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诗专题检测(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②貂锦:这里指战士。

③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④深闽: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试分析这首诗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来表现全诗主旨的。

(5分)2代王贞此诗后两“用意工”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为其所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作简要说明(二)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5分)2、简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句的表现手法。

(6分)有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6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四)题武关①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注①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战国时秦置。

楚怀王绝齐亲秦,入武关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

②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统一。

5.诗人“笑”怀王什么?为什么“笑”?请简要分析。

6.诗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赏析。

(五)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题型 原卷版(全国通用)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题型 原卷版(全国通用)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唐叔良溪居张羽①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②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①张羽:元末江南诗人。

②香灺(xiè):灺,灯烛灰,此指香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野望通”三字,既交代上句“思无穷”的缘由,又统摄该句以下三联的描写与感喟,是全篇的“诗眼”。

B.首联叙事。

“每到”可见是常来,对风景本当不再经意,却仍“思无穷”,看似无理,实则笔法曲折,引出并凸显四野风景之妙。

C.片雨,阵雨;隔村,村落挨着村落;疏林,稀疏的林木。

颔联中所望之景反映了主人疏懒、淡泊的心境。

D.本诗描述了到好友唐叔良书斋所见景色。

尾联看似是提问,其实是称赞友人。

“几人同”三字,又暗示自己是其同道,表达了仰慕之情。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辞亦值得品味。

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的“犹”“已”两字的妙处。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罢官,加之牙齿病痛,内心愁苦之情用一“凉”字全部托出。

B.颔联“脱屦”“敷衾”的动作,看似平淡,恰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C.在诗人眼中,定林幽静的环境适宜修身养性,祛除心中的烦忧。

D.这首诗即兴即事,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

5.赏析诗歌颈联。

6.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专题十九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鉴赏形象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说明】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归纳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剖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 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 使心伤。

【说明】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 (li ng)à:伤心。

诗中“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表现了“凤凰” 如何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歌者米嘉荣①(唐 )刘禹锡唱得《凉州②》不测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过后生。

【说明】①米嘉荣:中唐有名的歌唱家。

②凉州:是拥有奇异之调的曲子。

归纳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剖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吟咏眼前景物。

B. 颔联运用了对比手法。

松茂鹤多,访者稀少,两相对照更显山居环境的幽静。

C. 夕照满山,鸟鹊还巢,炊烟袅袅,人们采菱而归,无不流露出作者闲适喜悦之情。

D. 诗中用“处处采菱归”来表达归隐之意,这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手法相同,都是双关。

(2)颈联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诗中有画”,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春①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诗仅有诗前小序。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被贬黄州期间。

②酽,yàn,(汁液)浓;味厚。

③招魂,即《楚辞·招魂》。

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悟,及时召回屈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渴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动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 颔联宕开一笔,不写寻春所获,而作起议论来,表达感慨,诗意警策。

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编答案解析【试题部分】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1.(2018•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I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一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

一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

一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①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②。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③,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④。

【注释】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

②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

③裛(yì):通“浥”,沾湿。

④莱(lái):草名,即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

B.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

C.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

D.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

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

(2)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

【答案】(1)D(2)①联想。

“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

②比喻。

“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

③动静结合。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两句中,前一句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一幅盎然生趣的画面。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一)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一)

古代诗歌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注】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表达沉着蕴藉,感情严肃深挚。

请结合诗歌多重主题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阅”有看到、见证之意。

这里用了拟人手法,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江山见证了我头发变白的过程,表明了作者对恢复明朝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2)①这首诗既有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更隐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②诗人把多重感情和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爱国情怀表达含蓄而深沉。

所以说诗风接近杜甫。

(附:这是一首酬答诗。

王处士,名炜,是作者的好友。

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

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深意切,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对恢复明朝统治的矢志不渝。

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

)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六) 古代诗歌鉴赏(一)(限时70分钟)1.(2019·新乡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

B.诗中写琴歌效果和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C.第五句写铜炉熏染,华烛闪烁生辉,扣合首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

D.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暗自潸然泪下。

D[“离京还乡”表述不当,“暗自潸然泪下”于诗无据。

](2)这首诗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琴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主体是“琴声”,“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营造凄冷肃杀的意境,衬托之后的琴歌之美;“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从听者反应的角度渲染气氛,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写别宴上缕缕琴音触动诗人情感,进一步衬托琴歌效果。

