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5d1f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7.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概念和种类2. 储蓄存款的特点和作用3.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4.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5.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概念。
2. 运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储蓄存款的种类、特点及商业银行的业务、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制作PPT,展示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内容。
3. 准备测试题,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储蓄存款案例,引发学生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兴趣。
2. 讲解储蓄存款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种类储蓄存款的特点。
3. 讲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等。
4. 讲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如董事会、管理层等。
5. 讲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使学生明白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为了盈利,兼顾社会责任。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7. 总结和测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观点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3. 课堂测试:通过设计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应用和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7: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设计7: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e8ad8a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5.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设计理念所谓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改倡导的一项重要目标。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储蓄存款的含义、机构、目的;利息的含义和计算;利率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分类;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业务。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产及企业公司的内容,懂得企业生产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有储蓄机构提供支持,因此,教材把储蓄存款作为本课的首要内容,起到了承接前面知识的作用,同时,储蓄存款也是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这为过渡到下一框题——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方式的学习做好铺垫。
因此,本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2、学情的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了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一定生活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错误的观点,需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
三、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机构、收益、种类;(2)识记商业银行的含义、地位、业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重点:存款利息的计算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难点:活期和定期储蓄的优缺点比较(三)教学媒体设计为了教学内容、问题的展示更为直观、生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以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之问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消费水平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要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1f93276a20029bc642d64.png)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分类、利息的计算方法,及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主要业务。
2.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教学重点】(1)储蓄存款(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学难点】(1)储蓄存款(2)我国的商业银行。
二、前课准备1.先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前5课的主干内容理一理,弄清本课、本框在全册书中的地位。
2.利用10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p45--47,完成【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
3.选取【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尝试写出提纲。
三、教学过程(二)生生对话【生生对话B】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储蓄存款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储蓄存款反映储户与储蓄机构之间的信用关系B.储蓄存款是一种投资行为C.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银行D.居民通过储蓄存款可以获得利息2.小李在年初将一千元存入银行,准备年底取出,已知银行的月利率为0.165%,利息收入的所得税率为20%,那么到年末,他将会取出( C )元。
A.1019.80B.1003.96C.1015.84D.1015.723.我国商业银行除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外,另一项基本业务是( D )A.制定货币政策B.经理国库C.经营国家外汇D.办理结算4.商业银行( C )A.是国有银行B.其建立是为了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C.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D.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5.下列对储蓄存款理解正确的是( A)A.可以分为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B.定期储蓄不到期不能提前支取C.储蓄存款是一种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方式D.公民选择储蓄存款的目的是化解风险6.下列对储蓄存款的认识,正确的是( C)A.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选择具有收益高的特点B.储蓄存款可以随时存取,灵活方便,很受投资者欢迎C.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获得的唯一收益D.存款储蓄由于收益很低,所以没有风险7.王某有一万元金额的两年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2.5%,两年后他可以取得税前利息( A )A.500元B.400元C.250元D.200元8.商业银行之所以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立行之本,其根本原因( C )A.商业银行以存款为主要业务B.商业银行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C.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必须提高利润和经济效益D.商业银行负有管理人民币流通的职能9.下列对商业银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C )A.商业银行是唯一有权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B.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各类股份制银行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主体C.不论何种性质的商业银行,其经营目的都是为了营利D.国有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0.据统计,在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居民之所以选择活期存款是因为( A)A.活期储蓄不受存期和金额限制,非常灵活B.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安全可靠C.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收益高D.银行对活期储蓄有特殊的优惠政策11.公民的个人储蓄存款是( B)①一种投资行为②一种信用行为③一种计划消费行为④一种法定义务行为⑤一种利国利民行为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12.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B)①存款期限、存取数量和次数不受限制,灵活方便②收益低③风险低④流动性强⑤有利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A.①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四、教学反思。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edd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3.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经营目标和组织结构。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银行服务,合理规划个人财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种类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储蓄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2. 储蓄存款的特点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存取灵活限额存款3.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投资业务4.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服务优质化5.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分支行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特点,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经营目标和组织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中的运作方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组织结构,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知识普及读本》2. 课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图片、图表3. 案例资料:选取若干商业银行的运营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储蓄存款定义、种类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6. 储蓄存款的操作流程开立储蓄账户存款操作取款操作转账操作7.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个人贷款企业贷款信用卡贷款房贷和小额贷款8. 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支票结算汇票结算转账结算第三方支付9.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外汇投资10.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储蓄存款的操作流程,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结算业务、投资业务和风险管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结算业务、投资业务和风险管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20: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设计20: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088753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3.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课题: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2)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3)知道存款利息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懂得存款利息的计算;(5)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含义;(6)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7)知道商业银行的含义;(8)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比较、总结概括、合作探究及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储蓄存款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2)增强学生防范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
