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 旋转与角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旋转与角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课程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旋转和角的概念以及其运算。
从二维平面图形的旋转和角度运算开始,逐步扩展到立体图形的旋转和角度运算,让学生对数学中旋转和角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学习如何计算旋转和角,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灵活应用数学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角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旋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能够灵活应用旋转和角的知识解决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二维平面图形的旋转1.旋转的概念和特性;2.旋转的计算方法;3.通过练习题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第二课角度运算1.角的定义;2.角度的计算方法;3.通过练习题加深对角度运算的理解。
第三课立体图形的旋转1.立体图形的旋转概念;2.立体图形的旋转计算方法;3.通过练习题加深对立体图形旋转的理解。
第四课角的形成与计算1.角的各种情况;2.角的大小、度和弧度的换算;3.通过练习题加深对角的理解。
第五课旋转矩阵1.旋转矩阵的概念和原理;2.旋转矩阵的计算方法;3.通过练习题了解旋转矩阵的应用。
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和回答。
2.案例式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来引导学生轻松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3.手动计算式教学法:通过手动计算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旋转和角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旋转和角的掌握程度。
2.课堂参与评估:通过教学现场,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为评估依据。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旋转和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将能够灵活运用旋转和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二导学案
课题:二单元练习二课型:新授班级:姓名:主备:****** ****** 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
增进对图形知识的理解。
2.在练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3.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1.巩固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锻炼解决问题的水平。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一个单元的知识已经学完了,自己仔细读一读教材,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都有哪些联系。
一、学前准备。
1.在本组内交流汇报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1)线的理解(2)平行与垂直(3)旋转与角(4)角的度量与画角2.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中,你感觉最困难或仍然有疑问的是什么知识?写在下面,以便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解决。
二、基本练习。
1.用手中的文具在下面分别画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并用字母写出来。
思考:这三种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这三种线都是;和都是的一部分;直线的长度是,端点;线段的长度是,端点;射线的长度是,端点。
2.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回答:我们画平行线,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观察平行线我们发现,平行线是永远不会的,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的。
3.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回答:我们画垂线,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观察垂线我们发现,两条线只有并且才是互相垂直的。
4.在下面任意画出我们学过的几种角。
5.用两块三角板我们能画出几种度数的角?想一想,用三角板画在下面,然后再用量角器度量,看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A··AA·A··A·A小结:通过画角,我们知道使用三角板能够画出几种度数的角,并且是非常方便的。
其他的角我们能够用量角器画完成。
6.用量角器分别画一个58度和135度的角。
小结:用量角器画角,我们的方法概括为。
三、综合练习。
1.填空。
①我们一般用()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②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作()。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2.17 简单的周期导学案 苏教版
学习过程
一、口算
60÷6= 35÷7= 36÷3=84÷4=
600÷60= 350÷70= 360÷30= 840÷40=
二、自学提示:
内容:自学课本第30页例题,(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
1、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按()的.
2.盆花是按每( )盆花为一组,按( )( )( )的顺序排列的。
简单的周期
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师复
备笔记及学生上课笔记
重点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四(1)班同学参加学校跳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8位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
板书设计(笔记)
学(教)题策略
(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展示)
1.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 )颜色的,列式 ( )18盆花正好是()组,19盆花是第( )组的第( )盆,是( )花。
2.彩灯是按每( )彩灯为一组,按()( )( )( )的顺序排列的,第二十盏是()颜色,列式()
四、当堂检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初步形成 1 公顷的表象。
2.知道并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课前学习准备】数学书、笔袋【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公顷与平方米有什么关系?思考过程:学习任务二:学一学,填一填。
(自学数学书 35 页内容并解答)1.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2. 1 平方千米=()平方米思考过程:学习任务三:结合信息说一说,联系生活找一找。
1.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 880 米,东西宽 500 米,面积达 44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联系我们刚刚认识的平方千米,你想到了什么?)2.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展出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每年接待中外游 600多万人次,园区占地面积约 0.9 平方千米。
(这个 0.9 平方千米是多大呢?)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公园占地 6.8 平方千米。
(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描述它的大小。
)4.生活中哪还用到了“平方千米”,举例说明。
【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37 页第 6 题。
5 平方千米=()公顷12000000 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2.数学书第 37 页第 7 题。
如果 1 平方米能站 12 人,1 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1 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参考答案】1.数学书第 37 页第 6 题。
5 平方千米=( 500 )公顷过程:1平方千米=100 公顷5×100=500(公顷)12000000 平方米=(1200)公顷=(12 )平方千米过程:1 公顷=10000 平方米12000000÷10000=1200(公顷)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200÷100=12(平方千米)2.1 公顷=10000 平方米12×10000=120000(人)答:1 公顷大约能站 120000 人。
第二单元 平移与平行(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平移与平行(导学案)一、知识点概述在数学中,平移和平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我们学习平面图形变换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平移和平行的概念、判定方法以及相关的性质和应用。
1. 平移平移是指图形在平面内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的变换。
可以理解为用一张纸覆盖在原来的图形上,然后将纸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再将纸取下来,新的图形就是平移后的图形。
2. 平行在平面几何中,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或曲线。
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之间满足平行关系时,这两个集合就被认为是平行的。