[答案]①三、四句营造凄冷肃杀的意境,衬托之后的琴歌之美;②七、八句从听者反应的角度渲染气氛,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③末尾句写别宴上缕缕琴音触动诗人情感,进一步衬托琴歌效果。

(每点2分)2.(2019·遂宁三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贯休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

根茎长在泥里,可食。

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②鸂鶒(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③柘(zhè):一种树。

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原题】(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

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考情分析】本题为古代诗歌鉴赏题,共有2个试题,考查形式都为1个客观题和1个主观题。

第一小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

第二小题考查了理解分析诗歌思想内容。

【变式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①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②,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作这首诗时诗人59岁,闲居山阴。

②迮(zé):狭窄。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作此诗时诗人已头发花白,赋闲在家多时,仕途前景不容乐观。

B.颔联中的“乾坤迮”描写诗人凭栏高阁之上空怀满腔愤懑,有较浓厚的主观色彩。

C.颈联中的“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在五更时的报晓声,这里代指军营或者战争。

D.尾联中,诗人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描写自己将在烟雨中、丹枫下垂钓的画面。

4.后人评价此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之风,所谓“沉郁”,指诗歌的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沉郁”的情感。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选项表述】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平易,夹叙夹议,呈现出和杜甫 《登高》相似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比对分析】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沉郁苍凉的风格”错误,本诗 引用了“鲁人疑海鸟”“庄叟恶牺牛”的典故,语言典雅,并不浅切;且此诗 直抒胸臆,传达出不慕名利、乐观旷达之意,并不“沉郁苍凉”。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问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庐山引出江南风光,写景笔力刚健,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 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 B.词人用语巧妙,如将人生比作“孤舟”,以“河倾斗落”指天将破 晓,以胡笳声暗指国土被侵占。 C.全词以景结情,其中的“彻”不仅指胡笳“吹”的时间之长,也指 词人内心“寒意”之深。 D.全词以议论为主,情感表达沉郁顿挫,时间与空间相融,期待与感 慨交织,意蕴深长。
2.错解诗句意思 【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朝 刘筠 华林酒满劝长星①,青漆楼②高未称情。 麝壁灯回偏照昼,雀航③破涨欲浮城。
钟声但恐严妆晚,衣带那知敌国轻。 千古风流佳丽地,尽供哀思与兰成④。 [注]①劝长星:为王朝的命运而祝祷。典出《世说新语·雅量》,东晋太 元末,晋孝武帝于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 何时有万岁天子!’”。②青漆楼:《南齐书·东昏侯纪》载,齐武帝所建兴 光楼,颇高大华丽,以青漆涂饰、世谓之“青楼”。③雀航:即朱雀浮桥,在 建康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以船舶连接而成。④兰成: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 诗人庾信的小字,其曾作《哀江南赋》。这里以兰成代指后代的骚人墨客。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①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

字嗣宗。

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A. 时代B. 韵脚C. 句数D. 平仄(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 “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 “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

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答案】(1)B(2)C(3)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

整首诗寄托遥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辨析古代诗歌的体裁。

从时代、句数、平仄方面看,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古体诗。

(2)C项,错误。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神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而不是仅仅写其“现实习性”。

(3)“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双翮”两句以“临”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量方面,写出了鸿鹄的高洁品质。

诗的前六句通过对鸿鹄相随相伴,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神高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逃遁世俗、超凡高标,不为世俗所束缚的志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含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1)下列对本诗鉴赏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应题,写太阳初升,“开门鼓”响,晨光刚刚照亮了屋梁,这一描写,从细微处写时间之早。

B. 颔联写诗人起身出门所见之景,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和在窗前欢叫的小鸟,表现出清晨兴旺之景。

C. 在这样清新的环境中,诗人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心境空明,甚至连夜间都没有乡梦撩人愁思。

D. 本诗语言浅易平实,但字里行间情感丰沛,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主要风格。

(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诗中划线的句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踏枝冯延巳几度凤楼同饮宴。

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写情侣的相逢和追忆,忽今忽昔,将眼前和往昔的时间之线交错在一起。

