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
应用
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药用植物遗传背景基础资料缺乏,对其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入,阻碍了细胞或组织培养、代谢工程等在获取高价值次生代谢物上的广泛应用。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尤其cDNA-AFLP 转录轮廓分析和代谢组学的整合运用,将次生代谢物的变化与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联,在挖掘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探索次生代谢途径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的新趋势和重要手段之一,将有力地促进药用植物资源更好的开发利用。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次生代谢物(secondarymetabolites)。
【关键词】次生代谢物;功能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代谢工程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次生代谢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次生代谢物在植物适应特殊生态环境、对抗生物或非生物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抵御病虫害、适应生态环境变化、诱导授粉或防紫外线灼伤等[1-2]。很多次生代谢物化学结构复杂而独特,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3]。药用植物在药物研发中应用广泛,是传统中药主要来源,其次生代谢物是新药、新先导化合物(drug leads)、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NCEs)
的重要来源[4-5]。
从生物合成的起源来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可分为5大类:多聚酮类(polyketides)、异戊二烯类(isoprenoids)、生物碱类(alkaloids)、苯丙烷类(phenyl propanoids)、黄酮类(flavonoids)。多聚酮类由乙酸-丙二酸途径(acetate-malonate pathway)产生;异戊二烯类(包括萜类和固醇类)由五碳前体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 l diphosphate,IPP)经过经典的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ic acid pathway,MVA pathway)或MEP 代谢途径
(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 pathway)产生;生物碱类由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合成;苯丙
烷类含有1 个C6-C3单元,起源于芳香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黄酮类由苯丙烷类与多聚酮类相结合的途径合成[6]。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在药物开发中均有应用[7]。然而,来源于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往往含量低,且天然药用植物资源有限,增加了药物开发的难度[7]。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往往包含多个步骤,过程长而复杂,有多种酶参与,至今仍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目前,药用植物中仅有少数次生代谢途径(如黄酮类,吲哚三萜,异喹啉生物碱)经过多年经典生物化学研究已有较深入的认识[8-9],而大部分次生代谢途径还有待进一步阐明,阻碍了生物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成功应用。功能基因组学方法是全面探索生系统的有力工具,是发现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阐明次生代谢途径的有效手段[10],将成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以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11-12]。
一、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获得途径
总的来说,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获得途径有①从植物(包括野生和栽培植物)中提取分离;②对结构已知的次生代谢物寻求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③从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物中获得;④代谢工程生产。目前,从植物中提取分离仍是获得次生代谢物最主要的途径,而且其中大约2/3 来源于野生资源[13]。然而,大多数次生代谢物在植物中含量低,且只在特殊组织部位、特定生长阶段或生长环境下积累,过度依赖野生资源会危及濒危物种、破坏环境。药用植物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些问题,但由于生长环境要求高、耗时长、劳动量大等原因,使得药用植物栽培成本较高、难度较大[14]。大部分次生代谢物结构复杂,常含有特异的立体化学结构(stereochemistry),使得化学全合成往往不可能或者经济上不可行。
在基于次生代谢物作用机制知识的基础上合成作用相似的替代物,或者对次生代谢物进行结构修饰,是药物开发中一种经济可行的策略。例如,以薯蓣皂苷元(diosgenin)为基本骨架,经化学修饰开发出大量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作为获得药物植物次生代谢物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法,运用细胞或组织培养物产生有商业价值的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虽然许多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体系已经被确定,但它们常常并不能产生足够量的目标次生代谢物[15]。可能的原因如下:次生代谢物细胞内毒性高,导致其在培养物中往往并不积累或者含量很低[16];培养物容易受后天变化(epigenetic changes)的影响,产物水平不稳定,使得依靠经验摸索选择高产、稳定的培养体系难度较大。通过筛选选择高产率细胞系、优化培养基、加入茉莉酸甲酯等诱导因子、运用毛状根培养等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目标次生代谢物产量[17] 。
成功的例子有:运用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草素(shikonin);从罂粟Apaver somniferum 细胞培养生产血根碱(sanguinarine)等。但由于产量以及生产成本等问题,目前这种方法商业成功率仍然非常有限。代谢工程为产生目标次生代谢物、提高其含量提供了新的前景。调控次生代谢途径要求彻底认识其整个生物合成途径,详细了解代谢途径中控制启动和流通的调控机制。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被成功的运用于微生物生产本体或异源次生代谢物[18]。例如,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中生产抗疟疾成分青蒿素的前体青蒿酸(amorphadiene)[19]。然而,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不同,通常次生代谢途径更长,酶催化步骤更多,因此阻碍了代谢工程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将最终揭示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药用植物代谢工程以及细胞或组织培养与代谢工程相结合的途径产生次生代谢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功能基因组学的基本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