二、重点难点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平移的概念,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判断图形的平移前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等性质;•理解平行的概念,判断两条直线或曲线是否平行;•运用平移和平行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我们提供以下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课本,了解平移和平行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多练习平移和平行的判断和作图,熟练掌握平移和平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针对本单元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训练和强化练习;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等方式,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四、学习任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我们提供以下学习任务:1. 概念掌握•熟悉平移和平行的概念;•了解平移和平行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平移和平行的性质和应用。
2. 技能掌握•能够判断图形的平移方向和距离;•能够判断图形的平移前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等性质;•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或曲线是否平行;•能够应用平移和平行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应用•运用平移和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多种方法验证知识点的正确性;•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五、学习评价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我们将进行以下学习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平移和平行的掌握情况;2.个人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小组讨论和分享: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4.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点
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导入
新课
(导)
操作感知:
(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列式:8+5=13(支)
(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列式:13-5=8(支)
(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列式:13-8=5(支)
(3)揭示课题: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 57+62+138
(1)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
男生完成
3024+73+6
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
2.揭题:
从以上式题可以看出,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
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
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
交流
展示
(展)
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
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
自主
合作
(学)
1.教学例3:113+96+87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线与角导学案
第1节《线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运用相关性质、公理.。
2、在感受美妙多变的图形世界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探究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等形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进取意识,激发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学习重点】: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学习难点】:掌握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案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16页内容。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
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
【预习自测】:⒈下面的线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请把序号填在相应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2.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 ;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是;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我的疑问: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3(1)如图:线段可以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那么图中的线段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
(2)射线可以用表示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A··B(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那么射线可以记作_____ 。
(3)直线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那么的直线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探究点二: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在小组内说一说。
端点数延伸性(有/没有)能否度量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汇报:回答:我们组的讨论结果是这样的:1.从端点数来分析: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2.从延展性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否度量上来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B A探究点三:(1)用一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我们组研究的结论是:(2)用两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我们组研究的结论是:探究点四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训练案【巩固新知、强化提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射线有两个端点C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D 、直线AB 与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2.我是小法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导学案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学习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学习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1.你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线把你知道的写在下面2.请你测量出你的铅笔的长度。
我得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3.找一个手电筒,打开手电,观察手电射出的光线,你能测量出这束光线的长度吗为什么4.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你能测量出它的长度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活动一观察课本16页上方“看一看”三幅图,从左往右依次是、和。
能够测量出长度的是。
2.活动二观测课本16页“想一想认一认”三幅图,我们可以知道,斑马线可以看做是一条,光线可以看做是一条,如果铁轨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以看做是一条。
三、合作交流仔细阅读课本16页“讨论”三个方框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4.观察课本16页下面:“读一读”后完成下面练习 (1) · · 读作:线段 或 (2) · · 读作:(3) · · 读作:(4) · · 读作:5.动手操作(1)经过下面B 点画直线,你可以画几条·(2) 同时经过下面A 点B 点和画直线,你可以画几条·像斑马线这样有一定长度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线段四、巩固提高1.你知道吗 (1)( )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
(2)( )只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3)( )可以量出长度,( )、( )不可量出长度。
(4)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5)两点之间( )最短。
2.对号入座①下面只有一个端点的线是( )ABA B CDD EFGBA B .·A.直线B.射线C.线段②一条()长5cm。
A.直线B.射线C.线段3.判断①直线比射线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平方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2平方千米的认识【核心素养】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推理、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35,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巧补天窗。
(1)津津沿着游泳池走了一圈,大约300( ),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约是5000( )。