教学重点:储蓄存款的含义和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
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主要业务。
教学难点:储蓄存款的含义和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
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主要业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课前调查1、课前咨询父母和邻居存钱的目的。
2、分派三个调查小组搜集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
第一组调查: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二组调查:储蓄存款的种类、基准利率、利息率、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的决定因素。
第三组调查:贷款业务的含义、利息率、类型、对象的条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对理财感兴趣吗?同学们有钱了,会如何理财呢?生答:(略)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理财话题的兴趣。
师引导生读图:2013年,中国居民拥有的理财产品。
补充2014年底我国居民储蓄额已高达44万亿之多。
可见,我国居民对储蓄存款有较高热情。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讲授:解读储蓄存款含义生阅读:储蓄存款含义。
师解读:采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通过5个小问题(①谁在存?②应该存什么?③存到哪里去? ④储蓄存款有什么凭证?⑤收益是什么?)解读此概念。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4596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e.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存款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作用;3.掌握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关系;4.培养学生良好的储蓄习惯和金融意识。
二、教学重点1.储蓄存款的概念和特点;2.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课前导入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储蓄存款吗?你们知道商业银行的作用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进行巩固和回顾。
2.知识讲解(1)储蓄存款的概念和特点储蓄存款是指个人或单位将其闲置资金存入银行,由银行保管,并定期支付一定利息的一种存款形式。
储蓄存款的特点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稳定。
(2)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吸收储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信用调节、金融咨询等。
商业银行的作用有:促进经济发展、调节货币供求、保障支付安全、提供金融服务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例如,小明将一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某企业向银行贷款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然后,让各组派代表汇报并展示讨论结果。
5.知识拓展请学生在课后进行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进一步了解和拓展。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或实地参观银行等方式。
6.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等形式的练习,检验学生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知识的掌握程度。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理解程度、思维逻辑等;2.批改课堂练习的答案,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和错误原因;3.听取学生小组讨论的汇报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8a0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7.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 让学生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业务。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习惯,提高金融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2.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业务3.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优缺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业务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缺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金融知识普及读本》等。
2. 教学课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3. 案例材料:挑选一些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相关的实际案例。
4. 课堂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张银行图片或一段新闻报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2. 讲解储蓄存款:介绍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储蓄存款产品的异同。
3. 讲解商业银行:阐述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业务,让学生明白商业银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储蓄产品。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调查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他们在使用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3. 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c3ad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c.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 让学生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业务。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1)定义:个人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银行支付利息的一种信用行为。
(2)种类: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
(3)特点:安全性高、流动性强、利率相对稳定。
2. 商业银行:(1)基本概念:以盈利为目的,接受公众存款,发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2)职能:筹集资金、调节经济、支付结算、提供金融服务等。
(3)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投资业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储蓄存款的种类、特点及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业务。
2. 教学难点:储蓄存款的利率计算、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业务。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增强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认识和经验。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业务。
3. 第三课时:分析储蓄存款的利率计算方法和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
4. 第四课时: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第五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复习和测试。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挑选几个典型的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储蓄存款或商业银行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储蓄存款者和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设计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设计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59939e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b.png)
教学设计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引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是金融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金钱管理能力和金融意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储蓄存款的认识储蓄存款作为金融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陌生的。
因此,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概念和作用。
1.1 设计实例:储蓄小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储蓄小故事,生动地向学生介绍储蓄存款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小朋友每天存入一些零花钱到银行中,并告诉学生通过储蓄可以积累财富,并能够借助银行的储蓄存款服务实现资金的安全保管和利息收入。
1.2 实践体验:建立“储蓄存款银行”在教室中组织学生建立一个“储蓄存款银行”,让学生自愿将零花钱存入银行,并记录存款额度。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储蓄存款的操作过程,增加对储蓄存款的理解和认同感。
二、引导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
2.1 角色扮演:商业银行员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商业银行的员工,了解银行的日常运作和服务流程。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银行出纳员,体验银行存款、取款、兑现支票等操作,加深对商业银行服务的理解。
2.2 参观实地:学校附近的银行安排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银行,通过亲身感受银行的环境和服务,让学生对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与银行职员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商业银行的理解。
