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十一章 艺术的批评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1.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造型艺术之‎一。

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工艺美术的‎类别:特种工艺艺用纺织工艺绘画民间工艺编结工艺图书装帧工艺书法。

历代工艺美‎术专注:春秋末年《考工记》,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

2.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

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艺术构思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打腹稿、记要点、拟大纲、列人物表等‎等。

艺术构思的‎实现,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生活到艺‎术的质的飞‎跃。

艺术构思中‎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有: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

3.意象物化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而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

庄子的“心斋”奠定了物化‎的心理机制‎,审美移情是‎它的表现特‎征。

物化移情不‎同于西方的‎移情美学,它是一种物‎我互为主体‎的移情,是“天人合一”。

艺术概论11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概论11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审美教育1、艺术的接受与消费——社会功能和审美教育作用(二者之间作用是相互的)2、要和艺术的本质联系在一起。

不同的艺术本质论会导致不同的艺术功能轮。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1、艺术的认识功能:A、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往往可以通过作品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改变思想性格,扩大生活视野,认识历史,改变历史,认识真理。

B、艺术除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能够帮助和推动人们认识普通人的实际生活,并起到“改造自己环境”的作用,这是艺术认识作用的最终目的。

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体现在艺术的描写方式上,即语言形态中。

2、艺术的教育功能:A、指艺术作品中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B、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使自己的作品起到教育人民、教育后代的作用,要使人民从艺术中得到鼓舞和激励。

C、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教育人们用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活。

D、不同的艺术种类会有不同的表现和侧重。

3、艺术的审美功能: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使人咋欣赏时产生愉悦和满足,这种魅力或者特殊的美感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优秀艺术作品的美决定的。

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艺术的审美功能才能实现,艺术的审美作用又包容着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1、艺术的审美教育与美的观念2、艺术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3、艺术的审美教育的特点三、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1、艺术的审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在国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3、。

艺术概论(第3版) 第十一章文学

艺术概论(第3版) 第十一章文学

第二节 文学种类
▪ 诗歌 ▪ 散文 ▪ 小说 ▪ 表演文学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以精粹的语言凝练地表现生活 ▪ 饱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 大跨度跳跃的章法结构
第十一章
文学
▪ 发展 ▪ 种类 ▪ 特征
第一节 文学发展
▪ 一、从口头文学到案头文学
▪ 原始文学:文学的原初形态是口头文学。 原始文学的产生以人脑和语言为前提,两 者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
▪ 原始文学是集体口头创作,伴随着舞乐 而唱的,带有宗教性质。
二、从纯文学到 与其他艺术的结合
▪ 诗歌与音乐 ▪ 影视艺术 ▪ 广播文学 ▪ 摄影小说 ▪ 电脑网络
▪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 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 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 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 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 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 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 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题材广泛,内容不拘 ▪ 形散神聚,章法灵活 ▪ 手法多样,语言优美
▪ 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 ▪ 描写曲折又完整的故事情节 ▪ 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
▪ 提供具体鲜明的视觉形象。 ▪ 塑造强烈有力的动感画面 ▪ 展示简洁有力的人物语言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艺术硕士艺术概论核心考点精讲丨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

艺术硕士艺术概论核心考点精讲丨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

/ 艺术硕士艺术概论核心考点精讲丨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艺术概论是每个正在进行艺术硕士考研备考的考生都必须要复习的一门学科,今天文都考研dudu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艺术概论这一科目中比较重要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有需要的同学快来看看吧。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许多西方美学家都提到过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

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

直观性是指鉴赏主题必须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

而直接性常常表现为-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领悟。

这种把握或领悟又常常是在-瞬间完成,无须通过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

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在审美体验中,鉴赏主体的审美想象越丰富,审美理解越透彻,那么他的审美情感就会越强烈、越深刻。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在鉴赏对象(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

