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de70d9e314332386893bd.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1教学目标1、体会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揣摩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
2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上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营造粗犷豪迈的气氛。
一、导入(一)师:同学们,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热播,刘欢的一曲《好汉歌》已响遍大江南北。
水浒英雄行侠仗义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水浒108将中,智勇双全的武松是好汉,粗豪冲动的李逵是好汉,嫉恶如仇的鲁智深也是好汉,今天咱们要学的林冲林教头,又是怎样的好汉呢?作者施耐庵又是怎样来表现他的?在我看来,一波三折的情节刻画,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特别让我感动!ppt1:学习目标:1、体会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揣摩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
(二)师:这里有林冲感叹自己命运的两句诗!ppt2: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师:诗言志!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感情?(抽生回答)明确:表现委屈,悲愤!像“浮梗”一样悲凉的身世,像“转蓬”一样难求的功名。
师:春风得意的林教头为何会生出这等感叹呢?原来:(齐读) ppt3:林冲初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显赫,家室美满。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美眷致祸,“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前往沧州途中,堂堂禁军教头,被两个鬼魅似的小人整治得苦不堪言,可林冲一路咬牙隐忍,历经艰辛,到达沧州。
师:昨天,身为禁军教头的林冲,既保护不了娇妻,也保护不了自己!今天,刺配沧州的林冲,其命运又会怎样呢?二、品读故事情节(一)师:同学们已通过预习,我们再来观看与之相关的四张连环画。
二者结合,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情节的四个部分。
(要求:用相同格式和相同主语的短语)(分小组讨论)Ppt4:四张连环画师:你这样概括的理由是什么?(反复讨论)要求:准确;简练;顺畅。
明确:①沧州遇旧——②买刀寻敌——③到草料场(草厅交割)——④雪夜报仇(奋起杀敌、庙外锄_)师:你认为这故事情节是平铺直叙,还是一波三折呢?并谈理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4f0e9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a.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3)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名著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领悟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梗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述了林冲因得罪高俅被刺配到沧州,后在高俅的示意下,沧州知府派陆虞侯等人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
林冲在山神庙中得知真相后,杀死陆虞侯等人,冒着风雪投奔梁山泊的故事。
2. 教学重点:(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转变的过程。
(2)探讨作品中的社会背景,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3)欣赏作品中的文学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浒传》及林冲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概括林冲的经历。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
4. 课堂讲解:讲解林冲在故事中的重要事件,揭示作品中的社会背景。
5. 文学鉴赏:分析课文中的文学特色,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林冲的经历中领悟到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四、课后作业1. 复述课文故事情节,总结林冲的人物形象。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林冲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
3. 谈谈你对作品中社会背景的理解,以及它对林冲命运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讲解(2)学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讲解(2)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37e6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7.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一、前情回顾:本文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妻子张氏贞娘温柔貌美,岳父也是禁军教头。
前去东岳庙上香的贞娘遭殿帅府太尉高俅义子高衙内调戏,高衙内垂涎贞娘美色,意图霸占,就指使心腹陆虞候,即林冲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趁机叫人骗走林娘子,幸亏侍女及时报信林冲赶回才得以幸免。
于是高俅及陆虞候又设下一条毒计:事先暗中命人将宝刀卖与林冲,再过了几日后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并引其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乘机诬陷林冲带刀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
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高衙内和陆虞候买通,仍然多次想杀害林冲,在野猪林林冲险遭毒手,幸亏被鲁智深救下才安全来到沧州,被分配看守天王堂。
本文正是从某日林冲在沧州闲走写起。
二、重要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賫.发酒馔.不省.得仓廒.朔.风庇.佑毡笠..子央浼.掇.开肐.察搠.倒2.解释加点词语迤逦..着不想来到沧州:恶.了高太尉: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老军在里面向火..:.点见..了堆数: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三、认真阅读课文,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要求:每句概括不超过五个字;主要情节不超过六处;每句概括中含有一个动词。
四、请在文章中标出能够反应林冲心理变化的句子,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并试着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第7页中11段林冲听到有三人在山神庙前对话,你能根据他们说话的内容推断出哪一句话是何人所说吗?试着带感情读一读。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a2f6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e.png)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课文的情节安排技巧。
(草蛇灰线,脉在千里之外)3.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二、学法指南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在这一章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习本文你应该特别注意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对塑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三、课文精讲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简析】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
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提问: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简析】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cf93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4.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辨析善恶美丑。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
2.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古典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2. 作品深层次思想的挖掘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林冲的身份和遭遇。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解答学生的疑惑。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理解能力。
3.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讲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善恶美丑现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2997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c.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他在故事中的变化;(3)能够欣赏古典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对林冲性格特点的认识;(3)通过阅读、思考,提高对古典小说表达技巧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林冲的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的把握;2. 古典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对林冲性格的深入理解;2. 古典小说表达技巧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林冲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2. 阅读:学生自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3.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总结他在故事中的变化;4. 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深入剖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5.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典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林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写在日记中;2. 选择一部古典小说进行阅读,体会其中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环节的活跃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合作协作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表达清晰度、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3a7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b.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梗概,感知人物形象。
2.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探究其性格变化的原因。
3.领悟小说的写作特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
2.教学难点:探究林冲性格变化的原因,领悟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简要介绍《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
2.回顾《水浒传》中林冲的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林冲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感知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三)分析林冲性格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林冲性格的认识。
(四)探究林冲性格变化原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林冲性格变化的过程。
2.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思考林冲性格变化的原因。
(五)领悟小说写作特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写作特色,如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
2.学生举例说明小说的写作特色。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七)作业布置1.深入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林冲的性格变化。