三、应用实践:设计储蓄存款方案和了解金融风险通过实际案例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设计个人储蓄存款方案,并了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意识。
3.1 设计方案:个人储蓄计划要求学生设计个人储蓄计划,分析每月的生活开销和存款能力,合理规划储蓄存款额度和存期,以实现理财目标。
通过此活动,学生将会学习到如何合理分配资金,并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精选五篇)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dc181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2.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内容《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二、点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2、能力目标: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并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银行发挥其重大作用。
三、锁定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存款储蓄的含义及分类;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2、教学难点:存款储蓄的含义及分类;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象带学生预习课本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讲授新课]第一、(第二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分类;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
银行的基本含义、主要业务能力方面:能比较两种储蓄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投资情感过程:从国家角度和经济建设角度认识储蓄的意义。
教学重点存款储蓄2商业银行教学难点存款储蓄前准备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怎样储蓄并去附近的储蓄网点调查有关储蓄的基本常识。
教学方法多媒体社会调查举例讨论讲授教学内容(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了。
这一点从同学们平时的衣食住行都可以看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过春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压岁钱,那时候每年都能得到三五十块,这对我来说可是笔很大的数目,几乎能满足我一学期在学习用品上的花费了;现在,同学们每年的压岁钱远远不止我这么多吧?(有些同学回答几百,有的回答一、两千)提问:那么同学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钱的呢?回答:买学习用品;玩;被父母保管;存银行……看来有些同学没有对你的钱合理的利用,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适合我们学生的理财方式——把钱存起来!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一、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板书)储蓄存款的含义和机构(板书)请大家看教材第49页的探究活动,并思考:①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迅速增长?(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②存款越多越好吗?(应具体分析:一方面,储蓄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的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多才会使储蓄猛增。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78f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a.png)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储蓄存款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种类2. 储蓄存款的特点和办理流程3. 储蓄存款的注意事项4.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5.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特点、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
2. 教学难点:储蓄存款的种类及其特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储蓄存款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PPT,展示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
3. 准备纸张和笔,供学生做笔记。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与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相关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一、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种类1. 教师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基本概念。
2. 介绍储蓄存款的种类,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等。
二、储蓄存款的特点和办理流程1. 分析各种储蓄存款的特点,如利率、存期、支取方式等。
2. 讲解储蓄存款的办理流程,包括开户、存款、取款等环节。
三、储蓄存款的注意事项1. 提醒学生开户时需要提供的证件和信息。
2. 强调密码的重要性,并教授密码保管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安全常识,如防范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等。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与储蓄存款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储蓄存款的种类、特点、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701dd2804d2b160b4ec0e3.png)
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储蓄机构、种类,理解储蓄存款利息的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和利率变动的影响;理解理解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和商业银行的业务。
2、能力目标:积极讨论、踊跃参与,探究储蓄存款的特点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总结全面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理性投资理财观念,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储蓄存款的种类和特点,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难点:利息的计算公式和利率变动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概括归纳法讲授法四、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及预习案内容,在课本上快速找出相关知识点,并做好标记。
(三)【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根据探究案内容进行讨论(四)【合作探究与精讲释疑】展示小组展示探究内容、点评小组进行点评、教师进行精讲释疑[探究一] 工薪族理财首选:储蓄存款2019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05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8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7亿元。
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710亿元。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热情不减,成为广大工薪族的理财首选。
在参加储蓄时,如果能够科学安排,合理配置,则可以获取较高的利息收入。
请回答:(1)什么是储蓄存款?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的储蓄机构是什么?(2)根据统计,在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占了很大一部分。
你知道我国储蓄的种类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第1小组代表汇总组员观点对探究一的内容进行展示,第4小组代表汇总组员观点对第1小组的回答给以点评)教师点评、归纳知识点:(一)、储蓄存款1、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教学设计16: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设计16: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6d84cd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c.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能力目标:作为一个“经济人”,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科学理性;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和诚信意识。
教学重点:存款储蓄的含义及分类;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教学难点:储蓄存款的概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2.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3.劳动者要树立哪些就业观?4.我国为什么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5.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注意从政府、劳动者和企业三个角度进行)导入新课: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需要资金。
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银行贷款、股票、债券等多种筹资方式,这些筹资方式也为居民提供了多样的投资理财品种和渠道。
现在让我们走近投资理财,了解储蓄存款、银行贷款、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知识。
这就是本书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框题: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类型、特点和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2.掌握存贷款利息的计算。
3.明确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主要业务。
(重点)4.正确理解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难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储蓄存款?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主要是什么?2.存款利息的含义,它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计算利息?3.我国储蓄可以分为哪两类?4.什么是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是什么?5.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各自的地位如何?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教学设计4: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设计4: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21aa4a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6.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教学内容必修Ⅰ《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分类、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主要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储蓄的特点,安排家庭的投资计划。