艺术批评的作用及特征艺术批评的作用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批评

艺术设计概论设计批评

设计也不再是设计师的专利,设计批评也不再是理论工作者 的专利,公众都有参预、评判与选择的权利。
9.1 设计价值的评判标准
整个设计学分为史、论、评三部分。设计批评最本质的 应是倡导设计思想。设计批评是在设计欣赏的基础上,根据 一定的标准,对设计作品或设计现象所做的细致分析和价值 判断。 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设计批评,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一 定阶级对设计创作的要求,具有客观的历史根据;也总有基 于社会功利性而确定的内在批评尺度,没有任何标准的批评 是不存在的。但批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的历史的根据,则是 不以批评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设计观念和审美理想也要发生变化, 这样就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批评标准。因此,设计批评必须把 握住时代的变化。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设计艺术概论
设计批评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姓名
目录
01
02
03
设计作品一经问世便进入流通领域或消费市场,它的价值 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再由设计者所决定,而是由消费的接受 者,特别是设计评论者所决定。在设计价值的创造方面,批评 可以达到不逊于创造的境界。 创造性的设计批评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批评任务的最后实现, 批评家对新价值的发掘、论证、判断还需大众的认可。一旦大 众接受了这样的批评,承认了这些批评观点,并在观赏或使用 该设计作品时实际体悟、具体求证,将批评的再创造附丽于设 计作品,进而产生新的审美愉悦或新的应用功能,设计批评的 价值才最终实现。
04
05
06
07
9.4 总结
延伸阅读
[1]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3]席跃良:《设计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4]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廖少华,陈彧:《设计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7]王受之著:《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艺术概论学复习笔记-合集(10-12章节)

艺术概论学复习笔记-合集(10-12章节)

艺术概论学复习笔记-合集(10-12章节)●第十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专业的艺术家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艺术家的特点:●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由于艺术生产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艺术家各有分工。

既包括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家、雕塑家、画家等,也包括以集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演员、美工等等。

●2、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艺术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生产,艺术家绝不把艺术作为谋生或获取名利的手段,而是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为之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

在作品中熔铸这种炽热的感情,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呕心沥血之作。

●3、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艺术生产需要艺术家将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其中,艺术家自身的感受、情感、思想、心境、愿望、志趣等对艺术创作活动至关重要义。

●4、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失去了生命。

艺术独特性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

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同代人,超越自己。

●5、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具有艺术表现的技巧和艺术传达的能力。

●二、艺术家与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创作客体来讲,再现。

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进行二度创作的表演艺术家们来说,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艺术概论》总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总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常识1.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这应该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艺术的特征主要有三个: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3.法国雕塑家罗丹:“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

”这句话是要说明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的主体差异性。

二、概念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

该学说认为理念、道等是超然于物我之外的,但无法解释理念、道从何而来,因此客观精神说无法科学揭示艺术的本质。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观看法,主张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康德,尼采。

主观精神说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夸大了艺术家的主体性,无法全面解释艺术的本质。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该学说认为艺术只是生活的代替品,艺术自身没有内在的价值,没有自己的规律,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偏见。

4.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

艺术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这个学说把艺术系统纳入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解释,为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5.艺术真实:是指通过艺术家的提炼和加工,以假定性的艺术情境表现高度抽象了的生活真实,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化的真实,是一切艺术生产的共同规律。

艺术批评资料

艺术批评资料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艺术分析 •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数字时代对艺术批评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 保持艺术批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 提高艺术批评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多元化与跨学科的艺术批评
多元化艺术批评关注不同文化和群体的艺术创作
• 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现象 • 评价多元文化对艺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 分析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象 • 探讨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背景考察关注作品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 分析作品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 探讨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和影响
个人审美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个人审美观关 注批评家的审 美趣味和品味
01
• 分析批评家对作品的喜好和 排斥 • 探讨批评家的审美标准和价 值取向
跨学科艺术批评融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
• 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艺术作品 • 探索跨学科艺术批评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艺术批评的教育与普及
艺术批评教育培养高素质和专业化的艺术批评人才
• 提供艺术批评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培训 • 培养艺术批评家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 力
艺术批评普及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和审 美能力
• 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意义 • 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 阐释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
艺术批评的历史发展
古代艺术批评以感悟和品鉴为主
• 强调艺术家的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 • 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境创造
现代艺术批评以理性和分析为主
• 强调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语言 • 注重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
02
艺术批评的方法与技巧
形式分析与内容解读
形式分析关注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

511-艺术学概论各章内容概要

511-艺术学概论各章内容概要

艺术学概论各章内容概要第一章艺术总论一.艺术起源的六种学说(一)艺术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

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

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二)艺术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三)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四)艺术起源于“巫术”。

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

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

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

艺术概论完整版

艺术概论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 艺术想象:想象是艺术家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激活了大脑皮层的旧的暂时联系,将大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分解、综合、移位、重组,构成新的联系,创造出新形象的创造性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现,进行分解,从组,链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理想化的艺术,想想的创造能力。