2.结合小说的写作特色,写一篇关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2.通过探究林冲性格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掌握。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培养学生的正义感。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故事中看到了林冲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正直?”学生甲:“林冲在被贬到沧州时,仍然认真履行职责,没有抱怨。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附答案)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2f2fd011ca300a7c3905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附答案)【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
3、理解“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林冲性格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进而认识小说的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学习重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学习难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人物描写。
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人物形象。
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只有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3)、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和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4)、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4f783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寓意和文学价值;(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3)培养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主人公林冲的品质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培养善良、勇敢、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把握;(2)人物形象的分析;(3)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2)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多面性。
1. 导入新课:(1)简介《水浒传》及其作者施耐庵;(2)概述林冲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人物形象的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性格;(2)阐述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寓意和文学价值;(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强调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述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2.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维活跃度;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林冲在故事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559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6.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
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
高中语文教材有四个小说单元(高三册2单元,高四册1单元,高五册1单元共12篇课文),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从教材体系与大纲要求上看,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起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
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本单元所节选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明清时代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而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作流畅;(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
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再次,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4f65c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教材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
《水浒》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林冲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二、学生分析本文是节选,应该深入理解背景,可在平时通过上网可查阅相关资料。
因为文本篇幅长,选择切口要小,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体会情节安排对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林冲的遭遇,分析林冲的性格。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技术手段:微软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与与林冲有关的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
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展示成果,整体感知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故事情节发展和林冲性格变化关系图)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组织学生研讨“故事情节和林冲性格发展”,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阶段三:课后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星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篇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福州格致中学语文组居李教学目的: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
![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2907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f.png)
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介绍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
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
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
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
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不是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
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
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6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46474c8e9951e79b89276a.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2、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述的作用。
二)知识和潜力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2、了解作家作品;3、学习本文透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2、训练学生透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述把握人物性格的潜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2、了解作家作品教学步骤:一、导入: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之后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资料,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一)、积累字、词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赍发(jī)喝彩(h)砧辱模样(m)B、差拨(chāi)彤云(tng)洗漱央浼(měi)C、酒撰调和(tio)迤逦朔风(shu)D、提防(t)仓廒(o)吹撼毡笠(zhān)解析:A、玷辱C、酒馔D、提防(dī)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B、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C、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不见)解析:消耗:消息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范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0b1e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2 【学习目标】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
【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1.直接地正面地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
2.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知识链接】【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描风绘雪,富有神韵,结合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几处关于风雪的评点摘录: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一路写雪,妙绝。
)②那雪正下得紧。
(写雪妙绝。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写雪妙绝。
)④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花枪葫芦,写得好;又带写雪,妙。
)⑤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 , 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雪耀里固当见之。
)(中国古代小说极少孤立、静止地描写环境,结合人物动作描写环境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一般学生能够注意到文章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很少有学生会注意到结合人物动作写风雪。
)二、探究案1、任意选择三道题分析句子中的细节描写(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教案(共三课时)共3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教案(共三课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a264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1.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教案(共三课时)共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教案(共三课时)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教案(共三课时)引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艺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读、写、说、听的综合锻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的升华。
本次教案以当前语文教育中备受关注的权威教辅——沪教版《中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阅读篇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展开三节精品教案的设计与讲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认识并掌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基本内容。
1.2、理解作者借助故事讲述对国家和人民利益、忠诚、侠义的表达。
1.3、初步掌握细节方面的阅读技巧——快速浏览。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细节分析能力。
2.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情感认知。
