区规模。
2、区域协调规划在时序上、空间上协调发展,重点研究镇区和市区的分工联系,把握城镇发展方向,增强规划的可行性,使规划具有弹性。
3、空间布局在现有城镇道路框架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型城镇的空间布局要求,合理调整用地布局结构,完善镇区功能,优化空间利用效率。
4、设施配套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现旅游特色。
第8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镇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5、《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2006-2020)6、《泰州市白马镇镇村布局规划》7、《泰州市白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相关法律、规章、条例和技术规定。
第9条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范围为镇域行政区划范围,规划面积约22.9平方公里。
2、镇区规划范围东至西干河、西至前进河、南至姜高路、北至周山河,规划面积约640公顷。
第10条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30年。
第三章镇域总体规划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11条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2、相对集中战略。
居民点和生产力布局相对集中,强化镇区中心职能、调整用地结构、完善镇区各项设施,加强行政村建设和改造,促进镇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3、产业振兴战略。
逐步改善和提高一产质量;主动调整和压缩二产规模;大力促进和扩大三产比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完善市场体系。
4、基础设施优先战略。
尽快改变小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局面,满足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增强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5、科教兴镇战略。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教育为本,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全镇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6、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切实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注重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营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12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近期(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0亿元,人均GDP2.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15.0:40.5:44.5。
远期(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8.0亿元,人均GDP5.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12.0:30.0:58.0。
2、社会发展目标近期(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60%,恩格尔系数降至45%,医疗保障覆盖率90%,适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达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5平方米。
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60%,恩格尔系数降至30%,医疗保障覆盖率100%,适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达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8平方米。
第13条战略发展重点1、农业发展重点以建设万亩生态观光农业为突破口,在姜高路南侧形成采摘、观光和花卉苗木三大种植基地。
建设种养加销一条龙,科贸工农一体化之路的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区。
重点发展镇域特种农产品(药材、花卉、苗木)的生产和各种农副产品(蔬菜、水果、家禽等)的加工与交易,加快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2、工业发展重点对现状工业集中区和工业企业实行总量控制,镇区和非工业区内不再新设工业项目。
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对效益不高、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逐步进行关迁,以保护镇区环境。
重点发展机电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通过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镇经济发展动力。
3、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利用水、陆交通运输和农副产品生产优势,积极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商贸交易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延伸产业链。
重点发展镇果品、蔬菜、家禽等交易市场,培育为城市配套服务的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和城镇房地产业,形成特色市场,增强城镇发展的吸引力。
4、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普遍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加强镇域路网的改造和镇容镇貌的建设;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全民素质。
重点发展镇文化教育事业,利用镇现有教育水平较高的优势,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通过开办镇成人教育培训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打造镇特色文化教育产业善办学条件,提高全民素质。
第14条战略布局与战略阶段白马镇域发展采用“集中发展镇区,以镇区带动镇域普遍振兴”的空间战略布局。
近期:将镇区作为全镇的发展极,进一步提高其聚集度,使其镇域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村庄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点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开展康居示范村的建设。
远期:中心镇区的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镇区带动镇域共同发展。
第15条城镇化水平预测综合考虑白马镇的现状实绩与未来趋势,白马镇的城市化水平规划达到78%。
第16条镇域人口规模1、现状(2008年):2.1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3万人,寄住人口0.05万人)。
2、近期(2015年):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万人,寄住人口0.3万人)。
3、远期(2030年):3.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万人,寄住人口1.0万人)。
第二节镇域空间布局规划第17条镇域体系布局规划原则1、明确镇村体系职能与规模等级结构,调整行政村的数量与界线,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行政村纳入镇区统一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区内的行政村纳入市区统一规划建设。
2、以镇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镇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其发展规模综合考虑镇域和旅游活动的需求。
3、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落,从而有效地节约耕地,合理布局镇域基础设施,使乡村的发展更加有序。
4、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集中布置镇域内的各项生产、生活用地。
第18条镇村体系等级、规模结构镇村体系由城镇——行政村二个层次构成,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基层村为网络的二级镇村体系。
1、城镇规划人口2.5万人(含外来人口1.0万人),占镇域总人口的78.1%,规划建设用地为325.0公顷(含工业集中区8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0.0平方米。
2、行政村规划镇域范围内保留5个行政村,分别为:前进村、陈家村、陆家村、岱白村、黄河村。
行政村保留10个居民点,规划村庄总人口0.7万人,占镇域总人口的21.9%;规划村庄建设用地9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0.0公顷。
(具体内容详见下表:镇村体系规划一览表)表一:白马镇镇村体系规划一览表第19条镇村体系职能结构1、中心城镇白马镇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积极引导分散的人口和各项建设向本区域集中,成为镇域社会、经济的增长核心。
镇区设白马、金马两个居委会。
2、行政村行政村由若干居民点组成,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
各行政村分设一个村委会。
第20条镇域空间开发管制综合现状及镇域建设需要,将全镇划分为三大建设控制区。
1、禁止建设区主要是生态敏感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分布在镇域沿主要公路两侧附近生态绿地和规划保留村的基本农田。
2、限制建设区主要是一般农田和生态敏感区周边区域,分布在海纪馆公园和城镇发展的备用地。
3、适宜建设区规划调整后的非基本农田区、非生态敏感区及其影响区的用地,分布在镇域规划的生产设施用地、镇区用地、村庄用地等建设用地范围内。
第21条镇域空间布局结构以白马镇区为核心,形成中心镇区位于镇域中部、行政村均匀分布的空间结构形态。
第22条镇域空间利用规划1、工业建设空间镇域工业的发展应逐步集中到总体规划确定的生产设施用地内,现镇区及行政村的工业应予关停或逐步搬迁集中,以切实保护镇域环境,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
规划白马镇生产设施用地共80公顷,布置于镇域姜高路南侧,形成镇工业集中区。
2、农业开敞空间镇域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体,加快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种农业和生态农业,拓展农业生产领域。
同时结合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归并,对老宅基、弃地进行复垦,使农田更加规整,以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确保一定的基本保护农田数量和质量。
大力发展特种农业。
姜高路以南各村建设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姜高路以北黄河村建设百万只家禽饲养基地。
3、镇村建设空间镇区建设依据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和要求实施,具体建设应按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进行;村庄建设严格控制在规划确定的各居住点内实施,具体建设应按各行政村编制的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进行。
严格杜绝在禁止建设区内进行任何开发建设活动。
第23条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进行镇域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布局,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委、医疗所、文化活动室等)建设。
规划撤并的村庄保持现有设施现状,不再兴建公共服务设施。
2、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全镇域,满足全镇的行政、文化、体育、医疗、教育以及消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