B. 上片抒写的情感依次是再次相逢的欣喜——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将离别的痛苦。

C. 过片“蜡烛泪流羌笛怨”画面感极强,既承上片末句喜中含悲又启下片离别之痛。

D. 全词境华辞洁,语淡味浓,情至心苦,哀怨内敛,体现了冯延巳词作的基本特色。

(2)请赏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洗竹王贞白①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1)

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1)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景象。

“寒”“阑”二字暗示了春色将尽的凋零和作者内心略带凄凉之感。

B.颔联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写出了一派升平之景,反映了诗人渴望中兴之心境。

C.颈联着力渲染了上朝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

“迎”“拂”二字生动形象,描写细腻。

D.本诗以“早朝”为中心,对“早”与“朝”的关系处理得当,既巧妙结合春景,又写出了宫廷气象和上朝的威仪庄严。

(2)诗的尾联落笔不凡,感情复杂深刻。

请结合全诗分析其表现的情感和手法并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唐]来鹄①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

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

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

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③屠苏:药酒名。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

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境遇有关。

(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氓练习(1)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氓练习(1)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氓练习(1)1.对《卫风·氓》中语句的评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蚩蚩”二字,表现出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义的姑娘。

C.“乘彼垝垣……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就带上财物嫁给你。

两句诗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好一个泼辣的女孩,爽快的姑娘。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兴”中有“比”,比喻什么?3.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之死誓靡他。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侘傺(chà chì)方枘(nèi)溘死(kè)B.攘诟(gòu)芰荷(zhī)岌岌(jí jí)C.鸷鸟(zhì)方圜(huán)兰皋(gāo)D.谣诼(zhuó)罹难(jí)杂糅(róu)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诗经》写作手法中典型的“兴”。

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比”的手法,将自己与男子的感情比做“汤汤”的淇水。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两句诗指责意味非常明显,表达了女子的愤怒之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9分)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②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本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因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

②迢递: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6.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吟咏“落花”,表明所写是暮春时节,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B.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写出了花影翻飞迷离连接着弯弯的小径,落花飞舞到达高远之处,迎来脉脉斜晖。

C.“沾衣”,是指落花的花瓣飘落在诗人的衣襟上,也指泪落衣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春尽花谢之时看花的心意,徒留伤感。

D.全诗基本采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情态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

解析B项,“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错误,从诗中来看,“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意思是“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可见应该是从空间到时间的角度。

答案B7.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芳心”的多层含义。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答案尾联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点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落得怆然泣下,泪沾衣襟的结果,借落花抒发自己素怀壮志,却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9分)暮步至江上①吕本中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②。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敌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高考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专题复习(专题训练) 百度文库

高考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专题复习(专题训练) 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2019•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

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1)B(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分析】(1)本题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故选B。

(2)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3)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备战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备战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辛弃疾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①,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注释】①楼台鼎鼐:楼台指相府,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篇写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表达出对朝廷力量的肯定。

B. 诗人化用孟子的名言,指出只要南宋上下齐心,共同抗敌,北伐是可行的。

C. 下片写诗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却依然对北伐的大好前景充满信心。

D. 本词语言晓畅,运用很多口语化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词的魅力。

(2)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答案】(1)C(2)本词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下片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代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

“元嘉草草”三句诗人借元嘉帝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故事,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冒进。

【解析】【分析】(1)C项“下片写诗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表述错误。

下片先写今日治国,再写明年胜利在握,表达了对北伐大好前景充满信心。

故选C。

(2)本题要求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本诗中根据上片“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可知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根据下片“此日楼台鼎鼐①,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可知下片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代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

而“元嘉草草”三句诗人借元嘉帝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故事,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不要冒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诗)(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每题6分)1.(2013·安徽黄山七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剑客形象?请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的能力。

阅读时,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般来说,注意诗的题目“剑客”,注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综合运用的描写手法,如本诗中的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一定要结合诗句概括出形象的特征、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

答案:塑造了一个精心学艺、豪侠仗义、充满自信的剑客形象。

十年,剑客呕心沥血磨出一剑,而这柄锋利无比的剑却还未试过锋芒。

现在遇到了“君”,剑客马上来个毛遂自荐,请您看看我的宝剑,天下哪有冤屈和不平,我将奋勇上前。

一个满怀豪情壮志、带着侠义正气的剑客形象跃然纸上。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先明确概念,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方式。