3、情感目标3.1、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忠诚精神。
3.2、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头的磨难”1.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解整体最基本的情节前因后果。
2.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中怀着公正正义的林教头在被无耻逼良为娼掌管的成功道场中历经艰难磨砺,终成雄才巨匠的成长故事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重要人物和关键情节的把握和理解。
例如:⑴林教头、宋天福是本文的主要角色;⑵外面下起了暴雪,熊皮门教众们已被教主或逃或杀;⑶被宋天福下毒药逼良为娼……该向义士求援……3.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认知学习,探讨林教头、宋天福、王八虎等角色的价值观、忠诚度和民族精神,问题发散性提问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探究深度,例如:⑴林教头具体表现出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⑵在宋天福等无耻之徒压迫下,林教头是如何坚守原则?⑶王八虎的牺牲具有何种深远意义?第二节:“决定人生的选择”1.教师介绍本文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文中故事情节的更深入的介绍,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借用历史情境展开故事的意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c37a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e.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3)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社会背景,提升人文素养;(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信、勇敢、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讲述了林冲因性格软弱,被奸人陷害,走上梁山的故事。
作品通过林冲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腐败,歌颂了梁山好汉的英勇正义。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作品主题的探讨。
3.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难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水浒传》原著或改编教材;2. 课件:教学课件,包含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信息;3. 影视资料:相关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用于课堂展示或课后拓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影视片段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完整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c172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c.png)
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疑问和不同见
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训练
通过改编故事、创作新结局等方 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
力。
观点辩论
组织学生对故事中的争议点进行 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文学鉴赏
01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提高学生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作业心得和经验,促进彼 此的学习和进步。
评价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监督
01
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作业的完整性、创新性、观点明确性、论据
充分性等方面。
02
过程监督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
防止抄袭等不正当行为。
03
结果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评价标准,给出相应的评分和等级,作为学
文学作品背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中国古 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章节 ,描写了林冲在困境中的坚韧与 反抗。
教学需求
针对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 史文化素养的培养,该教案旨在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文 学鉴赏水平。
教学目标与意义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掌握《林教头风雪山神 庙》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艺 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
口语表达任务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 演讲,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情
节或人物塑造等问题。
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与小说相关的创 意绘画、手工制作或表演等,
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完成情况检查与反馈机制建立
定期检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42f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探讨小说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理解小说的内在逻辑。
教学重难点:小说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学情分析: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学生并不陌生。
而林冲的故事很多同学早就耳熟能详了。
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淡化故事情节。
而要把重心放在作者的艺术匠心上面。
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命运和性格。
小说内在的逻辑是怎样的展开的。
教学过程:导入: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一般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般而言人物命运多与社会环境有关,比如《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林冲,他的命运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
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漂亮贤惠,家庭幸福。
可是当高衙内看上林冲的妻子后,他的人生不幸就开始了,他后来被高俅陷害发配到沧州。
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我们看看他在沧州的遭遇。
我们先看这个题目。
林冲在山神庙怎么了?差点被人害死。
那么题目应该是遇险山神庙啊。
为什么是风雪山神庙。
显然是风雪和林冲的遭遇有关。
这就说明除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有可能影响人物命运。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一、等待风雪。
1、小说中林冲怎么知道陆虞侯到沧州的?李小二告诉林冲的。
林冲根据李小二的描述判断来者是陆虞侯。
2、当时来了几个人?一共四个人。
除了陆虞侯和福安这两个东京来的人,还有管营和差拨,是监狱管理人员。
3、林冲听到这个消息后怎么做?一起朗读第五段。
他买了一把尖刀,在沧州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寻找。
4、林冲一共找了五天,毫无结果。
陆虞侯他们人呢?既然陆虞侯是太尉高俅派来结果林冲性命的,而高俅是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cad46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6.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优秀3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篇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
2、古代白话字词积累整合。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及伏笔照应的创作技巧。
教学方法:质疑导读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认识《水浒传》,了解林冲的相关情节,初步分析小说情节。
二、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好汉歌》,提问学生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引出《水浒传》。
2.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梁山好汉,引出林冲。
3.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
与原本就在底层生活的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截然不同,那为什么却走上了同一条道路,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呢?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板书题目)三、介绍《水浒传》(参见练习册)《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加工整理而成。
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最终失败的历史原因;同时也塑造了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梁山英雄形象。
因此说《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四、介绍林冲的相关情节《水浒传》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群像,其中有不少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
林冲就是其中之一。
书中关于林冲的故事共有五回,即七、八、九、十、十一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准确把握林冲这一人物形象。
2、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对“风雪”的描写。
学习过程:
一、学法点拨:
本单元学习鉴赏小说,鉴赏小说最主要的是关注人物形象,因为小说的主题思想总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的。
欣赏人物形象,则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因为人物形象是在一定环境背景下,在一系列事件、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刻画的。
二、学习过程、要求:
1、查找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相关的情节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思考沧州巧遇李小二与主要情节的关系,划分情节结构,拟定小标题
4、熟读文本,思考林冲性格在文中如何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变化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5、收集问题,组内交流讨论或班内交流讨论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充满英雄气概的《好汉歌》中,让我们共同走进好汉林冲的世界,了解他走上梁山之前发生的故事。
二、把握小说主要情节,分析小说情节结构
1、小说情节结构主要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结构复杂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2、节选部分情节围绕中心点林冲反抗高俅、陆谦等邪恶压迫展开。
林冲沧州巧遇李小二一节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作好铺垫,是故事
的前奏,应归到情节结构的序幕部分。
3、小说情节结构:
结构段落起止大意概括
序幕()沧州遇故人
开端()酒店闻密谋
发展()好言劝教头
发展()接管草料场
发展()出门沽酒
高潮结局()山神庙复仇
三、整体感知林冲的性格(交流讨论)
归纳:
四、文本探究
(主要围绕学生预习中理解粗浅,有难度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力量突破,深化。
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加深认识,得出结论)
是什么让林冲的性格从“忍”到“狠”转化的?
五、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什么不是《林教头山神庙复仇》或《林教头
逼上梁山》“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
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
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请分别找出来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2、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六、风雪之中林冲手刃仇敌的场面描写非常精彩,请找出他用的武器及关键的动作并体会中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