(2)江苏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的面积约是8001( )。
2.填一填。
1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1公顷3000平方米=()平方米【探究新知】认识平方千米1.伟大的祖国。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测量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
2. 1平方千米=()平方米。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000×1000=_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公顷1平方千米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
【达标测试】一、填空。
1、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 ),( )个“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4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平方米,那么( )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公顷。
4、一个占地1公顷的长方形苗圃,长是250米,宽是( )米。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天津市的面积约是11946()。
2、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
3、俄罗斯红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
4、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4()。
2022年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U2 (全单元)导学案 1
Unit2 My Schoolbag第二单元课题:Let's talk 课型:新授主备人:学习目标:1.能听懂会说本课时的Let’s talk。
2.听懂会说,询问颜色的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 及感慨句How nice!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课前尝试]说说你所知道的属于文具类的单词[课堂探究]1)我会做到:1、你能说出你课本的封面都是什么颜色吗?2、和你的小组成员运用以下句型,进行情景口语交际What’s thisWhat colour is itIt’s……[课后检测]给以下问句选择适宜的答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哦!( )1.What colour is it A. I have 6.( )2.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B. It’s yellow.( )3.How many English books can you see C. Good idea.( )4.What’s in your bag D. I can see fifty.( )5.May I have a look E. 3 pencils and many books. ( )6.Let’s clean the window. F. Sure. Here you are.[作业设计]找出以下句子的汉语意思。
1:〔〕How many story-books do you have2: ( ) I have a new schoolbag.3: ( ) May I have a look4: ( ) How many English books can you see5: ( ) What colour is your bagA: 我有一个新书包。
B:你能看到多少本英语书?C:你有多少本故事书?D:你的书包是什么颜色的?E:我能看一看吗?第二单元课题:Le t’s Learn 课型:新授主备人: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时的四会单词: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notebook, story-book, schoolbag2.掌握句型:How many… do you have I have…将所学新单词运用其中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情景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设计线与角主备人:金璟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金璟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主备人:金璟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金璟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主备人:金璟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金璟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主备人:金璟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金璟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的是外刻度的零度线,就读外刻度的度数。
2.用量角器量一量一副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颗★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达标检测检测案:1.把下面角填入适当的圈里。
20° 98° 120° 55° 180° 90° 360° 39° 89°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时间: ( ) ()()()()角度: ( ) ()()()()3.量一量下列各图中的角的度数。
21 3∠1= ∠ 2= ∠3=4.下图中,∠2+∠3=80°, ∠1是多少度?12 3 ∠1=( )5.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A A╮B C B C∠A=( )∠B=( )∠C=( ) ∠A=( )∠B=( )∠C=( )∠A+∠B+∠C=( ) ∠A+∠B+∠C=( )我发现了( )。
教师评价:你得了()颗★主备人:金璟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金璟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主备人:金璟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金璟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旋转与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旋转与角》导学案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24—25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
能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学习,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能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明白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知道五种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知道五种角的形成过程,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三角板,活动角等。
学情分析: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
1.你还记得什么叫角吗?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由一点引出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和组成的。
2.你还记得学过什么样的角吗?。
二、探究新知。
1.转一转: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的样子,看看哪些是你认识的。
画出几种角的样子。
(1)请辩认一下下面几种摆出来的角和你摆的有一样的吗,写出它们的名字。
(2)用活动角旋转出一个直角。
并思考并小组讨论:你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它是一个直角呢?把方法写下来。
(3)用活动角摆出一个锐角。
并思考并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确定它是一个锐角的?把方法写下来。
(4)你能用活动角摆出比直角大的角吗?动手试一试。
①观察下面几种摆出来的角,有和你摆的一样的角,在它的上面打上“√”。
( ) ( )( )角;★第②个角的一边旋转后与另一条边 时,这个角叫平角; ★第④个角的一边旋转后与另一条边 时,这个角叫周角;第③个也是一种角,它叫优角,但是现在我们不研究它。
(5)再次拿出活动角,把新认识的平角和周角旋转出来,仔细观察,写出它们的特点。
平角的两条边 ,周角的两条边 。
(6)通过刚才摆角,我们发现钝角、平角和周角都比直角 (大或小),那么你能把钝角、平角、周角、直角和锐角的大小关系描述出来吗?( )<( )<( )<( )<( )2.说一说。
在生活中有没有平角和周角的存在呢?想一想,与同学说一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导学案西师大版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加减法的关系第1课时:加减法的关系教学内容:第27~29页主题图、例1、课堂活动、练习六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亲历、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让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3.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主探究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并能运用加减法中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过程:一、主题图教学从本单元的主题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图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预设1:大熊猫和大熊猫宝宝的数量预设2:有一些学过的加减法算式预设3: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计算得这么快呢?揭示课题:在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以后,相信你们就能解决图中的问题了。