2、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投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便捷的投资方式——储蓄存款,形成储蓄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积极参加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分类;2、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等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同学们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公司的经营和新时代的劳动者),企业的发展需要钱,而大量的钱可以向社会筹措,也可以向银行借贷,这多种多样的筹资方式就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的投资方式。
现在,如果我们手头上有一大笔钱,我们应该怎样来选择投资呢?从而引出: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板书)利用今日视线“捡垃圾的老人”的新闻引起学生注意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存款和银行的问题,从而引入: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进行新课:一、存款储蓄(板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个人的投资日渐增多,储蓄存款也日益成为个人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1、储蓄存款的含义(板书)对这一含义可从几点把握:①存什么钱――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②到何处存――储蓄机构;③有何凭证――存折或存单;④有何益处――还本付息。
注:①公民的存款必须是合法拥有的,非法拥有的存款不受法律保护;②公民的存款也是有偿的,公民通过存款储蓄可以获取经济收入。
2023最新-《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优秀3篇】
![2023最新-《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a9b0e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1.png)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优秀3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篇一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刘锋全章概述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金融市场给予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种筹资方式,如:常见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等。
同时,这也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
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选择,就需要对这些投资形式的特点有所了解,本课就向大家介绍储蓄存款、银行信贷、股票、债券、保险等方面的金融知识。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二、股票、债券和保险新课标基本要求解析银行存款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新课程学习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储蓄存款、利率的含义以及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存款分类。
2、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能概括出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存款储蓄我国的商业银行★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9页“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示意图,议论生活中知道的或接触到的储蓄活动,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储蓄、银行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9-50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1)储蓄存款的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0159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f.png)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经营目标和组织架构。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银行服务的意识,提高金融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定义与种类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储蓄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定活两便2. 储蓄存款的特点安全性高利率相对稳定存取灵活限额存取3.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投资业务4.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服务优化5. 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分支机构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储蓄存款的特点及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3. 采用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及各项业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储蓄存款的实际操作流程、商业银行的业务案例等。
2.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相关问题。
3. 准备PPT,展示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经营目标和组织架构。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储蓄存款的特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以及组织架构的优势和不足。
七、教学实践1. 模拟银行:学生分组模拟商业银行的运作,包括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进行实际业务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反馈与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模拟银行操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的储蓄存款制度,了解其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
2010-11-15 19:24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储蓄存款、利率、的含义以及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存款分类。
2、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能概括出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
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问题探究:(目的导入,最后总结分析)
材料一:“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最近,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一个电视节目的采访时号召中国人多买美国产品,他认为中国应该由一个储蓄型国家向消费型国家转变,扩大消费需求。
据了解,中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约占GDP的44%,而美国仅占14%左右。
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这种现象?
细化引导(培养解题能力与规范)
*是什么?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的可能原因你你觉得有哪些?
*怎么样?——分析影响(注意一分为二并要联系材料二)
*怎么办?
高储蓄的原因:
Ø储蓄是中国人的习惯
Ø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Ø投资渠道窄、品种少
如何正确地看待居民储蓄不断增长呢?
²好处: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²弊端:存款储蓄的高增长,会导致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弱化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直接影响到投资本身的增长,制约经济的发展。
如保才能改善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人们存钱是为了防备未来生活的不稳定,如果有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医疗福利、养老福利等等,那人们就会放心地消费和投资。
B、鼓励、引导居民消费和投资。
收入提高是高储蓄的基础,但我们总不能为了减少储蓄而降低居民收入,我们要采取的措施还是鼓励和引导居民进行合理消费和投资。
C、提供更多的投资产品
解决居民储蓄增加和投资渠道狭窄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提供更多的投资产品给居民个人(比如股票、基金、政府或企业的债券、投资房地产等等)。
[新课讲解]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储蓄存款
问题探究:
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
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
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1.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4.存款储蓄的类型
材料探究:
王小强现有一笔数为50万的余钱,但他不知应选择何种储蓄方式.通过咨询,他决定在以下两种方案中选择:
(1)活期储蓄方式,他发现,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一元起存,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存方式.
(2)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而他打算将来把这笔钱用于置新房,请大家帮这个人想一下主意,选者哪种方案?理由是什么?
(1)活期储蓄
可以随时存取,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能最大限度的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方便小额资金的存入和使用。
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储蓄
(2)定期储蓄事
一般不能提前提取,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
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
形式多样,积累性强,适合人民群众节余款和积少成多的大宗用款的需要。
问题讨论:存款储蓄有没有风险呢?
A、通常情况下,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B、通货膨胀时,居民的实际利益可能会降低。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
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1页相关链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
含义: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
特点: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主要来源:一是企事业单位的存款,二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2)贷款业务
含义: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
特点: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分类: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原则: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问题探究:银行贷款为什么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或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它的本质也是企业。
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或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是银行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的必然行为。
(3)结算业务
含义: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
知识链接:结算方式有那些?经常使用的转帐结算的信用工具是什么?
特点: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4)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