2创作流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派别。

3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活动。

4美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它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利用平面或空间,创造出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进而能给人以美感的客观对象,故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

5艺术评论: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狭义的艺术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共鸣: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过程中,欣赏着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水乳交融、产生忘我入迷、欢快异常的高峰体验。

7艺术的功用:艺术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讲艺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8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9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式不知不觉的导向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艺术概论大纲

艺术概论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2027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Art课程类型:学科基础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广告学方向)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艺术概论》是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方向)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

它概括、简明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的创作更有自觉性、思想性、创新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为补充。

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中外艺术史、文艺理论、美学等课程联系较为紧密。

对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及文艺基础理论的通关通识有助于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深化。

四、学时分配五、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主要参考书:1.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王岳川:《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完整版)艺术概论基本简答题

(完整版)艺术概论基本简答题

1.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

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3.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4. 科学对艺术的(联系)渗透和影响联系: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出了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

渗透和影响:1.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章节一:艺术与生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章节二:艺术的种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的不同种类,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 教学内容: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视频播放法。

章节三:艺术家与艺术作品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角色和责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

2. 教学内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欣赏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四: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意义,掌握艺术鉴赏的方法。

2. 教学内容:艺术批评的定义和作用,艺术鉴赏的标准和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五:艺术教育与艺术传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掌握艺术传播的途径。

2. 教学内容: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艺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六:艺术的风格与流派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掌握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

2. 教学内容: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主要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七:艺术的历史与文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历史的关联,理解艺术在文化中的角色。

2. 教学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讨论法。

章节八:艺术的价值观与审美观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差异,掌握审美标准的变化。

2. 教学内容:艺术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内涵与外延,审美标准的历史与现状。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艺术概论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艺术概论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十一章艺术作品第十一章艺术作品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纵向方面对艺术作品的层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来提高个人的艺术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打下基础。

学习中应首先弄清几个概念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后从整体上全面掌握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2课时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第二节典型和意境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课程重点与难点:从纵向上理解艺术作品的层次,以及典型和意境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教学内容: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作品:指艺术生产的成果和产品,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向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2.从纵向上看,艺术作品可分为三个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3.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各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艺术语言,不但是创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并且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

人们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不但欣赏它们创造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在欣赏经过精心构思、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语言。

4.艺术形象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

711艺术概论

711艺术概论

711艺术概论
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首先,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表达,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每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效果。

艺术家通过媒介的选择和运用,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其次,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艺术可以是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也可以是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唤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还可以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艺术家通过创作,不断探索和挑战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观念,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价值。


时,观众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开拓自己的感知和思维,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然而,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艺术家应该尊重版权,不侵犯他人的作品权益。

其次,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也要尊重观众的感受和需要,避免使用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