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加减法的关系,板书:加减法的关系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感知关系图中有哪些已知数学信息?学生回答3条信息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任选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预设1:成年大熊猫有17只,大熊猫宝宝有18只,一共有大熊猫多少只?2、议一议(先想、再算、用加减法的关系式来说明怎样填写的)先让学生独立填数,再议一议是怎样算出来的?注意让学生对思考方法进行表述,以强化和检验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
如:()-56=120,想()里的数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可知()里的数是120+56=176,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安排全班交流。
3、练习六1-7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教学内容:第30~31页例1、例2、课堂活动1、2,练习七1、2题课时目标:1、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学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数量关系的分析导学案苏教版
数量关系的分析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数量关系。
2. 会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3. 会用计算的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进行检验。
教师复备笔记及学生上课笔记
重点难点:数量关系的分析。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一、口算
30×3= 50×30= 24×5= 40×8=
180÷20= 70÷10= 560÷80= 300÷60=
二、自学提示
内容:自学课本第13页例4,完成自学提示
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所求问题
三、探究方法
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代表展示
思路一:(1)根据已知条件:“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可求出
列式为
(2)根据“每个书架放书的本数和一个书架有4层”可求出
列式为
四、当堂检测
四年级有学生168人,平均分成4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五、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笔记)。
三位数乘两位数例2导学案
1、口算下列各题,与同桌说说做法。
60×50= 80×20= 50×90=
300×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0×100= 25×40=
2、观察上面算式,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3、因数末尾有0的算式怎样口算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自主探究】
1、160×30=
口算:先算出16×3=,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头排中心校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主备人:廖老师班级:四(3)组名:小主人:
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鼓励算法多样化。
学习
流程:
快乐链接6分钟
自主探究交流学习20分钟
达标测评10分钟
课堂总结4分钟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探究106×30=的方法:
小结: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
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
0相乘后,再加上进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达标检测】
2 2 0 1 6 0 3 6 0 5 8 0
×4 0×6 0×2 5×1 2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赶快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第二单元第一节《线的认识》(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线的认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2)使学生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画出它们。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
(2)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的理解。
(2)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教具模型。
2. 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
2. 探究新知(1)通过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
(2)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
3.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在生活中找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
2.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进行反思,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概念的关键环节。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线与角》导学案(表格式)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2)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
(3)对直线外一点,两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五、达标测评
六、拓展延伸
下面是一组平行线,
(1)请你在一条直线上任意取几个点,分别作别一条直线的垂线,量一量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七、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导学过程】
增补栏
一、复述回顾
1、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图形叫做()。
2、一个角有()条边和()个顶点。
3、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且方向相反,这样的角叫()。
4、下午四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二、设问导读
同学们从上图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想一想
同学们看看我们校园里的双杠的两根杠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把铅笔在方格纸上平移,说说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的关系。
【小结】平行线的重要特征:
3、找一找,说说你的体会。
我体会到:
4、折一折
请同学试着用纸折出两条平行线,并用彩色笔描一描。
5、画一画
平行线的画法:
四、自我检测
四、自我检测
五、达标测评
六、拓展延伸
(1)1个平角等于()个直角。
(2)1个周角等于()个平角。
(3)1个周角等于()个直角。
七、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
【教(学)反思】
2.5线与角——角的度量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全册导学案(导学案)北师大版四四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导学案(导学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言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的全册导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导学目标1.熟悉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2.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流程第一单元:数到10 000重点内容:1.数到10 000的读法和写法;2.数到10 000的加减运算;3.数到10 000的比较大小。
学习方法:1.利用数学口诀记忆数到10 000的读法和写法;2.小学生可以利用芯片盘比大小辅助学习;3.完成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应用重点内容:1.小数的概念和认识;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几何图形中小数的应用。
学习方法:1.利用地图标度记忆小数的应用;2.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故事、生活实例等案例学习小数的应用;3.实践中锻炼小数的应用能力。
第三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应用重点内容:1.分数的概念和认识;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3.分数的加减运算和比较大小。
学习方法:1.利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学习分数的应用;2.利用案例和蒙特梭利教具巩固所学知识;3.利用分数教材来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第四单元:时间的认识和应用重点内容:1.时间的认识和读法;2.时间的计算方法;3.时间的应用(日常生活、火车时刻表等)。
学习方法: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应用来学习时间的计算和应用;2.利用手机、电视以及电脑等工具来学习时间应用;3.通过案例、练习题等来巩固时间的应用能力。
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重点内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常用图表的绘制和应用。
学习方法:1.利用红包抽样法等方式收集数据;2.利用excel等工具整理数据;3.利用工具绘制常用图表并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总结本文介绍了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的全册导学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使用时间:月日班级:四()班姓名: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38、3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内容:教材第38-39页学习目标:1、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区别。