后结合诗句赏析。

诗中运用了比喻、托物言志等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赏析即可。

答案:“剑客”是诗人自喻,“霜刃”即剑之锋芒,比喻自己的才能,自己寒窗苦读十年,真才实学还未施展,宏图大志未能实现,但愿有朝一日能够大干一番。

诗人托物言志,借此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兴利除弊的人生理想。

2.(2013·江西南昌高三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杂诗[清]陈文述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①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①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1)这首诗写夏末秋初之“凉”,别开生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注意分析诗中字、词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此字在原句中是否运用了表现手法,若有,一定要指明,然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扣住感情作答。

此题“凉”运用了手法即感官角度,因天气变凉,作者先从枕席上感受到,同时又希望梦中依旧清凉,这就写出了“凉”给作者“惬意”之感。

答案:先写自身的触觉,身下枕簟凉爽宜人;再写好雨送我入梦,梦境依旧清凉,奇妙地写出了“凉”的惬意。

(2)“万荷叶上送秋来”和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相比,在描写角度上有何不同?分别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作答此题要从写作角度入手分析有何不同。

答案:陈诗从听觉角度来写,周诗从视觉角度来写。

陈诗写出了雨打在荷叶上所形成的声势,周诗写出了荷花在雨水晒干后亭亭玉立的风姿。

3.(2013·山东潍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炼字。

炼字要注意看每个字所涉及的对象,从诗歌中看“生”与“满”均在写景的句子中,对写景设境有好处,从此考虑答题就稳妥了。

答案:“生”即生发,阵阵凉意从松林、月光中生出,弥漫整个山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色的清冷。

“满”即充满,清风鸣泉交相呼应,萦绕耳际,以动衬静,精妙地写出了山中的幽静。

(2)对尾联中诗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

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文思想内容。

本题看似探究题,实则是情感问题,诗中内容体现在一个“待”字上,在等待时是“急”还是“平和”,关键是把诗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合理区分,相应寻找属于个人观点的佐证内容。

答案:观点一:焦急。

诗歌前三联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了时间的推移,夜色已深;故人期而未至,“孤”字更流露出诗人的焦急心态。

观点二:平和。

诗歌前三联描写了一幅静谧清幽的山中美景,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闲适;故人期而未至,诗人抚琴等待,足见诗人心态的平和。

4.(2013·汕头市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北山①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北山:即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①能够点明“拟人化手法(或化静为动)”;②能够结合诗句分析,应扣住“翠绿的泉水”;③能够答出效果:“生动传神”的效果;或者答“表现出作者对北山春光的喜爱之情”。

答案:“输”字用了拟人化(化静为动)手法,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山塘,春水涨满陂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解此题首先要注意诗的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之时,同时“坐久”、“细数”、“缓寻”、“归迟”等词,可见隐居生活的从客、悠闲,同时隐约中又能感觉到做为政治家的王安石的内心的忧愁。

答案:①诗人悠闲地数着落花久坐,又慢慢地寻着碧绿的春草回家。

②“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得。

③“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

5.(2013·天津和平区高三质量调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首联写了哪些意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了“春江”之水(暗含江边之“堤”);写了“密树”(点出堤上之“柳”);写了(听)啼莺。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

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今昔盛衰的伤感之情。

与尾联形成呼应。

(3)简析“雨香飞燕促”中“香”字的妙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能力。

解答炼字题,一般分两步:一、解释该字的意义,这是鉴赏的基础;二、鉴赏该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并与下句“风暖落花轻”相呼应。

6.(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写暑热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诗歌手法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此题要求熟练掌握诗歌手法,作答时从描写“暑热”的词句入手。

答案:①比拟(或拟人)。

暑旱难耐,清风也无能为力,落日插上翅膀飞上高山;②对比(衬托)。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注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

或者首联东风无力与落日酷热形成对比(或以东风无力衬托落日酷热);③虚实结合,诗人由现实中的“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传说中的清凉世界,突出了暑旱之苦。

(答出两点即可。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出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的能力。

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抒发诗人苦于暑热,憎恨“热”、“天”之情;后四句意为尽管昆仑有积雪,蓬莱常遗寒,诗人也不忍心舍弃天下,独自一人前往,重在抒发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7.(2013·银川、吴忠部分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马诗[唐]李贺①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本是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