总而言之,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传递出丰富多样的思想和情感。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艺术的原创性和版权,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鞋具里, 回响着大地无声 的召唤,显示着 大地对成熟的谷 物的宁静的馈赠, 表征着大地在冬 闲的荒芜田野里 朦胧的冬眠。
❖____《艺术作 品的本源与物性》
2020/12/2
10
❖甚至是潜意识的挖掘 ❖俄狄浦斯王 ❖哈姆雷特
2020/12/2
11
❖2、考察创作技巧,研 究作者在此方面的成败得 失。
艺术概论
艺术的批评
2020/12/2
1
艺术的批评
❖ 一 艺术的批评
❖ 在欣赏基础上,深入了解艺术品内容、形式、材料、技法,探 讨传达的信息,美学的风格,艺术史的地位,时代的意义,社会 中引发的影响等。
二 艺术批评的过程和特点
❖ 1、不是负面评价恶意贬损,全面深入、冷静客观的思考和评价。 ❖ 2、阐述艺术作品的主旨,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 ❖ 3、考察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研究作者在此方面的成败得失。 ❖ 4、艺术特色、美学风格的探讨。 ❖ 5、艺术史的角度来分析评判艺术作品。艺术史可包括这两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传记作家
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 词。
2020/12/2
28
列奥纳多·达·芬奇
2020/12/2
29
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
魄宏大,充满无穷力量。 写实基础上的理想加工, 成为整个时代典型象征。
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
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 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倾 注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 来,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 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
2020/12/2
8
一双鞋子. 凡高
❖海德格尔:
❖磨损的内部那黑 洞洞的敞口中, 凝聚着劳动步履 的艰辛。这硬邦 邦、沉甸甸的破 旧农鞋里,聚积 着那寒风料峭中 迈动在一望无际 的永远单调的田 垄上的步履的坚 韧和滞缓。
❖鞋20皮20/1上2/2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9 上踽踽(ju)而行。
她的眼睛不否定,也不肯定。
可能否定,也可能肯定,但看
我2们020自/12己/2 的抉择和态度。
4
❖6、史料是对艺术作品本身的鉴别:作品本身真、假;创作 的时间、地点;作者生平等。是一种纯客观、科学的分析。
❖史观是将艺术史料联系起来,研究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定位 作品的历史价值,或传承与影响关系。
❖对艺术欣赏的反思。身心投入沉浸陶醉是艺术欣赏的最佳心 理状态,把这种感应共鸣的状态描述清楚分析透彻。
❖7、作品需要通过欣赏者接受实现其价值,批评可以探求作 品社会现实意义,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影响,或者分析其原因。
❖8、艺术批评本身应该具有美的创造,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2020/12/2
5
❖三、艺术批评的 方方面面
❖1917年,杜尚在一幅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 莎》的印刷品上,用铅 笔涂上了山羊胡子,并 标以“L.H.O.O.Q”的字 样。
2020/12/2
30
米开朗基罗
2020/12/2
31
❖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 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 认真领悟,博采众长, 形成独具古典精神的 秀美、圆润、柔和的 风格,和达·芬奇、米 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 兴三杰。
❖ 作品优雅、秀美。 善于把“神”画成具 有“人”的形象,圣 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 美、心地善良的普通 母亲。
2020/12/2
22
❖技巧是为了表达艺术作品的内涵。二者的结合
2020/12/2
23
2020/12/2
24
2020/12/2
25
❖徐悲鸿 马
2020/12/2
26
2020/12/2
27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美学风格的探讨 文艺复兴三杰的不同风格
“上天有时将美丽、 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 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 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 非人间之力。莱奥纳多正 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 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 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2020/12/2
32
拉斐尔
2020/12/2
33
❖5、对欣赏中感应共鸣心理状 态进行描述分析。引导普通欣 赏者。
❖雕塑家熊秉明感悟《蒙娜丽 莎的微笑》:
❖她的眼睛里有什么秘密么?
你想窥探进去,寻觅,然而没
有。欠身临视那里,像一眼井,
你看见自己的影子。那里只有
为她所观测,所剖析的你自己
的形象。像一面忠实的明镜,
的内容:史料、史观。
2020/12/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傅雷评张爱玲 :
❖“《倾城之恋》给人家 的印象,仿佛是一座雕刻 精工的翡翠宝塔,而非莪 特式大寺的一角。美丽的 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 都在心的浮面飘滑;吸引, 挑逗,无伤大体的攻守线, 遮逝着虚伪……”
2020/12/2
12
❖傅雷评张爱玲《连环 套》:
❖感悟“作者最擅长的 心理刻画,单凭着丰 富的想象,逞着一支 流转如踢哒舞似的笔, 不知不觉走上了纯粹 趣味性的路。…… ”
2020/12/2
18
❖任何的艺术创 作都需要一定的 规范,讲究,追 求。任何艺术作 品都可以在这些 方面进行批评。
2020/12/2
19
❖舞蹈的要求
❖芭蕾舞:
❖三长一小一个高, 二十公分很重要; 开绷直立爹妈给, 轻快高稳老师教。
2020/12/2
20Leabharlann 020/12/221❖技巧是为了表达艺术作品的内涵。二者的结合
2020/12/2
6
❖1、阐述艺术作品的主旨,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小雅·鹿 鸣之什》 (局部) (南宋马 和之作)
2020/12/2
7
《豳风图》 清 吴求 南京博物院藏
2020/12/2
13
❖3、艺术特色、美学风 格的探讨
❖中国绘画和书法中的线 条特色,艺术家的表现 能力。
❖齐白石 花果草虫册页
2020/12/2
14
2020/12/2
15
书法中的笔法 褚遂良《倪宽赞》
2020/12/2
16
颜真卿《勤礼碑》
2020/12/2
17
不同的 技艺表 现,不 同的美 学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