2、会用角的表示方法表示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一、自主学习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自学课本第35页)(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
射线只有个端点,可以向端延伸。
(2)、直线直线端点,可以向端延伸。
(3)、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4)、线段线段有个端点,延伸。
(5)、画一条线段。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方法:三、认识角(自学课本36页)1、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角用什么符号表示3、角的画法: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要求:写出各部分名称,并用∠1表示。
四、课堂检测:1、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
2、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 B:线段 C:射线3、直线()端点,可以()延伸,射线()端点,可以()延伸,线段()端点,()无限延伸。
4、一条射线长100厘米。
()A:正确 B:不正确5、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和第44页第1题五、课堂小结我学会了:。
六、拓展延伸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线、线段和直线?直线()条射线()条线段()条2、数一数,下面图形有()个角。
七、研学案评价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角的度量使用时间:月日班级:四()班姓名: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40、41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学习目标: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知道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一、【自主学习】认识量角器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自学课本第37页)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从0开始到180为止。
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明: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度。
记作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观察自己的量角器)。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
(2)请同学们观察,量角器上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3)外圈的刻度线,o°刻度线在边。
组内找出10°、30°、90°、120°、180°,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找出90°的刻度线?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4)内圈的0°刻度在边。
找出内圈45°80°90°的刻度线,组内学生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
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从左边起,找0°、135°、180°刻度线。
再从右边起,找10°135°180°刻度线。
二、【合作探究】1、组内探究量角的方法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和重合,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和重合,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有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张开得越小,角就。
①、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记作()。
③、量角的步骤是:(1)两角器的中心与()重合,0度刻度线与()重合。
(2)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叫就是多少度。
④、角的大小与边的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有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张开得越小,角就。
2、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和第44页第2题四、【课堂小结】我学会了:。
五、【拓展延伸】1、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钝角有: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3、小明下午1:00上课,4:00放学,从1时到4时时针旋转了度。
六、研学案评价三、【课堂检测】1、填空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三课时角的分类及画法使用时间:月日班级:四()班姓名: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41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内容:教材第42页例2和第43页例3【学习目标】1、能说出角的分类,知道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2.知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一、【自主学习】1、我们学过的角有,,。
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二、【合作探究】1、认识平角,自学例2指一指,这个平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请同学在下面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得出:平角是()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1平角=直角)2、认识周角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
说明:周角是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三、【合作探究】1、平角是一条直线吗?说出原因。
2、比较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3、同桌互相说说80°角的画法并画出来四、【课堂检测】1、判断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2)周角就是一条射线()3)大于90°的角是钝角()4)两个直角等于一个平角()2、完成教材第43页做一做和第44页第5题五、【课堂小结】我学会了:。
六、【拓展延伸】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七、研学案评价∠1=∠2=∠2=∠3=∠3=35°230°31正方形)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四课时整理和复习使用时间:月日班级:四()班姓名: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教材第44-46页练习七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会简单整理和复习单元知识。
3、提高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一、【知识回顾】1、直线、线段和射线2、从一点引出()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3、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作()。
4、量角的大小,要用()。
量角器的中心和()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角的大小与边的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有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张开得越小,角就。
6、直角是()°;平角是()°;周角是()°;锐角是小于()度的角;钝角是大于()°而小于()°的角。
二、【巩固练习】1、“认真细致”填一填:(1).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2).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4).1周角 =()平角 =()直角 1平角 =()直角(5)∠1+35°组成一个直角,∠1=()度,它是一个()角。
2、“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一条直线长6厘米。
②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③钟面上4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钝角。
(2).我们用的三角板上有一个(),两个();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两个()。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④平角⑤周角(3).()﹥()﹥()﹥()﹥()①平角②钝角③锐角④周角⑤直角(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①15 ②60 ③90 ④120 ⑤180(5).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①5 ②10 ③15 ④20 ⑤253、我是小法官:(1)、两个锐角合起来一定是钝角。
()(2)、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直线比射线长。
()(4)、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条射线。
()三、【拓展延伸】1、完成第46页第14、15题2.过A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3、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以A为顶点,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下左图)4、下面的角是()度,在这个角内画一个45度的角。
(下右图)四、【课堂检测】1、择优录取。
(1)、通过一点能画()条直线,过两点能画()条直线。
A、1B、2C、无数(2)、两个锐角的和()大于直角。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3)、透过一个可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30B、150C、说不准2、我会画。
用量角器画出75°、120°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